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规范格式
本科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规范要求
1.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一般应按《厦门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规范》(见附件一)的要求进行撰写和打印;
2.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必须有毕业论文任务书、分阶段进度安排和教师分阶段指导记录;此部分内容须手写。
(1)毕业任务书的填写要求:
A.毕业论文任务书一般由学生填写;
B.支持条件一栏应填本人的研究基础、学校的师资条件、资料条件及其他硬件条件。
(2)教师分阶段指导意见由指导教师手写,根据实际指导情况进行填写,应该包括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等。
(3)教师评语一栏一定要由指导教师手写,应该包括对论文选题、观点、论文结构与行文、使用文献资料或仪器设备进行实验的能力、写作能力、研究能力及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4)答辩记录一栏可以由答辩委员会秘书或主席填写,答辩记录应该包括对学生论文、教师评语的评价和对考生答辩过程的评价,应详细记录学生对论文陈述与回答问题的情况等。
(5)总评一栏应该填写系主任对论文答辩情况进行确认,并确定学生论文的最终成绩。
3.相关栏目一般采用蓝色或黑色水笔或圆珠笔填写。
4.如需要对表格内容进行修改,必须在修改处签名。
5.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装订的顺序为:
A.封面
B.毕业论文任务书、分阶段进度安排、教师分阶段指导记录
C.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正文(含论文最新的电子版的封面、内容摘要、目录、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正文、参考文献、致谢语等)
D.毕业论文统一用八开的封面前后包夹进行装订。
6、毕业论文的题目和提交的成绩单的题目要一致。
附件一:
厦门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规范
1、文科类各专业毕业论文的写作程序大体分为六个阶段:(1)确定导师;(2)与导师讨论并选题;(3)阅读文献、收集资料;(4)拟定写作提纲;(5)撰写和提交初稿,与导师讨论和修改;(6)定稿和导师审本科毕业论文字数阅。
文科各专业的毕业论文要求论题明确、资料翔实、论证严谨、语言文字流畅简练、结构合理、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正确或有一定的独到见解;一律采用文内图表,引文出处和注释一律采用文尾注。毕业论文篇幅应不少于6000字(不含图表)。
2、理工科类各专业毕业论文的写作程序大体分为六个阶段:(1)确定导师;(2)与导师讨论并选题;(3)阅读文献、收集资料;(4)拟定设计或实验方案;(5)设计或实验;(6)理论分析和技术分析,撰写初稿,修改稿;(7)定稿和导师审阅。
理工科各专业的毕业论文要求设计方案合理、立论准确、理论分析和技术分析充分、实验和计算方法正确、数据准确可靠、图表规范清晰、文代写本科毕业论文字表达准确、语言流畅简练;原则上采用文内图表,不能采用文内图表的制图、制表规格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以附件的形式附在毕业论文正文后,引文出处和注释一律采用文尾注。毕业论文篇幅应不少于5000字(不含图表、程序和计算数字)。
3、学生的毕业论文格式采用学校教务处规定的统一格式:(1)题目;(2)学生(姓名、学院、系、专业、年级);(3)指导教师(姓名、职称);(4)中文摘要、关键词;(5)目录;
(6)引言;(7)正文;(8)结论;(9)本科生毕业论文致谢语;(10)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11)参考文献;(12)附录。
4、毕业论文的内容要求:
(1)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
(2)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语言精炼、明确。同时有中、英文对照,字数在400字以内。
(3)关键词:从本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或术语作为关键词,同时有中、英文对照。
(4)目录:目录作为论文提纲,是论文各组成部分的小标题,文字应简明扼要。目录按论文顺序分章、节二级编写,要标明页数,以便阅读。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
(5)引言:是毕业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引言要写得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6)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一般由标题、文字、图、表格和公式等部分组成。该部分要运用各方面实验结果、研究方法,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7)结论:结论是全文的思想精髓和文章价值的体现。应概括说明所进行工作的情况和价值,分析其优点和特色,指出创新所在,并应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方向,特别是对工作中遇到的重要问题要着重指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它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的课题的见解和主张,结论要简单、明确,篇幅不宜过长。
(8)致谢语:在文章结尾处,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工作过程中曾给自己以直接帮助的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
(9)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指作者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所参考的文献,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的比较等,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毕业设计(论文)的引用文献必须在文中引用处体现出来,并按顺序编号。引用文献应按文中引用出现的顺序列全,附于文末。
(10)附录:附录是不宜放在正文中的资料,如调查阅卷、公式推演、编写程序、原始数
据附表等等。放入设计(论文)资料袋。
5、学生的毕业论文及其外文译文统一用A4纸打印,上边距为2.5cm,下边距为2.0cm,左边距为2.0cm,右边距为2.0cm。每页须加“页眉”和“页码”。打印排版格式如下:
(1)论文封面采用学校教务处规定的统一格式。
(2)题目、摘要和关键词
论文(设计)题目为三号黑体字,可以分为1或2行居中打印。论文(设计)题目下空一行打印摘要,二字(四号黑体),二字后空一格打印内容(小四号宋体)。摘要内容下空一行打印三字(四号黑体),其后为关键词(小四号宋体)每两个关键词之间空两格。英文摘要题目全部采用小四号Arial字体,摘要内容和关键词均用五号Arial字体。题目、中文摘要、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多少字合打一页。英文摘要和关键词另打一页。
(3)“目录”二字(四号黑体),下空二行为章、节、小节及其开始页码,采用小四号宋体。页码放在行末,目录内容和页码之间用虚线连接。
(4)引言用小四号宋体字打印(若有标题用四号黑体字)。
(5)标题:每章标题以小三号黑体字居中打印;“章”下空二行为“节”,以四号宋体字左起打印;“节”下空一行为“小节”,以四号黑体字左起打印。换行打印论文(设计)正文。
(6)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字打印。
(7)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图、表名应附相应的英文和必要的中文图注。制图要求:半栏图宽≤7cm,通栏图宽≤16cm;图中曲线粗细应相当于5号宋体字的竖画,坐标线的粗
第二篇:厦门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规范
厦门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规范
1、文科类各专业毕业论文的写作程序大体分为六个阶段:(1)确定导师;(2)与导师讨论并选题;(3)阅读文献、收集资料;(4)拟定写作提纲;(5)撰写和提交初稿,与导师讨论和修改;(6)定稿和导师审阅。
文科各专业的毕业论文要求论题明确、资料翔实、论证严谨、语言文字流畅简练、结构合理、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正确或有一定的独到见解;一律采用文内图表,引文出处和注释一律采用文尾注。毕业论文篇幅应不少于6000字(不含图表)。
2、理工科类各专业毕业论文的写作程序大体分为六个阶段:(1)确定导师;(2)与导师讨论并选题;(3)阅读文献、收集资料;(4)拟定设计或实验方案;(5)设计或实验;(6)理论分析和技术分析,撰写初稿,修改稿;(7)定稿和导师审阅。
理工科各专业的毕业论文要求设计方案合理、立论准确、理论分析和技术分析充分、实验和计算方法正确、数据准确可靠、图表规范清晰、文字表达准确、语言流畅简练;原则上采用文内图表,不能采用文内图表的制图、制表规格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以附件的形式附在毕业论文正文后,引文出处和注释一律采用文尾注。毕业论文篇幅应不少于5000字(不含图表、程序和计算数字)。
3、学生的毕业论文格式采用学校教务处规定的统一格式:(1)题目;(2)学生(姓名、学院、系、专业、年级);(3)指导教师(姓名、职称);(4)中文摘要、关键词;(5)目录;(6)引言;(7)正文;(8)结论;(9)致谢语;(10)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11)参考文献;(12)附录。
4、毕业论文的内容要求:
(1)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
(2)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语言精炼、明确。同时有中、英文对照,字数在400字以内。
(3)关键词:从本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或术语作为关键词,同时有中、英文对照。
(4)目录:目录作为论文提纲,是论文各组成部分的小标题,文字应简明扼要。目录按论文顺序分章、节二级编写,要标明页数,以便阅读。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
(5)引言:是毕业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引言要写得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6)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一般由标题、文字、图、表格和公式等部分组成。该部分要运用各方面实验结果、研究方法,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7)结论:结论是全文的思想精髓和文章价值的体现。应概括说明所进行工作的情况和价值,分析其优点和特色,指出创新所在,并应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方向,特别是对工作中遇到的重要问题要着重指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它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的课题的见解和主张,结论要简单、明确,篇幅不宜过长。
(8)致谢语:在文章结尾处,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工作过程中曾给自己以直接帮助的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
(9)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指作者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所参考的文献,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的比较等,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毕业设计(论文)的引用文献必须在文中引用处体现出来,并按顺序编号。引用文献应按文中引用出现的顺序列全,附于文末。
(10)附录:附录是不宜放在正文中的资料,如调查阅卷、公式推演、编写程序、原始数据附表等等。放入设计(论文)资料袋。
5、学生的毕业论文及其外文译文统一用A4纸打印,上边距为2.5cm,下边距为2.0cm,左边距为2.0cm,右边距为2.0cm。每页须加“页眉”和“页码”。打印排版格式如下:(1)论文封面采用学校教务处规定的统一格式。(2)题目、摘要和关键词
论文(设计)题目为三号黑体字,可以分为1或2行居中打印。论文(设计)题目下空一行打印摘要,[摘要]二字(四号黑体),[摘要]二字后空一格打印内容(小四号宋体)。摘要内容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四号黑体),其后为关键词(小四号宋体)每两个关键词之间空两格。英文摘要题目全部采用小四号Arial字体,摘要内容和关键词均用五号Arial字体。题目、中文摘要、关键词合打一页。英文摘要和关键词另打一页。
(3)“目录”二字(四号黑体),下空二行为章、节、小节及其开始页码,采用小四号宋体。页码放在行末,目录内容和页码之间用虚线连接。
(4)引言用小四号宋体字打印(若有标题用四号黑体字)。(5)标题:每章标题以小三号黑体字居中打印;“章”下空二行为“节”,以四号宋体字左起打印;“节”下空一行为“小节”,以四号黑体字左起打印。换行打印论文(设计)正文。
(6)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字打印。
(7)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图、表名应附相应的英文和必要的中文图注。制图要求:半栏图宽≤7cm,通栏图宽≤16cm;图中曲线粗细应相当于5号宋体字的竖画,坐标线的粗细相当于5号宋体字的横画;图中文字、符号、纵横坐标标目用小五号字;标目采用国家标准的物理量(英文斜体)和单位符号(英文正体)的比表示,如c/molL-1。表格采用“三横线表”,表的内容切忌与图和文字的内容重复。
(8)公式:公式书写应在文中另起一行,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加圆括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后应注明编号,该编号按章顺序编排。
(9)结论二字用四号宋体字,结论内容为小四号宋体字。(10)致谢语三字用四号黑体字,内容为小四号宋体字。(11)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按论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被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示,需表明引文具体出处的,可在序号后加圆括号注明页码或章、节、篇名,字体用小五宋体。
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要齐全,其排列顺序以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准;参考文献列表时应以“参考文献:”(左顶格)或“[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序号左顶格,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示;每一条目的最后均以实心点结束。
参考文献著录的条目以小于正文的字号编排在文末。文献的著录格式: ①专著: 作者.书名[M].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②期刊: 作者.题名[J].刊名, 出版年, 卷(期): 起止页码.③论文集: 作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起止页码.④学位论文: 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 保存单位, 年.⑤专利文献: 专利所有者.题名[P].专利国别: 专利号, 出版日期.⑥电子文献: 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网址.年-月-日.文献作者3名以内的全部列出;3名以上则列出前3名,后加“等”(英文加“et al”).参考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采用单字母“A”标识,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采用单字母“Z”标识。
6、其它要求:
(1)全文内的各章、各节内的标题及段落格式(含顶格或缩进)要一致;
(2)全文内各章的体例要一致,例如,各章(节、目)是否有“导语”;
(3)时间表示:使用“2004年6月”,不能使用“04年6月”或“2004.6”;
(4)标题编号:要符合一般的学术规范,一般不能使用“半括号”,“
(一)、”或“(一、)”等不规范用法,标题结束处不能有标点符号;
(5)全文错别字或不规范之处不能超过万分之二。
第三篇: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规范
贵州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规范
一、用纸规格
本科毕业论文一律用A4幅面纸打印,左侧装订。
二、封面格式
(一)学科代码及学号:在右上角,五号宋体。
(二)额题:贵州师范大学(本科)(二号黑体,居中)毕业论文(一号黑体,另行居中)。
(三)题目:
1、主题用小三号小标宋,居中;字数在20个以内;
2、副题在主题下方,前面加“--”号,四号楷体。
(四)学院:就读学院全称,小三号楷体,居中。
(五)专业:专业全称,小三号,居中。
(六)年级:小三号楷体,居中。
(七)作者:小三号楷体,居中。
(八)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小三号楷体,居中。
(九)完成时间:标明年月日,小三号宋体,居中。
三、论文格式
(一)题目:
1、主题用小二号小标宋,居中;
2、副题在主题下方,前面加“--”号,四号楷体,居中。
(二)署名:在标题下方,四号楷体,居中。
(三)中文摘要:
1、在署名下方,五号楷体;
2、文字简明、确切,300字以内;
3、以提供论文内容梗概为目的,以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为基本要素;
4、可以是指明论文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报道性摘要,也可以是指明论文论题及取得成果的性质和水平的指示性摘要,还可以是以报道性摘要形式表述论文中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以指示性摘要形式表述论文其余部分的报道-指示性摘要;
5、不应简单重复标题中已有的信息;
6、不用评论和解释,不分段,采用第三人称、记述方式,不用“本文”、“作者”等作主语;不用数学公式、化学结构式及图表;不用引文。
(四)中文关键词:
1、在中文摘要下方,用五号楷体;
2、是从标题、层次标题(即文内小标题)和正文中选出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
3、数量3-5个,用分号隔开。
(五)英文摘要(Abstract):
1、在中文关键词下方,五号白正体;
2、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3、采用第三人称表述;
4、时态采用一般现在时或一般过去时;
5、涉及中地名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少数民族地名则需参照《汉语拼音中国地名手册》选用。
(六)英文关键词(Key words):
1、在英文摘要下方,五号白正体;
2、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
(七)引言(或称前言、序言或概述):
1、在英文关键词下方,小四号宋体;
2、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目的,介绍相关领域内前人已做的工作和研究概况,说明本文所做工作与前人已做工作的关系及本文所做工作的意义;也可简要说明论文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或预示本研究的结果、意义和前景;
3、突出论文主题。
(八)正文:
1、在引言下方,小四号宋体;行距取固定值20;
2、正文层次划分和编排方法:
题序层次可分为若干级,一般不超过四级为宜。(1)文科论文为:
第一级:一、二、三„„;四号黑体 第二级:
(一)(二)
(三)„„;小四号楷体 第三级:1、2、3„„;小四号宋体 第四级:(1)(2)(3)„„;小四号宋体
题序编号前空两个字距,再写题名。(2)理、工科论文(设计)为: 第一级(章):1.2.3.„„;四号黑体
第二级(节):1.1.2.1.3.1.„„;小四号楷体 第三级(条):1.1.1.2.1.1.3.1.1.„„;小四号宋体 第四级(目):1.1.1.1.2.1.1.1.3.1.1.1.„„;小四号宋体 章节条目编号一律左顶格,编号后空一个字距,再写章节题名。
3、文中参考、引用其它文献,均应注明出处,即在文中引文末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序号(加方括号)、页码,如:[1]123,在文末著录参考文献;一种文献在文中被重复引用,用同一序号标注;
4、文中涉及到量和单位、图、表、数学式、化学式、数字、标点符号等,应按国家有关标准或规定书写。
(九)参考文献:
1、在正文后,五号宋体;
2、按其在正文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引用同一文献用同一序号),序号左顶格,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示;上方以黑体“参考文献”(左顶格)作为标示;
3、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专著、论文集、辞书、研究报告--[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1]彭泽益.十九世纪后半期中国财政与经济[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0.--注:一书多册(卷),在书名后加冒号(:)再标明册(卷)数。如:
毛泽东选集:第4卷。
(2)期刊文章--[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期).--例:[1]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3)报纸文章--[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N].报名,出版年-月-日(版序).--例:[1]朝阳.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N].人民日报,1998-07-05(11).(4)其他文献中析出的文献--[序号]析出文献的主要作者.析出文献名[文献类型标识]//原文献主要作者.原文献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1]康有为.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G]//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普通图书-M;会议录-G;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汇编文集-G;报告-R;专利-P;网上数据库-DB/OL;网上期刊-J/OL;网上电子公告-EB/OL;光盘图书-M/CD;计算机程序-CP)
(十)致谢辞
以简短的文字对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给予直接帮助的教师或单位、个人表示自己的谢意
第四篇:厦门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规范
厦门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规范(节选)
1、文科各专业的毕业论文要求论题明确、资料翔实、论证严谨、语言文字流畅简练、结构合理、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正确或有一定的独到见解;一律采用文内图表,引文出处和注释一律采用文尾注。
2、毕业论文的内容要求:
(1)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
(2)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语言精炼、明确。同时有中、英文对照,字数在400字以内。
(3)关键词:从本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或术语作为关键词,同时有中、英文对照。
(4)目录:目录作为论文提纲,是论文各组成部分的小标题,文字应简明扼要。目录按论文顺序分章、节二级编写,要标明页数,以便阅读。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
(5)引言:是毕业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引言要写得扼要,篇幅不要太长。(6)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一般由标题、文字、图、表格和公式等部分组成。该部分要运用各方面实验结果、研究方法,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7)结论:结论是全文的思想精髓和文章价值的体现。应概括说明所进行工作的情况和价值,分析其优点和特色,指出创新所在,并应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方向,特别是对工作中遇到的重要问题要着重指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它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的课题的见解和主张,结论要简单、明确,篇幅不宜过长。
(8)致谢语:在文章结尾处,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工作过程中曾给自己以直接帮助的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
(9)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指作者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所参考的文献,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的比较等,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毕业设计(论文)的引用文献必须在文中引用处体现出来,并按顺序编号。引用文献应按文中引用出现的顺序列全,附于文末。
(10)附录:附录是不宜放在正文中的资料,如调查阅卷、公式推演、编写程序、原始数据附表等等。放入设计(论文)资料袋。
3、学生的毕业论文及其外文译文统一用A4纸打印,上边距为2.5cm,下边距为2.0cm,左边距为2.0cm,右边距为2.0cm。每页须加“页眉”和“页码”。打印排版格式如下:(1)题目、摘要和关键词
论文(设计)题目为三号黑体字,可以分为1或2行居中打印。论文(设计)题目下空一行打印摘要,[摘要]二字(四号黑体),[摘要]二字后空一格打印内容(小四号宋体)。摘要内容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四号黑体),其后为关键词(小四号宋体)每两个关键词之间空两格。英文摘要题目全部采用小四号Arial字体,摘要内容和关键词均用五号Arial字体。题目、中文摘要、关键词合打一页。英文摘要和关键词另打一页。
(2)引言用小四号宋体字打印(若有标题用四号黑体字)。
(3)标题:每章标题以小三号黑体字居中打印;“章”下空二行为“节”,以四号宋体字左起打印;“节”下空一行为“小节”,以四号黑体字左起打印。换行打印论文(设计)正文。
(4)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字打印。
(5)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图、表名应附相应的英文和必要的中文图注。制图要求:半栏图宽≤7cm,通栏图宽≤16cm;图中曲线粗细应相当于5号宋体字的竖画,坐标线的粗细相当于5号宋体字的横画;图中文字、符号、纵横坐标标目用小五号字;标目采用国家标准的物理量(英文斜体)和单位符号(英文正体)的比表示,如c/molL-1。表格采用“三横线表”,表的内容切忌与图和文字的内容重复。
(6)公式:公式书写应在文中另起一行,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加圆括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后应注明编号,该编号按章顺序编排。
(7)结论二字用四号宋体字,结论内容为小四号宋体字。(8)致谢语三字用四号黑体字,内容为小四号宋体字。
(9)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按论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被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示,需表明引文具体出处的,可在序号后加圆括号注明页码或章、节、篇名,字体用小五宋体。
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要齐全,其排列顺序以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准;参考文献列表时应以“参考文献:”(左顶格)或“[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序号左顶格,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示;每一条目的最后均以实心点结束。
参考文献著录的条目以小于正文的字号编排在文末。文献的著录格式: ①专著: 作者.书名[M].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②期刊: 作者.题名[J].刊名, 出版年, 卷(期): 起止页码.③论文集: 作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起止页码.④学位论文: 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 保存单位, 年.⑤专利文献: 专利所有者.题名[P].专利国别: 专利号, 出版日期.⑥电子文献: 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网址.年-月-日.文献作者3名以内的全部列出;3名以上则列出前3名,后加“等”(英文加“et al”).参考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采用单字母“A”标识,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采用单字母“Z”标识。
4、其它要求:
(1)全文内的各章、各节内的标题及段落格式(含顶格或缩进)要一致;(2)全文内各章的体例要一致,例如,各章(节、目)是否有“导语”;(3)时间表示:使用“2004年6月”,不能使用“04年6月”或“2004.6”;(4)标题编号:要符合一般的学术规范,一般不能使用“半括号”,“
(一)、”或“(一、)”等不规范用法,标题结束处不能有标点符号;(5)全文错别字或不规范之处不能超过万分之二。
第五篇:云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书写规范
云南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
为了保证我校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依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范。
一、论文印装
1、毕业论文(设计)统一用A4纸打印,页边距一律为:上、下2.5cm,左3 cm,右2 cm,行间距取多倍行距(设置值为1.25);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2、字体要求:论文(设计)所用字体要求为宋体。
3、字号要求:大标题用宋体三号加粗,第一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宋体加粗;第二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宋体加粗;第三层次及以下题序和标题与第二层次同;摘要、关键词及参考文献用宋体小五号;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二、论文结构及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由以下部分组成:
A. 封面;B.目录;C、中文摘要;D. 英文摘要;E.正文;F.致谢;G.参考文献;H.附录;I.有关图纸(大于3#图幅时单独装订)J.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等附件。
1、封面
封面由学校统一印制。论文(设计)题目要简练、准确,一般不超过
20个字,可分为两行。
2、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由学校统一印制。内容包括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研究的方法及预期目标,课题进度计划,完成课题所需条件及落实措施,参考文献资料,指导教师意见,学院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意见等。
3、中英文摘要(中文在前,英文在后)及关键词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概述,应尽量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创新点和结论,不含图表,不加注释,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中文摘要一般为400 字左右,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完全相同。
关键词是反映毕业论文(设计)主题内容的名词,是供检索使用的。主题词条应为通用技术词汇,不得自造关键词,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外延层次(学科目录分类),由高至低顺序排列。
关键词排在摘要正文部分下方。
4、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绪论、正文主体、结论、致谢、主要参考文献及附录等。
5、正文
论文(设计)正文部分包括:绪论(或前言、序言)、论文(设计)
主体及结论。
绪论主要综合评述前人已有研究成果,说明论文(设计)的选题目的和意义,综述国内外文献以及论文(设计)所研究的内容。
论文(设计)主体是论文(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求结构合理,层次清楚,文字简练,材料翔实,内容充实,观点鲜明,论证严密,重点突出。
结论(或结束语)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但标题前不加“第XXX章”字样。结论是整个论文(设计)的总结,应以简练的文字说明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一般不超过两页。
6、致谢
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文字要简洁、实事求是。
7、主要参考文献
为了反映论文的科学依据,反映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同时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之后一般应列出主要参考文献。只列出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最重要的且发表在公开出版物上的文献或网上下载的资料。论文中被引用的参考文献序号置于所引用部分的右上角。参考文献表上的著作按论文中引用顺序排列,著作按如下格式著录:序号、著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日期顺序列出。
三、其他要求
1、文字
论文(设计)中汉字应采用《简化汉字总表》规定的简化字,并严格执行汉字的规范。所有文字字面清晰,不得涂改。
2、表格
论文(设计)的表格可以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采用哪种方式应和插图及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表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表格的结构应简洁。
表格中各栏都应标注量和相应的单位。表格内数字须上下对齐,相邻栏内的数值相同时,不能用“同上”、“同左”和其他类似用词,应逐一重新标注。表序和表题置于表格上方中间位置,无表题的表序置于表格的左上方或右上方(同一篇论文(设计)位置应一致)。
3、图
插图要精选。图序可以连续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采用哪种方式应与表格、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图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仅有一图时,在图题前加“附图”字样。毕业论文(设计)中的插图以及图中文字符号应打印,无法打印时一律用钢笔绘制和标出。
由若干个分图组成的插图,分图用a,b,c,„„标出。
图序和图题置于图下方中间位置。
4、公式
论文(设计)中重要的或者后文中须重新提及的公式应注序号并加圆
括号,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序或逐章编序,序号排在版面右侧。公式与序号之间不加虚线。
5、数字用法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间和各种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如1999年不能写成99年。数值的有效数字应全部写出,如:0.50:2.00不能写作0.5:2。
6、软件
软件流程图(UML图)和原程序清单要按软件文档式附在论文(设计)后面,不附在论文(设计)内。
7、计量单位的定义和使用方法按国家计量局规定执行。
四、毕业论文(设计)装订顺序
1、毕业论文(设计)封面
2、目录
3、中文摘要、关键词
4、英文摘要、关键词
5、正文
6、附录
7、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等附件
8、封底
五、装袋要求
资料袋一律采用教务处印制“云南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资料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