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时间:2019-05-13 18:58: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第一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23秒32年

记不清地什么时候观看的《唐山大地震》,只清晰地记得影片播放结束后,我早已泣不成声。影片长达139分钟,但正真描写唐山大地震的情节却不足半个钟,冯小刚意在描写在灾后如何挽救被撕破的亲情。很显然,在亲情的诠释方面,影片做得相当很成功。

1976年7月28日的凌晨,一场地震撼动了唐山这座静谧的小城,二十三秒的地震,每一秒都在凌迟这脆弱的小城,让人无近距离地接近死神······影片中的两个孩子双双被压在水泥板下,当被告知只能救一个孩子时,母亲李元妮心里十分挣扎,是的,就如那句话:手心手背都是肉,于是她绝望地喊着:两个都救。直到救援的人快离去时,才万般痛苦地选择了救弟弟。然而造物弄人,女孩顽强地活了下来,但当初母亲的那句:“救弟弟”的话,却也如噩梦般纠缠着她,在她的心里留下了阴影。其实母亲并非不爱女儿,在每年烧纸时都絮絮叨叨地说了家里的路要怎么走,就是担心女儿和丈夫认不得回家的路,只是基于当时重男轻女的思想,母亲选择了救弟弟。但为了忏悔,为了赎罪,她坚决不再搬家,孤家寡人过了这些年,直到女儿认回她的那一刻,她才得到心灵的救赎。影片一直静静地进行着,十年,十三年,三十二年······时间在指尖流逝,但却无时无刻不向我们传递着那如酒般甘醇的亲情,让我们沉浸在感动中,久久不愿醒来。直到看到后来的汶川大地震,我才明白,原来冯小刚有意安排两场大地震交织在一起,升华电影的主题。汶川大地震,延续了七六年唐山大地震的恐怖。好在,天灾无情人有情,影片中许多人都加入志愿者的行列。庞大的救援力量,驱散了笼罩在汶川上方的恐惧与绝望。命运安排了两姐弟在这场大地震中不期而遇,让漂泊在外的心终于找到的归宿。

让我印象最深刻得便是那时隔三十二年的认亲。那天母亲呈上早已洗净的西红柿,她不曾忘却地震前承诺给女儿买的西红柿,然而这一刻,她期盼了很久很久,终于在多少年后重逢的今天兑现。在母亲给女儿下跪道歉时,女儿泪水也夺眶而出,冲着苍老的母亲,喊出了那句久违的:“妈!”此刻,女儿才明白,原来自己一直不恨活着的母亲和弟弟,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却她花了三十二年的时间去领悟。

试问人生有多少个三十二年?有多少个三十二年可以重来?我不断地反问这主角,也不断地反问自己。如果能早些释怀,那么遗憾是否会少一些?这时候,我们应该做得擦亮自己心,用心看看这世界,用心去聆听周遭。少点抱怨,多点感恩。时常问自己,你拥亲情吗?你珍惜亲情吗?若有,请给身边的亲人一个结实的拥抱,并告诉他们:我会好好珍惜。因为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活着的人,总是幸福的,感恩吧!

第二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唐山,一个美丽而繁华的城市,又名凤凰城,却因为一场无情的大地震毁了。地震前兆,空中满是蜻蜓,鱼儿跳出了水缸,仿佛一场大雨将要来临。方大强和妻子元妮,龙凤胎儿女方达和方登,他们不算富有,但一家人快快乐乐的生活着,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方大强因为工作,常常在外,好不容易回来一次。晚上,方大强和元妮在工地上,不想。天一紫,大地摇晃起来,不好!为救家里熟睡的两个孩子,方大强牺牲了!方登方达虽然被救出来了,但一块楼板压在两边,但因为力气不支,只能救一个。救了方登,就要放弃方达;救了方达就要牺牲方登。元妮含泪选择了年幼的弟弟,当清醒的小方登听到母亲的抉择,开始恨她。震后,元妮独自抚养着方达,坚强地活了下去。而庆幸被救出的方登也被一对解放军夫妇领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2008年5月12日四川大地震,姐弟两碰巧在救灾现场相遇了,一家人又团聚了!

从电影大概看来,并不是很让人感动,而恰恰是一些不惹人注意的细节,让人感概万分。老天爷,你王八蛋!这一句看似不文明的话语却包含了母亲太多太多对丈夫,对孩子的爱,包含了太多太多的对死去丈夫的想。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一句形于母亲倾诉的话语,写出了元妮对丈夫和方登的想念。当方登被解放军领养后,上学报名时,两位解放军说她叫王帆,方登说她叫王登,这说明方登想家,还没忘记元妮。当方登回家后,因为元妮以为方登死了,在家里还挂了方登的照片,因为32年前方登说要吃西红柿,所有,桌上还有一盘洗干净的西红柿。因为方达长大后有了钱,让元妮搬家,元妮不搬,怕方大强和方登找不到家。在给方登建的墓里,放了许多书,方达说,每年开学,母亲都会多买一份书给方登。

故事的结局是美好的一家团聚了。从四口变两口,方达读书后又两口变一口,一口再变七口(方达媳妇,方达孩子,方登丈夫,方登孩子)。

23秒,地震那短暂的23秒,让人惊心动魄;32年,漫长的32年,都是母亲一个人在悔恨中度过的。

亲人终究是亲人,是一辈子也不能改变的。看完这部电影,让我觉得:活着真好!

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双槐树小学四年级:郑嘉庆

第三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今天我去电影院观赏这部催人泪下电影。说实话,在只单单看影片名字与宣传海报,我的确认为这会是中国一部以真实的事情而改变的灾难片。而在影片开头不久,地震确确实实的发生了,这让我深信不疑,这,的确是灾难片。慢慢随着情节的发展,原来影片讲述的是地震灾难后的亲情。让我深刻的感受到,原来著名的冯导,也啥时候开始玩起了标题党。看着那一个个流离失所,支离破碎的家庭。一个个高耸的建筑瞬间倒塌的情景,一个个粗壮大汉也抵不过地震带来的灾难。不禁让我感叹到,活着真好。

整个影片的观赏过程中,三段情节让我记忆深刻。一是唐山地震后,元妮在面临一块水泥板压着两个孩子,只能选择救其中一个的抉择。或许我还没成为一个母亲,或许我没有办法感受到元妮的痛苦。但是我只是设身处地的想想,想想平时我妈为我付出的点点滴滴,那会的元妮,内心必定是痛苦的吧。或许是因为是男孩,或许因为是弟弟,或许因为那个年代大伙还处于重男轻女的阶段,所以元妮选择了弟弟。我不诧异,这个是故事发展的必然阶段。但是我看到方登听到妈妈那句“救弟弟”的时候而落下的眼泪,是绝望的,是痛苦的,是让她无法理解的。我内心波动了一下,虽然没有落泪,但是还是深深的被感触到了。32年,方登一直对这件事耿耿于怀,一直没有原谅元妮,这是大家都理解的。直到最后,在汶川大地震的时候,与弟弟方达相认后,了解到其实这么多年母亲一直都是有愧于她,都还惦记她的时候,她选择了原谅母亲。或许吧,血浓于水。这点我承认我做不到。或许我是方登,我会选择一辈子都记很她吧。

二是汶川地震后,一个母亲面对自己被水泥板压住双腿的女儿,有一个抢救员因为救她的女儿而受伤,她在不忍有更多的救援队员受伤的情况下选择让医生帮自己的女儿截肢。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吧。虽然只有短短的数分钟,还是很让人为之感动。其实母爱是伟大的,不光是电影,现实亦是如此。

最后一个是影片临近结束,方登回到元妮家与母亲相认的那个情节。这个是全局唯一一个让我眼角有湿润的片段。在这,不得不说,徐帆的演技相当好,把这个情节片段演绎的入木三分。在影片的最后,同样是一段感人的母女对白,张静初的演技相当平平,一大段感人肺腑的对白,加上全局不可缺少的哭戏。张静初的演出想让令我没有感觉,只是有“哦~是这样的”的心理。或许是女儿的歉意,或许是那种得而复失的感觉,徐帆把元妮这个角色把握的很好,我也看到很多观众在这一幕是在一旁悄悄地抹眼泪的。只可惜,很多令人感动的情节,都是草草了事,感觉才刚刚入戏,感情酝酿的很好,内心有感触,就快哭了,结果一段剧情已经告一段落了。我想如果把一些没有必要的删除一些,着重对一些亲情的刻画,这部影片会更加的让人深刻。

影片中,商业化的氛围相当严重。从一开始的白象电池,剑南春,中国工商银行,到全剧唯一品牌私家车—宝马汽车,到最后方登自己的旅游公司钦点的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无疑这些商家肯定对这部电影有相当大的投资,商业化相当严重,有几个情节还是相当刻意的给这些商家的产品几个特写镜头。没有广告是不可能的,只是如果没有这么些刻意的商业噱头,而加重对亲情的刻花,或许会更好。

影片中有几个电影情节片段让我有些疑惑。第一唐山地震后,方登被水泥板压着那么久,还被人当尸体抬上大卡车,最后因为一场雨醒了过来。的确,她没死。不但没死,恢复的也相当快,醒过来大气也不喘下,也不觉得疼,立马能下地,立马能走路,还走得相当利索,不禁让我感叹,小女孩子复原能力果然强,还是我老了?二是在影片拍摄到,95年的时候方登作为一个残疾人,开着宝马回唐山找母亲。95年,一个残疾人,95年的时候汽车有自动挡么?残疾人如何开手动挡的宝马?无奈~

整部影片中,一些角色的台词也十分搞笑。影片结束后,我还与几个朋友说起剧中台词,其中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什么师不重要”,被我们几个当口头禅,“什么X不重要,重要的是。。”另外还有陈道明的“上不了大学也没事,上了也要交很多费用。”其实,每次当元妮喊“登”“达”的时候,我总会在想,怎么不叫“登”“泡”,多有喜感。

其实整部影片,我估计我是全场晓得最多的一个观众了吧,因为我旁边坐了一个活宝朋友,每次在我酝酿感情,刚刚入戏的时候,他的几句话就能把我给逗乐了。具体说了啥不是很记得了,最清楚的一句就是,当我内心相当汹涌的时候,很入戏了,他一脸正经的对我说:“你晓得整部片子最后一句话是什么吗?”我摇摇头,因为他是金逸的工作人员,所以我想应该会是那种珍爱生命之类的,结果他很正经 说;“请安全的呆在无锡,看,全世界都地震了。”

二十三秒的伤痛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穆迅

在电影的开头,有这么一行字“地震二十三秒,余震三十二年”。此时我还不明白它的含义。可是当沉缓的结尾音乐响起时,我终于意识到了这简单数字后面的份量和内涵——人类的亲情是永存的,不管社会发生怎样的巨变,前至人性扭曲的文革,后至拜金泛滥的当前,亲情就像野火春风中的离离原上草,不屈不饶地显示着它的永不泯灭的强大生命力!

这也是电影与原创小说之间殊途般的差别。正像小说作者张翎所解评,她的作品讲的是“痛”而电影讲的是“暖”,虽然他们讲的几乎是同一个故事。

小说写得很精彩,张翎的“痛”是将地震在人们肉体上,心灵上划出的口子血淋淋地展示在你的眼前,叫你永生难忘。读了它,我心里总是闷闷的,有点儿

像故事里的王小灯,身上绑了件沉重的无形桎梏,束搏着你似乎永远推不开那扇生了锈的窗。

而冯小刚的“暖”却是让你在撕裂的口子上看到它能复原的希望。冯小刚很聪明,他耍了一个移花接木手法,借着小说“余震”的框架将故事的主人公由王小灯移换成李元妮。故事的重心也奇妙地从“痛”转移成“暖”。让你在痛哭流涕的同时感到有一双温暖的手托住你那下沉的心。

舔犊之情几乎是在有生命的物种中,所具备的最原始,最本能的情感之一。动物尚如此,人何异乎?不管你是天皇儿子,还是黎民百姓在这一点上毫无例外。当你从娘胎里掉出来的那一刻开始,母子亲情将伴随你一生,不管它是爱还是怨还是敬还是嫌。你躲不开,甩不掉。痛苦的分离,牵肠的思念,爱恨的交割,生死的惨别无不营造出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人间活剧来。而无数的文人墨客也为其动容,尽其才华倾其心血为骨肉亲情谱写出一齣齣永世相传、动人心魄的佳作来。

剪不断理还乱,这短暂二十三秒的地震带给李元妮一家的是扯不断的生与死,爱与恨,怨与悔,人间情感的酸甜苦辣一股脑地倒在了母、子女两代人的头上。

冯小刚的选择是对的,他把镜头对准社会的底层。芸芸众生的柴米油盐生活是我们常见的景象,平凡的故事容易引导我们在熟悉的环境中不经意地看到了亲情的亲切感。誓言留守一辈子的旧砖房,水洗的红番茄,几分钱的棒冰之争,彩绣图案的书包,不期而至的母女剪影,加上李元妮等这些小人物们本土特色的唐山话、山东话、四川话。这些浓郁的民间染料将人们的骨肉亲情涂上了最纯朴最鲜亮最和谐的养眼色彩。那些看似土里土气的话语中,道出了撞撼人心的哲理。“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这句再平白不过的言语,只有和李元妮催人泪下的震灾遭遇以及震后三十二年的心理历程联在一起,你才能掂出这句话的份量和它所包含的海一样的深情悔意。

“唐山大地震”应该说是一部言情戏,但它不同于常规的言情戏,不是那种卿卿我我,哭哭啼啼的缠绵戏。它是在事件突发状态下,人性被冲击,被两难的选择所扭曲,继而随之而来的长达三十二年的自责、伤怨所折磨的心理深层的剖析。它给人带来的不是廉价的泪水,而是饮泣之后的思考。

“唐山大地震”观后,勾起我那久远的真实唐山大地震记忆,一件算是心有余悸中的会心一笑故事翻浮上来。

我老家在北京。地震时家里只有我妈、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而我正在外地工作。事发后我找了个机会急忙赶回家。还好母亲平安无恙,只是受了点儿惊吓。此时的北京已和往常不一样,触目皆是低矮简陋的地震棚。它们蓬头垢面,杂乱无章地拥挤在一起,毫无掩饰。到了家自然谈起了这北京独特的景观。母亲说,咱家也有个地震棚,我带你去看看。那棚子就在家门口前的空地上,半个身子埋在土中,地面上垒起少量的砖,厚厚的不知什么材料编制成的屋顶,显得平整,夯实。看来母亲很满意这件作品,夸它又安全,又美观,还冬暖夏凉。我也觉得这么快就搭成如此漂亮“优质房”实属不易。

谈着谈着,母亲忽然感叹起来:“唉,现在我明白了,养儿子没用。” 我一愣:“这话怎讲?”

“地震了,人命关天。”母亲说:“你两个弟弟一个也不来帮我。别家都有人忙着搭地震棚,我一个孤老婆子哪有力气搭啊!”

“那,这个地震棚是谁搭的?”我问。

“还有谁?你妹夫呗。幸亏他来得快,否则我真得露宿街头。” “小二,小五干什么去了!?”我有点儿恼怒了。“都急着给老丈母娘搭地震棚去了。你说养儿子有用吗?” 哈!亲情啊亲情!

第四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唐山大地震》观后有感

姓名:孙路明

专业:冶金技术

班级:09冶金三班

学号:301109010

31《唐山大地震》看上去是一部灾难片,实际上却讲述了一个亲情和震后幸存者治愈心灵创伤的感人故事。在唐山大地震灾难发生的23秒间,动摇的地面、撕裂的房屋、惨叫的人声,强烈的视觉冲击震撼人的心灵,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震后的废墟中,水泥板的一段压着龙凤胎的姐姐,另一端压着弟弟。救援者只有能力救活一人,这位年轻的母亲,将如何抉择?这是这部电影留给人性的一个难题。在“只能救一个”的万难抉择下,徐帆扮演的母亲无助而绝望的喊出“救弟弟”几个字时,压在钢筋水泥板下的姐姐默默流泪,呢喃着喊出最后一句“妈妈”,同样也在黑暗中陷入了无助和绝望。23秒的地震灾难,带来了一个家庭32年的生离死别。对他们三个人来说,活下来只是这个故事的开始。

这注定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母亲难以逃脱自责的负罪感,女儿也无法面对母亲放弃自己的心灵创伤。这里的无解,并不是故事的无解,而是人性的无解。人类如何才能修复这种因灾难或苦难带来的人性扭曲?这是冯小刚拍摄这部影片,一直在真正面对的难题。父亲死了,眼睛永远的闭上了;母亲和女儿虽然活了,但内心的伤口却一直张开着。人们在电影院中留下的泪水,不仅是为这对母女,更因为灾难对生命和人性的伤害与扭曲。

在观看这部电影时我流下了泪水,很多年没有这种观影的感觉了。但同时冯小刚最拿手的幽默元素依然存在:除去对于植入广告的些许不满外,儿子的那句“这里鸡不缺,蛋也有的是”还是让人忍俊不禁。但电影更多的是渲染了情感的力量,无论是对故事、画面节奏的把握,还是对观众情绪的驾驭,冯小刚都显示了他娴熟的功力。对大地震的灾难表现,也处理的恰到好处,既形成了对故事发展的推动和压力,也没有过度的渲染,电影在意的是如何让观众能设身处地走进角色的情感中,一旦与之呼应、合拍了,你自然会与角色一起深入到那复杂的人性世界中。人们流下的泪水,其实是对自己人性的一次净化,流出的不过是那些遮蔽人性的杂质。

近百年来,中国有太多的苦难和灾难,被遮蔽在人们的记忆之外。除了前两年看过一部国产的反映台风的灾难片以外好像国内没什么值得记忆的灾难片了。人们几乎已经遗忘了该如何用电影来表达苦难对人性的伤害。苦难在公共话语中的失声,使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直面不幸与悲伤的能力。天灾人祸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就像《2012》一样。天灾在世人眼里承担了一个恶的角色。其实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让经历苦难的人发出声音,不仅是对那些受难者生命的尊重,也意味着将那些个体的苦难记忆,转化为民众可以用来自我教育的公共记忆。它其实也是民众间寻求文化认同的一种方式。这种记忆对一个民族,是最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因为对历史的苦难记忆越深刻,就越能警示人们提放这种苦难的再度发生。当08年发生汶川大地震的时候,电影中显示的救援场景和唐山地震有了天壤之别,整个民族对待灾难的态度日臻成熟,灾后的心灵重建是比实体重建更重要的一环,温总理的一句“大难兴邦”道出了其中的真谛。

现在的科学水平还无法准确预报这种大的苦难和灾难在何时何地发生,它往往在人们毫无提防的时候突然来临,就像唐山、汶川、玉树地震一样。不愿面对伤疤和苦难的人们,却要以这种更残酷的方式,来面对历史的苏醒。苦难的受害者,并不只是那些受伤害的个体,而是所有人的共同人性,所以对苦难的揭示和记忆,也是一种对创伤的安慰和人性的追寻。《唐山大地震》就是这样一部寓言,它用一个带着体温和血泪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苦难重压下人性的尊严。

那些死亡者的生命不会回来了,那些受难者的青春也不会回来了,但这种对于苦难的聆听和见证,会让我们对现实始终保持一份清醒。实际上,在这个麻木迷茫的年代,做一个对苦难历史的记录着和见证人,也是一份人性的行动和责任。

第五篇:观后感:唐山大地震

观后感:唐山大地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观后感:唐山大地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观后感:唐山大地震1

刚刚看完冯小刚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在看之前是没抱多大希望的,用一家人的命运来承载整个唐山人或者说整个民族的灾难,我不知道是不是合适,但是我还是终究坐在电脑前哭得稀里哗啦,关上电脑,我一直在想徐帆说得那句话,“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

其实,我还是无法体会这样一位母亲的心情,因为我们还没有“没了”,23秒,或许短的我们眨一下眼就过去了,这23秒我们可以做什么?

其实,或许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这其中的意义,想起来曾经学过的王蒙的一篇散文,《敬畏生命》,我甚至早已经忘记了它如何讲述的,只是记得这四个字,是的,敬畏,不是单纯的珍惜,是敬畏,尊敬的敬,畏惧的畏……

电影开始的时候,徐帆对着丈夫的尸体喊着,“老天爷,你这个王八蛋!”用一句主旋律的话来说,“灾难无情人有情”,只是我想等到要经过一次灾难和沉痛才能看清情,是不是太悲哀?

悲情?感动?承重?……

很难用词语来形容现在的心情,但是有时候沉默就够了,23秒的死,32年的生……生死就是这么仅仅的嵌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我们会在片中责怪老天的无情,会在片中感叹人生,但是我想,过去了就过去了,而我们也该看看身边的这些人,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

因为一旦没了,就真的没了.记得和一群朋友谈论,假如安徽以后真的地震怎么办,我想有些事情不是想逃就可以逃过的,但是不逃避不代表迁就,只是带着一份感恩过我自己……

观后感:唐山大地震2

关于冯导的这部电影最近各大电影院都在热映,给冯导带来了不小的票房,我想这部电影应该会超过《阿凡达》,的确这确实值得庆祝!

但是今天我想说的是,在大家都被这部电影所震撼的时候,但我却不为这部影片而流泪。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觉得冯小刚并没有排出我想要的那种震撼。本身冯导的这部电影就没有多少地震时的悲惨景象,而是用很大的笔墨来描述了灾后人们心中对亲人的思念。其实“思念”这个出发点是对的,这个想法可以感动很多人,亲情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是任何情感不能代替的。

但是我觉得,冯导的拍摄思路是错的,这仅仅是我的个人想法。冯导突出的是李元妮对女儿的思念,母爱,这没有错,但是我觉得应该从女儿的角度来拍,来刻画女儿由对母亲的恨转变成对母亲的谅解,女儿的感情转变很重要,对于我说的这个冯导只是轻描淡写的用开头和结尾的几分钟带过了。。并且我觉得冯导的电影中间有的地方太电视剧化了,情节刻画的不够尖锐,没把中国人的大爱刻画到淋漓尽致的程度。

诚然,我自认为我是一个挺容易被感动的一个人,有时候就连一篇极短的小说都可以将我打动的流下眼泪,可是,冯导的这部力作却没让我流下一滴眼泪。这说明什么?并不能说明我是个没有感觉的人,这能说明这部电影他没拍到位!我想,如果他拍的是唐山地震时候那些活着的人在没有任何支援的情况下自己用手一点一点搬起巨大的石头抢救亲人的场景的话,也许我会为中国人的坚强而骄傲,而落泪!

当然,这只是我一个人的片面之词,不足以作为什么,这也仅仅是我的个人想法。

观后感:唐山大地震3

今天,我们一家带着一颗被震撼的心灵走出了电影院,眼睛里也不少几滴泪珠。

我们去观赏了电影,唐山大地震,想一睹当年地震时的风采,更想看看,人类在灾难前应该怎样面对。电影首先介绍了一家人,一家不富有但充满温馨气息的家庭。孩子中的姐姐总觉得爸妈偏爱弟弟。后来地震了,爸爸在灾难来临时走了,两个孩子被压在了一块板下,只能选择营救一个,另一个必需得死,母亲在无奈下选择了弟弟,姐姐在石板下悄悄流下眼泪。姐姐后来被解放军夫妇领养,活了下来,却因为心中的那片阴影让她变得沉默寡言,不能让她忘记,她原谅不了她母亲。她长大后和一个外国人成婚,在加拿大生活,巧合他弟弟也结婚了,他们的孩子都叫点点。看见了唐山又地震了,怎么也按捺不住,走向了唐山,巧合看见了她弟弟,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看了这篇,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在自然的灾害面前,人类显得多么渺小;而在团结起来的人们面前,灾难又显得多么不堪一击。而亲情是永远也改变不了的关系,就像铁链把我们连在一起,在中国的土地上,大家都是亲人,这是怎么也无法抹去的血缘,大家的身体里都流淌着中华的血液,每个人都是中国这条龙的一片鳍,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就阻挡不了我们向前。

观后感:唐山大地震4

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但我为受难者表示深深地哀悼!今天我有幸看到了由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再现了当年的惨烈灾难和感人故事。片中的父亲母亲,在地震来临时首先想到的是还在家里的两个孩子,父亲为救孩子冲进将要倒塌的房屋,然而不幸遇难。当两个孩子被发现压在同一块石板下,母亲忍痛选择了儿子,对于一位母亲而言,这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啊。“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为此她承受了32年的痛苦和折磨。而女儿在一场大雨后奇迹般生还,并被一对好心的解放军夫妇收养,因不能理解母亲,记恨母亲32年。后因在汶川地震救援时看到一位母亲为保其他人的安全,不惜锯断女儿的腿,她终于理解了母亲。“亲人,永远是亲人”,当回到久违的老家,看到相片下母亲为自己洗好的西红柿;看到母亲下跪道歉;看到母亲给自己买的书本和书包,她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留下悔恨的泪水。此时此刻,我已是泪流满面,为这伟大的母爱和无私的奉献!

看完了《唐山大地震》,我们感动着。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人类虽然渺小,但是只要团结起来,就能够战胜一切挫折困难。虽然唐山损失惨重,但我们不同情唐山,相反,我们对唐山充满信心。如今,唐山没有让我们失望,在大家团结一致地努力下,唐山已从灾后重建中恢复,经济迅猛发展。

看完电影,我们感动,感谢,更要感恩!幸存的唐山人民感激抗震救灾时遇难的同胞,感激全国人民对他们伸出的援助之手。而我们,在快节奏地生活的同时,应该抽时间去看看我们的亲人,珍惜爱我们和我们爱的人,感恩他们对我们的爱护和关怀,留住身边的幸福时刻。“亲人”,这是多么温暖的字眼,让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感恩亲人,感恩社会,让感恩的心代代相传……

观后感:唐山大地震5

“太感人了!太感人了!”看,妈妈哭得正起劲呢!哈,我们在看《唐山大地震》。“你们俩怎么都是“铁石心肠”啊!“妈妈看我和爸爸无动于衷,便有些生气(看来必须得哭!)。

在网上,电视上,大家都说《唐山大地震》什么非常感人,非常真实。我呢,心里痒痒的,也想看看。于是,就买了张碟片。

一切OK!开始观看!1969年,唐山的卡车司机方大强迎来了自己龙凤胎儿女,方登,方达,妻子李元妮差点送命,好在母子平安。1976年,转眼七年,儿女已经7岁了。方大强经常在外工作,好不容易回家一趟,姐弟俩非常高兴。在安静的夜晚,突然——地震了。为了救孩子,方大强死了。姐弟俩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只能救一个,另一个会被水泥板压死。李元妮忍痛割爱救弟弟方达,而在水泥板下的方登听的清清楚楚,非常恨妈妈,而方达也失去了一条胳膊。大家都以为方登死了。没想到,方登,奇迹般的活着,后被军人王德清夫妇收养。从此,母女,姐弟天各一方,知道32年后的汶川大地震,他们才重新相认……

据说,这是真实的事情。也太具有传奇色彩了吧!在当时,方登非常气愤妈妈没有救她。所以,三十几年了,一直怀恨在心,没找亲生母亲,对养父母说“我记不起来当时的事儿了”。我先批评一下方登,亲生母亲终究是亲生母亲啊!母亲没救你,或许是她的错,但你怀恨在心,就不对了!这几十年,你的母亲一直对你有许许多多的愧疚,你知道她是怎么过的吗?为了方登和方大强,不改嫁,不买好房子,时时刻刻念叨着你们。当然,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受了这么大的委屈这样做也是情有可原的……

观后感:唐山大地震6

“23秒,32年”这是冯小刚导演用来概括本片的最佳词语。

昨日,很荣幸,妹妹请客请我去看电影,这种好事当然不错啊!不过,在查看当天的电影的时,我不是很想看《唐山大地震》(以下简称《唐山》)。因为我害怕看完《唐山》会太过伤感,毕竟这作为中华民族历史的一次伤痛,谁都害怕再次回想起那种痛苦的记忆。但是,当我看完《唐山》时,我却发现我有些过于担心了。

回忆伤痛,却不给人留下阴影。这是我看完《唐山》后的感觉。说实话,这次冯导确实厉害。对于曾经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人来说,那确实是一次无法抹灭的'伤痛。现在在拿出来还原历史,会不会在勾起人心中已渐渐抚平的痛呢?我觉得,冯导这次在这个关键问题上处理得很好,最起码是给我的印象是这样的。

《唐山》是这几年来我看见过的第一次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主题的中国大片。通过一个家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的变化,来表现唐山大地震震后32年给人们带来的变化,很深刻的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感情。我觉得编剧很好的将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联系在了一起,用一个32年后的灾难去抚平一个32年前的灾难所留给一个家庭的伤痕。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电影中,汶川地震中那对母女之间,特别是那位母亲的取舍与不舍,很好的化解了女主角心中的伤。这以一种相当于情景还原的方式来化解一个误会,是比任何的劝说或者是道歉更具有说服力。当女主角紧紧地抱住那位母亲时,每个人都明白,一切都好起来了。

最后,在此为唐山大地震的罹难者表示哀悼,以此缅怀。

观后感:唐山大地震7

这天,我在电脑上看了一部电影《唐山大地震》。电影讲述了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中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

那一天,动物们表现的与平常大不一样,尤其是蜻蜓,遍地都是,到处乱飞,但是所有人都不明白这是灾难来临的前兆。

夜晚,一阵巨大的轰隆声把沉浸在美梦中的人们惊醒了。大地剧烈震动起来,天边一片紫色,这时候,人们才明白是地震了!方登、方达姐弟俩被压在废墟下,他们的爸爸为了救妈妈而牺牲了。人们发现方登、方达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面的两端。只能选取救一个,但是他们的妈妈一个也不想放弃,两个孩子都想救,但是余震又来了,没有时间再思考了,妈妈最终选取了救弟弟。被压在水泥板下说不出话的姐姐清楚地听到了妈妈的选取,心都快碎了。弟弟得救了,妈妈也以为姐姐不在了,但是姐姐方登在拉尸体的车上奇迹般地醒了过来。

之后,姐姐方登被一对好心的解放军夫妇收养。姐弟俩一天天地长大,成长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悲欢离合的故事。直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们参加了唐山的志愿者救援队,这才相会、相认……看这部影片时,我哭了很多次,真是太感人了!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明白了母爱的伟大。我也明白了无论应对什么样的灾难,只要心中有爱,就没有过不去的难关。

观后感:唐山大地震8

一秒、两秒、三秒……

时光不停流逝,大地在颤抖着,每个人沉浸在一片黑暗中,内心充满忧虑,焦急,期盼……挂在你们脸上。雨水混合着泪水一滴滴洒落在地上。一座美丽的城市,瞬间倾倒,化成一片废墟。天,漆黑的压下来……

你们在心中祈福着,心里充满忧虑与惶恐,面上却是平静如江水,因为你们想让你们的亲人更坚强,不想让他们悲哀。此刻我那一向平静的心颤抖起来“加油,要懂坚强”。心里虽这么想,但眼泪不争气的来了出来,你们陷于危难之中,做为同胞的我,心与你们同在。

是的,我们同你们一样,心中期盼着明天阳光的到来,多么期望你们能从灾难的魔爪里逃出,我们的心永远同你们在一齐,振作起来吧!相信团结就是力量。当我看到你们不放过一丝期望,用自我的双手从砖瓦的碎片里,救出一个个垂危的生命。此刻的我紧紧握住双手,内心为你们祈祷着,“不要有事,千万不要有事。”期望你们不要沮丧,不要悲伤,抬起头勇敢的应对残酷的现实,现实虽残酷,但不要怕,我们与你们用在大胆向前走。

灾区的人们,我们也许并不确切的明白他们的名字和以前的生活状态,但我们唯一明白的是,你们是我们的同胞,你们在某个时空上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你们与我们一样都有着生活的热望与梦想。

这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让许多生命尚未充分展开便直接面向死亡,让许多也许普通至极的生活理想从此归于死寂,再也没有实现的可能。不要怕!有梦就有期望,只要不放过一丝期望,相信我们能同你们一齐共建一个新唐山。

加油,人生路途是有坎坷,所以我们要懂坚强!

观后感:唐山大地震9

昨天去看《唐山大地震》了,走进电影院时,工作人员每人发了一包纸巾,我也没觉得我会哭。

一开始看,还能没心没肺的和小傻说说笑笑,可是,越是深入,就觉得越不可思议,人的到底内心可以有多深?看的同时,我不断在问自己,如果我是方大强,我会推开元妮吗?让心爱的人活着,我或许无法体会他们俩人之间的爱情,大强没有多想的一推,救了元妮,而他自己就这么没有了,我们这一代,如果亲身遭遇这种事,在灾难面前,爱情又有多少价值?至少,我很羡慕元妮,因为大强那么爱她,谁会不羡慕呢?我也同样渴望。

电影里,元妮的每一个选择,都是那么让人情绪如同坐云霄飞车,在救儿子还是女儿这场戏时,她说救儿子时,我的心也是那么悲痛,男孩、女孩,男孩就真的比女孩重要吗?她说就儿子时,方登的心如死灰,多么怜惜她,上天对她是多么残忍,如果我是元妮,我又会如何呢?儿子?还是女儿?我觉得我会疯掉的,她的内心承受了多大的压力,承载了多少悲痛?我想我没有她那么坚强。

如果我是元妮,我会一辈子守着大强过吗?一开始认为不会,可是,元妮告诉她儿子的那段话触动了我,“哪个男的拿命来爱我?我这辈子跟他,值了。”想想是的,这是爱,我向往的便是这样的爱。虽然现实生活中,至少我生活的地方不会发生这样的自然灾害,爱情也许也是平平淡淡,可是,要做到两个人相守也是很难的,何况元妮一个人守着属于她和大强的爱情,几十年,从二十几岁开始,一直带着回忆过活,也许,支撑她活下去的,就是大强给她的回忆了。因为,她的命是大强给她的,她一个人活着两个人的份。

观后感:唐山大地震10

昨日我看了唐山大地震,我心中有几个问题,为什么王登明明已经失去了知觉,为什么她又能在装尸体的车上活了过来?为什么王登的弟弟遇到地震后第一时间去救援,他不怕再给他扎死呀?看了这部电视,增加了我对亲情的理解。这就如我和弟弟之间的故事。

我和我弟弟的感情也很深,虽然我和弟弟在家里打打闹闹,我一向都不谦让他,可是他一走我一个人在家也没意思。

他走的时候我很亲他,妈妈还把他送到电梯口。回来我坐了一会作业,妈妈说:“正道为什么不爱学习呀!我都快愁死了。”我说“妈妈,那是因为你没有对正道全力以赴呀。我从小你就全心关注的教我学习。而此刻呢?你的职责就大了,每一天都读书读到1、2点,自然没有时间交正道了。”妈妈说:“哦,我明白了。看来以后还要和你多聊聊,毕竟小孩子最了解小孩子。”

到了晚上,我一个人在家也没趣,于是我就给弟弟打了个电话。我对他说:“弟弟你是我最依靠的人,请把我的玩具找到,带回来吧!”弟弟双开地说:“哥哥,没问题。”结果弟弟回来了却没带回来我的玩具,我就对弟弟说:“你骗人,我的玩具呢。”弟弟说:“是奶奶不让带,不是我不带。”我说:“哦!弟弟对不起我误会你了。”

第二天,弟弟回来了。我立刻感觉不孤独了,我又是原先那个活泼的谢正天了。所以结局王登一家消除误会又团聚了。

观后感:唐山大地震11

“老婆,老婆,你在哪?”

正在我绝望的等待死亡的时候,她睁开眼睛说:快跑,不要管我,先找孩子……我可能活不成了,你一定要照顾好我们的孩子,把他们养大……

这些是我看完东方台系列记录片《唐山大地震》与少数幸存者谈话后记忆的写片段,从前听说唐山大地震可能是很熟悉的的话题,可最近看了这个节目感触很深,原来这几乎见惯的话题是这么血腥……在我看来美丽的世界发生这么大一次灾难。我认真的看,听,听他们心底最真实的心声,生与死人性的心里的斗争,每个幸存者都很激动,但有更多是痛苦……

“我开飞机看整个唐山的时候,我非常伤心的哭着并向上级汇报情况,这个我生活这么多年的地方已经是一片废墟,这时在北京中国各部分地区派的飞机带着救援物资赶来,人们不管抢着吃,当时已经不知道手脏不脏抓起来就吃。此时的唐山已经没剩什么了……”

看那些记录,照片,倒塌的大楼,下面压着的却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爱人,家人,朋友,可他们都压在下面,有些已经死去,有些人呼吸困难,或者流着血等待死亡……真的好痛心,原来我心里美丽的世界……我太不知道满足了,自己也知道这点不好,可是却改不了,还是不满足,满足就是放松自己!我不满足,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但是跟他们比我是幸福的幸运的……祈祷世界和平,减少灾难,好人一生平安!

观后感:唐山大地震12

今天,我观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感受颇多,下面就给大家说一下吧!

故事发生在1976年的唐山。那天晚上,天际闪出一道紫光,紧接着地震就来临了。方登和他的弟弟方达以及父亲母亲也被卷入其中,他们的父亲遇难了,姐弟俩也被压在废墟下。母亲要做出一个艰难的抉择:两个孩子都压在一块石板下,救弟弟姐姐就要死,救姐姐弟弟就要死——母亲无奈,只好选择救弟弟。弟弟的左臂断了,却活着出来。而姐姐却生死不明……

母亲带着弟弟方达走后,姐姐方登又在死人堆里奇迹般的活了起来,并由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就这样,在风风雨雨后的2008年,汶川地震爆发,姐弟俩都坚决的加入了义务抗震救灾的队伍中。也就在这时,他们相遇了。母亲、方登、方达在相隔32年后又团聚了。母女之间的恩恩怨怨也就此了解(方登以前恨母亲没有救她)。一家人又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这部影片的场景十分震撼人,尤其是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我的心都被紧揪了起来。人在大自然的面前是这么渺小,这么无助。还有就是俗话说的“患难见真情”,在大灾大难面前,所有的人都团结起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工人、战士、商人……他们都伸出同情的双手。方登一家的故事正是所有唐山大地震中受害家庭的典型代表,他们用不屈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战胜了困难。23秒的地震让他们分隔了32年,中间有多少恩恩怨怨,恐怕没人知道。

珍惜我们的生命吧!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观后感:唐山大地震13

几个月前,我随母亲一起去看《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从不会看电影落泪的我,在电影院里,低声落泪。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一对父母在地震期间,拼命地寻找自己的儿女,却发现,只能救这两位的其中一位。在当时的社会,是重男轻女的,因此,在不断的犹豫中,母亲选择了救弟弟。而女儿却幸运地存活了下来。女儿过了几十年后,最终与家人重逢。

最让我感动的是,母亲不忘女儿的愿望,给女儿买大大的西红柿。我感受到了伟大的母爱,母亲允诺的事情,她做到了。尽管女儿“死去”了,母亲依然遵守诺言,在女儿的坟前,洗了两个西红柿。可见,母亲对女儿那满满的爱啊!

在生活中,母亲对我们的爱不亚于《唐山大地震》里面的母亲。在儿女们需要温暖的时候,母亲会第一时间给予。在儿女们有什么困难的时候,母亲就会像知心姐姐那样,热心帮忙。尽管在生活中,或许母亲是一个唠叨的人,但是,她,是最最懂得儿女的人。

当然,“唐山大地震”带给我的震撼也远不止这些,甚至那些在影片中,一次正脸也没有露的满身淤泥的解放军叔叔们,也是同样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有的伤了,有的还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却没有一个人发出怨声,都是无比坚强的冲上前去,与大自然勇敢地搏斗!自然灾害是可怕的,也是很难预料的,但只要所有人一条心,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赢得胜利!

这使我想到了一句宣传语:灾难只会让我们更加团结,团结必定使我们战胜灾难!

观后感:唐山大地震14

xx月xx日是唐山大地震正式播放的时间,我们坐车到南坪万达广场去看唐山大地震,我们买了票,走进电影院,我非常高兴,因为这次是我第一次看电影,我们走进电影院的4号厅找到了自己的坐位,并坐下来,最先开始播了二十分钟的广告,声音大得不得了,我的耳朵都快被震聋了,终于开始了,1976年7月28日3时,唐山市有非常多的蜻蜓在飞,到了晚上,唐山市的天空变成紫色了,整个唐山市在23秒内夷为废墟,24万人死亡,5000人变成残疾人。有一块水泥板压住了一对龙凤胎,男的叫方达,女的叫方登,因为一块水泥板里面压住了两个人,如果敲开姐姐那边就压弟弟那边,所以只能救一个,他们的妈妈说:“救弟弟。”于是弟弟被救了出来,姐姐被甩在了死人堆里,下起的大雨把她给淋醒了,她开始去找她的妈妈,可是还是没找到,然后她遇到了两位军人,最后她被两位军人收养了。后来方达和方登在汶川相遇了。最后,他们(她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非常悲伤,也非常感人,里面的母亲一直想到自己的罪过,一直感到心痛。三十二年的时间里面,她说了二十年,回家的路怎么走,这真让人感动,这个妈妈真的很伟大。让我们珍惜生命,珍惜我们的亲人,珍惜我们的妈妈,好好生活每一天。

观后感:唐山大地震15

昨天我去看电影《唐山大地震》,好感人啊!我都哭了。

电影讲的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发生的一个感人故事。爸爸为了救姐弟俩被楼房压死了,妈妈看见一块楼板压住两个孩子,只能选救其一,最终做出了救弟弟的痛苦选择。一场大地震夺去了唐山24万人的生命,好可怕啊!

看完电影我就想,地震太可怕了,地震是如何发生的呢?赶快去找答案。原来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和刮风下雨一样。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一年中有500多万次,而象唐山那样的地震一年平均1—2次。绝大多数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在运动中坚硬的石头受到力的作用,发生形状的改变,有时发生破裂,这时就会产生地震。

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立刻躲到卫生间或是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并紧紧抓住桌子腿,不能慌慌张张地向外跑,因为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

看完电影,我心里特别难受。我想向唐山和汶川地震中遇难的人们表达我的悼念之情,愿你们在天堂能生活的更幸福!我也希望地壳不要再发生变化了,不要地震,让我们能快乐的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

看完电影,我和他的眼睛都是红红的,哭的。我没想到他也会用心的看并感受电影的内涵。本来我是想让他写地震救援及亲情方面感人的故事。可他说他想知道的是:为什么会地震?为什么我们现有的科学技术不能预防地震?这还真是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我让他自己去看书,去找答案。最后还是他给我讲了地震的知识呢。

下载唐山大地震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唐山大地震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都说人类征服了自然,但当自然灾害来临,人类却是如此的渺小1976年7月28日那天晚上,在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一场7.8级大地震。在短短的几秒内,一个平静的城市瞬间......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大全

    感动,唐山大地震今天一个人看完了电影《唐山大地震》,颇为感动,为逝去三十多载的生命,更为坚强于人世的无数唐山同胞。 这是一部十分轰动的电影,一直没有机会看,今天终于在优酷网......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范文大全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看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唐......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汇编15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76年唐山大地震,人们在地震面前显得是那么的弱小,那么的无助。丈夫用生命换得了妻子的生命,而妻子......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即便普通观众在急于抹泪时会对故事结构放松标准,仍有人注意到《大地震》让细碎的煽情和主人公的命运激起共鸣之间发生脱节的细节,这些让人不甚满意,或者......

    唐山大地震 观后感

    内容摘要: 唐山大地震 观后感:老婆,老婆,你在哪?(我声嘶力竭的呼喊着我的亲人,似乎忘记身上的疼痛,推开了压在我身上的家具跟瓦片,我找到了她,用尽全身力气把她抱起来喊醒在昏迷的他,我......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中文系07501班 胡祯 10g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被拒绝搬上银幕一年之久的《唐山大地震》终于在今年7月23日上映,实际早就想看了,但是一直迟迟未去,直到暑假休息才带着一种特别......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第一遍看为片中复杂而戏剧性的感情而哭泣,重看第二遍才仔细品味片中的一切是多么符合实际。从口音的变化到每一段心路的历程都深深的折射出时代的变化,折射出偌大的中国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