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90年来中国共产党处理党派关系的历史经验总结

时间:2019-05-13 19:53: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党90年来中国共产党处理党派关系的历史经验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党90年来中国共产党处理党派关系的历史经验总结》。

第一篇:建党90年来中国共产党处理党派关系的历史经验总结

建党90年来中国共产党处理党派关系的历史经验总结

时间:2011年03月21日 10时58分来源:求是理论网作者:刘伟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我要评论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起,在90年的风雨中,从一个最初只有几十个人的革命党,发展到今天上千万人的执政党。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产党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政党关系,不断学着调整政党关系,这中间既有经验又有教训。90年的历史波澜壮阔,留下了许多值得总结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总结这些经验教训,离不开对历史的分析,离不开每一阶段对共产党在国内外政治格局中所处位置的考虑。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认真研究90年来中国共产党处理党派关系的历史,是今天党史研究人员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经验之一:建党9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党要不断发展壮大,必须走出自己的空间,以开放的态度广泛与国内外各类政党接触,不断扩大党的影响力。

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谚语也不是完全正确。1921年7月共产党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更别提武装力量了,而且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的指导帮助下成立的,深受列宁建党思想的影响,而列宁是主张共产党要与其他任何党派决裂,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因此,虽然共产党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发展方向,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但是共产党员却不能公开地从事合法活动,不得不保持自身队伍的高度纯洁性,对外要严守自己的党员身份。所以,党的一大明确规定共产党“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相互关系”[1],并对现存各政党采取排斥态度。但是,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共产党不断加深对中国特殊国情的认识,意识到要想实现革命的目标,就不能继续停留在自己狭小的空间里,必须走出去,宣传自己的先进主张,联合其他革命政党。1922年5月,党的总书记陈独秀发表文章,第一次公开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主张,而不再是对其他党派一概排斥。不久,李大钊、邓中夏等共产党人再次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主张。这反映了当时多数共产党人的认识。在此基础上,7月,中共二大通过的一些列决议,表明共产党人明确认识了中国的国情,提出了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任务、策略原则、政策方法等,联合国民党等革命团体,并且与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建立关系。1923年中共三大就确定了与国民党实行合作的方针。1924年1月,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紧接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大革命席卷了整个中国大地,基本摧毁了封建军阀的势力。尽管后来蒋介石集团背叛了革命,导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国共合作也破裂了,但是共产党还是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由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六万多人,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了新型政党的形象。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武装侵略中国。中国共产党及时走出农村根据地,广泛与社会各类政党接触,宣传党的抗日主张,争取国内外各政党对共产党的理解和帮助。受共产党抗日政策的感召,全国各民族团结起来,战胜了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共产党通过《新华日报》等媒体广为宣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国主张,凝聚了各党派革命势力,推翻了腐朽的国民党政府。

1949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的新中国终于宣告成立,共产党成为中国的执政党。但是,由于缺少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中国在近30年的时间里走了不少弯路。惨痛的教训使共产党意识到,必须打开国门,主动实行对外开放,才能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伟大转折点。作为新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不仅建立完善了与八个民

主党派的合作关系,而且把合作的眼光投向全世界。党的领导人不失时机地走出国门,到其他国家访问,与各国政党建立关系,就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流意见,增进了解。党的对外交往,成为宣传党的大政方针政策的良好平台,在世界面前树立了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据统计,截至到2007年,中国共产党已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各种类型政党和政治组织建立并保持着不同形式的联系、交往与合作。2004年,中国共产党还主办了由30多个国家的80多个政党的领导人和代表参加的第三届亚洲政党国际会议。目前,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政党之一。

经验之二:建党9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党要根据历史的发展,适时提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目标,以共产党的先进性凝聚各个党派力量,建立统一战线,坚持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迫切需要一种先进的革命力量带领他们起来反抗各种压迫势力。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戊戌变法”不能挽救中国的命运。孙中山代表的革命派尽管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可是革命的成果却被封建军阀袁世凯窃取。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实践证明,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先进中共党人善于观察分析中国的国情,不断探索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道路,根据历史的发展适时提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行动目标,为中国人民包括各个党派指明中国前进的方向,并以实际行动凝聚各方力量,建立不同形式的统一战线,力争和坚持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实践证明,统一战线不仅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也是中国建设各改革不断前进的重要法宝。

共产党成立后,经过革命的洗礼,认清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实国情,制定了中国革命“两步走”的战略,提出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即打倒军阀,除列强,统一中国为民主共和国。这为全国人民指明了奋斗的方向。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主动与国民党寻求合作,最终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了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发动了一场国民大革命,为实现中国政权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蒋介石集团叛变革命以后,共产党继续坚持联合工农力量,从国民大革命失败的经历中吸取教训,重视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以革命的武装对抗反革命的武装。但是,由于“左”倾错误的存在,党没能及时与国民党内部的革命力量联合,孤立了自己,最后被迫进行两万五千里长征。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后,“谁是革命的朋友?谁是革命的敌人?”毛泽东提出的这个问题又一次摆在了中国共产党面前。痛定思痛,毛泽东等共产党人认真分析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并为之积极奋斗。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乃大势所趋,民心所向,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规律。1937年,就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不久,国共两党历史性地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在长达八年的国共合作抗战中,共产党始终坚持积极抗战,以实际行动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即便是国民党一而再,再而三地制造国共摩擦,消极抗日,共产党始终坚持既斗争又团结,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并适时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坚持团结、反对分裂”的口号,以自身的革命性和先进性凝聚其他抗日力量,捍卫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后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继续坚持与民主党派合作,但是经历了较大波折。十年的“文革”使共产党认识到,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调整党的工作重心。十一届三中全会分析了中国主要矛盾的变化,果断转变工作重心,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号召全国各民主党派为建立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团结奋斗。中国共产党作为新中国的执政党,作为爱国民主统一战线的领导者,开始带领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大道上前进。30多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感叹,“中国模式”的说然蔚然成风。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这个“中国模式”的核心。目前,中国共产党仍在积极推动国共第三次合作,以期台湾能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经验之三:建党9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作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政党,共产党要以自身建设带动其他党派的建设,积极发挥民主党派的积极作用。

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革命只能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但是,光靠共产党的单打独斗也是不行的。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过程中,共产党积极帮助国民党改组,提高国民党的革命性和战斗力,与国名党携手合作,取得了国民大革命的历史功绩。国共分裂后,共产党继续发展壮大。在这过程中,党的领导人十分重视自身建设,注意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毛泽东后来总结说,党的自身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三大法宝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以其在革命战争中的重大贡献以及在国内各党派中的巨大号召力,成立中国的执政党,肩负起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重任。但是,共产党的成分大多是农民,文化整体水平较低,更没有领导国家建设的经验,因此需要其他各党派的支持。1949年成立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支援国家建设提供了制度保证。民主党派的成员大多是高级知识分子,在国家建设方面能够献计献策,贡献力量。毛泽东提出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表示民主党派要继续存在,并且要发挥作用。在建国初的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等运动中,民主党派确实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良好政策没能贯彻到底,以至于在使民主党派在“文革”中遭受严重打击。

“文革”结束以后,国内开始拨乱反正,共产党开始调整对民主党派的政策。邓小平进一步提出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为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合作定下了基调。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总结以往的历史经验,对民主党派做出科学定位,即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要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1989年12月,中共中央出台《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意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意见》指出,民主党派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机关建设,注重提高成员素质,发扬自我教育的优良传统。2005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再次强调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发挥民主党派对于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持国家长治久安,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中的作用。只有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都重视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参政能力,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经验之四:建党9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要正确处理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的关系,必须建立健全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提高政党政治的制度化水平,以完善的政党制度规范党际关系。

革命时期,国民党政府剥夺其他党派的政治权利,人民毫无自由可言。为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只能采取非法的暴力手段。共产党积极利用一切机会(公开的或秘密的)与其他各个政党接触,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矛盾状况,制定符合时宜的政党关系策略。例如,为了争取对统一战线中各党派的领导,毛泽东提出必须达到两个条件:(甲)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乙)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2]。在正确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共产党联合各民主党派最终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对统治。革命胜利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也意味着人民政协的成立。这为以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完善奠定了基础。毛泽东深知民主党派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巨大作用,把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比喻为“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挽留民主党派继续存在于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但是没有明确民主党派的性质。建国初各项法律制度都不健全,人民的法制观念还很淡薄,这就为后来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出现波折埋下了种子。

“文革”的惨痛教训使共产党认识到了法律和制度的重要性。邓小平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时,特别强调了制度的作用。他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3]。中共中央也形成了共识,即要重视制度建设,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此,1989年12月,中共中央第一次以党的文件形式发布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指出“我国实行的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体制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它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有别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并且第一次明确界定民主党派的政治定位,即“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1993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写入宪法,使这一制度上升为国家意志。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和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将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先后纳入到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当中。2005年,中共中央再次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符合本国国情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即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了一党执政、多党参政、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政治。

当然,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留给我们值得总结的东西还有很多。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掘这些历史经验的财富,丰富党的理论宝库,用以指导今天我们党的工作,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继续深入推进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使中国共产党发挥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巨大作用

第二篇:建党90年来中国共产党处理党派关系的历史经验总结

建党90年来中国共产党处理党派关系的历史经验总结

时间:2011年03月21日 10时58分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刘伟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起,在90年的风雨中,从一个最初只有几十个人的革命党,发展到今天上千万人的执政党。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产党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政党关系,不断学着调整政党关系,这中间既有经验又有教训。90年的历史波澜壮阔,留下了许多值得总结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总结这些经验教训,离不开对历史的分析,离不开每一阶段对共产党在国内外政治格局中所处位置的考虑。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认真研究90年来中国共产党处理党派关系的历史,是今天党史研究人员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经验之一:建党9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党要不断发展壮大,必须走出自己的空间,以开放的态度广泛与国内外各类政党接触,不断扩大党的影响力。

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谚语也不是完全正确。1921年7月共产党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更别提武装力量了,而且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的指导帮助下成立的,深受列宁建党思想的影响,而列宁是主张共产党要与其他任何党派决裂,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因此,虽然共产党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发展方向,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但是共产党员却不能公开地从事合法活动,不得不保持自身队伍的高度纯洁性,对外要严守自己的党员身份。所以,党的一大明确规定共产党“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相互关系”[1],并对现存各政党采取排斥态度。但是,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共产党不断加深对中国特殊国情的认识,意识到要想实现革命的目标,就不能继续停留在自己狭小的空间里,必须走出去,宣传自己的先进主张,联合其他革命政党。1922年5月,党的总书记陈独秀发表文章,第一次公开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主张,而不再是对其他党派一概排斥。不久,李大钊、邓中夏等共产党人再次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主张。这反映了当时多数共产党人的认识。在此基础上,7月,中共二大通过的一些列决议,表明共产党人明确认识了中国的国情,提出了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任务、策略原则、政策方法等,联合国民党等革命团体,并且与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建立关系。1923年中共三大就确定了与国民党实行合作的方针。1924年1月,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紧接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大革命席卷了整个中国大地,基本摧毁了封建军阀的势力。尽管后来蒋介石集团背叛了革命,导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国共合作也破裂了,但是共产党还是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由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六万多人,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了新型政党的形象。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武装侵略中国。中国共产党及时走出农村根据地,广泛与社会各类政党接触,宣传党的抗日主张,争取国内外各政党对共产党的理解和帮助。受共产党抗日政策的感召,全国各民族团结起来,战胜了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共产党通过《新华日报》等媒体广为宣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国主张,凝聚了各党派革命势力,推翻了腐朽的国民党政府。

1949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的新中国终于宣告成立,共产党成为中国的执政党。但是,由于缺少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中国在近30年的时间里走了不少弯路。惨痛的教训使共产党意识到,必须打开国门,主动实行对外开放,才能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伟大转折点。作为新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不仅建立完善了与八个民主党派的合作关系,而且把合作的眼光投向全世界。党的领导人不失时机地走出国门,到其他国家访问,与各国政党建立关系,就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流意见,增进了解。党的对外交往,成为宣传党的大政方针政策的良好平台,在世界面前树立了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据统计,截至到2007年,中国共产党已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各种类型政党和政治组织建立并保持着不同形式的联系、交往与合作。2004年,中国共产党还主办了由30多个国家的80多个政党的领导人和代表参加的第三届亚洲政党国际会议。目前,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政党之一。

经验之二:建党9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党要根据历史的发展,适时提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目标,以共产党的先进性凝聚各个党派力量,建立统一战线,坚持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迫切需要一种先进的革命力量带领他们起来反抗各种压迫势力。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戊戌变法”不能挽救中国的命运。孙中山代表的革命派尽管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可是革命的成果却被封建军阀袁世凯窃取。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实践证明,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先进中共党人善于观察分析中国的国情,不断探索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道路,根据历史的发展适时提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行动目标,为中国人民包括各个党派指明中国前进的方向,并以实际行动凝聚各方力量,建立不同形式的统一战线,力争和坚持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实践证明,统一战线不仅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也是中国建设各改革不断前进的重要法宝。

共产党成立后,经过革命的洗礼,认清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实国情,制定了中国革命“两步走”的战略,提出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即打倒军阀,除列强,统一中国为民主共和国。这为全国人民指明了奋斗的方向。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主动与国民党寻求合作,最终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了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发动了一场国民大革命,为实现中国政权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蒋介石集团叛变革命以后,共产党继续坚持联合工农力量,从国民大革命失败的经历中吸取教训,重视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以革命的武装对抗反革命的武装。但是,由于“左”倾错误的存在,党没能及时与国民党内部的革命力量联合,孤立了自己,最后被迫进行两万五千里长征。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后,“谁是革命的朋友?谁是革命的敌人?”毛泽东提出的这个问题又一次摆在了中国共产党面前。痛定思痛,毛泽东等共产党人认真分析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并为之积极奋斗。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乃大势所趋,民心所向,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规律。1937年,就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不久,国共两党历史性地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在长达八年的国共合作抗战中,共产党始终坚持积极抗战,以实际行动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即便是国民党一而再,再而三地制造国共摩擦,消极抗日,共产党始终坚持既斗争又团结,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并适时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坚持团结、反对分裂”的口号,以自身的革命性和先进性凝聚其他抗日力量,捍卫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后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继续坚持与民主党派合作,但是经历了较大波折。十年的“文革”使共产党认识到,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调整党的工作重心。十一届三中全会分析了中国主要矛盾的变化,果断转变工作重心,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号召全国各民主党派为建立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团结奋斗。中国共产党作为新中国的执政党,作为爱国民主统一战线的领导者,开始带领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大道上前进。30多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感叹,“中国模式”的说然蔚然成风。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这个“中国模式”的核心。目前,中国共产党仍在积极推动国共第三次合作,以期台湾能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经验之三:建党9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作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政党,共产党要以自身建设带动其他党派的建设,积极发挥民主党派的积极作用。

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革命只能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但是,光靠共产党的单打独斗也是不行的。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过程中,共产党积极帮助国民党改组,提高国民党的革命性和战斗力,与国名党携手合作,取得了国民大革命的历史功绩。国共分裂后,共产党继续发展壮大。在这过程中,党的领导人十分重视自身建设,注意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毛泽东后来总结说,党的自身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三大法宝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以其在革命战争中的重大贡献以及在国内各党派中的巨大号召力,成立中国的执政党,肩负起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重任。但是,共产党的成分大多是农民,文化整体水平较低,更没有领导国家建设的经验,因此需要其他各党派的支持。1949年成立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支援国家建设提供了制度保证。民主党派的成员大多是高级知识分子,在国家建设方面能够献计献策,贡献力量。毛泽东提出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表示民主党派要继续存在,并且要发挥作用。在建国初的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等运动中,民主党派确实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良好政策没能贯彻到底,以至于在使民主党派在“文革”中遭受严重打击。

“文革”结束以后,国内开始拨乱反正,共产党开始调整对民主党派的政策。邓小平进一步提出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为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合作定下了基调。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总结以往的历史经验,对民主党派做出科学定位,即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要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1989年12月,中共中央出台《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意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意见》指出,民主党派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机关建设,注重提高成员素质,发扬自我教育的优良传统。2005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再次强调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发挥民主党派对于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持国家长治久安,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中的作用。只有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都重视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参政能力,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经验之四:建党9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要正确处理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的关系,必须建立健全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提高政党政治的制度化水平,以完善的政党制度规范党际关系。

革命时期,国民党政府剥夺其他党派的政治权利,人民毫无自由可言。为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只能采取非法的暴力手段。共产党积极利用一切机会(公开的或秘密的)与其他各个政党接触,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矛盾状况,制定符合时宜的政党关系策略。例如,为了争取对统一战线中各党派的领导,毛泽东提出必须达到两个条件:(甲)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乙)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2]。在正确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共产党联合各民主党派最终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对统治。革命胜利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也意味着人民政协的成立。这为以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完善奠定了基础。毛泽东深知民主党派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巨大作用,把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比喻为“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挽留民主党派继续存在于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但是没有明确民主党派的性质。建国初各项法律制度都不健全,人民的法制观念还很淡薄,这就为后来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出现波折埋下了种子。

“文革”的惨痛教训使共产党认识到了法律和制度的重要性。邓小平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时,特别强调了制度的作用。他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3]。中共中央也形成了共识,即要重视制度建设,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此,1989年12月,中共中央第一次以党的文件形式发布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指出“我国实行的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体制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它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有别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并且第一次明确界定民主党派的政治定位,即“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1993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写入宪法,使这一制度上升为国家意志。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和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将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先后纳入到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当中。2005年,中共中央再次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符合本国国情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即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了一党执政、多党参政、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政治。

当然,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留给我们值得总结的东西还有很多。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掘这些历史经验的财富,丰富党的理论宝库,用以指导今天我们党的工作,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继续深入推进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使中国共产党发挥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巨大作用

第三篇: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历史回顾

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历史回顾

摘要:九十年风云变幻,九十年风雨历程,中国共产党逐渐由萌芽发展壮大。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都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造福人民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而后又进一步发展了符合中国国情与时俱进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指导思想在中共的领导下社会主义现代化正在不断发展!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现代化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阶级运动。并选举由陈独秀,张国寿,李达组成的中央局为领导的机构,这样,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自己的行为指南。

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生命力的。中国共产党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坚持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走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发展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必然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已被实践证明了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的智慧结晶。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建国以后,顺利的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度,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政党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重心的经济建设转移,实现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前进。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及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应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文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在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及党中央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坚持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至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传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重大成绩和进步的原因归根到底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新时代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周年时必须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名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立根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民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在国际事务中,坚决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党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

第四篇: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历史回顾

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历史回顾

摘要:九十年风云变幻,九十年风雨历程,中国共产党逐渐由萌芽发展壮大。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都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造福人民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而后又进一步发展了符合中国国情与时俱进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指导思想在中共的领导下社会主义现代化正在不断发展!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阶级运动。并选举由陈独秀,张国寿,李达组成的中央局为领导的机构,这样,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自己的行为指南。

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生命力的。中国共产党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坚持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走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发展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必然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已被实践证明了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的智慧结晶。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建国以后,顺利的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度,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政党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重心的经济建设转移,实现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前进。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及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应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文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在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及党中央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坚持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至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传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

要指导方针,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重大成绩和进步的原因归根到底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新时代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周年时必须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名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立根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民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在国际事务中,坚决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党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

中国共产党90年光辉历程

7月1日上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认为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以及党和人民取得的成就,可以集中体现为,三件大事与三个成 三件大事:

1、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2、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3、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大成就:

1、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胡锦涛说这三件大事都是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的。

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不仅使中国人民走上了幸福安康的广阔道路,更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中国共产党90年宝贵经验

三个转变和两次飞跃

三个转变:1921—2011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震古烁今的三个转变: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从高度集中的的计划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这三个转变,不可逆转的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国内忧外患交织、几近亡国灭种的悲惨境遇,不可阻挡的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两次飞跃: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史,从一点意义上说就是不断追求、推进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在不同历史时期经过两次飞跃形成了探索开拓中国道路的理论结晶,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第五篇:回顾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历史

回顾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历史

1921年7月,在国家危难之际诞生的中国共产党注定了她的不平凡,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战,推翻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历史。有人用六个字进行了概括,那就是“六五四二二一”。即: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取得了“六”条宝贵经验;制定了“五”个时期总路线;生成过“四”次思想大解放;培育成“二”项重大理论成果;发生了“二”次震撼世界的大巨变;得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其中“六”条宝贵经验:必须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必须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必须时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围绕党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五”个时期总路线:即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总路线;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总路线;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基本路线;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四”次思想大解放: 1942年起,中国共产党开展整风运动;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2003年以来,党中央提出科学

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项重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个大巨变: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就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下载建党90年来中国共产党处理党派关系的历史经验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党90年来中国共产党处理党派关系的历史经验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党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思想的发展范文

    建党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思想的发展 一、毛泽东时期的党内民主思想 中国是一个有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直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兴起,西方的民主、自由和法......

    中国共产党建党93周年来所取得的成就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来所取得的成就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来分析: 第一阶段是从党的一大到七大期间,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一时期;第二阶段是从党的八大到十一大期间,新中国成立之后到改......

    中国共产党90年来入党誓词的历史变迁

    中国共产党90年来入党誓词的历史变迁 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是新党员在入党时对党和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同时也是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体现了我们党对党员的基本要求。1982......

    建党90周年来党的丰功伟绩及经验总结[共五篇]

    百万雄师的长江之歌已经久远,但声威犹存;风吼马嘶的黄河之颂已经过去,但言犹在耳。90年的时间一叶孤舟已经红遍了壮美的河山。有人感叹,时间易逝,有人感叹,精神长存。 时间回溯90......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历史回顾与评价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回顾与评价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从1921年走到今天,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一个走向胜利,走向辉煌的历史。下面就先来回顾一下中国共产党这辉煌的90年历......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历史回顾与评价

    11111111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历史回顾与评价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90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领导中国人民冲破重重难......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历史回顾与评价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历史回顾与评价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90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领导中国人民冲破重重难关,夺取了革......

    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历史回顾与评价[5篇模版]

    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历史回顾与评价 历史回顾: 成立之初: 星星之火可燎原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党的一大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