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毛泽东观后感(共五则)

时间:2019-05-13 19:49: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走近毛泽东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第一篇: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毛泽东,一个伟大而又神圣的名字,有人说:“他是诗人,也是革命家;他指挥千军万马,自己却从未开过一枪。”所以,又有人说:“毛泽东是用笔杆子打天下的。”

前段日子,我观看了一部描写毛泽东的影片——《走近毛泽东》。这部影片讲述了毛主席一生中的战斗经历,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传奇经历,毛主席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了全中国人民的新生,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在充满荆棘的革命路上走过了无数的风风雨雨。

《走进毛泽东》这部影片里处处都在散发着毛主席思想的光辉,伟大的人格魅力,和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操。有一次,当会议结束时,主持人请毛主席离席,毛主席因脚下有毛病而无法站起来,这时,大家都不愿离开了。毛主席说了一句使人心沸腾的话:“你们如果不走,我也不走。”一句平凡而有力的话,使在座的委员们的心里都在流泪„„

从1953年到1962年,毛主席没有做过一件新衣服,工作人员看到他的衣服破了,劝他换件新衣服,他说:“我们国家穷,发的布票少,你不也穿着补丁的衣服吗?我为什么就不能穿?因为我是主席?我看还是应该节省点,不要做新的,破了再补嘛!”其中有件睡衣已是“面目全非”,领子全换过了,衣袖、前页,下摆等处补丁连补丁,看不出衣服的原布,仔细一数,整件睡衣竟有73个补丁。

我看了这一系列关于毛主席的故事,他的“做事果断,善于分析,目光长远,用兵如神”使我一直不能忘怀。想想自己,真是感到惭愧:自己平时做事犹豫决,目光短浅,只顾眼前一时之快······

毛主席的一生是不断学习的一生,他酷爱读书,至死方休。毛主席幼年时期就在先生的引导下,开始读《三字经》,继而读《孟子》、《论语》„„成年之后,在辛勤工作之余,毛主席还喜欢写毛笔字,作诗赋词等。他在生病的时候,还坚持看书学习,真正地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可见毛主席是多么有毅力啊!

毛泽东是一代伟人,他拥有渊博的才学,这与他青年时期的刻苦学习是分不开的。如今我们的学习条件已经很好了,所以我们更应该加倍努力,把握哈每分每秒,做时间的主人,利用现在的大好光阴,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正像一首诗词那样说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存光阴。我们要真这宝贵的时间,不能虚度光阴。因为时间就像汩汩流淌的河水,是可以流出去却无法流回来的。鲁迅先生说过一句话:“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了。”这句话时间都在提醒我们要刻苦学习。据科学研究:,人在青少年时期大脑最活跃,不论学什么,记得都特别快,而过了这个时期,就恰恰相反,不管怎么努力都比较难赶上去,所以我们应该趁现在加倍努力,只有学得很扎实,将来才可以像毛泽东一样为祖国献出自己应尽的力量,这样祖国就能更加昌盛。

毛泽东——一个伟大而又平凡的名字,我们永远铭记他!

我们这一代出生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对于毛泽东这一伟人光辉的名子是不陌生的,但是我们对他真正的了解却真是太少了。

1893年,毛泽东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幼年的毛泽东就有了反抗意识,带着求知的愿望,他先后就读于南岸私塾和湖南第一师范学校。

青年的毛泽东和千千万万爱国学子一样,从小就看到中国因为贫穷与落后,人民愚昧与无知,外受列强的蹂躏,内部百姓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所以他从小立志要解救中国,使中国强大起来。

革命之路是用荆棘铺成的。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把毛泽东“逼上梁山”。人民的苦难,使一个从没想过要领兵打仗的人担负起了人民的委托。在二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毛泽东运筹帷幄,废寝忘食,终于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头上的三座大山。他的前半生是革命的半生,奋斗的半生,是为解放全中国而不断努力的半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社会主义中国的建设蒸蒸日上,但毛泽东依然过着和革命期间一样艰苦朴素的生活。电影里毛泽东的办公室是一间简陋的屋,屋里光线很暗,他的床下只有三双鞋,一双饱经风霜的皮鞋,一双布鞋,还有一双已是磨破了的拖鞋。

毛泽东的一生都是一个强者——爬过雪山,越过草地,踏过风腥雪雨,最后登上天安门城楼。他的这些成就与其自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最困难的时候他坚信革命必会成功,在胜利的时刻又不被成功冲昏头脑。

毛泽东另一大优点就是有大志,他从小就有救国救民的志愿,所以他能为着自己的志愿而奋斗。曹操也说过:“燕雀安知鸿鹄志哉!人需有大志,有大志,才能成大器。”试问,如毛泽东不想救国救民,他能成为伟大的革命领袖吗?毛泽东同志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中华民族,他操劳公务常常是夜以继日。毛泽东同志从投身辛亥革命之后,就开始了艰苦的革命工作。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为了国家和民族,为了人民的翻身解放,没日没夜地辛勤工作,毛泽东同志的一生,充分体现了他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毛泽东不但雄才大略,而且在文学方面才华横溢.他的草书豪迈传神,气势磅薄的风格,是一般书法家所不能达到的。他的诗篇气势豪迈,脍炙人口,令人回味无穷。作为一个伟人,他的坚韧不拔的人格,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更是鼓舞和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迈进。

毛泽东的一生是俭朴勤苦的一生,他生活俭朴,情趣独特。从1953年到1962年,毛泽东没有做过一件新衣服,有件睡衣已是“面目全非”,领子全换过了,衣袖、前页,下摆等处补丁连补丁,看不出衣服的原布,仔细一数,整件睡衣竟有73个补丁。毛泽东还喜欢游泳,打乒乓球,听戏曲音乐等。体现出一代伟人虽然身居高位,但时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高尚品格和丰富多彩的闲暇生活。

毛泽东,一个我们中国几代人为之骄傲的伟人;一个为了民族和人民而拿起“枪杆子”的英雄好汉;一个建立以人民为核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功臣。是他,领导全国人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富民强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就。因为有他,一个山河秀丽,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的中国才屹立于东方。

看完《走近毛泽东》,为他的深谋远虑,雄韬大略而折服,为他的英勇机智善于外交的风采而折服,也为他的朴实无华,平易近人而折服。

作为90一代,我们的确应该把毛主席作为我们学习的榜样。首先,我们应该像毛主席一样,为自己树立一个远大的志向,并为这个理想而奋斗一生。而不是像现在一样今天觉得这个挺好玩,明天又觉得那个不错。同时,我们应该培养一点高雅的兴趣,比如爬山,游泳,不仅能锻炼身体,而且能陶冶情操。当今时代,青少年整天沉迷于网络,这不仅关系到我们自己的人生命运,更关系到我们伟大祖国的兴旺发达与繁荣昌盛。

毛泽东,率性自然,不循规蹈矩,在外交场合谈笑风生,为友人递烟夹菜;却又坚持原则,对西哈努克的无私帮助,对苏联的无理要求坚决抵抗。

毛泽东,有着亲临战场的不惧,面临危机的不乱,处临动荡的不惊;却又有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慧、胆识与魄力。

毛泽东,有着纵观全局,横览世事的宏大胸襟。青年时代读了《盛世危言》后发出“人生无处不青山”的慨叹;却又有着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农民一句“咋不击死毛泽东”非但未激起他的怒火,反而查出了行政结构的不合理。

这就是走近之后看到的毛泽东。

走近毛泽东,带给我的不仅是崇拜,更重要的是,让我走近他的信仰,走近自己的信仰。

第二篇:《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看完《走近毛泽东》纪录片后,我对毛泽东的第一评价就是“毛泽东,一个让世界都为之敬仰的伟人。”一个从湖南偏僻的小山中走出的石三伢子经过重重挑战,不断打拼,缔造了一个全新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诚然,他一辈子的追求都是发展,毛泽东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他每一步都是不断向前看,改革、发展是他创造中华人民共和国过程中艰辛步履的反映。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在一次登山时,毛泽东的随从对他讲到“前方没有路了,再走下去天就要黑了”,毛泽东听完就跟旁边的随从说“你们是不是累了啊!不能累了就不干了,路是人走出来的,我们要往前走,不走回头路。”正是毛泽东这种不畏艰险以及勇于开拓的精神造就了他的一生。的确,路是人自己走出来的,同时关键看我们能不能成为走出这条路的第一人,前方没路,我们可以自己创造一条适合自己走的路出来,而不是因为我们遇到了困难就不断地往后退缩,在困难面前低头生活,让困难把我们自己打败。就好像在我们专业学习与研究的过程中,如果由于在这个专业方向的某个领域至今没有什么巨大的成就或者没有一些大的发现与创造就放弃对这个专业方向的研究与学习,那么这个世界就不会有爱因斯坦、不会有爱迪生、更不会有比尔·盖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以这个没有的方向作为我们最终的奋斗目标,不断向前看齐,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我,直到我们得到最终自己满意的结果为止。这样不仅能够为我们国家,为这个社会创造先前没有的新鲜事物,而且还能够让自己的价值得到完美的实现。

毛泽东在经过当日马日事变的旧址时,他坐在山前沉静了许久,他在回想在马日事变中的心酸与教训,感慨没有枪杆子的被动与悲哀,最后毛泽东悟出了只有用武装才能夺取政权,拯救这个将要破裂的国家。对我们而言,在经历失败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思索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何处,经过思索后再探究出一条正确、有效的道路来引导我们走得更好、更顺利。

在外国访问代表团问及毛泽东的革命经历时,他不紧不慢地回答:“逼上梁山”。成功在于敢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毛泽东通过详细地剖析中国社会的格局,认识到边远的农村是革命红军生长的适宜土壤,于是便以农村作为革命根据地,并不断往城市进攻,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战略取得了革命胜利。对此我们不得不感叹在我们处理工作以及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有一个最重要的立足点,并不断把它坚持下去,就像毛泽东领略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个革命思想一样,也就是说,我们要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制定出有效的方案或计划来处理问题。

在毛泽东那个年代,社会环境固然恶劣,但他却依旧能克服社会环境带来的艰难,将农民的利益放在一切事务的最前面,坚持为人民谋福利。然而,今天我们大学生处处皆有,却有那么多的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更何况如今我们的生活条件较之以前富裕多了,个中缘由在于我们大学生没有一个真正向毛泽东那样不断向前看齐的决心与志气,没有向遇到的困难展翅搏击的勇气与毅力。毛泽东由艰辛求学路迈向困苦革命路让我们树立了一个标榜意识,同样也警示了我们这一代大学生应当不断提升自己,在困难中积极迎难向上,并创造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

“立奇志、交奇友、读奇书、创奇事、做一个奇男子”这是毛泽东自小立下的言志,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我们不怕在人生路上走得有多么辛苦,但我们还是应该有一个真正值得我们自己为之奋斗的目标。在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毛泽东首次回到故居湖南韶山,他指着那些农具,说他仍旧记得那些家里的农具,小时候他就用这些农具帮家里干活。可见在那个年代一个小小的儿童就挑起了家里的一部分担子,这也为日后毛泽东的成就打下了一定的精神基础,他是一名农民的孩子,他与农民有一种深深的情结。

毛泽东8岁就对私塾先生教的四书五经不感兴趣,却喜欢那些古典小说,以及那些比较进步的书籍。随后,到他年轻时他不仅努力地学好文化知识,还不断地锻炼身体,在岳麓书院求学时,寒冬季节他用学校水井的冷水擦身;在大雨滂沱的时候,他就在雨中不断地往前奔跑。要想达到成功的彼岸,我们不仅仅需要惊人的能力,更需要强健的体魄,毛泽东就是在求学以及革命的过程中以锻炼作为自己娱乐以及获得强健身体的首选方式。

在接见日本文化代表团时,毛泽东说:“我读的是师范学校,本来是要当教员的”。他要用文房四宝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他常常沉浸在书香笔墨的世界,那也伴随了他的一生,中南海卧室里的那张床记录了毛泽东别具一格的书香生活,他把那本二十四史从头到尾地读了一遍,并留下了大量的圈画与批注。尽管病魔缠身,他还是用那双颤抖的手写下“1975年9月再阅”等字。最为重要的是他把“不读书、不看报”看成是国家党领导人的最大缺点之一。与此同时,一次雷击事件中,一些农民的一句“咋不击死毛泽东”非但未激起毛泽东他的怒火,反而根据进一步调查,了解到了国家政府在行政管理上的不合理。这就是我走近之后看到的毛泽东。

毛泽东时常建议革命者要学会使用笔杆子,这对于他本人也是如此。抗日战争中,他写下了《论持久战》,引起了全球各界的轰动。回顾今日,太多的那些所谓“高材生”连一篇论文自己都无法单独完成,却要在网站上搜索摘抄。当日毛泽东用笔杆子打下了整个中国这块土地,由此可知,一只笔杆子的力量是何等的无穷。这些不得不让我们这些青年一代去深深思考。有些大学生对自己写出的那些字迹一点也不在乎,却不知自己写的字还不及一名小学生。

“打了三场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以及拒绝中央授予的大元帅职位等等毛泽东的这一切举动与言行让我们对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有了更加深入与清晰的认识,在毛泽东的眼中,国家与人民是他一生的奋斗目标,为了国家、人民他呕心沥血。

在外交上,晚年的毛泽东一贯亲切地接纳外国嘉宾,在饭宴上他给客人夹菜;与非洲访问团会面时他行非洲礼节;送客人时他目送贵宾渐渐远去才肯离开……“和”是他在外交上的首要考虑,在他心中一直相信外国朋友是我们国家不断前进的推动因素。此外,毛泽东尤为羡慕街道工作,他时常羡慕街道工作人员可以与群众打交道。由此可见,作为一名国家领导人,毛泽东时常把人民挂在心头,时刻以人民的利益作为国家一切事务的最初出发点。对比今天的某些政府官员,他们显得无比的丑陋,总是把自己的利益驾驭在人民以及集体的利益之上,甚至利用职权收取贿赂,做出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情。这种令人不齿的行为不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政府官员的应该具有的。

所以,我们要向毛泽东看齐,以他的优良精神作为我们的行动目标与指南,不断向前,加强自身修养,在没有路的荆棘中踩踏出一条光明大道,为我们国家、民族、人民做出贡献,积极学习、贯彻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理念。

第三篇:《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

个人项目实践报告

项目类别:影视观览 题目:感动与深思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赵腾

班级/学号:机械1401/2014010029

指导老师:曾毅红 学期:第四学期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

实践计划书

(个人项目)

姓名:赵腾

班级和学号:机械1401 / 2014010029 项目类别:影视观览 活动安排:

第8周-第14周:观看纪录片《走近毛泽东》。

实践的目的和意义:

进一步深刻的认识毛泽东以及毛泽东思想所留下的宝贵财富,汲取其中丰富的营养。

感动与深思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陕北人,从小听着一首民歌《东方红》。其中的歌词: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根植了我对毛主席的第一印象,毫不夸张的说,在我心里毛主席是伟人、圣人。但是小时候并不知道也不在意他到底伟大在哪?随着后来的不断学习,我渐渐知道他干了这么多在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事迹。我把他的伟大归结于这些令人敬仰的光环。在我看了《走近毛泽东》这一纪录片之后,我了解了一个不同以往的、丰富的、亲切的、感触人心的毛泽东。我深深地被主席感动,不仅仅因为他革命事业的轰轰烈烈所感动,也因为他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而感动。

我被主席的书香笔墨所感动。他是一个酷爱读书的人,浩瀚的二十四史是细细的读过的,并且做了批注。哪怕在晚年饱受病痛折磨也在坚持读书,所以成就了一个伟大的作家、诗人。他的笔有神奇的感召力,延安时期,经济十分困难。他就用笔写下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包括他自己都分配了生产任务。建国后,我国南方大幅传播着血吸虫病。毛泽东又用笔写下了“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终于在1958年我国成功消灭了血吸虫病。毛泽东感慨的写下了《送瘟神》这一诗篇。

他说过广为人知的一句话,枪杆子里出政权,但他从不喜欢开枪,因为他说,我要用笔杆子打败枪杆子。在西柏坡一个农家小院,他用一百多封电报指挥了三大战役,这不仅仅让我们看到了主席天才的军事指挥艺术,也让我们深深折服的是主席说到做到,他用自己的笔杆子打败了蒋介石的枪杆子。放眼世界,曾经的苏联在军事上不可谓没有过硬的“枪杆子”,但是就是如此强大的军事集团依旧解体了,这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或许就是苏联没有强有力的“笔杆子”。而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中国的发展就更加需要重视文化强国的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定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我被主席的山水豪情所感动。他爱游泳,长江、北戴河等众多的大江河流都留下过他的风采。他还想骑着白马沿着长江黄河考察祖国的山川大地,想到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去畅游一番。虽然他并没有如愿。但让我感受到了一代伟人纵横古今的豪迈情怀,搏击风浪的自信洒脱。

他爱爬山,在庐山会议期间毛主席爬了不少的山。一次,他们还未爬上山顶,太阳已经快西沉了,他的随从人员建议道:“天色已经暗了,还是早点下山回去吧!”毛主席听了他们的话之后坚定的说:“你们是累了吧!不能累了就不走了,我从来不走回头路。”说完,便拄着他那根心爱的拐杖,继续登山。在革命道路上,他凭着这种坚韧精神,勇往直前;让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依然要有毛泽东“不走回头路”的精神,历史和现实也证明,中国没有回头路可走。就像***说的一样,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我被主席的心系群众所感动。主席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他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他成为了万人之上,却忘不了人民群众。他说,我在北京呆久了脑子就空了,一出来就有了想法。所以他常常乘坐自己的专列出去考察。在火车上能随时考察实情,和各级领导面对面的开会交流。长长的火车俨然成了主席的流动办公室。但是主席的粉丝太多了,一考察就经常有人认出他,为了主席的安全,他虽然不情愿但是还是戴上了口罩。他跟人感叹;“我多想做一个基层工作者,跟群众打交道最有意思了。”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李世民也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国共产党要带领全国人民走向伟大复兴,要依靠的根本力量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所以实事求是、调查研究了解人民的殷切期盼和真实需求,把群众的力量拧成一股绳才能更好的发展国家、造福人民。

我被主席的外交柔情所感动。他对西哈努克进行了无私的帮助,当提到偿还是却坚定的说,中国不是军火商。他与非洲妇女会见时行屈膝礼以示对非洲人民的尊重。尼克松访华是众所周知的,那次会见,尼克松送给毛泽东一个酒杯。水门事件之后,尼克松被弹劾下台后毛泽东却说我想念他,邀请他再一次访华。此时尼克松已经是位平民,但是毛泽东却主动举起茶杯向这位老朋友表示了上次送酒杯的谢意。对此,尼克松感动的说,离任以后,我才发现谁才是真正的朋友。现在的中国被国际社会所广泛认可,真的要感谢毛泽东老一辈革命家做出的伟大贡献,而继续坚持他们独立自主、和平发展、相互尊重的一系列外交原则,是中国进一步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关键所在,也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和平环境的重要保障。

《走近毛泽东》这部影片无疑给了我一次细细品味伟人之首先作为“人”的真实与感动。它不仅挥洒出伟大领袖的雄才伟略及其思想境界,同时又尽现他平凡的一面。它描述了毛泽东少年——青年——壮年——晚年的生活经历,铺陈其在工作生活中可亲可爱的细节,将一个平民化、生活化的主席呈现在了我眼前,也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什么是毛泽东思想,什么是实事求是。正如他自己所说,终有一天“四个伟大”会统统去掉,只留下teacher这个词。是啊!他留下的思想会像老师一样教育了我们一代代人,指导我们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第四篇:《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09级机械设计5班 XXX 0901105016 在毛概课上看完本片后仍感意犹未尽,课后又与同学大侃特侃,发表自己的感触,一时间有道不出来的感觉,很感性,很零碎,不是很有逻辑很有条理,只是记录下看完后的所思所想。

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前言中这样说到,“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另一位历史学家也说过:“在历史发生的时候,你站在那个点上是看不清的,时间是试金石。当你回过头来看的时候,才发现很多事情的必然性,合理性,还有它在整个事件中所起的作用”。我认为在毛主席的英明之处在于能触摸时代脉搏,在乱世中给中国指明方向。在绝大多数人还看不清的时候,他看清了,并领导人民为之奋斗,这就是伟人的伟大之处。

对毛主席最初的印象是在小时候,因为自己家以及很多邻居家的神龛上都挂着毛主席的画像,那时候就感觉这肯定是个很厉害的人。在自己逐渐长大并能够与长辈交流的时候,常常会听爷爷讲述毛主席,讲述那个逝去的时代,在爷爷的讲述中始终流露出对毛主席对那个时代的怀念与向往,这一点让我很不解,不管是物质生活条件还是精神文化生活,现在都远远超过从前,爷爷会什么还会怀念那个艰苦、**的年代呢?由此我越发地对毛主席感到神秘和好奇,他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能“俘获”几代人心。

在之后的学习中有意识地去了解了一下有关毛主席的书、文章、诗词,比如罗斯•特里尔写的《毛主席传》。对毛主席有了更深层次更全面的了解。同时也会听到一些尖锐的批评,对于这样的批评和职责,一开始在听到会感到很不舒服,甚至愤怒,但是冷静下来觉得我不应该愤怒,而是应该用事实来证明他们的评价是有失偏颇的甚至是错误的。不是批评不得,而是更应该更理性更客观,毛主席也是鼓励批评的,我还记得这样一段话,毛主席说:“我们有些同志听不得相反的意见,批评不得,这是很不对的。有了错,一定要自我批评,要让人家讲话,让人批评。不负责任,怕负责任,不许人讲话,老虎屁股摸不得,凡是采取这种态度的人,十个就要十个失败。人总是要讲的,你老虎屁股摸不得吗?偏要摸。”这样看来,毛主席是不怕批评的。但是作为我们这些后来人,没有经历过革命的艰苦就很难了解他们的心理,难以感受他们的切肤之痛,我们这些后来人对待历史应该有钱穆先生所说的“温情与敬意”。我们也应该能想象“在历史发生的时候,你站在那个点上是看不清的”对待历史和历史人物应该要有一种宽容。

过去了的解毛主席的资料都是文字、图片之类的静态的描述,更多的是毛主席在打仗时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重大历史时刻决策时的英明果敢等形象,绝少有生活场景的描述,在文字中对毛主席的描述也仅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诗人之类的很概念化的东西。在《走进毛主席》的纪录片中我看到了中大量生活场景和考察的画面,让我了解了另一个视角的毛主席,一个更生活化的毛主席,而不是神龛上的毛主席。了解了他的洒脱、幽默、坚毅,并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感受到一种难以名状的亲切感。影片中的一些场景也深深地打动我。毛主席离开家乡时,他对父亲写下“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那是怎样一种豪迈,一个17岁的少年背负着梦想出去闯荡,可能那时候的毛主席也不曾想到他的这个决定足以改变整个中国。1959年毛主席重回韶山冲时写下“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毛主席三十二年重回故园,父母都已不在,独自面对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已经成为景点的家该是何等的心情啊,是否也会有古诗中“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悲凉的感受,这一走一回就是大半个人生。

毛主席在接见尼克松的女儿女婿的时候已经体力不支,不得不将头靠在沙发上;在一次会议上毛主席因为腿疾无法起身,只好目送各位代表离场。在这些场景中我看到岁月催人老的无奈和感慨,主席为了人民奔波一生终也将离我们而去。

毛主席的一生是为理想奋斗的一生,在前期,他和一批革命先烈为建立一个富强民主的国家而奋斗,后期一直领导全国人民做一个造天堂(著名学者李敖先生曾经将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和理想描述为“造天堂”)的运动,由于急于想看到天堂,为了想保住革命成果做了一些急于求成的事,但毛主席的一生始终朝着理想的方向迈进。

毛主席的一生是操劳的一生,从一开始参加革命,到革命的胜利,到建设新中国,毛主席一刻也没有停歇,始终用自己的热情在奋斗,尽管在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刻也没有实现“造天堂”的梦想。

毛主席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他亲临战场而不惧,面对危机而不乱,凭着一支笔杆子指挥千军万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总揽全局,做出了“谁解决了土地问题,谁赢的了农民,谁就回赢得全中国”的英明决断。带领中国人民建设一个富强民主的国家。

影片中不仅挥洒出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雄才伟略及其思想境界,同时又尽现他平凡的一面。它以珍贵的镜头再现伟人的真性情,以平凡的视角塑造更加亲切的毛主席,使我这样的普通大学生对主席的仰视转为对一个真实可信形象的崇敬。

第五篇:《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国庆前夕,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上,老师给我们放了一部关于毛主席的电影——《走近毛泽东》。该片讲述了毛主席一生中的战斗经历,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传奇经历,毛主席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了全中国人民的新生,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在充满荆棘的革命路上走过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之前,我只知道毛主席是伟大的,看完这部电影,我才真正知道了毛主席的伟大之处。

电影中有这样一个镜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次,毛主席同他的随从人员们一起去爬山,他们还未爬上山顶,太阳已经快西沉了,他的随从人员对他说:“毛主席,天色已经暗了,再继续往前走也是没有路可走的,还是回去吧!”毛主席听了他们的话之后,转过头来幽默地对随从的官员们说:“路是人走出来的,天再晚,也得继续往前走。”说完,便拄着他那根心爱的拐杖,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之中。在革命道路上,他凭着这种坚韧精神,勇往直前;不管前面的路有多危险,有多艰难,他总是用自己的脚,为人民开辟出一条条通向幸福生活的大道。这也正是毛主席的伟大之处,不管前方的路有多难,不管前面有没有路,他总是义无反顾地向前走,为了人民,为了新中国,毛主席在革命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为中国,为中国人走出了一条光明大道。

电影中还有这样一个镜头:毛主席没有做过一件新衣服,工作人员看到他的衣服破了,劝他换件新衣服,他说:“我们国家穷,发的布票少,你不也穿着补丁的衣服吗?我为什么就不能穿?因为我是主席?我看还是应该节省点,不要做新的,破了再补嘛!”其中有件睡衣已是“面目全非”,领子全换过了,衣袖、前页,下摆等处补丁连补丁,看不出衣服的原布,仔细一数,整件睡衣竟有73个补丁。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毛主席不在意物质上的享受,甚至仍坚持战争时期那种近乎吝啬的节俭。一个国家的主席,却坚持要和平民一样的简朴生活,难道是新中国穷吗?难道新中国初期穷得主席都穿破衣服吗?当然不是。这就是毛主席的伟大之处,身居高位,心忧天下,勤俭治国,不屑虚荣。

电影里讲到,毛泽东只是一个师范学校的毕业生而已,他的理想是当一名教员,可是令这位师范生没有想到的是竟然成为了一个集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革命家、诗人于一体的全才,一个师范生后来竟只用笔杆子和自己的同志把蒋家王朝给打垮了,并且将中国缔造成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大国。这一切,都在昭示毛主席的伟大之处。作为北大的一份子,我们当今条件比毛主席当时不知优越多少,现在的我们又有什么借口不能为新中国的腾飞崛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呢?

看完《走近毛泽东》,了解了毛主席的伟大之处与传奇经历,我辈自当勤学苦练,为祖国崛起献上一份绵薄之力。

下载走近毛泽东观后感(共五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走近毛泽东观后感(共五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走近毛泽东》这部影片讲述了毛主席一生中的战斗经历,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传奇经历,毛主席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了全中国人民的新生,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经济学院 金融1403班 诸明 201421063068 社会实践报道 ——观《走近毛泽东》有感 他,出门求学时写下过“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在我的印象中,从小就聆听着大人们的谆谆教导,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向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学习,做一个朴素、勤奋刻苦、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但是人无完人,后来......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一代天骄 ——《走进毛泽东》观后感 毛泽东,一个伟大而又神圣的名字。 他是诗人,也是革命家。 他指挥千军万马,自己却从未开过一枪。 毛泽东是用笔杆子打天下的。 在前几天的......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在自己的记忆深处,从小就聆听着大人们的谆谆教导,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向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学习,做一个朴素、勤奋刻苦、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红军长征不怕难......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走进毛泽东》 “他是诗人,又是革命家;他是战士,又是统帅;他指挥千军万马,自己不曾开过一枪;他缔造人民共和国,自己不当元帅。”他就是领导中国人民走向独立富强的毛泽东。 关于......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14房建1班周远航 学号20140701149 “他是诗人,又是革命家:他是战士,又是统帅;他指挥千军万马,自己不曾开过一枪;他缔造人民共和国,自己不当大元帅。” 看......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毛泽东,一个家喻户晓的伟大名字,有人说:“他是诗人,又是革命家;他是战士,又是统帅;他指挥千军万马,自己不曾开过一枪;他缔造人民共和国,自己不当大元帅。”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