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生建国60周年征文:母亲的沉默与我的放言
1972年4月的一天早上,正值南方早稻插秧的农忙时节。一大早,母亲就到大队领导带来的口信,说是大队领导有事情找她。母亲心里没底,有点忐忑不安。这一点,从母亲的脸上可以察觉出来——脸色铁青。
我知道,母亲心里肯定明白那一定不是好事。我家成分不好,好事基本上轮不到我们家。母亲挨批斗也已经不是一两回了。每次去参加批斗会
时,母亲总是脸色铁青,回来总是挂着泪水。
那一年我10岁。多少明白那么一点事情。我问:“又要挨批斗?”“恩。”母亲只是点点头。“为什么?”我问。“不清楚。”母亲说。
上午约10点钟,我正在和一群小伙伴一起玩耍。这时,远出传来一阵敲锣的声音:“咣、咣、咣”。随着锣的声音,隐约也传来了两个妇女那不怎么响亮的声音:“大家别看我的样!”我仔细一听,那声音有点熟悉。一位小伙伴说:“行福,你看,那不是你母亲吗?”我大步走过去,定睛一看,果然是我母亲。只见一个与我母亲年龄、个子都差不多的妇女,她们头上都带着高帽子,每人手里都拿着一面锣,边走,边敲,边喊:“大家别看我的样。”我知道,这个时候,我怕母亲看到我,我也怕看到母亲那个样子。最好的办法,对于我来说,莫过于躲起来。于是像往常一样,我赶快跑到一个离路不远,别人又看不到的地方,躲了起来。躲在那里偷偷地看着母亲。在离我不远处,村子里的一位大伯问:“这是为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只见母亲和那位妇女停了下来,像是做贼一样,看看四周有没有人。在他们确定四周无人的时候,她们终于停了下来。听见母亲说:“哎,只怪我们自己话多。我们两昨天在田里劳动时,无意中聊到了现在这秧是不是插得有点密,要是稍微疏一点就好了。不知道这话被谁听到了,并报告了大队。”母亲叹口气,继续说:“大队给我们扣了一顶帽子,说我们反对毛主席,是反革命,就让我们游街。”我一听,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我那时虽然还小,不懂事。但小学课本上有毛主席的话:“土、肥、水、种、密、保、管、工”,指的是毛主席在1958年提出的农作物增产的八项措施,所谓农业“八字宪法”里面的内容之一。说的是水稻的种植要合理密植。既然毛主席他老人家都说水稻要密植,你两个农村妇女竟然说不能密,要种疏一点,那不是反对毛主席还是反对谁?于是,她们就这样糊糊涂涂地被游街。
有了这样的教训,从此,母亲就变得少言寡语,很少说话,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犯了严重错误,又被拉去批斗。
1976年,那是一个非常的年份。对两个个重大事件的反映,就足以证明母亲的害怕与寡言。
1月8日,广播里传来了那个让人揪心的消息:周总理去世了。在家里,一听到消息,我大声地说了一声:“周总理去世了。”母亲一听,赶紧用手捂住我的嘴,叫我别乱说。我说:“这不是乱说,广播里都播了。”“广播里播了也不能说,万一……”母亲说。我明白,母亲是怕自己又被人拉去批斗,怕被人说散布谣言。
9月9日,又一个揪心的消息从广播里传出:毛主席逝世。尽管广播里在反复播送这个消息,况且,在学校,有一位与我家有点亲戚关系的校友在听到广播时,小心翼翼地走到我身旁,在我耳边小声说道:“毛主席逝世了。”回家后,当我大声把消息告诉母亲时,母亲又用手捂住了我的嘴巴,叫我不要声张,小声点。
尽管,这两个消息在当时都是千真万确的,但母亲的紧张,却让我感到:政治气氛的紧张,政治帽子的份量,让母亲的心头压着千斤重担,让她喘不过气来。
母亲一生,为人小心又谨慎,说话总是少而又少,就连走路,也常常是低着头,弯着腰。
这一切,我都是见证者。那时,我虽然年龄小,但已经是上学的时候了。一些问题,我虽然没有多强的分辨能力,但凭直觉,也明白其中的一些究竟。
社会的发展总是有它自己的规律的。文明总是要取代愚昧,开放总是要取代封闭。自从那位伟人喊出了“改革”与“开放”的口号之后,共和国的人们,精神状态就变化了。言论自由,抬头,挺胸,成了当今中国人最为基本的精神状态。
我就是其中之一。
我是一位乡村教师,长期生活和工作在比较闭塞的偏远山区。尽管在我走上工作岗位的当初,心里仍然和母亲当年差不多,存着许多的压抑,许多的阴影,不多说话,比较沉默。但是,在我拥有了个人电脑之后,确切地说,是从2001年4月,我的个人电脑上了因特网之后,眼界大为开阔,思想从此也活跃起来。于是,我与全国许多人一样,拿起了手中之笔,书写人生的风采与豪迈;针砭时蔽,畅言个人的观点与看法。
我虽然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教师,但我在自己20多年的人生历程中,工作不止,思考不断,有一些长长短短的文章见之于报纸杂志。这是最让我引以为自豪的。于是,我回顾了自己的奋斗历程,把它写成了文字,也在报刊上发表。
2007年,我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写成
第二篇:建国60周年征文:祖国 母亲
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雄壮的国歌响彻天际,一个充满喜悦和希翼的十月悄然而至,仿佛是在梦中:一位高大慈爱的花甲老人,穿过空旷寂寥的时空,步履轻盈地向我们缓缓走来,多磨的岁月已经将她磨砺出一副冷峻坚定、稳重和蔼的面容,以其坚强不屈的脊梁高高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而她——就是我们最伟大可爱的祖国!
这是一个金色的十月,一个收获的十月,一个幸福的十月,人们载歌载舞,尽情享受着收获的喜悦,每一寸热土都铭记着中华儿女的辛劳与汗水,每一条溪流都流淌着中华儿女的幸福与欢乐,有谁知道,这些欢声笑语的背后又承载着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穿透岁月层叠的雾岚,回首相顾60年的风雨历程,1949年10月1日,伟大领袖毛主席向全国乃至世界人民郑重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一句气壮山河的浓浓湘音标志着中国百年屈辱的历史永远结束了,桎梏在人们身上千年的封建枷锁彻底摆脱了,人民翻身做了主人,从此,一个新的中国庄严的诞生了。让全世界都知道,在世界的东方有一只刚刚睡醒的雄狮,正蓄势待发,准备将满腔的热血和激情都抛洒在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建国初期,贪婪的美国曾想用“联合国军”的飞机坦克敲开我们的大门,我们毫不犹豫的跨过鸭绿江给他们以致命的还击,捍卫尊严;60年代,粮食问题威胁过我们的生存,我们一样通过不懈努力依然拯救了人均耕地只有1.4亩,但人口却占世界1/4强的国家;而今面对金融危机,我们也是从容镇定,调整政策,应对国际多变局势,帮助人们和政府顺利度过难关,当困难和挫折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并没有退却和忍让,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坚定意志,克服困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古老的中华民族昂首阔步,向着文明、富强、发达的目标迈进。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弹指一挥间,祖国已经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而在这短短沧海一粟间,我们伟大的祖国又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计划经济到改革开放,从两弹一星到步入太空,从小米步枪到军事大国,从港澳回归到奥运举办,一个又一个奇迹为世人[本_文_来_源_于_我_的_学_习_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所瞩目,中国这条巨龙不断飞速发展壮大,这些耀眼的成就也让我们的祖国重新焕发出奇光异彩,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世界再次将焦点放在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
当你行走在千里戈壁寻找敦煌莫高窟那一副副飞转流长的壁画时;当你俯下身来细细聆听鼓浪屿浪花飞溅的阵阵欢歌时;当你只身伫立随手采撷一片浪漫开怀的香山红叶时,你可知道,每一次都是祖**亲用她那取之不尽的甘乳,滋润着你我的心灵,哺育着你我的思绪,在她的脸上,没有怨言,没有胆怯,你唯一能读到的只有无尽的喜悦。
“江山如此多娇”,神州大地正在为我们铺设着美好的未来蓝图,此刻,亿万华夏儿女正踌躇满志、趾高气昂地挥动手里那支无形的“画笔”,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描绘着五彩斑斓的画卷,准备为祖**亲献上一份最美好最真诚的礼物。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在这个收获的金秋时节,都紧紧簇拥在祖**亲的身旁。竞相开放,在您60岁华诞的时候,我们会为您由衷地献上一支歌,歌曲献给您,献给我们,献给硕果累累的明天,让您慈祥的脸上绽放出从未有过的美丽笑容,在无限生机和期盼中,去寻找那份属于您的蓬勃崛起和发展奋斗,让我们一起拥有共同灿烂绚丽的明天!衷心祝福你——伟大的祖国,母亲!
第三篇:中学生喜迎建国60周年征文
记忆.憧憬
岁月划过时光的隧道,让往事失去了他们翠绿的汁液,让城市换上了新的流行。就像电视机,这一在60年前人们前闻所未闻的东西,在今天大家绝对不会陌生,它早已堂而皇之地进入了每一个寻常百姓的家庭。
奶奶说,以前别说电视机,有个手电筒就已经算是家里最值钱的“家用电器”了。那时候肚子还填不饱,哪里还有心思
顾到这些呢?!
爷爷奶奶的童年是没有电视机的,爸爸妈妈的童年也是没有电视机的。我也是到了十多岁才知道电视机是什么模样。我们的新中国已经60年了,现在的孩子都是生活在幸福之中,没有一个孩子会对电视机感到陌生了。
记忆如同生命的长青藤,缠绕着我们的身体,让人久久难忘。而童年的枝枝叶叶让长青藤更富有灵性。说到小时候对电视机的向往,还有那一幕幕关于电视的往事,让我在历经了这么多年后依然记忆犹新。
第一次看到电视机是在镇文化站。那时,我听说文化站买回一台电视机,好多人都像看国宝一样去一睹它的风采。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我也赶了十多里的路去镇文化站,就为了看看电视机到底是什么样子,想去揭开电视机神秘的面纱。
后来到了学校我在小伙伴们面前炫耀了一番,那神奇劲,就像自己得了宝贝似的。亲眼目睹了在我心中显得“尊贵”的电视机就成了我甜蜜的回忆。
在1986年,我的一个同学家里买了电视机,这在全村掀起了强烈的轰动,很快像新闻一样在村子里传开了。他的父亲在大城市跑供销,经济上还是不错的。那时候在村里能看到电视是件很奢侈的事情,由于我和那个同学关系还挺不错,所以这个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使我有机会看到了那从屏幕里传出的精彩的画面。因为我的学习成绩在班上是最好的,所以我同学的家长也很乐意让他们的孩子和我在一起。经常去看电视,我自己也增长了不少知识,同时我也会帮助我的同学提高学习成绩,选择适合我们的、对我们学习有意义的节目来欣赏。
通过电视,我知道还有比我们学校组织的活动更精彩的事情,那就是看电视里的文艺节目。也是通过电视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里没有听过的歌。后来学校组织一些活动,我都能积极参与,还像模像样地主持过一些文艺演出,并且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在小孩子的心里,别人的一句称赞也能甜蜜好几天。那时候,电视里收到的频道不多,但新闻联播我还是很喜欢的,通过这一个小方匣让我了解了外面的世界。
在小学六年级,父母说如果我成绩很优秀的话,可以满足我一个要求。我歪着脑袋想了想说,那我们家就买一台电视机吧。我知道对于家庭并不宽裕的父母来说,这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我真的很想有一台电视机,那样在自己家里就可以看电视了。
爸妈说,那就要考全年级第一才答应我的这个要求。天哪,他们又不是不知道,我再怎么努力,那个考年级第一的“小机灵”总是稳坐桂冠,我一直都是在年级二、三名徘徊。在班上拿第一我是有信心的,可这年级第一……
我摸了摸脑袋,这也太难为我了。可是如果不拿年级第一,父母就不同意买电视机。
对不起了,小机灵,以前都是你年级第一,这次为了电视机,我拼了。电视机,电视机,我在心里默念着。我真的太渴望了。
果然不负重望,在小学毕业考试中,我拿到了年级第一的成绩!我兴奋地跑回家告诉父母这一个喜讯。那个暑假,父母也没有食言,就这样,我们家拥有了一台黑白电视机。
过年的时候,亲戚们来我家拜年,还坐在电视机前拍了一张合影。那张照片我一直保存着,因为它见证着我家的亲友与电视机的恋恋情怀。
上中学时,我在电视上看到有一个中学生竞赛的活动,就根据电视上的要求报名参加了。后来还去电视台录制了节目,在竞赛中也取得了不错的名次。老师、同学们在电视里也看到了我,说我现在是“小明星”了。嘿嘿,本来不想让大家知道的,谁知很多人都看到了那档节目。嗨,谁让这电视在两三年后很快就进入了平常老百姓的家呢?!
我工作后,家里的经济也比以前宽裕了,全家计划着重新买一台彩色电视机,爸爸妈妈打算把那台黑白电视机卖给收购旧电器的。可我阻止了,这么多年来,这台黑白电视机像一位知己陪伴着我们,就把它当成留念吧。毕竟这台黑白电视机让我好几次走进了荧屏。有的东西还是需要我们怀念的,就像那些美好的记忆值得我们去精心珍藏一样。
2007年5月,我受中央电视台邀请去北京录制“六•一”儿童节的节目,主持人鞠萍问我们当年是怎样度过“六•一”儿童节的。面对着镁光灯、面对着摄像机镜头和许多的观众,我毫不犹豫地说出了小时候聚在同学家看电视节目的场景和那时候对拥有一台电视机的向往。
现在我家里也早已添置了一台液晶电视机,安装了有线电视,这样的小康生活让
第四篇:中学生建国60周年长诗征文
1.那年,霜花结在石板上
被岁月和悲哀染红的枫叶
一片一片飘落
那年,我四岁,很多事情无法记清
一双布鞋将红红的脚趾裹住
鼻子红红的,寒风与鼻涕
不时溜出来,像枯黄的小草
在山顶企盼,期待……
谁也说不清楚的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事情
那年,我还不能一一叫出“四人帮”
那年,我不知“两个凡是”
那年,新“**会议”召开
那年,有一股力量,解开了缚在我身上的绳
那年,一个伟人
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那年,凝固多年的冰渐渐融化
那年,有一个叫“改革”词
像春风,缓缓……
那年,我迈开坚实的步子
在玉米与土地之间
匍匐,向上,做人……
2.十八个农民,悄悄在一页纸上
按下的那一瞬,十八个红红的手印
把那一夜的风,渲染得通红
就连破旧的草房,也感到红的庄严,史无前例
那些低微的声音,像一条隐秘的蛇
在一个村子,悄悄游窜
那年,是他们鼓足了我的信心
是他们揭开了一个国家
改革的序幕,我们大干起来,甩开膀子……
那年,我们不甘,我们要摘掉头上
那顶屈辱的帽子
3.那年,中国的南海边
一个老人在53层大厦上
看高楼林立,车来车去
看着,看着
他说了,我们一辈子
十辈子也忘不掉的话
“白猫,黑猫,抓着耗子就是好猫”
就是那只猫啊,因为它的颜色
让我们对世界与现实
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现在,我们在一句经典的话中
释放能量,人人都像一只,向上的猫,4.那年,布票,粮票与肉票
曾经左右着我的生活
让我在无奈与迷茫中,像一只悲观的燕子
我从没想过
今天,会捏一张纸,在街头漫步
在人潮汹涌中翘首,在手机与电脑前
随手抛掉,那份随生活而涨的股
从南方到北方,我只用一双眼睛
就看穿了,春天里那些萌芽的树
那些旺盛的彩虹
一道色彩斑斓的风景
在都市,摇曳着生活的精彩
5.那年,香港,澳门,经历太多的磨难
屈辱像一根柱子
深深嵌入,一个民族的骨头
现在,这骨头硬了
一个被思念煎熬一百年的孩子
又回到母亲怀抱,星光璀璨,灯火通明
它们的背后,是高楼大厦,是永不倾斜的塔
在九龙你可以放眼沐风
在澳门你可以放心跑马
你的阳光大道,我的世界高速
都在同一面旗帜下,以不同的方式
起跑,抵达生活,精准的核
那年,我们用一个伟大的词
“一国两制”,来表达我们所拥有的这一切
6.那年,我从没想过民主这个词
有着怎样的意义,它又会给我的生活
产生怎样的影响
“沉默是金”啊,“祸从口而出”
父亲总这样教导我,要我一生
小心,谨慎,最好像一只,畏畏缩缩的猫
可他不知道,阳光明媚的日子
天空那么干净,我们手上的选票
将决定我们,生活的走向
我们已经挺直腰杆,我们能说自己的话
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当家人
我们的小巷总理,咱们,说了算
7.那年,有一种速度让世界瞩目
有一种速度快过春风
有一种速度,3天建一层楼
有一种速度,让一个荒凉的小镇
变成特区
有一种速度与经济有关
有一种速度,“时间是生命,效率是金钱”
有一种速度,冲破我们长期禁锢的堡垒
有一种速度,似春雷
有
从零开始 长生界 凡人修仙传 斗罗大陆 斗破苍穹 刀锋传说 http://www.xiexiebang.com
一种速度,叫深圳
有一种速度是心窝窝里的风
有一种速度,让我看见
镰刀与斧头碰出的光芒
那样深远,刻骨
那样,深入人心
.8.那年,谈得最多的是“入世”
我们为什么要花15年
在一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页纸上,成为它的第143个成员
也许这是一种政治,也许这是普通老百姓
无法明白的闪电
但就是那年,我看见家电大幅下降
看见电脑走进百姓家,看见我们的日子
多了一些色彩,比阳光,还要阳光
比春雨,还要春雨
那年,报纸上,我们的家庭恩格尔系数
下降了,二个百分点
9.那年,当父亲住进医院
我的心,在春天里依然寒冷
担心他瘦弱的身子,熬不过明天
担心那些一罐又一罐的氧气
我是否,能用孱弱的双肩,扛动
我的泪,像输液瓶上的点滴
一点一点,落在心上
父亲躺着,呻吟
一声一声,像一颗颗针
在我童年的衣上,一下一下
缝着破旧的衣服,母亲在旁边
擦拭猩红的眼
我多么希望啊,有一缕春风
能从心上拂过,那年有一个本子
叫“农村合作医疗”,父亲再次生病
我用它,支付了一半药费
就像肩上的担子,被人卸去大半
这,多好啊
10.那年,“温总理到我们村子里来了”
这是三峡库区龙泉村,一个百年不遇的日子
我们,从没见过这么大的官
我们,不知所措……
我们围着总理,怯怯不敢向前
“乡亲们!快坐下……”
“粮食够吗?”“养的猪好吗?”
“柑橘多少钱一斤?”“电费降了多少?”
总理问的,全是咱老百姓的问题
问着问着,我们竟把总理,当成了百姓
是的,是和我们一样的百姓
隔壁李建明,被拖欠一年的工资
晚上就拿到了手,他说
他捧着的是一颗心
这颗心里,有他,有你,还有我……
11.那年,龙腾的声音
凤翔的鸣号,亲切,和谐,……
像一曲,辉煌的盛世乐章
从零开始 长生界 凡人修仙传 斗罗大陆 斗破苍穹 刀锋传说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中学生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
小方匣里大世界
谈起建国6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巨大发展,老人们都用翻天覆地来形容,可对于生在90后的我,用日新月异来形容,确实是切身的感受。就拿我们家来说吧:
记得我小时候,每年春节回乡下奶奶家过年,必带的两件宝贝就是我和进口的日立牌21吋彩色电视,倒不是奶奶家没有彩电,而是因为当时爸妈家里除了这台21吋彩色电视以
外,再也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当了。
我这个宝贝回家可不是省油的灯,因为我是奶奶的宝贝,在家我可以为所欲为,没有我翻不到的地方。
“宝宝,干什么哪?”奶奶看我进入她的房间好长时间没有出来,便急着追了进来。“小祖宗,这可不能乱动,她可是我的老宝贝了”。奶奶边说边用一块方巾把我要鼓捣的东西给盖起来了。“不嘛,不嘛,我就要看。”我依然不依不饶;爸爸赶过来笑着说:“小子,这可不能乱动,想当年,她可是我们家的第一台电视机。”
听爸爸讲,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村里的新鲜事逐渐多了起来。一天,邻居家喜气洋洋地搬来了一个大箱子,好几个人一起抬着,可宝贝了。小孩子好奇心重,跟在邻居家大人的后面凑个热闹。看到大人们从箱子里搬出了一台四四方方的东西,插上电源,打开开关后,突然蹦出个人影来,要多神奇有多神奇。有懂行的大人说这是“电视机”,这个只比上小学五年级的孩子还要矮一大截的“黑匣子”,却向他开启了另外一个世界的大门。
知道了电视机的奇妙后,爸爸常常往邻居家跑。黑白的电视机里,有时是一个人在讲话,有时是一群人在唱歌,有的时候还有连续剧……;整个大院天天都像过年似的。“今晚7点半演孙悟空,早点来呀!”热情的邻居一早就喊上了。大家早早地吃完晚饭,搬着小马扎,聚集在这家有电视机的邻居家中。和爸爸同年的孩子们更是在节目没有开演之前,学着电视中“猪八戒”和“孙悟空”的样子,逗得大人们前仰后合的;现在讲起这些事情来,爸爸仍然眉飞色舞的。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奶奶发现了一个问题,爸爸为了看电视能有一个好位置,时不常的不完成作业,并且还讨好邻居家的孩子帮他做作业。一向刚强的奶奶可受不了自己的孩子为了看电视而不学好,还要讨好别人;于是,咬咬牙、跺跺脚,拿出家了几乎所有的积蓄让在公社工作的爷爷托人买一台彩色电视机;爷爷为了省钱,花了近500元买了一台14吋的凯歌牌黑白电视机。爸爸看到自己家里有一台电视的梦想终于实现了,爬到了桌子上又蹦又跳,高兴极了!从此,村子里有多了一个欢乐地小剧场。
一转眼,到了上世纪90初,爸妈结婚的时候买了一台进口的日立牌21吋彩色电视,那在当时也是很鲜光的。再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人民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基本上每家每户都买上了电视机,电视这个“神奇”的东西“飞入寻常百姓家”,慢慢地成为普通生活的一部分了。
这不,今年春节,爸爸嫌家里的背投电视跟不上潮流了,就与妈妈商量换一台液晶平板电视装点一下这客厅。听说买电视,整个冬天没有出门的奶奶欣喜的说:“我也去逛逛”。于是,妈妈开着车带着一家人到了家电商场,买电视机的时候可真是挑花了眼,商场的电视机品种太多了,什么平板电视机、液晶电视机、等离子电视机、背投电视机等等,种类繁多、品牌多样,看都看不过来,就不要说挑拣了,只好任凭售货员在那里费尽口舌地介绍、讲解,我们这边还一脸的茫然,不知应选哪种好。爸爸问奶奶:“咱买那个?”,“我哪知道啊?”奶奶眯着眼笑着说。最后,全家人左挑右选买了一台42吋的平板电视机搬回了家,往客厅一放,盘腿蜷缩在宽大的真皮沙发里,就像在电影院里一样,那种感觉甭提有多好了。
不论是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平板电视;还是从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不仅见证了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是一个时代发展的缩影。看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每个人都感慨万千,为了表达对祖**亲的热爱冲动中,拿起键盘,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我爱你,我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