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课程试试的实际效果看幼儿园的死亡教育》有感 (二)
《从课程试试的实际效果看幼儿园的死亡教育》有感
(二)再一次,重读了一次这篇文章。
我强烈地感受到,死亡教育从娃娃抓起的迫切性。
此前,我看到了一份与青少年轻生有关的报告。报告表明,近年青少年的抗压能力的确下降了很多。真实的数字让我联想起了这篇文章。
我想,很多人都遇到过小孩子类似这样的问题:“死到底是怎么回事?每个人都会死吗?”可以说,几乎每一个小孩都会提问这样的问题。
作为成年人,我们更应该学会如何正确回答孩子们这个问题;而不是去回避。然后,让孩子们正确地认识死亡,正确地面对死亡。
我敢相信,那些遇事就想着轻生的青少年,肯定是对死亡的认知度很低。以为一死可以逃避一切等等。如果自小就正确地认识死亡,这样的错是绝对不会犯的。这样的事也就可以很好地从根源上杜绝了。
从1940年出版了第一本对儿童进行死亡教育的著作到现在,死亡教育已经成为美国教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贯穿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的不可缺少的内容。
美国对于死亡教育的高度重视来源于对死亡意义的深刻理解。
研究发现,对于死亡问题的不同认识,会对人的心理发展乃至一生的成长带来重要的影响。对此,教育家曾有过许多论述:“死亡教育不仅在教导死亡和濒死的问题,更重视的是如何为生命的过程添加意义?”
对于幼儿来说,死亡教育的意义更加深远。因为幼儿一般从四五岁就开始对死亡产生好奇与疑问。在这一阶段如果得不到父母、老师的正确教导,极容易被笼罩在死亡的神秘面纱之下。
然而孩子们通过各种媒介了解的死亡,却往往由于无法获知真相,就很容易受到那些夸大、不实、扭曲的信息影响,从而产生错误或片面的死亡认知。
同样,研究表明,青少年轻生的倾向与死亡认知错误或者不足有关。
因此,幼儿园的死亡教育真的很有必要。
第二篇:从《灰姑娘》看中美教育有感
从《灰姑娘》论中美教育一文中,我看见美国教育的确有他的可取之处。但我们也不能一次还否认中国的教育。在我小学的时候我们经历了很多老师的教育,我很庆幸我的启蒙老师我的语文老师给我不同教育。她再教育我们的时候就想美国的老师一样,问我很多问题,去明白很多人生的道理。虽然在应付考试之时,我们也背诵了很基础性的文学常识,但我觉得这并没有错呀!了解一个作品的时代背景知人论世,可以更好的理解当时作者的写作背景,也更好的理解。我觉得这样很应该这样。我也不否认现实中国的也有以考试为目的而忽略了教育的实质性。尤其是当今时代,当有人问我,你喜欢怎样的老师,是教课刻板还是幽默风趣,愿意与我们分享的人。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懂得分享的老师,才能交出更多乐于分享的人。这么样能把枯燥的东西讲的更有吸引力,是在考验老师的能力上了。
其实教育的问题不仅涉及到学校的教育还涉及到家庭的教育,还有个人的自我教育等等。中国在家庭教育的问题比较有严重的缺陷。例如,在涉及到心理和性的问题上,中国的家庭教育上是避而不谈。还有中国的家庭教育是趋于稳定和平衡,不希望有太大格局变化,有一种保守心理。当一个新的想法和理念出来的时候,一般中国人都会拒绝,不愿意去相信新的东西,让人无法接受。例如我们学校的无臂哥,他大部分的时间去别的学校去演讲,去实现他自己的梦想,而在有些人的眼里他是荒废学业不务正业。还说当他美好的光环失去时,他该何去何从等等。我只能说在那些否定的老师的眼里,他们的角色只是一个观众,在看他的学生怎么样失败怎么样去放弃。最后自己洋洋得意说自己猜测是对的。老师你们很了不起,高高在上,享受好工资福利。对待学生只是迎来送往,学生的命运与你们似乎没有任何的关系。其实说真的跟你们真的没关系。我们的何去何从还是得看自己。对不起,我不能这么讲,即使事实是这样的我们也不能去抱怨,也不要把话说得这样直白。这样根本就起不了作用,反而会给别人不好的影响,说你的生活只有抱怨。让抱怨离开我们吧!
我忽然想到罗伯特 清崎写的《穷爸爸与富爸爸》这本书写到了一些反常的观念,老师你是否能够接受他的观念和思想呢。他我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自己有太多的抱怨去讲,为什么大学的教育没有教会我如何的去创造财富,为什么我们努力的工作却赶不上物价的飞速上涨,为什么等我们的工资上涨了,却得到却没有以前的那么多,为什么在我们上大学之前没有接受过任何的财务知识,为什么即使在大学还有同学没有一些财务知识的常识。还有为什么我们要上大学呀,是因为有太多人都在上大学,所以我们才在上大学吗?我不知道,我很迷茫,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做为大学生的我们该怎么样去应对这样的问题呢?是用时间的等待去看待这样的问题去寄于希望于别人去解决吗?还是怎么样了?我不知道,看见目前的自己我只能说改变好难呀!但必须得去改变自己。我不知道这本书在老师和家长的眼里,它们的价值何在,但我能大志的猜测一般人不会接受这样的观点和这样的思想。曾经有一个学长说过我们专科学校只是一个原材料加工厂,我们都是原材料被学校加工成产品,三年后我们成形了,有的人被加工成优等品,有的人成了次品,企业就选择那些优等品,次品就自谋生路。但优等品的比率是少的可怜的,我们的大学生活该怎么样度过你们自己心理应该清楚。除了努力和把握机遇我们别无它选择,去实现曾经的梦想,好好珍惜吧!
我在阅读罗伯特 清崎的那本书时他的儿子在高中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意识,而我们却是在大学的时候才慢慢的有了这样的意识。我们有这样的意识足足的比会计 1202 胡华姣 朱梅婷 罗欢 李梦媛 江琦
别人晚了三年,你想想三年的时间他又能学到什么而我们又失去什么。
只能说明我们的教育缺乏意识的教育,总以考试至上为追求,缺乏人生道路的指引教育,让学生没有学会做人,做事更是一团糟。
在这本书理摘抄过这样的一句话,不要让你孩子认为得到任何东西,都是理所应当的,想要玩具就必须有付出,这个世界上没有谁应该为你做些什么的。想要得到必须就要有付出。这种意识我现在才有,我的优越感从此消失。学会却尊重别人,去爱别人。
在那本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妈妈,”他又开口了,“这次轮到我演讲了,跟上时代吧!”因为时代的确变了,现实的许多例子告诉我们:得到好的教育和好的成绩不再能确保成功了,“妈”,儿子还在继续他的演讲,“我不想将来像你和爸那样辛苦地工作。你们挣了很多的钱,使我们住在一所有很多玩具的大房子里,但同时你们每个月也要付大量的账单。如果听从你们的建议,我将来就会像你们一样,加倍努力地工作只是为了付更多的税和欠更多的债务。现在世界根本没有什么稳定的工作了,人生潮起潮落,变化莫测。相信你也知道大学毕业生在今天已经比你们毕业时挣的钱少得多,再看看医生,他们今天挣的也已经远不如从前了。我知道我不能再寄希望于社会保障或公司的退休金了,我要寻找新的出路。”沉默了片刻,我想他是对的,他的确需要新的答案,我也是 我父母的忠告也许对1945年出生的人来说是用的,但对出生于当今这个迅速变化的时代的人来说,则可能已经派不上用场了。我不能再只是简单对孩子们重复:“去上学,争取拿好成绩,然后找到安全,稳定的工作,它会供养你一辈子。我知道我必须找一条新路并指引给孩子们。
这是我在想,我们有这样的意识吗?即使有我们敢提出吗?提出来了家长和老师该怎么看待我们呢?
教育该如何发展我这低能者也提不出什么好建议,只希望教育真的能跟的上时代的节奏,孩子的经济意识和创造意识和人生价值观念意识能从小培养。会计 1202 胡华姣 朱梅婷 罗欢 李梦媛 江琦
第三篇:从方案教学看幼儿园课程的过程模式.
从方案教学看幼儿园课程的过程模式
摘 要
方案教学是当前风靡全球的意大利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中的主要教育活动“它在综合了多种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论文论述分析了方案教学的特点,提出了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方案教学、启示
方案教学是当前风靡全球的意大利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中的主要教育活动”它在综合了多种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步骤发生!准备!实施!完成和评价,构成了富有特色的幼儿园教学组织和儿童活动模式“笔者认为,方案教学不同于传统的!预先设定教学目标!按教育大纲行事的目标课程模式,它是典型的过程模式代表”那么,到底何谓“过程模式”方案教学反应出了过程模式的哪些特点?教育,作为一项自觉自为的事业,强调/过程,完全不要/目的行不行?如果回答是否定的,在幼儿教育领域,真正值得我们追求的又是什么?最后,方案教学带给我们哪些与过程模式有关的启示?通过对方案教学理念及实践的简介与分析,希望 能有助于幼教界同仁在思考以上问题时获得某些启发,为共同推进我国的幼教课程改革出力“
一、方案教学的基本过程及特点
自本世纪60年代开始,在意大利北部一个名为瑞吉欧#艾米里的小城市里,由当地的杰出人文主义教育家马拉古兹领头,兴办了一系列在理念上彼此呼应!在形式上具有鲜明风格特色的幼儿学校”在这些学校中,幼儿的活动真正表现出了积极的参与!主动的探索!自由的表达和成功的沟通;学校!家庭和社区结成为功能不同但相辅相成的幼教共同体“这向世人展示了一幅幼儿教育机构为真!为善!为美的生动人文景观”而其中,学校教育活动的发生!准备!实施和评价这系列过程,对我们尤具借鉴意义“。
方案主题的发生”一个方案活动的主题可源于成人的建议!儿童的讨论!一些突发事件如天气变化或一次客人的来访等,随机性较强“主题在实施中是有层次的,一个大的主题下可能包含许多小的需要!计划和实施;同时又是灵活的,一个方案活动进行到某一阶段时,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情形,使得活动的主题发生转换或产生新的!不同的主题”其特点是:主题必须依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而且要能够让幼儿在方案的提议!选择和决定上承担起主要的责任“从一开始,方案教学就不同于已定学习大纲或教育目的的传统幼教课程模式”。
活动的准备“这一阶段对于幼儿来讲是要由好奇心到理智的兴趣,由感官的兴奋到探究的愿望,形成初步目的和大致活动步骤的过程”教师在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组织!参与幼儿的讨论与表达,并对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需要的知识技能以及可能的行动计划有一个充分的准备“调动幼儿与所定主题有关的原有经验是该阶段活动的核心任务”而在大多数传统课程模式中,只强调了教师的准备,幼儿开始活动后不免被动参与,正是忽视了教学过程中这一步骤的实施“ 活动的实施与进行”在问题已经提出,经验已经预备之后,实际的课程,即各种室内室外活动就可以开始了“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幼儿获取第一手的直接经验”在一步一步进入主题变化的情节过程中,幼儿验证自己的假设!探讨问题和事实的真相,对客观环境加以有目的的改造“以后幼儿便以活动本身的结果进行游戏!表演或其他自由表达(如绘画!图像剪贴游戏等)”教师在本阶段的任务是提供丰富而恰当的资源,并作为活动中儿童可求助的专家!指导员和有能力的同伴“与目标课程模式中的显性教育者不同,她提供的指导往往是暗示和建议性的”活动的结束与评价“活动结束时,孩子们个别的!小组的和集体的建构活动!探索活动!生产活动的产品或作品将会在教室中展列”这些展品不仅是幼儿活动的记录与见证,同时也是教师了解幼儿以及幼儿之间互相学习讨论的宝贵资源“展列可以分阶段完成也可作为一个全程的系统反思过程融入整个方案教学中,且有多种活动形式:如儿童个别讲述!介绍自己经验!开集体报告会等”幼儿在此过程中锻炼了以别人感兴趣和能够理解的方式讲述事件的能力;树立在外人(包括小朋友!教师!家长等)面前大胆讲述的信心;发展了清晰!完整思维的习惯“同时该环节也要求教师形成积极反思的良好作风”这种回味活动给了幼儿一个思考的空间,有利于他们整理由交流与反思获得的新信息和新思路,最终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达到同化“接下来新的兴趣产生,直接引发下一个方案教学主题的选择”可见,这种活动评价形式是发自参与者本人,强调表达!反省和体验,并不像我们习惯的做法那样,在儿童本身之外制订出系列标准,将幼儿的能力或发展水平对号入座,纳入成人自以为合理的轨道“以上用了段落分析的方法来静态地把握方案教学的进行”这样做,只是为了阐述问题的需要,绝无意轻视方案教学作为一个动态过程的连贯性和复杂性“事实上,这种连贯与复杂更多地体现为众多主题及次级主题间的衔接与转换!情节的变化发展和自然延伸!幼儿经验的不断积累!知识的进步和认知结构的改造!教师有效而及时的支持与引导等”无可否认,在描述的同时,笔者也融入了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态度“
二、透过方案教学看过程模式、课程
从方案教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发现:说这一幼教课程模式属于过程而非目标模式,其关键,并不是方案实施之前完全无须设计!没有一点目标或预先对内容的大致规划,而是因为它并不以目标为中心来安排一切,课程本身始终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具体地,我们可以从教师教学和幼儿活动两方面来理解/过程模式0课程的基本特点“从教师这一方面看:传统的教学一般总是由教师根据自己的教育目标要求和教材内容需要发出一定的行为,引起幼儿在规定范围内的反应;然后教师在一个封闭的控制系统内部实现对幼儿行为的目标控制,努力塑造标准化的行为和反应”但在方案教学中,教师的教育行为却不是这样自上而下演绎式的“尽管其中不乏信息和技能的讲解传递,但最主要的还是一些试探性的提问和商谈式的建议,目的是为了引出幼儿自己的探索和表达,而不是制造和控制幼儿的行为”所以不管是传递!示范还是提问和建议,其目的都在于为幼儿的主动探究和表达创造积极的条件,营造良好的情景“与此同时,幼儿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高度的团队精神!问题探究并加以解决之作风”和/目标模式。课程相比,幼儿在其中进行的是有意义的发现而不是被灌输;幼儿的整体经验得到了发展而不是支离破碎地接受技能的训练;参与是主动积极的而不是被动的等待和服从;提高的是思维能力而不是记住大堆抽象的概念“总之,这样的学习符合了现代心理学所揭示出的有效学习的基本定律:内在动机!经验的准备!经验的重复和练习!经验的连续!学习者对过程的游戏性体验和对结果的满意体验等”那么,/过程模式0课程还有其教育/目的。可求吗?回答是肯定的,过程模式也有一般性的目的作为引导“站到教育哲学的高度将不难理解:任何模式都是教育理念的反应,而教育,作为一种事业或社会性行为,必然有所追求”那么,在活动中以儿重为中心的/过程模式。追求的是什么?布鲁纳启示我们:/任何学习行为的首要目的,在于它将来能为我们服务,而不在于它能带来的乐趣“学习不仅是要把我们带到某处,而且还应该让我们日后在前进时更容易”。(布鲁纳#教育过程#文化教育出版#1982年版,第36页)乍看上去,这样的追求似乎偏离了/过程。的轨道,太过前瞻;事实上,唯如此追求才方可能避免为/过程。而过程,重蹈当年将/进步主义教育。误解为完全/以儿童为中心。的覆辙“加上学前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如此/目标。不光是为儿童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其意义更在于赋予当前学习以主动性”而要保障儿童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就必须扬弃过去那种从外部将教学具体要求强加到儿童身上的做法,重视过程!重视活动对幼儿的有意义性!重视幼儿的实际动手操作“具体到方案教学中,幼儿所感到的学习的意义,在于他可以用新学习到的一切内容运用到他原来熟悉的经验情景中去,进而丰富和加深他对于现象的原来的理解;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幼儿逐渐取得动作水平的直接经验,动作成为幼儿用作建构的基础和探究问题的工具;使其在活动中获得满意的心理体验”综上,我们的结论是:/过程模式。强调幼儿教育是一个过程,而不是达到目标的手段“由于其中涉及的因素变动不定,课程设计必须保持高度的动态性!开放性,针对具体情况应作出不断调整;教学无事先!具体!统一!固定目标;教师应依据儿童的先前经验和对儿童的了解形成灵活的!适应儿童兴趣和当前发展的目标(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可以是自然流露的也可以是教师引导所得),并将这种目标转化成为幼儿活动的内在动机;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儿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利用富有刺激的环境!材料进行发现和探究的学习”其评价标准不是看教育结果对具体目标的达成,也不是活动形式的完美!花哨,而是儿童通过活动对将来成长之受益的性质和程度“归根结蒂,对幼儿的所有行为与教育实施者所持教育理念!儿童观息息相关”
三、方案教学带给我们的启发
1.怎样看待时间资源、要珍爱生命就必须懂得要浪费时间。
我们现在的教育都是追求效率!节省时间的“想方设法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让幼儿尽可能熟练地掌握尽可能多的技能”这是我们工业社会的经济逻辑“但是卢梭说:如此节省时间等于浪费生命;要珍爱生命就必须浪费时间”我们可以从方案教学的具体过程中理解这番睿智的话语:方案的长期性!整体性和连续性要求较大的!整体的和连续进行的时间单位“一个主题的完成要提供给儿童每一阶段充分的活动时间,遵循活动的自然进程而不是按照某种外在的标准随意中断和转移”方案还要有充分的时间允许儿童将习得的知识内化掌握,表达自己在活动中意犹未尽的情绪体验“所以,充分的时间是幼儿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展开的前提”教育不同于工业生产,节省时间是尊重外在的时间标准和工业生产的逻辑;浪费时间是尊重内在的时间标准和人的活动与生长的逻辑“由此可见,方案教学体现了教育的最基本的精神,即人的充分!自由!全面的成长” 2.教育观:培养:真正“不平凡”的!全面发展的人
绝大多数在观念上推崇学科课程和能力本位课程的人会对方案教学不屑一顾,认为这样的活动显得平凡而庸俗,太任儿童自由取闹,不能造就优秀的人才和社会所需的精英“。
首先,这无疑是对方案教学的肤浅见解”因为方案教学虽然没有什么经典的教材!昂贵的教具!严格的步骤和名师指点,但活动中的幼儿能够在某一领域从最初感性的好奇心发展到理智的兴趣,进而作出系统的努力“我相信,在现代社会中,个体有了如此健康的兴趣和意志,将终生能够进行充分有效的自我学习;只有进入更高级的学习境界,社会条件一旦许可,方能成为有个性的!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获得成就的/不平凡的人”。
其次,这样的认识还暴露出一种错误的!等级制的教育观,是将人看作外在现实的手段,不仅马克思批判了这种阶级倾向和对于人的片面抽象的观点,著名民主教育家杜威也曾对这种将社会阶层进行优劣中差划分的做法大加挞伐“真正民主的社会,反对所谓/优的标准,而提倡人的全面!整体发展,提倡人的自身的实现,也提倡社会在人身上的实现”其核心精神在于社会对人的需求,是全面!和谐与均衡,不是做作的/优秀。,而这正是方案教学的终极追求“ 3.教师角色:从“管理者”到“参与者”的转换
我们常听到强调儿童对课程活动的/参与提法,而未闻教师对教学的参与。究其原因,是因为传统教育过程中教师往往是主人的角色,起着导演和控制活动的作用”但是在方案教学中,教师与幼儿一样成为名副其实的参与者“在活动中教师所发挥的作用是隐性的,然而却是巨大的”首先她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带着她对于当时某一主题价值的构想和对于幼儿的期待进入活动的设计!准备!促进和转换之中,扮演着幼儿的同伴!活动方向的决策者和幼儿学习的资源的角色“其次,她是将幼儿的情趣和努力积聚在一个主题之上的核心力量,这种核心的作用不是体现为教师的明确的控制和规范,而是教师作为一个具有更多自觉性的成人对于幼儿的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关心和支持!建议和帮助,所以这是一个互动的角色而不是一个控制和管理的角色”。
我们看出,方案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反传统定位是与它的教学宗旨!活动内容相一致的“由于师生共同参与到主题活动!观念的讨论和技术与材料的使用中去,师生间谈话大多事关活动本身”幼儿既不是被教训的标靶也不是表扬的对象,而是学徒;老师既不是母亲也不是保健医生,而是参与合作的专家,教师支持和鼓励儿童的兴趣,使儿童全然相信其活动的意义与价值;教师通过提出问题!作出暗示!提供建议!示范方法,使儿童能够最终体验到问题获得解决时的满足“这些,促使我们对现行的不少幼教课程进行反思,那种师生缺乏真诚沟通!教学时间安排严格刻板!教师地位高高在上!对幼儿的鼓励只停留在泛泛的表扬(诸如“很好”、“不错”。)等行为主义的口头强化上的课程模式应及早得到纠正”马克思曾说:/思辩终止的地方,即在现实面前,正是描述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6第一卷,第29-32页)可知,理论的纯净与实践的丰富多彩从来不是一回事,也不可能达到完全的统一”对于方案教学,我们要借鉴的不是活动的形式,而是渗透其中的精神!原则和理念“这样说,绝非对形式的轻视,恰恰相反,正是为了确保形式的真正有效,我们才更加强调教育形式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不可生搬硬套”而对于方案教学理念的领悟,本文浅见以为,在幼教课程改革中,提倡以此为代表的过程模式,不是要我们放弃教育中对目的和应然的判断(否则将不成其为教育)“而是要我们将这些目的和应然带到过程中!带到儿童的主动活动中!师生的对话和交流中去”教育者不是预设一个模式,让儿童成为我们目的的一部分,而是须要帮助儿童吸纳我们的目的,变成他们的一部分,最终成为他们身上的表现和积累在他们身上的品质“毕竟,教育远不能预见一切,更不是一个人现在和将来生活中的全部” 主要参考文献: [2CarolynEdwords,LellaGandini,GoergeForman:TheHundredLanguoageofChildren.AblePubishingCor2poration,7thprinting,1996 [2]黄人颂编.学前教育学参考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马拉古齐等著.意大利瑞吉欧方案教学报告书.张军红等译.光佑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4]靳玉乐.现代课程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5]左任侠!李其维主编.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 [6]杜威著.赵祥麟等译.杜威教育论著选.赵祥鹿甫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
第四篇:从未来工程教育看我校电工学课程改革
本文由3afezq1mn6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2000 年第 2 期
江 苏 理 工 大 学 学 报(社 会 科 学 版)从未来工程教育看我校电工学课程改革
李凤祥
景 亮 赵不贿
(江苏理工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镇江市 212013)摘
要 根据电学工程领域内重大的技术重点转移的事实 ,从未来工程教育的角度出发 , 结合我校发展战略、人才培养规格和国内外电工学改革趋势 , 从课程体系、实验教学、教学方 法、教学手段、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等方面阐述了我校电工学课程的改革设想。关键词
电工学
教学改革
工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0 1 电学工程领域内技术重点转移与
电工学改革形势
包含电学、、磁学 电子学以及计算机在内的领 域中的工程已经历了重大的技术重点转移。其一 是由电力传输与旋转机械向电子学的转移;其二 是由电子管向半导体以及由分立元件向集成电路 的转移;其三是由模拟向数字电子学的转移;其四 则是由固定的向可编程数字硬件的转移。到目前 为止 ,这些转移还没有结束 ,对工程教育正在产生 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由模拟到数字以及由固定 的向可编程的转移 , 使得所用的最重要的基础知 识与基本技能均发生了变化 ,而且所设计的系统 的本质也发生了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 , 我们应 当让学生首先掌握哪些基本技能与基本知识 , 这 是高等教育需要回答的问题 , 也是电工学课程需 要回答的问题。原国家教委于 1995 年全面实施面向 21 世纪 高等工科教育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计划 , 1996 年又批准了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电工电 子、机械基础、工程图学等 7 个大类 45 个点为首 批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 东南大学等 8 所 高校成为电工电子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 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主持非电类专业电工电子系 列课程改革的子课题 , 并有北京理工大学和大连 理工大学加盟。这些学校原本基础好 , 现又得到
收稿日期 :199928 国家支持 ,教学改革搞得红红火火 ,归纳起来主要 有以下几点 :(1)进行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 , 出版 系列教材;(2)建立电工电子实验基地 , 加强实践 能力的培养;(3)将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引入教 学 ,研制电工电子系列课程 CA I 课件 , 采用多媒 体教学和电子教案 ,许多院校包括地方院校(如山 东工业大学等)和专科学校(如北京电力高等专科 学校等)都将电工电子 CAD 软件 PSPICE 引入教 学。清华、北大已经开发出适合于各课程的 CA I 开发平台。最近出版的秦曾煌主编的 《电工学》(第 5 版)已经增加了电动机的变频调速和软起 停、C 及其应用、PL 电力电子功率开关元件、、PLD 大规模集成电路等章节 ,今后还将介绍人工智能、传感技术、机器人、仿真技术、信息和通讯等内容。课程的改革要服从和服务于学校的改革与发 展。我校现在是部省共建的以机电管为主文理相 兼的多科性工科大学 , 并力争成为全省工科院校 的排头兵。我校的学生大多面向中、小企业 ,为使 所培养的学生在人才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 要防止 理论脱离实际 ,要面向企业、面向基层、面向工程 , 加强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 要在全面 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础上 , 特别着重培养具有创新 精神、实践能力强、具有机电管知识结构的应用 型、复合型、创造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 使他们成 为这些企业未来的高级工程师和管理者。上述规格人才应当具有这样的知识结构 : 比 较宽厚的基础知识 ,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 ,主要学 200016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All rights reserved.74 科及相邻学科的前沿知识 , 必需的横向学科知识 和科学方法论知识 ,一般的文化和社会科学知识。中、小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 效益、扩大企业规模 ,根本出路在于提高企业的生 产自动化程度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企业自动化 离不开 PL C ,智能化的机电产品少不了 PLD。而 新产品的开发更需要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 , 新产 品的性能与效率同它的使用相比 , 已不再是设计 的关键问题了 , 设计成本最低或者上市时间最短 将是设计的目标 ,这就要求足够重视 CAD 技术。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 ,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 电工学课程应当教给学生哪些知识和能力 ? 怎样 通过教学改革确保学生能够获得这些知识和能 力 ,以下从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 2 电工学课程体系的改革
电工学课程可以分成三门课程 : 电工技术、电 子技术和电机与测控技术。管理、文科类专业可 选学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门课程。
电工技术内容为 : 直流电路分析、单相交流 电、三相交流电、电路的频域分析、电路的时域分 析、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安全用电技术、PSPICE 软件简介。这些内容 ,由教师精讲 ,主要讲解基本 概念和思想方法 , 学生主要自己通过 PSPICE 软
件进行学习和仿真练习。电子技术内容为 : 半导体器件、基本交流放大 电路、运算放大器、直流电源、门电路与触发器、PLD 器件、数字系统仿真与设计、印制板设计。电子技术要精减分立元件的内容 ,适当压缩中、小 规模集成电路的内容 ,将重心逐步转移到 PLD 及 EDA 方面。直流电源要精减传统内容 , 适当增加 电力电子的有关内容。电机与测控技术内容为 : 磁路与变压器、三相 异步电动机、控制电机、变频器、常用控制电器、电 工测量(包括一些非电量的电测)、控制系统功能
表图的绘制、C、PL 控制系统设计。电机只作为一 个器件来讨论 , 强调基本原理、外部特性及选用。重点放在电机的 PL C 控制系统 ,根据专业要求去 设计控制系统。
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16 学在电工学的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应当 保持和发扬我校学生实践能力强的特色 , 使他们 在人才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由于上述电工学课程体系是一个内容先进 的、比较完整的、开放型的知识体系结构 , 随着
PL C、PLD 和 EDA 技术的引入 , 非电专业的学生
使用电的技术就像使用计算机那样方便 , 硬件设 计程序化将是发展趋势。电工学实践教学应当通 过基础实验、课程设计、电装实践和第二课堂形成 一个完整的训练体系。基础实验是配合课堂教学所进行的必要实 验 ,是所有学生都必须经过的实践环节 ,是其他实 践活动的基础。基础实验应当在精减原来实验内 容的基础上增加 PL C 和 PLD 的实验内容 , 将电 机、、控制 门电路等实验内容纳入到 PLD 和 PL C 的实验内容中 ,适当增加 EDA 的内容。时间应占 总学时的 30 %以上 ,应当单独设课 ,加强考核。312 课程设计与电装实践 课程设计可在课程结束后安排 12 周时间进 行 ,课程设计可结合 EDA 进行 , 内容分成两大部 分 : 一是 PL C 控制系统 ,二是用 PLD 开发一个特 定功能的器件。这些内容对学生的约束小 , 有利 于调动他们的兴趣 , 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电 装实践可考虑两个内容 : 一是安装一个照明用的 配电箱 ,内容包括刀开关、熔断器、漏电保护器、电 度表、开关、插座、电灯、日光灯等;二是安装一个 电机控制箱 ,内容包括用 PL C 和常用电器以及一 些传感器组成一个电机控制系统。这些内容实 用 ,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对于那些对电比较感兴趣的学生 , 尤其是高 年级学生 ,可以为他们开设一些选修课或讲座 ,着 重讲解各种传感器、接口电路以及一些实用电路 等 ,让他们结合专业知识 , 在教师的指导下 , 在电 装实习中心搞些小发明、小制作或开发控制系统 313 第二课堂 311 基础实验
和新产品 ,用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这也可 结合毕业设计或 “希望杯” 挑战杯” “、等活动进行。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3 电工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非电专业学生学习电工学重在应用 , 实践教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 教学过程中要充分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必须克服满堂灌的现象 ,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进行启发、引导 ,要教给学生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All rights reserved.2000 年第 2 期
李凤祥等
从未来工程教育看我校电工学课程改革 75 分析问题的方法 ,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以及获取知 识的能力。必须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上述电工学课程 的内容 , 如果不采用 CA I 教学 , 内容多课时少的 矛盾是无法解决的。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问题之 一是教学手段的落后。有文章指出 , CA I 可使教 学内容增加 40 %而使课时减少 30 %左右。国外 电专业的 《数字电子技术》 课程只用 20 多学时 ,而 我们一般需要 80 多学时。如果不改变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 要改变这一情况是难以想 象的。CA I 可使教学内容不受教材的约束。
还应当考核 EDA 运用的能力。对于像电工学这样的课程 ,我们认为 ,每学期 可进行一、二次统一考试 ,期中进行的考试是针对 补考和免修的学生 ,期末所进行的考试 ,主要是这 个学期学完这一课程的学生。学生如对自己的成 绩不满意 ,下次还可再考。这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行教考分离 , 试题可采自国家标 准题库 ,或由有经验的教师在学校课程指导委员 会的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出题 ,统一阅卷。6 束语 结
本文从工程领域内重大的技术重点转移出 发 ,探讨了它对未来工程教育的影响 ,针对我校实 际情况 ,全面论述了我校电工学课程如何通过对 内容体系、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内 容、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改革 ,以适应未来工程教育 的需要 ,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课程教学的改革 , 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 , 如何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师 资队伍 ,也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参
考 文 献 1 Edward A L 等 ,田良译 1 论未来工程教育.电气电子 5 考试内容与考试方法的改革
学生择业进入人才市场。人虽不是商品 , 不 能以价格来衡量 ,但市场毕竟有它的规律 ,分数仍 然是衡量人才的标准之一。要使得市场竞争合 理 ,自然对于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就有统一的要 求 , 这就是为什么人才市场上 , 用人单位对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等级有那么高的要求 ,这实际上 是对国家统一考试的一种认同。西方有的国家 ,对考试有严格的要求 ,考试题 中有 1/ 3 是基本题 ,1/ 3 是较难的题 ,还有 1/ 3 是 综合应用的题。教师出题时就必须说清楚 , 并将 试题和说明寄给该课程的专家审查后方可给学生 考试。我国目前大概还不会这样做 , 但考试内容和 考试方法对于学风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起着 重要的作用。电工学的考试要适当增加知识综合 运用能力的题目 ,将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 , 教学学报 ,1998 ,20(4):4~18 学报 ,1998 ,20(2):33~35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All rights reserved.2 秦曾煌 1 浅淡编写电工学教材的体会 1 电气电子教学 3 诸德宏等 1 我校电工学改革思路初探 1 江苏理工大学 学报(社科版),1999 ,1(2):69~70 4 左铁镛 1 根据需要的不同层次 ,深化地方工科院校教
育改革 1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1999(1):5~7 1
第五篇:从《纲要》看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发展方向
从《纲要》看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发展方向 发布时间:2007-01-25来源:早期教育2002年第5期作者:彭俊英浏览次数:1249
幼儿园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反馈机制,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教育评价作为同总则、教育内容与要求、组织与实施相并列的四个基本领域之一进行了专门阐述。那么在新《纲要》的指导下,幼儿园教育评价将如何发展呢?以下试以《纲要》关于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为基础,从评价的目的、主体、方法、内容及标准几个方面,简要谈谈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发展方向。
一、评价目的的发展性
评价改革的核心在于评价目的的转变。传统的学前教育评价主要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劣程度为目的,重视评价分等鉴定的功能。而近一二十年来,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人才观的变化。社会对教育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评价不应只是发挥鉴别和选拔的功能,更应实现其教育和促进发展的功能。所以,现代的教育评价主张评价的目的不是为评价而评价,而是为教育而评价,强调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诊断和改进教育、促进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包括幼儿、教师甚至家长)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评价是“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强调评价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这些要求清晰地凸现了当今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发展性目的,即: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教师的反思性成长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评价以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一个学习、诊断、改进和逐步完善的过程,从而使学前教育评价获得了巨大的教育力量和教育价值。
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任何评价都是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利益,对主客体价值关系的判断。过去的幼儿园教育评价活动的主体主要是幼儿园的管理人员或教育行政部门,是一种单一性的他人评价。《纲要》在第四部分“教育评价”的第二条中规定,“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以及在第四条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的制度”。可以看出,《纲要》关于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革新就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评价主体由单纯的管理者转变为幼儿园管理人员、同行教师、幼儿、家长以及教师本人的共同参与。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一方面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出发对教育活动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另一方面,教师由原先的评价对象成为评价的主体,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处于一种主动的积极参与状态,这十分有利于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工作,自觉进行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修正,从而不断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三、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在实践中,我国的学前教育评价更多采用的是总结性评价、他人评价及量化评价方法。针对这个现状,《纲要》更多地强调了形成性评价、自我评价、以及质化评价方法。如“评价应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就强调了形成性评价;“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幼儿园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的制度”即明确了自我评价的重要地位;提倡“综合采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以及幼儿发展状况评估应“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就是明显地在鼓励运用质化的评价方法。
由于教育活动极其复杂,使得任何一种教育评价方法都不可能是万能的。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长处和缺陷,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界限。多种方法的结合使用,如质化评价方法与量化评价方法,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结合,既可以充分发挥各种评价方法的优势和特长,又可以互相弥补各自的缺点和不足,从而使评价的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四、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以前,学前教育评价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幼儿知识技能方面。《纲要》所提到的教育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一为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估,一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评价。在幼儿发展评估中,《纲要》指出要“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视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在教育工作评价方面,《纲要》指出评价考察的重点为:“〔一)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
(二)教育的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是否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三)教育过程是否能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并符合其发展需要。(四)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五)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利于幼儿主动、有效地学习。”可见,幼儿园教育评价的范围不再仅仅局限在幼儿的知识技能上,而是充分注意到了幼儿发展的各个方面,即应包括知识、技能、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等等。此外,幼儿园教育评价也不再只单纯地评价幼儿园的发展状况,而是包括了对整个教育过程和各个教育环节的评价,即不仅要对教育计划和活动的目标进行考察,还要评估教育的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过程、教师的指导及对个体差异的关注程度等方面。
教育评价内容的扩大,使我们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认识更为全面、真实,有利于评价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为进一步改进、完善幼儿园教育提供了可能。
五、评价标准的个体化
教育评价按照评价标准可分为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评价三种。绝对评价以外在统一的客观标准作为评价标准,着重考察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之间的差距,这种客观标准只能反映对评价对象共同的基本要求,缺乏对个性差异的考虑。相对评价注重的是团体中的横向比较,适用于以区分和选拔为目的的评价。而个体内差评价是以个体的过去为参照,评价个体的现在,或以个体的某一方面为参照,评价个体的其他方面的一种评价,它是以评价对象自身为参照的一种评价,其评价标准是个体化的,因人而异的。习惯上,幼儿园评价多采用前两种评价标准。而《纲要》在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估中指出“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很明显,《纲要》主张慎用相对比较,反对用统一死板的标准(绝对标准)来衡量儿童,鼓励采用个体化的评价标准,强调评价时针对每个幼儿的特殊情况,确立不同的发展目标和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的个体化,能够切实地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真正地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使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