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8下四中校友纷纷发来贺信祝贺母校七十年校庆
四中校友纷纷发来贺信祝贺母校七十年校庆
乐山四中七十年校庆即将来临之际,各地校友纷纷发来贺信,祝愿母校七十年校庆圆满成功,祝福母校的明天更加美好,期待母校再创辉煌。
发来贺信的有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予、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弘远、重庆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辛明道、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邓玲、四川省政协副主席章玉钧、中国科技电子集团公司总设计师雷达专家徐映和、中国地质专家杨宗镜、高级工程师陈德本、原南京江南联合化工厂高级工程师厂长郑品康、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核试验训练基地研究所政委毛永坤、四川金杯集团董事长金杯……贺信中,处处流露出校友们因母校办学业绩的辉煌而感到自豪;贺信中,字字句句都体现着校友们对母校的感恩之情、祝福之意;贺信中,校友们还纷纷表示今后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努力,为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不负母校期望,为母校增添光彩。
同时,各地校友也纷纷送来了贺礼,件件精美的礼品饱含了校友们的深情,寄托了校友们深深的祝福。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核试验训练基地研究所政委毛永坤,将他的极其富有纪念意义的中国核试验基地金质纪念章、银质纪念章、铜质纪念章各一套捐赠给母校;画家赵典强为母校校庆创作了一幅名为《峨眉圣景》的山水画,祝愿母校的明天能像峨眉仙山一样,驰名中外……
乐山四中张东海
2008年10月12日
第二篇:校友致中学母校校庆的贺信
校友致中学母校校庆的贺信
你们好!我是1968年底从五汛中学毕业的学生,现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执教。五汛中学是我的母校,今年是她的五十华诞。我以十分虔诚的心情热烈祝贺她的五十岁生日!本来我是一定要亲临盛典表示庆贺的,但不巧正好校庆期间我受命出国访问,不能亲临庆典,万分遗憾!特致短信,以表感恩深情之万一!
我是从事古典文学特别是唐诗宋词的教学和科研的,在唐诗中有一名篇,即中唐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诗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的开头从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儿子准备行装的很多很多事情中,选择一件最微小、最具体、也最典型的事情来描写,那就是母亲为儿子缝补衣服。由此可见,这是贫寒人家,所服衣衫破旧,不是裘服锦衣。慈母为儿子缝补衣服,这里以针连线、线连着针,暗喻母子心相连;儿行千里母担忧。
接下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是说母亲缝了一针又一针,本来儿子可能计划三个月就回来,母亲缝六针就可以了,但母亲转而一想出门在外旅途多艰,也许三个月回不来、五个月才能回来,于是又缝了八针;也许五个月回不来、八/个月才能回来,于是又缝了十针……一针一针地把母亲对儿子的博大、深厚、无私的爱缝进去。这就是母亲!只有母亲才能如此想;这就是母亲!只有母亲才能如此做!这里的“密密”和“迟迟”,我以为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好、最伟大的叠字——尽管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到黄昏、点点滴滴”等精彩的叠字,但也不能与“密密”“迟迟”相比,因为“密密”和“迟迟”中叠进去的是人世间最好、最伟大的情感,这就是母爱!人世间还有兄弟之爱、男女之爱、朋友之爱等很多种爱,这些爱,有的也许也很博大、深厚,但在“无私”这一点面前,几乎都黯然失色。
以上是从母亲如何对待儿子的角度来写的,最后则是从儿子的角度对母亲倾吐肺腑之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就像小草永远也无法报答三春的恩泽似的,做子女的永远也无法报答父母特别是母亲的恩情。春晖,热烈、温暖、灿烂、美好,用春晖来比喻母爱,可谓是珠联璧合。
慈母的情,大海的情;慈母的心,最纯的金!我始终坚信:只要人类存在,我们中华民族就一定存在;只要中华民族存在,我们民族最伟大的遗产——汉字就一定会存在;只要汉字存在,《游子吟》就永远是最好的、最伟大的诗篇!
亲爱的同学们,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有三个母亲:第一位母亲是给我们血肉和生命的母亲,她传为含辛茹苦养育我们的恩情,是我们永远也报答不完的;第二位母亲是给我们知识和才能的母亲,那就是我们的母校,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她春风化雨般培育我们的恩情,也是我们永远报答不完的;第三位母亲是给我们尊严和精神的母亲,那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好温暖关怀哺育我们的恩情,更是我们永远也报答不完的!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要说这三们母亲给予我们的恩情,决不是“滴水之恩”,而是“涌泉之恩”。涌泉之恩,我们应该如何报答呢?——涌泉之恩,大海相报!
我热烈地祝贺我亲爱的母校桃李芬芳,永远蓬勃兴旺——“潮平两岸,风正一帆悬”(唐王湾诗《次北固山下》);我热烈地祝愿我亲爱的母校师生人生如意、永远健康快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词《水调歌头》)!
即颂
秋祈!
第三篇:03级学生:王辛祝贺母校校庆的贺信
贺 信
尊敬的兰州城市学院教育学院/幼儿师范学院:
欣闻母校将于10月26日举办校友联谊活动,在此表示衷心的祝贺。同时感谢母校的邀请,因为工作的关系不能光临现场,因此而带来的不便请多见谅。母校几经沧桑,奋发图强,赢得了桃李满天下,培养了许多的优秀人才。回顾过去,我们无比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信心十足。
时过境迁,我们已经毕业了6年了,想起曾经在母校——幼儿师范学院度过的每一天都历历在目。我们从2003年进入学校,第一次离开家,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慢慢长大,这里面离不开老师们的精心教导和关心。尤其是当我接触了普通话这门课时,我深深爱上了播音与主持,当我顺利的进入广播站时,每一天的播音是我最开心的事情。而给我最大的鼓励和支持的是陈燕老师,最终我顺利的通过高考进入理想的大学(四川音乐学院)学习播音与主持专业也离不开陈老师细心的教导,甚至每一次的面试都是她陪着我们一起去。这里是我梦起航的地方,拥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努力在大学我受到了老师的青睐。大二时就代表四川高校去北京政协大礼堂担任地震周年感恩回报演出的主持人。之后又陆续主持了四川省第十二届小品大赛,王铮亮歌友会以及学校的各大晚会。随着更加深入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目前我进入了广东电视台的《纵横天下游》栏目担任外景主持。接下来我将会更加努力,为母校争光。
再一次感谢母校,感谢幼师,感谢陈燕老师,感谢每一位辛勤培育我们的园丁,时间虽然在匆匆流逝,您的鬓角也许增添了一丝白发,但是您的教导永远在我们心中,您在我们心里永远是最年轻,最美的。
最后衷心的祝愿此次联谊活动取得圆满的成功!同时也祝愿母校越来越辉煌,愿母校永远年青,永远充满生机!
此致 敬礼
03级学生:王辛 2012年10月25日
第四篇:校友刘淇贺卡寄语 祝贺母校60周年校庆(修改)
刘淇校友贺卡寄语 祝贺母校60周年校庆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0级研究生10班团支部,收到我校铁64届、冶研68届校友刘淇回复的贺卡。贺卡上,刘淇祝贺母校60周年校庆。
为迎接学校60周年华诞,我校于10月11日启动了“巍巍甲子,悠悠满井”纪念建校60周年主题团日活动,在活动的“传情”阶段中以“发微博、写日志、寄卡片”为主要形式寄语母校。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作为北京科技大学杰出校友,一直以来都十分关心母校发展。科大的同学们也非常希望刘淇校友能抽出时间回母校看看。材料学院2010级研究生10班团支部向刘淇校友寄了一张贺卡和一封信。材研1010团支部在贺卡上写道“育人育德育百年盛况,立业立志立四海名校”,在信中问候了刘淇校友,感谢他对母校始终如一的关心和支持,并祝福母校明天更美好。刘淇校友回复“祝贺母校60周年校庆”。
收到刘淇校友回复后,材研1010班同学倍受感动。刘淇校友能在百忙中回复贺卡,祝福母校,体现了他对母校发展的关注和对母校活动的支持。希望他能在母校60周年的时候回母校和同学们欢度校庆,共同祝福母校的明天更辉煌。材研10班是材料学院唯一一个2010级工程硕士班级,在大家对工程硕士还存在诸多疑问的环境下,他们坚定了自己心中的那个声音,自愿接受了专业硕士学位,走到了一起。该班集体加权平均成绩84.13分,全体同学均获得奖学金。一年多来,材研1010班团支部开展了“寻找红色奇迹”主题团日活动、党建进宿舍、篮球比赛、元旦晚会、捐款助困等多项活动。其中,“寻找红色奇迹”主题团日活动从十几个班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优胜奖。他们用言行谱写了风采,解答了所有人的疑惑:专业硕士也可以优秀,也可以创造出美好的现在和未来。
第五篇:附中在武汉校友祝校庆65周年给母校的贺信
附中在武汉校友祝校庆65周年给母校的贺
信
附中校友会并转
杨淑芬校长:
值此建校六十五周年之际,我们在武汉的十四位老校友谨向您和全校师生员工及校友们致以最亲切的祝愿和问候。并将于校庆日(11月21日)聚首59届谭罗荣小老弟(67岁)寓所遥祝九如,以表心意。
母校迁新校址后的这三年出现开创性的进展。一校变四校,由一枝独秀绽为四朵姊妹花争妍。在多种体制多种形式办学中,作为后盾,母校充分显示了其中坚的威力。旧校址新建师大实验中学,系国有民办的完全中学,由特级教师李幼芹主事;与新校址毗邻的是占地60亩的又一所国有民办的完全中学,附中高新一中,由老书记关磊出掌(编注:现由附中老校长杨其盛任校长);在洱海之滨还矗立着占地150亩的高级中学附中大理分校,由老校长康成掌门,加上您四位校长都是咱附中人,都是行家里手,有着极其丰富的办学经验。教师群体都是以附中老师为骨干或基础和以经过严格考核认真筛选竞争上岗的优秀老师组成,其办学目标都按省一级学校标准共同传承附中六十多年来的优良学风和三环精神,内外交流,相得亦彰,必将书写出灿烂绚丽的“大附中”新篇章。
在此改革的大潮中,母校临阵不乱,始终保持着有条不紊的良好的教学秩序,正确处理发展改革与稳定的关系。由完全中学改制高级中学,短短的三年在占地160亩的新址上使在校同学迅速达到3000之众,并开始招收全省各地优秀学子入学。去年414名毕业生,高考上线率98.07%,本科上线率92%,重点上线率达71.95%,全省具有保送资格的64名毕业生中我校占了近1/3,具有保送资格的19名,比去年增加了2名,能够保持这
样的高升学率决非一日之功,在当前的形势下,没有底蕴,没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是很难达到的。
更令人无比兴奋和鼓舞的是母校并不满足全省一等一级高级中学的定位。在乔迁之初就明确提出把母校创建成全国示范性现代化学校,进入全国一流设备、一流管理、一流师资、一流办学质量的全国千所示范高中之列,还为此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认真逐步落实和实现。
以上这些都是与母校领导与时俱进,锐意创新,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分不开的,与全校师生员工的辛勤劳动和努力分不开的,我们也感到无上光荣和欣慰。母校前程似锦。“校友通讯”办的非常好,内容丰富,文情并茂,读来真是爱不释手,堪称精神享受,它及时地报导了母校的近况和宏观,加强了与校友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把附中人的心连在了一起,它一定会办得更好。
最近又联系到两位定居武汉的校友,一位是48届的杨培松,由长春迁来;一位是51届的黄继慈,总共十四位,我们的老伴都还健在,称得上饱经风霜,同甘共苦,白头偕老,相濡以沫,和和美美,共享晚年。
再过五年是母校七十大庆,我们一定推举代表,专程返校,捧觞上寿。
武汉的十四位附中校友
薛慕光(44)查玉洁(45)林建青(粤秀45)朱蔡梅(47)郭玉明
(47)杨培松(48)余家骏(48)赵柔生(51)黄继慈(51)杨文森(52)陈尔昌(52)潘我达(52)毛华枫(53)谭罗荣(59)
同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