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卡尔威特读后感
卡尔威特读后感
面对上帝我时常这样想:卡尔之所以有今天的辉煌,与他母亲那一颗天生善良的爱心是分不开的。
她在怀孕期间从来不吃辛辣的东西,像咸菜、虾这一类的东西都一概不吃。连她最爱吃的油炸咸鱼都戒掉了,她说我的宝贝一定不能吃这些东西,这些东西会破坏胎儿娇嫩的皮肤
怀孕期间的母亲如果心情不快乐,经常哭泣,那么会直接导致未来的婴儿发育不良,而发育不良是形成软弱无能者的原因之一。
有很多母亲雇人教育孩子,我认为这样的妇女不能称为母亲,因为这是在推脱母亲的责任。我认为,母亲的工作不能由旁人代替,孩子的教育必须由母亲承担。把自己的孩子托给他人,恐怕只有人类才这样作,这种作法有失天性。
爱尔维修曾经说过:“人刚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特别是幼小时期所 处环境的不同,有的人可能成为天才或英才,有的人则变成凡夫俗子甚至蠢才。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天才的失败来自于父母的极度催逼,对孩子过份挑剔,要求过高,最终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压抑与怨恨。因父母施加的压力过大而伴途而废的天才不是少数。
第二篇:卡尔威特读后感
卡尔威特读后感范文一有了儿子之后,我对有关孩子教育方面的书籍总是特别关注,也买了不少。偶然在当当网上看到《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就把它买下来。细细读下来,我被老卡尔深深地震撼。这本书讲述的一位普普通通的德国乡村牧师创造了一个众人认为不可能的神话。老卡尔在52岁才生下了他的儿子小卡尔。威特,这个孩子在出生后,比一般的孩子还要瘦弱,甚至有些痴呆。其实早在儿子出生前,老卡尔就主张要从小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他的观点遭到了周围人的质疑,儿子出生后,大家更是嘲笑他。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在他的悉心培养下,小卡尔九岁能阅读荷马、普卢塔克、西塞罗等名家之作,并被莱比锡大学录取,14岁获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法律硕士学位,成为当时的神童。
老卡尔的教育方法可谓是独具匠心,一是他和孩子始终是平等对话,老卡尔在很多时间从来没有把孩子当成孩子,而是以成人的方式来交流。在老卡尔威特眼中,父母在孩子面前是没有绝对权威的,相反孩子的“面子”却应是父母特别关注的。二是让孩子快乐学习。小卡尔的博学多才,并没有建立在勤学苦练的的基础上。从很小的时候,老卡尔每天带着儿子去散步,让孩子亲密接触大自然,认识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让孩子体会到学习是一种快乐。他从来不让孩子学的太累,即便是小卡尔自己愿意学,他也不让。三是注重孩子的个性培养,卡尔威特教育一个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鉴于老卡尔的教育方法,我也把它用到了儿子的教育上。我比较尊重他的意见,一般不强迫他做什么事情。做什么事情都让他自己思考自己选择自己做。刚开始可能不行,慢慢地就会了。上超市买东西,都是他自己选,自己结账。我只跟在后面当看客。上次去超市就自己买了两个橙子、一袋果冻,一根火腿,一袋QQ糖,还有一个玩具小飞机。学习不也强迫他,爱学就教,不爱学就玩。其实他在玩的时候也在学。一次我教他学说“哎”,他只顾自己玩自己的,根本不理你。我就说了一遍,就放下了。过了几天,他自己拿着书,一边翻一边说:“陶陶听妈妈说“哎”妈妈,“哎”陶陶“哎”,让我们哭笑不得。
我们不要求把孩子培养成天才,只要教给他合适的方法,在他人生路上多一些捷径,生活的快乐些就好。
卡尔威特读后感范文二这本书重点讲的是卡尔威特的父亲是怎样培养孩子的。
一个52岁的半老头晚年得子,得到却是一个被街坊邻居公认为痴呆的儿子。在所有人感到遗憾并表示同情的时候,老卡尔并没有沮丧。他用整个心灵去浇灌他的孩子,得到的是那我们瞠目结舌的收获:小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着名的天才。他8.9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六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与那些过早失去后劲的神童们不同,卡尔?威特一生都在德国的着名大学里授学,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一直讲到1883年逝世为止。(课件)
这个真实的、令人惊叹不已的故事发生在距今200多年前的德国小镇,发生在一个清贫的乡村牧师家庭里。老卡尔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培训,没有特殊的教育理念,更没有聘请过一分钟家庭教师。就是凭着一个父亲对孩子执着的信念,铸就了这么一个天才的诞生。捕捉老卡尔的成功之处,辅之我们的教育教学,我谈以下三点感悟。
一、坚守一种信念
老年得子,原本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当一个痴呆儿子诞生时,面对亲戚朋友的安慰和同情,老卡尔说:我很悲伤,但是我不会绝望。上帝怎样安排我的孩子谁都无能为力,但我却要尽到一个做父亲的责任。短暂的悲伤后,他便开始了坚守对小卡尔的一种信念:我一定要尽可能开发他所有的潜力,我相信他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
老卡尔说到做到。从小卡尔出生第3天起,他就开始为小卡尔精心挑选食物,经常抱这孩子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他通过为孩子朗诵诗歌、唱德国民歌来训练小卡尔的听觉,用鲜艳夺目的布制小猫、小狗、小鹿来刺激小卡尔的视觉,买来五颜六色的美丽小球和木片和小卡尔做各种游戏来开启小卡尔的智力。出生15天就向小卡尔灌输各类词汇,一岁时给小卡尔每天讲几个故事,6岁时开始教小卡尔学习法语、意大利语……老卡尔为孩子的教育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把工作之余的所有时间都留给了孩子,他是用实际行动去诠释了什么是父爱。于是我不由的想到我们老师,师爱也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爱。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含在为所有学生所做的一切事情之中,使学生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觉得这种爱的真诚。但,爱是不容易的,教师不仅要爱“金凤凰”而且要更爱“丑小鸭”,我们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们的过失,用期待的心灵去对待他们的每一步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关注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赞许他们的每一份成就。这样,知识的传播借爱的力量往往会事半功倍,心灵的塑造借爱的感染会水到渠成。毕竟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相信“天生他才必有用”。
二、追求一种境界
老卡尔的执着固然值得尊敬,更可贵的是他对最优教育方法的不懈追求。为让小卡尔更好的掌握各种知识,培养小卡尔的各种能力,老卡尔可谓是煞费苦心。他总会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游戏或方法来开发小卡尔的智力。如在开发小卡尔记忆力、观察力时,他在水果盘放各种水果,然后让小卡尔闭上眼睛,一起玩“什么不见了”和“什么进来了”的游戏,把《圣经》中故事编成纸牌用游戏的方式教。在发展小卡尔想象力、创造力时,老卡尔在给孩子讲故事讲到精彩部分打住,鼓励孩子去想象创造,和小卡尔各交一个想象的朋友—内里和鲁西,父子俩单独在一起时就请出两个想象的朋友一起玩,尽情发挥各自的想象空间。编故事、编歌谣、编谜语、编动作、挖沟渠、搭房子、做园艺,只要老卡尔想得到的教育方式他全部付诸实践。老卡尔说:只要能满足儿子的求知欲和追求真理的精神,我决不惜体力、脑力和金钱。如今,创新教育已成为当前社会的共识,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其中教学方法是桥梁和纽带。要实现教学方法的最优化,首先我们要更新教学观念,再则我们要创新教学方法。当然,要改良我们的教学设计、方法,就必须要我们经历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反复打磨的过程。一旦我们教师创新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充分的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那么最终学生的创新潜能也会被得到有效的开发,我们追求的理想结果也就会水到渠成了。
三、收获一种思想
老卡尔如此精心培养他的孩子,但他没有半点的功利色彩。当他的孩子取得超过同龄人几倍的成就时,面对来自国王、公爵以及社会各界对他们父子俩赞许声,老卡尔没有半点骄傲,他一方面禁止任何人当面表扬小卡尔,另一方面教育小卡尔:“被人中伤而悲观的人固然愚蠢,但稍受表扬就忘乎所以的人更是愚蠢的”。老卡尔自身也没有半点沾沾自喜,也只是一再对所有帮助过他和小卡尔的人表示感谢。老卡尔的思想精髓无外乎“淡泊”二字,他说:“我只是想把儿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才挖空自己仅有的一点智慧,尽力把他培养成健全的、活泼的、幸福的青年”。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像老卡尔一样执着的教师,他(她)们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坚守在岗位上,不辞辛劳,呕心沥血地为祖国培育英才而在甘守清贫。当学生们学有所成,甚至有些卓有成就之时,他(她)们的内心却有了“蓦然回首”的超越。就在蓦然回首的那一瞬间,人间一种最纯洁的爱骤然升华。收获这样一种淡泊的思想,我们便可以醉心于祖国的教育事业中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第三篇:卡尔威特读后感
卡尔威特读后感
这本书重点讲的是卡尔威特的父亲是怎样培养孩子的。
一个52岁的半老头晚年得子,得到却是一个被街坊邻居公认为痴呆的儿子。在所有人感到遗憾并表示同情的时候,老卡尔并没有沮丧。他用整个心灵去浇灌他的孩子,得到的是那我们瞠目结舌的收获:小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着名的天才。他8.9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六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与那些过早失去后劲的神童们不同,卡尔?威特一生都在德国的着名大学里授学,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一直讲到1883年逝世为止。
这个真实的、令人惊叹不已的故事发生在距今200多年前的德国小镇,发生在一个清贫的乡村牧师家庭里。老卡尔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培训,没有特殊的教育理念,更没有聘请过一分钟家庭教师。就是凭着一个父亲对孩子执着的信念,铸就了这么一个天才的诞生。捕捉老卡尔的成功之处,辅之我们的教育教学,我谈以下三点感悟。
一。坚守一种信念
老年得子,原本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当一个痴呆儿子诞
生时,面对亲戚朋友的安慰和同情,老卡尔说:我很悲伤,但是我不会绝望。上帝怎样安排我的孩子谁都无能为力,但我却要尽到一个做父亲的责任。短暂的悲伤后,他便开始了坚守对小卡尔的一种信念:我一定要尽可能开发他所有的潜力,我相信他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
老卡尔说到做到。从小卡尔出生第3天起,他就开始为小卡尔精心挑选食物,经常抱这孩子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他通过为孩子朗诵诗歌、唱德国民歌来训练小卡尔的听觉,用鲜艳夺目的布制小猫、小狗、小鹿来刺激小卡尔的视觉,买来五颜六色的美丽小球和木片和小卡尔做各种游戏来开启小卡尔的智力。出生15天就向小卡尔灌输各类词汇,一岁时给小卡尔每天讲几个故事,6岁时开始教小卡尔学习法语、意大利语……老卡尔为孩子的教育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把工作之余的所有时间都留给了孩子,他是用实际行动去诠释了什么是父爱。于是我不由的想到我们老师,师爱也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爱。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含在为所有学生所做的一切事情之中,使学生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觉得这种爱的真诚。但,爱是不容易的,教师不仅要爱“金凤凰”而且要更爱“丑小鸭”,我们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们的过失,用期待的心灵去对待他们的每一步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关注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赞许他们的每一份成就。这样,知识的传播借爱的力量往往会事半功倍,心灵的塑造借爱的感染会水到渠成。毕
竟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相信“天生他才必有用”。
二。追求一种境界
老卡尔的执着固然值得尊敬,更可贵的是他对最优教育方法的不懈追求。为让小卡尔更好的掌握各种知识,培养小卡尔的各种能力,老卡尔可谓是煞费苦心。他总会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游戏或方法来开发小卡尔的智力。如在开发小卡尔记忆力、观察力时,他在水果盘放各种水果,然后让小卡尔闭上眼睛,一起玩“什么不见了”和“什么进来了”的游戏,把《圣经》中故事编成纸牌用游戏的方式教。在发展小卡尔想象力、创造力时,老卡尔在给孩子讲故事讲到精彩部分打住,鼓励孩子去想象创造,和小卡尔各交一个想象的朋友—内里和鲁西,父子俩单独在一起时就请出两个想象的朋友一起玩,尽情发挥各自的想象空间。编故事、编歌谣、编谜语、编动作、挖沟渠、搭房子、做园艺,只要老卡尔想得到的教育方式他全部付诸实践。老卡尔说:只要能满足儿子的求知欲和追求真理的精神,我决不惜体力、脑力和金钱。如今,创新教育已成为当前社会的共识,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其中教学方法是桥梁和纽带。要实现教学方法的最优化,首先我们要更新教学观念,再则我们要创新教学方法。当然,要改良我们的教学设计、方法,就必须要我们经历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反复打磨的过程。一旦我们教师创新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充分的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那么最终
学生的创新潜能也会被得到有效的开发,我们追求的理想结果也就会水到渠成了。
三。收获一种思想
老卡尔如此精心培养他的孩子,但他没有半点的功利色彩。当他的孩子取得超过同龄人几倍的成就时,面对来自国王、公爵以及社会各界对他们父子俩赞许声,老卡尔没有半点骄傲,他一方面禁止任何人当面表扬小卡尔,另一方面教育小卡尔:“被人中伤而悲观的人固然愚蠢,但稍受表扬就忘乎所以的人更是愚蠢的”。老卡尔自身也没有半点沾沾自喜,也只是一再对所有帮助过他和小卡尔的人表示感谢。老卡尔的思想精髓无外乎“淡泊”二字,他说:“我只是想把儿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才挖空自己仅有的一点智慧,尽力把他培养成健全的、活泼的、幸福的青年”。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像老卡尔一样执着的教师,他(她)们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坚守在岗位上,不辞辛劳,呕心沥血地为祖国培育英才而在甘守清贫。当学生们学有所成,甚至有些卓有成就之时,他(她)们的内心却有了“蓦然回首”的超越。就在蓦然回首的那一瞬间,人间一种最纯洁的爱骤然升华。收获这样一种淡泊的思想,我们便可以醉心于祖国的教育事业中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第四篇:卡尔威特读后感
粗略阅读了《卡尔威特的教育》感触很大,卡尔,一个出生被认为弱智的男孩在父亲精心的培育下成为了一位成就卓越之人,实属奇迹。
我希望学习卡尔的父亲,用他的方式来教育培养女儿,不奢望她成为哈佛学子,但希望她成为一个品德兼优之人,所谓人才,除了丰富的知识之外我想品德是一个人除健康之外最重要的,我希望我的女儿可以平安健康,更希望她能够开心快乐,我不希望她成为一个书呆子
卡尔的父亲说,在子女的教育上父母更应该用文字记录孩子的成长,所以决定从现在开始一有时间就在些记录女儿的成长,希望成为将来她宝贵的回忆,也是我宝贵的回忆.今天手机被偷,来不及了,得下班回去补张sim卡来,呵呵
第五篇:卡尔威特教育读后感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暑假里,我抽空拜读了《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这是一本父亲成功教育孩子成才的教育故事集,是一本用自身成功经验证明了早期教育的价值的论文集,是一本家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动性实践手册,是提升每个家庭的教育水平的指路灯,也指明了全面提升公民素质的方向。虽然我还没真正体会到书中教育的效果,有些内容确实讲得十分有理。
一、卡尔威特的教育理念。
1、高尚的情操:乐于助人和行善,有同情心,与人为善,活泼开朗,讲文明,讲礼貌;端庄,见闻各种高中低场合 ;
2、智商速成:父母在家的教育方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好的方法要根据孩子的现实情况不断总结并验证,用事半功倍的办法,快速有计划有目的不分时间地快乐学习各种知识;玩也要玩得有水平,有知识,不过我更鼓励跟别人一起玩,这也是交往的一部份。从玩中学是孩子更易接受的,父母要常深入研究。辅导孩子的过程和孩子学习的过程都应是快乐的,并且成效显著的话,我想智慧的大门就打开了。
3、加强体质:第一,健康的体魄是一切开展的基础,在这里,卡尔特别提到小孩不能暴饮暴食,否则影响健康和智力。第二就是讲卫生,自不必多说了;
4、高雅文化熏陶:声乐和美术教育,铸成一个高尚情趣的人;
5、劳动光荣: 珍惜劳动成果,并创造劳动成果;只有付出才有收获,不能不劳而获;(同时也要说明:付出了,不是绝对就有收获。)
卡尔的做法比较简单:表现好就给一个戈比做奖励;新时代我们要让孩子从劳动中体验劳动的快乐和收获,也要体验劳动的艰辛。
二、卡尔威特的教育原则。
1、“成人化”教育: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老卡尔威特在很多时间从来没有把孩子当成孩子,而是以成人的方式来交流。
2、“民主化”教育:在老卡尔威特眼中,父母在孩子面前是没有绝对权威的,相反孩子的“面子”却应是父母特别关注的。
3、“快乐化”教育:卡尔威特的博学多才,并没有建立在与我们一样痛苦的学习训练基础上的,相反对他来说,学习是一种快乐。
4、“个性化”教育:教育一个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仅如此,因时而教、因事而教都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法则。
读了这本书,我获得最大的启示是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方法,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开发孩子的智力,引导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鼓励孩子敢于向成人提问,同时培养了孩子对读书的好奇心、发现问题的恒心、解决问题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