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感动中国人物2012事迹

时间:2019-05-13 18:22: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大感动中国人物2012事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大感动中国人物2012事迹》。

第一篇:十大感动中国人物2012事迹

吴菊萍: “最美妈妈”用爱托起生命

吴菊萍,女,1980年生,浙江嘉兴人,200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1年7月2日下午1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一住宅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女孩稚嫩的生命得救了,但吴菊萍的手臂瞬间被巨大的冲击力撞成粉碎性骨折。这一感人事迹在网络上热传,无数网民为之动容,称其为“最美妈妈”。2011年9月12日,吴菊萍和坠楼女孩妞妞相约,回家共度中秋。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

颁奖辞:危险裹胁生命呼啸而来,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刹那摇摆。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托住了幼吾幼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她并不比我们高大,但那一刻,已经让我们仰望。

朱光亚:中国核事业的领航人

朱光亚 男,汉族,湖北省武汉市人,中共党员。1924年出生,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主任,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核物理学家。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他参与组织了秦山核电站的筹建和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开发研究。80年代后,他参与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国防科技发展战略的研究工作,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共九大至十四大代表。1999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颁奖辞: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

胡忠、谢晓君夫妇:坚守雪域高原的支教者胡忠、谢晓君夫妇原为成都市重点中学石室联中教师,12年前,当胡忠从报纸上了解到远在千里之外的143个孤儿急缺老师的消息后,利用假期到西康福利学校参观。当他看到一百多名孤儿期盼却又无助的眼神,胡忠毅然辞去了石室联中的教职,去到了海拔4000米的甘孜州塔公草原任教。随后,妻子夫唱妇随,带着年仅3岁的女儿也来此任教。12年,似乎就在一眨眼间过去了,如今的胡忠已双鬓斑白,脸上也早已有了高原红,但他仍对生命未来的岁月充满憧憬。对胡忠夫妇而言,去高原的理由十分简单,就为了把那群孩子教出来,这种想法一直没变。十多年的支教生涯,也让胡忠夫妇感悟到了“责任是什么,教育是什么,教师是什么”。

颁奖辞: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

吴孟超:让中国肝胆外科站到世界最前

吴孟超,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著名肝胆外科专家。1922年生于福建省闽清县,马来西亚归侨,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擅长疾病肝胆疾病的各种外科手术治疗,尤其擅长肝癌、肝血管瘤等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5月,中国将17606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吴老以九十高龄,与患者肝胆相照。作为医生,作为军人,他都是一座丰碑。

颁奖辞: 六十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

刘伟:让全世界见证奇迹的无臂钢琴师

刘伟,“断臂钢琴师”、音乐人、第一季《中国达人秀China’s Got Talent》总冠军。一句人生感悟“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被广为传颂,坚韧不拔、积极乐观的精神感动了全世界,外媒争相报道,成为世人心中新一代的“精神偶像”。10岁时因触电意外失去双臂,12岁学习游泳,14岁获得全国游泳亚军,16岁学习打字,19岁自学钢琴,仅用一年即可弹奏出相当于手弹钢琴7级水平的钢琴曲《梦中的婚礼》。2008年,与刘德华共同为奥运加油,合作歌曲《天意》。2010年,摘得东方卫视第一季《中国达人秀China’s Got Talent》总冠军。2011年,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中国名曲《梁祝》,受邀前往英国伦敦与前首相夫人切丽布莱尔会面。

颁奖辞: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杨善洲:一生奉献清廉履职的好书记 杨善洲,男,汉族,1927年1月生,云南施甸人,2011年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入党,原任保山地委书记,1988年退休,2010年10月10日因病逝世。杨善洲同志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曾担任保山地委领导,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

颁奖辞: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六十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阿里木: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阿里木江·哈力克,新疆人,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阿里木江·哈力克生活并不富裕,靠卖羊肉串谋生,却因为急公好义、乐善好施,被新疆人民亲切地称为“好巴郎”,被贵州人民誉为“草根慈善家”。2011年,他到贵州毕节以卖烤羊肉串谋生,以微薄的收入资助了数百名贫困学生.他用实际行动谱写了民族团结之歌,在平凡的生活中创造了伟大,以一名普通新疆少数民族青年的身份演绎了人间大爱,体现了中华民族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青年的骄傲。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助人为乐模范称号。

颁奖辞:快乐的巴郎,在烟火缭绕的街市上,大声放歌。苦难没有冷了他的热心,声誉不能改变他的信念。一个人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

张平宜:跨越海峡的爱心

张平宜曾是台湾《中国时报》的资深记者。在2011年之前的十多年里,这个台湾女记者放弃了原本衣食无忧的优越生活,投身四川凉山一个麻风康复村的教育事业。为了让这些与世隔绝已久的孩子能尽快地融入现代社会,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努力。

颁奖辞:噫吁嚱,蜀道难,台湾娘子上凉山。跨越海峡,跨越偏见,跨越怀疑,她抱起麻风村孤单的孩子,把无助的眼神柔化成对世界的希望。她看起来无比坚强,其实她的内心比谁都柔软。

孟佩杰:照顾养母12年的孝女

孟佩杰,女,汉族,1991年11月生,共青团员,获得2011感动中国人物。2009年,孟佩杰被距离家乡百公里外的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录取,不放心瘫痪在床的养母,她决定“带着母亲上大学”,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继续悉心照料着养母。2009年,临汾市委授予孟佩杰母女文明和谐家庭荣誉称号,2010年,孟佩杰成为临汾市年龄最小的十佳道德模范。

颁奖辞: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辛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充满四千多个日子,可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刘金国:两袖清风的公安部高官

刘金国,男,56岁,公安部副部长、纪委书记、督察长。他工作岗位、环境、职位多次变化,但清正廉洁、一尘不染、一心为公的本色没有丝毫改变。刘金国担任领导职务几十年,亲手审批过近20万个“农转非”指标,可自己的亲

属,却无一跳出“农门”;从不接受各种宴请,从不接受任何礼品,哪怕是一瓶酒、一盒茶叶;经常出席重要场合,却没有一件名牌衣服;配有工作用车,家属从未用过。他嫉恶如仇,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人员,公安部纪委监察局被评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刘金国曾获得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河北省“优秀人民公仆”、“优秀共产党员”、“廉政公仆”等荣誉称号。2010年,被国务院记个人一等功。

第二篇: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照顾母亲的生活异常辛苦。陈斌强一天到晚连轴转:晚上9时,服侍母亲睡下;凌晨1时,准时起床抱母亲上厕所;清晨51、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林俊德事迹

时,闹钟响起,他要赶在师生之前起床,将母亲房间打扫干净,处理好母亲的大小便;早上7时喂过母亲吃饭后,开始学校一天一刻》的工作。

尽管生活上的事儿很多,可是陈斌强的教学任务却一点也没2012年病逝。

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落下,他教着两个班语文,负责教初一学生广播体操,总管学校

“我是跑着走的。”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体艺2+1活动。他总说:

3、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何玥事迹

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俊德的中学和大学都是靠政府助学金完成的。大学毕业后,《何玥:捐献肝肾的12岁女孩》他被分配从事核试验研究。由于核爆炸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测量何玥,女,12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牛英豪】

市及周边县市的许多家企业,为农民工提供了180多家用工情况良好的企业信息。

在调解各类用工纠纷时,他总是挺身而出,为农民工利益据理力争。4年来,共为农民工调解各类纠纷780余起,挽回损失180万余元。在农民工遇到困难时,他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多次协调企业垫付农民工车费、伙食费、医药费等共7万多元。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当地民工和社会各界的称赞,陈家顺被人们誉为“卧底局长”、“民工局长”。

5、201

2《高淑珍:河北的爱心小院》

高淑珍,56仪器研制一直存在很大难度。林俊德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独立创新制作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在之后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先后获得30多项科技成果。

2012年5月4日,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林俊德住院期间,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多次打电话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5月31日上午,已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

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

临终前,林俊德交待:把我埋在马兰。马兰,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

2、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陈斌强事迹

陈斌强:用行动注解孝德的好儿子》陈斌强,38陈斌强9岁时父亲车祸去世,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2007年,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

一天,陈斌强的姐姐在无意中提到,妈妈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儿子住在一起。陈斌强回忆起多年来妈妈对自己的付出,他决定再困难也不会丢下妈妈。

那时,陈斌强的儿子不到两岁,妻子建议他把妈妈送到养老院去,他说:“一个连儿子都不认识的老人,送到养老院,被欺负了怎么办?”为了照顾妈妈,他硬是把儿子提前一年送进幼儿园。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开始同事们都不太理解,说:“这样带在身边照顾,一两天倒可以,一年两年怎么吃的消?”可陈斌强做到了,一连五年,风雨无阻带着妈妈上班。

2012年4月,何玥即将小学毕业,却被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住院进行了2012年1月,罗阳担任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舰载机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没有经验,也没有现成的关键技术可以借鉴,航空制造大国对技术的封锁,逼着航空人只有自主创新一条路可以走。在航母上,罗阳坚持亲力亲为,与科研人员一起整理试验数据,观看每次起降过程,记录和分析飞机状态,出现身体不适,也没有中途下舰,甚至都没有去找医护人员检查。难度高,任务重,时间短。重重考验摆在罗阳面前,可是他就有这么一股不服输、不懈怠的劲头。他曾说,外国人能干成的事情,中国人同样能干成,而且还能干得更好。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里,他不知疲倦,劳心劳力,没有一刻休息,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11、公安部湄公河“105案”专案组事迹刘跃进,男,53岁。现任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局长,湄公河“105案”专案组组长。2011年10月,东南亚缅泰边境的“糯康集团”制造“湄公河

105惨案”,杀害13名中国船员,震惊世界。公安部禁毒局局长刘跃进带领专案组成员,深入案发地,经过6个多月的努力,将策划实施“105”的特大武装贩毒集团首犯糯康抓获。湄公河“105案”密谋策划于境外、组织实施于境外、犯罪后又逃匿藏身于境外,中国公安机关的侦查、调查、取证、抓捕等工作主要在境外开展,犯罪首领糯康与地方势力关系良好。这都

给案件的侦破带来了极大难度。糯康的大本营主要是在湄公河的缅甸一侧,他和他手下骨干分子多数时间待在缅甸。被警方追捕后,糯康逃走杳无音讯。今年2到4月间,专案组的调查进入了低潮,东南亚各国警方都认

为,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刘跃进带领干警不断搜集新线索,并据此调整策略。为了把

糯康挤到老挝,刘跃进积极和缅甸的军方警方加强联系,督促他

们加强对糯康的清剿。终于,经过六个月的努力,糯康在老挝被抓获。2012年9月20日,“105案”开庭审理,11月6日首犯糯康被判处死刑。湄公河“105”案成功侦破,告慰了逝者及家属,维护了我国法律的尊严,彰显了我国政府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决心和能力,也树立了国际警务和司法合作的典范,有力打击了跨国犯罪

活动,有效维护了湄公河流域安全。

第三篇:20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20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资源库时政要闻频道,为广大师生提供最新的时事政治热点新闻素材及消息,是2017高考政治时事热点新闻,是2017高考语文作文必备时事政治素材。精品汇总,免费下载!20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2016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在2017年2月8日播出,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的重头戏,每年举办一次。下面我们来看看2016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吧。

1、感动中国2017十大人物:孙家栋(功勋科学家)组委会给予孙家栋颁奖辞: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孙家栋人物事迹:孙家栋,87岁,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他是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2、感动中国2017十大人物:王锋(火海救人英雄)组委会给予王锋颁奖辞: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和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盘,在人们的心中永生。王锋人物事迹:王锋,38岁,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广阳镇古城村人。2016年5月18日凌晨,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民宅突发大火,浓烟迅速吞没了整栋楼房。租住在一楼的王锋发现火情后,义无反顾地三次冲入火场救人,20多位邻居无一伤亡。第三次从火场出来时,王锋已快被烧成了“炭人”,浑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从住处到临近的张衡路口,大约五六十米的距离,一路上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脚印。

3、感动中国2017十大人物:支月英(扎根乡村36年的最美教师)组委会给予支月英颁奖辞: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支月英人物事迹:支月英,女,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4、感动中国2017十大人物:秦玥飞(耶鲁村官)组委会给予秦玥飞颁奖辞:在殿堂和田垄之间,你选择后者,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洒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种子,叫理想。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静待收获的时节。秦玥飞人物事迹:秦玥飞,耶鲁大学毕业,现任湖南省衡山县福田铺乡白云村大学生村官、黑土麦田公益(Serve for China)联合发起人。大学毕业时,秦玥飞选择回到祖国农村服务,至今已是第六个年头。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服务乡村,秦玥飞与耶鲁中国同学发起了“黑土麦田公益”项目,招募支持优秀毕业生到国家级贫困县从事精准扶贫和创业创新。

5、感动中国2017十大人物:张超(壮烈牺牲的歼15飞行员)组委会给予张超颁奖辞:那四点四秒,祖国失去了优秀的儿子。你循着英雄的传奇而来,向着大海的方向去,降落,你对准航母的跑道,再次起飞,你是战友的航标。张超人物事迹:张超,男,30岁,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正营职中队长,一级飞行员。2016年4月27日,张超在驾驶舰载战斗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接地时,突发电传故障,危机关头,他果断处置,尽最大努力保住战机,推杆无效、被迫跳伞,坠地受重伤,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此前,张超是“海空卫士”王伟生前所在部队优秀的三代机飞行员,全团6名“尖刀”队员中最年轻的一员,曾数十次带弹紧急起飞驱离外军飞机。

6、感动中国2017十大人物:李万君(大国工匠)组委会给予李万君颁奖辞:你是兄弟,是老师,是院士,是这个时代的中流砥柱。表里如一,坚固耐压,鬼斧神工,在平凡中非凡,在尽头处超越,这是你的人生,也是你的杰作。李万君人物事迹:李万君,中车长客股份公司高级技师。2016年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为了在外国对我国高铁技术封锁面前实现“技术突围”,李万君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钻劲儿、韧劲儿,一次又一次地试验,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核心试制数据,积极参与填补国内空白的几十种高速车、铁路客车、城铁车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先后进行技术攻关100余项。

7、感动中国2017十大人物:梁益建(帮助困难病人的好医生)组委会给予梁益建颁奖辞:自谦小医生,却站上医学的巅峰,四处奔走募集善良,打开那些被折叠的人生;你用两根支架矫正患者的脊柱,一根是妙手,一根是仁心。梁益建人物事迹:梁益建,医学博士,四川省成都市三医院骨科主任 梁益建多年前学成回国,参与“驼背”手术3000多例,亲自主刀挽救上千个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的生命,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专家近可能的为患者着想,是梁益建的工作守则。到医院求治的病人,很多经济条件都不好。为了让患者尽快得到治疗,他处处为病人节省费用外,还常常为经济困难的患者捐钱,四处化缘。碰到有钱的朋友,他会直接开口寻求帮助,甚至尝试过在茶馆募捐。

8、感动中国2017十大人物:郭小平(红丝带学校创办人)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郭小平颁奖辞:瘦弱的孩子需要关爱,这间病房改成的教室,是温暖的避难所。你用十二年艰辛,呵护孩子,也融化人心,郭校长,你是风雨中张开羽翼的强者。感动中国郭小平人物事迹:郭小平,2004年,临汾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郭小平看到艾滋病区的几个孩子到了上学年龄却没法上学,便和同事一起办起了“爱心小课堂”,在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下,2006年9月1日,临汾红丝带学校正式挂牌成立,2011年学校被列入正式国民教育序列。2014年,彭丽媛向红丝带学校写信,并在采访中说:“我希望这些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们,都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9、感动中国2017十大人物:阿布列林.阿布列孜(新疆焦裕禄)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阿布列林.阿布列孜颁奖辞:在细碎的时光中守望使命,以奋斗的精神拥抱生活。执法无私,立身有责;恪尽职守,勤勉为公。在这片土地上,红柳凝聚水土,你滋润心灵。感动中国阿布列林.阿布列孜人物事迹:阿布列林.阿布列孜,男,维吾尔族,新疆哈密地区中级人民法院退休干部。1968年,阿布列林曾经在途径河南时访问兰考焦裕禄故居。这次兰考之行影响了他一生。工作46年来,阿布列林不管是当农民、当工人、当检察官,不管在什么岗位,都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工作,像一颗螺丝钉,拧到哪儿都不会松扣,他坚持依法公正廉洁办案,维护民族团结,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曾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一等功。

10、感动中国2017十大人物:潘建伟(功勋科学家)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潘建伟颁奖辞:嗅每一片落叶的味道,对世界保持着孩童般的好奇。只是和科学纠缠,保持与名利的距离。站在世界的最前排,和宇宙对话,以先贤的名义,做前无古人的事业。感动中国潘建伟人物事迹:潘建伟,46岁,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2016年8月16日,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它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这将是跨度最大、史上最安全的通信网络。这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正是潘建伟。

11、特别致敬:中国女排北京时间8月21日,巴西里约热内卢小马拉卡纳球场,中国女排3:1击败塞尔维亚队,时隔12年历史上第三次捧起奥运会冠军奖杯。郎平和她的队员们在小组赛出师不利的情况下上演“绝地反击”,东道主巴西、小组赛曾战胜自己的荷兰和塞尔维亚都没能挡住她们前进的脚步。对于向来有“女排情结”的中国人而言,这个冠军重于千钧,五星红旗飘扬那一刻,《义勇军进行曲》响起那一刻,激动与幸福的泪水美于一切。2017年2月8日,2016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在CCTV-1如期播出。据了解本次评选的感动人物中河南省有消防官兵救火英雄王锋(已故)、集体奖中的中国女排主攻手朱婷均上榜此殊荣!

一、救火英雄王锋2月8日晚,“国人精神盛宴”—— 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6人物在央视播出,由河南省推荐的三入火海救人的南阳救火英雄王锋成功当选“感动中国”2016人物。河南人连续四年荣登“感动中国”领奖台王锋的此次当选,成为继百岁仁医胡佩兰、郑州陇海大院、卖唱救孤艺术家王宽之后,河南人连续第四年荣登“感动中国”的领奖台,为中原儿女赢得新的荣誉。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被誉为“中国人的精神史诗”,在社会各界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自2002年起,每年从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社会各行各业中推选出十位人物,至今已评选出100多位“感动中国”人物,他们温暖着中国,感动着我们,可谓“亿里挑一”。在这份温暖的名单中,河南人的身影,从来都是浓墨重彩的存在:张荣锁、任长霞、洪战辉、魏青刚、王百姓、李剑英、谢延信、武文斌、李隆、李灵、胡佩兰、刘洋、陇海大院、王宽、王锋……15年来,已经有十多位河南人先后登上“感动中国”的舞台。在他们的身上,体现的正是河南人最朴素可贵的品质,一次次激荡着我们的灵魂。尤其是近年来,河南籍候选人连续第四次荣膺“感动中国”人物,更是有力地展示了河南人民纯朴善良、无私奉献的大爱情怀。今天,为大写的河南人转起,只为这份感动能蔓延千里,温暖你我!王锋身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大河网记者在颁奖现场了解到,此次“盛典”由白岩松、敬一丹主持。王锋的家人及家乡朋友也来到评选现场。白岩松在颁奖现场感叹地说,“大多数时候,我们的日子是平和、平静、平常的,因此太多的人在这样的日子里,也是平凡的,虽然我们喜欢这样平静的日子,但是生活却又不总是平静的,总有一些突如其来的变化,这个时候您会发现,一些看似平凡的人,展现出他不平凡的那一面。人们需要英雄,更需要王锋这样的平民英雄,他们是一个民族真正的脊梁。”“感动中国”推选委员胡果这样评价王锋:人们需要英雄,更需要王锋这样的平民英雄,他们是一个民族真正的脊梁。“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给予王锋的颁奖词是:“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和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磐,在人们的心中永生……”现场观看的方城县委书记褚清黎再次被王锋的精神感动的热泪盈眶,褚清黎告诉记者:“第一次冲入火海救出了妻子和孩子,这是亲情使然,第二次冲入火海救出自己的学生和老师这是责任使然,第三次冒着生命冲入火海救出邻居,这是人性的光辉。王锋精神感动中国,王锋精神永远是我们战胜困难、坚毅前行的不竭动力!”王锋事迹率先报道2016年5月18日,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幢3层居民楼突发大火。租住在一楼的王锋发现险情后,及时报警并奔走呼救,先后3次冲入火海,救出两名小学生和一名托教老师。在王锋的帮助下,居住在同楼的10多名居民安全脱离险境,而王锋自己却被严重烧伤,烧伤面积达98%。事情发生后,大河网作为省级媒体率先对王锋火海救人的事迹进行报道,并派出记者赴火灾现场有王锋的家中进行采访。同时,通过大河网合作媒体,向全国各大网站推荐王锋的事迹,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日报网、新浪网、网易、腾讯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各大商业门户网站纷纷转发,并在首页推荐。一时间,全国各大媒体都纷纷关注王锋事件,并通过各种途径为王锋捐款。从王锋事件发生,到王锋赴京医治,以及王锋去世,大河网都派出了记者前往第一时间报道,先后发出了20余篇感人的报道。人物事迹:王锋,男,生前系南阳市方城县广阳镇古城村人。2016年5月18日凌晨,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打破了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居民小区的宁静。睡在一层的王锋一家四口是最早被惊醒的人,王锋带着女儿第一时间跑出去,立刻折回头救出妻子和儿子。想到二楼住着的托教老师和两个学生,王锋毫不犹豫再次冲进火海,并把他们安全送出。楼上还有房东一家四口,还有十几个邻居,王锋在爆炸声中第三次冲进火海,挨门挨户敲门示警。楼里二十多个人得救了,而原本最容易逃生出去的王锋却被重度烧伤成“炭人”,烧伤面积达98%。从楼前到巷口,50多米的距离,王锋留下的一连串带血的脚印,见证了他的临危不惧与舍生忘死。从本能的反应到二入火海见义勇为,再到三入火海人性光辉的绽放,王锋用嘶哑的声音和带血的大脚,为西华村那栋楼24名沉睡的住户,摁响一串逃生的警钟,跑出了一条生命的通道,谱写出了一曲无私无畏的英雄壮歌。王锋的事迹被广为传颂,社会各界纷纷踊跃捐助。虽经多方救治,但因严重感染,在顽强坚持了136天后,王锋于2016年10月1日因多脏器衰竭不幸病逝。王锋先后被授予南阳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雷锋式好青年”称号,“河南省见义勇为好青年”荣誉称号。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要媒体集中刊发了王锋的事迹报道。2016年7月荣登“中国好人榜”,被南阳市人民政府追记为二等功,被公安部授予“第三届全国119消防奖先进个人”。百度百科上的王锋:王锋,男,1978年12月19日出生,汉族,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广阳镇古城村人,郑州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2016年5月18日,面对无情大火,王锋三度勇闯火海,先后救出6人,及时呼叫楼上10多名住户脱险,导致全身烧伤面积达98%,除自己烧伤外无一人伤亡。2016年10月1日下午,王锋因突发感染,不幸病逝。

二、中国女排主攻手朱婷朱婷,女,中国着名女子排球运动员,1994年11月29日出生于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毕业于郑州大学体育学院,身高198cm,体重75kg,司职主攻位置。2013年正式入选郎平执教的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现为队中主力主攻手,郎平评价为世界三大主攻之一,披2号球衣。2007年,13岁的朱婷进入周口市体校。2008年,朱婷被选入河南省体校学习排球。2010年,朱婷进入国少队,从此开始在世界赛场崭露头角。2011年8月,获世少赛亚军。2012年亚青赛,中国队夺冠,朱婷本人荣膺MVP。2013年女排世青赛朱婷全面爆发,带领国青女排8战全胜,创纪录以不失一局战绩时隔18年重夺世青赛冠军,朱婷荣膺最佳得分、最佳扣球以及MVP三项大奖,赛后国际排联官网史无前例的盛赞朱婷是超级球星(megastar)、不可思议的力量(incredible power)。2013年底首次参加201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获最佳主攻称号。2014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国女排时隔16年再次夺得世锦赛亚军,朱婷个人荣膺最佳得分和最佳主攻称号。2015年亚洲女排锦标赛,中国队时隔四年重夺亚锦赛冠军,朱婷获最佳主攻与MVP大奖。2015年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久隔11年之违再获冠军,朱婷首次获得三大赛MVP称号。2016年8月21日,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获奥运冠军,朱婷加冕里约奥运会女排MVP与最佳主攻称号。2017年1月15日,获得2016年CCTV体坛风云人物最佳女运动员奖项。2017年1月15日,获得2016年CCTV体坛风云人物最佳团队奖、评委会大奖。2017《感动中国2016人物》一起来听听主创者们的初衷与坚持感动中国

1、感动中国十五年 开先河 讲精神今年,是感动中国举办的第十五年。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主创者们的初衷与坚持。一段拍摄于15年前的视频中,两位小朋友正在为即将进行的颁奖仪式反复排练。他们一副“小大人”的模样,逗笑了节目组的工作人员,于是他打开摄像机,留住了这普通又珍贵的片段。在晚会上,正是他俩将奖杯交在了大学教授、篮球明星、集团总裁、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的手里。让小孩子为大成就者颁奖,《感动中国》开创了颁奖典礼走下神坛、走向百姓的先河。感动中国主持人 白岩松:很多人特别惊讶的是,感动中国这样一个节目居然颁奖,不是领导不是名人,而是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一转眼15年前颁奖的这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大学毕业了。15年间,不止小朋友脱胎换骨。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今年的《感动中国》,多处加入了最先进的虚拟技术。虚实结合,视觉效果更加震撼。然而,舞台上最重要的元素始终未变。感动中国的总导演 何昊:舞台当中的那个丰碑,实际上是一块屏幕,那个屏幕大概有九米高,尤其是那红绸落下来那一刹那,大家印象都很深刻。我们做一个符号,把它保留下来,什么后面都可以变化,但是它永远是没有变化。这颗宛如红绸飘动的心,是感动中国的符号。它既是舞台上为英雄树立的丰碑,也是当选者手中挥舞的奖杯。15年前,设计者孙伟这样解释自己灵感的来源。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孙伟:在我脑海里,感动,就像陕北的大秧歌,腰鼓,那些黄土中飘舞的彩带,红绸带。用这种绸子在飘的过程中旋转转出心一样,又有一种整体节奏感,又有激越的情绪,这就是我理解的感动。15年前老视频 白岩松谈感动已经连续主持了15届《感动中国》的白岩松说:感动就是一粒种子。记者还找到了一段15年前拍摄的视频,十分生动有趣,一起看一下。感动中国主持人 白岩松:让每一个人感动的内容都各不相同。比如说可能2002年对我来说就是,那年孩子自己睡了,4岁多,自己睡了。我突然觉得,哎哟,特感动,我一感动有时候会起鸡皮疙瘩。但平常好像人们不太敢用感动这样的词了,觉得挺酸或者怎么着,其实前两天在报纸上看见一个标题,挺像一个问号,它说你有多久没被感动过了。其中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他说,心好久没被感动,就像花好久没被浇过水。我觉得挺代表我对感动的理解的。感动中国主持人 白岩松:ok?朱波,那我先去把饭扔肚子里?白岩松打招呼的对象朱波,是第一届感动中国的总导演。我们可以看到,白岩松的蓝衬衫、黄领带,和主持那届感动中国的装束完全一致,可见视频正是录制于上场前不久。回答完总导演的问题“感动是什么”,他就匆匆赶去吃饭了。白岩松连续主持了15届《感动中国》,时间也改变了白岩松的脸。从方里带着圆,到逐渐棱角分明。15年后,面对同样的提问,白岩松的答案,和当年的答案居然有相似的地方。感动中国主持人 白岩松:我今年的开场白特别说的是,如果感动是一粒种子,这15年它长得怎么样了?普通的人给你的那种最大的感动,从来都像细水长流一样,就在你身边流过,也许有的时候,不满意或者愤懑遮住了你的双眼,你以为一切都流失了,不会,我觉得,所以我说感动就是一粒种子,你只要还可以感动,你自己还不错,如果身边还有那么多的依然会感动你的人,其实这个时代还在向前走,还有很多正向的能量。

第四篇: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1,带领科研团队实现氢弹研究突破的中国氢弹之父,“两弹一星”功勋,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

——报国心皎洁

颁奖词: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2,放弃安逸生活坚持在贵州山区义务支教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男),退休高级教师孙丽娜(女)夫妇;

——为霞尚满天

颁奖词: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3,背井离乡,为南水北调做出巨大奉献的基层干部赵久富; ——量与江海宽

颁奖词: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后一次,把红旗在墙上摩平。你带领乡亲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间,心间隐痛。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

4,默默捐款20余年从不留真名的普通市民张纪清; ——涓滴见沧海 颁奖词: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他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他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为我们点燃。

5,为了能让失聪的儿子接受正常教育,和儿子同桌16年的同桌妈妈陶艳波; ——爱子心无尽

颁奖词: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

6,打击暴恐分子嚣张气焰,被誉为大漠“猎鹰”的新疆民警木拉提·西日甫江; ——忠臣印寸心

颁奖词:钢的意志,铁的臂膀,每天都在与死亡的狂沙较量。危险无处不在,他用胸膛作盾牌;为了同胞的安宁,他选择了翱翔。高飞的猎鹰,他绝不孤独,因为身后是人民!

7,对麻风病人不离不弃,守望麻风村数十年的医生肖卿福; ——忘己爱苍生

颁奖词:偏见如同夜幕,和大山一起把村庄围困。他来的时候,心里装着使命,衣襟上沾满晨光。像一名战士,在自己的阵地上顽强抵抗;像一位天使,用温暖驱赶绝望。医者之大,不仅治人,更在医心,他让阳光重新照进村庄。

8,:十几年如一日,无微不至照顾瘫痪父亲的最孝女儿朱晓晖; ——仁孝行于家 颁奖词:十三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沟坎。命运百般挤兑,你总咬紧牙关,寒风带着雪花围攻着最北方的一角,这小小的车库是冬天里最温暖的宫殿,你病重的老父亲是那幸福的王。

9,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两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昌绪; ——忧国不谋身

颁奖词:八载隔洋同对月,一心挫霸誓归国。归来是他的梦,盈满对祖国的情。有胆识,敢担当,空心涡轮叶片,是他送给祖国的翅膀。两院元勋,三世书香。一介书生,国之栋梁。

10,接力帮助残疾邻居,创建美丽家园的居民大院“陇海大院”【获奖名片】——和风春满院

颁奖词:“一场爱的马拉松,长跑三十九年,没有终点;一座爱的大院,满是善良的人,温暖的手,真诚的心,春去春回的接力,不离不弃的深情;鸽子飞走了还会回家,人们聚在一起,就不再离开。”

第五篇:200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200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一、河南警察感动全国

王百姓,男,55岁,中共党员,全国知名排爆专家,现任河南省公安厅治安管理总队调研员,三级警监,高级工程师。曾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从1969年参军至1985年转业到河南省公安厅至今,已经在爆破、防爆和排爆这个令人肃然的岗位上工作了37年。

从事排爆工作35年来,先后“摆平”各类炸弹1.5万多枚,排除爆破装置和哑炮1100多个,处置大小爆炸现场无数,是公安系统唯一没有伤残、排爆没出过一次差错的全国劳模。他创立的有关爆破理论和爆破方法填补了国内空白,为侦破案件及处理事故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他参与的“爆破治黄”等重点工程业务指导工作,有力地服务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丹、阎肃、张瑞敏、易中天等43名专家、学者以及知名人士组成的组委会这样描述对王百姓的感动印象:10年时间1.5万颗炸弹,专门与危险打交道。谁能不害怕,平常人只有一次遭遇炸弹,已经够惊心动魄的了,而他和我们一样,有家有妻有娃,只不过头顶上有警徽,警徽上有国徽,所以他才把家人的担忧,战友的期盼,一肩担起。王百姓时时命悬一线,老百姓才能天天平安。他是本届评选中河南省唯一当选者,也是全国公安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公安民警。

【颁奖辞】十年时间拆除15000颗炸弹,专门与危险打交道。谁能不害怕,而他和我们一样,有家、有妻、有娃,只不过头顶上有警徽,警徽上有国徽。

二、丁晓兵:“独臂英雄”

丁晓兵,武警8722部队政治委员,入伍20多年,曾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武警部队“拥政爱民先进个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干部标兵,被国家人事部和中国残联授予“全国自强模范”荣誉称号。

在一次重大军事行动中,身为侦察大队“第一捕俘手”的丁晓兵,在敌人阵地生擒一俘虏回撤途中,为掩护战友和俘虏,抓起敌人投来的手雷向外扔的

刹那间,手雷突然爆炸,右臂被炸得只存一点皮肉。为了把任务完成到底,他以惊人的毅力用匕首割下残臂,扛着俘虏,冒着炮火翻山越岭4个多小时才与接应分队碰上头。而就在此时,他一头栽倒在地,战友们以为他牺牲了,含泪为他化妆,紧紧抱着迟迟不忍就此让他而去。路过的前线医疗分队被这个场面深深感动,切开腿部动脉血管强行压进2600CC血浆。死神就这样与这位独臂英雄擦肩而过。

以“中国兵”为题宣扬他的英雄事迹强烈地震撼着“中国心”。他因此荣立一等功,荣获为他特设的第101枚“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他是独臂英雄,更是一位常人;他是一名党员干部,更是一名党的形象代言人。2003年,部队在淮河流域抗洪抢险,丁晓兵一只胳膊不能挖土,就扛包运土;不能打桩,就潜到水里垒围堰。其身如令,其势似锋,18天时间,他就是这样在抗洪一线表现他的人格官品。二十多年来,他把对党的忠诚、对国家的热爱、对部队的责任,全部倾注于他军人生涯中的每一个细节,付诸于部队生活中的每一个举动。284面奖牌证书见证了他以残缺之躯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的不平凡历程。【颁奖辞】一条臂膀,也能撑起血染的军旗,他是真的勇士。

三、华益慰:人民的好军医

华益慰,著名医学专家、北京军区总医院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常务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长为普通外科:胃肠道、乳腺、甲状腺疾病的外科诊断治疗。华益慰同志从医56年来,始终忠诚实践党和军队的根本宗旨,自觉恪守人民军医的行为准则,以高超的医术救治了众多患者,以高尚的医德温暖了千万人的心,书写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壮丽篇章,为医生这个神圣职业树起了一座道德丰碑,为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称号增添了光彩。他不愧是共产党员的优秀楷模,不愧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杰出代表。胡主席充分肯定了华益慰同志为医疗卫生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精辟概括了华益慰同志先进思想的本质内涵和时代价值,要求全国全军卫生战线深入开展向华益慰同志学习的活动。

华益慰同志1933年3月出生,1953年3月入伍,1956年10月入党。曾任我院外一科医师、副主任、主任,主任医师、专业技术四级。先后2次荣立三等功,被军区评为“育才有功专家”,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30多次被上级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学雷锋标兵”和“医德医风先进个人”。1998年退休返聘为我院专家组成员后,仍然战斗在临床一线,因积劳成疾,于2005年7月被查出胃癌晚期,目前生命垂危,正在全力救治之中。华益慰同志一辈子忠诚于党,始终把组织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期间,他品学兼优,在同班同学中第一批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0年,由南开中学保荐入协和医院燕京大学医预系;1953年调往军医大学学习。1960年,部队组建支援西藏医疗队,他多次向组织提出申请,被批准后他感到无尚光荣和自豪,在给父母的信中这样写道:“我怀着极度兴奋的心情,向你们报告一个好消息,经组织批准,我已成为支援西藏医疗队中的一名成员,我非常感谢党的关怀和信任,坚决完成好任务,以此来回报党。”在援藏整整一年的时间里,从藏西北到藏西南,在海拔5000公尺以上的雪域高原,在杳无人烟的“无人区”,华益慰和战友们一起经受了异常恶劣的环境考验,战火与疾病的生死考验。从而,使他的思想得到升华,意志得到磨练。

这一段经历,成了华益慰受益一生的精神财富。直到今天,他还经常对周围的同志讲:“在西藏的一年,使我深深体会到,什么叫吃大苦耐大劳,什么叫奉献,知道了党的伟大,军人的光荣。”正是有了这种对党、对事业的忠诚和热爱,每当遇到急难险重任务,他都争着上,冲在前,把组织的需要视为自己的最高选择。唐山大地震,他告别身患重病的妻子,赶赴抢险救灾一线。他连续十年担任医院野战医疗所所长,多次参加军事演习、边防巡诊等重大活动。他年过七旬每年还做100多例手术,直到自己被查出晚期胃癌住进病房的前一天,还坚持为患者做完了最后一例手术。

华益慰同志一辈子勤勉敬业,始终把精益求精作为行医治学的毕生准则。从一名普通军医到知名专家,始终对工作一丝不苟,对病人极端负责,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管好每一位患者,查好每一次体征,做好每一台手术,写好每一份病历。他每做一例手术,都坚持做到术前反复研究病情,术中精细操作,术后严密观察,手术数千例,诊治上万例,从未发生一起医疗事故。他的同行和患者都说:“华主任不仅是用手术刀在为病人做手术,而是在用心来解除患者的痛苦”。他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在国内较早开展了早期乳腺癌保乳术。他勤奋好学,善于总结,参与编写的《手术学全集》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华益慰在军内外普通外科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是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13届常委,第三军医大学教学医院兼职教授,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临床教授。1996年应邀与吴孟超、黄志强院士等5位专家教授赴台参加学术交流,并于1997年共同倡议举办了“首届海峡两岸普通外科学术交流会”,在海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

华益慰同志一辈子廉洁行医,始终坚守着医生的职业操守。他用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为无数患者点燃了生命之火;他视病人为亲人,处处为病人着想,无论白天黑夜,随叫随到,与患者心相通、情相连;他体恤患者的不易,尽量为患者节省每一分钱;他廉洁行医,拒收红包、拒绝吃请、拒拿回扣,固守清贫,从没做过一件对不起病人的事,时刻用行动维护着白衣战士的良好形象。在他眼里,手术没有大小之分,病人没有高低贵*。无论是下岗职工、基层官兵,还是领导干部,他都一视同仁,认真负责,精心诊治,哪怕一名普通战士做个阑尾手术,只要找到他,他都亲自上台手术,从不推诿。16岁农村姑娘李莹,2003年因乳腺长了个肿块,破溃流出脓血,异味难闻。父母把她送到军区总医院时,已经换好衣服准备下班的华主任,马上留下来为她做检查,小姑娘含着眼泪望着华主任:“老爷爷,俺太脏了,你不嫌弃吧?”华益慰慈爱地安慰她:“没关系,爷爷不怕!”小姑娘在住院期间,华益慰不仅亲自为她做了手术,还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怀她。出院时,小姑娘和她的父母向华主任深深地鞠了一躬。回家后,给华主任写了封长信,她说:“我是农村的一个穷孩子,没想到您对我这样好,从您的身上,我感受到了人间的亲情和温暖。”像这样的事情,在华益慰50多年的从医生涯中有很多很多。

北京医院原院长、著名外科专家吴蔚然曾这样评价他:“华益慰同志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热爱伤病员,作风正派,医德高尚”。华益慰同志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业务上他从不保守,始终把培养新人作为事业和生命的延续,将自己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医生。他倾力支持年轻的同志搞科研、写论文,但在论文署名和科研成果名次确定上,却总是主动谦让。他总是把外出学习深造的机会让给年轻人,使他们开阔视野,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他诲人不倦,先后带教过200多名学生,很多都成长为学科带头人。我院原院长施凤池,二炮总医院、武警总医院、第304医院、第307医院等11家医院的普外科主任都曾是他亲自带过的学生。他把一生都献给了所钟爱的医学事业,即使病情危重,想着的还是病人。华益慰第一次手术,胃全切术后,由于食道返流,呕吐严重,非常痛苦,当他听到于聪慧主任说病房里有一位和他情况类似的患者准备手术时,他立即拉住于主任的手,认真地叮嘱他说:“以后遇到这样的病人,能保留一部分胃则保留一部分,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会好些,如果一点胃都不能保留,宁肯不做。” 华益慰同志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军医,是新形势下卫生战线涌现出的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突出代表,是我们军区总医院的一面旗帜,是我们全院官兵学习的榜样,是我们的光荣和自豪。军区和联勤部党委、首长对总结宣扬华益慰同志的先进事迹高度重视,多次专门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联勤部党委做出向华益慰同志学习的决定。我们一定要按照上级党委、首长的指示要求,认真学习贯彻胡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入开展我军历史使命、理想信念、战斗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学习华益慰同志的活动引向深入,开拓进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广大官兵服务。围绕实现“当名医、创名科、建名院”的目标,不断加强医院全面建设,努力提高卫勤保障能力。

【颁奖辞】他一辈子做一件事:就是对得起病人。爱人,知人,医乃仁术

四、叶笃正:气象学泰斗

叶笃正,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近60年的科学生涯中,叶笃正在大气动力学、青藏高原气象学、东亚大气环流以及全球变化科学等领域成就显著,被公认为是我国现代气象学和全球变化学科的奠基人之一。2003年,87岁的中科院院士叶笃正代表中国人第一次获得了国际气象界的“诺贝尔奖”——“国际气象组织奖”。

叶笃正先生荣获2005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叶笃正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国际大气科学界屈指可数的几位学术巨匠之一,为全球变化、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研究做出了开创性重大创新贡献,在全球变化领域提出了新的系统创见,对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研究做出了重大原始创新贡献,也是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创始人之一。

他在国际前沿的工作,并不是跟在外国人后面的所谓“同国际接轨”,而是做出了系统的原始创新成果,并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同,从而成为这些前沿领域科学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叶先生常说的,“要让外国人来同我们接轨”。

他先后从事动力气象、高原气象、海气关系、大气与地表面过程、全球变化等专业方向的研究工作,共发表专著6册、科学论文90余篇。因叶笃正先生的杰出贡献,他曾于198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并于1995年获得第一届何梁何利最高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和陈家庚地球科学奖。

【颁奖辞】风华正茂时已经是奠基人,古稀之年仍然是开拓者。让外国人同我们接轨,这是一个年过九旬的大学者的大气象。笑揽风云动,睥睨大国轻。

五、季羡林:国学大师

季羡林,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著作已经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有24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季羡林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年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曾在济南三合街小学、济南一中、山东大学就学。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季先生回国,同年秋,经陈寅恪推荐,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1984年任北京大学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他先后担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华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等。著作已经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有24卷。

季羡林创建了东方语文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是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季老不仅学贯中西,融会古今,而且在道德品格上同样融合了中外知识分子的优秀传统。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仁爱和恕道,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坚毅的气节和情操;西方人文主义知识分子的自由独立精神,尊重个性和人格平等观念,开放创新的意识;这些优秀传统都凝聚融化在季老身上。所以,他能够做大学问,成大事业,有大贡献,他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一面旗帜和榜样。

【颁奖辞】智者永,忍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

六、孔祥瑞:“蓝领专家”

孔祥瑞,天津港煤码头公司操作一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1972年,孔祥瑞初中毕业后到天津港码头当了工人。他多次放弃了深造机会,始终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将工作岗位当成课堂,将设备故障当做课题,把身边怀有一技之长的工友视为老师,努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2001年,他主持创新“门机主令器星形操作法”,使门机每一次作业可节省时间15.8秒,当年创效1600万元;2003年,他主持的“门座式起重机中心集电器”技改项目,被授予国家级实用型发明专利。一名仅有初中学历的普通工人,34年创造了150多项科技成果,为企业创造效益8400多万元。孔祥瑞在为企业创出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他所在部门的机械设备使用管理跨入同行业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水平。

【颁奖辞】150项革新,给国家带来8400万效益,这就是一个蓝领工人的成就。在轻视铁锤的时代,工人何为?他说:“全世界的门吊,我都能

开!”

七、黄舸:感恩的人

黄舸,生于1988年10月30日,7岁时被确诊为先天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据医学专家介绍,这种病只能活到18岁,黄舸现在离医学界同类患者最长生命记录仅差两年时间。一个生命就要走到尽头而只有十六岁的男孩,为了对他进行过帮助的人说声谢谢,而不顾自己的身体已经进入倒计时和父亲踏上了“感恩之旅”。疾病早已剥夺了黄舸站或坐的能力。每天,父亲必须小心翼翼地把他抱上轮椅,用绳子仔细地“固定”,以保证他不致滑落。父子俩从2003年开始走遍全国寻访素未谋面的恩人。因为没有钱,父亲用一辆三轮摩托车载着儿子黄舸走过了82个城市,行程13000多公里,向30多位当年给他们汇款的恩人当面道了谢。黄舸说:“坐着父亲开的三轮车,到好心人的家门口亲自说声谢谢,送上一束鲜花表达我深深的谢意,是我最大的心愿。”这个心愿一直支持着他走到今天。

【颁奖辞】一个四肢无力的孩子,每天都在和死神赛跑。他就像一小截被命运丢弃的蜡烛。善良的人点亮他,他就欢快地燃烧起来。生命的倒计时,滴答、滴答扯动人们的心弦,人生路上,他是阳光少年。

八、霍英东:慈善大家

霍英东,男,汉族,1923年5月生,广东番禺人。1953年创办霍兴业堂置业有限公司及有荣有限公司,任董事长。霍英东先生是一生爱国的香港慈善家,过去数十年里,霍英东用作慈善的捐款超过150亿港元,在推动各地教育、医疗卫生、体育、山区扶贫、干部培训等方面,做出了许多的贡献。霍英东一向对推动教育工作出钱又出力,过去数年巨额捐款包括先后两次向香港科技大学捐款,2003年先捐赠3000万元,两年后又向科大捐出一笔总值8亿元的巨额捐款,支持该校未来的发展,这笔捐款更创下该校十多年来接获捐款的最高额纪录。除了对本地教育支持,霍英东对内地教育也不遗余力,尤其钟情他的家乡—番禺南沙。过去他曾捐款予南沙建中学,拨款支持香港大学北上南沙,与内地专家合作研究科研发展,其中包括“南沙信息科技园”等项目。霍英东曾捐赠兴建的道路、大桥、基建更是不胜其数,例如英东体育馆、泳池、医院等社会设施,另又捐资兴建洛溪大桥、大石大桥,拨款抵押建南沙大道。二十多年来,单是在家乡已投资建设超过40亿元。

以霍英东的名字命名的“霍英东基金会”于1977年正式成立,基金会一直以捐献和非牟利投资形式,策划了数以百计的项目。有一次,某媒体记者问霍老一共向内地捐赠了多少钱,他回答不出来,只是谦虚地说:“我的捐款,就好比大海里的一滴水,作用是很小的,说不上是贡献,这只是我的一份心意!”

霍英东,将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一生“为善莫问回报”。他生前热爱运动,热心公益,香港和内地无数的教育机构、运输基建、地方团体都受过他的财政资助,行善多年至今捐献逾百亿元,“大慈善家”善心尽显,令人景仰。

【颁奖辞】聚散有道,义利兼能,国旗和紫荆维系他一生的光荣。

九、林秀贞:大爱无声

林秀贞,女,1946年出生,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农民,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林秀贞30年如一日,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义务赡养了6位与自己及家庭成员无任何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在精神和物质生活等各方面对6位老人付出了儿女般的照料和孝道。林秀贞学科技、学经济,带头创办个体企业,并把经营企业作为扶贫济困奉献社会的基础。多年来,为8位残疾人传授了玻璃钢和橡胶生产技术,不但在自己的企业为他们安排就业岗位,还帮助他们解决了婚姻、疾病救治等许多生活困难。林秀贞热心乡村教育事业,先后出资4万多元帮助乡村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还资助本村和邻村14名贫困家庭子女步入大中专院校,收养救治了一名出生仅40天的患病弃婴。她热心公益事业,积极为村里修路、打机井、文化娱乐队伍建设等公益事业捐资出力

【颁奖辞】富人做这等事是慈善,穷人做这等事是圣贤,官员做这等事是本分,农民做这等事是伟人。这位农妇让九州动容。善良在村庄流淌,她用30年的热心,去温暖世道。

十、微尘:爱心群体

“微尘”:起初,是青岛一位数次捐款不留姓名的普通市民;后来,扩散成一个爱心群体;再后来,扩展成一个关爱他人的爱心符号;以微尘命名的募捐箱、徽章,走进青岛的大街小巷。“微尘”是一个热心公益事业的群体,是一个体现爱心的公益品牌,也是展现社会精神风貌的一个缩影。

“微尘”在印度洋海啸、湖南水灾、喀什地震以及非典时期数次向灾区捐款,多次救助贫困患病儿童和福利院孤儿。大家都觉得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有公益心的人,不一定要有多少钱才可以,重要的是有这样的爱心。微尘是个值得尊重的人,她不图名、不图利,只想以自己的方式做善事,同时大家希望微尘这两个字成为青岛公益事业的一个符号。在她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热心公益、无私奉献、关爱他人。“微尘”已成为青岛市一个体现爱心的公益品牌,当选为2005年“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并荣获中华慈善奖。

【颁奖辞】他来自人群,像一粒尘土,寻找不到,却又随处可见。他自认渺小 却塑造了伟大,这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这是一座城市的良心。微尘有心,微尘有情,尘埃落定,大爱无声。

下载十大感动中国人物2012事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大感动中国人物2012事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大全

    201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其事迹!1、 何东旭,陈及时,方招 事迹简介: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三位大学生因为救人,最后终于体力不支消失在湍急的江水中,献出了自己年仅19岁的宝......

    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1、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 【获奖名片】誓言无声 【颁奖词】时代到处是惊叹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

    201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1、国家利益重于一切的科学泰斗——钱伟长 感动中国事迹: 钱伟长(1912—2010),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 钱伟长早年攻物理学,留学加拿大期间已经......

    感动中国2015十大人物事迹

    感动中国2015十大人物事迹 日期:2015-2-28 1、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于敏事迹】 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于敏1944年考入北京大学......

    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颁奖词 林俊德,工程院院士 事迹:追记工程院士林俊德,大漠铸核盾 生命写忠诚。颁奖词: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

    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1、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林俊德事迹《林俊德:一生奉献到核事业的科学家,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2......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范文大全)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2017颁奖晚会 感动中国2016年度十大人物重磅揭晓(附人物事迹及颁奖词)2017年2月8日8点,《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重磅揭晓。 1孙......

    感动中国2014年度十大人物事迹(推荐)

    获得“感动中国2014年度十大人物”荣誉的分别是: 带领科研团队实现氢弹研究突破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于敏; 放弃安逸生活坚持在贵州山区义务支教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孙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