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比较毕达哥拉斯学派、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利特的美学思想
试比较毕达哥拉斯学派、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利特的美学思想
西方美学史的开端是古希腊罗马美学。古代的希腊罗马是欧洲文明的摇篮。西方近现代文化的各种观念,包括美学在内,都能在古代希腊罗马找到它的源头。古希腊罗马美学对整个西方美学的历史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最早提出和研究美学问题的古希腊哲学家主要有毕达哥拉斯学派、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利特等,他们对文艺发展做出了理论性的概括。
一、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学思想
毕达哥拉斯学派是由毕达哥拉斯于公元前6世纪在意大利南部的克罗顿创立的。主要贡献在哲学、数学、天文学、医学、美学等方面。其基本哲学观念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数”,数虽然是无形的,但却能由心灵体会。他们认为数的原则是一切事物的原则,任何事物都可以用数描述出来并体现着某种数学关系,整个天体也体现着一种数的和谐,没有数便不能解释和认识这一切。从这个基本观点出发,毕达哥拉斯学派研究了艺术和美学,提出了美的本质就是和谐、美在对称和比例,以及音乐理论和艺术的心理净化作用等问题,建立了最早的美学理论。他们美学思想的主要特点就是从数量比例上着力探求艺术的形式美,从数的哲学出发对一切美学问题作出宇宙论的解释。
首先,他们提出了“和谐说”,毕达哥拉斯是一个几何学家,他把数看作事物生成和组织的原则,事物由数而显得美。数有比例、对称、节奏、韵律等和谐的特性,因此他认为,美来自和谐。“和谐是许多混杂要素的统一,是不同要素的相互一致”。秩序和匀称都是美的和有用的,无秩序和不匀称是丑的、无用的。“没有一门艺术不与比例有关,而比例正是存在于数之中。”他们特别重视音乐的和谐。在他们看来,凭借医学能够实现肉体,凭借音乐能够实现净化灵魂。音乐对人类来讲是头等重要的事,而“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把杂多导致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整个宇宙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和谐的音乐,一个由数量关系构成的和谐整体。
毕达哥拉斯学派对天体运动也做出了美学的解释,提出了著名的“天体音乐”和“宇宙谐音”的学说。他们认为每个星球围绕着一个中心各按一定的轨道运行,因为大小与速度不同,各自发出一种不同的音调,由于它们相互之间的距离是和谐的,因此它们发出的各种不同的音调就能构成一种和谐的音乐。据说这种“天体音乐”是比人间任何音乐都更和谐、更高级的。而我们听不见这种音乐的原因是由于我们完全生活在这种运动之中的缘故。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天体运动等自然现象的解释带有某种神秘唯心主义的色彩,但关键的是他们揭示和肯定了整个宇宙都具有美学的性质,并在西方一直影响到17世纪。
不仅如此,他们还把数的关系进一步推广应用到雕刻、绘画、建筑等艺术,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数的和谐的观点使造型艺术成为希腊美学的重要特征。雕塑是希腊艺术最杰出的成就,与中国古代雕塑绘画讲究平面感相比,希腊绘画雕塑更追求立体感。在希腊,没有一种文化领域不以某种程度表现出这种感觉。古希腊雕塑特别强调比例对称和和谐。古希腊著名的雕塑“荷矛者”就被称为雕塑比例的“法规”。它们一般都符合人的比例,例如最著名的“黄金分割”。毕达哥拉斯学派十分注意审美现象的数学基础,力图为艺术家找出能产生最美效果的经验性规范。但他们把美得本质归结为比例、对称,还只是侧重自然形式方面,这种美在于物体的形式的观点对后来的西方美学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另外,毕达哥拉斯学派在审美教育方面还开创性地提出了艺术对人心灵有净化作用,注意到了艺术对人的影响和功用。这一学派把美的比例关系加以扩大,提出两个宇宙的概念,即“小宇宙”和“大宇宙”。他们把天体看作大宇宙,把人看成小宇宙,认为人的身体跟宇宙天体一样,都由数的和谐原则统辖,人的内在和谐可以受到外在和谐的影响,一旦人的内在和谐与外在和谐相契合,就进入了艺术欣赏状态。这种思想虽有一些神秘主义的倾向,却可贵地将艺术的作用解释成了某种有积极意义的东西。
二、赫拉克利特的美学思想
赫拉克利特是西方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哲学家的奠基人。其基本哲学观点是把“火”看作宇宙万物的本源。他说:“万物统一的世界,既非神所创造,亦非人所创造,而是永恒的活生生的火,合规律地燃烧着,同时又合规律地熄灭着。”他认为宇宙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组成,最主要的因素是火,因为火最能引起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整个天体就是四大元素的运动过程,其运动变化的动力是事物对立面的冲突和斗争。
在美学思想上,赫拉克利特接受了“美是和谐”的观点,继而探求和谐的形成原因。他首先提出“艺术模仿自然”的论点:“自然是由联合对立物造成最初的和谐,而不是由联合同类的东西。艺术也是这样造成和谐的,显然是由于模仿自然。” 他认为,逻各斯引起了事物的对立、斗争和变化,从而构成和谐。没有对立就没有和谐,因为自然万物是由于对立才产生和谐,艺术应如实反映这种和谐,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模仿自然,他的思想丰富了对审美现象的辩证解释。
其次,赫拉克利特还提出了“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的观点。他说,“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从不同的音调产生最美的和谐,一切都起于斗争。”他运用这种对立统一的观点来讨论艺术中美的本质,认为音调之所以美,是因为不同音调的对立斗争造成的和谐,所以呈现为最美的音调。他特别强调内在斗争的和谐:“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好。因为表面上的不和谐可能孕育着更高的和谐。”
最后,赫拉克利特认为美是相对的:“最美丽的猴子与人类比起来也是丑陋的„„最智慧的人和神比起来,无论在智慧、美丽和其他方面,都像一只猴子。”也就是说不同的物种之间不能在审美上进行对比。他的辩证法思想对后来西方的哲学家、文论家、美学家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德谟克利特的美学思想
德谟克利特是古代原子论的创立者。他认为宇宙万物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的,物体中的原子流放射出来,造成影像,作用于人的感观与心灵,从而引起人对事物的认识。这就是感性的“暧昧认识”,感性认识是朦胧的,要达到理性的“真理认识”,就要通过理智。在这里他肯定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则,也指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正确关系。这替美学打下了唯物主义基础。根据这一朴素的唯物认识论,他建立起自己的美学思想。
首先是“模仿说”,他说过,“在许多基本的重要的事情上,我们是动物的小学生。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编织和缝补;从燕子我们学会了造房子;从对天鹅和黄莺歌唱的鸟我们学会了唱歌。”德谟克利特关于人的歌唱艺术产生的论述,表明了他对艺术的起源和性质的看法。他接受赫拉克利特的“文艺摹仿自然”的观点,又有所发展,一是对文艺和美学对象的研究。他认为文艺描写的对象不只是生物性的人,还是社会的人,是外形和内心同一的人,认为文艺应“仿效好人”、“好事”。要求文艺真实,反对虚假的描写。二是对艺术家应具备的主观条件的研究。他十分重视作家、艺术家的天才、灵感和语言。据西塞罗在《论演说》中说,他认为“不为激情所燃烧,不为一种疯狂一样的东西赋予灵感的人,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诗人。”他最早讨论了诗的灵感问题,强调了艺术家在创作中的主观能动性。
其次是在美的问题上,德谟克利特继承了赫拉克利特的传统,他认为,美在于对称、比例、均衡等数量关系。他尤其强调美是与尺度相关的:“所有事物中的量的均衡是合理的,过与不足是我不赞同的。”“任何人,如果越过了尺度,最快乐的事将成为最不快乐的事。”“如果把尺度提高,那么就连最美的也会变成最丑的。”
最后基于他的认识论,他还提出了有关感性美和理性美的观点。他肯定了感性美,尤其强调朴实无华的感性美。但相对感性美,他更重视理性美,认为通过理性得来的知识是真实的,可以作为判别真理的尺度。他还将其所崇尚的理性美和伦理道德理想联系起来,认为要追求美但不轻慢美才是真正的爱。
四、三者美学思想的比较
相同点:
古希腊的美学理论最初是企图从哲学上理解人类审美活动和文艺实践,它一开始就是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当时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对象还是自然现象,所以他们主要是从自然科学观点去看美学问题。因此这个阶段也被称为自然哲学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有毕达哥拉斯学派、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等。
他们这些哲学家的共同点是所关注的主要是自然的本源问题。他们把美看作是自然本身的一个本质特征,因此把对美的思考限于对自然的思考之内。例如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赫拉克利特的火,德谟克利特的原子,他们都希望在自然界杂多的现象之中,找出统摄一切的原则或原素,并且由于古希腊的科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几何学、天文学方面。这两门科学恰好有某种绝对、完满的特性,同时它们都是在空间构架中展开而不是在时间序列中变动的,这一切都使这些哲学家有理由相信,作为现象世界的模本的本体世界是存在的。雕塑、绘画、建筑、音乐中的比例关系的发现更坚定了他们的这种信念。而且他们大多数都认为美在于对称、合度、和谐等数量关系。
不同点:
毕达哥拉斯学派把数当作万物的本原,这一哲学思想对古希腊美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提出“美是数的和谐”。从此与几何形体有关的审美原则在希腊美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这些审美原则包括对称、比例、尺度、和谐、均匀、秩序等。其思想是带有神秘色彩的客观唯心主义。
毕达哥拉斯学派以后,美学思想逐渐由重物体的数的比例和谐,转向人和人的内在美。赫拉克利特就曾朦胧的指出,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好。他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不同的首先是他把火看成是万物的本源。他认为,和谐不是根源于非物质的神秘的数,而是作为“火”的各种变体的客观事物的属性。因此,美是客观的。其次,和谐不是矛盾的调和,而是对立斗争的结果。没有斗争就没有和谐。并且他在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上,将艺术看作是“模仿自然”,从而揭开了希腊素朴现实主义观点的序幕。他既提出了美的客观性,又肯定了美的相对性,即不同类的事物有不同的美,用辩证的观点解释了美。
德谟克利特是西方第一个从研究自然过渡到研究社会,探求美和艺术的本质的哲学家,他提出了许多前人没有涉及的问题。他虽然强调“文艺摹仿自然”,但对自然做了“人生”的解释,指出文艺不只摹仿人的身体,而且模仿人的才智、行为和心灵。强调道德内涵和推崇理性贯穿在德谟克利特的思想中,他明确地说明,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就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那些穿戴和装饰看起来很华丽,但是可惜它们是没有心的。他还对文艺作品社会效果进行研究,特别重视文艺与审美的关系。提出追求美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之一的观点,他说:“动物只要求它所必需的东西,反之,人的要求超过这个。”至于诗人为什么要追求和创造美,他则提出“快乐”说,即“大的快乐来自对美的作品的瞻仰。”这种说法是文艺审美作用理论的萌芽。它对“快乐”的内容作了思考,指出作家“不应该追求一切种类的快乐,应该只追求高尚的快乐。与前人不同的是他区别开了理性美与感性美,并突出强调理性美,并且最早讨论了灵感在诗创造中的作用。德谟克利特开始明确地接触到了西方美学中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美学自此从自然哲学中逐渐解脱出来,更多地转向了社会问题,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第二篇:德谟克利特名言
德谟克利特名言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并使用名言吧,名言可以用来鞭策自己,帮助我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信心。那什么样的名言才是经典的名言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德谟克利特名言,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德谟克利特名言1(1)如果儿童让自己任意地不论去做什么而不去劳动,他们就既学不会文学,也学不会音乐,也学不会体育,也学不会那保证道德达到最高峰的礼仪。—— 德谟克利特 [劳动名言]
(2)心灵应该习惯于从自身中吸取快乐。—— 德谟克利特 [心灵名言]
(3)连一个好朋友都没有的人,根本不值得活着。—— 德谟克利特 [友谊名言]
(4)单单一个有智慧的人的友谊,要比所有愚蠢的人的友谊还更有价值。—— 德谟克利特 [友谊名言]
(5)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德谟克利特 [道德名言]
(6)智慧有三果:一是思考周到,二是语言得当,三是行为公正。—— 德谟克利特 [智慧名言]
(7)愚人通过不幸而得到智慧。—— 德谟克利特 [智慧名言]
(8)坚定不移地智慧是最宝贵的东西,胜过其余的一切。—— 德谟克利特 [智慧名言]
(9)单单一个有智慧的人的友谊,要比所有愚蠢的人的友谊还更有价值。—— 德谟克利特 [智慧名言]
(10)应该尽力于思想得很多,而不是知道得很多。—— 德谟克利特 [思想名言]
德谟克利特名言21、单单一个有智慧的人的友谊,要比所有愚蠢的人的友谊还更有价值。
2、让自己完全受财富支配的人是永不能合乎公正的。
3、理想的实现只靠干,不靠空谈。
4、要使人信服,一句言语常常比黄金更有效。
5、只愿说而不愿听,是贪婪的一种形式。
6、愚人通过不幸而得到智慧。
7、心灵应该习惯于从自身中吸取快乐。
8、言辞是行动的影子。
9、一个人必须要么做个好人,要么仿效好人。
10、连一个好朋友都没有的人,根本不值得活着。
11、寻求善的人只有费尽千辛万苦才能找到,而恶则不用找就来了。
12、追求美而不亵渎美,这种爱才是正当的。
13、忘了自己的缺点,就产生骄傲自满。
14、智慧有三果:一是思考周到,二是语言得当,三是行为公正。
15、凡事都有规矩。
16、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
17、坚定不移地智慧是最宝贵的东西,胜过其余的一切。
18、说真话是一种义务。
19、不要企图无所不知,否则你将一无所知。
20、赞美好事是好的,但对坏事加以赞美则是一个骗子和奸诈的人的行为。
21、语言是生活的化身。
22、应该尽力于思想得很多,而不是知道得很多。
23、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24、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德谟克利特名言31、语言是生活的化身。
2、应该尽力于思想得很多,而不是知道得很多。
3、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4、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5、智慧有三果:一是思考周到,二是语言得当,三是行为公正。
6、单单一个有智慧的人的`友谊,要比所有愚蠢的人的友谊还更有价值。
7、让自己完全受财富支配的人是永不能合乎公正的。
8、理想的实现只靠干,不靠空谈。
9、要使人信服,一句言语常常比黄金更有效。
10、只愿说而不愿听,是贪婪的一种形式。
11、愚人通过不幸而得到智慧。
12、凡事都有规矩。
13、心灵应该习惯于从自身中吸取快乐。
14、言辞是行动的影子。
15、一个人必须要么做个好人,要么仿效好人。
16、连一个好朋友都没有的人,根本不值得活着。
17、寻求善的人只有费尽千辛万苦才能找到,而恶则不用找就来了。
18、追求美而不亵渎美,这种爱才是正当的。
19、忘了自己的缺点,就产生骄傲自满。
20、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
21、坚定不移地智慧是最宝贵的东西,胜过其余的一切。
22、说真话是一种义务。
23、不要企图无所不知,否则你将一无所知。
24、赞美好事是好的,但对坏事加以赞美则是一个骗子和奸诈的人的行为。
德谟克利特名言41 一个人必须要么做个好人,要么仿效好人。
2 理想的实现只靠干,不靠空谈。
3 赞美好事是好的,但对坏事加以赞美则是一个骗子和奸诈的人的行为。
4 凡事都有规矩。
5 不要企图无所不知,否则你将一无所知。
6 忘了自己的缺点,就产生骄傲自满。
7 愚人通过不幸而得到智慧。
8 连一个好朋友都没有的人,根本不值得活着。
9 让自己完全受财富支配的人是永不能合乎公正的。
10 说真话是一种义务。
11 连一个好朋友都没有的人,根本不值得活着。
12 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
13 只愿说而不愿听,是贪婪的一种形式。
14 坚定不移地智慧是最宝贵的东西,胜过其余的一切。
15 寻求善的人只有费尽千辛万苦才能找到,而恶则不用找就来了。
16 要使人信服,一句言语常常比黄金更有效。
17 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18 智慧有三果:一是思考周到,二是语言得当,三是行为公正。
19 语言是生活的化身。
20 言辞是行动的影子。
21 单单一个有智慧的人的友谊,要比所有愚蠢的人的友谊还更有价值。
22 心灵应该习惯于从自身中吸取快乐。
23 应该尽力于思想得很多,而不是知道得很多。
第三篇:西方哲学史论文 赫拉克利特[推荐]
网上找的资料凑成的论文交西方哲学史的作业班级:
学号:
姓名:
西方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主要观点是:
他借用毕达哥拉斯“和谐”的概念,认为在对立与冲突的背后有某种程度的和谐,而协调本身并不是引人注目的。他认为冲突使世界充满生气。赫拉克利特还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一切事物都换成火,火也换成一切事物”。赫拉克利特也认为万物皆流,每一件事物都在不断变换,他的名言是:“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无论是这条河还是这个人都已经不同。”苏格拉底因此称赫拉克利特为“流动者”。赫拉克利特的对立理论则指出,世间的事物都是相对的,在没有理解恶的时候也就不可能理解善。赫拉克利特认为神是涵盖整个世界的事物。但他常常用逻各斯(logos,即理性)一词来代替神。他相信世界上有“普遍的理性”来指导大自然发生的每一件事。
论文
摘要:赫拉克利特指出:“冷变热,热变冷,湿变干,干变湿”,“在我们身上,生与死、醒与梦、少与老,都始终是同一的东西,后者变化了,就成为前者,前者再变化,又成为后者”,“不死的是有死的,有死的是不死的;后者死则前者生,前者死则后者生”。“人生于土之死,气生于火之死,水生于气之死,土生于水之死”,“土死生水,水死生气,气死生火;反过来也是一样”。在事物的生灭变化中,存在着对立物的渗透和转化,这就是赫拉克利特的对立统一认识。
关键字:赫拉克利特
哲学思想
观点
对立统一
事情本身就是两面性的,不是黑夜和白天那么简单因为他们不能同时出现,什么叫做矛盾?同时出现才叫做矛盾.比如债务人和债权人,他们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少了任何一方另一方就不复存在再了.再举个例子,警察和小偷,我们不说那些广义的定论,就说狭义的小偷和警察的关系,警察是为了抓小偷,但是没有了小偷警察就没有了用处,现在我们在引申到广义上来说,犯罪和打击犯罪就是矛盾的统一体,一方是因为另一方而存在,目的就是为了消灭另一方,但是另一方不存在了,自己也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
再比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就是很好的对立统一规律的例子,我们且不去说世界的,也不说一国的,就说一个企业内部的。一个企业就是一个矛盾体,很明显,它要建立起来并运转,首先得有员工,事情得靠人去做,这就是生产力;但是,人再多,一盘散沙也不行,得有领导决策、指挥,就有了分工,还得有一套规章制度,大家都得遵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就建立了一种生产关系。有了这两者,企业才能运转起来,缺一不可,这就是矛盾两面的相互依存性、统一性。
人是有思想的、活跃的,企业内外的各种因素随时都可能影响员工的情绪和积极性,而企业分工和规章制度一旦建立起来,就要照章办事,是不能轻易更改的,就死板得多。制度中的一些不合理的规定,也会影响员工的情绪和积极性,员工会要么消极怠工,要么提出意见,甚至可能罢工。有的本来较为完善的制度,随着业务的扩大或外部市场的变化,也显现出不合理、不适应之处,一样会影响到员工。这就是矛盾两面的对立性。
高明的领导者就能根据员工的建议或意见,适时调整有关规定和指标,使企业平稳发展。
网上找的资料凑成的论文交西方哲学史的作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我们在引用鲁迅文章中的一个句子:“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在常识看来,一个人要么死了,要么活着,两者必居其一。这个说法岂不是自相矛盾吗?如把生与死仅仅理解为肉体存在与否,毫无疑问两者是对立的。但是,在辩证法看来,一个人的存在既指肉体上的,也指精神上的;一个人的死亡既可是肉体意义上的,也可以是精神意义上的。从这两个意义上来说,生与死又具有统一性。在作者看来,一个人的肉体可以腐烂,但精神可以永存,虽死犹生;一个人虽然在肉体意义上存在,但却失去了精神支柱,如同行尸走肉,虽生犹死。诗人用通俗的语,道出了深刻的哲理,告诉人们应该怎样活着才有意义。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赫拉克利特关于对立面的“斗争”与“统一”,更强调“斗争”。他提出:“战争‘是万物之父,亦是万物之王’。它证明这一些是神,另一些是人;它也让一些人成为奴隶,一些人成为自由人。”赫拉克利特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具有相对主义因素和循环论的色彩,这就为他的弟子克拉底鲁对其思想的片面发挥留下了余地,据说克拉底鲁宣称“人一次也不能踏人同一条河流”。
另外,还必须指出两处可能容易引起误解的地方。其一,赫拉克利特认为战争是万物的存在形态,因而是不可避免、无法抵抗和无善无恶的,但是赫拉克利特所说的战争或斗争,其实质是指对立统一,其含义与我们今天所说的社会意义上的战争或斗争是有着根本的不同的,因此,其不能成为为人类的斗争或者战争开脱的理由。其二,赫拉克利特强调守法的必要性,但必须注意的是,其前提是“人法受哺于神法”。在赫拉克利特那里,人法与神法并无两分之意。但是,说“人法受哺于神法”事实上已经隐含了两者分离甚至对立的可能性,而且赫拉克利特也认识到人类的智慧和理性常常是缺失的,因此在认识论上也为人法与神法的对立开了一个缺口。所以,当我们讨论遵守法律的必要性时,其前提便成为了不可回避的话题
通过这几个例子的论证,赫拉克利特的观点无疑是非常正确的。通过这几个例子也让我明白了万物之间都是一个对立而又统一的整体,我们做人做事也要遵循这个规律。
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观点摘自维基百科。
第四篇:休利特—帕卡德公司的员工发展规划
休利特—帕卡德公司的员工发展规划
在休利特—帕卡德公司的科罗拉多动力分厂,为员工开设了一项为期3个月的职业生涯课程,课程分两个部分:首先是员工自我评价,然后再将自我评价的结果用于员工的职业生涯指导。
自我评价运用了以下6种方法:
1.写自传
要求参训者回答11个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关于参训者个人背景的情况。参训者还必须提供有关他们的生活情况的资料,如接触过的人,居住过的地方,生活中所发生的一些事项等。同时,公司还要求参训者讨论他们未来的打算,已经做过的工作调换等。
2.志向和兴趣调查
参训者填写一份325项内容的问卷。通过对问卷的分析,了解参训者的志向和兴趣。例如,他们愿意从事什么职业,对什么样的工作感兴趣,喜欢哪种类型的人等。将参训者的兴趣与现实生活中那些成功者的志趣相比较,以此来了解每个员工的志向和兴趣。该调查用的是斯特朗—坎贝尔模式。
3.价值观调查
每一位参训者要从不同的事物中选出45项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事物。人力资源开发部门以此来研究参训者在理论、经济、审美、社会、政治和宗教信仰方面的价值观。该调查用的是奥尔波特—弗农—林德曾调查表。
4.24小时日记
要求参训者将他们在一个工作日中的活动和一个非工作日中的活动都记录下来。这些日常活动记录,可以用来证实参训者所提供的有关信息。
5.有两个“重要人物”面谈
每一位参训者都要请一位自己的朋友、配偶、亲戚、同事或都别的什么人,谈一谈对自己的看法,并将谈话录音。
6.生活方式的描写
参训者向有关人员描绘自己的生活方式。无论是用语言、照片、图画还是别的什么表现形式都行。
休利特—帕卡德公司所举办的这个职业生涯管理讨论最大的特点之一,是采用了归纳推理法。也就是说,参训者先收集具体的资料,然后从这些资料中归纳出一般结论。参训者是从他们自己所提供的大量信息资料中,逐渐夜夜至自己的一般形象的。他们通过对信息资料的研究分析,首先在某些方面对自己做出暂时的评价,继而对自己做出全面的评价。
继自我评价后,各部门的经理找他们的下属谈话,了解他们的职业生涯目标。经理将下下属的职业生涯目标记录下来,并在下边写上这些人目前的工作情况。这样企业的高级主管和人力资源开发部门,就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去进行整体性人力资源规划,制定工作要求规范以及做升迁的时间安排。当公司未来的需求与员工的职业生涯目标大体一致时,部门经理就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帮助,如对员工进行培训或轮岗等。公司将每个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结合到工作目标中。这样有利于今后的工作评价鉴定。同时,各部门的经理还把对员工职业生涯民展的监督作为工作检票的一部分,并负责向员工提供各种可能的帮助。
休利特—帕卡德公司的高级主管六发现,在举办了职业生涯管理讲座后,他们在进行人员调动时,比原来得心应手多了。公司有充分的理由向员工说明为什
么要将他们留在原有的职位上,为什么要调动他们的工作,为什么要解雇他们等。更为重要的是,在举办讲座后的第二年,科罗拉多动力分厂的全员变革(一年内公司员工辞职或被解雇的人数,它是衡量一家公司员工是否稳定的标志之一)保持在原有水平上,没有发生变化。据估计,更换一位中层经理需花费40000美元。无疑,能保持人员变动率稳定是一项令人鼓舞的成果。
在举办讲座的6个月之后,在所有的参训者当中,有37%已被提拔到新的工作岗位,40%将在今后半年内获得升迁。在这些被提升的人当中,有74%的人认为,这个讲座对他们的职务升迁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具讲座采取的是自愿参加的方式,本公司的每一位员工,只要对职业生涯设计感兴趣,就可以参加。
通过职业生涯讲座与管理,这位公司的高级主管解释了为什么要帮助员工管理他们的职业,最有说服力的理由就是公司想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如果我们说,通过培养更多的奋斗目标明确,自信心强的员工,就能增强公司的稳定性,人们可能嘲笑我们是自相矛盾。但是,我们已经注意到,现在的员工已经不同以往,他们更难管理。所以,只有那些能为员工提供满意工作机会的公司,才会得到忠实可靠、勤奋努力的员工。
这们主管的一番话值得我们深思,特别是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人才流失严重,留才难的今天,大有借鉴之处。
休利特—帕卡德公司员工发展规划具有以下特点:
(1)强调员工自主发展。公司设有职业生涯课程。让员工进行一系列的自我评价活动,充分认识自己,为个人发展规划的制定做好准备。这个讲座采取员工自愿参加的形式,使每一个具有发展愿望的员工都有充分发展的机会。
(2)开展多视角、新颖的自我评价。如前所述,评价的方法(包括自我评价)主要有考核、价格测验、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等。考核采用员工自我评价除采用测量问卷外,还有写自传,24小时日记,与亲属或朋友面谈等。通过这些方法,受训者对自己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公司可以概括受训者的其他素质。
(3)谋求个人发展目标与公司未来的需求紧密结合。当员工个人的目标与公司未来的需求一致时,员工的上级会帮助员工制定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指导,使之得以实现。
(4)将培养下属作为部门经理职责的一部分,了解员工的发展目标,帮助员工实现目标是由部门经理来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