第一篇:关于县(市)城市棚户区改造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
关于县(市)城市棚户区改造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
吉棚改办„2007‟7号
根据《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县(市)城市棚户区改造的实施意见》的要求,为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保障棚户区改造工作顺利进行,现就做好县(市)城市棚户区改造规划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要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超前做好规划设计、审批工作,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保障棚户区改造工作顺利进行,体现党和政府对群众的关怀,推动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为构建和谐吉林创造条件。
(二)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住房建设规划,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重点改造城市中心区;要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做到设施配套、环境优美;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注意保持民族传统、城市传统风貌,突出地方特色。
(三)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规划应严格按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规范编制,并要与社区规划建设
有机结合。要根据《城市紫线管理办法》的规定,做好历史文化街区和重点文物的保护工作。
(四)认真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和遵守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材、节约用水等有关规定,推广使用建筑节能新技术和新材料。
二、规划编制的具体要求
(一)在对棚户区现状调查摸底、分析论证的基础上,编制城市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布局规划。内容包括项目名称、四至范围、占地面积、现状概况、规划用地性质、容积率、绿地率、建筑面积、配套设施(中小学、交通、绿地、市政)用地等指标,在万分之一比例尺城区现状图上,要明确标出棚户区各地块(统一编号)的现状总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总拆迁面积、总户数和总人口。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明确棚户区各地块改造后的用地性质,确定改造时序(2007—2008年)。
(二)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各地应按棚户区改造计划和建设时序,于2月底前完成2007年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及附图,10月底前完成2008年改造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及附图。
(三)编制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各地要采取有力措施,通过招标、邀标等方式,择优选择规划编制单位,于3月底前完成2007年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年底前完成2008年改造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
三、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规划实施管理要求
(一)各市、州棚改办和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采取多种方式,对各县(市)编制的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规划进行指导并对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予以审核。小区详细规划经各市州棚改办审定、省棚改办备案后,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方可履行规划审批程序;没有编制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详细规划的地块,不能列入当年棚户区改造计划。
(二)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要由乙级以上规划设计单位承担,编制费用由各地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支付。
(三)各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要建立绿色通道,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主动做好服务工作,对其他房地产开发项目原则上不再审批。
(四)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详细规划要利用多种形式及时向社会公布,方便群众查询,接受社会监督。
二○○七年二月十三日
第二篇: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县(市)城市棚户区改造的指导意见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县(市)城市棚户区改造的指导
意见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7-01-24 生效日期: 2007-01-24 发布部门: 吉林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吉政发[2007]5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为全面推进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切实改善城市低收入居民的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实施棚户区改造的基础上,向县(市)延伸,从2007年起利用两年时间集中力量进行县(市)城市棚户区改造。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统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决民生问题,构建和谐吉林,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坚持从实际出发,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进一步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把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到广大人民群众。
(二)原则。
县(市)城市棚户区是指县(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平房密度大、建设使用年限久、人均建筑面积小、基础设施配套不全、房屋质量较差、交通不便、治安和消防隐患大、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集中连片区域。在县(市)城市棚户区改造中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在全省统一领导下,分级管理、属地化实施的原则。县(市)政府是城市棚户区改造的主体,市(州)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县(市)城市棚户区改造的组织领导;省政府对县(市)棚户区改造负责指导、协调和督查。各相关部门对县(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应当给予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
2.坚持改造与改善相结合,注重改善的原则。改善是指旧区整治,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改变居住环境;改造是指通过拆迁安置,改变城市面貌,提高居住水平。
3.坚持政府组织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原则。县(市)城市棚户区改造原则上由政府组织拆迁安置,开发企业投资建设。推进廉租住房制度建设,逐步建立住房保障体系。
4.坚持依法运作、保持社会稳定的原则。在棚户区拆迁补偿、土地征用、规划建设和回迁安置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认真解决信访问题。
5.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棚户区改造应当注重历史文化街区、建筑和重点文物的保护,充分体现地方民俗和建筑特色。
(三)工作目标。
从2007年起,利用两年时间基本完成600万平方米的县(市)级城市棚户区改造任务,使居住在城市棚户区中的20万户家庭、70万人口的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其中2007年改造400万平方米,2008年改造200万平方米。
二、建设标准
(一)新建住宅小区应当符合城市规划技术标准要求;住房面积应以中小户型为主;回迁住宅户型面积标准应符合当地居民住房实际情况以及财政和居民的收入水平,具体标准由各地自行确定;回迁住宅应当满足回迁居民入住使用功能要求。
(二)改善旧居住区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对现状房屋建筑整齐、质量较好、城市基础设施配套不全的平房区,重点进行环境和条件的改善,拆除违法建筑,消除安全隐患,进行道路、给排水、供热、照明、环卫等必要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后的住宅区,地方特色突出,院墙整齐美观,群众生活方便舒适。
三、资金筹措
县(市)城市棚户区改造建设资金通过政府启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解决。主要采取银行贷款、财政补助、政策扶持、群众自筹、市场开发等办法多渠道筹集。省财政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和廉租房建设。
四、优惠政策
(一)在县(市)城市棚户区改造范围内,列入省城市棚户区改造计划的项目,建设回迁房和经济适用房所需建设用地享受经济适用住房政策,以划拨方式供应(含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用地)。其他建设项目拆迁后腾空的土地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所得土地收益全部留给当地政府,用于县(市)城市棚户区改造。
(二)县(市)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原则上免收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半征收水、热、燃气等增容和入网费。地方不得设立向棚户区征收的各项收费。具体实施办法由各县(市)自行制定。
(三)县(市)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给予地方税收优惠政策照顾。对符合条件的改造项目,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不征契税;棚户区居民因拆迁而重新承受普通住房的,免征契税。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棚户区改造偿还原拆迁面积房屋部分,暂不征收营业税,纳税确有困难的,可减免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
(四)对棚户区被拆迁人合理补偿,低保户给予适当照顾。可采取回迁安置(产权调换)、现房安置(二手房)、货币补偿、廉租房等多种形式补偿安置。实行回迁和现房安置的,对私有产权住宅房屋原面积部分原则上拆一还一。被拆迁面积达不到最小户型面积标准的,可以合理扩大建筑面积,合理扩大面积部分,按照房屋建筑成本价购买。对特殊困难居民扩大面积部分,无能力购买的,可确认为公有产权,实施廉租办法。享受优惠政策的回迁安置房屋5年内不得进入房地产市场进行交易。要求货币补偿的,严格执行《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违法建筑不予补偿。
(五)要结合棚户区改造,加快廉租住房建设,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立。尽快形成制度化的廉租住房财政资金渠道,从财政预算、土地收益、公积金收益中拿出一部分,专项用于廉租住房建设。加强廉租对象的认定、配租并形成退出机制。
(六)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使用率。各市(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要支持廉租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积极发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提高住房公积金的使用率。
(七)棚户区内10千伏及以下属供电企业产权的电力设施,由供电企业无偿拆除;棚户区改造后新建小区的供电电源涉及10千伏干线建设工程由供电企业负责筹集资金,并组织设计和施工建设;棚户区改造的供电配套工程(从上级电源出线到小区住宅楼的进户点或公用建筑产权分界点的所有供配电设施),由供电企业无偿设计,收取的供电配套工程费用不计取人工费。
(八)2006年已进行棚户区改造的试点县(市),可根据当地实际,自主决定采用市(州)或县(市)城市棚户区改造政策。
五、方法步骤
(一)编制改造方案和各项规划、计划。
省协调小组下达棚户区改造项目计划后,各县(市)据此并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在认真调研和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改造方案和详细规划,制定建设计划、用地计划,上报各市(州)棚改办审定,省棚改办备案。
(二)依法组织拆迁。
各县(市)要认真执行拆迁管理的各项规定,充分发挥政府在拆迁中的作用,做好拆迁政策宣传解释和疑难问题协调处理工作。对棚户区中的低保户名单、安置地点、评估标准等内容及时公开,保证拆迁安置政策到位、实行阳光拆迁、和谐拆迁。对极少数漫天要价、无理取闹、阻挠正常拆迁的,司法、行政等部门要依照有关法定程序,坚决实施强制拆迁;对个别严重影响社会公共秩序的,应当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对棚户区改造拆迁中恶意炒房的,要严厉打击。
(三)加强建设监管。
各县(市)对棚户区改造项目报建、审批实行“一站式”现场办公,限时办结。对其他房地产开发项目原则上不再审批,禁止以任何名义单建或插建。各县(市)城市棚户区改造主管部门依据改造项目计划和建设计划,对开发、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依法实行招投标。要选用二级(或乙级)以上资质的单位或队伍参与项目建设。要选用符合国家与省技术标准要求和推荐的建筑材料与设备,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施工图设计文件要经过严格审查,改造工程竣工后,经验收合格方可交付使用。
(四)强化物业管理。
各地应采取相应措施,切实解决低收入居民“住得起”的问题。新建回迁住宅小区要实行物业管理,可以由街道办事处、社区组织,物业公司实施,并提倡小区居民实行“自助式”物业管理。为保证小区物业管理正常运行,应按照规定比例建设、提供经营用房,产权为政府所有,由房产部门代管,用于物业管理单位或企业经营,所得收益专项用于补助住宅小区低保户的物业管理及其他费用。
六、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各县(市)要成立城市棚户区改造领导小组,负责城市棚户区改造的组织领导。组建县(市)城市棚户区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工程指挥系统,负责棚户区改造的组织指挥和实施。各相关部门、单位要在县(市)城市棚户区改造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尽职尽责,提高工作效率。对没有完成职责任务的要追究责任。
省政府与各市(州)政府签订县(市)城市棚户区改造责任状,各市(州)政府与县(市)政府签订责任状,纳入各地政府绩效目标考核。各县(市)长要对本地棚户区改造负总责,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城市棚户区改造任务圆满完成。
各县(市)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报市(州)批准实施,并报省备案。二○○七年一月二十四日
第三篇:关于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
建保[2009]29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8]131号)精神,全面落实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座谈会的部署,扎实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经国务院同意,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的重要意义
(一)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是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居民中低收入家庭比例高,特别是下岗失业、退休职工比较集中,群众要求改造的呼声强烈。实施棚户区改造,有利于加快解决中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困难,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高党和政府的威信,增强人民群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是完善城市功能的客观要求。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安全隐患突出,严重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与城市现代化建设很不协调。实施棚户区改造,完善配套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集约利用土地,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三)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实施棚户区改造,既可以带动社会投资,促进居民消费,扩大社会就业,又可以发展社区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推进平安社区建设,是扩内需、惠民生、保稳定的重要结合点。
二、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四)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作为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的根本目的,力争从2009年开始,结合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集中成片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有条件的地区争取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特别应加快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使棚户区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五)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依法拆迁。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的确定和安置补偿方案的制订,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采取多种方式征询群众意见,在得到绝大多数群众支持的基础上组织实施,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严格执行城市房屋拆迁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切实让群众得到实惠。
2.科学规划,分步实施。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政府财政能力,结合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合理确定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的目标任务,区分轻重缓急,优先安排连片规模较大、住房条件困难、安全隐患严重、群众要求迫切的项目,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
3.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政策性、公益性强,必须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作用,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充分调动企业和棚户区居民的积极性,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4.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坚持整治、保护与改造相结合,严格界定改造范围。对可整治的旧住宅区和规划保留的建筑,主要进行房屋维修、配套设施和无障碍设施完善、环境整治和建筑节能改造。要重视维护城市传统风貌特色,切实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严禁大拆大建。
5.统筹兼顾,配套建设。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综合开发,组织好新建安置小区的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污水与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和商业、教育、医疗
卫生、无障碍设施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促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三、政策措施
(六)多渠道筹措资金。采取财政补助、银行贷款、企业支持、群众自筹、市场开发等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
1.中央采取适当方式,对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给予资金支持。省级人民政府可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本地区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给予资金支持。市、县人民政府应切实加大棚户区改造的资金投入,可以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公用事业附加、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土地出让收入中,按规定安排资金用于符合条件的棚户区改造支出项目。有条件的地区可对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给予贷款贴息。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执行廉租住房建设项目资本金占20%的规定。
2.鼓励金融机构向符合贷款条件的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提供贷款,创新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根据改造项目特点合理确定信贷条件,对符合信贷条件的项目要在信贷资金规模上给予保障。有条件的地区可建立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贷款担保机制,引导信贷资金投入。
3.鼓励采取共建的方式改造国有工矿棚户区。涉及棚户区改造的国有工矿企业要积极筹集资金。棚户区居民应合理承担安置住房建设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支持有实力、信誉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棚户区改造。
(七)加大税费政策支持力度。对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免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建设和通过收购筹集安置房源的,执行经济适用住房的税收优惠政策。电力、通讯、市政公用事业等企业要对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给予支持,新建安置小区有线电视和供水、供电、供气、供热、排水、通讯、道路等市政公用设施,由各相关单位出资配套建设,并适当减免入网、管网增容等经营性收费。
(八)落实土地供应政策。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用地纳入当地土地供应计划优先安排,并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安置住房中涉及的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项目可以划拨方式供地,应在《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中明确约定住房套型建筑面积、项目开竣工时间等土地使用条件。对于配套建设的商业、服务业等经营性设施用地,必须以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供地。严禁将已供应的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用地改变用途用于商品住房等开发建设。安置住房实行原地和异地建设相结合,以就近安置为主;对异地建设的,应选择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齐全的区域。
(九)完善安置补偿政策。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实行实物安置和货币补偿相结合,由被拆迁人自愿选择。符合当地政府规定的住房保障条件的被拆迁人,通过相应保障方式优先安排。各地在保护被拆迁人利益的前提下,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具体安置补偿办法。
四、组织实施
(十)落实工作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省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负总责,对市、县人民政府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并负责监督考核。市、县人民政府是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责任主体,要明确部门责任、具体措施,切实做到规划到位、资金到位、供地到位、政策到位、监管到位和分配公平,确保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顺利实施。有棚户区改造任务的国有工矿企业要切实加强项目的组织实施,认真做好依法落实建设用地和筹集资金等相关工作。
(十一)健全工作机制。保障性安居工程协调小组负责协调解决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中的重要问题,各有关部门根据部门职责,完善配套政策,加强工作指导。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的税收支持政策;国土资源部负责完善土地供应政策;
人民银行、银监会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指导督促金融机构做好金融服务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健全部门协作机制,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地方各级保障性安居工程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
(十二)编制规划计划。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结合起来,纳入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市、县人民政府要编制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规划和工作计划,因地制宜地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省级人民政府要抓紧编制本地区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规划和工作计划,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备案。住房城乡建设部要把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规划和工作计划纳入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
(十三)确保工程质量。要严格执行法定建设程序和技术标准规范,加强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要优化新建安置住房的规划设计,在较小户型内实现基本的使用功能,满足基本居住需要。要按照节能省地环保要求,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有关住房质量、建筑节能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要求,应在建设合同中予以明确。
(十四)强化监督检查。市、县人民政府要加强监督检查,实施全方位监管,及时发现并解决各种问题,坚决制止棚户区改造中损害居民合法权益的行为。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负责本地区工作的监督检查,并分别于每年7月31日和次年1月31日前,将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半年工作进展情况、计划完成情况及土地供应开发情况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各级监察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情况的监督检查,认真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各级审计部门要加强对资金有效使用和安全等各环节的监督。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用地的管理和监督检查。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本意见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地区,要通报批评,限期整改。
(十五)加强宣传引导。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棚户区改造的重要意义,准确解读政策措施,及时反映工作进展情况,取得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居民的理解和支持,为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正在实施的国有林区、垦区和中央下放地方煤矿棚户区改造,按现有政策继续推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中国人民银行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国务院新闻办1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副司长邹再华、财政部部长助理王保安、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穆怀朋、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介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介绍《关于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有关内容,并答记者问。
王保安在回答记者有关“棚户区改造优惠政策”相关问题时表示,支持城市和工矿棚户区的改造项目是财政惠民政策涉及的一个主要取向,在这个政策的设计过程中,至少包括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免税优惠。一是免征土地使用税,对城市和工矿棚户区的改造的安置住房免征土地使用税。二是免征土地增值税。三是免征印花税。四是减征契税,对个人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减按1%征收契税。
第二个层次就是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包括对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中的安置住房项目免收防空地下室异地建设费、白蚁防治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城市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政府性基金。
第三个层次是作为政府对于棚户区改造中的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用地实行划拨供应,免收土地出让金。
王保安说,以上三个层次的财税政策对促进城市和工矿棚户区的改造作用力度是非常大的,体现了向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倾斜。
第四篇:加强主城区城市棚户区征收改造工作的意见
加强主城区城市棚户区征收改造工作的意见
为有效解决我市主城区尚未征收改造的城市棚户区项目面临的瓶颈问题,适应国家相关政策调整,加快棚户区征收改造进度,规范主城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590号国务院令)、《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国发〔2013〕25号)、《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储备工作的若干意见》(x政发〔20XX〕X号)、《关于加快推进主城区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X政规〔20XX〕X号)等有关政策法规,借鉴外地经验做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意见。
本意见中的城市棚户区项目,重点是指我市主城区国有土地上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符合X政规〔20XX〕X号文件成片改造条件,按照国家征收条例规定符合公共利益需要和“四规划、一计划”的旧城区改建项目。规范棚户区项目征收改造,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辖区政府主导实施、市级政策支持、最大让利于区原则;二是地块平衡、区域平衡相结合,确实难以平衡的全市平衡原则;三是鼓励就近异地安置,疏解主城区人口原则;四是以人为本,让利于民,确保安置房位置、设计、质量、配套、环境“五个最好”原则。
一、加强棚户区改造规划和土地供应
(一)辖区政府是棚户区改造工作的责任主体,由辖区政府统筹做好前期论证、摸底调查、房源组织、土地匹配、协议签订、安置补偿等工作。
(二)鼓励异地安置方式。由辖区政府依据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好项目改造方案,结合居民意愿,优先选择区位优势好、配套设施全的地块作为安置区域,编制安置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确定安置区用地面积和建设规模等。
(三)严格执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降低棚户区改造开发强度。对原出具过规划条件或确定过容积率,但土地尚未出让的棚户区改造地块,各项规划指标均须符合《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要求,居住容积率不大于2.9。原确定居住容积率超过2.9的,一律调整为2.9,高标准保障城市建设品质和居住街坊的宜居环境。改造范围用地规模小于1公顷的,征收后由市政府进行统筹使用,改造范围内不再安排建设回迁住宅。
以下两种情形,经市住建部门认定同意后,原确定的容积率和计容方式、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等规划指标继续有效;并按照原规范审定规划方案,不再按照新《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校核。
1已取得拆迁许可证并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
2本意见印发时,已经下达征收决定且签订征收补偿协议不少于50%的(不包含2018年11月底下达征收决定的20个项目)。
(四)辖区政府在本区做地项目中就近选择相对集中、面积较大、可持续开发建设的地块,按照“五个最好”原则建设高品质安置房。匹配地块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列入城建计划并保证建设实施。
(五)棚户区改造项目与匹配地块统一核算分摊成本,享受同等的棚户区改造政策,为保证匹配地块的居住品质,匹配地块居住容积率控制为2.5。根据《容积率指标管理规定》(修订版)核定匹配地块居住容积率达不到2.5,按居住容积率不大于2.5履行控规动态维护程序后出具规划条件。
(六)辖区政府应根据棚户区改造要求,会同相关部门按照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政策测算项目的成本、支出,结合拟匹配土地的区位地价和容积率等,统筹测算需匹配的土地面积并提出相应的匹配地块,经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确定后,申请经棚户区改造主管部门核定,提交市政府常务会研究批准后,予以匹配土地,匹配地块除实际匹配棚改项目的土地面积后如有剩余,可由区政府处置,收益用于弥补棚户区改造资金缺口。棚户区征收项目及匹配土地可视为同一项目,按照国发﹝2013﹞25号文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改造,辖区政府做地按
X政发﹝20XX﹞X号文件执行。
(七)市政府批准匹配的土地面积和地块后,辖区政府组织开展棚户区改造项目和匹配地块的征收和土地整理工作。
(八)棚户区改造项目严格执行一级开发、二级开发分离。棚户区改造项目及匹配地块以公开出让方式供地。
二、多渠道筹措资金
(一)各区按照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主城区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X政规〔20XX〕X号)精神,统一核算棚户区改造项目与匹配地块的土地成本,将棚户区改造腾清及匹配地块的土地出让收入扣除上缴国家和省基金后,全部用于棚户区改造,专款专用,严禁挪用或变相挪用。
(二)各区根据棚改项目进展情况申请列入国家、省棚改计划任务,完善相关资料,市住建局、市财政局配合,全力争取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弥补资金不足。
(三)各区、市住建局将拟实施改造项目申请列入国家、省棚户区改造计划,争取上级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补助资金和配套基础设施补助资金。
(四)各区按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储备工作的若干意见》(X政发〔20XX〕X号)规定分享的收益,向棚户区改造倾斜。
(五)各区依法合规筹措的其它资金。
三、鼓励就近异地安置
(一)征收住宅类房屋时,被征收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原地产权调换或就近异地安置。
1、货币补偿:鼓励被征收人采取货币补偿方式自行购买房屋进行安置,对选择货币补偿方式的被征收人,给予不超过被征收房屋市场评估价值的25%奖励。
2、原地产权调换:被征收人选择在征收范围内安置的,被征收房屋与产权调换房屋等价值量置换,因房屋不可分割的原因,超出部分按照市场价结算。
3、就近异地安置:被征收人选择政府安排的就近异地安置房的,被征收房屋与异地安置房等价值部分,可按政府限定价结算,因房屋不可分割超出部分可按优惠价结算,具体标准在征收补偿方案中明确。限定价由辖区政府按照不低于市场评估价格70%的原则确定,优惠价可参照成本价格确定。区政府对选择异地安置房的被征收人,可给予异地安置奖励。征收安置房的户型由各区政府根据本辖区项目实际情况设计,征收安置房原则上贴近面积安置。
(二)最低住房保障。被征收人选择货币安置的,被征收人家庭本市他处无住房且被征收房屋建筑面积不足30平方米的,不足部分按照市场评估价补足30平方米,超过30平方米不足45平方米的,不足部分按照市场评估价补足45平方米,其他搬迁费、临时安置、奖励等补偿均按原面积计算。被征收人选择异地安置的,被征收人家庭本市他处无住房且被征收房屋建筑面积不足45平方米的,补足45平方米,超出45平方米不可分割部分按照优惠价购买。下列情况不属于补助范围:非本市户口;被征收家庭成员名下有非住宅房屋的;暂停办理有关手续的书面通知发布后结婚或离婚,其配偶或原配偶另拥有住房的;产权人未成年且父母在本市他处有住房的;其它不当增加补偿成本的行为。
(三)司法强制执行。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人民政府可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人民法院裁定准予强制执行后,由作出征收补偿决定的政府组织实施。
四、明确属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责任
(一)区政府是棚户区征收改造工作责任主体,对具体的棚户区征收改造项目负总责,统筹协调解决棚户区征收改造项目相关问题,妥善处理遗留问题。
具体包括:负责组建专班研究制定棚户区征收改造实施方案,对棚户区项目进行征收等工作(包括申报房屋征收计划、公布征收范围、拟定补偿方案、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出征收决定、组织开展评估、签订安置协议、房屋拆除、申请并实施强制执行、安置房数量和土地面积测算、房屋定价等);负责引进社会资本,筹集改造资金,组织实施安置房建设等工作(包括申请贷款、土地取得、规划建设手续办理、施工建设、成本测算等)。
(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加强政策支持和指导,建立绿色通道,配合区政府为项目做好服务。
1、市住建部门负责征收改造项目列入征收计划和棚改计划、征收方案平衡、回迁面积认定、清场验收、回迁面积函告行政审批部门等工作,对各区工作进展进行日常督导。
2、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负责办理棚户区改造项目的规划审批手续,提供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农用地转用指标、征地组卷报批、土地供应手续、涉及控规动态维护的按程序履行控规动态维护程序等。
3、市财政部门负责指导各区申报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落实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政策等工作。
4、市发改、行政审批、城管、卫健、税务、教育、水利及其它有关部门,分别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五、本意见适用于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和高新区,其它县(市、区)可参照执行。
六、市政府之前出台文件的相关条款规定,与本意见不符的,统一按本意见执行。
本意见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
第五篇:关于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1
关于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
建保[2009]29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8]131号)精神,全面落实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座谈会的部署,扎实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经国务院同意,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的重要意义
(一)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是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居民中低收入家庭比例高,特别是下岗失业、退休职工比较集中,群众要求改造的呼声强烈。实施棚户区改造,有利于加快解决中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困难,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高党和政府的威信,增强人民群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是完善城市功能的客观要求。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安全隐患突出,严重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与城市现代化建设很不协调。实施棚户区改造,完善配套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集约利用土地,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三)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实施棚户区改造,既可以带动社会投资,促进居民消费,扩大社会就业,又可以发展社区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推进平安社区建设,是扩内需、惠民生、保稳定的重要结合点。
二、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四)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作为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的根本目的,力争从2009年开始,结合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集中成片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有条件的地区争取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特别应加快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使棚户区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五)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依法拆迁。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的确定和安置补偿方案的制订,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采取多种方式征询群众意见,在得到绝大多数群众支持的基础上组织实施,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严格执行城市房屋拆迁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切实让群众得到实惠。
2.科学规划,分步实施。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政府财政能力,结合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合理确定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的目标任务,区分轻重缓急,优先安排连片规模较大、住房条件困难、安全隐患严重、群众要求迫切的项目,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
3.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政策性、公益性强,必须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作用,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充分调动企业和棚户区居民的积极性,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4.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坚持整治、保护与改造相结合,严格界定改造范围。对可整治的旧住宅区和规划保留的建筑,主要进行房屋维修、配套设施和无障碍设施完善、环境整治和建筑节能改造。要重视维护城市传统风貌特色,切实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严禁大拆大建。
5.统筹兼顾,配套建设。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综合开发,组织好新建安置小区的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污水与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和商业、教育、医疗卫生、无障碍设施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促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三、政策措施
(六)多渠道筹措资金。采取财政补助、银行贷款、企业支持、群众自筹、市场开发等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
1.中央采取适当方式,对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给予资金支持。省级人民政府可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本地区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给予资金支持。市、县人民政府应切实加大棚户区改造的资金投入,可以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公用事业附加、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土地出让收入中,按规定安排资金用于符合条件的棚户区改造支出项目。有条件的地区可对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给予贷款贴息。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执行廉租住房建设项目资本金占20%的规定。
2.鼓励金融机构向符合贷款条件的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提供贷款,创新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根据改造项目特点合理确定信贷条件,对符合信贷条件的项目要在信贷资金规模上给予保障。有条件的地区可建立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贷款担保机制,引导信贷资金投入。
3.鼓励采取共建的方式改造国有工矿棚户区。涉及棚户区改造的国有工矿企业要积极筹集资金。棚户区居民应合理承担安置住房建设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支持有实力、信誉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棚户区改造。
(七)加大税费政策支持力度。对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免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建设和通过收购筹集安置房源的,执行经济适用住房的税收优惠政策。电力、通讯、市政公用事业等企业要对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给予支持,新建安置小区有线电视和供水、供电、供气、供热、排水、通讯、道路等市政公用设施,由各相关单位出资配套建设,并适当减免入网、管网增容等经营性收费。
(八)落实土地供应政策。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用地纳入当地土地供应计划优先安排,并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安置住房中涉及的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项目可以划拨方式供地,应在《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中明确约定住房套型建筑面积、项目开竣工时间等土地使用条件。对于配套建设的商业、服务业等经营性设施用地,必须以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供地。严禁将已供应的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用地改变用途用于商品住房等开发建设。安置住房实行原地和异地建设相结合,以就近安置为主;对异地建设的,应选择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齐全的区域。
(九)完善安置补偿政策。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实行实物安置和货币补偿相结合,由被拆迁人自愿选择。符合当地政府规定的住房保障条件的被拆迁人,通过相应保障方式优先安排。各地在保护被拆迁人利益的前提下,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具体安置补偿办法。
四、组织实施
(十)落实工作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省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负总责,对市、县人民政府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并负责监督考核。市、县人民政府是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责任主体,要明确部门责任、具体措施,切实做到规划到位、资金到位、供地到位、政策到位、监管到位和分配公平,确保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顺利实施。有棚户区改造任务的国有工矿企业要切实加强项目的组织实施,认真做好依法落实建设用地和筹集资金等相关工作。
(十一)健全工作机制。保障性安居工程协调小组负责协调解决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中的重要问题,各有关部门根据部门职责,完善配套政策,加强工作指导。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的税收支持政策;国土资源部负责完善土地供应政策;人民银行、银监会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指导督促金融机构做好金融服务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健全部门协作机制,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地方各级保障性安居工程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
(十二)编制规划计划。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结合起来,纳入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市、县人民政府要编制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规划和工作计划,因地制宜地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省级人民政府要抓紧编制本地区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规划和工作计划,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备案。住房城乡建设部要把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规划和工作计划纳入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
(十三)确保工程质量。要严格执行法定建设程序和技术标准规范,加强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要优化新建安置住房的规划设计,在较小户型内实现基本的使用功能,满足基本居住需要。要按照节能省地环保要求,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有关住房质量、建筑节能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要求,应在建设合同中予以明确。
(十四)强化监督检查。市、县人民政府要加强监督检查,实施全方位监管,及时发现并解决各种问题,坚决制止棚户区改造中损害居民合法权益的行为。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负责本地区工作的监督检查,并分别于每年7月31日和次年1月31日前,将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半年工作进展情况、计划完成情况及土地供应开发情况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各级监察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情况的监督检查,认真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各级审计部门要加强对资金有效使用和安全等各环节的监督。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用地的管理和监督检查。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本意见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地区,要通报批评,限期整改。
(十五)加强宣传引导。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棚户区改造的重要意义,准确解读政策措施,及时反映工作进展情况,取得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居民的理解和支持,为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正在实施的国有林区、垦区和中央下放地方煤矿棚户区改造,按现有政策继续推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中国人民银行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