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滨州市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未就业毕业生
附件1:
滨州市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未就业毕业生
档案查询、托管和落户须知
网上注册---->报到程序---->与用人单位网上签约---->办理派遣手续---->办理落户手续---->档案转递程序。
一、网上注册:
1、省内院校毕业生
登录“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以下简称“信息网”),点击首页“用户登录”部分的“毕业生注册”链接,选择“省内院校毕业生”选项,显示协议界面,点“接受”按钮,进入省内院校毕业生注册界面,按要求输入正确信息后,出现注册成功信息。
输入自己注册时设置的“用户名”和“密码”即可登录个人网页,使用“网上回生源地报到”栏目,按系统提示完成“网上报到”。
2、省外院校滨州生源毕业生
注册个人信息:登录“信息网”点击首页“用户登录”部分的“毕业生注册”链接,选择“省外院校毕业生”选项,显示协议界面,点“接受”按钮,进入省外院校毕业生注册界面,按要求输入正确信息后,出现注册成功信息---->激活网上账号:省外院校滨州生源离校后,持就业报到证、毕业证、身份证原件级复印件,到滨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毕业生就业窗口(地址附后)办理激活网上账号手续---->登录个人网页:输入自己注册时设置的“用户名”和“密码”即可登录,使用“网上回生源地报到”栏目,按系统提示完成“网上报到”。
3、省外院校非山东生源毕业生
在“信息网”上填写注册信息,然后提供生源地省级招生部门审批盖章的入学年《XX省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新生名册》复印件加盖学校印章和相关材料,到山东省大中专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济南市燕子山路2号;联系电话:0531-88597896)申请资格信息审核。审核通
过后,成为系统登录用户。(详细操作请登录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省外非山东生源来鲁就业须知专栏了解)
二、现场报到程序:
1、毕业离校时“就业报到证”签发到接收单位的:毕业生持“就业报到证”、“毕业证”、“就业协议书”和单位要求的有关材料到接收单位办理报到手续。
2、毕业离校时“就业报到证”签发到省、市人社部门的(未落实就业单位):毕业生须持“就业报到证”、“毕业证”、“户口迁移证或户口本”、“身份证”原件,统一在报到证规定的报到期限内,到滨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毕业生就业窗口(地址附后)报到,由市毕业生办公室为其相应办理以下手续:一是办理报到、派遣、改派、档案转递确认、未就业毕业生人事档案关系托管;二是由毕业生填写“毕业生信息登记表”;三是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四是办理特困生登记;五是为毕业生提供创业培训、项目开发等一体化运作和服务。
三、网上签约:
1、省内院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约的网上注册个人信息---->登录个人网页---->制作简历:毕业生登录系统后填写基本信息、求职意向等完成电子简历的制作---->检索职位信息:通过智能搜索、综合搜索、快速搜索等查询方式,按照工作岗位类别、工作地区、单位性质等搜索职位,显示符合条件的职位信息后,点击单位名称或职位名称进入具体信息。如对某用人单位有意向,可以在单位职位信息页面中点击“放入职位收藏夹”即可收藏此单位职位信息---->投递简历:毕业生在职位具体信息页面或职位收藏库中可以向用人单位投递简历---->达成签约意向:毕业生收到用人单位发送的签约邀请后,可以对此用人单位选择应约---->网上签约:毕业生对用人单位发送的签约邀请进行应约操作后,协议书最终发送到单位隶属的政府人社部门鉴证(有上级主管部门的单位需先经其审核)。鉴证通过后,用人单位打印就业协议书,毕业生、用人单位签字盖章。
2、省外院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约的毕业离校后:网上注册个人信息---->激活网上账号---->登录个人网页---->制作简历---->检索职位信息---->投递简历---->达成签约意向---->网上签约。
毕业离校前:应先与用人单位签定学校核发的纸质“就业协议书”(毕业生、用人单位签字盖章,有上级主管部门的单位须主管部门盖章)---->完成上述网上签约程序---->持纸质“就业协议书”和网上签约的协议书,到用人单位隶属的政府人社部门鉴证、盖章---->把签字盖章的协议书送交学校审核存档,等待签发就业报到证、毕业证等证件。
注:需重新签约的毕业生须先与原就业单位网上解约,并打印解约证明,再与新单位网上签约。
四、二次派遣:
1、毕业生报到后,在滨州市落实接收单位的毕业生与接收单位通过“信息网”走网上签约流程,签约成功后,经单位隶属的政府人社部门网上鉴证,毕业生持“就业报到证”和从网上打印的就业协议书(毕业生、用人单位签字盖章,有上级主管部门的单位须主管部门盖章),到负责鉴证的政府人社部门办理派遣手续。
2、毕业生报到后,在省内其它地市落实接收单位的毕业生持“就业报到证”和接收单位所在地地市人社部门审核盖章的网上签订的就业协议书或接收函,到滨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毕业生就业窗口办理异地就业手续(档案在县区人社部门的,须先到档案所在地县市区人社部门办理有关手续)。
3、毕业生报到后,在省外或中央、省属单位落实接收单位的毕业生持“就业报到证”和与接收单位网上签订的就业协议书(须毕业生签字、接收单位盖章)或接收函,到滨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毕业生就业窗口)办理异地就业手续(档案在县市区人社部门的,须先到档案所在地县市区人社部门办理有关手续),然后到山东省大中专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办理派遣手续。
其中,出省就业的省外院校毕业生,由滨州市毕业生就业办公室办理异地就业手续,即可出省就业。
五、调整改派:
1、滨州范围内改派的毕业生与原接收单位通过“信息网”走网上解约流程,解除就业协议,由单位打印出解约证明(毕业生、用人单位签字盖章)---->毕业生与新接收单位通过“信息网”走网上签
约流程,经用人单位隶属的政府人社部门鉴证后,单位打印出就业协议书(毕业生、用人单位签字盖章)---->毕业生持“就业报到证”、解约证明、就业协议书,到负责鉴证的政府人社部门办理改派手续。
2、外市改派到滨州就业的在外市已就业的毕业生,需与原就业单位办理解约手续,出具解约证明---->毕业生与本市新接收单位通过“信息网”走网上签约流程,经单位隶属的政府人社部门鉴证后,单位打印出就业协议书(毕业生签字、用人单位盖章)---->毕业生持“就业报到证”、“毕业证”、解约证明和就业协议书,到滨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毕业生就业窗口)办理改派手续。
其中,新接收单位隶属于县区人社部门的,须再经县区人社部门办理派遣手续。
3、改派至外市就业的毕业生和本市用人单位通过“信息网”走网上解约流程,双方解除就业协议,单位打印出解约证明(毕业生、用人单位签字盖章)---->毕业生持解约证明、“就业报到证”和外市接收单位隶属的地市人社部门盖章的就业协议书或接收函,到滨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毕业生就业窗口)办理改派手续,即可到外市就业。
其中:①解约单位隶属于县市区人社部门的,须先到县区人社部门办理改派手续。②新签约单位是外省的:省内院校毕业生,须再到山东省大中专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济南市燕子山路2号;联系电话:0531-88597896)办理改派手续;省外院校毕业生,由滨州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办公室办理改派手续,即可到外省就业。
六、落户程序:
1、毕业离校时“就业报到证”签发到接收单位的省外院校毕业生凭学校核发的纸质“就业协议书”(须经滨州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办公室鉴证、盖章),省内院校毕业生凭“信息网”上打印的网上系统生成的“就业协议书”(毕业生、用人单位签字盖章)和学校核发到具体单位(与就业协议书上的签约单位相同)的“就业报到证”、“户口迁移证”及接收单位出具的“落户介绍信”,到接收单位所在地公安部门办理落户手续。
2、毕业生报到后在滨州落实就业单位或报到证已签发到具体单位又改派到滨州就业的(包括滨州范围内改派)凭政府人社部门派遣或改派到接收单位的“就业报到证”、“户口迁移证”和接收单位出具的“落户介绍信”,到接收单位所在地公安部门办理落户手续。
3、报到后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需落家庭户口的,凭“就业报到证”、“户口迁移证”及迁入地政府人社部门出具的“落户介绍信”,在其家庭户口所在地公安部门办理落户手续。
其中,省外院校非山东生源毕业生,需提供“省外院校非山东生源高校毕业生来鲁就业申请表”(须经山东省大中专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审核、盖章)。
七、组织关系办理
须办理党组织关系的毕业生,请持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到市委组织部(市政大楼0911房间)办理;须办理团组织关系的毕业生,请持团员证到团市委办公室(市政大楼0466房间)办理。
八、毕业生档案转递、人事代理:
1、档案转递:毕业离校后,滨州生源毕业生和非滨州生源毕业生档案,由学校直接通过邮局发机要邮寄或由学校工作人员集中送交到滨州市毕业生就业办公室(地址附后),并办理转交手续。严禁毕业生自带档案。毕业生档案接收查询9月15日开始。
2、人事代理:国家为保护高校毕业生合法权益,鼓励多形式、多渠道放心就业,要求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及时为应、往届毕业生提供人事代理服务。毕业生办理人事代理后可放心地到全国各地各种性质的单位去应聘工作,人才服务中心保障其人事方面的合法权益和应有的待遇:如保留原有身份、转正定级、职称评审、工龄计算、调整工资、出国政审、代办社会保险、人事档案能够合理流动等。
滨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毕业生就业窗口,地址:黄河四路307号渤海十六路十七路中段。坐101公交车在广电大厦站点下车南行200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大厦南门进一楼西侧
毕业生报到咨询电话: 0543-3060987;
毕业生人事代理咨询电话:0543-3362725;
邮编:256600
毕业生就业政策、用人单位招考及就业见习等信息将不定期在滨州人才网(bzrc.cn)、滨州市毕业生就业信息网(bzs.sdbys.cn)、滨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及各县区人事人才网上公布,请及时查询。
滨州市毕业生就业办公室
2010年6月30日
第二篇:滨州市未就业毕业生调查报告
滨州市未就业毕业生调查报告
院系名称:xx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 专业:新闻学
年级:2009级 学号:
实践者姓名: 报告撰写人:
课题题目:滨州市未就业毕业生调查报告
实践时间:2010年7月21日——8月8日
实践地点:滨州医学院、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滨州职业学院、滨州学院、滨州技师学院
实践方式:实地采访调查,随机问卷调查并以调查报告的方式汇报结果
课题提出背景及目的:
受金融危机、高校大规模扩招等因素的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截至7月1日,2009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已有415万签订了就业协议,签约率为68%。目前仍有近20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未能实现就业。解决好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更是一项事关全局的政治问题,对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学校积极响应团省委的要求,认真开展《高校未就业毕业生基层团支部统筹建设》,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暑假期间特派出17个学生调研团分赴全省十七地市开展 “山东省未就业毕业生思想状况”调查。作为调研成员之一,我参与了对滨州市主要高校未就业毕业生思想状况的调研工作。下面,将具体阐述说明此次调查中发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为未就业毕业生思想工作的开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实践报告正文:
滨州市未就业毕业生调查报告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截至7月1日,2009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68%,目前仍有近20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未能实现就业。因此,了解未就业毕业生的思想现状、加强对未就业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工作不仅可以指导高校开展教学部署工作,而且对维护社会稳定有序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通过实地采访调研和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基本了解了滨州市主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以及学校对应往届未就业毕业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人员动态管理和就业创业服务的方法和措施。接下来,将汇报此次调研结果,并对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希望以此推动此次调研工作的进行。
一、调查结果总结
此次调研中,我们对高校就业处的老师和部分辅导员进行实地采访,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部分未就业毕业生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下面分问卷调查部分和面对面采访对此次调查结果进行总结。
(一)问卷调查部分:
我们共发放了45张调查问卷,收回30份,其中包括3张电子版和27张手写版,回收率约为67%。因为未就业毕业生大都已经离校,分布非常分散,且离校后手机号码已经变更,因此,问卷调查有一定难度,不是很成功,下面是调查问卷中反映出来的基本问题。
1、据统计,80%以上的未就业毕业生选择继续学习再考研(公务员),特别是医学类专业毕业的学生更是有高达90%以上的同学选择先考研再工作。由此可见,考研(公务员)已经成为大部分毕业生的不二选择。原因有 :一是暂缓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压力,期待经济复苏后更好的就业前景。二是随着研究生数量的不断增多,用人单位对招聘人员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成为跨入理想单位的必备条件之一,特别是对于学医的同学来说,目前二级甲等以上的医院要求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才有机会参加事业编制招考成为正式工作人员,因此医学类的同学选择考研的占大多数。三是研究生招生数量在逐年增多,并且学生们希望通过研究生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技能。四是公务员以其工作稳定、收入高、社会地位高等优势成为人们所普遍向往的“铁饭碗”。
2、未就业毕业生团员意识不强。经从回收的调查问卷中统计,约70%的同学承认自己目前很少参加团组织的活动,未能做到始终以团员身份要求自己或保持团员的先锋带头作用。更是有85%的同学不明确自己当前的团组织归属。
3、关于高校未就业毕业生基层团支部的成立,40%同学希望它能提供考研信息咨询,35%的同学希望它能提供推荐考研学校的帮助,20%的人希望它能提供住宿等生活帮助和心理压力疏导。此外,同学们建议基层团支部应分布在大中城市的人才交流中心附近,并加强对未就业毕业生的信息管理,随时了解未就业毕业生存在的困难,能够及时发布和提供良好的工作机会。
4、大部分未就业毕业生面对未来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找朋友倾诉和记日记、网络日志的方式缓解未就业带来的压力,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找到自己倾心的工作。
5、经调查统计,自己的性格和兴趣、薪酬与福利、个人发展机会是毕业生择业时考虑的前三位因素。对于自主创业,被采访者普遍认为最大的困难是财力不够和缺乏经验。关于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一方面是高校扩招造成的应届毕业生供给过多的客观因素,另一方面是毕业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如50%的同学认为是自身专业专业知识不足,另外各有 35%同学认为工作经验欠缺和无社会背景造成自身就业困难。
6、大部分未就业毕业生的生活水平处于中等,月消费在500元左右,由家里供给,主要作为基本生活费。
(二)面对面采访部分:
下面将逐个分析了解到的滨州医学院、滨州职业学院、滨州学院和滨州技师学院的就业情况及未就业毕业生的思想现状。
1、滨州医学院:7月21日在滨州医学院调研,由于正值暑假,留校学生较少,且大部分大五学生都正在滨州医学院附院实习,所以我们组又来到该医院进行调研。
通过与这些大五的学生进行交谈,我们了解到,医学类院校中普遍存在着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原因已经在前文中分析过了),大部分人选择考研。如该校一个70人的临床医学专业的班级会有50-60人选择考研,最终大约能考上20-30人,除此之外,还会有4-5人选择从事医药代表的行业,2-3人选择与公立医院签订五年工作合同的合同工(每月工资800-1000元),4-5人在个人诊所等地临时就业以及3-5人其它选择,也就是说未就业毕业生大约占45%的比率。这些未就业毕业生还会有一半选择继续考研,另外一半的同学通过降低对工作环境、薪水的要求(如选择在乡镇医院就业等)临时就业。据了解,私立医院对医学类毕业的同学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但考虑到其不稳定性且没有“五险一费”的劳动保障,因此,几乎没有同学选择去私立医院工作。择业时大部分人选择回家乡就业。就该校来说,影像专业和护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能达到50%-60%。总的来说,与其他几所学校相比,滨州医学院的同学承受的就业压力最大。
2、滨州学院:据我们从该校就业处拿到的资料来看,2008-2010学年正式就业率(包括纯正式就业率和纯灵活就业率)分别为25.05%、59.97%、66.40%,有大幅度的提高,反过来说即未就业率大幅下降。这一面反映出毕业生质量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反映出该校采取了积极有效的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措施。
谈到未就业毕业生,历史与社会学系的一名辅导员老师这样说:“就业目标偏高是造成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如通过与滨州交运集团的积极沟通,起初社会学专业的九名同学与此单位签订了有养老保险等就业保障的正式的就业合同,后来一名同学专升本成功,还有一名同学觉得在大厅工作比较底层也比较累就放弃了。还有几名在鲁滨金店工作的同学也是因为觉得工作不能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而离开。另外,毕业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进入工作单位后不能尽快适应工作环境、进入工作角色慢也是制约毕业生就业的一大因素。”还有一名英语系的辅导员老师说:“专科学生的就业要求低,反而比本科的同学更好就业。”该系中分为商务英语(专科)和英语师范类(本科)两部分,据该老师说,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大都在本地普通的外贸出口企业工作,就业率能达到95%,而英语师范类毕业生未就业率超过50%,这些同学大都因为本科学历对自己定位偏高,对一些普通的外贸公司看不上眼,中小学教师编制又基本处于饱和,少数同学因此选择在一些不知名的私立学校任教。
3、滨州职业学院和滨州技师学院:很遗憾没能联系到这两所学校的辅导员老师和未就业毕业生,我们仅通过该校就业处的老师了解到一些毕业生就业情况。作为技术类和高职类院校,这两所学校的就业率在这四所高校中位于前列,特别是滨州技师学院,未就业率最低,仅为4%-5%。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学校进行定向培养、订单培养,专门面向有招工需求的企业工厂培养所需数量的技术人才且专门培训相关技术,基本做到毕业即就业;另一方面,毕业生实践能力强,上岗后很快能适应环境完成相关工作,且这些毕业生就业目标要求较低,基本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如滨职的家纺专业、滨州技师学院的电气专业等。
二、反映出的问题及提出的建议
1、未就业毕业生普遍存在自身定位过高、就业目标过高的问题。滨州学院的一名老师说:“其实社会上就业岗位足够,从我校开展的招聘活动来看,几乎可以为每个人提供2-3个岗位,可是大多数同学对着岗位都不屑一顾。”针对此现象,学校应该在开展就业指导时引导同学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引导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爱好对就业准确定位。毕业生也要学会不断调整目标,放平心态,要具有奉献精神,肯吃苦,勇于从底层做起,凭借自己的能力不断进步,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未就业毕业生普遍反映自身工作经验不足,动手实践能力不强。因此建议学校或者基层团支部与各地区人才服务中心或大型企业单位联合成立就业见习基地。如滨州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就与北京神州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建立了就业实践基地,让毕业生就业前有机会根据需要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工作素养,以达到“上手快”的目的。
3、若要减少未就业毕业生的数量特别是解决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学校的教育机制也有待于进一步改善。第一是学校开设的课程、专业与社会需求差别大,许多交叉学科师资不够,如据滨州学院计算机系的一名辅导员介绍说,工科类专业大都只是按照传统的培养模式毕业生数量够质量不够。去年中卡通公司来我校招聘同时具有卡通绘画基础和计算机软件操作能力的毕业生,结果没能招到。这也是需要学校思考和改进的地方。二是不同学校间重复设置相同的专业,比如说山大和滨州学院都设有计算机科学系,那相比较来说当然是山大的同学更容易就业。因此学校要根据自身特点面向社会需求多设置一些特色专业提高就业率,如滨州学院设置的航空专业,该专业的学生未毕业就被一抢而光,就业率高达100%。三是学校只是单纯的讲述理论知识,同学们缺少实践机会,到工作单位后“上手慢”,因此学校应该争取让教学实践相结合。
4、对于未就业毕业生来说,他们最关心的是各地的就业招聘信息,因此基层团支部不仅要对本区域内的未就业团员进行档案化管理,跟踪了解他们的就业情况,还要在网上及时提供各类有价值的招聘信息,还可以多举办几场可操作性强的招聘会。
5、未就业毕业生中几乎没有人选择自主创业,除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外,资金不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基层团支部可以加强对未就业团员的政策扶持,如提供小额贷款担保等,鼓励同学们通过自主创业的方式解决就业问题。
6、基层团支部要加大对“三支一扶”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入伍预征、招考士官、支援西部等工作的号召力度,引导未就业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7、对于未就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压力、悲观情绪等,基层团支部可组织心理咨询师定期给同学们提供咨询和辅导帮助。
总之,通过这段时间的调研和调查报告的总结能够基本反映出滨州市未就业毕业生的生活思想现状及对基层团组织建设的需求,希望这份调查报告能对我院的此次调研活动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呼吁更多的人来关注未就业毕业生,帮助他们早日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让他们为社会发展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第三篇:滨州市未就业毕业生调查报告
院系名称:xx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专业:新闻学
年级:2009级学号:
实践者姓名:报告撰写人:
课题题目:滨州市未就业毕业生
3、关于高校未就业毕业生基层团支部的成立,40%同学希望它能提供考研信息咨询,35%的同学希望它能提供推荐考研学校的帮助,20%的人希望它能提供住宿等生活帮助和心理压力疏导。此外,同学们建议基层团支部应分布在大中城市的人才交流中心附近,并加强对未就业毕业生的信息管理,随时了解未就业毕业生存在的困难,能够及时发布和提供良好的工作机会。
4、大部分未就业毕业生面对未来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找朋友倾诉和记日记、网络日志的方式缓解未就业带来的压力,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找到自己倾心的工作。
5、经调查统计,自己的性格和兴趣、薪酬与福利、个人发展机会是毕业生择业时考虑的前三位因素。对于自主创业,被采访者普遍认为最大的困难是财力不够和缺乏经验。关于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一方面是高校扩招造成的应届毕业生供给过多的客观因素,另一方面是毕业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如50%的同学认为是自身专业专业知识不足,另外各有35%同学认为工作经验欠缺和无社会背景造成自身就业困难。
6、大部分未就业毕业生的生活水平处于中等,月消费在500元左右,由家里供给,主要作为基本生活费。
(二)面对面采访部分:
下面将逐个分析了解到的滨州医学院、滨州职业学院、滨州学院和滨州技师学院的就业情况及未就业毕业生的思想现状。
通过与这些大五的学生进行交谈,我们了解到,医学类院校中普遍存在着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原因已经在前文中分析过了),大部分人选择考研。如该校一个70人的临床医学专业的班级会有50-60人选择考研,最终大约能考上20-30人,除此之外,还会有4-5人选择从事医药代表的行业,2-3人选择与公立医院签订五年工作合同的合同工(每月工资800-1000元),4-5人在个人诊所等地临时就业以及3-5人其它选择,也就是说未就业毕业生大约占45%的比率。这些未就业毕业生还会有一半选择继续考研,另外一半的同学通过降低对工作环境、薪水的要求(如选择在乡镇医院就业等)临时就业。据了解,私立医院对医学类毕业的同学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但考虑到其不稳定性且没有“五险一费”的劳动保障,因此,几乎没有同学选择去私立医院工作。择业时大部分人选择回家乡就业。就该校来说,影像专业和护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能达到50%-60%。总的来说,与其他几所学校相比,滨州医学院的同学承受的就业压力最大。
谈到未就业毕业生,历史与社会学系的一名辅导员老师这样说:“就业目标偏高是造成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如通过与滨州交运集团的积极沟通,起初社会学专业的九名同学与此单位签订了有养老保险等就业保障的正式的就业合同,后来一名同学专升本成功,还有一名同学觉得在大厅工作比较底层也比较累就放弃了。还有几名在鲁滨金店工作的同学也是因为觉得工作不能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而离开。另外,毕业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进入工作单位后不能尽快适应工作环境、进入工作角色慢也是制约毕业生就业的一大因素。”还有一名英语系的辅导员老师说:“专科学生的就业要求低,反而比本科的同学更好就业。”该系中分为商务英语(专科)和英语师范类(本科)两部分,据该老师说,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大都在本地普通的外贸出口企业工作,就业率能达到95%,而英语师范类毕业生未就业率超过50%,这些同学大都因为本科学历对自己定位偏高,对一些普通的外贸公司看不上眼,中小学教师编制又基本处于饱和,少数同学因此选择在一些不知名的私立学校任教。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3、滨州职业学院和滨州技师学院:很遗憾没能联系到这两所学校的辅导员老师和未就业毕业生,我们仅通过该校就业处的老师了解到一些毕业生就业情况。作为技术类和高职类院校,这两所学校的就业率在这四所高校中位于前列,特别是滨州技师学院,未就业率最低,仅为4%-5%。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学校进行定向培养、订单培养,专门面向有招工需求的企业工厂培养所需数量的技术人才且专门培训相关技术,基本做到毕业即就业;另一方面,毕业生实践能力强,上岗后很快能适应环境完成相关工作,且这些毕业生就业目标要求较低,基本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如滨职的家纺专业、滨州技师学院的电气专业等。
二、反映出的问题及提出的建议
2、未就业毕业生普遍反映自身工作经验不足,动手实践能力不强。因此建议学校或者基层团支部与各地区人才服务中心或大型企业单位联合成立就业见习基地。如滨州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就与北京神州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建立了就业实践基地,让毕业生就业前有机会根据需要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工作素养,以达到“上手快”的目的。
3、若要减少未就业毕业生的数量特别是解决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学校的教育机制也有待于进一步改善。第一是学校开设的课程、专业与社会需求差别大,许多交叉学科师资不够,如据滨州学院计算机系的一名辅导员介绍说,工科类专业大都只是按照传统的培养模式毕业生数量够质量不够。去年中卡通公司来我校招聘同时具有卡通绘画基础和计算机软件操作能力的毕业生,结果没能招到。这也是需要学校思考和改进的地方。二是不同学校间重复设置相同的专业,比如说山大和滨州学院都设有计算机科学系,那相比较来说当然是山大的同学更容易就业。因此学校要根据自身特点面向社会需求多设置一些特色专业提高就业率,如滨州学院设置的航空专业,该专业的学生未毕业就被一抢而光,就业率高达100%。三是学校只是单纯的讲述理论知识,同学们缺少实践机会,到工作单位后“上手慢”,因此学校应该争取让教学实践相结合。
4、对于未就业毕业生来说,他们最关心的是各地的就业招聘信息,因此基层团支部不仅要对本区域内的未就业团员进行档案化管理,跟踪了解他们的就业情况,还要在网上及时提供各类有价值的招聘信息,还可以多举办几场可操作性强的招聘会。
5、未就业毕业生中几乎没有人选择自主创业,除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外,资金不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基层团支部可以加强对未就业团员的政策扶持,如提供小额贷款担保等,鼓励同学们通过自主创业的方式解决就业问题。
6、基层团支部要加大对“三支一扶”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入伍预征、招考士官、支援西部等工作的号召力度,引导未就业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7、对于未就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压力、悲观情绪等,基层团支部可组织心理咨询师定期给同学们提供咨询和辅导帮助。
总之,通过这段时间的调研和调查报告的总结能够基本反映出滨州市未就业毕业生的生活思想现状及对基层团组织建设的需求,希望这份调查报告能对我院的此次调研活动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呼吁更多的人来关注未就业毕业生,帮助他们早日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让他们为社会发展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第四篇:毕业生就业报到
仪征市2011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报到等手续办理指南
1.我市2011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报到、落户工作从七月份开始办理。我局人才交流中心须在收到毕业生档案后,再办理有关就业报到、落户等手续。
2.凡在我市落实用人单位的大中专毕业生办理报到手续须携带毕业证书、报到证、户口迁移证、与用人单位签定的双选协议书、体检证明等有关材料。用人单位为外资企业、民营经济等非公企业的,毕业生还须携带与用人单位签定的《人事代理人员登记表》、《单位委托代理人员登记名册》,由我局人才交流中心开具《毕业生就业介绍信》和《毕业生落户介绍信》,到用人单位报到。
3.毕业生报到前,建议用人单位应在县级以上医院对其进行体检,对岗位有特殊要求和患有慢性疾病的毕业生要进行专科检查。
4、未落实用人单位的我市生源毕业生,从七月份开始,携带报到证、户口迁移证可到我局人才交流中心办理人事代理、档案托管等手续,同时办理户口迁入手续。按照省相关政策,自2009年1月起免收人事关系及档案保管费。
5.未落实用人单位的我市生源毕业生可到我局人才交流中心办理求职登记手续,人才交流中心将通过各类信息渠道协助向用人单位推荐。
联系电话:83424011
二0一一年七月七日
第五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
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
一是档案接收。离校前未落实就业单位返回生源地的毕业生档案,应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通过机要或是专人送达市毕业生就业办公室,登记编号,择业期内免费存放。学校将学生档案发给学生本人或通过特快专递邮寄给学生本人的,原则上不予接收。
二是档案服务。择业期内未落实就业单位且档案在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存放的毕业生可享受如下服务:凭就业报到证开具存放档案证明;开具未就业证明;其他与档案相关的证明。
三是档案提取。择业期(2年)内办理完就业手续的毕业生,凭就业报到证、加盖公章的就业协议书,到各级人社局提取档案。择业期内未就业毕业生(未办理就业手续的)不予提取档案。
四是自谋职业、出国留学、择业期满未就业毕业生档案存放。在派遣期内自谋职业或自费出国留学以及择业期满后仍未就业的毕业生,可在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办理人事代理(明水城区铁道北路人才市场2楼办公室,电话:83211471),市毕业生就业办公室凭人事代理协议将其派遣到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按规定为其提供档案管理及各项人事代理服务。办理人事代理不满1年的毕业生需调整改派的,仍由市毕业生就业办公室办理改派手续,超过1年的由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办理调动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