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第三届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和第八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
中国第五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召开
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物化感作用专业委员会主办,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中国第五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8月1-4日在天津召开,来自全国26省市自治区(含台湾省)的128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周其林教授代表会议承办单位致欢迎词,专委会秘书长郑永权研究员致开幕词。“中央研究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医药大学(台湾)周昌弘教授就“植物化感作用与可持续农业”,日本香川大学加藤尚教授就“植物化感物质二萜内酯A和B的分子进化”,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浙江大学娄永根教授就“水稻的虫害诱导防御反应”,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学者、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黎胜红研究员就“植物次生代谢化学与功能”分别作了大会报告,其他17位同行也报告了各自近2年的研究进展。这些报告分别从森林、农田和水体等生态系统揭示了植物-植物、植物-微生物、植物-昆虫以及植物与人类之间的化学作用,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
在上届会议成功尝试研究生专场报告会的基础上,本着“注重实效、培养发现新人”的目标,本次会议强化完善了研究生专场报告会,并得到众多单位研究生的积极响应,19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报告了他们的实验进展和问题,其中,肖玉涛(浙江大学)、周斌(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杨佳(南京大学)、孙跃志(东北林业大学)和马燕会(河北农业大学)五位同学以出色的研究工作和精彩的演讲答辩获得优秀报告证书和奖金,充分显示中国的植物化感作用研究后续有人、前景广阔。
本次会议特别设立专题讨论专场,主任委员孔垂华教授首先通过数据详细分析了近10年(2001-2010)国内外植物化感作用研究的动态和目前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此基础上,代表们就科学问题、研究方法、合作研究、研究生培养、论著出版和专委会工作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取得共识,明确了今后的任务和突破的方向。
本次会议在学术气氛和人文积淀深厚的南开大学举行,代表们围绕植物化感作用研究中的科学问题,台上台下进行了热烈讨论和交流,真正体现了学术研讨的意义。会议期间专业委员会认真总结了近2年工作,并对后2年工作做了必要的安排,最后决定中国第六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将于2013年在成都举行,由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承办。
第二篇:第八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与第三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述评
第八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与第三届全国音乐心理学
学术研讨会述评
由中国音乐美学学会发起,上海音乐学院主办,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承办的第八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1月24日至26日在上海隆重召开。其后,由中国音乐心理学学会发起,上海音乐学院主办,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承办的第三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也于2008年11月28日至30日在上海接连举行。两个会议均为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重大活动与上海市第二期重点,学科“音乐文化史”特色学科建设项目,并列入国家重点学科“当代音乐文化批判方向建设”计划。
音乐美学会议有来自全国各地及台湾代表近二百余人与会,共收到参会论文及摘要一百余篇。会议以“音乐美学与音乐哲学的关系”、“音乐感性体验与表达”、“20世纪中国音乐美学研究及相关学科建设问题”为中心议题,与会代表围绕这三个中心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进行了热烈深入的讨论。开幕式上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熠教授作了题为《音乐美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兼谈改革开放三十年音乐美学学科的发展》的主题发言。著名音乐美学家、中国音乐美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于润洋作了重要发言。
音乐美学和音乐哲学究竟是同一个学科的两个名称还是两个不同的学科,这是近年来不断引起争论的基础理论问题。在音乐美学学科定位、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道路中,这个问题已经不容回避,因而在本次会议上就此进行集中讨论势在必行。在该组发言的26人中,约有半数以探讨音乐美学和音乐哲学关系为立论基础,给出或明确或模糊的观点,其余则各有侧重地探讨音乐美学或音乐哲学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有观点认为j音乐美学应当处于美学的感性体验与哲学的理性反思两者的互动关系中。继而,以知性在感性和理性之间的有效性取代感性与理性相互割裂的局面,由此认为音乐美学就是音乐哲学,无须做刻意划分。但问题是,两个名称如果其所指是同一的,从学理角度来讲,就有必要以公约方式进行规范统一,而不是任由两种名称随意出现。由此,还有观点企图求同存异,认为音乐美学是音乐哲学的具体哲学和中介机制,两者不能互相替代。更有论者将两者作了明确区分,指出音乐美学与音乐哲学在不同历史阶段中不同程度地出现泛化、混淆的现象,并在新的狭义立场上对两者进行概念的界定和方法的辨析。虽然对于两者关系问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歧,但值得进一步思考的是,其余未直接针对此问题进行辩论的发言也似乎在间接地以各自的具体问题论及了以上两大不同观点的合理性。
音乐的感性体验与理性表达,是音乐美学始终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正是音乐美学的立身之本,否则音乐美学作为一种人文学科和一门艺术科学就难以被建立起来。在该组发言的24人中,真正辨识两者关系的讨论为数不多,更多是关注音乐感性体验以及音乐表达方面的问题。如音乐感性体验的层次问题、途径问题;音乐的感性特征与认知;音乐情感表达的特殊性等。然而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切中核心命题的发言中,还有不少清晰而独到的见解。如体验与表达的关系问题,有观点认为,表达的目的是为学术研究提供出一个需要的文本或图像来证明这种体验,美学研究必须将感性体验作为重点并积极去描述,而描述就是为了传达。更有观点对两者关系的“知难却不退”有清醒的认识,提出在音乐感性体验之后的表达是一种“不可言说的言说”,并且对不可言说的原因、反复言说的意义、言说的内容及言说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于体验与表达的先后秩序问题,有观点把听觉感性体验的优先性作了强调,认为既有的理论会扰乱人本该有的音乐感受力,呼吁还音乐感性体验以自由状态。也有反其道而行者认为,音乐体验不必用文字表达,而应该取而代之以听觉视觉化、音响知觉化的诗性表达。但问题是,以文字为其真正代言工具的诗,难道就不是一种艺术的诗性表达了吗?真正要寻求和继续深入研讨的是,承认音乐感性体验是不能用其他方式来取代的,但为了学术交流和意义传达的目的,应该去找到一种能够与音乐感性体验能够匹配的文字言说方式,哪怕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
回顾20世纪中国音乐美学研究,并由此引发探讨相关学科建设的问题,这体现了我国音乐美学研究者强烈的学术使命与责任感。尤其处在多元文化冲击与后现代语境中的当下,中国音乐美学界如何来严肃对待这个从某种意义上只有准学科地位,面对不断引起来自内忧外患的种种质疑与挑战的局面,以一种学术通力的方式来审视与反思自身的定位及将来的发展道路。首先来自美学内部的挑战,由于中西方思维与文化差异,类似海德格尔的美学诘难为中国音乐美学研究究竟是放过来了一只拦路虎,还是为促进中国音乐美学研究的发展注射了一针催化剂?有观点认为,应当在深入学习与借鉴西方音乐美学史的基础上,始终贯穿中国的问题意识,形成中国现代的音乐美学范式。更有观点将中西的差异被多元文化并存的后现代视阈所涵盖,提出建立“拼盘”式多元音乐美学的呼吁。对于过分宏大叙事的问题,有观点则强调要多从音乐本身出发,深入结构,避免概念漩涡,从小型叙事的角度研究音乐美学问题。另有一些观点是“回归性”的,要求还原音乐美学作为一种艺术美学以强调生命感知以及感性在学科制度中的合法地位。进一步的观点,有从写作作为音乐美学的一种工作方式的角度切入,来强调音乐美学的写作要切中音乐感性直觉经验,返回学科原位,追求形而上的写作。以上这些观点似乎可以概括为是一元性与多元性的争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碰撞,结构与解构思维在音乐美学学科建设问题上的交锋。
除了围绕三个中心议题的讨论之外,还有几十位代表的参会发言体现了多元音乐文化中的相关音乐美学问题。古今中外,无所不涉。从音乐分类的角度来看,有关于具体音乐的美学,如钢琴美学、琵琶美学、古琴美学、歌剧美学、戏曲美学、民歌美学、流行歌曲美学,也有关于具体音乐作品的美学: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角度来看,有关于音乐实践的美学,如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和音乐欣赏中的各种美学问题。特别在音乐创作的方面,还有从技法角度来进行深入研究的美学问题,如和声的美学问题、曲式发展的美学问题:从教学与教育层面进行思考的相关美学问题,即有关音乐美学的教学问题与音乐教育中的美学问题。虽然这些分门别类地研究讨论各有各的术业专攻,但是从中可以看到音乐美学关注的不仅是形而上的哲学层面,也不仅是以形而下的感性经验层面,而是有另一样东西来打通上下之间的界限,求以一种将感性与理性合式调和起来的关乎音乐的学科。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会员大会。会上,韩锺恩会长代表理事会发表题为《2005-2008中国音乐美学学科建设与中国音乐美学学会工作报告》的讲话,对我国音乐美学学科的历史进行了回顾,特别针对三年内的学科建设成果进行总结、评价和检讨,并在此基础上对学会和学科今后
的发展作出前瞻。在对三年历史的重点回顾中,他给出基本估计和总体评价:立足当下,以学科自觉姿态,通过深入发掘与注重内涵建设,不断寻求并逐渐回归学科原位。具体表现为学科队伍素质愈益精良――由粗放到集约、学科意识指向愈益明确――由铺张到聚焦、基本进入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自觉转换―一由学术泡沫到学科软着陆、特性研究与个性写作逐渐占据主位――规模一统性范式消解、通过研究生教学拉动产学研互动――学术共同体逐渐成形、通过问题驱动研究一当代意义愈益凸显。最后,他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创新是关键的意见,希望在知识更新与学科换代的进程中,在引进消化再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集成创新乃至原始创新,并将其视为音乐美学自身建设的学科关切。并认为,这些远近目标从内涵建设的基本方略来看,必须通过重点突破去逐步实现。具体设想是:通过优化结构、合理配置、融资融智、乐学互动,去孵化与培育更多更成熟的学术共同体。
本次会员大会还选举产生了由23人组成的以韩锺恩为会长的新一届音乐美学学会理事会,并有百余人加入学会成为新会员。到目前为止,音乐美学学会理事会和全体会员的规模通过本次会议都得到大幅度扩大。另外,会员大会还宣布了下一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将于2011年在西安音乐学院举办。
音乐心理学会议有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代表共一百五十余人与会,收到参会论文摘要近百篇。会议围绕“音乐心理实验研究”、“音乐审美心理研究”、“音乐教学心理研究”、“音乐发展心理研究”、“音乐治疗与音乐创作心理研究”及“音乐教育心理研究”六个中心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实验的实证方法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音乐心理学的研究继承了传统心理学的学科强项,为音乐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展开提供了很大的优势。这种优势首先体现在音乐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方面的紧密联系上。该组发言人中,有将近一半的研究采用了电生理仪器的测量数据,来说明音乐的感官刺激对神经系统所产生的作用。特别是通过将音乐专业与非音乐专业的比较、不同音乐类型的比较以及被试者性别的比较,得出相应的有效数据和结论。另有一些研究采用了传统调查报告的形式,结合社会现实、教育教学等方面,强调音乐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性及应用性,从而对音乐教育的目标和方法提供更多的指导性理论。
音乐心理学中的审美心理研究,是用心理学的方法来研究与音乐美学相关的审美感性问题。其范畴是音乐美学的,其方法和目的是心理学的,因而也体现了一定的学科交叉性。有观点将音乐美学中的概念与在心理学的范畴内进行了一一对应,如:“音乐艺术的非语义性”对应“音乐心理的听知感应性”,“音乐艺术的非具象性”对应“音乐心理的主观体验性”,“音乐艺术的超时空性”对应“音乐心理的审美期待性”,“音乐艺术的非实在性”对应“音乐心理的模糊思维性”,这就使得音乐美学与音乐心理学之间通过概念的对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对话与互通。一方面,音乐美学可以以音乐心理学的结论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材料,另一方面,音乐心理学的实证材料可以在音乐美学中成为理论的印证。有研究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审美思维模式进行历史的梳理,给出心理学意义上的断代学说。
将音乐心理学同音乐教学相结合,既有心理学理论在教学实践方面的实际应用,又有发言代表通过教学实践不断研究总结出的理论成果。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在这一组的发言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该组发言中,涉及到了心理学同声乐演唱、歌剧、管弦乐演奏、钢琴演奏及乐队指挥等多种音乐表演类型的联系,其中最集中的讨论是在声乐表演方面。有发言在对气质类型特征与歌唱学习行为的调查后发现,多血质、多曲-黏液质、多血-胆汁质的混合气质类型是成为声乐表演艺术较适合的特有气质,并对各自的优势与劣势作了进一步的细致分析和评价。这无疑对声乐表演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方面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性依据。还有一些发言介绍了目前国外先进的音乐心理学理论,如德国的“多重容量理论”与乐队演奏方面的研究、法国学者在“意识变化状态”与“迷狂”方面的研究,以及欧美国家对运动心理学与音乐表演关系的研究等。音乐发展心理研究主要是指音乐教育对受教育者的非智力因素、非音乐智能方面所发挥影响和作用的研究。该组的发言按受教育者的年龄分成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两个部分。研究大部分承认音乐教育能够对非智力因素、非音乐智能产生正面的积极影响。对近年来在学界和媒体都非常热门的“莫扎特效应”的相关讨论中,既有肯定其在空间推理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又有持怀疑态度、对处于所谓后“莫扎特效应”时期的当下进行反思的观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诊治的调查分析研究中,可以明显看到音乐专业大学生与非音乐专业大学生在人格特质方面的差异,并运用心理干预等方法来为改善学生心理状况提供建议和措施。
音乐治疗与音乐创作心理实属两个目标不太一样课题的研究方向,前者注重音乐对身心康复的作用和效果,后者主要从心理角度对音乐创作中的种种现象与实质进行考察。该组有关音乐治疗的发言中,涉及到身心疾病、肿瘤、智障、聋哑、灾后心理创伤等方面的实践与调查。大部分研究报告显明适当的音乐治疗对上述各种疾病和伤残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仅个别研究报告没有得到另人满意的预期效果。尤其值得关注的音乐的心理治疗能力给“5?12”地震后的受灾群众带来了良好的心理改善效果。
音乐教育心理与音乐教学心理的不同在于,前者主要从理论角度探讨有关音乐教育的问题,而后者则强调实际应用的方面。在该组的发言中,主要涉及到铜管、歌唱、钢琴、视唱练耳等具体音乐教育方面的理论问题,以及音乐研究生的培养、大学生音乐教育的理念等有关问题。
学会副会长罗小平作了本次大会的总结报告。她在报告中说,此次大会体现出五个特点:首先,研究的领域拓宽了,研究的方法更多样化;其次,在研究中,国际化与本土化并进;第三,应用性研究活跃,以及对社会生活干预的程度加强了;第四,形成了跨学科与多学科综合研究的趋向;最后,专业的学术梯队逐步形成,人才结构趋向合理。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中国音乐心理学学会会员大会。秘书长周世斌代表理事会向大会作了会务报告与学会的财务报告。本次会员大会还选举产生了由13人组成的以周世斌为会长的新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会理事会,并有68人加入学会成为新会员。
责任编辑 金兆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