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视剧《毛岸英》观后感
《毛岸英》观后感
寒假期间,电视剧《毛岸英》在央视一套热播引起党委团委的高度重视和学子们的广泛关注。
我对这部电视剧也是充满期待。但是,随着看的集数一集集增加,我的感触从热切期待转为失望,心情从无条件崇敬变成爱恨纠结。
首先,但从这部电视剧本身来说,简直失败透顶!导演编剧都应该到毛岸英同志坟前去忏悔赔罪!虽然整部电视剧都是赞颂毛岸英,但是台词剧本的编写,演员的气质动作表现都严重无法令人满意。我曾经看过一部讲述毛主席和毛岸英之间故事的电影《毛泽东和他的儿子》,电视剧《毛岸英》与之相比完全就不是一个档次的!也许是我看惯了唐国强、苏林等老一代特型演员扮演的毛主席、周恩来等革命先辈,也许是电视剧《毛岸英》参演人员太年轻,缺乏经验。但是差距未免太悬殊了,演员生硬的台词与动作,不禁让人联想起“文革”时期的样板戏里的充斥着意识形态或政治色彩的“假、大、空”!而观看更“古老”的电影《毛泽东和他的儿子》反倒让人感觉更真实更亲切,而且百看不厌!
我无法考证《毛岸英》里出现的各个对白,在真实的历史中是否就跟电视剧中的一样,甚至是否存在?再次有一点要说明,我承认历史与戏剧的差别,把历史改编成电视剧加入艺术创造的成分是必要的。但是,佐料加的要适宜。弘扬主旋律进行意识形态教育是应该的,但是要考虑实际,考虑时代,考虑观众!这样才符合实事求是,才符合以人为本,才符合科学发展观。
其次,从毛岸英这个历史人物本身而言,他是一个值得尊敬和学习的人。历经苏联卫国战争和中国解放战争,毛岸英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和无产阶级革命
战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死沙场,他是更是一名优秀的中华儿女,无愧“人民的好儿子”;身为新中国的“大太子”却为人谦虚低调,与人和善,深入群众,他本应是伟大的新中国的脊梁,新中国的第一代新青年!
面对法西斯的暴虐,他用青春捍卫正义;面对反动派的专制,他用血汗拱卫自由;面对霸权主义的猖狂,他用生命维护和平!
从苏联回国,作为中共中央主席的儿子他没有受到任何特殊照顾,甚至都不能和他的父亲一起生活,甚至仅仅跟父亲吃顿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午餐都是奢侈的。他一样可以留在中央机关,但是他却毅然接受父亲的意愿下基层,进农村,上“劳动大学”!
新中国成立了,毛岸英身为主席的长子但没有做蒋经国那样的太子爷。虽然身经世界大战和解放战争的洗礼,在多年的土地改革和劳动学习中积累了丰富的革命和建设经验,但是他没有进入政府部门更没有去中央到他父亲身边,而是再次从基层做起去了一个普通的工厂。在那样的一个法律意识淡薄的年代,他却忍受着内心莫大的痛苦折磨推迟与心爱之人的婚姻,只因为他的爱人刘思奇的年龄与《婚姻法》的要求还差几个月。然而就是这样,在他们结婚刚刚一年的的时候,他却又奔赴朝鲜战场,从此再也没能回来··
作为一个父亲,毛主席总是内疚的对岸英说:“伢子啊,谁让你是我毛泽东的儿子啊!”
面对这一切的一切毛岸英没有抱怨,没有后悔。当别人开始阻止他到基层和战场继续苦受累冒风险的时候,他也开始说:“谁让我是毛泽东的儿子!”
谁让你是我毛泽东的儿子!
谁让我是毛泽东的儿子!
我突然想起一个词“官二代”,还有一句话“我爸是李刚”!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吧!一样是官家子弟,做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而且在伟大领袖毛主席面前,什么李刚都是浮云,为什么毛岸英让人肃然起敬而李刚之子却让你义愤填膺?李刚之子那样的“官二代”、“富二代”你们凭什么那么嚣张,凭什么那样猖狂?我们都应该反思,不仅仅是官富之家。
放眼世界,我又有所思。毛岸英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和颂扬,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如此大张旗鼓,隆重之至的搞宣传,搞学习活动,我觉得还是有点不妥,我们至少应该明确我们颂扬的是毛岸英为代表的革命青年的艰苦奋斗,深入群众,无私奉献的精神,而不是在搞个人崇拜或对毛岸英个人的“戴高帽”!毕竟,在那个年代像毛岸英那样为国家和名族牺牲了一切的热血轻年数不胜数,其中更不乏比他更伟大的。难道仅仅因为他是毛泽东的儿子我们就格外关注吗?毛岸英凭什么?毛泽东的儿子就有这样的特权或特殊地位吗?每个人不都是平等的吗?
我们这样做难道不也是在颂扬“我爸是李刚”吗?我想即便是毛主席和毛岸英本人这不会同意我们这样做的!毛岸英也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名普通公民,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名普通战士,他的言行固然高尚,而然他也是在尽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国人的义务。毛主席不是神也不是帝王,毛岸英更不是龙子凤孙王公贵族,新中国也不是封建王朝。退一万步说,就算他是帝皇之胄,难道我们忘了“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华夏绝响了吗?
放眼当今世界文明发达国家,有哪一个国家的他们国家领袖的子孙甚至开国功勋顶礼膜拜的?有几个美国人知道华盛顿总统的儿子是谁?当年里根总统的儿子不也在领失业救济金吗?而且当时美国人的报纸一次来指责里根总统治国
无方,而中国的报纸却在赞颂总统儿子竟然不使用“特权”!我想这也是一种社会文明与社会文明之间的差距吧?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说并不能证明美国什么都比中国优秀,资本主义优于社会主义。我所指的仅仅是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的差距!
但是,真理总是有条件的。在中国这样一个封建历史漫长的过度,在那样的特殊年代,毛岸英言行决定了他的精神是伟大的并且是永恒的!
革命烈士们永垂不朽!
第二篇:电视剧《毛岸英》编剧学习心得
关于学习韩毓海电视剧《毛岸英》编剧心得
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60周年之际,央视上映的电视剧《毛岸英》,看后让人深有感触,思绪万千。电视剧《毛岸英》描述了毛岸英短暂人生中的学习、工作、爱情以及战斗经历和家庭生活,细腻地展示了毛泽东和毛岸英之间的父子深情,毛岸英与母亲杨开慧、妻子刘思齐、兄弟毛岸青之间的美好亲情,深深赞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伦美,以及毛岸英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和高尚的国际主义精神,许多细节鲜为人知,感人至深。这部电视剧的魅力和价值到底在哪里?《毛岸英》的编剧之
一、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韩毓海在接受人民日报报专访时说,毛岸英身上的朴素美德,赋予了这部电视剧以生命和价值。
1922年10月24日,毛岸英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8岁时,由于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毛岸英也被关进牢房。杨开慧牺牲后,地下党安排毛岸英和两个弟弟来到上海。1936年,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苏联学习。1946年,毛岸英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11月25日在美军空袭中牺牲。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2009年10月5日,温家宝来到毛岸英烈士墓前献上花束。他对着毛岸英的塑像说:“岸英同志,我代表祖国人民来看望你。祖国现在强大了,人民幸福了。你安息吧。”
韩毓海教授在心得中写道:“写《毛岸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首
先是学习毛泽东思想。北京大学要求学生读书,教授们一致推荐的第一种书,就是《毛泽东选集》,因为你要了解什么是中国,特别是现代中国,你就必须去读毛泽东的书。”
毛岸英是红色后代的光辉榜样。在革命改变旧制度的急风暴雨中,做到这一点也许多少容易些;进入和平建设年代,则难而又难。毛泽东的亲属和好友看望毛泽东时,大家都有一种不约而同的禁忌,就是从不提起毛泽民、毛岸英。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的红色后代中,毛岸英是光辉的榜样。在有着千年封建血统观念的中华大地上,毛岸英走过的人生道路格外令人敬佩。因为这是真正的共产主义的平等观教育的结果,也是对旧传统观念的有力冲击。在革命改变旧制度的急风暴雨中,做到这一点也许多少容易些;进入和平建设年代,则难而又难。多少年后,人们讲起“毛泽东的儿子上前线”还不胜感慨,恰恰也在于此。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作为即将走向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我们应该向毛岸英学习些什么呢?
首先,要学习毛岸英同志热爱祖国,坚持在党的绝对领导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精神。毛岸英出生在革命世家,从小受到了共产主义的熏陶,长大后,虽然远赴苏联,但也不忘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积极参加苏共活动。在国家民族危亡时刻,他毅然回到祖国,为着全国人民的解放,任劳任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发起抗美援朝号召后,他断然志愿参加志愿军,保家卫国。短短的28年的人生历程,确时时体现着他热爱祖国、为祖国奋斗、为祖国献身的崇高品质。
新时期新形势下,共产党员要认真学习毛岸英同志这种高贵品质,切身把祖国的繁荣富强作为自己应有的责任。公安机关是社会主义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要害部门。纵观阶级斗争的历史,任何政党对于具有武装性质的专政工具必须绝对地控制和掌握,以便运用其为政权服务。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理应对公安工作保持绝对领导。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都一直强调将政法公安工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现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更是把公安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强化了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因此,公安机关必须自觉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努力捍卫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打击敌人、惩治犯罪、保护人民、服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说明,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是公安工作性质的必然要求和公安决策正确性的根本保证。
其次,要学习毛岸英同志艰苦朴素,一心一意为群众着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毛岸英同志从出生到逝世,一直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童年时期,他甚至当过学徒,捡过破烂,卖过报纸,推过人力车。从苏联回到延安后,他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劳动大学” 用双手的老茧换回了“毕业证书”。他虽然是毛泽东的儿子,但是从来没有因自己是领袖的儿子而欺压百姓,相反,总是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和普通劳动群众打成一片。看到群众仍然吃野菜维持生活,他痛心疾首;看到群众有困难,他主动帮扶。他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不要忘记艰
苦朴素的作风,继续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也是公安系统在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动力。我们披星戴月,我们只争朝夕,只为坚守岗位,守住一方平安。我们与人民休戚与共,紧密相连。从宣誓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注定走上这条为民奋斗的道路。这身警服是对我们的约束,也是我们的勋章,它提醒着我们的职责,让我们从内心找到骄傲的源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三,要学习毛岸英同志清正廉洁,率先垂范的精神。新中国刚成立,毛主席的亲戚给毛岸英写信,要求给个工作,毛岸英回信婉言拒绝。他说,“翻身是广大群众的翻身,而不是几个特殊人物的翻身,大众的利益应该首先顾及。共产党是讲感情的,但我决不能也决不愿违背原则做事。这样的事例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数不胜数。我们一定要明白,坚持原则是会得罪人的,但不坚持原则就会得罪人民群众。”新时期新形势下,各级党员干部更应该认真学习毛岸英同志这种清正廉洁的精神,做好人民群众的模范示范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党员干部要忍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做一名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的公仆。
在这样一个开放多元的时期,我们人民警察更应该认清形势、牢记宗旨、艰苦奋斗、奋发有为,以毛岸英同志的高贵品质为榜样,踏实谨慎的落实好党和人民交办的事业。
第三篇:毛岸英 观后感观后感(精选)
2009580009岳跃涛艺术设计1班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
《毛岸英》观后感
电视剧《毛岸英》将观众引领到毛泽东一家的感情世界,将幼年丧母、出征别父、新婚丧夫、老年丧子等人间至痛,集中在一个家庭,与爱国主义、国际道义、人间正义等人间大义交织在一起,演绎成一种感情风暴,感人至深。刘思齐的回忆,是通往毛泽东感情世界的一个旁门,由此进入,便是一片汪洋大海。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毛岸英》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是,记住我们的历史,我们的先驱,记住人民英雄纪念碑刻下的这段文字:“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毛岸英”也是一座纪念碑。
毛岸英是毛主席的长子,他自幼受到毛泽东优良家风家教的熏陶,在革命的道路上不断磨练,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革命战士。《毛岸英》这部片子记录了他短暂人生中学习、工作、爱情、战斗经历和家庭生活,细腻地展示了毛泽东和毛岸英之间的父子深情、毛岸英与母亲杨开慧、与妻子刘思齐、与兄弟毛岸青及亲人间的美好亲情,深沉赞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伦美,同时塑造了周恩来、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感人形象。史料翔实准确,故事催人泪下,剧情忠于历史原貌,许多情节鲜为人知。
本剧是为纪念毛岸英牺牲60周年,纪念抗美援朝胜利60周年,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而创作拍摄的,通过讲述毛主席、杨开慧、毛岸英为国为民所做出的牺牲,歌颂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表现出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对端正党风,反对“三俗”,影响世风民心,教育青年一代都有积极的意义。、在岸英成长过程中,有几个情节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一是杨开慧勇赴国难。1930年10月,由于叛徒告密,杨开慧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当年11月被杀害。毛岸英先是陪母亲坐牢,后由舅舅杨开智将他与二弟岸青、三弟岸龙护送去上海地下党组织养护,后沦为乞丐,流落街头6年之久„„这段情节让我们再一次认识到:今日之和谐社会与小康生活,是烈士们用头颅和鲜血换来的!熟谙过去苦,方知今日甜。目无将来,就等于漠视历史;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踏着烈士们的血迹奋勇前进,完成烈士的未竞事业,才对得起烈士,对得起历史,对得起后昆。
二是毛岸英载誉而归。1938年7月,党组织派王首道去上海几经周折在乞丐群中找到岸英与岸青兄弟二人(岸龙夭折),后又送他们去苏联学习。岸英去苏联先是入学深造,后参加红军,二战期间随军打到德国首都柏林,成为一名杰出的青年英雄。二战结束后,他要求回国从事建设工作。斯大林对他的军中表现大加赞誉,不仅批准了他的申请,还将自己在二战中一直佩带在身的一支手枪送给他作为纪念。毛岸英载誉而归,在延安见到父亲毛泽东。离别多年,在毛岸英来说,世界的风云变化,母子的生死离别,父子的劫后重逢„„一切一切真是言之不尽,表之难达,深有“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之慨叹!但作为父亲的毛泽东没有仅限囿父子昔日那段不堪回首的经历,而是从国家民族命运与后代人历史责任考虑,向岸英提出:你在苏联多年,不了解国情,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你要到他们中去,向他们好好学习。于是,将岸英送到延安吴家枣园开荒种田,去山西郝家坡搞土改,到山东德州搞土改复查,后进入北京一个工厂学习工业,使岸英这位只懂军事的青年,在学会种地做工的同时,了解了工人农民的苦处,感受到了潜藏于群众之中的革命动力。在长期的锤炼中,毛岸英迅速成长,成为了一位既懂军事,又懂政治、经济的时代精英。
三是喜得义女。当毛岸英第一次在家中见到刘思齐时,毛主席极为热情地向岸英介绍:这是我的干女儿,她爸爸刘谦初是一位著名的革命烈士,思齐不光学习好,戏演得也好„„这段介绍源于刘思齐首次见到毛主席:1938年7月的一天,延安中央党校礼堂在演一出名为《弃儿》的短剧:一对夫妇被战火吞噬了,一个七八岁的女孩喊着“妈妈,妈妈”扑向战火,孩子进入角色,演出非常成功,台下一片哭声。这个小女孩就是刘思齐。演出结束后,毛主席走上台问思齐:“你叫什么名字?你爸爸妈妈来看戏没有?”当刘思齐指着张文秋向主席说:“这就是我的爸爸妈妈”时,毛主席一眼认出她就是1927年在武汉认识的张文秋。张文秋指着身边丈夫陈振亚向主席介绍:“这是孩子的继父。孩子的父亲刘谦初,1931年4月牺牲在济南。”毛主席遂说:“谦初同志我是知道的,他是个好同志,可惜牺牲得太早了。”并遂向思齐说:“你没有爸爸了,我做你的干爸爸吧!”思齐即刻叫了声“爸爸”。这一声“爸爸”的喊出,使全场观众都落下了同情的热泪。
毛主席同刘谦初一家人相识,主要经过三次接触:第一次1927年4月4日在武汉,刘谦初与张文秋听取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后,再访了毛主席,并拜毛主席为师;第二次即上述中央党校观剧那一幕;第三次是1946年张文秋带着三个女儿从国民党新疆监狱回到延安,在中央军委礼堂,受到毛主席接见。几次交往使毛刘两家从相认相知到相悉相亲,终结秦晋之好。这实在是共同的革命理想而发展的自然结果。因此岸英与思齐相恋后,在思想感情上,也有一般青年儿女情长的热恋生活,但更多的是为了争取革命早日成功而互教互学互相勉励。于是屡屡出现了毛岸英从事农村土改与工业改造,刘思齐专心致志地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共同争当祖国建设先锋的生活场面。
四是毛岸英舍命卫国。1950年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朝战争。在这户破堂危、唇亡齿寒的国难当头之际,毛岸英毅然向父亲提出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场维护正义的人民战争,唯恐父亲不答应,特求了帅孟奇妈妈说服父亲。结果帅妈妈也不同意,并劝说岸英道:“毛家为革命牺牲多位亲人了,你还是不去好,我不同意你去。”最后岸英还是说服了帅妈妈又征得父亲同意,参加了保和平卫祖国的抗美援朝战争。
毛岸英到达朝鲜战场后,在出色地完成志愿军司令部交给的翻译任务的同时,还积极投入部队训练、防空演习、保护群众等活动,而且在这些活动中表现得斗志昂扬激情满怀,正如他和战友们酷爱高唱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歌》、《国际歌》那样:“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他是在办公室抢救文件遭美国飞机轰炸而壮烈殉国的。他为了保卫朝鲜,保卫祖国,保卫世界和平而献出自己壮丽的青春与宝贵的生命,他是毛家第6位烈士,年仅27岁!
毛泽东的亲属和好友看望毛泽东时,大家都有一种不约而同的禁忌,就是从不提起毛泽民、毛岸英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的红色后代中,毛岸英是光辉的榜样。在有着千年封
建血统观念的中华大地上,毛岸英走过的人生道路格外令人敬佩。因为这是真正的共产主义的平等观教育的结果,也是对旧传统观念的有力冲击。在革命改变旧制度的急风暴雨中,做到这一点也许多少容易些;进入和平建设年代,则难而又难。多少年后,人们讲起“毛泽东的儿子上前线”还不胜感慨,恰恰也在于此。
据毛泽民的遗孀朱旦华回忆,多年来亲属和好友们去看望毛泽东时,大家都有一种不约而同的禁忌,就是从不提起毛泽民、毛岸英,以避免引起毛泽东的伤心。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和战后,毛泽东多次接见和慰问烈属,心情都显得沉重,因为他自己同样也是烈属。尽管有些烈属想迁回亲人的遗骨,但是,人们知道毛主席的儿子也牺牲在朝鲜,埋葬在朝鲜,就都不再说什么。这种领袖带头奉献的精神,恰恰是新中国拥有强大力量的重要源泉。
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牺牲当天,彭德怀便向周恩来电告此事。周恩来见毛泽东正患感冒,又在指挥第二次战役,同刘少奇等同志商量后,暂时压下电报。直至1951年1月2日,当第三次战役取得胜利,毛泽东感冒已好时,叶子龙等人才奉命在万寿路新六所的一楼休息室报告了此事。据在场的卫士回忆,毛泽东听后怔住了,并一声不响。周围的人都不约而同地低下了头,没人敢说一句劝慰的话。毛泽东的眼圈湿了,却没有流泪,过了许久只发出一声叹息:“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这时,周围的人都禁不住流下了热泪。
我对毛岸英同志的认识,源于这场电视据的盛宴。之前我知其名身份,对其生平事迹一无所知。然而看完毛岸英的成长故事时,就好比读了两类书:历史、教育。获益匪浅。我原本不喜欢读中国历史,认为近代历史上的中国被列强蹂躏侵略加上中国的封建保守腐朽等不值得我去探究,我不喜欢做过母亲身上的疤痕,认为活在当今,应该看到的是中国的崛起。但是我读到过周总理的一句话,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忘记历史等于背叛。确实,不能忘记,但我对那段历史还处于末模糊状态,通过观看该剧,或多或少了解了当时国内外局势和其他历史事件。当我住在青青校园,绝大部分学生大肆挥霍正在消逝的青春,追求的只是昙花一现,或“我爸是李刚”或个人中心主义或荒废学业等等等。大学已经成为良莠不齐大的蛮地,现实的教育激不起多大的浪花,引发不了多大的思考,感动不了多少 人,还不以《毛岸英》的现实来给我们上一堂课。
第四篇:毛岸英观后感
<<毛岸英观>>观后感
电视剧《毛岸英》的播出,是在我们国家正在经历全面繁荣的时候,以毛岸英的传奇故事告诉人们,今天的日子来之不易;在我们党不断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今天,它以中国革命第一家庭的英雄史诗启发领导干部思考,共产党人究竟应当怎样度过自己的人生。
历史不会重复,但是历史的教训却可以引以为戒。《毛岸英》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是:落后就要挨打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用无数的鲜血换来的,我们要铭记我们的历史,我们的先驱,记住人民英雄纪念碑刻下的这段文字:“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毛岸英”也是一座纪念碑。他的不屈,他的奉献和无私让我看到了一名军人所应有的品质。而此时我也找到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做一名对国家对社会有用处的人。身为国家主席之子,他完全可以生活在父亲的庇护下而一生无忧,但他没有做一个长不大的雏鸟,他要一鸣惊人,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他是一个强者。最终在战火和硝烟中他成功了,战死沙场,他向世人展示了一位军人的追。
八岁的时候,他和母亲一起被捕,身陷囹圄,饱尝了牢狱之苦,亲眼目睹了母亲惨遭血淋淋的酷刑却坚贞不屈的刚烈,亲眼看着母亲微笑着被押赴刑场英勇就义的英姿,这对一个八岁的孩子来说,这是怎样的人间惨剧!八岁的我们又在做什么?躺在父母的怀里尽情撒娇?还是不小心摔了一跤还要委屈地哭上个大半天?
母亲牺牲后的五年多里,毛岸英带着弟弟毛岸青在纸醉金迷的大上海流浪街头,当佣人、做报童、捡破烂,时不时地要遭受白眼、责骂甚至毒打。然而,这些际遇并没有扭曲毛岸英的心灵,他虽然处在社会最底层但依然不忘帮助他人,依然要攒钱买字典、学文化。当饭都吃不饱的时候,有多少人能在面包和书本面前选择后者?在辛苦了一天后,有多少人能在别人说是在他的地盘上,就把一天的劳动成果奉上,还鞠躬道歉?好多好多的场面给我的不仅是一种感动,更是一种震撼。毛岸英就是这样体验了人间的种种苦难和百姓生活的艰辛,铸就了他坚强的意志、刚毅的品格和愈挫愈勇的顽强斗志、昂扬向上的乐观精神。
当德国法西斯突袭世界上第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时,尽管当时不允许参战,但毛岸英热血激荡,坚决请缨,获批后迅即投笔从戎,驾驶坦克战车,带兵一直打到了希特勒的老巢。如若说岸英为国奔赴前线是想争取名利,那么他突破重重困难奔赴苏联战场前线又是为了什么?无名无利,没用任何好处,他冲了过去,可是现在就算真的给你名利,恐怕也有很多人不敢冲吧。而野鸡网、天鸭社区、焉黄春秋等部分网络上的一些污毛反动博贴,尤其是曾经被央视百家讲坛捧为香饽饽的反毛污毛的街头政治小丑袁腾飞,难道,就不觉得脸红吗?
1946年回国后,做为毛泽东的儿子,他执意同普通干部一样到农场劳动锻炼,到一线参加土地改革,全身心地投入到火热的生产生活中。以身做责,忘我工作,和当地群众同吃同住打成一片,了解群众疾苦,研究发展生产的办法,从 1
不搞特殊化,也从不流露自己是毛泽东的儿子。说到这,不难让我想起前一段时间网上热传的保定青年李启铭驾车撞人被拦后,口出狂言:“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保定某公安副局长)”的事件。一个是下基层劳动不愿暴露自己是国家主席的儿子,一个是违章伤人逃逸被拦后以老子权势为资本公然叫嚣。同样是领导干部的孩子,二者有可比之处吗?时代是不同了,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社会进步和生产发展对人的品质和责任感的需求不能变吧。
新中国刚成立时,毛泽东主席家乡的一些亲戚知道他当上国家主席后,都纷纷写信要求在生活待遇上给予一定的照顾,特别是曾经对革命有功或为革命付出生命代价的亲属要求给予适当的安排时都被毛泽东拒绝了,有的直接被毛岸英回绝了。当听说自己的舅舅“希望在长沙有厅长方面的位置”并求情于自己时,毛岸英的感觉是“我非常替他惭愧”。毛岸英通过信函情真意切地说:“新的时代,这种一步登高的‘做官’思想已是极端落后了,而通过我父亲即能‘上任’更是要不得的想法。”毛岸英认为,“靠自己的劳动和才能吃饭的时代已经来临了”,这和当下“我爸是李刚”等现象相比,简直是判若云泥。
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他是第一个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人。虽然有一些好心的长辈出面阻拦,但他义无反顾,坚决要求到保卫祖国的第一线去,用他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抗美援朝的战略决策。一个多月的军队生活中,他把自己置身于普通的战士,在本职岗位上努力工作,献计献策。最后为抢救资料不幸牺牲在敌机的轰炸中。在他牺牲后临时墓地前,彭德怀司令的“你是第一个报名参加志愿军的人,有些高级将领都做不到哇”的一句话,道出了毛岸英同志多么高尚的情操,多么令人敬慕的品德呀?一代英雄为了革命竟无私到这种程度,从古至今历朝历代有过第二人吗?
为了不让妻子牵挂,毛岸英抗美援朝临走时瞒着妻子说是要出差一段时间,心爱的妻子刘思齐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竟耐心等待三年,最后盼来的却是牺牲的消息。每当想起这些,我的心绪就不能自理,真的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为毛岸英同志作为中华儿女做出的伟大壮举感到骄傲和自豪。
毛岸英是我党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的长子,却在青春年少之际长眠在了异国他乡,为捍卫我国和国际正义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不愧为我党的忠诚战士,不愧为我党的优秀党员,不愧为中华民族的骄傲。观看了《毛岸英》后,使我更加了解了那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更加了解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更加感受到毛泽东人格魅力的崇高伟大,更加坚定了听党指挥、跟党走、献身共产主义理想的崇高信念。
最后,我愿郑重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姓名:贾东锐院系:08级国际政治1班学号:2008070422
2011-11-252
第五篇:毛岸英观后感
Created on 2/25/2011 7:32:00 PM
《毛岸英》观后感
毛岸英,这是一个被尘封了太久的名字;这是一曲被压抑得太沉闷了的悲歌;这是一座被泪水冲刷得无比圣洁的雕塑。
毛岸英,是毛泽东的儿子,然而,他不仅仅属于毛泽东。他,就是一段刻骨铭心、慷慨悲壮的历史;他,就是鸭绿江畔那风烟滚滚、炮声隆隆的岁月;他,就是两个不屈民族心手相连、并肩作战、共抵外患并在战火中千锤百炼了一个伟大友谊的象征;他,就是一只浴火重生的涅槃凤凰,是用生命与热血铸就的一个中华民族不朽的魂魄。毛岸英,江河不息,日月长辉。任何无耻的诋毁与谩骂也动摇不了他的伟岸,任何邪恶的污浊与龌龊也摧毁不了他的英姿。他的名字与英魂,和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罗盛教等英雄一样,把共和国的历史装点得更加凝重而庄严,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涂染得更加鲜红而辉煌!
(一)震撼心灵、陶冶情操的经典之作
电视剧《毛岸英》,在继《井冈山》、《红色摇篮》、《铁肩担道义》、《解放海南岛》之后,再次掀起一股红色惊涛,拍打着一个乱象丛生、铜臭弥漫的民族,激荡着每一个富有正义与责任感的爱国人士狂热的思潮与心跳。毛岸英,这个久违而熟悉的英雄的名字,又重新回到了人们饥渴的记忆与怀想之中。
央视是党和国家的喉舌,是传播各种思想的最高阵地与堡垒,尤其是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其传播作用和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启迪与影响更是不可估量。我们注意到,近些年来,央视创作播出了一大批有影响的电视剧作品,尤其是反映历史题材的比较引人瞩目。认真研读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当代作家群体创作态度与思想的与时俱进,也可以窥见到两种不同的创作观或价值观在利用这种文学样式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对弈与较量。而这种对弈与较量也强烈地影响着广大观众的心智与精神世界,并起到了相应的作用与效果。
这两种不同创作观或价值观是什么呢?一种是对历史的一脉相承和真实解读,这就是以《井冈山》、《红色摇篮》、《铁肩担道义》以及正在播出的《毛岸英》为代表的红色影视作品;一种就是刻意回避历史原貌、剔除近代民族对共产主义理想与信念追求的史实,极端地表现为个人英雄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比如《亮剑》中对“泥腿子将军”李云龙的塑造,在他身上我们看不到一个共产党人应有的高尚灵魂与博大情怀,和对共产主义理想与信仰的诠释,而这一点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百折不屈、前赴后继的精神和力量的源泉,是历史的真实,是不容回避与曲解的。那么,在李云龙身上除了个人的气节与气概以外,还有什么呢?这显然不符合历史的原貌与场景。我们不敢说,作家在试图有意回避和曲解着什么,但这种创作态度和创作思想是绝对不可取的。生活是作家的沃土,真实是作品的生命。任何对主题思想的蓄意剔除与歪曲都是没有良心的,也是不负责任的,更是需要反思与警醒的,尤其在当前两种思想相互交织斗争的敏感时期。
电视剧《毛岸英》不仅塑造了一个血肉饱满、个性鲜明、经历曲折的毛岸英,而且始终把每个人物和儿女情长、夫妻情爱、父子深情都置身于火热的斗争场景
中,把个人的经历始终与伟大的理想与信念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既把人物塑造的真实可信、栩栩如生,使观众如身临其境,与人物同喜同悲,又极大地烘托了作品本身的内涵与主题,提升了作品的艺术魅力,起到了红色文学应有的教育意义,这就是《毛岸英》这部作品一举成功的重要因素所在。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构成了这部作品活的灵魂,这是那些张扬个人英雄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我们可以真切地体会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是这部作品始终不懈的追求。这部作品的成功,还表现在导演在演员选配上的独具匠心。每个人物都是新面孔,而不是刻意追求明星效应,为观众增加了新鲜感。观察审视每个演员的表现,都能让人切实地感受到一种激情与淳朴相容、浪漫与高尚相兼的阵阵清风,令人耳目一新,扣人心弦,感人肺腑。尽管扮演中年毛泽东的演员形象上有一些差异,但演员本身表现出的质朴无华与为之动容的表演,使人感觉十分入戏,不是在表演自己,给人印象深刻。这与电影《建国大业》中明星大腕们刻意表现、张扬自我的呆板、僵硬、造作之风形成了鲜明对比。其实,这正是启用新人、新面孔的优势所在,也是导演的高明之处。最近播出的《铁肩担道义》和《解放海南岛》两部作品,也让我们看到了新人不俗的演技,是作品成功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这应该成为今后拍摄历史题材作品的一个非常宝贵的经验。
当然,这部作品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表现在毛岸英的扮演者是一名比较年轻的演员,似乎缺乏对人物的立体感受与理解。在表演风格上激情有余、纯朴不足,这与我们理解的毛岸英有一定的差异。但从整体来说,这仅有的一点遗憾是不能影响整部作品的成功的。我们希望这位年轻演员在未来演艺生涯中扬长避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能够为我们再奉献一个更完美的毛岸英。
(二)浴火重生、凤凰涅盘
毛岸英,离开生他、养他、抚育他的祖国60年了。生前,他深爱着这片土地;死后,却葬于异国他乡。亲人们在思念着他,祖国在呼唤着他,朝鲜人民在爱戴着他。他,没有邱少云死的悲壮,没有黄继光死的惨烈,没有杨根思死的激昂,没有罗盛教死的动人。然而,我们依然不会忘记,就在那一瞬间,强盗的烈火焚烧了一个年轻的生命。这烈火,毁灭了杨开慧烈士生前最后的笑靥,烧焦了一个新婚少女甜美的梦呓,灼痛了一个父亲伤痕累累的心房。
观看电视剧《毛岸英》,我的心扉无时无刻不被感染着,激动着。感染与激动之余,更多的是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我在想,毛岸英作为毛泽东的儿子,他留给这个世界除了一个烈士鲜红的血液和一腔报国的丹心,还有什么呢?他与母亲一起饱尝了牢狱之苦,亲眼目睹了母亲血淋淋的毒刑,经历了5年流浪乞讨的生活,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回国后,他做过农民,参加过土改,当过基层党支部书记。未来他完全可以依靠父亲的丰功伟绩,求得一份功名与安逸,与娇妻一起生儿育女,尽享天伦。他也可以和其他开国元勋的子女一样,不去朝鲜战场,在国内一样可以实现自己报国的理想与信念,更可以在未来生活中与他的同龄人一样位居高官,一样的为人民服务。然而,毛岸英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是毛泽
东的儿子。他深刻地理解,一个共产党人应该始终把自己的命运与党和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联,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任何个人的私心杂念都是极端卑微与渺小的。于是,他毅然地投入到了朝鲜战场,放弃了苟且偷安,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实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与誓言。
毛岸英生前留下了一份感人至深的书信,是写给母亲杨开慧的亲人、也是他的舅父的。这份书信字字句句凝结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肺腑之言,是毛岸英短暂一生最经典的独白与写照。这封书信,今天读来如泣如诉,令人荡气回肠、肝胆寸断。面对舅父“希望在长沙有厅长方面的位置”的请求,毛岸英在信中说:“ 新的时代,这种一步登高的„做官‟思想已是极端落后了,而尤以通过我父亲即能„上任‟,更是要不得的想法。新中国之所以不同于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同于国民党,毛泽东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毛泽东的子女妻舅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的子女妻舅,除了其他更基本的原因之外,正在于此。皇亲贵戚仗势发财,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靠自己的劳动和才能吃饭的时代已经来临了。在这一点上,中国人民已经获得根本的胜利。而对于这一层,舅舅恐怕还没有觉悟。望他慢慢觉悟,否则很难在新中国工作下去。翻身是广大群众的翻身,而不是几个特殊人物的翻身。生活问题要整个解决,而不可个别解决。大众的利益应该首先顾及,放在第一位。个人主义是不成的。
毛岸英又说:“ 反动派常骂共产党没有人性,不讲人情,如果他们所指的是这种帮助亲戚朋友,同乡同事做官发财的人情的话,那么我们共产党正是没有这种„人情‟,不讲这种„人情‟。共产党有的是另一种„人情‟,那便是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劳苦大众的无限热爱,其中也包括自己的父母子女亲戚在内。当然,对于自己的近亲,对于自己的父、母、子、女、妻、舅、兄、弟、姨、叔,是有一层特别感情的,一种与血统家族有关的人的深厚感情的。这种特别感情,共产党不仅不否认,而且加以巩固并努力于倡导它走向正确的与人民利益相符合的有利于人民的途径。但如果这种特别感情超出了私人范围并与人民利益相抵触时,共产党是坚决站在后者方面的,即使„大义灭亲‟,亦在所不惜。”
毛岸英对外祖母有着深厚的感情,想到外祖母的养育之恩。毛岸英倍感痛楚与伤感,可他依然坚定地说到:“我爱我的外祖母,我对她有深厚的描写不出的感情,但她也许现在在骂我„不孝‟,骂我不照顾杨家,不照顾向家;我得忍受这种骂,我决不能也决不愿违背原则做事,我本人是一部伟大机器的一个极普通平凡的小螺丝钉,同时也没有„权力‟,没有„本钱‟,更没有„志向‟来做这些扶助亲戚高升的事。至于父亲,他是这种做法最坚决的反对者,因为这种做法是与共产主义思想、毛泽东思想水火不相容的,与人民大众的利益水火不相容的,是极不公平,极不合理的。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群众观点与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个人观点之间的矛盾,正是我们与舅舅他们意见分歧的本质所在。这两种思想即在我们脑子里也还在尖锐斗争着,只不过前者占了优势罢了。而在舅舅的脑子里,在许多其他类似舅舅的人的脑子里,则还是后者占着绝对优势,或者全部占据,虽然他本人的本质可能不一定是坏的。”
毛岸英的这封书信,襟怀坦荡、情真意切,这不仅是毛岸英个人品格的真实写照,更是那个时代大多数共产党人光明磊落的道德情操的一次最好概括与诠
释。为此,我还想到,改革开放后,我们的总设计师对当时北京市委领导说过的一句话:“ 我要在北京买一栋最好的房子给儿子住”。中国有一句成语叫“打铁先得自身硬”,还有一句叫“正人先正己”。试想,一个领导干部的言行不一,在党风建设上不能严于律己、率先垂范,那将带来怎样的后果和影响呢?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面对今天党风不正、腐败肆虐的现实,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怀念毛泽东时代?有什么理由不对毛岸英的高风亮节表示深深的缅怀和无比的敬意?
毛岸英是平凡的,因为他不以毛泽东的儿子自居;毛岸英是伟大的,因为他不以毛泽东的地位而谋利。与毛岸英相比,这是毛岸英的许多同辈所无法做到的,也是当今那些坐在毛泽东的位置上的精英们所无法相比的。这就是毛岸英不朽的所在,更是精英们令人唾弃的所在。毛岸英生前没有以毛泽东的儿子而自居、自傲;他牺牲后没有因为是伟人的后代而马革裹尸还。他和成千上万的烈士们一样,静静地躺在异乡的土地上,守护着那一片硝烟弥漫的历史瞬间,守护着两国人民并肩战斗的那一份光荣与友谊。毛岸英,浴火重生,化作一只涅槃凤凰,飞翔在历史的天空。
(三)关于毛岸英引发的一点思考
毛岸英是为人民利益和国家利益而死,他的死重于泰山。
毛岸英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一个共产党人崇高的德操与情怀,也照出了现实中一张张邪恶、丑陋的嘴脸。面对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乱象,毛岸英的形象引发了人们太多沉痛而凝重的思考。
毛岸英是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因为毛泽东而倍受争议。一代伟人用一生的心血与智慧,领导了一个伟大、正确、光荣的政党,经过28年浴血奋战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与赞叹。然而,这个开国领袖却被他的继任者们冷漠着,曲解着,一伙邪恶小人千方百计地践踏、侮辱、谩骂着他和他英雄的儿子。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这是一个政党的羞耻,这令全世界每一个有良心的正义人士所不解,所蔑视,所唾弃。
毛泽东是人不是神,尽管有些老百姓把毛泽东捧成了神。毛泽东有没有错,老百姓心里有杆公平秤。走资派还在走,这是任何人也无法辩驳的。毛泽东主张为人民服务,那个时代的干部大多数与毛岸英一样清正廉洁,不贪污,不受贿,不买官卖官,不养二奶和小三,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于人民同甘共苦,这也是有目共睹的。毛泽东思想,是普遍的真理,连许多外国政要都崇拜、信仰。毛泽东热遍布世界,连外国的劳动人民罢工游行都举毛泽东的像,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毛泽东思想深入人心。毛泽东思想诞生在中国,而中国的某些人坐在毛泽东打下的江山上,却对毛泽东思想要么指手画脚、说三道四,要么置之不理、漠然处之。真不知这是伟大还是渺小。这个世界有个普遍的道理,踩着别人肩膀抬高自己,贬低别人的,往往可能摔得很重。前车之鉴,后人之师。例子已经有了,看看韶山,再看看别处,每一个中国人大概都心知肚明吧?
小人永远是邪恶的,永远惯于以小人之心度伟人之腹。毛岸英血洒朝鲜,小人就说,毛泽东送儿子去朝鲜是为了镀金。真是岂有此理。天底下没听说有哪个父亲会把儿子送到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去镀金。战场形势瞬息万变、生死难仆,尤其在与世界头号强敌搏杀的朝鲜战场,更是如此。既然朝鲜战场可以镀金,为什么那么多开国元勋不把儿子送去镀金呢?对越自卫反击战相对于抗美援朝来说还是安全一些,中央领导为什么不让子女去镀金?难道他们真的对自己子女的前程淡然处之?那么,改开之后,为什么毛泽东的子女无一经商,而他们的子女、亲属却都做了各大财团的什么首席、总裁,甚至还有与毛岸英、毛岸青同辈的精英才子们稳坐高官,或成了总理或成了封疆大吏?难道这样的镀金毛泽东不会为之?
我一直在想,其实,如何评价老一代革命家很简单,也很容易。看看他们的子女与后人的所作所为,对比一下李敏、李纳的贫民生活与那些什么总裁、首席的公子、公主们就一目了然了,毋须费言。还有人说,如果毛岸英健在,就可能接班。嗯,不错,我非常赞成这个说法。毛岸英对党无比忠诚,对劳动人民感情真切,讲党性、讲原则、讲立场,从现在的情形看,无论是领导能力还是个人品行,还真就没人比得上毛岸英,接班有什么不行?至于什么世袭制,还是精英们说的好,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嘛。什么人接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接班的人能不能真正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自己的亲友和少数人谋利。设计师没搞世袭制,接班的人为谁服务,人民看的很清楚。事实胜于雄辩。
毛泽东热,是理性的回归,不是一种盲目的狂热。这是老百姓对前后30年的对比而得出的思考与行动,任何人也动摇不了。崇拜从来就不是制造出来的,而是真情实感的表露。毛岸英因毛泽东而受到人民的缅怀,毛泽东也因毛岸英倍受人民推崇,这是人心所向,任何人也无法改变。不管是谁,企图抹杀毛泽东的丰功伟绩,企图尘封毛岸英的光辉,都不过是痴人说梦,痴心妄想。毛泽东思想万岁,毛岸英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