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武汉十二五规划方案
大桥新区四新城市副中心武汉临空经济区阳逻新城青山环保产业园国家自主创新区(东湖高新区)杨春湖城市副中心王家墩商务区江岸滨江商务区东沙文化景观片区首义文化区龟北文化旅游区汉正街商贸旅游区武昌滨江商务区武汉化工新城吴家山经济开发区摒弃唯GDp的狭隘政绩观加快建设人民幸福城市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杨松强调,要把人民幸福城市建设作为“十二五”工作的重要取向,努力把武汉实现率先崛起、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变成创造幸福、分享幸福的过程,实现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幸福指数与发展指数同步提升,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武汉十二五规划方案。●确立民生政绩观摒弃唯GDp的狭隘政绩观,确立GDp增长是政绩,GNH(国民幸福指数)提升也是政绩,而且是更重要政绩的民生政绩观。着手研究制定幸福城市建设中长期规划与年度计划,进一步完善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努力做好民生幸福的监测评估。●解决交通拥堵等热点问题针对交通拥堵、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物价上涨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加强分析梳理,抓紧研究制定政策,以最大决心、最实举措克难攻坚,务求取得实效。●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居民收入水平进入副省级城市前列。建立健全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订《武汉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改变当前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覆盖面不全、布局不够合理、不同群体保障水平差别较大的现状。突破式发展轨道交通全面推进重点功能区建设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杨松强调,“十二五”要突破性建设发展轨道交通,其中要搭建通往各个远城区的轨道交通网络,“不仅通往城关,还要通往部分新城”。我市提出,“十二五”,远城区依托快速路、骨架性主干道、轨道交通布局发展,中心城区重点沿“两江四岸”开发建设,构建“主城+新城组群”、“以主城区为核、多轴多心”的城市空间布局。在这一布局中,我市将全面推进重点功能区建设,打造新的城市名片。东湖高新区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开发区打造“武汉·中国车城”,吴家山经济开发区努力建成武汉乃至中部地区最大的食品加工、进出口物流和高科技机电产品加工基地,武汉化工区加快构建新型化工产业集群,东湖风景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国内著名的旅游品牌,武汉新港打造现代港、国际港、枢纽港。同时推进王家墩商务区、杨春湖城市副中心、四新生态新城、汉口沿江商务区、汉正街商贸旅游区、武昌滨江商务区、后官湖生态宜居新城、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等建设,加快培育一批特色示范区。“三网融合”“光城计划”“碧水蓝天”打造智慧城市宜居城市“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实施“三网融合”和“光城计划”,着力打造智能化、宽带化、无线化、泛在化的城市基础网络。推进物联网技术应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深入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加快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汉阳“六湖连通”、“清水入湖”等工程。扎实推进重点领域、行业、企业的节能减排,切实抓好水、大气、固体废物、噪声等环境的综合治理,积极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努力建成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为提高市内通畅能力,方便市民出行,未来5年,我市将畅通一环、建成二环、完善三环、建设四环,着力改善微循环路网,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努力实现市内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无缝对接”。自主创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用足用好先行先试权,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胆开展鼓励自主创新的财税、科技金融、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激励等方面的改革创新试点。“十二五”,基本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推进新兴产业高端化,推动新兴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尽快形成5个左右支柱性产业。着力改造提升制造业,大力推进优势产业规模化,继汽车产业之后尽快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钢铁、石化、食品烟草等打造成千亿元规模产业。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实现城乡融合式发展用新理念、新标准引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实现城乡规划融合、产业融合、基础设施融合、基本公共服务融合,在城乡统筹发展基础上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式发展,构建一个完整的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格局。“中国车城”(武汉开发区)武汉重点功能区概图(武汉市国土规划局友情支持绘图)扩大开放让武汉更加“国际化”在大力开展产业招商同时,更加着力资本招商、技术招商,主动引进国内、国际资本,有序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把武汉打造成中部地区最具吸引力的资本技术转移承接地。积极构建城市国际化的制度和文化环境,建立政府英文网站和全市统一的中英双语咨询电子服务系统,增加地方广播电视的英语节目,改善外籍人士工作生活环境。同时,不断提升企业“走出去”水平。凸显综合交通竞争力打造物流大枢纽“十二五”,加快推进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铁、水、公、空、管”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努力建成国家乃至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完善市场体系,建设中部地区市场中心、商业服务中心、物流服务中心,构筑国内市场枢纽与国际市场对接平台,打造物流大枢纽。武汉今年GDp可望达5200亿元全会透露,今年1-11月,预计全市GDp同比增长15.4%;预计今年全年GDp达到52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5%以上。前11个月,预计我市地方财政收入707.3亿元,增长57.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44.4亿元,增长25.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19400元,增长14.4%;农民人均收入预计达9861.96元,增长15.8%。近年将新增4个千亿产业全会透露,继汽车成为我市首个产值突破千亿元产业后,目前,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钢铁产业产值已超过800亿元,旅游产业达到750亿元,这些都将成为下一个千亿元产业。汉口银行将在北京郑州设分行全会透露,总部在武汉的汉口银行不断扩疆拓土,继在鄂州、重庆、宜昌开设异地分行后,还筹划在北京、郑州及沿海城市设立分行。据悉,在跨区域发展的同时,汉口银行全面启动上市准备,力争成长为一家上市银行。81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汉投资全会透露,今年以来,世界500强企业来汉投资新增4家,总数达到81家。1-11月,我市利用外资实现新突破,预计全市新批外资项目136项,合同外资39.2亿美元,同比增长0.8%,实际利用外资30.12亿美元,同比增长11.6%,规划方案《武汉十二五规划方案》。同期,全市预计出口78亿美元,同比增长73%,占全省出口总额的60%,增幅高于全国20多个百分点。轻轨1号线一日运客17万人次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上,武汉地铁集团负责人介绍,今年7月29日,我市首条轨道交通线--1号线(轻轨)全线通车后,日平均运送乘客量“超乎想象”,高达17万人,是一期运行时的4倍多。立案调查52名局处级干部腐败市纪委向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的工作报告透露,今年1至11月,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群众信访5902件次,立案444件,涉及局级干部2人,处级干部50人;给予党纪处分227人(其中开除党籍104人,留党察看33人,撤销党内职务7人),给予政纪处分120人(其中开除21人,开除留用察看1人,撤职16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37人,通过查办案件挽回直接损失3203.79万元。市纪委监察局查出的大案要案主要有:东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肖作义(正局级)涉嫌受贿案;江夏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钱祖武涉嫌贪污案;硚口区建设局局长朱星华涉嫌受贿案;洪山区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陈健涉嫌受贿案;市路桥收费中心主任赵近秋涉嫌受贿案;市城市建设利用外资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张汉华涉嫌受贿案等。详情请看:详情请看:此十二五又提到王家墩CBD,市里难道还没有放弃这个王家墩吗,武汉CBD都已经废了实事求是,道理并不难懂,但要做到从理论到实践一以贯之地遵行,却不那么简单。除了识见水平,还需要有果断和担当的气魄。特别是在艰难开拓新路的时候,这种品格尤为难得,也越显光彩。邓小平1975年大刀阔斧搞整顿,体现了这种品格。面对各种阻力,他多次讲:搞四个现代化,是我们发了誓的雄心壮志,耽误不得。现在有很多60岁的老虎屁股,40岁的老虎屁股,20岁的老虎屁股,该摸的都得摸,一万张大字报都不怕。这种品格,在邓小平推动和领导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更展露无遗。为这么大一个国家领航,把改革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来推进,自然要冒很大风险,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地正确。邓小平的办法是,看准了的事,就果断去做。他经常讲:没有一股劲儿,没有一股气,就走不出一条新路。于是,在决策创办经济特区的时候,他不惜使用了一句战争术语:“杀出一条血路来。”很悲壮,体现出军人的本色,饱含了很重的历史分量。在他的批示中,比较频繁地出现“不可拖延”、“不能拖延”、“不宜拖延”、“拖不是办法”这类词句,也反映出干脆利索、果断开拓的气魄。他的认识很明确:搞改革开放这项新的事业,不冒风险不行,不去试,就不知道能不能行。如果不行,改正就是了。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这样四句:对的要坚持,不足的加把劲,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这种性格魄力,大概与邓小平在几十年革命生涯中,常常担任一个部门、一个区域、一支部队的一把手有关。在战争年代,他率领一路人马,远离中央,开辟新局面,需要直面现实,大胆决策,勇于担当责任。由此在性格意志和行事作风上,也就思进取而拒退缩,行果断而少徘徊,敢担当而弃推诿。思虑在前、权衡左右、成熟于胸之后再决策言事,就不会多端寡要、犹犹豫豫。说出来就去做,一旦做就横下心把事做成。邓小平当二野政委时的老部下曾回忆说,邓政委说出的话就像打出的一颗子弹。所谓魄力云云,不外乎此。他对国家的发展作出那样大的贡献,个人的愿望就是当一个“公民”。这种定位,非大胸怀、大境界不能道出。其历史和情感含量,完全可以和人们已经熟悉的他的另外一句名言等量齐观,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两句话脉象相连,相得益彰。把自己视为人民的“儿子”,所以对祖国和人民有大爱,为之奋斗付出一切都是应该的,能够成为富裕国家的公民,其愿足矣。这种胸怀,和毛泽东的一句诗词属同一境界:“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刚开开始搞改革的人很多人都会骂他,甚至有人在他的窗沿底下说要和他祖上的祖上的祖上的祖上的祖上发生不正当的关系….在当中国人吃饱了喝足了的时候,又有很多人看不起中国,骨子里透着一种令人气愤的气.一路走来来的风风雨雨,你们没有知足,你们觉得中国没有美国好.没有日本好.你们一口一个中国人素质差.中国穷!这是谁的错?是共C党吗?不是,是你们自己,是你们这些没有骨气的中国人!中国三十年创造了多少奇迹,在你们眼里不值一提.你们只知道向美国献媚,向法西斯份子靠拢.你们不是中国人.我看不起你们!1979年7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特区。次年8月,五届全国人大第十五次会议向全世界宣布了这一消息,《纽约时报》惊叹:中国大变革的指针正轰然鸣响。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对特区的领导者们下达了颇有军人气势的命令:“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5年后,邓小平亲眼看到深圳特区的变化,挥毫写下: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接着,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开放的范围逐步扩大,给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推进剂。经济特区的诞生和发展,昭示着中国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迈开了走向世界的关键一步。人民的看法和政治领导者,和国家领导人的看法有时候不一样的。美国林肯总统时代的国务卿听说当时属于俄国的阿拉斯加要卖,卖多少钱呢?卖720万美金,等于一亩地只要2分美金,他的花钱就把它买下来了。全国人都骂他,说你这个混蛋,买那个冰天雪地的地方干什么?那么多的钱,这个国务卿被骂得满头包。可是他讲了一句话,他说现在我把它买下来,也许多少年以后,我们的子孙因为买到这块地,而得到好处,这个好处是什么?我们不知道。今天证实了这句话,在20世纪飞弹飞来飞去的时候如果今天的阿拉斯加在苏联人的手里,苏联不需要制造长程核子飞弹就可以打到美国!所以政治家的眼光和群众和老百姓是不一致的。老百姓是不了解的,老百姓是抱怨的,老百姓是愤怒的。过去在很穷困的一段时间发生了五大湖逃往潮,很多人从广州游泳到香港。有一个悲惨的故事,一对青年男女一起游泳朝香港游,游了一半,男朋友淹死了,这个女孩子抓住他男朋友的尸体继续往前游,她说我们要死也死在自由的地方。有这么一个故事被外面人大肆宣传,我们平心静气的想,一对穷乡僻壤的小夫妻,为了他们的前途能够过好一点的生活,能够穿一双袜子,他们跑了,是可以原谅的,是人之常情的,我们不能说你不爱国,用三个字抹煞他一切。可是我们现在知道,当我们有一天觉得我们不往外面跑,自由不在外面,自由在我们眼前,经过我们的努力自由会实现的时候,为什么我们要跑?大家想一想。务实的中国才有前途回复4#春天里扯淡吧,前11月都将近5000了,全年5200?少说该5500!呵呵,////////回复4#春天里妈的,这个debi,每个帖子都是这套请杨松学原神木市委书记!当然,学了后可能要掉乌纱帽的,但人民高兴!
第二篇:武汉十二五规划建议
中共武汉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共武汉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0年12月3日中国共产党武汉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
科学制定和实施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对于全面实施中部率先崛起战略、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推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升武汉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央和省委的有关要求,结合武汉实际,现就制定”十二五”规划提出如下建议。
一、“十一五”回顾总结及“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五”时期是全市人民团结—心、克难攻坚、开拓创新、奋力前行的五年,是产业大发展、改革大推进、城市大建设,武汉经济社会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的五年,是为新阶段实现新跨越积蓄力量、奠定基础的五年。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战略发展机遇,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冰雪及洪涝灾害等多种风险和挑战,圆满完成“十—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武汉发展新篇章。综合经济实力提档进位,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3000、4000、5000亿元三个台阶,进入全国副省级城市第—方阵,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建立,产业结构进—步优化,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都市农业协同发展。“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取得积极成效,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力度加大,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活力显著增强。城市建设高速推进,城市综合功能大幅提升,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步凸显,城市管理创新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较“十五”期末接近翻—番,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3年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公共服务逐步趋向均等化。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平安武汉”建设卓有成效,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不断健全,社会和谐稳定。
(2)“十一五”时期积累的宝贵经验。
———解放思想,不懈探索符合武汉实际的发展道路。从建设“创新武汉”、“和谐武汉”,推进工业强市、全民创业,谋划“千亿元产业、万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到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和综合高技术产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基地,努力建设中部地区龙头城市,最重要中心城市,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典型示范区,“国际领先、世界—流”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迈上了—条符合国情、切合市情的城市发展道路。
———发挥优势,努力推动武汉跨越式发展。积极承担国家发展战略任务,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充分发挥科教人才、产业基础、区位交通等优势,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构筑中部地区人才高地,提升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地位,努力形成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的竞争优势,推动武汉重振雄风。
———改革创新,勇于破解制约科学发展的难题。大胆运用先行先试权,积极开展“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推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进—步向各区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用创新的思维、改革的办法,努力破除资金、资源环境、土地、科技成果转化等瓶颈制约,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行政区划调整等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民生为本,着力建设人民幸福城市。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就业、社保、教育、医疗、住房、食品、农村饮水及安全生产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制定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实施民生工程,努力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着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执政为民、干事创业的能力,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等活动,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共谋发展、共促崛起的强大力量,营造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良好氛围。
(3)“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新形势。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大有可为的重要机遇期。武汉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产业转移加速,科技进步加快,为我市承接高端产业转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结构调整升级提供了难得机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突出转变发展方式和改善民生,经济结构将发生战略性调整,对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十分有利。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武汉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位置更加凸显。进入“高铁时代”,武汉在国家交通版图中的重要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对外吸引力和辐射力明显提升。经过多年持续快速发展,武汉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这些都是武汉未来发展的良好条件和优势。但同时应该看到: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资源争夺、汇率争端、贸易摩擦等加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重要转型,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两难问题依然存在,国内区域之间、城市之间竞争日益激烈;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经济结构不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资源、能源、环境约束的压力比较突出,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全市上下一定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努力在未来竞争中赢得先机,争创新优势,开创武汉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4)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增强中心城市功能,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提高市民生活幸福指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
做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推动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可持续发展。
坚持把积极承担国家发展战略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大力推进“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探索出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努力在新一轮城市发展中获取竞争新优势。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和服务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生产方式、消费模式的良性转型,推动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增长的发展格局。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充分发挥科教人才优势,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深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支持创新创业,切实把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立在科学技术进步和全民创新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之上。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注重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集中民智、汇聚民力、关注民生、维护民利,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努力建设人民幸福城市。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动力。大力弘扬“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崇尚文明、兼收并蓄”的精神,永葆思想解放活力,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潜能,以改革开放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5)“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和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基地,加快建设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巩固提升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地位,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面完成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为把武汉建成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一万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本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都市农业蓬勃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建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和现代服务业中心。
——改革创新不断深化。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重中之重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基本形成自主创新体系框架,尽快建成国家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深入推进“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实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率先突破,基本建成适应“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体制机制。
——城乡统筹发展取得新进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初步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逐步形成城乡资源配置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空间和产业布局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实现城乡融合式发展。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城市综合功能不断提升。加快提升交通辐射能力,基本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全面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努力建设高度信息化、全面网络化的“智慧城市”。深化城市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努力建设“宜居城市”。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社会事业持续发展,主要社会保障项目实现城乡全覆盖,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平安武汉”建设取得新成效,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确保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等控制目标。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力度,努力建设滨江滨湖特色鲜明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三、积极承担国家发展战略任务,加快建设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6)加快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加快建设符合“两型”社会要求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体制机制,努力使武汉成为“两型”理论的发源地、体制创新的示范区、改革模式的输出地。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主要着力点,探索建立具有武汉特色的循环经济体系和模式。加快以青山区、阳逻开发区和武汉化工区等为主体的大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搞好东西湖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的试点工作,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打造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典型示范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扎实推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着力在建筑、交通、照明等领域推进示范项目建设,培育引导绿色消费。建立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创新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节约用地的市场环境和长效机制。创新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逐步完善相关市场机制、价格机制、补偿机制、激励约束机制。深入实施“碧水蓝天”工程,继续推进国家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工作,加快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汉阳“六湖连通”、“清水入湖”、“两江四岸”生态江滩等一批重大水环境治理和保护工程建设。加强城市环境保护与建设,严格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切实抓好水、大气、固体废物、噪声等环境的综合治理,构建合理的城市生态框架,积极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努力建成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
(7)加快推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认真落实国务院批复精神,按照“国际领先、世界一流”的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聚集一批国际化的高端领军人才,培育一批国际化的企业家,研发和转化一批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做强做大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努力使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成为科技创新的领航区、高端产业的聚集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生态文明的示范区。加快实施武汉未来科技城、中华科技产业园、光谷生物城、光谷金融港、新能源环保产业园、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基地等园区建设,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能源环保、高新技术服务业等领域培育特大型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用足用活用好先行先试权,大胆进行科技金融创新、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激励、政府采购等方面的试点,积极支持新兴产业组织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不断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加强与国内外高技术园区的交流合作,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资金、项目、人才、知识产权、信息等资源方面的吸附功能和带动效应。
(8)促进重点功能区建设和发展。支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壮大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电子电器产业规模,着力打造“武汉·中国车城”。支持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努力建成武汉乃至中部地区最大的食品加工、进出口物流和高科技机电产品加工基地。全面推进武汉化学工业区建设,加快构建新型化工产业集群。加大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国内著名的旅游品牌。以“亿吨大港、千万标箱”为目标,加快武汉新港建设和发展,建设集现代航运物流、综合保税服务、临港产业开发和新城区建设为一体的现代港、国际港、枢纽港,打造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推进王家墩商务区、杨春湖城市副中心、四新生态新城、汉口沿江商务区、汉正街商贸旅游区、武昌滨江商务区、后官湖生态宜居新城、江夏现代机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建设,以天河机场、阳逻港为载体大力发展临空和临港
经济,加快培育发展一批特色示范区。加强对功能区建设的组织协调,加快形成国家级开发区、中心城区服务业聚集区和远城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园区多极支撑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9)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计划,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促进各类要素资源向高新技术企业、产业和园区集聚,加快形成若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着眼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积极组织实施一批国家及省市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策划实施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积极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共性技术攻关,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制定一批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加强财税、政府采购等政策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大力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
(10)着力改造提升制造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工业倍增计划”,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以发展壮大一批千亿元产业和百亿元企业为重点,全面做大、做优、做强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钢铁、石化、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加快发展轻工家电、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等优势产业。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坚决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产品。支持武石化、东风、武钢、武船等一批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增强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坚持以重大项目为支撑,加快推进80万吨/年乙烯工程、东风本田二厂、神龙三厂、富士康武汉科技园、中芯国际武汉芯片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重点引进一批投资过百亿元的重大工业项目,增强发展后劲。引导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配套协作,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链,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11)加快发展服务业。积极推进服务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群化、国际化发展,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加快建设多式联运、高效衔接的现代综合运输网络体系,打造全国重要的物流中心。大力推进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加快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会展、软件及信息服务、文化创意、工程设计、工业设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完善城市旅游功能,大力发展旅游业。积极发展现代商贸、中介、社区家政服务、医疗卫生、养老服务、市政公用事业等新型生活性服务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流通新业态。加快推进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东湖欢乐谷、世贸嘉年华、武商摩尔城等一批服务业大项目建设。完善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推进机制,吸引国内外知名服务企业落户武汉。积极推进江汉区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
(12)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快实施“三网融合”和“光城计划”,着力打造智能化、宽带化、无线化、泛在化的城市基础网络。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促进信息技术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应用。推进物联网技术应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扶持中小企业信息化。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加快建立政府与市民网上互动机制,进一步提高政务效能和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立健全信息安全治理和防护体系,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
(13)积极扩大内需。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提高消费在内需中的比重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积极促进汽车、住房、旅游等消费升级,推动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家庭劳动社会化等服务型消费,发展新的消费业态,满足多层次的消费需求。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规范消费秩序,建立健全信用体系,鼓励发展信用消费。不断扩大投资规模,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持续增加工业投入,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加强和完
善房地产市场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强政府投资引导,加大对民生、“三农”、节能环保、自主创新等领域的投入。
五、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实现城乡融合式发展
(14)加快推进远城区新型工业化。坚持把远城区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重点,推动产业和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在沿三环线至外环线区域形成由重点产业集群、示范工业园区和功能组团构成的环城工业带。坚持把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以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为支撑,以省级经济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园区为平台,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引进为抓手,促进远城区工业差异化发展、集约式增长,大幅度提高远城区工业总产值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
(15)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推进优势特色种养业基地建设,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以现代农业模式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培植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快农业机械化,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耕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农村消费市场体系和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6)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村新社区建设。加快建设一批重点城镇,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优化城镇和人口布局,完善城镇功能,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新城组群为重点,中心镇和特色镇为节点,辐射到农村地区的多层次、网络状新型城镇体系。按照“新农村、新农民、新社区、新生活”的要求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完善村庄规划,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促进条件较好的农村居民点向标准化、集约化发展,积极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文明素质,提升农民生活水准。
(17)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庭院经济和林果经济,提高效益,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增加农民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发挥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作用,盘活农村土地等资源,创造条件让农民获得更多财产性收入。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18)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深入实施开发式扶贫,加快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发展步伐。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广电网络、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创造农民群众幸福、和谐的文明生活。
(19)完善城乡共建、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从城乡统一规划、统筹建设、财力投入、人才配备等方面保障城乡融合式发展。加大“三农”投入,确保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高于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汉南区试点工作,积极探索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途径。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培育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清理化解村级债务,建立村级运转经费保障机制。深入拓展“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工作,积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
六、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20)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真正实现研发投入、科研机构、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的主体来自企业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形成一批国家级和省市级创新型企业。构造高级形态的知识和技术创新体系,重点实施好100项原始创新技术的攻关、100项关键技术的突破、100所一流水平的研发机构建设工程。增强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动力,强化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建设,鼓励大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培育和发展创业风险投资。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落实促进创新创业的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加大政府对科技的投入,加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健全科技创新孵化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制度,形成支持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教育,全面提高市民科学素质。
(21)加快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切实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优化普通高中结构布局,推动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打造全国重要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加强市属高校建设,完善部市共建高校机制,提升武汉高等教育在全国的竞争优势。做好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工作,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加快推进教育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创新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入体制和人事制度,促进武汉城市圈教育合作与交流。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增加教育投入,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实施重大教育改革和发展项目。
(22)深入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全力打造精英荟萃、机制灵活的“人才聚集区”。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优先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力开发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政策,健全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五大工作机制,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发挥重大人才工程的引领作用,推广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才特区建设经验,大力实施“黄鹤英才计划”,高标准建设“武汉未来科技城”和“中华科技产业园”,着力推进人才安居工程,加快实施企业优秀管理人才、青年英才、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现代都市农业人才、社会事业名人等人才培养计划。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推行党委、政府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切实改进人才管理方式,加快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
七、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增强发展动力与活力
(23)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所有制改革,从战略上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步伐,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做强做大国有企业,提高国有资本在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公共服务领域的集聚度。积极推进集体所有制企业改革。创造宽松平等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加快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以及法律未限制的其他领域。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健全市场体系,发展和规范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继续深化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完善重要商品、服务、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以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为重点,规范市场秩序,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24)不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围绕提高执行力和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加快建立市级行政服务平台,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加强行政
问责制,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提高政府公信力。进一步理顺市区政府的财权事权,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赋予各区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完善市区两级财税体制,科学合理分配资金,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稳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分类改革。
(25)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优化投资软环境,增强吸引力。充分利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招商引资载体,以世界500强为重点,抓紧策划和引进一批大企业、大财团和重大产业项目,引导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智力、人才和技术引进工作力度。积极拓展引资渠道,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和质量。实施科技兴贸和市场多元化战略,重点推进汽车零部件、船舶、服务外包等外贸出口基地建设,扩大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规模。加强口岸设施建设,支持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武汉出口加工区做大做强,争取设立并加快建设东湖综合保税区。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我市有实力的企业发挥优势,积极开展境外投资、工程承包等业务。充分发挥外事侨务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继续深化与国际友好城市合作。
(26)改善城市国际化条件。积极构建城市国际化的制度和文化环境,提升教育、医疗、体育等配套服务的国际标准和国际化程度,引进优质资源加快发展。建立政府英文网站和全市统一的中英双语咨询电子服务系统,增加地方广播电视的英语节目,改善外籍人士生活、工作环境,创新城市开放环境。
(27)加强对内开放合作。按照省委、省政府“两圈一带”战略的部署,促进武汉城市圈内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区域市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五个一体化”,参与鄂西生态旅游文化圈资源整合与开发建设,推动湖北长江经济带重点港口建设和临水产业发展。以长江流域、珠三角、环渤海为重点,拓展与兄弟城市的合作交流,举办一批有影响的经贸洽谈活动,共同兴办一批协作项目,吸引一批国内大企业在汉设立区域总部,不断提高对内开放水平。做好对口援建西藏、新疆和对口帮扶其他地区的工作。
八、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
(28)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把规划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完善规划管理体系,不断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和产业布局。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规相协调”步伐,着力增强各层次、各领域规划的协调性、可实施性,实现法定规划全覆盖。以主体功能区划分为依据,按照合理布局、集约发展原则,强化各类资源配置,优化开发主城区,重点发展新城组群,调整完善城镇布局。中心城区重点沿“两江四岸”开发建设,远城区重点依托快速路、骨架性主干道、轨道交通布局发展,构建“主城+新城组群”、“以主城区为核、多轴多心”的城市空间布局,促进主城与新城、中心城区与远城区、重点开发地区与优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开发,形成现代化的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体系。
(29)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加快推进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筑“铁、水、公、空、管”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强化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加强城市道路和过江通道建设,畅通一环、建成二环、完善三环、建设四环,着力改善微循环路网,加速形成以城市环线、快速放射线、过江通道为骨架,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为基础的城市道路网。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突破性发展轨道交通,增设公交专用道和公共停车泊位,加强公交枢纽场站建设,形成多层次、集约型、一体化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努力实现市内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无缝对接”。加大城乡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给排水、电力、燃气、邮政、园林、环卫等市政基础设施网络,增强市政设施服务能力。
(30)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整合城市管理资源,构建“市区联动、以区为主、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大城管工作格局。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完善网格
化管理模式,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强化城市管理执法职能,提升依法管理城市水平。加快“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步伐,加大违法建设控管力度,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全面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提升社区物业和环境管理水平,努力实现城市整洁有序。加强城市交通管理,改善交通秩序和通行管理,构建智能化、开放式交通管理系统,不断提升城市交通综合管理水平。
九、加强社会建设,建设人民幸福城市
(31)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广泛开展全民创业,不断完善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努力创建创业型城市。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推动充分就业。加强政策支持和就业指导,深入实施就业援助工程,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开展公益性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加强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建设,构建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让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体面劳动、尊严生活。
(32)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严格执行并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不断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扭转城乡、行业和社会成员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完善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33)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指导方针,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加快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养老保障。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建设,加快实现全民医保。进一步完善工伤、生育和失业保险制度,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加大财政投入,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促进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发展。加强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建设,推进社会保障卡应用,实现精确管理。加快构建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着力缓解中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
(34)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切实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稳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覆盖全市社区居民的“家庭医生制度”。积极防治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整合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加快中部医疗服务中心建设,努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依法加强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35)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科学实施人口管理,探索建立符合特大城市特点、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体制机制,促进人口规模与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发展好妇女儿童事业。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
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36)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大力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切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发挥吴天祥、王争艳等道德模范作用,构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德行为规范。深入实施文明礼仪教育,大力弘扬城市精神,不断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加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提倡修身自律,培育良好社会风尚。强化职业操守,支持创新创业,鼓励劳动致富,发扬团队精神。进一步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加强舆论引导,突出抓好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建设、运用与管理,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
(37)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坚持以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益为目标,加快构建普惠型、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中山舰文化旅游区、辛亥革命博物馆、盘龙城遗址公园等重大文化项目的建设,尽快建成一批具有中部乃至全国一流水平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加强区级文化建设,完善基层文化设施,实现城区15分钟文化生活圈、农村文化站村村覆盖。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开展文化下乡活动,积极发展图书、档案、文物、科普等社会公益事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进文化创新,锻造汉派文化精品。加强历史街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充分利用武汉地方志和党史资源,彰显历史文化名城个性魅力。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做好辛亥武昌首义100周年纪念活动。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提高竞技体育整体实力和水平。
(38)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媒体传播、出版物流、旅游休闲、文化娱乐、文博会展、体育健身等文化产业,积极培育动漫网游、数字创意等新兴业态,努力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支柱性产业。重点培育出版物、演艺娱乐、影视剧、文物艺术品等文化产品与服务市场,积极探索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构建以武汉为物流中心、辐射中部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快建设长江传媒产业园、武汉出版文化产业园、光谷创意产业基地、洪山创意大道等文化产业园区,实现要素聚集和集约经营,构筑武汉文化的发展和展示平台。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建立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支持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等优势文化企业扩张重组上市,打造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39)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加快推进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系统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强化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实施重大文化决策、重大文化项目、重要文化活动咨询、论证、听证制度,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推进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激发发展活力,提高服务水平。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新文化产品生产营销机制。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实现国有文化资产保值增值。建立完善文化统计指标体系和相关制度。
十一、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40)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加强地方立法,增强监督实效,依法行使好重大事项讨论决定权和选举任免权。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进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壮大爱国统一战线,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深入做好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和文史、参事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坚持依法治市,加快建设法治武汉。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廉洁执法。加强普法教育,形成人人学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41)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认真贯彻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要求,建立健全维稳工作体系,切实做到“管理全覆盖、服务全到位、信息全收集、事态全掌控”。加强信访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建立重点领域“第三方”调解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强化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重点地区治安排查整治工作,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和“两抢一盗”等多发性犯罪活动。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生产,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提高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处置能力。加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做好“双拥”工作,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
(42)加快社会管理创新。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健全覆盖全体市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社会管理薄弱环节整治力度,推进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全覆盖”管理,推行居住证制度,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落实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和服务工作,加强对互联网虚拟社会的综合管理。将各类非公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纳入依法有序管理之中。发挥社会组织作用,调动社会资源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促进社会管理中心向基层组织转移。健全公共财政投入体制,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立非营利性公益服务机构。
十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
(43)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增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增强各项工作的预见性、创造性。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善于分析和正确判断形势,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培养机制,增强整体功能和合力。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建立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坚决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44)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动员组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努力做到党组织争先进、党员干部作表率、人民群众得实惠。继续深化“双基工程”,健全基层党组织体系,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形成抓基层打基础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加快建立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探索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做好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地方委员会工作机制,健全党内民主决策机制,积极探索基层民主的有效实现形式。全市广大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意识,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45)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改进群众工作方法,切实加强作风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树立正确政绩观,切实按照客观规律谋划发展,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时刻牢记“两个务必”,带头弘扬艰苦奋斗精
神,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健全权力运行制约机制,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的工作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未来五年的任务艰巨而光荣。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实现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完成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而奋斗!
第三篇:山西省十二五规划方案
山西省“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今后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主要经济指标的总量翻番,就业持续增加,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显著增强。资源型经济转型取得明显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十二五”时期我省主要发展指标:山西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速目标为13%,2015年将达17000亿元以上;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2015年达到 364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5年达到50000亿左右;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5年增长 1.1%,2015年将达到93.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目标提高到13%,2015年将达30000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2015年达到9000元以上;森林覆盖率5年增长5%,到2015年达到23%。
形成“一核一圈三群”城镇空间布局
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总体要求,调整和完善空间开发结构,优化产业空间、城市空间、生态空间布局,努力形成区域分工合理、区际良性互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按照“空间集聚、组群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吸引人口、产业向发展条件好的6个盆地相对集中,形成“一核一圈三群”城镇空间布局。“一核”即由太原市区、晋中市区、清徐县城、阳曲县城构成的太原都市区,是全省城镇体系的组织核心,经济转型发展的增长极核。“一圈”即太原都市圈,是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主体,辐射阳泉、忻定原、离柳中城镇组群的都市圈,包括太原、晋中、吕梁、阳泉、忻州5市的30个县、市、区。“三群”即以大同、朔州为核心的晋北中部城镇群,以临汾、运城为核心的晋南中部城镇群,以长治、晋城为核心的晋东南中部城镇群。
省会到各地级市高速公路3小时通达
着力打造“一轴两纵三辐射,四网五横六枢纽”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构架,实现省会到各地级市高速公路3小时通达、相邻地级市2小时通达、地级市到本行政区各县(市、区)1小时通达和省会到省内主要区域性中心城市航空1小时通达。
公路:到2015年,“三纵十一横十一环”高速公路网基本成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000公里,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
铁路:建成大西客运专线,规划建设大同至张家口、太原至焦作、忻州至五台山至保定等客运专线。完善晋煤外运通道建设,重点建成中南部铁路通道、准朔铁路、太兴铁路等。航空:完善全省机场布局,将太原机场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区域枢纽机场,完成大同、吕梁、五台山等机场扩建、新建工程,新增平朔机场、平遥通勤机场。
综合运输枢纽:按照“零距离换乘”和“无缝化衔接”要求,重点建设6个国家级综合运输枢纽和5个省级综合运输枢纽。
鼓励有条件地区发展城际轻轨和地铁等轨道交通,推进供电、给排水、供气、供暖、交通等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
到2015年,煤炭产量控制在10亿吨/年以内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煤炭工业:到2015年,煤炭产量控制在10亿吨/年以内,重点培育4个亿吨级、3个 5000万吨级特大型、大型煤炭企业集团。
焦炭工业:到2015年,全省焦炭总产量动态控制在1.2亿吨/年左右。
冶金工业:到2015年,全省生铁、粗钢产能分别控制在4500万吨、4000万吨,氧化铝、电解铝、金属镁产能分别控制在800万吨、200万吨、180万吨。
电力工业:到2015年,电力装机达到0.8亿千瓦至1亿千瓦。
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产品更新换代。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以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为重点,推进产业园区化、规模化、生态化,努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进我省“7+2”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在国家确定的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汽车七大产业的基础上,增加煤层气产业和现代煤化工产业。
建设1万个专业村、60个基地县加快太原都市圈发展
抓好大同、晋中、运城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10个现代农业示范县建设。规划建设一批“一村一品”专业村、“一县一业”基地县和雁门关、太行山、吕梁山、晋中盆地和晋南盆地五大特色农业板块,到2015年建设10000个专业村、60个基地县。全力抓好新增1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加快实施10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和大同盆地100万亩盐碱地改造工程。
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力度
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的,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搞活农产品流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努力实现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
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主体,辐射阳泉、忻定原、离柳中三个城镇群,构建太原都市圈“一核一区三组群”的城镇空间格局,把太原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大都市,增强省会城市的龙头带动力。
加快推进太原榆次同城化,加快太原南部新区和晋中北部新区开发建设,将两市结合部划定为“共建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实现两市道路、轨道交通、供水、供热等设施对接共建,共建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大型综合物流园区。
推进晋北中部城镇群建设,加快晋南中部城镇群建设,促进晋东南中部城镇群建设。
实施“大县城”战略,到2015年,10万以上人口规模的县城达到20个,5—10万人口规模的县城达到40个。
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
坚持“绿色、低碳、洁净、健康”的发展理念,以加强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
以造林绿化为重点,改善生态空间质量,继续实施国家八大水土保持工程,重点推进省级六大水土保持工程。尽快启动重点水源保护工程。
到2015年,设区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5%,县城燃气普及率达到75%,建制镇燃气普及率达到50%。
“净化山西”要重点开展“2+10”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污染减排工程、节能重点工程、蓝天碧水扩容提质工程。
建设健康山西,到2015年,全省群众健康素质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群众健康保障水平处于中部前列。
加强民生建设,积极扩大就业,调整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达到省级统筹;加紧建成和发放“社会保障一卡通”。
对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廉租房制度。对中等偏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到2015年,基本解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3平方米以下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和农村危房改造问题。充分利用试验区这个大品牌、大载体、大平台,紧扣“资源型经济转型”和“综合配套改革”两个关键,先行先试,大胆探索。
重点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实现支柱产业由单一向多元、产品由低端向高端转变。
创新金融体制,加快推进区域金融综合配套改革,着力发展资本市场,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进来,为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提供强大金融支撑。
举全省之力,集全民之智,全力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工作,制定总体方案和专项实施意见,统筹布局一批资源型经济转型试点市、县,开展先行先试。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新积极发展城乡学前教育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事业,重点建设一批省级、市级、县级文化设施工程,实施文化惠民建设工程,重点文化保护工程,如大遗址保护开发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等。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省战略性的支柱产业,实施“大作品、大集团、大景点、大会展、大服务”战略,重点打造一批反映五台山、云冈石窟等体现山西文化符号和元素的大型旅游演艺项目,重点打造一批反映山西重大历史事件,提升山西文化形象的影视、舞台、美术等作品。
加大整合与重组力度,培育一批有实力、有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与旅游企业集团,通过市场运作,提升我省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积极发展城乡学前教育,增加公办幼儿园数量,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高等教育要坚持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重的原则,优化结构,增强实力,加快推进高校新校区建设。
推进教育改革,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动素质教育,促进培养创新人才,深化学校内部体制改革,促进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增强办学活力。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促进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协调发展。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
扩大民间资本市场准入范围
进一步扩大民间资本市场准入范围,凡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对民间资本全部放开;重点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业、文化产业等领域;鼓励和支持煤焦、钢铁等资源型产业领域的民营企业转产转型,发展新兴产业。
全面落实首问责任制
在加强硬环境建设的同时,特别注重优化软环境。全面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行政不作为和渎职责任追究制,严格执行行政许可公开制度、收费公示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创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规范行政执法和司法行为,创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第四篇:十二五规划全文
十二五规划全文
篇一: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免费)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我们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2)“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我们必须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我国是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本要求是: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十二五”规划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服务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 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要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二、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必须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5)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防范各类潜在风险,避免经济大的起落。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各项政策协调配合,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6)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创业机会。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要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比重,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要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拓展新兴服务消费,完善鼓励消费的政策,改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要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发展节能环保型消费品,倡导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
(7)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资合理
增长,优化投资结构,完善投资体制机制,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十二五”前期要确保国家扩大内需的重点在建和续建项目顺利完成并发挥效益。发挥产业政策作用,引导投资进一步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引导投资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准入标准,有效遏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促进投资消费良性互动,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最终需求。明确界定政府投资范围,加强和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防范投资风险。规范国有企业投资行为,注重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8)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现代种业,加快农业机械化。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规模种养,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清洁环保生产方式,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9)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水利为重点,大幅增加投入,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推进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公路、沼气建设,继续改造农村危房,实施农村清洁工
篇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带图表完整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目 录
第一篇 转变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 发展环境
第二章 指导思想
第三章 主要目标
第四章 政策导向
第二篇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五章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第六章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第七章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第八章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第三篇 转型升级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九章 改造提升制造业
第十章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十一章 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
第十二章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十三章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第十四章 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第四篇 营造环境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第十五章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第十六章 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第十七章 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第五篇 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十八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第十九章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第二十章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第六篇 绿色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二十一章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第二十二章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第二十三章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第二十四章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第二十五章 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
第二十六章 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第七篇 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第二十七章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第二十八章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第二十九章 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第八篇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第三十章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第三十一章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第三十二章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第三十三章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十四章 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第三十五章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第三十六章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第九篇 标本兼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第三十七章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第三十八章 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第三十九章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
第四十章 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第四十一章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第十篇 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四十二章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第四十三章 推进文化创新
第四十四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第十一篇 改革攻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十五章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第四十六章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第四十七章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第四十八章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第四十九章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
第十二篇 互利共赢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五十章 完善区域开放格局
第五十一章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第五十二章 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
第五十三章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
第十三篇 发展民主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第五十四章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五十五章 全面推进法制建设
第五十六章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第十四篇 深化合作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
第五十七章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第五十八章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
第十五篇 军民融合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五十九章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六十章 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第十六篇 强化实施 实现宏伟发展蓝图
第六十一章 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
第六十二章 加强规划协调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篇 转变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 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战胜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强烈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家财政收入达到8.3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尖端科技领域实现重大跨越。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连年获得好收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积极进展,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推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积极成效,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时期之一,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医药卫生、财税金融、文化体制等改革取得新突破,发展活力不断显现。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二位,利用外资水平提升,境外投资明显加快,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专栏1 “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实现情况
新华社发
“十二五”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我们必须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物价上涨压力加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 篇三: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完整整理版)中国“十二五”规划研究
新的起点上,人们往往是在忙着想两件事情,一件是回首,一件是展望,站在“十二五”规划的浪口,我们深知“十二五”规划更具全局性和战略性。房产、汽车、清洁能源、低碳经济、民生、就业、医疗改革、社会和谐„„等等问题与建议在“两会”时期已被提上,“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确定航行目标与方向做充足的预言,如何把脉中国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如何更快更好促进中国社会发展,五年发展规划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为此,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借国家规划、产业开发这个强势东风,特邀众学者、研究专家成立“十二五”规划课题组,对“十二五”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做详细客观的评述与综合分析。课题组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以及“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重点课题项目的提出、前期调研、论证、筛选以及最终确定都具有一整套严格科学的流程和方法,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本课题成员结合当前“十二五”规划动态,通过整理、筛选、分析和判断整理了当前国家“十二五”规划动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国家“十二五”规划概要
【“十二五”规划概要】
国家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而2006-2010年这个时间段刚好是我们国家提出来的“五年计划”的第11个,所以我们也就叫他做“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简称就叫“十一五”。“十二五”也就是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它的时间段就是:2011-2015年。“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规划编制工作大体包括前期调研、编制起草、论证衔接、审批发布四个阶段。在制汇总到国务院,编制全国的“十二五”规划,将在2010年下半年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讨论建议稿,而后提交2011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审议通过付诸实施。目前,各部委省市区的“十二五”前期课题调研均已启动。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工作的有关考虑。
第一,开展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在即。目前,我们需要充分和扎实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搞好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即将进入的“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因此,“十二五”规划将是我国妥善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五年规划,是深入实践科学发 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科学制定并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民主参与度,广泛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对重大问题形成共识,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对“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进行公开选聘研究单位。每个五年规划的编制工作一般都要经过前期研究、形成基本思路、研究提出规划框架和起草规划草案几个阶段。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基础,是否能够做到充分和扎实,直接影响到基本思路的提出,影响到最后形成的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权威性。
第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为了做好“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公开选聘研究单位工作,发展改革委在课题内容安排上作了改进。按照党的十七大的总体部署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充分讨论和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包含8个领域39个题目的《“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选题指南》,供大家申请课题时参考。《指南》选取的这些题目,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发展目标研究等;另一方面是关于需要推动解决的制约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等,研究重点是寻找破解这些问题路径、方向,提出具体可行的政策举措。项目单位在申报课题时,可以依据自己的研究优势,直接用《研究指南》列出题目,也可以围绕《研究指南》确定的领域,自行确定研究题目,但是一定要围绕规划编制工作需要,突出关系全局发展的问题,突出战略发展的问题,突出宏观性、政策性方面的问题。要能直接为提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思路、起草“十二五”规划《纲要》服务,从国家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把问题分析透彻,把解决思路梳理清楚,并提出针对性和实 用性强的政策措施。
第三,公开选聘工作的有关安排。具体安排大家可以参考国家发展改革委《“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公告》或登陆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查询。目前,发展改革委课题申请对象仅限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行业协会及国际组织,以及其他经审查符合条件的机构或组织,不面向个人。请有意申请课题的单位,一定要在规定日期前报送课题申请书,以免错过评审。发展改革委将主要依据申请单位选题是否准确,针对性如何;课题方案思路是否清晰,可操作性如何;研究方法是否科学,是否适合选题要求;以及研究单位的资质、研究人员的素质和以往的研究成果等,来确定最终入选课题。为进一步将课题研究与规划编制工作结合起来,增强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实用性,发展改革委将在研究期间,组织有关专家听取2-3次课题成果汇报,请各课题负责人能够带头做好研究工作,按要求进行汇报。希望各单位能够继续本着为国家未来发展出谋划策的意愿出发,并撰写出有思想、有深度、有实际可操作性的研究报告,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研究任务。
【“十二五”规划研究重大选题一览】
一、发展环境
1.世界经济走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2.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及政策取向。
二、思路目标
3.“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
4.“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研究。
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三、产业结构
6.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
7.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研究。
8.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
9.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
10.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11.能源发展战略研究。
12.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研究。
四、城乡区域
13.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思路研究。
14.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
15.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
16.优化生产力布局战略研究。
17.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研究。
五、科教文化
18.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研究。
19.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对策研究。
20.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
六、改革开放
2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22.深化国有经济改革研究。
23.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研究。
第五篇:十二五规划
第二篇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第五章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第一节 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和品质,广泛开展高产创建活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以上。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将粮食生产核心区和非主产区产粮大县建设成为高产稳产商品粮生产基地。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强粮食物流、储备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第二节 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加快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的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鼓励和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农产品。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推进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提高畜牧业产值比重。促进水产健康养殖,发展远洋捕捞。积极发展林业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第三节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品种,做大做强现代种业。加强高效栽培、疫病防控、农业节水等领域的科技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实施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机农艺融合,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左右。发展农业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
第四节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加快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培育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供销合作社、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积极发展农产品流通服务,加快建设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
图1 “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 新华社发
第六章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第一节 巩固提高家庭经营收入
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稳步提高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完善大宗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使农民合理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收益。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等农村服务业,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
第二节 努力增加工资性收入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服务,开展劳务输出对接,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外出务工。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努力实现农民工与城镇就业人员同工同酬,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增加县域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以创业带动就业。结合新农村建设,扩大以工代赈规模,增加农民劳务收入。
第三节 大力增加转移性收入
健全农业补贴制度,坚持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继续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增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和报销水平,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积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加农业保险费补贴品种并扩大覆盖范围。加大扶贫投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
第七章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第一节 提高乡镇村庄规划管理水平
适应农村人口转移的新形势,坚持因地制宜,尊重村民意愿,突出地域和农村特色,保护特色文化风貌,科学编制乡镇村庄规划。合理引导农村住宅和居民点建设,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合理安排县域乡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统筹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
第二节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加快大中型灌区、灌排泵站配套改造,在水土资源丰富地区适时新建一批灌区,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农村集中式供水。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提高通达通畅率和管理养护水平,加大道路危桥改造力度。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继续加强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大力发展沼气、作物秸秆及林业废弃物利用等生物质能和风能、太阳能,加强省柴节煤炉灶炕改造。全面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国有林区(场)、棚户区、垦区危房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加强农村邮政设施建设。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节 强化农村公共服务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可及的基本医疗服务。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第四节 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治理农药、化肥和农膜等面源污染,全面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和水污染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推动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开展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严格禁止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扩散。
第八章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第一节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完善农村土地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加快农垦体制改革。
第二节 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
加快消除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调整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征地制度,缩小征地范围,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加大国家财政支出和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向农业农村倾斜力度。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认真总结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验,积极探索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途径。
第三节 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建立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制度,增加对县级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逐步提高县级财政在省以下财力分配中的比重。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在投资审批、工商管理、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行政管理权限。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方向,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推动形成城乡分工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
专栏3 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 新华社发 第七篇 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第二十七章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
第一节 推进重大科学技术突破
把握科技发展趋势,超前部署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推动重大科学发现和新学科产生,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地球科学、纳米科技等领域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促进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紧密结合,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在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生态环保、能源资源、信息网络、新型材料、公共安全和健康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增强共性、核心技术突破能力。
第二节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大政府科技资源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增强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动力,鼓励大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推动建立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参与的创新战略联盟,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军民科技资源集成融合,鼓励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提高服务企业能力。发挥国家创新型城市、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形成若干区域创新中心,把北京中关村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第三节 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强化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建设,建设和完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强相互配套、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在重点学科和战略高技术领域新建若干国家科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构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在关键产业技术领域建设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优化国家工程中心建设布局。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支持面向企业的技术开发平台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面向公众的科学普及。
第四节 强化科技创新支持政策
强化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税金融政策。保持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稳定增长,加大政府对基础研究投入,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促进技术进步的税收激励政策。实施知识产权质押等鼓励创新的金融政策。建立健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鼓励采用和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制度,加强科研诚信建设。
专栏14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重点 新华社发
第二十八章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第一节 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学前一年毛入园率提高到85%。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全面提高质量和水平。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发展,推进“双语教学”。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第二节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规划学校布局,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行县(市)域内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和工资待遇同一标准,以及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校和重点班。新增高校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创新东西部高校校际合作机制。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实行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健全国家资助制度,扶助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完成学业。
第三节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的技能和本领。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严格教师资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校长和教师专业化水平,鼓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
第四节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改进考试招生办法,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制度。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责任,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平等的法律地位,规范办学秩序。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
专栏15 教育发展重点工程 新华社发
第二十九章 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加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第一节 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
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创新教育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培养,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第二节 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大力开发装备制造、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国际商务、能源资源、农业科技等经济领域和教育、文化、政法、医药卫生等社会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推进党政、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高技能、农村实用、社会工作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人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第三节 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立健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体制机制。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推动人才管理部门职能转变,规范行政行为,扩大和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深化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尊重人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改进人才服务和管理方式,落实国家重大人才政策,抓好重大人才工程,推动人才事业全面发展。
专栏16 重大人才工程
新华社发
第九篇 标本兼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适应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第三十七章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统筹兼顾、动态协调的原则,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
第一节 健全社会管理格局
按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坚持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总揽全局、把握方向、整合力量、统筹各方,提高引领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服务型管理能力。发挥人民团体、基层自治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推进社会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和法制化。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培养公民意识,履行公民义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
第二节 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加快构建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和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加强源头治理,更加注重民生和制度建设,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防止和减少社会问题的产生;加强动态管理,更加注重平等沟通和协商,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应急处置,更加注重应急能力建设,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化解消极因素,激发社会活力。
第三十八章 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第一节 完善社区治理结构
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社区居民依法民主管理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完善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体系,加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流动人口聚居地等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积极培育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发挥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机构、驻区单位积极作用,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鼓励因地制宜创新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第二节 构建社区管理和服务平台
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延伸基本公共服务职能。规范发展社区服务站等专业服务机构,有效承接基层政府委托事项。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人口、就业、社保、民政、卫生、文化以及综治、维稳、信访等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构建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平台。完善优秀人才服务社区激励机制,推进社区工作人员专业化、职业化。加快建立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经费保障机制。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专栏20 城乡社区服务能力提升计划
新华社发 第三十九章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 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第一节 促进社会组织发展
改进社会组织管理,建立健全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重点培育、优先发展经济类、公益慈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城乡社区社会组织。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强化行业自律,发挥沟通企业与政府的作用。完善扶持政策,推动政府部门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向社会组织开放更多的公共资源和领域,扩大税收优惠种类和范围。
第二节 加强社会组织监管
完善法律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自我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健全法律法规,严格依法监管。建立社会组织监管机制和管理信息平台,制定社会组织行为规范和活动准则,提高政府监管效力。实行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和评估制度,完善失信惩罚机制,强化社会监管。引导社会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高自律性。
第四十章 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第一节 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完善公共决策的社会公示制度、公众听证制度和专家咨询论证制度,扩大公众参与程度。完善信访工作机制,注重民意收集与信息反馈,落实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处理群众信访制度。发挥人民团体、行业协会、大众传媒等的社会利益表达功能,发挥互联网通达社情民意新渠道作用,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第二节 完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
完善化解社会矛盾的领导协调、排查预警、疏导转化、调解处置机制。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整合各方面力量,有效防范和化解劳动争议、征地拆迁、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企业重组和破产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群众工作制度,依靠基层党政组织、行业管理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的作用,共同维护群众权益,兼顾好各方面群众关切,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第四十一章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适应公共安全形势变化的新特点,推动建立主动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公共安全体系。
第一节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制定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标准。建立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形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安全责任链。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体系,强化快速通报和快速反应机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监管执法,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公信力。继续实施食品药品监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强检验检测、认证检查和不良反应监测等食品药品安全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加强基层快速检测能力建设,整合社会检测资源,构建社会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强化基本药物监管,确保用药安全。
第二节 严格安全生产管理
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预防机制。加强安全监管监察能力建设,严格安全目标考核与责任追究。健全安全技术标准体系,严格安全许可。实行重大隐患治理逐级挂牌督办和整改效果评价制度,深化煤矿、交通运输等领域安全专项治理。健全协调联动机制,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防范治理粉尘与高毒物质等重大职业危害。开展安全科技攻关和装备研发,规范发展安全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加强对中小企业安全技术援助和服务。加强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6%,工矿商贸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26%。
第三节 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
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反应灵敏、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提高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强化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建立以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公安、武警、军队为骨干和突击力量,以专家队伍、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队伍体系,提高生命救治能力。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加强综合管理,优化布局和方式,统筹安排实物储备和能力储备。建立健全应急教育培训体系。完善特大灾害国际救援机制。
第四节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建设,做好刑罚执行和教育矫治工作。完善和规范安全技术防范工作,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公共安全设施建设。建设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加强特殊人群安置、救助、帮教、管理和医疗工作,加大社会治安薄弱环节、重点地区整治力度。加强情报信息、防范控制和快速处置能力,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加强刑事犯罪预警工作,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严格公正廉洁执法,提高执法能力、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
第十篇 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第四十二章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全面持续有效地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守法、敬业诚信和勤俭节约,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第二节 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强化职业操守,支持创新创业,鼓励劳动致富,发扬团队精神。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建立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
第三节 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的空间。加强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创造出更多青少年喜闻乐见、益智益德的文化作品,广泛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各类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倡导企业文化建设,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推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有效遏制违法有害信息传播。综合运用经济、教育、法律、行政、舆论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第四十三章 推进文化创新
适应群众文化需求新变化新要求,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使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第一节 创新文化内容形式
立足当代中国实践,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研究设立国家艺术基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第二节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探索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深入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流动。加快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符合文化企业特点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完善版权法律政策体系,提高版权执法监管能力,严厉打击各类侵权盗版行为。
第四十四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第一节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公共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鼓励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注重满足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建设和改造文化服务网络。完善城市社区文化设施,促进基层文化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传播能力。加强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保护,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依法推进语言文字工作。建立国家文化艺术荣誉制度。
第二节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培育骨干企业,扶持中小企业,鼓励文化企业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和重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研发制定文化产业技术标准,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加快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影院建设。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以多种形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构建以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对外开放格局,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
专栏21 文化事业重点工程
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