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团 委 工 作 简 报3.12植树节活动
团 委 工 作 简 报
石阡民族中学团委2014年第2期2014年3月12日
盎然三月共创绿,植树造林靠大家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正是植树、种树的好时候,在学校领导及相关处室的组织下,我校开展了以“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丽石阡”3.12万人签名仪式。
3月12日中午,在校长罗亚飞、党支部书记黄河江的带领下,我校高一高二的学生团员、团干、志愿者及老师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了学校操场集合,参加签名仪式。这次参加活动的还有县里面的相关领导和部门,如消防大队、林业局、武警中队及人武部。在校园里种树,为校园的花草树木浇水、护树、给树松土等、清理校内绿化带中的枯草、杂草、杂物、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渣土乱石等。在这次活动中,每个成员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为这次活动作出了贡献。
通过此次系列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也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广大学生在参与护绿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增强了绿化意识、环保意识,提高了个人素质,达到了为班级、学校、社会增添绿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植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一两天的工程,植树节也只是一个象征,要想真正把植树活动办好,就应该培养学生护树、爱树的意
识。此次植树活动是学校开展美化校园,绿化环境的一个起点,今后我校将继续把这种活动精神贯彻下去。
第二篇:3.12学校团委植树节活动方案
3.12学校团委植树节活动
方案
赵店中学团委
3.12学校团委植树节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以三月份植树节为契机,在全体老师和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护绿植树行动,做到人人参与,宣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从而令学生们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以达到为班级、学校、社会增添绿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
二、行动口号:
行动起来,植树造林,保护环境。
三、活动时间:
2011.3.1
2四、活动内容:
1.植物种植全校播种行动:
学校在升旗仪式上向全体老师和学生发出号召:人人参与植树节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
2、活动地点:
校园内外
3、活动时间安排:
3月12日上午9点左右
4、参加人员:
全校团员
5、活动流程
1、首先由我校团委发起倡议。
2、所有参加人员于3月12日上午9点在校门前集合。
3、在植树地点将分成几组工作,并且将此次活动拍摄成照片。
4、将此次活动的资料、照片整理作为今后的材料。
中国植树节的由来
中国植树节的由来一
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设立了农林部,下设 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1914年11月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1915年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规定了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经当年7月21日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自此我国有了植树节。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式。以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1928北伐完成后,4月7日由国民党政府通令全国: “嗣后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民国1929年2月9日农矿部又以部令公布《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各省植树暂行条例》16条。而国民政府行政院农矿部长易培基遵照孙中山先生遗训,积极提倡造林,于1930年2月呈准行政院及国民政府,自3月9~15日一周间为“造林运动宣传周”,于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举行植树式。北方地区以3月初旬,寒气未消,还不适于栽树之故,特规定植树式仍于3月12日举行外,造林宣传运动周延之清明节行之。并由该部公布《各省各特别市各县造林运动宣传周办大纲》7条,以便全国照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9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正式通过了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
中国植树节的由来二
每到3月12日植树节,大家总会挥汗如雨地大植、特植树木,可是你知道植树节的由来吗?
我国的植树节,因时代的演变,先后作了三次改定。
辛亥革命后,民国4年(1915年)由农商部总长周自齐呈准大总统,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为了纪念这位伟人,1930年国民党政府把植树节改为每年的3月1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
第三篇:3.12植树节
3.12 植
树
节
活
动
策
划
策划人:青年志愿者协会
2013年3月
一.活动名称
你的标签我的心意
二.活动目的1.让大学生们为地球母亲尽一份绵薄之力,通过让同学们自己设计树木标签卡来培养同学们的绿化意识并调节活动的动手合作气氛,更深刻意识到地球环境的情况以激发他们的热情。
2.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三.活动背景
早春三月,草长莺飞,冬天的寒意还未褪尽,春天带着温暖向我们走来,你们还曾想到路边的树木?三月十二是植树节,“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让我们也把这温暖传递给校园的空气净化器吧。
四.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2013.3.10左右
地点:苏州大学 独墅湖校区一期
五.活动内容
1.2.一亮.3.4.在活动地点先进行拍照,分组,进行标语的制作:采用拟人、作诗等方式,力求标语新颖,使人眼前在标语表面贴上防水膜,是“他们”成为“有证人口” 进行张贴,拍照.5.进行后期跟踪调查,采访同学建议,并撰写通讯稿
六.活动预算(附表)
七.注意事项
第四篇:3.12植树节
手拉手,争做环保小卫士
----“3.12“植树节上的发言稿
沿河县和平镇三完小姜妮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手拉手,争做环保小卫士》。春雨蒙蒙,万物复苏。我们又迎来了一个孕育绿色生命的节日—3月12日“全民植树节”。树,它不仅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还能美化环境,是城市的忠诚使者,它用特有的颜色为城市披上绿色的新装。但与此同时,由于人类的乱砍乱伐,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由于乱扔垃圾,乱排废气,导致地球上的植被正在逐渐地减少,全球气温上升,地球母亲千疮百孔。北京、内蒙古、河北辽宁西部、京津地区,曾多次出现了大范围的扬沙、沙尘暴或浮尘天气,给交通运输和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很多不便。看那冒着浓浓黑烟的高耸入云的烟囱,看那流入江河湖海的白色垃圾,给人们敲响了生态危机的警钟。
然而树,这个忠诚的卫士,为了美化城市,提供了人类呼吸所需的氧气。它还是吸收氮气、二氧化碳、臭氧的天然净化物,并且具有调节空气温度、温度、吸粉尘、降噪音等功能,因此,植树造林,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在茫茫的宇宙中只有一个地球,这是人类唯一的能赖以生存的地方。为此,学校向全体队员发出倡议,结合“3.12”植树节,开展环保知识主题活动。开展“手拉手,争做环保小卫士”活动:设计一句护绿提示语,自制一块护绿广告牌,完成一件护绿任务,开展一次“我做护绿小使者”绿地认养活动。在家里,在学校,在社会上都能力所及地保护周围的环境,主动弯下腰捡起教室里、走廊上、楼梯间、花坛内的杂物;行走时主动绕开草坪和花坛;不向河里乱倒垃圾、杂物;课间时间主动关上电灯,节约用水,不使用一次性碗筷等,对于破坏环境、影响卫生的行为要敢于揭发、制止,争做环保宣传员和环保小卫士。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你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的校园变得更加美丽,让沿河的天更蓝,草更绿,花更香,水更清。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了我们美丽的沿河,为了争创省级文明卫生县城而努力奋斗。
2013年3月11日
第五篇:3.12植树节
植树节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为了保护我国的林业资源,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 1979年2月,中国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 日定为中国的植树节,为提高大家义务植树的意识,提高大家爱护花木,珍惜绿色的责任心,我院志愿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护绿行动和植物种植实践体验活动,做到 人人参与,宣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从而令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对植物生长的了解,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以达到为班级、学校、社会增添绿 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
二、活动时间:3月11日
三、活动对象:常州大学怀德学院青年志愿者
四、活动形式:
1.动员全院的志愿者分班行动
五、行动口号: 育树造林,利在当今,功在千秋!
六、活动流程: 1.活动开展 A、前期准备
1、联系场地(2月28日—3月5日)
2、确定对树木浇水的地点,租借浇水工具,或自带(3月7日)
3、活动宣传(3月9日出海报,并全员召集志愿者)
4、招募志愿者、筹备费用,统计参加人数和名单(3月9日)
5、召开志愿者会议通知各事项并交代注意事项。水和食物自带。要求各班志愿者自己准备写好愿望的卡片和胶袋(或其他树的“礼物”),植树时将“礼物”挂在树上。
6、踩点。确定活动地点和路线等相关事项。
7、横幅制作:做好活动横幅,内容包括活动主题(“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以及活动的主办单位,举行签字仪式。
8、拍摄
新闻部干事提前做好准备并负责当天照相。B、活动期间
1、集合
3月11日7:00 全体志愿者在南区广场集中。带队干事提前10分钟到场,清点人数以及签到。组织部干事负责.2、出发
7:30由学校分小组出发按照事先设计好的乘车路线坐车前往目的地,志愿者车费自付。乘车期间注意财物安全。干事提前过去,划分好场地,分好工具。
3、到达场地
8:00预计到达场地,清点人数,并向志愿者说明相关事项,要注意安全。并邀请该场地的林地工作人员讲述植树的要领和日常维护树木的知识。
4、开始浇水
9:00各小组各自拿分好的工具,前往植树地点,对划分好的场地,分小组浇水然后可挂上准备好的“礼物”。
5、合照留影。
10:30浇水结束,全体志愿者在横幅下集合并照相留念。并交回工具等。
6、集队回校
11:00集队点名,一起坐车回校。
7、后勤工作
青年志愿者干事巡视浇灌情况,为志愿者提供帮助,发现有突发事件及时报告负责人。
8、医疗服务
青年志愿者干事里面的抽出1名医疗队成员,带上医疗箱,准备好一些外伤药,皮肤药,以及药油,预防有志愿者擦伤,皮肤过敏,头晕等。
9、挂横幅及照相
由实践部的干事寻找一个便于照相的地方将横幅挂起。新闻部干事负责照相。C、活动后期
1、总结心得
回学校后各志愿者都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需写活动总结,3月12号(周一)晚上11点前交给宣传部。宣传部汇集心得并负责写新闻稿,并附上照片。交于老师发上怀德学院网站。注意事项
1、若成员身体不适,及时来找医疗队擦药,病重不能坚持者,由干事陪同回学校就医。
2、若有重大事故,立即与负责人取得联系,及时处理。
3、各小组需要统一听从青年志愿者团人员的安排,遵守公园场地的有关规定,勿带危险物品。
4、注意场地卫生,不要乱扔垃圾。
5.活动过程注意合理利用工具,节约用水,注意方法和安全。6.活动完毕,合影留念。
备注:如遇天气及其它特殊原因活动后延一天。
七、经费预算
1.宣传单 40张(介绍植树节的由来和意义及一些重大事迹)
2、药品经费:(与学校医务室沟通,是否能租借)皮康王2支 5元X2 =10元
红花油2瓶 中国环境网元X2=30元 止血贴一盒 3元 白花油 15元 及其他常用药物
药品花费共 :58元。
3、车费(各志愿者自理)4.横幅 5.海报
经费共计: 70元 传单内容:植树节(英文:arbor day/Tree Planting Day)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义务造林活动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分植树日、植树周、植树月,总称植树节。通过这种活动,提高人们对森林的认识,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起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1979年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2009年的植树节主题是: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较大,各地适合植树的时间也不相同。因此,许多省市还规定了自己的植树日、植树周、植树月。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绿化建设。上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主席就曾号召“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1956年,中国开始了第一个“12年绿化运动”。1979年2月23日,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根据国务院提议,为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再者,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决定每年3月12日为全国的植树节。
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这是建国以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绿化祖国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议。从此,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开始在全国实施。
植树节节徽是寓意概括的标志。中国植树节标识
1.树形,表示全民义务植树3至5棵,人人动手,绿化祖国大地。2.“中国植树节”和“3.12”,表示改造自然,造福人类,年年植树,坚韧不拔的决心。3.五棵树可会意为“森林”,由此引伸连接着外圈,显示着绿化祖国,实现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1990年3月12日,邮电部又发行了一套4枚“绿化祖国”邮票,第一枚为“全民义务植树”。决议指出,凡是条件具备的地方,年满11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老弱病残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决议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人人动手,每年植树,愚公移山,坚持不懈”。1982年的植树节,邓小平同志率先垂范,在北京玉泉山上种下了义务植树运动的第一棵树.统计显示,自1982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来,中国参加义务植树的人数达104亿多人次,累计义务植树492亿多株。自1981年12月以来,中国全民义务植树累计超过350亿株。中国正在实施“ 三北 ”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天然林保护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至2000年底,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已达16.55%,城市建城区人均公共绿地提高到6.52平方米,全国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超过1亿公顷。广东省中山市翠杏村,是我国新民主主义创始人、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家乡。在孙中山先生的故居中,今天还生长着一棵百年以上树龄的檀香山酸豆树。这是1883年,年仅17岁的孙中山从美国檀香山带回,并亲手栽种在这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