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浅析(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19:50: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对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浅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对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浅析》。

第一篇:大学生对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浅析

大学生对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浅析

【摘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于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指导意义,从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和不同政治面貌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识状况进行对比,总结出其中的异同,为如何改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识;分析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奠定了它在思想政治领域不可动摇的地位。因此,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各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其现实意义,对于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文史、理工、艺体类学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接受状况对比从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知分析,文理科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不明显。大部分学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是较为全面的,认识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否定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及失败论仍有4.10%的理工类学生、1.33%的文史类学生和14.29%的艺体类学生认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共产党用来愚弄老百姓的意识形态,仅有少数同学认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种过时的政治学说。从目前情况来看,多数学生是通过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媒介了解和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但他们认同其观点和要求,肯定其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认知只停留在一个比较肤浅的层面上,缺乏深入的学习与研究。

不同学科同学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程都表现出兴趣不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程是高校的一门公共课,其性质降低了其重要性,因为在学生心目中,公共课是口头上重要而实际上无所谓的课程,加上课程设置方式上存在问题,如大班授课导致课堂难以严格管理等,此外,与老师单一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高度相关。理工类学生中有30.61%的同学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感兴趣但仍会坚持去上课;22.45%的学生表示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感兴趣,学习态度很主动认真。文史类的学生中有47.06%的同学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感兴趣但仍会坚持去上课;41.8%的同学表示感兴趣并且会认真去学习。约有75%的艺体类问学表示虽对这些课程不感兴趣但仍会坚持去上课。大学教学课堂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足,学生的满意度有待提高。

学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运用,不同学科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差异。多数人赞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定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及失败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同程度普遍不高。46.9%理工类和41.18%的文史类同学认为应坚持依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有一半艺体类同学认为应用其他方法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伴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目睹着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伟大创举,享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有高达83.78%的理工科学生和92%的文史类学生认为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是主要的,而艺体类的学生只有50%赞同这一观点。

二、不同年级学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接受状况的对比

随年级增加,理论认识逐步深入。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大一年级100%的同学只单纯认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大二大三年级的回答逐渐全面,约90%的学生认为它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理论指导,不过

7.5%的学生认为它是一种过时学说,一种愚弄百姓的意识形态;而大四年级的观点总体与大二大三年级的相同,但不存在过时论的观点。“马克思主义为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奠定了思想基石。当前,在多元化意识形态相互冲撞和激荡的环境下,要始终坚持对大学生进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是他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和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从而在错综复杂的社会想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各年级大部分学生均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表示不感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大多数学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始终不感兴趣,同学们对于课上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态度,从大一到大四年级几乎是一致的,有70%的学生选择不感兴趣,最突出的是大一年级近占100%的比例。大多数学生是在考试和高学分的压力下学习,进而增多理论知识。

少部分学生能够简单运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目的所在,对于解决中国现实问题根本途径的观点学生们也由大一时的迷茫随着年级的增长而逐渐认为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众所周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程教学目标是帮助和引导同学们树立一个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人生观。不是简单机械的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授给学生。目前这个根本目标是很难达成的,因为学生们看待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态度依然是不置可否的,对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自身生活中行动的运用几乎为零。在犬学中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程的学习实效性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化、机械化的理解。同学们在现实考试、学分的压力下,生搬硬套的接收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三、不同政治面貌学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接受状况的对比

党员与非党员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态度上差异不是很大,但党员的整体态度比非党员学生积极。学习态度上,党员的学习积极性相对于非党员学生要高。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表示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感兴趣,但仍坚持上课。31.25%的党员和29.41%的团员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关课程感兴趣。党员选择“感兴趣且上课较为主动”的比重相高于非党员。总体反映出当下大学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态度是较消极的,在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关课程时没有专业课花费时间多而用心。良好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础是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前提,目前在校大学生中,党员和非党员的同学基本上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中国近代史纲要》三门课程都有涉及,所占比例平均约30%,从整体上来讲大学生对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态度不容乐观。

党员比非党员学生对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知深刻,仅限于表面认识,但仍存在问题。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党员与非党员认知不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它一边指导实践,一边总领着社会主义观念体系,它是整个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关于看待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问题,党员比非党员立场较明确、客观,超过50%的学生有较正确和坚定的立场,认为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但仍有部分学生甚至包括党员认为社会主义最终会被资本主义同化,没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这是值得反省的。31.25%的党员是为了找工作方便或提干而加入中国共产党;77.94%的非党员学生抱有各种不纯的动机。部分学生入党动机不纯,其中包括党员,大学生对于入党带有很强的功利主义色彩。并非宣传入党是为了找好工作,并非

以功利性目的来诱惑人选择一种信仰,我们不能以功利主义所持有的眼前利益和可量化标准来评价信仰效果,可见人们的价值观略有偏颇。

党员在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运用上,比非党员更加熟练与灵活。教育没有深入影响学生的思想,导致学生不能灵活运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相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少部分学生认识有偏差。12.50%的党员和7.25%的非党员认为应参照西方资本主义的做法。深入分析不难发现,不少人很可能是因平时接收相关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过多,谈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加上目前中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导致不少学生认为中国应参照西方资本主义的做法。无论是党员学生还是非党员学生都有超过60%的人认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是主要的,所带来的问题会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解决。所以通过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并没有真正认识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生的认知也只停留在表面,其运用也是僵硬的套用。

四、总结

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接收状况没有因学科、年级、政治面貌的的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从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普遍没有太高的兴趣,为了应付考试而被追去学习,在课余时间极少数人会去涉猎相关方面的知识。这样的现状令人担忧;“如果大学生对学习任务有内在的兴趣,关注学习任务的根本意义,并通过探索学习任务内部及其与其他任务间的联系来达至学习内容的理解,则这种学习方式称之为深层学习方式;如果大学生的学习的动机是外部的,其意图是通过死记硬背等方法再现学习内容,在这种学习方式可称之为表层学习方式”,所以大多数学生都处于表层学习方式阶段,只是为了外在的优异的学习成绩的动机而努力。’没有达到真正理解的层次。学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知都是表面的,没有真正理解其含义,没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因而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没能够体现出来,仍存在部分学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排斥,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没有信心,对中国共产党没有坚定的信念等问题。虽大部分学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系统的、全面的认识,但这些大多是死记硬背奇嘴果,机械的运用理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很强烈的动机,考试的高分动机根本起不了本质性的作用,“价值观影响着求知的动机和态度,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大学既不提供部分的教育,也不提供表面的教育,更不提供精细的技艺职业教育。而是提供一种良好的人生开始”。所以,当代大学生应利用好学校这一平台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其伟大的意义奠定了它在中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不可动摇的地位,探索其现实意义,使当代大学生在学习、认识它的同时体会到它的强大生命力,深切感受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其内容是丰富的,灵魂是活的,生命力是旺盛的,这对于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影响是深远的。

【参考文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0年修订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编写组著.-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

毛泽东选集(第 1卷).人民出版社,1991.

《大学生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现实意义》

第二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Ⅱ复习题(2010.6)

1.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丰富和发展。163-164,165-166(教材2009年版)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第一,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第二,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是非对抗性矛盾,是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第四,在阐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即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第二,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从而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把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生产力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途径是发展生产,为此,必须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第四,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邓小平从历史经验教训出发,找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形式,即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2.把对外开放定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的重要依据。170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其最重要的依据是邓小平关于“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两个重要观点。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和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181-183

(1)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坚持计划经济的总体框架,但允许市场调节存在和发挥作用,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开辟了道路。

(2)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不再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

(3)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体制,是“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改革的实践在不断提升市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实践中越来越依靠市场配置资源。

(4)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做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8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其基本特征表现在:①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各类不同的企业都进入市场,在平等竞争中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②在分配制度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③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长处。

5.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含义。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189,191

在我国目前,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现:第一,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第二,通过竞争,促进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加速市场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第三,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带来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带来与社会化生产规律和

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为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192,19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种分配制度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相联系的。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即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

7.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201

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着覆盖范围窄、制度不健全、管理基础薄弱等问题。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对深化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保持社会稳定,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重要意义。

8.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2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是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目的,是衡量各项工作的基本尺度。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面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管理民主是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

9.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点和特点。我国政党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的区别。227,23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型政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有根本的不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两党制或多党制,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实质是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在政治上的反映。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建立在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同社会主义国家国体的性质相适

应。

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第一,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第二,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第三,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第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10.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22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也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11.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237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核心,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保障。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和战略地位。250,253-4

战略地位: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基本方针: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25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1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276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5.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332

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6.“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302,303-305

基本内容: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意义:第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第二,“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第三,“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避免武力统一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第四,“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第五,“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17.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348

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已经不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而是各民族人民的内部矛盾,是各民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应该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来解决。

18.中国共产党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实践中取得的主要经验。382

第一,必须正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第二,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第三,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第四,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保证党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第五,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第三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期末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1、试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意义。

2、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及其各自回答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4、简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及其指导意义。

5、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6、为什么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二章

1、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是什么?

2、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五章

1、简述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2、为什么说发展是硬道理?

3、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六章

1、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2、试述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第七章

1、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

3、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第八章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2、我国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是什么?

3、我国公有制主体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

4、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理论,对我国现阶段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的差距进行分析。

5、如何理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6、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第十一章

1、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2、为什么要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如何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第四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题型:

单选20/20分多选10/20分

判断10/10分简答:6/30分论述3选2/20分

复习提纲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32、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7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是什么?154、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205、邓小平理论的主要贡献是什么?246、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26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318、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369、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37

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2)科学发展观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3)科学发展观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

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10、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711、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12131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697313、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76--7814、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82—848615、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8316、试述中国革命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82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这些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近代中国社会最大的压迫是民族压迫,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可以把一切爱国的、不愿受帝国主义奴役的人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民族资产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因而能够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当革命的锋芒主要是反对某一个帝国主义的时候,属于别的帝国主义系统的官僚资产阶级集团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合一定时期内参加统一战线。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137

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18、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141

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

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我国只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是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经济和社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的。

1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147

1)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3)“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4)“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20、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什么?77

1)“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2)“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3)“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21、“三步走”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什么?155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

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2、如何理解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157

五个方面新的更高要求: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利益和社会公平主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既与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精神相一致,又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它将引领我们在未来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并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23、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68

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24、怎样理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17125、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161--163

第五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会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会概论1、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党中央领导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

2、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3、延安整风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

4、党的七大刘少奇代表党中央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提出“毛泽东思想”。

5、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内涵包括: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并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理论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8、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的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

9、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它们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即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旗帜问题至关要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11、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3、党能够在新时期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理论基础、时代背景、历史根据、现实依据。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没有毛泽东思想)

15、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开始形成: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直至土地革命时期。(成功的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

走向成熟:遵义会议以后,直至抗日战争时期。(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和党的建设思想)

继续发展: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是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时期。

16、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7、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18、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19、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20、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和使用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概念。

21、党的十五大是邓小平理论正式确立命名的阶段。1999年把邓小平理论载入宪法。

22、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理论。

23、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写入党章,2004年写入宪法。

24、三个代表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25、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国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

26、2004年9月,党的十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27、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28、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是全体社会成员),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9、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30、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党的十二大)

31、毛泽东在1929年6月写的一封信中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

32、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提出了“关于主观主义”的问题。

33、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34、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第一次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界定。实事求是是党校的校训。

3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6、2004年,胡锦涛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37、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38、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39、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其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是三大作风中最根本的,强调的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40、实事求是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41、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必须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理论创新一定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42、认清中国的国情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下载大学生对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浅析(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对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浅析(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调查09级

    09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概论》课社会实践调查选题参考 1.广西某地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调查。(选择一个乡镇或城区或某一单位) 2.我和我的祖国——广西......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考试时间:6月11日(周三)18:30-20:30; 题型题量: 简答题(每题10分,3题,共30分); 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每题20分,2题,共40分); 材料题(每题30分,1题,共30分)1.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范文大全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期末考试试卷 一、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 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 答:这个观点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

    毛泽东思想对于大学生的现实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对于大学生的现实指导意义 摘 要:长期以来,毛泽东思想已深深地根植于中华大地,渗透到中国人民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之中。在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毛泽东思想仍有强......

    09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堂讨论

    2009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堂讨论参考选题1.邓小平“三落三起”的传奇经历给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2.大学生如何践行实事求是?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大学生对于劳动法的认识

    07651蒋赢37号 大学生对于劳动法的认识 我国理论界对于劳动关系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将劳动关系视为隶属关系,完全通过行政手段进行调节;第二阶段,将劳动关系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概论》试卷(五)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概论》试卷(五)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全党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重要性是在(D )以后。 A.党成立B.八七会议......

    2013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有知识点总结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其次,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它并不能代替其他三个基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和发展。 内涵?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点。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