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爱我的家乡——李哲宇(共)
我爱我的家乡
陈艺
别人会问我,你的家乡在那里我就会自豪地说——武汉!
武汉是闻名全国的“江城”。别的城市却水,我们武汉却水太多。“大学城”的称号也是归武汉的,一说武汉的大学,比如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医科大学„„让人赞不绝口。武汉的小吃可是方圆几十米都是有名的,什么老通城的豆皮、猜林记的热干面、小逃园鸡汤、汤包四季美的„„如果外地的人听了,那可是锤涎三尺啊!汉江长江的交汇口,那里真是美,五光十色,闪着耀眼的霓虹灯。你可在那里喝茶,欣赏美景。武汉人如果没去过黄鹤楼,这真是吃了大亏。黄鹤楼是“天下四大名楼”中的第一楼,俗称“天下第一楼”。
它不仅有传说、美景,还有名人的诗作,怪不得叫“天下第一楼”呢。
武汉的名街有不少,比如吉庆街,有300多个艺人,你在哪里吃饭,听听艺人的弹奏,那可好啦。江汉路的步行街,也和吉庆街,也和吉庆街差不多不多。别人说:“白天去步行街,晚上去吉庆街”。
我爱我的家乡——武汉。
第二篇:我爱我家乡
我爱我家乡
我的家乡在肇庆,那么首先就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家乡的地理位置吧。
肇庆市位于中国华南,现下辖端州、鼎湖2个市辖区和广宁、怀集、封开、德庆4县,代管高要、四会2个县级市,设立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先后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中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城市和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等称号,由于是中国四大名砚之首端砚的产地,故有“中国砚都”之称。2006年,肇庆市又被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肇庆东接广佛经济圈,西连大广西,地缘区位优势突出。地处沿海与内陆的交通要冲,城区距广州不足100公里,位于广州一小时经济生活圈。距深圳200余公里,距澳门180公里,距香港水路143海里,是沿海发达地区通往西南各省的重要交通枢纽。国道321线、324线,三茂铁路(广州至湛江)贯穿全境,广肇高速公路和在建中的江肇都预示着肇庆的高速发展。横穿肇庆的西江是径流量仅次于长江的全国第二大河,由西江、北江支流绥江、贺江组成的江河水网,可东通广州、深圳、香港,西抵广西梧州,南达江门、珠海、澳门,北上韶关,素有“黄金水道”之称。肇庆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形成了水陆衔接、江河相通、客货配套的水陆运输网络。
肇庆是一个具有历史文化的城市!
肇庆是远古岭南土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考古发现表明,距今14万年左右,肇庆已有人类活动;距今l万年左右,这里已开始向新石器时代过渡;大约5000年前,肇庆的先民已有锄耕农业、家畜饲养业、编织业以及较先进的制陶业。境内的春秋晚期至战国墓葬出土的青铜器,有受中原商周文化和长江流域楚越文化影响的痕迹,也有岭南文化的显著特征。肇庆是历史悠久的岭南名郡。早在南越国时期,骆越酋长安阳王曾北上建都于封溪(今封开境内)。赵佗击败安阳王之后,在封溪一带建立苍梧国,作为南越国的属国。汉武帝平定南越之后,在今高要、肇庆市区、高明和三水西部、云浮东部等地设置高要县,属苍梧郡。县名得自境内的高要峡,高要峡则因峡山高峻、峡水如腰而得名。隋开皇九年(589年)始置端州,辖高要、端溪等九县。大业三年(607年)废州置郡,端州改为信安郡。唐武德年间复为端州,天宝元年(742年)改称高要郡,乾元元年(758年)又复为端州。直到北宋元符三年(1101年),宋徽宗赵佶因即位前为端王,端州为其“潜邸”,故在端州置兴庆军节度;政和三年(1113年)改端州为兴庆府;重和元年(1118年)又亲赐御书“肇庆府”,自此更名为肇庆。
肇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交汇处,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梅庵、悦城龙母祖庙、崇禧塔、宋城墙、阅江楼、丽谯楼、文明塔、黄岩洞、泰新桥、高要学宫、德庆学宫、文塔、七星岩摩崖石刻群,周其鉴故居等300多处具有科学研究价值文物古迹。据考证,肇庆还是粤语的发源地呢!星湖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最近,又被评为首批全国十大文明景区示范点之一。七星岩湖光山色,美不胜收。七座岩峰布列,主体由阆风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阿坡岩七座石灰岩山峰组成,矗立在6.5平方公里的湖面上,排列如北斗七星,另有五湖仙女湖、中心湖、波海湖、青莲湖和里湖。整个景区山环水绕,亭楼阁榭,波光岩影,浑为一体,自然风光绝佳,构成一座奇丽的山水盆景,享有“岭南第一奇观”、“人间仙景”之美誉。近年,七星岩风景区的8公里的堤路和七座岩峰上新装饰各种霓虹灯,再造了一个“夜星湖”。鼎湖山是广东四大名山之首,被称为 “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活的自然博物馆”。
肇庆是岭南土著文化的发祥地,更是广府汉族地域文化和白话(广府话)的发祥地,以及两种文化交叉演进的核心地域,也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西方文明与中国传统文明交汇最早的地区,曾经是西江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史称“岭南名郡”。汉元鼎六年(前
111年),汉武帝在今肇庆封开(古称广信,取意“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设管辖岭南各郡的“交趾刺史部”长达375年;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至清乾隆十一年(1747年),肇庆为两广总督府驻地长达183年。1583年9月,被誉为“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 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带着自鸣钟、日晷和世界地图等代表欧洲文艺复兴的成果来到肇庆,于1585年建成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天主教堂‘仙花寺”,并绘制出版了第一幅中文世界地图《山海舆地全图》,期间传入数学、几何、西洋乐等西方学术与文化。利玛窦在肇庆客居六年期间,开启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享誉全球的杰出华裔数学家、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先生说:“400多年前,被誉为‘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的利玛窦把现代数学引进了中国,而他就是在肇庆开始传播《欧几里德几何》等现代数学著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现代数学起源于肇庆。”古往今来,肇庆孕育出汉代著名古文经学家陈钦和陈元父子,唐代两广第一位状元莫宣卿、禅宗泰斗石头希迁禅师等等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人物。唐代文学家、书法家李邕、日本高僧荣睿、佛教禅宗惠能,北宋名臣包拯(任肇庆知府三年),意大利传教士罗明坚、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以及北伐名将叶挺等众多历史人物在肇庆留下遗迹。
肇庆市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作为肇庆人的我们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到肇庆来旅行,领略一下这岭南的风情!
肇庆市是中国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岭南文化的发祥地。梅庵、德庆学宫、肇庆古城墙、七星岩摩崖石刻、德庆悦城龙母祖庙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星湖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重点、国家AAAA级景区。全市有地方特色的代表性旅游资源单体95个,其中属自然旅游资源的58个,占总数的61%。肇庆市旅游资源品质高、类型多。以鼎湖山(风景区)、七星岩、大斑石(封开县)为代表的山岳与地质景观资源;以星湖、西江、贺江为代表的水景观资源;以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黑石顶(封开县)为代表的生态资源;以古城墙、阅江楼、端砚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德庆龙母祖庙、梅庵为代表的宗教与民俗资源;以肇庆高尔夫度假村、广新农业生态园为代表的休闲度假资源等构成肇庆丰富的旅游资源。其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特点,使肇庆的旅游资源在全省具有明显的优势。经挖掘和整合,全市已形成以七星岩和鼎湖山为中心,连接四会贞山、广宁竹海大观、怀集燕岩和世外桃源、封开龙山和天下第一石、鼎湖葫芦山和九龙湖、德庆盘龙峡和龙母祖庙、高要广新生态园的“肇庆千里旅游走廊”,促进了全市旅游的发展。
(盘龙峡生态旅游区)
盘龙峡生态旅游区位于德庆县西北部,距县城28公里,整个生态旅游区占地3万亩。这里是一个原始自然生态旅游区,景区内古木葱茏,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植物活化石”黑桫椤遍布其间,是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拍摄基地。峡谷空气负离子含量达每立方米12.5亿个,是南中国最大的天然大氧库。盘龙峡生态旅游区以其得天独厚的山、水、森林等自然生态资源禀赋,成功开发了勇士漂流、瀑布观光、峡谷品氧、全国最大的水车群、全国最具风情的山顶木屋度假村、熏衣草木屋王国酒店、盘龙天堂度假酒店、高空滑索、森林水世界等等生态休闲型旅游产品。自2001年开放以来,受到各地游客的青睐,成为广东省内游的必游精品景区。德庆是龙母的故乡。传说龙母养了五个儿子,小儿子斑龙特别调皮,经常在西江嬉戏玩水,兴起时兴风作浪,搅得西江两岸人民不得安宁,龙母一生气,把斑龙送到了一个山清水秀、林木幽深的峡谷,让斑龙在此修炼思过。龙母毕竟不放心,便要斑龙的大哥青龙来叶挺独立团史迹陈列看着它,青龙、斑龙就盘踞于此,时时为附近的百姓施云播雨。后来这个峡谷就人们命名为盘龙峡。
(阅江楼)
叶挺独立团史迹陈列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通称叶挺独立团),1925年11月21日在肇庆成立,全团2100多人,共产党员叶挺担任团长,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第一支正
规部队。担任北伐先锋,被誉为“铁军”。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新时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陈列通过历史照片、文物等展示了叶挺独立团的光辉战斗历程,是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场所。
(宋城墙)
肇庆古城墙肇庆古城墙位于市区旧城区,周长2800米。据史料记载,肇庆始为土城墙,宋政和三年(1113年)将土城扩大,并筑为砖城。该城墙历史上虽然历尽沧桑也经过20多次修葺,但城墙和城门位置未改。宋代始建的城墙至今仍然保存完整,全国罕见。宋代的城墙开四门:东曰宋崇、西曰镇南、南曰端溪、北曰朝天。城门之上各有城门楼1座,四门之外有瓮城,城墙四角各有角楼1座,城外还有护城河。明成化五年(1469年),知府李璲增厚了部分城墙,并亲自题书四门石匾额,改东门曰庆云、西门曰景星、南门曰南薰、北门曰朝天。民国十三年至十五年(1924-1926年),城墙上的城门楼、角楼、雉堞、瓮城被全部拆毁,用以填塞城门和护城河以利交通,使城墙遭到极大的破坏。1987年至于996年间,肇庆市人民政府为保护名城的标志性建筑,发展旅游事业,曾多次拨专款抢修北段城墙,本着“整旧如旧”、“恢复原貌”的修缮原则,恢复了“朝天门”、墩台和雉堞,并重建了披云楼,使肇庆古城墙得以重现,肇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得以再度辉煌。
不得不说的便是肇庆这条全国最美的绿道了。端州城区内的绿道大部分围绕着星湖,让人们在散步骑自行车的同时能欣赏美丽的湖景。每当漫步在绿道时,总会发现有那么三五成群的骑车爱好者环绕绿道骑行,或是四五岁的小孩或是白发苍苍的七八十岁的老人,累了就在驿站那里休息、聊天、欣赏美好风光。在肇庆的生活的这一份闲情是许多工作忙碌、学习紧张的那些人们所缺乏的,若是到肇庆了可真要好好享受享受这份难得的闲情啊!
到了肇庆,每个人都知道的特产便是裹蒸粽了。送朋友、送亲戚,裹蒸粽绝对是你不二的选择。肇庆裹蒸,是粽子的一种,用糯米、绿豆、肥猪肉,再加入适量的精盐、曲酒、花生油、白芝麻、五香粉等配料精工制作而成。肇庆裹蒸有三大特点:第一、一般粽子,用竹叶包制,呈四面三角形,而肇庆裹蒸,则用肇庆特产冬叶包制,呈枕头状或四角山包形。第二、包制肇庆裹蒸的主要原料糯米、绿豆和肥猪肉,其比例为10:6:4,包制好、未经蒸煮的裹蒸一般一只约0.5公斤。第三、包制好的半成品要置于大缸中用猛火蒸煮8小时,边蒸煮边加入大量的开水,直至糯米、绿豆、肥猪肉溶化为止。目前,市面上个别店铺节日期间制作的肇庆裹蒸,除用糯米、绿豆和肥猪肉外,还在其中加入冬菇、鸡蛋、腊肠等,这种裹蒸被称之为肇庆特种裹蒸王。肇庆裹蒸,是用冬叶包裹糯米加绿豆制作而成,因而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肇庆裹蒸香气横溢,入口溶化,甘香,是肇庆城乡居民欢度春节的传统美食。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春节要吃裹蒸粽,其实是因为裹蒸粽还有工作、学习蒸蒸日上;亲戚朋友平平安安的寓意。所以到了肇庆不要忘记一尝这美味的裹蒸粽!
或许我的家乡没有上海繁华,或许我的家乡没有香港的热闹,或许我的家乡没有北京的历史悠久,但是,是这一片土地哺育着我,是这一片土地陪伴着我,我与他共同走过16个年华,它见证着我的成长、我的变化,任何一个地方都敌不过我的家乡,我爱我的家乡——肇庆!
第三篇:我爱我家乡
我爱我家乡
——英雄城市锦州
我的家乡是美丽而又壮阔英雄城市——锦州。
锦州是中国环渤海地区的重要开放城市,地处辽宁省西南部,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一座素享盛名的商贸重镇,还是一座生机勃勃、蕴含巨大发展潜力的现代港口城市,当然,它更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英雄梁士英、马云飞都来自这座城市。
从小就听妈妈讲着梁士英的故事:1948年10月14日那天上午,总攻锦州的战斗打响了。梁士英首先登城,一个人用十几颗手榴弹击退了一个连的敌人反扑。随后,梁士英提起爆破筒,冒着枪林弹雨,将拉开导火索的爆破筒塞进碉堡,正当他转身离开时,爆破筒又被敌人扔了出来。梁士英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身躯死死地顶住了就要爆炸的爆破筒。随着“轰”的一声巨响,敌堡被炸毁,年仅16岁的梁士英也壮烈牺牲……
英雄们的鲜血洒满了这座城市,正是英雄们的鲜血捍卫了这座城市的尊严,使当代人踏着英雄们的足迹,继承了英雄们英勇顽强的拼搏精神,建设并改造着这座城市。
英雄的城市——锦州在不断的进步着,如今的锦州日新月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衣食住行在不断提高。原先简陋低矮的平房,现在已变成了鳞次栉比的大厦;原先坎坷曲折的羊肠小路,现在已变成了宽敞平坦的柏油马路;原先杂草丛生的土地,现在已变成了绿树成荫的花园……
是什么使锦州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是英雄们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和现代人民勤劳向上的奋斗精神改变了锦州。我们生活在如此优越的环境中,不能怕苦怕累,要持之以恒发奋学习,不辜负英雄们无私的奉献,用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们的付出。
我们应该从现在的一点一滴做起,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断创新,有所作为,将来为锦州的建设添砖加瓦。
这就是我的家乡,英雄城市——锦州,它既不像上海那样繁华热闹,也不像西安那样历史悠久,但是它在我的心中永远是最美的!无论将来我走到哪里,它都是我的家乡,那里永远保留着我童年美好的回忆。锦州,我爱你,愿锦州的明天会更好!
第四篇:我爱我家乡
我爱我家乡
我的家乡在郧县,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听妈妈说,我的家乡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有着堪称“国宝”的“远古郧县人”颅骨化石,有举世稀有的恐龙蛋化石群,有新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有青龙泉遗址,有春秋战国时期有水利工程伍胥堰,有明朝的古建筑有文庙大成殿、钟鼓楼、春雪楼和南角楼还有好多好多。
不光如此,我的家乡还环境优美,有雄伟壮丽的汉江大桥,有漂亮的文化广场,风景秀丽的烈士陵园风景区,有以观赏碧水青山、奇洞遗穴等自然风光为代表的虎啸滩等等。
听了这么多,动心了吧?还有呢,不过,先保密,那就快到我的家乡来做客吧。
第五篇:我爱我家乡
我爱我家乡
春花烂漫,遍地芳香;家乡的夏天,绿树成荫,家乡的春天,碧波万里;家乡的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而我最喜欢的是家乡的秋天,它那累累的果实,遍地的野菊,茂密的树林,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家乡秋天是丰收的原野。你看,一片片金黄色的田地,农民们在地里忙着收割,那丰收的喜悦,从脸上一直流到心里。秋天的果园是丰收的果园。那一棵棵果树,果实累累,它们脸贴着脸,肩靠着肩,挨着,碰着,猛一看,还以为开灯会呢!农民在果园里忙碌着,那些个儿大的果子都抢着伸过来,好像在说:“摘我,摘我……。”放在地上的筐儿,不一会儿,就满满的了。家乡秋天的树林是梦幻的海,是欢乐的洋。走在林间,秋风吹过,落叶纷飞,犹如一只只彩蝶在翩然起舞。置身其间,心情的惬意,感觉的朦胧,让你浮想联翩,像幻觉,更像进入了优美的梦境。地上厚厚的一层落叶,踩上去软绵绵的。这时,这里成了孩子们的天堂,我和朋友,追逐打闹。跌倒了,没关系,地上的落叶就是一层厚厚的垫子,保护着我们。我们尽情地享受季节的赐予,整个树林充满着我们的欢声笑语。
家乡的秋天,瓜果遍地,野菊傲霜;家乡的秋天,飘溢着五谷的清香,传送着丰收的喜悦;家乡的秋天,流下了我们童年的回忆,流下了我们成长的脚印。
我爱家乡,更爱秋天的家乡。
收费六队李鑫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