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楼市拐点的15个指标

时间:2019-05-13 18:12: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判断楼市拐点的15个指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判断楼市拐点的15个指标》。

第一篇:判断楼市拐点的15个指标

判断楼市拐点的15个指标

提要:当前楼市优惠促销增多,降价个案浮现,“低首付”、“特价房”等刺激性营销方式频现,房价是真要下跌了还是在“假摔”?市场是在转头下行了还是稍作盘整?南都记者分头采访了广深莞二十余资深业内人士,梳理出判断楼市拐点到来与否的15个关键词,为众说纷纭的市场走向提供一个判断的依据。

关键指标一:宏观经济波动

GDP增速降至7%以下,楼市波动可能性大

这一指标旨在观察房地产行业系统外的因素对于行业的影响。

在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楼市与全球经济形势产生了异常紧密的联系。1997年,金融风暴席卷亚洲,全国楼价大跌;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波及全球,全国楼价大跌。例如,深圳楼市发展的20多年间,仅有的两次“拐点”,都紧跟着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之后出现,其影响立竿见影。放眼全国楼市皆为如此。

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也是判断房地产行业是否下行的重要因素,最常见的指标就是GDP。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目标定为7.5%,保证经济稳步增长。经济增长带来大量活跃的资金流助长了旺盛的投资需求。以较为宽泛的依据进行判断的话,当全国GDP增速降至7%以下时,楼市出现波动的可能性极大。

关键指标二:M2

近十余年M2增5倍,房价也翻了5倍

M2,是指广义货币。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它代表了现实购买力和潜在购买力的总和。

央行数据显示,M2从2002年的18.5万亿跃升到现在的超过100万亿,短短十余年,增加了5倍以上。与此同时,房地产也进入“黄金十年”。

M2通过信贷之手调控楼市,它的松紧犹如控制房价上涨的“水龙头”。例如,2009年楼市走旺的原因是空前松动的信贷,央行的数据显示,在2009年12月末,M2同比增长27.68%。而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信贷的收紧,楼市涨幅已明显放缓。信贷收紧,不管是开发商还是购房者,买地买房的资金成本都将更高。因此宏观地看,M 2是影响楼市涨幅的关键。

关键指标三:房贷

央行“喊话”不管用,房贷政策仍偏紧

根据楼市过往经验,信贷政策松紧,对于房企的开发贷、个人房贷等都有直接影响。因此,有关房贷细微的风吹草动,都能引发市场的强烈关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政策指向。

5月中旬,人民银行总行刘士余副行长主持召开住房金融服务专题座谈会的会议纪要提出对个人住房贷款要资源优先配置、利率合理定价、效率改善提高、风险防范、舆情引导与正面应对五方面指导意见。但事情已经过去大半个月,深莞等地都未出现明显的信贷放松现象,大部分商业银行的房贷利率仍然没有松动,尤其在东莞,首套房的利率已基本普及到上浮

10%。

关键指标四:库存量、去化周期

开盘销售率普遍超四成,是楼市健康的底线

这一指标旨在分析市场的供需关系是否失调。

克而瑞深圳机构总经理许烁称,业内通常以库存去化周期(库存量除以最近三个月平均成交量得出)来衡量市场的供需情况,该数字超过18个月即存在风险。今年最早出现降价情况的杭州、无锡、宁波等地,库存去化周期都高于18个月。而深圳周边,珠海今年1-4月的新增供应是同期销售量的5倍,比2倍左右的正常状态高出许多。

而从去化速度看,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总监徐枫认为,项目普遍开盘销售能否达到四成,是判断市场健康与否的底线。

东莞信鸿地产营销总监徐云新分析,东莞楼市的状态,如果市场供销比大于1:1就说明存在较大的消化周期,而如供销比持续在1以下,则能判断市场回暖。

关键指标五:量价走势

房价连续下跌超半年且累计幅度超15%,则是下行拐点

在对楼市出现下行拐点的判断方法中,广州中原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有着自己的看法。“我个人认为,当一个城市的房价开始出现连续性的下降,时间达到6个月即半年以上,且房价降价幅度累计达到15%以上,可视为楼市迎来下行拐点。”黄韬表示,若上述两个条件中有任何一个不满足,则只能视为短期内调整,不能看作楼市拐点。

合富辉煌首席市场分析师黎文江则认为,很多人对于拐点论的理解不一,众说纷纭优惠促销。“我认为,当房价短期内下降15%-20%后,若在半年之内仍处于低迷未能恢复,就可视作拐点到了。若房价降幅在15%以上,但此后每个月的房价环比有升有降,只能称为调整。”黎文江表示,以香港1997年遭受的亚洲金融风暴为例,当时香港房价整体降幅达67%,此后经过5-6年才恢复到原有水平,这样的情况就是楼市拐点。

关键指标六:优惠促销

低首付频现,楼盘折扣优惠尺度增大

在市场向好之时,要再少一个点的折扣优惠都是极其困难的事,因为开发商根本不愁房子会卖不出去。而当市场开始下滑时,开发商为缓解资金压力,会采取为购房者垫付一定首付款措施,试图降低购房门槛,以此增加有效需求,推动购房者入市的积极性。“垫首付”的出现往往暗示了开发商刺激销售、加速回笼资金的期望。而房企资金链的紧绷暴露出的信号往往会成为楼市下行的先声。

“低首付”在东莞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大概从2012年开始,楼价开始攀高,“低首付”又悄然冒头,一直持续到今年,开发商的这个“促销”活动越演越烈。过往这个还能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做法,普遍以刚需楼盘为主,延续至今最新变化是,高总价的高端物业也“开禁”,如高端洋房、别墅都可以选择。

更多的开发商以“特价房”等促销方式试水降价。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利用“垫首付”

手段进行推售的项目已超过了30个。部分楼盘抓紧时机下调原本的备案价,或为下一步降价走货做准备。

关键指标七:降价效果

下行阶段越降价越没人买

这一指标旨在分析市场主要需求的属性以及流动性对于行业的影响。

当市场进入既非牛市又非熊市的“牛皮式”拉锯阶段时,观望气氛会自下游的购房者一路蔓延至开发商。而开发商感知到这一气氛时,控制供应量和小幅优惠促销就成了其试探市场的重要手段。

“优惠之后的成交是继续观望还是火爆,是楼市是否下行最直观的风向标。”邓志旺分析,真正的冰封阶段就像2008-2009年的楼市,投资需求占据了市场大量比例,所以当市场出现下行的可能性时,越是降价越没人买,“反之,如果楼盘在降价后接近或略低于市场预期,成交量马上出现好转,甚至出现‘火爆抢购’、‘日光盘’等现象,则证明市场还有很旺盛的刚性需求,可以判断下行的风险不大。”

关键指标八:土地是否流拍

拿地减缓说明开放商对后市信心不足

当面包卖不出去时,面粉自然将会滞销。

土地市场的成交热度也可作为楼市是否出现下行拐点的信号之一,但不能直接下结论。“当整个房地产市场迎来下行拐点时,楼市下行压力会传导到土地市场,房企在拿地上肯定不太积极,甚至停止拿地。”黄韬表示,但反过来看,仅凭这一点还不足以说明楼市处于下行,只是开发商对于未来楼市的信心不足。

关键指标九:房企裁员

房企为过冬或保命难免裁员

除了用最直观的量价关系去判定楼市是否迎来拐点外,还有一些现象也可视为楼市下行的参考因素,如房企裁员等。中原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表示,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楼市开始下行后,很多房企为了保命活下来,开始大规模裁员节省成本,缩减各项开支准备继续过冬。

“如2008年下半年,当时全国多地楼市均是普遍性降价,仍无人问津。广州、深圳等城市很多房企为了保命,开始通过裁员等方式缩减开支过冬。”黄韬表示,这种方式虽不能作为房企长期战略执行,但在特定的环境下,房企只能想方设法让自己先活下来。据当时新闻报道,在2008年11月份,万科、中海、卓越等国内房企巨头均不同程度地缩减了公司人员编制,如万科将部分项目商业中心与营销部合并,裁撤部分工作人员;中海停止招聘应届毕业生;卓越进行了约为10%的裁员,并计划在2009年初再裁员30%.......关键指标十:当地月成交量变小

前面所述判断市场下行的先行指标是量价同时发生的变化,但是业内对于月均成交具体的套数也有更细化的指标。由于房地产市场有较强的地域特征,各地楼市情况都有差异性,成交套数自然也有自身的规律可循。

以东莞市场为例,业内普遍认为,东莞日均成交量在110套上下是常态。如果日均低于100套“则有点风险”,如果低于80套,就视为低迷。照此,按每个月30天算,月成交量低于2400套算低迷,3300套左右就仍是正常成交水平。

李兴旺进一步分析,如果东莞日均成交有120-140套,算是比较好的水平;超过140套,可谓火爆。反观东莞楼市去年的表现,“2013年东莞日均成交达到194套,可谓之‘超级火爆’了,所以创下了史上新高的水平”。虽然当前市场成交状态同比鼎盛的去年同期水平下滑三成左右,但不能评判今年的市场就处于萎靡状态。

关键指标十一:房企资金链吃紧

三线城市中小房企最苦逼,成交稳定城市房企暂安乐

钱流如血流,资金链可谓是房企的命门。根据以往的经验,房企出现生存危机,往往都体现在资金链上。譬如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光耀破产传闻事件,光耀老板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就指出“就差三五亿元周转”。

实际上,资金链出现问题,往往是表象,其内里折射的是市场行情、政策环境不好,同时,这些大环境又会导致公司战略错误、产品定位失误问题的传导效应显现,出现的成交不畅、回款减缓、信贷收紧等都会导致房企资金链出问题,出现正常运转遇阻。话说引发今年春节后“第一降”的杭州开发商,就传闻因为信托到期,开发商为筹钱不得已为之。

回首今年前五个月,受楼市低迷影响,部分房企已经出现危机,包括光耀陷入破产、绿城拱手让予融创,以及房企女老板跑路等。世联行在其最新的市场报告中预测,2014年是房企的生死年,大量中小房企将以破产或兼并结局,部分前期加杠杆过度的大型房企也难逃偿付危机。深圳中原地产二级市场总经理玉家雄认为,如果楼市僵局持续,势必会有开发商为了资金回流加大优惠促销,快速推货。

关键指标十二:看房人气下降

上门量下降突显市场观望情绪

房地产市场,说到底还是一场买卖,跟很多生意一样,也讲究一个人气。若是门庭若市,总能给到买家更多信心。因此,对于很多普通的买家而言,研究比较各种的数据不一定现实,到各大楼盘现场看看人气,也能对市场判断略知一二。

世联行高级研究经理刘长春指出,根据世联行统计的全国市场的上门指数,今年前五个月的上门指数相比2013和2012年的确有下降,但和2011年基本持平。“说明市场需求依然存在,只要适当的预期和刺激就能激活这些需求,因此长期市场依然看好。”

关键指标十三:二手业主集中抛盘

投资客抛盘、二手房可议价是先兆

二手市场上,业主的心态很微妙,买家可以掌握几个核心要领,留意业主怎么卖,也是可以摸到行情的好坏。首先看业主是正常放卖,还是抛盘急售?如果市场上出现很多二手急售房源,那么很有可能是楼市转弱的表征。不过这种情况在2008年比较多,当时市场上有着大量投资客抵挡不住楼市价格向下的行情,害怕资不抵供,急于出售,作为投资客比普通业主要及时地感知到市场的冷暖。现在市场受政策控制,投资客比例缩小,再出现2008年那样的抛盘已不多见。

不过,比抛盘更靠谱的是看业主对于议价空间的把控。一般议价空间10%,但如果多个房源出现挂盘价逐步下跌(也就是有中介告知今天××盘200万元,明天他又说这个盘降到195万元„„),并且报价与实际价格的议价空间达到20%或更多,那么说明楼市在转弱。并且,往往业主会要求实收,也就是说,业主与买家谈的价格是业主到手的价格,至于业主方应该交的税费都由买家来交。但是如果有部分业主也开始表态“税费各付”,那么也说明楼市在转弱。

关键指标十四:中介关铺

低谷期曾现大量中介关铺甚至倒闭

中介店铺倒闭关门,在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以及2011年下半年出现比较多,因为楼市在那两个时期经历了较长的低谷期。重灾区往往是一些入伙新盘较为集中的区域,原本在一长条街上,八成开出中介地铺,但由于市场成交冷淡,这些店铺接连关闭,仅剩一两家,有的甚至招牌不取,不营业只交铺租,以达到保铺过冬,等待“春天”的到来。最为恶劣的代表案例是中天置业蒋飞在2007年年底关铺携款潜逃。

关键指标十五:政府“救市”

政府出手救市时,就是楼市触底时

令人记忆犹新的是中国经济和楼市在2008年低谷徘徊之时,温家宝在9月24日出访美国时喊话:“信心要比黄金和货币还要重要”。而后,应对金融危机,中国出台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其中就包括了让楼市“大反转”的4万亿救市。

日前,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政府今年以来的多种“微刺激”手段保证了财政政策积极、货币政策稳健,符合经济发展需要。这是政府首次对外界公开承认“微刺激”存在。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作为一个“政策市”,政策导向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市场走向。“在政府出手‘救市’,或喊话‘稳定市场信心’之时,往往就是楼市触底上行的拐点。”克而瑞深圳区域总经理许烁表示。而在此轮全国楼市降价潮浮现之后,近期住建部的密集调研也让外界猜测,中国对一线城市“限购”是否有可能放松。但从目前的诸多表态看,“分类调控”已经成为政府对房地产调控的主要思路。

第二篇:财务会计-判断利润质量的两个指标更新

(1)ROE(净资产收益率)=NI(净利润)/BV(净资产)该指标能完整准确反映投资效率

资产,原因是财务报表中有些项目是”虚资产”或不良资产,应予剔除.所谓虚资产,如长期待摊费用、一年内摊销费用等;不良资产则是指变现能力很差的资产,如3年以上应收几账款等。

①净资产利润率反映所有者投资的获利能力,该比率越高,说明所有者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

②净资产利润率是从所有者角度来考察企业盈利水平高低的,而总资产利润率别从所有者和债权人两方来共同考察整个企业盈利水平。在相同的总资产利润率水平下,由于企业采用不同的资本结构形式,即不同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例,会造成不同的净资产利润率。

所以应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来评价该指标,也可以与竞争对手来比较,例如:纵比,去年0.7今年0.8,则业绩上升;横比,行来标准,如行业0.9 企业今年0.8则比行业平均差

(2)NI(净利润)/CFO(经营活动现金流)

盈利现金比率,一般来讲,该比率越大,企业盈利质量越强。若该比率<1,说明企业本期净利润中存在未实现的现金收入,即使盈利,也可能发生现金短缺,严重时亦可导致亏损。分析时可参考应收账款,若本期增幅较大,需及时改进相关政策,确保应收款按时回收,消除潜在风险。

第三篇:总市值和GDP关系巴菲特判断股市长期走势的指标

总市值和GDP关系——巴菲特判断股市长期走势的指标

巴菲特从不预测股市的短期波动,但是巴菲特却认为股市长期波动是可以预测的: “ 如果预期股市长期走势的话,我就觉得非常容易。格雷厄姆曾经告诉我们为什么会如此:尽管短期来说股市是一个投票机,但长期来说股市却是个称重机。”

巴菲特发现,股市的极端非理性行为是周期性爆发的。短期内,贪婪和恐惧在投票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会让价格过于偏离价值。但长期内股价总是会回归于价值。

想要在股票市场上取得更好的回报,就应该学会如何应对下一次股市非理性行为的爆发。巴菲特建议投资者进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如同一针清醒剂,可以让你避免陷入大众的疯狂,而理性地把握过于高估时卖出和过于低估时买入的机会。

巴菲特认为,对于股市总体而言定量分析并不需要十分复杂。2001年他在美国《财富》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一个非常简单的股市定量分析指标。

1.巴菲特用什么指标?

巴菲特的第一个定量分析指标是,上市公司股票总市值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率。

GNP与GDP的关系是:GNP等于GDP加上本国投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再减去外国投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我计算了一下,其实中国过去10年GDP与GNP差距很小,在-0.78%到1.63%之间,因此可以用GDP代替GNP进行计算。

巴菲特认为,上市公司股票总市值占GNP的比率,这个指标尽管非常简单,对于需要了解众多信息的投资人来说,这项指标提供的信息相对有限,但它仍然可能是任何时点上评估公司价值时的最佳单一指标。

巴菲特认为:如果投资人财富增加的速度比美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更快,那么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NP的比率形成的曲线必须不断上升、上升再上升。如果GNP年增长5%,而希望市值增长10%,那么这条曲线必须迅速上升到图表的顶端。而事实上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其实巴菲特对这个指标的涵义的理解可以概括为一句话:长期而言,上市公司股票总市值的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基本一致。换句话说,股市长期是一台称重机,称出的是国民经济增长。

2.巴菲特的股市指标在美国有效吗?

巴菲特分析了过去80年来美国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NP的比率,他发现的规律是: “ 如果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NP的比率在70%~80%之间,则买入股票长期而言可能会让投资者有相当不错的报酬。”

这项指标在1999年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1999年全年以及2000年中的一段时间,这个比率接近200%,这是一个很强烈的警告信号。巴菲特说,在这个时候购买股票简直就是在玩火自焚。

2000年,美国股市开始持续下跌。2001年网络股泡沫破灭,道琼斯指数从高点大幅回挫2000点时,很多人都在讨论重返股市的时机。但当时股市总市值仍相当于美国GNP的133%,所以巴菲特并未轻举妄动。

从 2000年3月24日最高的1552.87点,到 2002年10月10日最低跌到768.63点,32个月下跌超过50%。巴菲特成功避开了股市大跌。

3.巴菲特的股市分析指标在中国股市有效吗?

我计算了1992年到2008年中国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DP的比率,结果发现,这个指标与上证指数几乎完全同步。

2000年底股票总市值与GDP的比率创9年新高,达到48.47%,上证指数年底收盘于2073点,也创9年新高。

2005年股票总市值与GDP的比率创9年新低,仅有17.7%,上证指数年底收盘于1161点,也创7年新低。

2007年底股票总市值与GDP的比率创16年最高,达到127%,上证指数年底收盘于5262点,也创16年以来最高。

如果你看了巴菲特2001年的文章,知道股票总市值与GDP的比率在70%~80%之间是合理的,那么2007年高达127%肯定是过于高估了。

如果你看到了,也做到了,在2007年底退出股市,那么你就能避免2008年一年下跌66%的悲剧。

4.2008年巴菲特控股的伯克希尔公司开始大量买入股票。

2008年10月17日,巴菲特在《纽约时报》公开发表文章宣布,如果美国股市继续下跌,将用私人账户买入美国公司股票。美国股票总市值占GNP比率在1999年最高峰时达到190%,经过2008年大跌之后,下降到75%左右,给了巴菲特一个充分的入市理由: “ 如果总市值与GNP的比率落在70%到80%之间,进场购买股票可能会很有利。”

巴菲特对于总市值占GNP比率重返正常一点也不感到讶异,他告诉《财富》杂志说,这种变化让他想起他的导师对股市波动规律的描述,他说: “ 股市短期像是一台投票机,但长期像是一台称重机。”

那么巴菲特赚钱了吗?

2008年10月17日巴菲特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时标准普尔500指数收于940点,到 2009年2月23日却跌到743点。过了4个月,股市又下跌了21%。

相信很多美国人疑问为什么巴菲特开始买入美股,美国股市还继续下跌呢?巴菲特的指标预测的是长期股市走势,短期未必准确。他做的也是长期投资,并不追求短期业绩。

请注意巴菲特在文章中说,如果美国股市继续下跌,他将会大量买入股票。巴菲特说他喜欢股市大跌,这让他能以更加便宜的价格买入更多他看中的好公司股票。

2008年底上证指数收盘于1820点,股票总市值为121366亿元,GDP按照大部分经济学家增长9%的共识为280464亿元,那么中国股市股票总市值占GDP的比率下降到43%,已经大大低于巴菲特认为70%~80%的合理区间。

中国股市却从 2008年10月28日最低的1664点开始反弹,如今已在3200的高点了。如果你根据巴菲特的这个指标,今年会赚上一大笔。

如果你对中国经济有信心,那么意味着你认为GDP还会继续增长,那么股市越跌,股票总市值占GDP的比率越下降,根据过去17年的历史经验,你长期投资赚钱的概率越大。

这里要说明的是,运用巴菲特的股市指标,长期投资成功的概率更大,但短期未必。短期内股市波动无法预测,没有人也没有什么指标可以预测得准。

第四篇:从财政指标分析角度判断企业税负率的异常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随着税收执法力度加大,税收管理逐渐向精细化、科学化转变,企业税负率作为衡量企业税务情况的重要方法,和企业经营状况、偷税漏税现象具有重要关系。本文结合我国企业税负率,从单个财务指标、财务指标配比以及合理利用税负率措施进行了简要的探究和阐述。

关键词:财政指标 企业税负率 异常分析 措施

企业税负率主要是指纳税人当期税额以及和销售收入的比率,从企业发展情况来看,这一指标直接影响企业税收能力以及负担情况;同时,通过对企业税负率纵向、横向评价,不仅可以获得企业经营状况,也是对纳税的保障。在日常工作中,税负率一直作为衡量企业税务发展的指标。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看,税负率逐渐成为可以操控的表象数据。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加大税收风险剖析力度,通过判断税负率异常情况,加强处理过程,从而有效降低税务机关在税务检查中出现滞纳金加收、税款补交、罚款等一系列不必要的现象。

一、单个财务指标分析以及财务指标的配比分析

(一)单个财务指标分析

从涉税角度来看,财务指标主要分为五种情况,即:收入、成本、资产、利润、费用类。收入类,是企业主营业务的变动率,一旦指标超出预警范围,就可能出现收入少计;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加强指标分析工作。成本类,包括单位产品材料耗用情况,企业是否正常销售、存货计价、产品成本调整、纳税所得额以及主营产品的成本变动情况,一旦指标超出预警范围,就会出现税前扣除以及多列成本现象。

费用类,主要是标期间、成本费用变动率以及成本费用利润;如果指标超过预警区域,则表明存在税前多列成本以及多列支期间费用问题。利润类,是主营业务或者其他业务利润变动情况,一旦预警值和指标相差较大,就会出现收入少计、结转成本较多、不满足营业指标等情况。

资产类,在财务指标中主要指总资产、收益、存货、应付账款、应收账款、资产负债、资产折旧率等,净资产收益率,主要指企业税务综合利用情况。如果应纳税额降低、指标增大,就会产生成本多计、收入少计等问题;基期标准值低于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就会出现税前多计现象。另外,预警值和资产负债率有很大关联,一旦企业偿债能力降低,就会对缴税造成影响。

(二)企业财务指标配比分析

在主营业务利润收入变动率和收入变动率配比分析、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配比和收入变动率配比分析中,为了能正确了解财务状况,必须从企业资产利润表、负载表、纳税申请表以及附属表进行分析。理念利润率直接进入利润构成以及利润率变动中。通过资产负债表的预收、应收、应付以及其他应付款,进行期末期初差额分析,掌握预收账款增长情况。在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和成本变动率配比分析中,基本上呈同步增长的趋势,比值和1比较接近。当比值大于或者小于1时,由于企业发展情况,出现大范围的税前扣除、成本费用多列现象。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组成的不利影响,必须从企业资产利润、负债、纳税申请以及附属表进行分析,通过掌握企业成本周转情况,明确相关成本结转方法。

在企业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和收入变动率配比分析中,必须从资产利润、负债、纳税以及附属表进行精细的分析。在和同行比较中,根据利润表费用指标分析成果,对于变动增长较大的费用,必须结合资产项目进行精确的分析;为了判断在建工程财务费用计入情况以及财务费用增长的合理性,财务费用必须综合短期、长期借款期末期初进行分析。在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和成本变动率配比分析中,当比值均为正,并且大于1时,就可能产生多列成本现象,一正一负时,则为异常,可能产生税前扣除增大、成本多列等现象。在纵资产周转、资产利润、销售利润率配合比分析总资产周转、资产利润、销售利润率以及上年同期比较中,一旦销售利润、资产利润差额超过0,总资产周转低于0,则说明该企业资产使用效率偏低,在资产利润率降低的同时,出现销售收入隐匿的现象,总资产周转率超过0,则完全相反。

二、从财政指标增强税负率合理利用的改进措施

为了保障企业税务正常运营,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结合现行会计制度以及税法,制定恰当的税负率,不仅要合理公平,更要满足企业纳税情况;从而在税务审计中,从根本上保障税务审计过程,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过程中,避免《两则》与税法对立或者分列。

(一)明确必须缴纳的增值税根据

在企业税务运营中,劳务税、商品增值额一直是增值税缴纳的核心,在实际工作中,不管使用什么方法,对征收进行计算,都必须围绕该中心进行。在审核一个企业纳税人是否纳税时,必须根据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毛利的公式,对企业加工、生产、商品流转以及劳务环节有无毛利进行确定;对于有毛利的情况,则必须缴纳对应的增值税。

(二)对企业税负进行分化管理,改善税务法规

在企业税务中,降低税负的主要方法是对其分类管理,通过不同的征管措施,从根本上保障企业运营状况。对于部分企业显性违背“三无”原则,必须对其进行严厉打击;对于隐形违法的现象,必须减小违法环境,对其进行严格的管控;对于部分企业想方设法漏税、逃税,引起低税负的现象,必须对其严格控制。同时,税负机关还必须根据低税负的各种问题,在明确核心工作的同时,对其进行集中分化管理。针对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通过高库存的方式,逃避增值税的现象,必须根据假发票出发规则不够明确、增值税计算缺陷以及纳税人认定不严密的现象,对各项税收法规进行完善。

(三)强化初审、年审相结合的认定方式

为了促进企业财务运营,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纳税人必须高度重视初审、年审过程,避免初审后出现大量虚假信息,造成税收工作难以开展等现象,进而影响税负率运营。在复合式认定制中,要求纳税人必须根据企业税负进行年审,在纳税人资格认证的过程中,从根本上保障工作收益。

(四)健全企业税负监督体系以及认定程序

为了避免企业税务一个人说了算造成的不良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完善责任跟踪、小组审议以及项目评分制度,从根本上避免初审后税负工作告一段落的观念。为了加强内部监控工作,在初审后,管理人员必须抓紧时间对纳税人资格进行再次认证,并对档案进行有效管理。

(五)强化总体监督力度

根据部分外资企业、集团公司拥有良好的生产经营方式,在相互依赖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关联特征,必须及时掌握他们的投入以及生产关系。为了从源头上避免税款交易脱节现象造成的不良影响,必须完善企业监督工作,方便各项税款申报进程。

结束语:

为了保障企业税负率相关工作的规范、公正、公开程度,从财政指标对企业税负率进行分析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不仅有助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问题解决,对降低企业税负率也有很大作用,为企业财务更好的发展和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根据合理利用税负率相关措施,从根本上保障偷税、漏税现象得到实际监察,国家税务目标能够顺利实现。

下载判断楼市拐点的15个指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判断楼市拐点的15个指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