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业史第一部分简介
题叙
讲的是陕西省1929(民国十八年)闹饥荒。下堡村,梁三在饥民群体当中跟着讨还妇女,最后成了新家,人也改头换面了。梁三他爹给他盖房子娶媳妇之后就死了,但是运气不好的梁三,死了两头牛,媳妇产也后风死了,租不到土地,只得拆了房子卖掉,又住在草棚里。懒得打理家的梁三今儿有领回来个女的,他家有变样了,家里有个孩子,梁三也很高兴的上钟南山。十年过去了,十四岁的宝娃也已经长得可以当长工了,在地主家但是被欺负,宝娃就想自己种地。为了这个目标就努力的学习各种知识,有一天他 花了五块钱买回一头小牛犊,还说服了他爹梁三。后来他就离开地主家,自己用那头牛和租来的十八亩地自己干,可是向地主租来的种子肥料,都在收了之后基本上还完,为了过的好一些,就还是朦朦的的努力地种地。
上卷
种地好好地,结果要抓壮丁,梁三为了不让宝娃被抓,就把牛卖了换回宝娃,宝娃逃到终南山里了。
结果解放了,包产到户,梁三还不相信,生宝已经积极的参加合作社,还是互助组的小组长。积极地报上面。而梁三老汉可不乐意,还发了一次火,说没有新房住,同村的改霞喜欢上生宝,她在改革时解除婚约。
第二篇:浅析《创业史》
浅析《创业史》
《创业史》,乍听到这个书名,我自然地以为是与“李嘉诚的创业史”、“马云的创业史”等类似的题材。可是,拿到书之后才发现完全不是那样。这是发生在1959年春天的事,小说以主人公梁生宝带领的互助组的发展为线索,表现了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的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
《创业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但目前看来,这本书并没有得到年轻读者的青睐。一方面是题材问题,建国初期的农村改革题材离我们太远,那个时代的状况年青的一代人并不了解,陌生感太强;另一个方面,柳青的《创业史》在布局上结构宏伟,气势磅礴,但是不如现代小说的情节紧凑,语言过于凝重,无法从一开始就吸引住年轻读者的注意力。
但在小说人物的塑造上,柳青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首先,是梁三老汉,这个形象为大家广泛认同,是《创业史》中最为成功的艺术形象。在旧社会,这个老贫农经历了三起三落的创立家业的辛酸史,因而衷心拥护土改。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也许会觉得这个老人很烦人,因为梁生宝把所有的经历都放在工作上而和儿子斗气,可是又不敢当面和生宝发生冲突,同时又从心里关心着互助组的工作。梁三老汉是一个可爱的老头,真实而又亲切。《创业史》把一个农民在告别私有制时思想性格的转变,及其心灵上经历的艰巨的、痛苦的斗争过程,演示得如此完整、细腻、入木三分和震撼人心,确实令人惊叹,可以说,梁三老汉是当代文学人物画廊里一个不可多得的艺术典型。
与梁三老汉相反,梁生宝这个人物却是存在争议的,很多人认为这个人物被作者拔高了。在披荆斩棘带头创社会主义大业中,他有胆有识,既有宏伟的气魄,又有实干精神。他身上既有勤劳、朴实、善良的中国传统美德的闪光,又有公而忘私、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的时代精神的张扬。这是一个讲原则、重情感,使读者倍感亲切可爱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
小说中,梁生宝为了互助组的工作,不重视单个家庭的创业大事,放弃与徐改霞之间的爱情。但在我们现代人的眼里,这样的形象已经不被大家所喜爱,因为人们不仅认为他虚假,而且极其缺乏人情味。一个人真的可以为了公共事业而完全放弃自己的私人欲望吗?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观念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怀疑,我们更倾向于一个完整的人,七情六欲皆满的真实的人。
小说中另外一个人物徐改霞,她和梁生宝之间有着为公共事业奋斗的默契,又彼此暗恋着。可是最终却没有如一般小说那样结合在一起。小说(P416)中生宝这样说道:“甭等哩。改霞!你放平稳一点吧。再甭急急慌慌哩。我这阵没空儿思量咱俩的事,你要是真„„那就等秋后我消停了再„„好吗?改霞?就这样吧!”这里的梁生宝就是典型的公而忘私。而改霞看着生宝的离去,得出这样的结论:大约所有不惹女人爱的男人,都像孙水嘴那样不好摆脱吧?大约所有惹女人爱的男人,都像生宝这样高傲吧?改霞开始从根本上怀疑:两个强性子结亲,是不是能好!„„
因此,两个人走向了不同的道路。这样的结局未免有些牵强,真的喜欢对方,是愿意等待的。而从改霞为了与生宝说话,主动创造机会接近他,可以看出她爱
着生宝。于是,改霞最后的结论有些牵强,像是作者为了凸显梁生宝这个人物的大公无私,又不愿让读者认为梁生宝缺乏人情味,就安排了改霞的主动离开,让人觉得这一切都是各自的正确选择,不存在任何的抱怨与留恋。
我所认为的这些局限,都是时代历史的局限,谁也不可能脱离历史自己去独立发展。其实,从研究的角度看,重要作家历史观念上受政治因素影响恰恰是文学研究必须要接触的内容。柳青的《创业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
第三篇:创业史
《创业史》
梁生宝的人物形象,比较梁生宝与梁三老汉之间的异同,这是我摘抄的梁生宝语录
梁生宝语录:
1.他觉得:照党的指示给群众办事,“受苦”就是享乐。只有那些时刻盼望领赏的人,才念念不忘自己为群众吃过苦。
2.生宝觉得:把许多事情联系起来思量,很有意思。他有这个爱好。
3.除了他们的理想,他们觉得人类其他的生活简直没有趣味。为了理想,他们忘记吃饭,没有瞌睡,对女性的温存淡漠,失掉吃苦的感觉,和娘老子闹翻,甚至生命本身,也不是那么值得吝啬的了。
4.生宝已经下定决心学习前代共产党人的榜样,把他的一切热情、聪明、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党所号召的这个事业。他觉得只有这样做,才活得带劲儿,才活得有味儿!
5.“有党领导,咱怕啥?”
6.私有财产——一切罪恶的根源!快!快!快!尽快地革掉这私有财产制度的命吧!共产党人是世界上最有人类自尊心的人,生宝要把这当做崇高的责任。
7.他从日常的生活里,经常注意一些革命道理的实际例子;现在,他在这个深山丛林里走着,对革命的道理,又有了新的发现,脚步多么的带劲啊!生活着真有意思,他热爱生活!
8.他没有权利和群众一样,随意表现自己的软弱性。他必须表现得十分坚强。他感到这是领导人的责任。
9.每逢到困难和危险中,党领导者的话,就出来支持你了,就像小孩子在病中
想妈妈一样。
10.“整个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在我背后哩!”
11.没有能力执行党对互助合作的全盘计划,使自觉的共产党员的心中不如意。他觉得他给党丢了脸。
12.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什么时候毁了自己,什么时候拉倒!一切都豁出来了。拼到底,失败了,给旁的同志作吸取教训的材料!中国革命牺牲了多少性命哩··
13.“增福,千言万语,最要紧的是一句话,——甭骄傲,甭任性,甭大意··”
梁生宝是柳青依据现实模型并结合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塑造起来的符合当时时代潮流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他的“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源头”新.幼时随母亲逃难的蛤蟆滩,全书并未提及起亲生父亲,也就顺带没有提及他的家庭成分,也就是在当时属于什么阶级,祖上有没有过剥削阶级。第二就是“新”在他的思想与行动上,换句话说,他是当时高度自觉的共产党员中的社会主义实践者。
梁生宝是一个命运坎坷的人。旧社会,他幼时丧父,逃难到蛤蟆滩,13岁给地主当长工,后来租种地主的地,“借得吃,打得还”,还被拉过壮丁。他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红脸,浓眉,大眼睛,身派不低”是一个“精干、敏捷、英武”的小伙儿。有远见,“心眼灵巧”。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新社会里,他作为一个有着高度觉悟与自觉的共产党员的所作所为。
他是在“老资格”的共产党员郭振山在革命征途上退了坡的时候,担起了带领庄稼人走互助合作的重担。他是一个“公道、能干、待人诚恳和办事踏实的领导者,然而,“他在公共场合里站着,既不锋芒毕露,又不自卑畏缩”更不会咄咄逼人。他谦逊、朴实、善于思考,不像郭振山那样夸夸其谈,处处指手画脚。梁生
宝在威信逐渐树立的过程中,受到了郭振山的羡慕嫉妒恨。“去郭县买稻种,搞稻麦两熟”“组织互助组进山割竹子度春荒”“密植水稻”等作为使其遭到了富农姚士杰和富裕中农郭世富的暗中较劲。这些都是他在在蛤蟆滩三大能人的暗中阻挠下,为党的事业奋斗的坚实有力的行动。他信任党、拥护党、支持党,热爱社会主义。时时刻刻都在自我反省。这个形象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勇于进取、坚忍不拔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严于律己和注重求实的作风,散发着感人的魅力,有力的吸引着读着。
然而,梁生宝这个人物被塑造的太过崇高,完全没有负面的思想与意识,我在当时读到梁生宝的时候,脑子里面就浮出了雷锋,这是一个雷锋式的人物。我想,梁生宝是任何一个时期内共产党员们和政治家们都应该大力学习的对象。
正如柳青在书中所说,“在历史的前进过程中,社会上总会出现一些复杂的现象,一部分具有高度工人阶级自觉和坚定正确立场的人奋不顾身地抗击企图阻碍历史前进的旧势力,一部分觉悟不够和观点模糊的人,就会在复杂的斗争面前迷惑蹉跎、等待观望了。”梁生宝属于前一部分人,而梁三老汉属于后一部分人。
梁生宝与梁三老汉最大的不同就是思想观念。梁生宝是当时最先进的思想的代表,具有高度的觉悟与自觉,他有自己的理论信仰,就是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并为此不断的奋斗。而梁三老汉就是背负着几千年私有制观念重担的农民,具有其自身的历史的保守性。
我认为,《创业史》里所阐释的梁生宝,是结果。他在一开始就有着新潮的社会主义观念,仿佛与生俱来。并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不断前进。而梁三老汉是过程。整本书的发展也是梁三老汉思想的发展过程。他先是反对互助组,接着对自己迷恋的旧道路产生怀疑,最后终于承认了自己儿子的道路是正确的,站到了
合作化运动的一边,把一个农民告别私有制时的思想性格的转变,以及心灵上经历的艰巨的、痛苦的斗争过程展现了出来。完整、细腻。
有人说,梁三老汉是《创业史》中最为成功的艺术形象。我认为,梁三老汉这个形象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真实。
另一方面,梁三老汉与梁生宝都是勤劳、善良、朴实的劳动者。他们辛勤劳动,想靠自己的双手创立起家业。
而且,梁三老汉一辈子都在辛勤创业,想做“三合头瓦房院的长者”,梁生宝也是一直在辛勤创着业。
一部《创业史》,即是梁三老汉与梁生宝的创业史,也是那个时代所有庄稼人的创业史,一部血泪史。
第四篇:创业史
创业史
我从小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也许是我的与众不同,也可能是我不甘我的生活就在农村干一辈子,然后就走上了一条充满艰险而却又兴奋的道路——创业之路。
1995年,这一年是个不平凡的一年,当时我16岁,陌生的社会环境和生活压力导致我当时非常迷茫,真的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该干什么?“天涯之大,何处是我家?”。但是我知道不能这样迷茫下去,当时就想创业,但是创业谈何容易!现在都鼓励大学生去创业,是的,这种创业精神是非常值得提倡和鼓励的。但是以我个人来看创业并不是想象之中那么容易,那么美好,它需要一定的资本和丰富的人生经历以及坚韧的意志才有可能成功。走到现在回想起来16岁背井离乡,去厂家打工、做小买卖、开出租车等,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1999年,在这4年的时间里,几乎把能做的几乎都做了遍,把能干的几乎都干了遍,虽然这段时间没有保留下太多的资本,但是我却获得了金钱买不到的丰富的人生经历以及在遇到困难却知难而进的坚韧意志。这为我以后的创业之路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
1999年年尾,我仔细的考虑了下,我真的要一直这样下去吗?不!这不是我!眼看就要进入21世纪了,这让不安分的我有些着急了。
所以我放弃了出租车的工作,踏上了我下一段的创业旅程。但是干什么啊?我陷入了思考旋涡。分析了当时的各行业的状况,但是有一个行业却非常有意义而且很有前景,就是环保行业,所以最后决定去做环保行业的塑料造粒。就这样2000年开始我和塑料和塑料回收打起了交道。我满怀希望的全身心的投入了上面。心想着终于有点创业的样子了。但是好景不长,2003到2004年这段时间,由于经验不足导致营业额直线下滑,没过多久再也支撑不住了,厂子倒闭了,意味着我的第一个创业以失败告终。祸福相依——这也为我的下一个创业项目赚足了经验。
2004年,这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年,由于上一个项目的失败,我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来为我的这次创业做出充分准备。3月份我慎重考虑决定开启项目——驾校。在这项目中我拿出了我的十二倍的努力,在困难的海浪中乘风破浪,在艰难险阻中求其胜利。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我的驾校开始了盈利。让我真正的体会到了创业的光荣。不过老天爷可能对我时冷时热的,到2010初年驾校行业不如前几年景气。营业额也随之下滑。最终导致了我的第二次创业光荣牺牲。
这也让我的心跌入谷底,一时间不能自拔。可我这么多年以来的所有经历告诉我这不是失败,第二次创业虽然是失败了,但是却给我留下了一定的资本,再加上以前这么多年的丰富阅历,这不就是为了下一个创业更好的开始吗?所以一个人的丰富的经历和坚韧的意志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去与留,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最终成功和失败。
2010年末,就这样我创立了莱州中兴投资有限公司,投入到投资行业。
2017年10月份,随着互联网行业的持续发展,互联网的思想慢慢的已经彻底渗透到行业的方方面面,渗透到了每家每户,所以我看到了互联网行业的拥有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只身转行到互联网行业,创立莱州吉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在莱州吉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立的初期,在虎头崖镇上只有一个小小的办公室,条件非常艰苦,不过这跟我以前的条件相比并不值得一提。为了公司的后续发展,公司入驻电子商务产业园。为了公司的业务,我自己当业务员,都奔西走,业务拿下来之后又充当技术人员(当时自己的技术不好,为了提高自己的技术废寝忘食)。虽然自己很是忙碌,但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也在朝上积极发展。继袁林袁经理加入之后,王祥杰王经理、卜臣生卜经理、荆春鹏荆经理等越来越多的优秀人员加入公司,为公司壮大力量,现在莱州吉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网站建设以及SEO优化、店铺运营、平面设计、程序开发等诸多业务已成为公司的主要业务,不管是在新的客户还是老客户上都以业务服务到位、周到、精确、高效率让我们拥有着优秀的口碑,强劲的技术支持团队和销售团队以及优秀的服务让我们已经成为了莱州互联网公司的佼佼者。
在这,要特别感谢莱州电子商务产业园运营中心为公司从开始创立到现在对公司的发展以及对我的特大帮助,促进了公司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助推作用,让我们公司、让我反正的更快、更好。莱州吉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功离不开莱州电子商务产业园运营中心!我的成功更加离不开莱州电子商务商务产业园运营中心!
第五篇:创业史
创业史》读后感
《创业史》,是作家柳青的长篇小说,这部巨著蕴藏着作者14年农村生活的丰厚积累,表现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的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
小说通过我国西北地区一个小村落蛤蟆滩的生活演变,广阔地概括了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初期的社会矛盾冲突,着重表现了在这场变私有制为公有制的革命中,社会的、思想的和心理的变化过程。小说一开始叙述了梁家老汉一家三代创家立业的悲惨历史。这部历史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走的历史道路的典型概括。其意在表明,在私有制的基础上,农民要真正致富,即使拼上毕生精力也是难以实现的,只有走党指引的社会主义道路,农民才会有自己的光明前途。
然而“创业难”通向社会主义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小说的正文围绕着梁生宝互助组的建立,完整的概括了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所遇到的复杂斗争,作者把这场斗争的主要对立面体现为中农郭世富,这个农村坚持个体经济的代表人物,凭借个人优厚的经济力量,公开跟农业集体化反抗;反动富农姚世杰,这个狠毒的阶级敌人站在郭世富得背后,施展阴谋诡计破坏互助组,还有党内的自发势力郭振山,作为土地改革后的新中农,热衷于个人发家致富。暗中抵制合作化运动。他们相互之间也有矛盾,但在“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意向上,却结成同盟。正是在这场斗争中,梁生宝互助组在党的领导下,依靠教育和团结农民群众,取得了节节胜利,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合作化运动的带头人梁生宝,是作者精心塑造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形象。他小时讨过饭,长大熬过长工,解放前在荒山野岭当过“地下农民”,跟继父一道饱尝了创家立业的辛酸,并从父辈那里继承了勤劳、朴实、坚韧不拔的劳动者的优秀品质。这个年轻的预备党员,在党的教育下,一旦认识到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就决心走一条与父辈不同的创社会主义大业的道路。正当“老资格”的党员郭振山在革命的征途上退了坡的时候,他勇敢地担负起带领庄稼人走互助合作道路的重担,成为一个积极、聪明、公道、能干的领袖人物。然而小说并没有把他写成“锋芒毕露咄咄逼人的角色”。他谦逊、纯朴、老实、厚道、善于思考,从不以领导者自居,更不指手划脚、夸夸其谈,表面上甚至还有些面嫩口拙,爱情生活上更是缺少勇气和机智。但是,听党的话,热爱社会主义,富有牺牲精神,是他的最可宝贵的思想品质。小说抓住他的性格中这一最主要特点。着重描绘了他为党的事业奋斗的坚实有力的行动。互助组初期,当庄稼人都把羡慕的目光投向富裕中农郭世富时,他跑到郭县买回稻种,在互助组内搞稻麦两熟。这件事比郭世富楼房架梁仪式更能牵动庄稼人的心,人们一下子就把注意力集中到粮食增产措施上来了。此一举使郭世富深为不安,他想:“没想到让他小子跑到咱前头去了!”“活跃借贷”时,富裕中农不愿再把粮食借给困难户度春荒,连有能力的郭振山都束手无策了,他却组织人们进山割竹,解决了困难户的粮食和互助组的肥料问题。显然这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然而正是这些看起来似乎很“平凡”的行动,在蛤蟆滩庄稼人的心底掀起重重波澜,使他们看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同时,小说还通过“买稻种的路上”、“和增福夜谈”等章节“对梁生宝的内心世界作了深入细致的揭示,展现了他的崇高的心灵美。他决心把自已的一切部献给党的事业,“他觉得只有这样做,才活得带劲儿,才活得有味”。他认为“照党的指示,给群众办事,受苦就是享乐”。
作者创造这个农村新人形象,自然有其坚实的现实根基。尽管作者为了体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美学理想,有意对人物作了净化的处理,略去了这个年轻农民身上不可避免的小生产者的思想意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形象的可信性。但是,这个形象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勇于进取、坚忍不拔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及严于律己和注重求实的作风,确实曾经有力地吸引了许多读者。尤其是作者对陕西农民所特有的精神气质、行动方式、感情状态以至语言习惯的精细把握,更有助于他使这一形象保持着感人的魅力。
《创业史》读后感
《创业史》是当代著名文学家柳青所著的一部红色经典著作,是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史诗式巨著,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读完《创业史》,感触良多,合上书卷,一种难以言状的情愫在心头久久难以退去,是感动亦是激情澎湃。
这部经典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小说以梁生宝互助组的发展为线索,表现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的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小说通过我国西北地区一个小村落蛤蟆滩的生活演变,广泛地概括了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初期的社会矛盾冲突,着重表现了在这场变私有制为公有制的革命中社会的、思想的和心理的变化过程。小说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小说在一开始叙述了梁三老汉一家三代创家立业的悲惨历史,而这部历史恰恰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走过的历史道路的典型概括。《创业史》结构宏伟,气势磅礴,充分显示了柳青雄浑而劲健的艺术风格。它的语言质朴而凝重,恰到好处的抒情段落,好似警句格言一般留在读者的记忆中,是一部现代文学中的精品之作。
主人公梁生宝,是中国50年代的农村社会主义创造者,这样说是因为他的自强不息、勇于奋进和坚持不懈。梁生宝是一个世代贫农的儿子,他年幼丧父,后来在一个灾荒严重的年头随母亲流浪到渭河南侧的下堡村。一系列机缘巧合使该村村民梁三老汉成了他的继父,之后,他们父子二人在渭河平原上开始了他们艰苦的创业。
人们常说:“古今中外成大事者必有远见”,而梁生宝就是这么一个人。他十三岁就给吕二财主家打长工,两年后便用五块大洋买下了吕老二家半死的牛犊,回家后他母亲和梁三老汉都责备他太冲动。而后来,小牛犊果然长成了壮牛,梁生宝也种出了好庄稼。但真正让生宝站起来的是中国共产党。互助组、合作社那时候在广大刚刚解放的新农村是灯塔一样的新生事物,所以有很多人不接受,可是结果告诉大家是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可能性和历史必然性。路就在前方,所以梁生宝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最终走出一条农村社会主义的路子。
读完这本著作,其中两点给我的体会最为深刻:
一、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大无畏精神
梁生宝组建了互助组,富农和一些党员都在看笑话,他们不相信一个老贫农捡来的儿子会办成这样的大事。梁生宝没有被困难吓倒,也没有去找这些富农借贷,甚至最后这些富农出组他都没有阻挡。他走了另外一条路,他组织这些贫雇农一起去终南山割竹子,虽然出了一点意外,一个人的脚被扎伤了,但是他们依然按期完成任务,挣了一大笔钱,最后办好了互助组,退组的人又都回来了。工作中,我们时时刻刻必须有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在各种各样的困难面前正确的态度是迎难而上,而不是寄希望在别人身上,所有问题都要自己去想办法解决,努力将工作做好。
二、胸怀宽大,态度诚恳的去处理人际关系
我身边有很多人在工作中都性格鲜明,爱憎都表现在脸上,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他们的朋友圈子很狭窄,因此他们获取的资源和信息都有限,这些东西都把他们禁锢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无法长大。其实,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也可以学学梁生宝,与人相处的方法第一个要有诚恳的态度,第二个要有宽大的胸怀,这两点,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适用。
我们是新时代的年轻人,有新思想,但仍不能忘前辈辛辛苦苦的努力。在困境中,不能忘记前方的路。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但关键处仅有几步,特别是人年轻的时候,所以一定要走好这关键的几步路。读过《创业史》后我深受鼓舞,伟大的著作会跳过时代的束缚而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我就是其中之一。作为质监系统的新生力量,我们更应该深刻体会其所蕴含的真理,并为我们的工作,生活所用,真正成就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