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民主政治十论》后感

时间:2019-05-13 19:52: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民主政治十论》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民主政治十论》后感》。

第一篇:读《民主政治十论》后感

读后感

读《民主政治十论》后感

国贸13班091351313黄志伟

读书对我来说是一件能收收获快乐事。闲暇的时候,手中拿着饮料,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渴了就喝口手中饮。每有会心之处,笑是征兆;或有揪心之处,眉头紧锁。但是最后的结果是有所想,有所获,开心!书不分类别没有卑劣,重要的是读者用怎样的眼光去看。最近看了《民主政治十论》颇有感悟!

首先又认识了一位犀利的政治作家,房宁,1957年6月生于北京市。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政治学系主任。长期从事政治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民主政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青少年的政治社会化问题等。目前正在主持的研究课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研究”,北京奥组委委托项目“第29届夏季奥运会政治风险预测和防范研究”,以及“当前及未来五年我国社会矛盾与社会稳定形势变动趋势及对策研究”、“民族主义问题研究”等。

主要著作:《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成长的中国——当代中国青年的国家民族意识研究》,《民族主义思潮》。

代表性论文:《社会主义是一种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影响当代中国的三大社会思潮》。

《民主政治十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与实践中的十个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民主究竟是什么;中国的民主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是怎样走上自己的民主道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规律性问题;中国共产党人民主探索的认识历程及其启示;正确认识与借鉴西方民主;认真记取苏联民主实践的经验教训;全面认识民主政治的功能与作用;科学对待竞争选举制;发展与完善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路径。虽然书中的理论分析深入浅出,有些我还是似懂非懂!怀着至少有所获的心态,粗略的浅浅的扫完了这部著作!以下是作者的见解,也有我对作者的见解的见解!

之一作者民主是中国历史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我认为民主肤浅得理解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人人都有享受到应具备的权利,以及人人都应履行应尽的义务。中国历史发展最终目的应该是举国同享幸福,所以民主是必须的!

之二,中探讨了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规律性问题。这个规律就是:“要在中国政治制度的运行以及一切民主政治实践中,把坚持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之三,书探讨了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因素。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之四,该书指出应当全面认识民主功能,避免民主建设的误区。

之五,该书指出应当科学地认识中国民主实践的国际环境。

读《民主政治十论》我不敢说我收获满满,但也不是一无所获,有收获总是好的!

读书永远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活到老读到老!

第二篇:读《论十大关系》后感(推荐)

读《论十大关系》后感

在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上,老师推荐了我们几部著作来研读,其中包括《共产党宣言》、《论十大关系》、《南方谈报》和《党的十八大报告》。课后我怀着好奇的心情,首先拜读了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读完之后深有感触。毛主席这部著作从我国经济、政治与文化等各方面论述对党和国家以后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作用,可谓影响深远,值得后人敬仰和借鉴。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主席在1956年发表著名的报告。在报告中,毛泽东主席以苏联的经验为借鉴,总结了我国的经验,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提出要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寻找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路线。以此为起点,开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最初有益的探索。

建国时期,因为国内外、主观客观等一系列因素,从某种程度上说,学习和模仿苏联的经济模式来搞定我国建设带有一定的必然性,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唯一的选择。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政治经济模式都受到苏联的影响。但是毛泽东主席从来就不是个教条主义者,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他始终认为苏联的建设是先例可循,但不能照搬苏联的经验,应该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证实毛泽东主席这种态度的最好实例,就是中国走了条和平的而有别于苏联的镇压和剥夺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突破苏联经济模式是思想就愈来愈明显。《论十大关系》就是这一思考的重要成果,它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探索了当时中国与苏联的不同。

报告论述的十个问题,一方面是从研究和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问题中提出来的,一方面是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提出来的。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带有局限性的十个问题,即十大关系:

(1)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4)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6)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7)党和非党的关系;(8)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9)是非关系;(10)中国和外国的关系。它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个,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实行了以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存为前提,以重工业包括国防工业优先发展为核心的高速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第二个,在经济制定上,消灭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并实行与之相适应的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第三个,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实行由国家行政手段调节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并在运行机制上排斥商品生产和市场机制。

总的来说,毛泽东主席探索有别于苏联的经济模式是在50年代初中期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当时对建设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认识不可能像今天这样充分和深刻,因而这种探索难免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也难免有错误。但《论十大关系》的提出,正好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为以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功做了铺垫。无论如何,毛泽东主席毕竟踏出了探索的第一步,不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已成为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为今天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作了一定的准备。可以说,我们今天经济建设的成就是站在毛主席这个历史巨人的肩膀上所取得。我们不能忘记毛主席的艰辛探索,我们不能割断历史。

5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毛主席当年提出的基本思想和主张,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是富有生命力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2012年11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大会上做的党的十八大报告上更证明了这点,它包含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又反应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的新鲜经验。因此,结合新阶段的新任务重温《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思想,对于我们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论十大关系》这部著作的研读,我对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的建设有了更清晰和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更波动了我这颗想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出力的心,这更坚定了我为祖国做贡献的信念,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竭尽所能,回报祖国。

第三篇:读《君主论》后感

读《君主论》之后感

我作为一个和政治相关的学生,其实在政治方面没有太多的知识积淀。在和老师平时的课堂交流过程中,就从来没有过极其让我心动的感觉。自从有了开始写这篇论文,我热衷的迷恋上了“现代政治学之父”马基雅维里所著《君主论》。由于自己的文学的及其他知识面的不够全面,很少就听过这个样有名的大家,现在对《君主论》和马氏有了很高的热情。我有幸的读了这本10万字左右的小册子,花不了太多时间,所以我深有体会而不由得有一些感想。从很多方面探讨了君主该如何保住自己的权利,如何治理国家,这么多方面中,我对马基雅维利认为君主该成为一个怎样的君主,应该具备哪些品质很感兴趣,所以我想着重谈一下我对这些问题的看法。马基雅维里的一生也是有着传奇的色彩。他把政治学的基础由道德移向了权利,从而在政治史上掀开了新的一页。在这之前的时代,欧洲的政治在思想史上的流行是由道德支配的观点。一代又一代的思想家在正义,美德,正面的观点下设计的 一个接着一个的柏拉图式“理想国”。但是马基雅维里认为“许多人曾今幻想那从未有人见过更没有人知道曾今在哪里存在过的共和国和君主国。可是从人们实际上怎样生活到人们应当怎样生活,其距离是如此之大,以致一个人要是为了应当怎样而忘记了实际怎样,那么他不但无法存在,而且会自取灭亡。”

他的观点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从现实的角度出发,他虽然认为君主就必须有正常人的那种美德,就比如诚实、慷慨、守信,仁慈等等,这些当然是值得赞扬的君主不是一般的人,其实就就必须在骨子里有一种吝啬的品质,都说君主没有慷慨,其实这种所谓的慷慨就慷他人的慨,君主最应避讳的是轻视或憎恨,而慷慨就会带来这两者。可是在马基雅维利心中,残酷从某种角度来说才是真正的仁慈,“他比起那些由于过分仁慈,坐视发生混乱,凶杀,劫掠随之而起的人说来,是仁慈得多了,因为后者总是使整个社会受到顺还,而君主执行刑罚不过损害个别人罢了”。另一点想说的是,从古典政治学到现代政治学的发展。譬如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当然其他学科亦复如是。学者在观点上难免互相攻击,但个人认为必须提出的是,超脱了时代的背景,不同学者之间的能力、思维乃至品行,我们是无从对其高下进行定夺和评判的,或者干脆说是平等的——惟有投入到时代的背景之下,沿袭历史发展的阶段,我们才可以说,谁的观点更成熟,或者只是更接近于我们此刻的生活。这本书在从发表遇到过很大的阻碍,因为他的发表引起了权贵们和宗教的反对,并且对于皇权的统治有了影响,对皇权有了冲击。在之前时日,这种在宫廷的统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会被大多数的百姓知道,但是由于这本书大发表暴漏了很多的只能在统治阶层才能应用的潜规则。马基雅维利去世5年里,即1523年,罗马教皇亲自批准出版了这本闻名于世的书《君主论》。在后来的20年间,这本书竟然连续出版了25次,产生了极大地影响。其实真正的理解马基雅维利的卢梭说:“马基雅维利自称是在给君主上课,其实他是在给人民上课,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乃是共和党人的教科书。”客观地说,随着历史的演进,我们回溯着去看往昔的名著,尤其是理论型的名著,有时难免哑然失笑,即便不笑,也大抵会觉得平淡无奇。这本身是件好事,因为我们都身在巨人的肩膀之上。但读《君主论》,还是有一个给我启发很大的地方。关于战争的内容中,作者提到,有些战争是可以避免的,但如果刻意避免,必然无从躲避将来更大、更积重难反乃至可以导致灭国的战争,因而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积极去面对这样的战争,而且一开始的时候,这样的战争本来就是容易取得胜利的。在第六、第七两卷中,柏拉图提出

了他的理念论和认识论学说,讨论了哲学王与城邦的关系和哲学王的形成。在一个正义的城邦里,哲学王应该成为统治者,因为哲学王是“能把握永恒不变事物的人”,“永远酷爱那种能让他们看到永恒的不受产生与灭亡过程影响的实体 的知识”,“天赋具有良好的记性,敏于理解,豁达大度,温文而雅,爱好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和节制”。在他的观点中有一个,他认为君主不能够赢得人民的爱戴,那必须不能够让他们产生怨恨,把坏事交给奴才去做,把好事留给自己去做,只有把事做不好是,人民只会知道是由于奴才把事做砸了,而不是皇帝。人们总是觉得皇上总是对的,中国的历史上就只有“反贪官不反皇帝的说法吧”。

第四篇:读《传统十论》有感

读《传统十论》有感

罗启伟

近日,拜读了秦晖老师著作的《传统十论》,打开了我看待中国历史的一扇窗。因为对历史不够了解,也从来没有深入考虑过这些问题,看了之后特别有启发。

综观全书,秦晖主要论述了以下十个问题:中华帝国的基层控制、土地兼并问题、“大共同体本位”、公益组织、“西儒会融”和“法道互补”、“穷”和“达”、评“西方中心论”、公社、马克思主义的农民理论、平等概念的变化,等等。从这些问题中可以看出,秦晖确实是在论“传统”,但“传统”的史学观点却没有束缚住秦晖的头脑,他的很多观点对我来说,是原创性的和颠覆性的。读罢,掩卷沉思,以下两个方面内容引起了我的思考。

一、中国古代政治的统治内核是什么?

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古代的国家权力只设置到县一级,县以下的乡村社会属于“乡绅自治”,即所谓的“国权不下县”,完整地概括是:“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但作者通过对走马楼吴简的实证研究,发现这种观点是靠不住的。作者的结论是中国古代的乡村社会并不是儒家理想中的伦理自治,而是国家政权一统到底。那么,国家政权靠什么对县以下的乡村进行统治的呢?靠“乡吏”!在乡吏的管理下,国家政权可谓无往不在、无远弗届。那么,中国古代的乡村社会究竟是儒家理想的乡绅自治呢?还是国家政权“一竿子捅到底”呢?这当然是一个可以争论的问题。我的兴趣不在这儿,我感兴趣的是:在中国古代,究竟是谁在真实地统治着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呢?

明代的一位理学先生陈几亭有个观点,认为天下的治乱的根本系于绍兴。因为中央政府部门的胥吏全是绍兴人,而胥吏变好了,天下就大治,所以绍兴是天下治乱的根本。秦统一天下之后,中国逐渐从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但“官僚政治”只是理论上的一个概念,根据钱穆先生的观点,天下的治乱的关键不在“官”,而在“吏”。余英时也认为,中国古代的胥吏制度是传统官僚制度底层的一个极大漏洞。这些胥吏(尤其是县级的胥吏)和社会上的特殊势力(如豪强)最容易勾结在一起,官僚制度的客观性因此遭到很严重的破坏。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就是因为中国古代政治统治的核心不是“官”而是“吏”,正如秦晖所言,古代的中国县以下虽然不设“官”,但“乡吏”仍然代表政府统治到农村的最基层。因此,“吏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国古代政治的好坏。

二、中国古代政治统治的思想内核是什么?

我认为,在组成这本书的十篇论文中,秦晖写的最好的是《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在这篇论文中,秦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了深刻的分析,精辟地揭示了中国古代政治统治的精神和思想内核。同时,他的很多说法也让我有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之感。

过去我们常说中国古代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是“外儒内法”,这当然没有错,表面上,统治者强调用儒家来教化百姓,但骨子里却实行的是法家那一套:即说的是儒家政治,行的是法家政治;讲的是性善论,行的是性恶论;说的是四维八德,玩的是“法、术、势”;纸上的伦理中心主义,行为中的权力中心主义。但秦晖认为这还不够,在中国古代的统治思想中,道家的地位在哪里呢?过去我们的认识是,道家思想一般盛行在一个新朝代的统治初期,因为经过战乱,经济凋敝,百废待兴,而正好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这就为统治者休养生息的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当经济恢复,国力强盛之后,这种无为而治的主张便不能适应大一统的需要,于是,道家学说便自然被抛弃。其实这是一种极其肤浅的认识,秦晖认为,中国的政治理论,是“儒表”之下的“法道互补”。比如,法家指鹿为马,儒家说此非马,则被坑矣;说此马也,则非儒也。而庄子说:马亦鹿,鹿亦马也,“万物齐一”,没什么区别。所以,指鹿为鹿,儒也;指鹿为马,则大儒也,超越俗见,是为“真人”、“圣人”。庄周的哲学正好证明了什么叫“高尚的无耻”。而这种思想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产生了深远的恶劣影响。因为坚持原则、说真话是要受到惩罚的,所以,不仅精英阶层谙熟“难得糊涂”,而且大众长期受到“奸臣害忠良”、“好人没好报”的启蒙和教育,则懂得了“识时务者为俊杰”、“成者王侯败者寇”的道理,学会了“明哲保身”。于是,中国人越来越“聪明”,“糊涂”者越来越少。于是,老庄的“逍遥”之道、犬儒主义和所谓的“圆融通透”的行为方式便大行其道,和儒家的道德说教和正直之道形成鲜明对比,而道家这样的行为方式和生存理念恰恰是专制统治最欢迎和最需要的!因此,可以说:几千年来,大多数中国人行事和生存的指导原则是道家提供的,而这样的原则则是专制统治的“内法”的必然结果。法家的强权哲学和道家的犬儒哲学(实用主义)相结合,这才是几千年来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的内核。

由此可见,我们过去对道家的理解多么肤浅,仅仅知道道家的“无为而治”是多么的表面化。钱钟书在《管锥编》中对道家学说也进行了简短但深刻的批判,也强调了“法道互补”或“法道一体”的观点。

管理一个社会是如此,那么管理一个企业呢?咱们企业管理的思想内核又是什么?是不是也需要法家的强权哲学和道家的实用主义相结合?以史为镜,值得我们借鉴和研究思考。

第五篇:读《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后感

读《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后感

读了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颇有感受。该书刘少奇同志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论述共产党员党性锻炼和修养的著作,书中对共产党员为什么进行修养、怎样搞好修养和锻炼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党内斗争等作了系统的论述。

该书的主题是从党性的高度,借用了古人“修身养性”作为共产党人自我改造的形式,以“慎独”、“自省”等作为基本概念和范畴,运用大量的古代传统道德文化思想论证了共产党员思想道德修养的意义、要求和目标方法等,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党性修养理论。把“党性”与“修养”相结合,实现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党性理论的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教育共产党员必须牢固地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了共产党员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的目的、方法和基本要求。

书中所提的党性修养是每个党员的必修课,它包括理论修养、政治修养、思想道德修养、能力修养和组织纪律修养等。一个人在组织上入了党,只说明他具备了党员的基本条件。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成熟的、真正的共产党人,还要经过长期的时间锻炼和自觉的党性修养,需要不断学习各种政治理论思想,树立正确的共产主义价值观。共产党员是组成党组织的基本细胞,是党的基础,党员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着党的性质和党的战斗力,直接关系着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直接关系到党的自身建设。我们每个党员都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意识。

书中提到:共产党员要在改造社会的革命实践中自觉改造自己,提高自己革命的品质和能力;要把端正言行、事业和品质作为自己锻炼和修养的模范;要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党的纪律和作风、科学知识等各方面的修养;要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推动共产主义事业不断前进,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共产党员要把个人利益溶化在党的利益之中,克己奉公,必要时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要把维护党的团结、纯洁党的思想、巩固党的组织作为自己的最高责任。

无论以前、现在或将来,共产党员都需要党性修养,注重党性修养。共产党员要做到理论学习和思想意识修养的统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视党的利益高于一切,要不断地与党内错误思想意识作斗争等等,这正是刘少奇同志对党员的期望。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该时刻用这个理想信念来约束激励自己,磨炼升华自己,对照规范自己,经得住任何考验。刘少奇同志在书中指出:“共产

党员在思想意识上进行修养的目的就是要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忠诚纯洁的进步的模范党员和干部。”要时刻注意“小节”、“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每个党员无论身在何处,都不能忘记党员应有的思想境界,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读着、读着,我常自省:怎样做一名真正的党员教师,怎样加强党性修养?我深深地认识到: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与学习,是一个伴随终身的长期过程。修养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每一个党员能否坚持不懈地进行修养。只有一辈子坚持不懈地进行修养的党员,才能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永远站在时代前列。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一名年轻的党员教师,更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带头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师德修养,更新专业技能,拓展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在本职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优势,为教育工作献出最大的热情与能力。

下载读《民主政治十论》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民主政治十论》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蓝血十杰》后感

    在我们日常工作中,我们是否会在自己工作的企业中经常遇见一种现象——资源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的浪费。我们是否思考过,在这些资源浪费的背后,它又代表着什么呢......

    读 后 感

    读 后 感 苏海洁 四(4)班 今天,我读了《诚实与信任》这篇课文。课文主要讲述了“我” 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碎了小红车反光镜后,主动留下写有自 己姓名、电话的字条。后......

    读 后 感

    读 后 感 素纸浅痕,折出世间沧桑;纤手轻绕,阅出人生百态。 ——题记(一)读红楼,解人生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部社会的史诗,一段历史的缩影。 思绪在......

    读.后感

    读《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后感 ——浅议幼儿园的环境布置 西塘镇中心幼儿园何叶花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用)》的全面贯彻和落实,幼儿园的教育改革正在深入发展,与......

    读 后 感

    读 后 感 这几天我看了朱自清的散文集,现在由我来介绍这里的文章并附上个人的读后感言。 《背影》这篇散文通过描写父亲送儿子远行的一幕,表现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情感;《匆匆》讲......

    读 后 感

    读 后 感 大家一定读过《水浒传》这本书吧,里面讲了许多个英雄好汉的传奇故事,比如说《拳打镇关西》、《景阳冈武松打虎》、《李逵沂岭杀虎》、《三打祝家庄》、《大破连环马......

    读 后 感

    读 后 感是刚入职的时候拿到的这本书,厚厚的,沉甸甸的,有点旧。办完入职手续后就拿了回来,放到一边,便好久没再理会。些许是因为有点忙,些许是因为懒得去看,总之是好久没有动过。一......

    读 后 感

    读 后 感 ----四川师范大队附属实验小学 四年级九班郑智轩 我阅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之后,我知道了《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个美国著明小说家马克.吐温在(1835年—1910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