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学期第一节语文课教案
欣赏新课文,走进新生活
教学目标:
引领学生走进课文,欣赏课文,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讲说自己小时候对新书的向往的故事。
激发孩子爱书的情感。
闻闻书香
总结:孩子们,就是这本薄薄的书,将陪伴我们整整一个学期,他是我们最好的伙伴,与我们形影不离。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一下他吧。
二、欣赏课文
多媒体展示目录
1.习惯篇
过渡: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将是本学期我们重点要培养的习惯。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同学是怎样朗读、背诵、课外阅读的。
(1).欣赏习惯的课件
(2)说说他们做的怎样?
你有什么想法?
2.写景篇
(1)出示目录
《秋游》、《乡下孩子》、《云房子》、《夕阳真美》
(2)欣赏相关动画
(3)欣赏乡下孩子配乐朗读。
(4)学生试着自己赏读以上任一篇课文。
3.诗篇
(1)出示目录
《登鹳雀楼》、《青松》、《一株紫丁香》、《水乡歌》
(2)欣赏配乐朗读
(3).学生试读任何一篇
指明读,全班欣赏。
4.写人篇
(1)出示目录
《要好好学字》、《朱德的扁单》、《大禹治水》、《梅兰芳学艺》
(2)看动画,说说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5童话篇
(1)出示目录
《小动物过冬》、《小鹰学飞》、《青蛙看海》、《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
(2)看动画
(3)选一篇自己最喜欢的读一读,给同学讲一讲。
三、走进新生活
过渡:刚才大家欣赏了我们的新课本,就是这位朋友将引领我们走进新学期,走进新生活。
你打算怎样与我们的这位新朋友交往?怎样不辜负新朋友对我们的期望呢?
1.学生说说自己新学期的打算。谈谈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和疑虑。
2.教师相机指点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并注意用语言鼓励学生,帮学生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
四、总结
同学们已经与新课本交上了朋友,希望你们在新的学期里有新的气象。用更大的进步来回报关心我们的父母和老师。
何庆梅
第二篇:新学期第一节语文课
新学期第一节语文课
一、聊天
1、又一个暑假过去了,假期里你都干些什么了?有什么收获和感触?
2、新学期开始了,回顾过去,你在语文学习方面积累了什么经验?还有什么困惑?需要老师的什么帮助?
(目的:相互了解)
二、材料分析
1、出标材料。(略)
(说明:各校考生都非常重视语文科。希望大家努力把自己语文成绩提高一个档次。)(目的:使学生高度重视语文)
三、讲故事教师讲故事,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一个灰心丧气的青年人,因科举没考上,便颓废不堪,一蹶不振,整天关在屋子里,抱头痛哭。有一天,一位老者跨进门,语重心长地说:“假如山上滑坡,你该怎么办?”年青人喃喃:“往下跑。”
老者仰头大笑:“那你就葬身山中了。你应该往山上跑,你只有勇敢地面对它,才有生还的希望,天下事皆然。”说完便飘然而去。
(——只有勇敢面对挑战和困难,才能战胜它。往上走,不要往下走,学习亦如此。)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相信自己是一只雄鹰,勇敢面对一切挑战和失败。)
开学第一天,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儿:每个人把胳膊尽量都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情,有什么做不到的?
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再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同学只剩下了八成。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大家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候,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成功在于坚持,这是一个并不神秘的秘诀。)
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
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要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道你为何不要? 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你们说,这个小孩是
不是很聪明?(——重要的还在钓技。学习,不能只记住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小结: 第一,相信自己,勇敢面对
第二、养成习惯,重在坚持
第三、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目的:鼓励士气,明白学习的道理)
四、其他说明
1、我的课堂风格:民主、开放、个性
要求大家:主动投入,参与讨论,大胆提问,适时笔记。
2、我的训练方法
《成才之路》第一卷课前完成,第二卷课后完成。基础知识每周一练。作文训练,单周一篇随笔,写在随笔本上;双周一篇作文,在作文课当堂完成。
3、其他规范
课堂笔记做在课本上。作业本2本,一本写作文,一本抄写和默写。随笔本一本。读书笔记本一本。
黑色水笔、红色笔、铅笔各1支。考试、作文、作业一律用黑色水笔工整书写。(目的:规范要求,养成习惯
五、课后作业
4、你在新学期有什么新设想?语文的弱项在哪里?什么原因?想怎么解决?有什么困难需要老师帮助?对老师有什么要求?(结合你的情况,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问题谈谈。写在随笔本上,我阅读后回复)
(目的:进一步摸底,以便因材施教)
第三篇:第一节语文课教案
教学目标:
一、让学生懂得课前该做哪些准备,课上该如何表现,课下该如何作
业。
二、通过自我介绍、师生互动让学生认可教师
三、通过对话交流对学生进行初步了解,教师的适时适当点评鼓舞学
生的表现欲
四、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兴趣,使学生树立“大语文学习法”,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教学设想:
通过本节课让学生有兴趣学习语文的各个环节,让学生觉得老师的语
言美、见识广、素养好、魅力大,拉近与学生距离,从而“拜倒”在语文学习上。
教学过程:
一、欢迎词
同学们好,首先祝贺大家顺利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也热诚欢迎大家来到绿树成荫、幽雅美丽的一中。从今天开始我将伴随大家进入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
二、自我介绍
我的名字叫?。语文是什么?是一笔好字,是王羲之;是一张铁嘴,是晏婴;是秦汉明月,是先秦诸子;是历史的见证,是司马迁;是壮美的山河,是李白;是为百姓的同情,是杜甫;是爱国的情怀,是岳飞;是开阔的胸怀,是苏轼;是田园的闲逸,是陶渊明;是对社会的解剖,是曹雪芹——是灿烂的中华文化。是指物作诗立就;是下笔如有神;是满肚子的名篇佳作。
语,语言,说话。像墨子劝说楚王停止攻宋;像孔明舌战群儒联吴抗曹;像钱钟书演讲妙语连珠;像周总理谈判机智幽默。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进什么场合发什么言,话一出口如春风拂面,如隆冬的炉火,如炎夏的清泉。文,文章,文采。他是比喻迭起的《离骚》;是气势如虹的汉赋;是凝炼隽永的唐诗宋词;是琅琅上口、词彩句丽的散文;是栩栩如生、生动形象的四大名著。
多读胸中有本,多写笔下生花。读得多才能写得好,写是读的运用,读是写的基础。写真事、描真景、抒真情,写下丰富多彩的生活,写出生活的丰富多彩;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努力使文章情文并茂。
爱好语文吧!同学们!他能使你脑满诗书,出口成章;他能使你洞察历史,志存高远;他能使你心灵纯洁,感情丰富;他能使你聪明智慧,善思善辩;他能使你文思如泉,笔下生彩。
三、教材介绍:
1、教材封面的色彩:一改我们小学教材的鲜艳色彩,整个封面显
得典雅、清新而又厚重。寓意为我们已经告别了天真、幻想、好奇、活泼的五彩缤纷的童年,开始踏进理性、思索、追梦的少年。
2、教材封面的内容:上半部分为文言(小学的《两小儿辩日》就是
文言文),这似乎在告诉着我们,这册书里展示了一部分博大精深、灿烂
辉煌的中华文化。
下半部分的图案是什么?——两匹扬蹄的骏马。
有什么寓意?能想到一些关于马的成语吗?一马当先(比喻领先);
万马奔腾(成千上万匹马在奔跑腾跃);龙马精神(像龙状的骏马,比喻
人精神旺盛);马到成功„„
3、寄语:每位同学都是一匹扬蹄的骏马,在语文这片广阔的天地里
自由驰骋徜徉,在这册书里,你们将走进一片神奇的天地: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这里有一生都在为改变整个民族的命运忙碌着,以俯瞰超拔的目光、人类文明的目光关照灾难深重的民族、“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
迅;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靠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难以想像的和极端
困难的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唯一一位科学家玛丽·居里;有留连西湖美景、慨叹“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泪洒他乡、悲叹“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悲情游子马致远„„。这里面的一道道精神的美味,散
发着芳香,让我们尽情享受;一次次精神的探险,让我们留连往返。
4、语文课学什么?为什么还要学语文?
语文课,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学习我们的母语。刚才我们用母语
做了交流,一点儿障碍也没有。也就是说,我们运用母语都已经挺熟练了。
那么为什么还要学习语文呢?为了能够更好地听说读写。
第一、听。并不是有耳朵就会“听”。九年级教材有篇课文《杨修之
死》(《三国演义》)里“曹操吃鸡肋”的故事:曹操和刘备打仗。凭借
着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两军对垒了很长时间,曹操的进攻都被打得落花流
水。曹操想要再进兵,心里知道取胜的机会很小,想要收兵,又害怕被刘
备的军队耻笑。心里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厨师给他送来了一碗鸡汤,里
面有鸡肋。这时候正好夏侯惇来问他夜间军营的口令,曹操随口回答:“鸡
肋”。曹操手下有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人叫做杨修,他听见这个口令,就叫
人收拾行李,并且说:“听听今天晚上的号令,就可以知道魏王很快要退
兵了。鸡肋嘛,吃起来没有什么味道,丢掉又可惜。就好比进攻不能胜利,退兵又觉得可耻,留在这里也没有什么意思,不如早走吧!”
同样是两个字“鸡肋”,其他人听到的只是一个口令,杨修听到的却
是曹操心里的犹豫不决,听到军队退兵的信号。杨修的过人之处,当然不
仅仅是聪明,还在于他满腹经纶,饱读诗书。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断增加自己的语文知识,注意训练自己“听”的能力,我们也能从别人的话语中听出更深层的含义,能从各种听觉信息
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多有用的东西。
(会“听”的同学刚刚应该已经记下了陈燮霞、鲁迅、玛丽·居里、白居易、马致远!因为这是绝好的作文素材,能记起一些信息吗?指名学
生提问)
第二、说。先讲一个故事《最好的与最坏的东西》:从前有一位国王,吃厌了宫中的各种美食,于是让随从带着他到民间去寻找美食。这天他来
到一位有名的厨师家里,要求厨师为他准备两顿饭,第一顿要做成世界上
最好的东西,第二顿要做成世界上最坏的东西。做得好,厨师就能得到重
赏,如果做不好,厨师的性命就难保。
不一会儿,厨师做完了第一顿饭。只见盘子里是一些可口的蔬菜和切
成薄片的牛舌头。厨师解释说:“舌头是人类最好的东西之一。舌头能说
出真理,能表达真情,让人类充满智慧和感情。”国王听了非常满意。
过了几天,国王又来了,他准备吃世界上最坏的东西。却发现厨师给
他做的食物跟上次是一样的。国王正要发怒,厨师说话了:“舌头是世界
上最好的东西,但也是最坏的东西。它能说出愚蠢和恶毒的话语,让人类
充满绝望和仇恨。”国王听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说,这个行为只要不是哑巴,谁都会。但是同一个内容,不同的人来
说,效果就不一样。为什么?我们不能断定说,语文学得不好的人,话就
一定说得不好。但是我们可以肯定,语文学得好的人,他所说的话一定会
吸引人,会带给人智慧和美的感受。
第三,读。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上学好语文,我们
就可以更好地阅读课外的书籍;反过来说,课外书籍阅读得越多,我们的语文成绩就会更突出。中考占40分。
第四、写。“写作”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管你爱不爱学语文,不管你的语文学得怎么样,你只要想过一种正常的现代文明生活,就必须
去“写”。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容易一点、更轻松一点、更富有情趣一点,我们当然要努力写得更好一点。这就需要我们学习语文,学好语文。同
时作文在中考所占的分值有60分,半壁江山,想要有好的语文成绩,写
作一定要重视。编班级作文集。
四、学习必须的工具和要求
1、一个作文摘抄本(必须硬皮本)、两个语文作业本(单行或双行,如果字迹潦草将换成田字格)、一个小测本、一叠作文稿纸、一个周记本、硬笔书法描红本
2、工具书:新华字典(科代表必须每天带在书包里)
3、课外书籍:《繁星·春水》、《伊索寓言》
课外阅读推荐期刊:
《散文》、《散文选刊》、《小小说选刊》、《意林》、《中国校园文学》、《杂文选刊》、《青年文摘》、《读者》„„
自选书目: ①《花季·雨季》 ②《窗边的小豆豆》③《梦里花落知多少》
推荐散文作家:毕淑敏、林清玄、汪曾祺、周国平、迟子建
4、每天要交的作业:字词抄写
5、每周要交的作业(周一):周记一篇(随笔,300—500字);C:摘抄一页;
A、B:2页 ;硬笔书法3页
6、课前:预备铃后科代表带读。
7、摸底成绩出来后将分学习小组。
8、书写使用中性笔,不许用涂改液等
9、每次做作业前必须先及时订正前一次作业中的错题,若不及时订正,之后作业将不予以批改。
要求:投入的课前:
预习四步法:
一看:看课文前的预习提示,看课文,看注释,看课后后的“字词积累”(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字词)。看完后,对课文有初步印象和全面的了解。
二查:就是查工具书。弄清字音字形,弄清词或句子的含义,扫清文字障碍。“看”和“查”是课前预习的起码要求。
三思:就是思考。要求依据提示、课文、习题进行思考,如提示的问题是否懂了、句子的理解、写作特色的分析等问题能否解决。
四批:标自然段序号,在不懂的地方标上符号,(用铅笔),如不懂的地方用“?”,重点处用“——”,很有感悟的地方可进行简单点评。
附:节选自《脂砚斋重评红楼梦》
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甲戌侧批:声势如现纸上。甲戌眉批:从黛玉眼中写三人。】第一个肌肤微丰,【甲戌侧批:不犯宝钗。】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甲戌侧批:为迎春写照。】第二个削肩细腰,【甲戌侧批:《洛神赋》中云“肩若削成”是也。】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甲戌侧批:为探春写照。】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甲戌眉批:浑写一笔更妙!必个个写去则板矣。可笑近之小说中有一百个女子,皆是如花似玉一副脸面。】其钗环裙袄,【甲戌侧批:是
极。】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甲戌侧批:毕肖。】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甲戌侧批:此笔亦不可少。】互相厮认过,大家归了坐。丫鬟们斟上茶来。不过说些黛玉之母如何得病,如何请医服药,如何送死发丧。不免贾母又伤感起来,【甲戌侧批:妙!】因说:“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说着,搂了黛玉在怀,又呜咽起来。众人忙都宽慰解释,方略略止住。【甲戌侧批:总为黛玉自此不能别往。】
五、目标:
争做“五一居士”、一颗充满爱的心、一手好字、一张铁嘴、一肚子名篇佳作、一笔好文章
六、学习语文方法歌
练好语文基本功,优秀诗文勤记诵。
报纸杂志常翻阅,买书看书做书虫。
语文笔记贵坚持,课外练笔不放松。
生活处处皆学问,他山之石把玉攻。
基础知识早复习,课本学习贯始终。
第四篇:第一节语文课教案
初中语文第一课
葛俊霞
一、什么是语文
语,语言,说话。像墨子劝说楚王停止攻宋;像孔明舌战群儒联吴抗曹;像魏书生演讲妙语连珠;像周总理谈判机智幽默。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进什么场合发什么言,话一出口如春风拂面,如隆冬的炉火,如炎夏的清泉。
文,文章,文采。是凝炼隽永的唐诗宋词;是琅琅上口、词彩句丽的散文;是栩栩如生、生动形象的四大名著。
二、语文很重要
从上面的三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语文天生重要(板书)。不管是外国的大作家歌德还是我们的总理,不管是外交大事还是日常生活都离不开语文的运用。从小的方面如我们平常听人说话,与人交谈,看电视,读报纸,听歌曲,甚至所见广告路标;大的方面如竞职演说、求职报告、会议发言、计划总结等等,都要学好语文。
语文学习是其他各科学习的基础,要想学好其他各科知识,就必须学好语文,原上海复旦大学校长、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说过:“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的话,我建议第一堂先考语文,然后再判其他卷子。”
得语文者,赢在中高考:各地已在相继增加语文中考总分,且高达30分;高考大纲则更是指出语文将成为最易拉开学生档次的学科
三、语文很有趣
故事一:
古时候,一个秀才办学招收学生,不收取穷人家的钱财,却向富人索取很多报酬,一日,他在学堂前贴了一张告示,上面写道: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富人: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穷人: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故事二:
一年春节前夕,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去郊外办事,路过一家门前,看见门上贴着一副对联:
上联是:二三四五
下联是:六七八九
郑板桥读后,掉头就往自己家里跑。不一会儿,他扛来一袋粮食,还拿着几件衣服和一块肉,急匆匆地走进那户人家。只见屋里的人缺吃少穿,愁眉苦脸,送来的粮食、衣物正好救了他们的急,一家老小十分感激郑板桥。
奇怪的是,郑板桥和这家人素不相识,却从门前的对联里看出了这家人的贫困和急需。聪明的小读者,从这副对联里你能看出什么?如果说这副对联是一个谜语,打一个成语,你能猜出这个成语是什么吗?
四、怎样学好语文
练好语文基本功,优秀诗文勤记诵,
课文其实是基础,烂熟于心须学精。 买书看书做书虫,多读才能得真谛, 作文关键是多写,课外练笔不放松, 生活处处皆学问,他山之石把玉攻, 学好语文贵坚持,长期积累入佳境。补充材料一:
第一、仔细听,并不是有耳朵就会“听”。九年级教材有篇课文《杨修之死》(《三国演义》)里“曹操吃鸡肋”的故事:曹操和刘备打仗。凭借着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两军对垒了很长时间,曹操的进攻都被打得落花流水。曹操想要再进兵,心里知道取胜的机会很小,想要收兵,又害怕被刘备的军队耻笑。心里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厨师给他送来了一碗鸡汤,里面有鸡肋。这时候正好夏侯惇来问他夜间军营的口令,曹操随口回答:“鸡肋”。曹操手下有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人叫做杨修,他听见这个口令,就叫人收拾行李,并且说:“听听今天晚上的号令,就可以知道魏王很快要退兵了。鸡肋嘛,吃起来没有什么味道,丢掉又可惜。就好比进攻不能胜利,退兵又觉得可耻,留在这里也没有什么意思,不如早走吧!”同样是两个字“鸡肋”,其他人听到的只是一个口令,杨修听到的却是曹操心里的犹豫不决,听到军队退兵的信号。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注意训练自己“听”的能力,能从各种听觉信息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多有用的东西。也能从别人的话语中听出更深层的含义
第二、大胆说.课堂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要勤动脑,多思考,然后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要怕说错,不要怕说不好,如果不说,永远都不可能说的漂亮。脑子越用越灵光,嘴皮也是一样。积极答问能锻炼自己的思维反应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第三,用心读。课堂上学好语文,就要沉下心读课文,多读,才能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写作方法,感受文章之美。
第四、勤奋写。一个人的写作水平,都是在勤奋练笔中提高的。打个比方,一个人去学游泳,理论知识背了一大堆,可不下水,他能学会吗?我们从课文中学习的写作方法,平时积累的优美词句,就要在写作中尝试去用,多加练习,才能妙笔生花。
总结成一句话:学语文,要会阅读,会思考,会表达。补充材料二:
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细节。发现生活中的美,写真事、描真景、抒真情,记录自己的生活历程,写下丰富多彩的生活,写出生活的丰富多彩;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努力使文章情文并茂。
五、提出本学期学习计划与要求:
1、一个作文摘抄本(必须硬皮本),一个随笔本,一个作文本,准备班级作文集
2、工具书:新华字典(一桌一个),一叠作文稿纸,3、课外书籍:《朝花夕拾》、《西游记》
4、每周要交的作业(周一):作文摘抄一篇(500字左右)
5、每天上课前,先由一名同学讲成语故事
六、协商布置作业。
写一篇作文,就写今天的第一节课。
师:这节课怎样写?可以写人——老师。可以叙事——第一节语文课。可以抒发感受——对人、对事、对语文。任选一种写法。
第五篇:六年级第一节语文课教案
六年级的第一节语文教案
目的: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增强语文学习的信心; 大致了解本学期语文学习的要求及目标 过程
一:课程导入:同学们,非常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我们最熟悉的一个科目——语文,以说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画卷有多美丽,语文就有多美丽;音乐有多么震撼人心,语文也有同样的力量。可是我也知道,有的同学并不是很喜欢语文课,对吗?其实那是因为可能我们还没有真正去了解语文。那么,就让我们在新的学年中确立一个共同的愿望——在轻松愉悦的语文课堂中学好语文。但是今天的课,我不讲课文,也不让大家做自我介绍,今天我先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几则小故事。
二:生活中的语文 1,歌德的故事:
18世纪德国和欧洲最著名的剧作家(《浮士德》《少年维特之
烦恼》的作者)在花园里碰到了他的敌人,花园里的小路只允许一个人通过,他的仇敌高高的昂起头:“我是不会给傻瓜让路的”,歌德会怎么办呢?他避开一边说::“我恰恰相反,我是给傻瓜让路的” 2,重庆谈判时:蒋介石冲着周恩来总理发脾气说:简直是对牛弹琴。周恩来总理接着他的话说:“对,牛弹琴!”一字未改却很好的回击了对方 3,“我要炒肉丝”同学们怎么理解这一句话。
4,引导学生说说他们自己生活中的语文,感受语文的重要性。
5,师总结:从上面三个例子来说,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外国的大作家歌德还是我国的总理,无论是外交大事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都是离不开语文的应用的。生活就是语文!从小的方面来说:我们平时与人交谈,听歌曲,看电视,读报纸,都要用到语文知识,语文是学好其他科目的基础。从大的方面来说,以后的就职,会议报告,自荐书都需要学好语文。三:如何学好语文
1,让学生小组讨论学好语文的方法,进行经验分享 2 听故事,明道理
故事1:默罕默德唤山的故事:要有信心
故事2:小儿看钓鱼的故事:不仅要记住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3,新学期教学要求(可适当参照学生的意见)如何学好语文:
1),必备用品:听写本一个,笔记本一个(前面记读书笔记,后面记录作业中的错题),随笔记本一个(单周),作文本一个(双周),字典一本,黑色笔,红笔各一支)2)预习:
3)学习方法指导,4)语文学习的要求:课堂笔记记在课本上,作业一律用黑色的水笔工整书写
5)每日常规活动:我来推荐——名言,成语,好书等
钢笔书法——每天练字10分钟
精品天天读——每天坚持2000字左右的课外美文阅读,并有意识的做读书笔记
6).语文学习的奖惩策略:
赠送同学们两句话:要想干,总是有方法的;不相干,总是有理由的; 加减乘除法则:学习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惰性要除
三:课堂总结:同学们,我们可以让过去的成为过去,踏踏实实的过好现在,信心百倍的憧憬未来,希望我们以后的语文学习生活是快乐的,进步的,让我们一起努力。快下课了,同学们,今天这是一堂完整的语文课,我们该给自己留下点作业。
四:布置作业:
写一写:可以写你语文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者是你语文学习的故事,还可以是你对语文学习的一些好的经验分享或者一些建议„„
附:默罕默德唤山的故事:(主要告诉孩子们,遇到困难不可怕,只要我们适时调整自己,主动去利用、创造条件,走过去,最终也能促成目标的实现。有一天,默罕默德带着他的四十个门徒,在山谷里讲道,他说:“信心是成就任何事物的关键,也就是说人有信心,便没有不能成功的计划。”一位门徒对他说:“你有信心,你能让这座山过来,让我们站到山顶吗?”默罕默德对他的门徒充满信心地把头一点,对山大喊一声:“山,你过来!”山谷里响起他的回音。回声消失后,山谷又回归宁静。大家都聚精会神地望着那山,默罕默德说:“山不过来,我们过去吧!”他们开始爬山,经过一番努力,到达山顶。他们因信心促使希望实现而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