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民主管理建设和谐村镇村务公开经验
一、逼出来的思路。
二、闯出来的路子
村级民主管理是一项新事物,贵在创新。怎样寻找村级民主管理的路子,在最佳结合点上破题,我们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本村实际,以开拓创新总揽全局,以操作实用为出发点,以建立和谐***,确保一方平安为目标,闯出了“四个一”的新路子,形成了我们自己的村级民主管理的特色。
(二)运行创新,一张通用笺管好村务活动。我们认为,村级民主管理是全体村民的共同行为,但更重要的是村干部代表全体村民行使村级民主管理的公共活动。然而村干部怎样去开展公共管理活动,必须有一个可记可查可阅可存的方式。为此,我们以“五事”活动为中心,科学设计印制了“通用笺”并高标准制作了干部问事、村民说事、集中议事、及时办事、定期评事等10个文件夹一切村务活动,全部使用通用笺,一改过去干部从事村务管理活动说过撂过,或干部记在本本上,装在提包里,杂乱无章,难以保存,不便公开的弊端。与此同时,通用笺具有四种功能:一是规范记录功能,设计有事项、摘要、处理结果等栏目,真实反映村务活动全貌;二是合同协议功能,如集中议事,对形成的决议,干部和村民代表均须在通用笺上签字,具有合同协议性质,干部和村民都须执行;三是监督督办功能,如办理某一事务,由谁负责、什么时间完成,通用笺上均写的清清楚楚,一方面增强了村组干部办事的紧迫感和时效性,另一方面村民可依据通用笺查询督办;四是存档备查,为村务管理提供真实依据。截至目前,我们村干部的办公桌上放着通用笺,所有村务活动随说随记,已经成为我们村组干部时刻不离的办公载体和工具。
(三)机制创新,一套好程序确保高效运行。机制是一切工作高效运行的内在动力和保证,同时它又蕴涵在事物运行的规范性程序之中。对此我们着重建立了四个方面的运行程序。一是财务审批程序,村组所有的财务事项发生后,经手人必须在原始凭证上注明用途并签字,交民主理财小组集体审批,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审核,再报办事处农村财务核算中心审计,确认合法、合理、准确无误后入帐。对不合理开支,村民主理财小组和监督小组有权否决;二是村务公开程序,村组所有财务审批程序后,在每月5日前在公开墙上逐笔公开;三是村民议事程序,所有重大事项按照《村民议事规则》,由村民委员会提出,交村民代表集体讨论,所作决议必须符合四个原则,即政策法规原则,民主决策原则,紧扣主题原则,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四是建设项目发包程序,所有项目必须由村民代表会议首先定出标的,再召开村民会议竞标,对中标者村组必须在公开墙上进行公示。上述四个方面的程序,构筑了我村民主管理的规范性平台,确保了我村各项事务的高效运行。
(四)评价创新,一张评价表强经民主监督。从一定意义说。我们村组干部既是村民的公仆,又是村级民主管理的主角,肩负着高标准高质量搞好民主管理的重任。为了提高村组干部的为民服务办实事的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我们借鉴民主评议干部和人大行风评议的作法,在每季度末定期评事中,组织村民代表对村组干部落实“五事”工作情况,让村民了解全村“五事”的工作全貌;二是每个村组作“五事”工作述职报告,汇报本季度作了哪些工作,为群众办了哪些实事;三是制作了《***村组干部第×季度“五事”工作评价表》,将所有村组干部名字全部打上,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档次,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由村民代表根据村组干部个人述职情况独立思考的填票,在自己认为符合的栏内打“√”或“×”。评价过后,村委会还要在公开墙上将评价情况公开公示。这样就将村组干部整体推到了村民代表面前,接受村民代表“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评价。在4月1日第一季度评事中,“五事”工作作得好的干部述职生动,村民代表喜笑颜开,作得差的无话可说,窘迫汗颜。在这次评议中满意率最高,被评为“优秀办事干部”的村民兵连长张思友感慨地说:“一张评价表硬化了民主监督,给我们村组干部都画了一个像,使我们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三、干出来的效益
实践证明,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既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得民心合民意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极具可塑性的溢满芬芳和甜蜜的社会性事业,虽然我村实施仅四个月的时间,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村的社会面貌和村民的精神风貌就发生了质的变化和飞跃,向我们展示了无限的灿烂和光明。
一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和谐洲的建设。
自我们开展村级民主管理以来,我们干部心系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事事同群众商量;群众享有对村务最广泛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有事愿向我们干部说,有话愿对我们干部讲,长期以来形成的干群对立的坚冰被融化,过去群众“见了干部想发火,干群说话就吵架,干部办事就猜疑”的可悲局面已经成为历史,全村出现了干群齐努力,共同奔小康,共建和谐***的生动局面。
四是实现了由乱到治的转变,促进了全村社会稳定。俗话说“大乱必有大治”,通过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使我们找到了“大治”的灵丹妙药。截止目前,全村第一季度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全由村民集体讨论决定,村民心服,大家如意;大事不出村,村民代表集体研究决策,当场拍板,共同办理,杜绝了集体上访,全村和谐祥和,社会稳定。去年的上访代表李开付感慨地说:“如果以前村干部都象现在这样办事,我们也不会到北京、到省里去上访。”
四、今后的发展设想
客观地看,我村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中,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民主管理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方面亟待完善,以满足广大村民日益增长的民主管理的意识和需求;二是继续维护和调动广大村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保护广大村民的热情;三是不能忽冷忽热,必须持之以恒,建立长效机制;四是严格执行制度,加强监督。为此,今后我们***村民主管理的发展设想是“一稳四扩三加大”。“一稳”就是稳定现在已经拟定和正在实施的村级民主管理框架和格局,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四扩”就是村务公开的范围,力争最大限度地公开一切村务活动;扩大村组干部为民办事的项目,力争最大限度地公开一切村务活动;扩大村组干部为民办实事的项目,力争对村民要求的事项应办尽办;扩大干部问事的频率,力争高效快捷地掌握全体村民的愿望和动态;扩大集中议事的领域,力争将所有事项纳入集中议事的内容。“三加大”即加大定期评事力度,强化社会评价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全体村民的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加大经济发展力度,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的和谐社会。
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虽然我们在村级民主管理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同各级党委、政府的要求和广大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与此同时,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我们必须精心呵护,谨慎操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虚心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以“而今迈步从头越”的精神,继续矢志不渝地探索村级民主管理的规律,完善创新村级民主管理的思路,为建设和谐***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感谢原作者]创新民主管理建设和谐村镇村务公开经验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创新民主管理建设和谐村镇(村务公开经验)
创新民主管理建设和谐村镇(村务公开经验)
我们**地处**近郊,**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和文秘部落景观大道穿境而过,东起**,西至**,南与**交界,北濒**,版图面积11.19平方公里,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1014户,3429人。自去年10月份全村大规模集体上访基本平息后,我们痛定思痛,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本村实际,探索创
新了以“干部问事,村民说事,集中议事,及时办事,定期评事”为载体的村级民主管理制度,使全村村务管理、决策、监督逐步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一举走出了“三天两头群众闹,大凡小事农民苦,村组干部忙接访,***上下一团糟”的泥淖。全村出现了社会稳定,村安民和,干群关系融洽,经济稳步发展的可喜局面。今年元月至今,全村无一起村民上访案例发生,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区委书记***同志更是把我们***从乱到治的过程形象的概括为“***现象”。
一、逼出来的思路。
曾几何时,我们***村也是一方浄土,远近闻名。但是近几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村也和全国各地一样,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就我们***村而言,一是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到位,激发了农民种田热情,村民“争田争地真忙”,直接导致村民之间的利益之争;二是***、***高速公路的建设,国家对占地的各种补偿费的到位,导致村民与村集体之间的利益之争,并且带出了“前三十年,后五十年”的“陈芝麻烂谷子”,村民“弯窟窿打洞”向村集体要钱;三是由于我们的工作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方式方法,村务不公开,凡事干部说了算,导致村民的抵触情绪;四是群众的民主法律意识和监督意识不断增强,导致村民凡事追根求源讨“说法”。所有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问题;既有国家阶段性政策的调整,又有法律法规的空白;既有我们工作方式方法的弊端和工作失误,又有群众的过分追溯,如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最终导致村民集体上访风起云涌。自去年6月3日出现首起集体上访始,全村7个村民小组就有6个组集体上访。6个组都推举了3~5名上访代表,每户集资10元,共筹集上访资金25000多元。据统计,全村上访达46起1260多人,其中赴京上访1起1人,赴省上访起16人,赴市上访4起338人,赴区上访4起362人,就近到***上访35起600多人,还发生了村民群体阻止**公路扩建施工和围堵境内两家企业大门达21天之久的恶性事件,给企业造成了280多万元的损失。所有这些村民集体上访,严重干扰了各级党委、政府工作,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震荡。如果说我们村以往是先进村,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话,那么去看长达半年的集体上访使我们村的“知名度”更高,“影响度”更大。面对这些大规模集体上访,我们村党总支、村委会一班人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欲哭无泪,心在流血,深感对不起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区委、区政府对***村群众上访问题高度重视,派出了以区委副书记、区人大副主任、区政府副区长、区政协副主席任正副队长的近30人的工作队进驻***村,调查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工作队分成6个工作专班,进村入户,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共收集意见60多条,逐一调查核实,凡符合政策的问题,坚决兑现政策,凡不符合政策的,向群众作出解释,使群众提出的问题都得到了答复。经过区委工作队近半年的工作,使***村的群众上访得到了平息。挫折和失误教训了我们,痛定思痛,我们“两委”一班人,坐下来进行了认真反思,大家一致认为,广大村民的集体上访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民主管理课,出现集体上访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在工作思路上仍然沿用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可以说,过去多年延用的“干部决策,一呼百应”的方式已经行不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管理只有还权于民,走民主管理的路子。换句话说,广大村民的集体上访,逼出了我们走民主管理的思路,这是我们背水一战,保一方平安的唯一选择。
二、闯出来的路子
村级民主管理是一项新事物,贵在创新。怎样寻找村级民主管理的路子,在最佳结合点上破题,我们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本村实际,以开拓创新总揽全局,以操作实用为出发点,以建立和谐***,确保一方平安为目标,闯出了“四个一”的新路子,形成了我们自己的村级民主管理的特色。
(一)制度创新,一本好手册规范民主管理。“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搞好村级民主管理,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好制度。为此,我们首先从制定制度入手。去年10月下旬,我们在群众集体上访基本平息后,迅速成立了工作专班,加强对国家涉农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的研讨,针对村务管理无章可循的问题,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和《村民公约》;针对村务财务公开不健全的问题,制定了《村务公开暂行规定》;针对村民反映问题渠道不畅的问题,制定了《村民议事规则》和《“五事”制度实施办法》。
第三篇:创新民主管理建设和谐村镇(村务公开经验)
我们**地处**近郊,**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和景观大道穿境而过,东起**,西至**,南与**交界,北濒**,版图面积11.19平方公里,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1014户,3429人。自去年10月份全村大规模集体上访基本平息后,我们痛定思痛,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本村实际,探索创新了以“干部问事,村民说事,集中议事,及时办事,定期评事”为载体的村级民主管理制度,使全村村务管理、决策、监督逐步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一举走出了“三天两头群众闹,大凡小事农民苦,村组干部忙接访,***上下一团糟”的泥淖。全村出现了社会稳定,村安民和,干群关系融洽,经济稳步发展的可喜局面。今年元月至今,全村无一起村民上访案例发生,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区委书记***同志更是把我们***从乱到治的过程形象的概括为“***现象”。
一、逼出来的思路。
曾几何时,我们***村也是一方浄土,远近闻名。但是近几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村也和全国各地一样,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就我们***村而言,一是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到位,激发了农民种田热情,村民“争田争地真忙”,直接导致村民之间的利益之争;二是***、***高速公路的建设,国家对占地的各种补偿费的到位,导致村民与村集体之间的利益之争,并且带出了“前三十年,后五十年”的“陈芝麻烂谷子”,村民“弯窟窿打洞”向村集体要钱;三是由于我们的工作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方式方法,村务不公开,凡事干部说了算,导致村民的抵触情绪;四是群众的民主法律意识和监督意识不断增强,导致村民凡事追根求源讨“说法”。所有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问题;既有国家阶段性政策的调整,又有法律法规的空白;既有我们工作方式方法的弊端和工作失误,又有群众的过分追溯,如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最终导致村民集体上访风起云涌。自去年6月3日出现首起集体上访始,全村7个村民小组就有6个组集体上访。6个组都推举了3~5名上访代表,每户集资10元,共筹集上访资金25000多元。据统计,全村上访达46起1260多人,其中赴京上访1起1人,赴省上访起16人,赴市上访4起338人,赴区上访4起362人,就近到***上访35起600多人,还发生了村民群体阻止**公路扩建施工和围堵境内两家企业大门达21天之久的恶性事件,给企业造成了280多万元的损失。所有这些村民集体上访,严重干扰了各级党委、政府工作,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震荡。如果说我们村以往是先进村,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话,那么去看长达半年的集体上访使我们村的“知名度”更高,“影响度”更大。面对这些大规模集体上访,我们村党总支、村委会一班人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欲哭无泪,心在流血,深感对不起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区委、区政府对***村群众上访问题高度重视,派出了以区委副书记、区人大副主任、区政府副区长、区政协副主席任正副队长的近30人的工作队进驻***村,调查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工作队分成6个工作专班,进村入户,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共收集意见60多条,逐一调查核实,凡符合政策的问题,坚决兑现政策,凡不符合政策的,向群众作出解释,使群众提出的问题都得到了答复。经过区委工作队近半年的工作,使***村的群众上访得到了平息。挫折和失误教训了我们,痛定思痛,我们“两委”一班人,坐下来进行了认真反思,大家一致认为,广大村民的集体上访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民主管理课,出现集体上访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在工作思路上仍然沿用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可以说,过去多年延用的“干部决策,一呼百应”的方式已经行不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管理只有还权于民,走民主管理的路子。换句话说,广大村民的集体上访,逼出了我们走民主管理的思路,这是我们背水一战,保一方平安的唯一选择。
二、闯出来的路子
村级民主管理是一项新事物,贵在创新。怎样寻找村级民主管理的路子,在最佳结合点上破题,我们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本村实际,以开拓创新总揽全局,以操作实用为出发点,以建立和谐***,确保一方平安为目标,闯出了“四个一”的新路子,形成了我们自己的村级民主管理的特色。
(一)制度创新,一本好手册规范民主管理。“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搞好村级民主管理,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好制度。为此,我们首先从制定制度入手。去年10月下旬,我们在群众集体上访基本平息后,迅速成立了工作专班,加强对国家涉农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的研讨,针对村务管理无章可循的问题,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和《村民公约》;针对村务财务公开不健全的问题,制定了《村务公开暂行规定》;针对村民反映问题渠道不畅的问题,制定了《村民议事规则》和《“五事”制度实施办法》。在此基础上,我们并没有一蹴而就,而是对这些制度加强反馈,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办法,一方面征求上级的意见,另一方面印发全体村民代表反复酝酿讨论,征求修改意见达40多条,获得上级领导和全体村民的一致首肯,并于去年11月27日第25次村代表大会上通过。而后我们将这些制度汇编为《***村民手册》印发全村,达到户平一册。可以说《***村民手册》涵盖了村务和财务管理以及道德约束等所有领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凝聚了上级领导和全体村民的心血,为我们村的民主管理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广大干部和村民以这些制度为准绳,加强自律,自我约束,相互监督,相互评价提供了一个有形的标准。
(二)运行创新,一张通用笺管好村务活动。我们认为,村级民主管理是全体村民的共同行为,但更重要的是村干部代表全体村民行使村级民主管理的公共活动。然而村干部怎样去开展公共管理活动,必须有一个可记可查可阅可存的方式。为此,我们以“五事”活动为中心,科学设计印制了“通用笺”并高标准制作了干部问事、村民说事、集中议事、及时办事、定期评事等10个文件夹一切村务活动,全部使用通用笺,一改过去干部从事村务管理活动说过撂过,或干部记在本本上,装在提包里,杂乱无章,难以保存,不便公开的弊端。与此同时,通用笺具有四种功能:一是规范记录功能,设计有事项、摘要、处理结果等栏目,真实反映村务活动全貌;二是合同协议功能,如集中议事,对形成的决议,干部和村民代表均须在通用笺上签字,具有合同协议性质,干部和村民都须执行;三是监督督办功能,如办理某一事务,由谁负责、什么时间完成,通用笺上均写的清清楚楚,一方面增强了村组干部办事的紧迫感和时效性,另一方面村民可依据通用笺查询督办;四是存档备查,为村务管理提供真实依据。截至目前,我们村干部的办公桌上放着通用笺,所有村务活动随说随记,已经成为我们村组干部时刻不离的办公载体和工具。
(三)机制创新,一套好程序确保高效运行。机制是一切工作高效运行的内在动力和保证,同时它又蕴涵在事物运行的规范性程序之中。对此我们着重建立了四个方面的运行程序。一是财务审批程序,村组所有的财务事项发生后,经手人必须在原始凭证上注明用途并签字,交民主理财小组集体审批,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审核,再报办事处农村财务核算中心审计,确认合法、合理、准确无误后入帐。对不合理开支,村民主理财小组和监督小组有权否决;二是村务公开程序,村组所有财务审批程序后,在每月5日前在公开墙上逐笔公开;三是村民议事程序,所有重大事项按照《村民议事规则》,由村民委员会提出,交村民代表集体讨论,所作决议必须符合四个原则,即政策法规原则,民主决策原则,紧扣主题原则,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四是建设项目发包程序,所有项目必须由村民代表会议首先定出标的,再召开村民会议竞标,对中标者村组必须在公开墙上进行公示。上述四个方面的程序,构筑了我村民主管理的规范性平台,确保了我村各项事务的高效运行。
四是实现了由乱到治的转变,促进了全村社会稳定。俗话说“大乱必有大治”,通过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使我们找到了“大治”的灵丹妙药。截止目前,全村第一季度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全由村民集体讨论决定,村民心服,大家如意;大事不出村,村民代表集体研究决策,当场拍板,共同办理,杜绝了集体上访,全村和谐祥和,社会稳定。去年的上访代表李开付感慨地说:“如果以前村干部都象现在这样办事,我们也不会到北京、到省里去上访。”
五是优化了环境,促进了全村经济健康发展。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使全村出现“三少三多”的可喜局面,即屋檐沟下说是非的少了,议论发展经济的多了;无事生非闹事的少了,外出和就近打工挣钱的多了;摸牌赌博的少了,科学种田的多了。与此同时,村组干部腾开双手,一门心思谋发展,想大事,抓引进。至目前,已达成意向性引进项目4个,其中新建加油站2个,与高速公路管理局协商建停车场1个,新建水泥制品厂一个,预计引进资金2000万元;村民新建农家菜饭店5个,兴建果园3个,渔场3个,为我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今后的发展设想
客观地看,我村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中,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民主管理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方面亟待完善,以满足广大村民日益增长的民主管理的意识和需求;二是继续维护和调动广大村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保护广大村民的热情;三是不能忽冷忽热,必须持之以恒,建立长效机制;四是严格执行制度,加强监督。为此,今后我们***村民主管理的发展设想是“一稳四扩三加大”。“一稳”就是稳定现在已经拟定和正在实施的村级民主管理框架和格局,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四扩”就是村务公开的范围,力争最大限度地公开一切村务活动;扩大村组干部为民办事的项目,力争最大限度地公开一切村务活动;扩大村组干部为民办实事的项目,力争对村民要求的事项应办尽办;扩大干部问事的频率,力争高效快捷地掌握全体村民的愿望和动态;扩大集中议事的领域,力争将所有事项纳入集中议事的内容。“三加大”即加大定期评事力度,强化社会评价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全体村民的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加大经济发展力度,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的和谐社会。
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虽然我们在村级民主管理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同各级党委、政府的要求和广大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与此同时,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我们必须精心呵护,谨慎操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虚心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以“而今迈步从头越”的精神,继续矢志不渝地探索村级民主管理的规律,完善创新村级民主管理的思路,为建设和谐***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第四篇: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难点村”治理工作宣传提纲
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办公室
二00九年六月 1
目
录
一、如何认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的重要意义…1
二、如何认识开展“难点村”治理工作的机遇和挑战……………3
三、如何认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的现状及其成因…5
四、“难点村”认定参考标准 ………………………………………6
五、“难点村”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6
六、“难点村”治理工作的主要原则………………………………8
七、“难点村”治理工作的主要任务………………………………9
八、如何帮助和推动“难点村”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12
九、在治理“难点村”工作中如何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 组织配套建设…………………………………………………13
十、如何加强“难点村”的干部队伍建设………………………16
十一、如何建立健全“难点村”民主管理制度…………………17
十二、如何推进“难点村”党风兼政建设………………………18
十三、如何加强“难点村”社会管理工作………………………19
十四、如何搞好“难点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丰富农村公共 文化生活……………………………………………………19
十五、如何加强“难点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解决宗族和 黑恶势力非法干预村务问题………………………………21
十六、如何加强“难点村”治理工作的社会参与………………21
十七、如何加强“难点村”的集体资产管理工作………………22
十八、如何加强“难点村”治理的组织领导……………………23
十九、如何加大“难点村”治理督查督办力度…………………24
二十、如何建立“难点村”治理的长效管理机制………………25 二
十一、“难点村”治理工作成效的评估标准……………………25 3 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难点村”治理工作宣传提纲
经中央领导同志批准,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研究决定,从今年开始,在扎实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面上工作的同时,开展“难点村”专项治理,力争用三年的时间,使现有“难点村”面貌发生根本性转变。根据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民政部等12部委•关于印发†关于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民发[2009]20号)精神,制定本宣传提纲。
一、如何认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的重要意义
(一)治理“难点村”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难点村”往往是农村村级组织软弱涣散,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落实,农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干群关系紧张的地方。在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集中力量治理“难点村”,解决制约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突出问题,有利于把党和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平稳 4 较快发展;有利于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有利于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
(二)治理“难点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伟大目标之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难点村”是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等表现得尤为突出的地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治理“难点村”,有利于促进农村群众持续增收,促进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性互动格局;有利于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有利于加强农业发展基础,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治理“难点村”是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四项重要制度之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农村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纳入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之中,并将“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作为今后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必须大力加强的六项重大制度之一。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为治理“难点村”指明了方向。“难点村”往往存在干群民主法制观念淡薄、村务管理不公开等现象。因此,集中力量治理“难点村”,解决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利于保障广大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保障农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有利于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保障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康发展。
(四)治理“难点村”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全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抓住了农村和谐稳定这个大头,就有了把握全社会和谐稳定的主动权。“难点村”往往是群众对村干部意见较多、干群关系紧张的地方。治理“难点村”,有利于维护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及时化解矛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引导农民群众规范有序地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以理性合法形式表达利益诉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增进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二、如何认识开展“难点村”治理工作的机遇和挑战(一)“难点村”治理工作的机遇:
——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全面推进,为“难点村”治理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政策和社会环境。
——30年来,村民自治工作成效显著,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充满生机活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日益深入人心,得到农民衷心拥护,特别是党的十 七大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四项制度之一,进一步提升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地位和作用,为“难点村”治理提供了扎实的政治基础。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日益完善,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积极实施,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推动,为“难点村”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显著,农村生产力空前解放,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特别是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加大了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投入,制定了许多强农惠农政策,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强了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这为开展“难点村”治理工作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我国城乡差别目前仍然很大,广大农民尤其是长期发展滞后地区的农民盼致富、求发展的愿望迫切。“难点村”治理顺应了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期望,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二)“难点村”治理工作的挑战:
——开展“难点村”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足够重视,尤其是一些基层党委政府领导干部思想有顾虑,担心承认辖区内有“难点村”会影响政绩;特别是有些因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国家有关强农惠农政策不落实等原因形成的“难点村”,与基层政府工作有直接关系。这些地 方为维护部门利益,容易导致治理工作走过场。
——部分涉及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法规政策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部分农民群众法律知识贫乏,依法维权意识淡薄,容易导致“难点村”有些问题难以解决。
——“难点村”治理群众参与度不高,一些地方村“两委”班子难以选拔到优秀人才。一方面,有些地方的农民群众参与村务、财务管理的主体意识还不够强;另一方面,有些地方大部分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导致人才流失严重。
三、如何认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的现状及其成因
(一)“难点村”的现状。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领域不断拓展,载体不断丰富,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但是,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农民群众还有不满意的地方。有的村级组织不健全,领导班子软弱涣散,村干部能力不强;有的政策法规不落实,村务不公开、半公开或假公开,村务管理不民主现象长期存在;有的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等等。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3万多个这样的“难点村”,约占行政村总数的6%。“难点村”虽然是少数,但如不及时解决,势必影响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势必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难点村”的成因。我国处于深化农村改革的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难点村”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是农村管理体制、经济利益和社会关系格局不断调整、深刻变化所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表现。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十分复杂,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既受到村庄内部条件的制约,也与外部环境密切相关。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化解这些矛盾难度大、要求高、周期长,治理任务非常艰巨。
四、“难点村”认定参考标准
1、村“两委”班子不健全,主要村干部不团结,村级组织软弱涣散,干群关系紧张,党和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得不到落实。
2、村民委员会不能按期换届选举或者选举缺乏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存在威胁、贿赂、伪造选票等不规范选举行为。
3、民主决策流于形式,近三年没有召开过村民会议或者近一年内没有召开过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参与重大村务决策的民主权利得不到保障。
4、村民民主理财组织不能正常发挥作用,集体财务管理混乱,农民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5、民主监督流于形式,存在村务不公开、半公开、假公开现象,村民不能对村干部进行有效监督。
6、宗教、宗族、家族、黑恶势力干预农村公共事务,阻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7、村民合理诉求得不到解决,造成农民群众一年内2次以上进行5人参加的集体上访。
8、村民不满意率达30%以上。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参考标准,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认定标准。凡具备以上情形之一的,即可认定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难点村”。各地区也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按照村总数一定比例倒排认定“难点村”。
五、“难点村”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一)治理“难点村”的指导思想是:治理“难点村”,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求,以解决村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切入点,以村级组织建设为重点,以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为着力点,保障村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治理“难点村”的目标要求:治理“难点村”要实现的目标要求有四项:
一是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群众民主法制素质。干部群众对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思想认识得到有效提高,对推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自觉性得到有效提升,对搞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要求认识明确,基层干部组织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实践的能力明显增强。
二是健全并落实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自觉将各级党委政府强农惠农政策、社会各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项目、新农村建设各项资金及其使用情况、农村集体资产和资源处臵情 况,以及对村干部的民主评议、考核和审计结果等事项,纳入公开的内容,接受群众监督,真正做到凡是与村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坚持由材民群众民主决策,不由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得到落实。
三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明显发挥,村委会能够履行法定职责,在村党组织领导下,积极协助乡镇政府开展工作。村务公开监督机构、村民民主理财机构建立健全,发挥作用。村级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不断发展,活动规范化、经常化。
四是促进各项工作。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村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村内各项事业得到发展,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党群干群关系和谐,社会稳定,村风文明。
六、“难点村”治理工作的主要原则 治理“难点村”要坚持的主要原则有五条:
一是坚持治理工作与促进农村科学发展相结合。围绕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以人为本,把“难点村”治理工作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与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结合起来,与保障村民群众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结合起来,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务求实效,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牢基础。
二是坚持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发挥村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村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 性。认真听取村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监督,努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把群众满意作为评价治理工作成效的根本依据。
三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根据本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治理方案和治理方法,对症下药,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不搞一刀切,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四是坚持上下结合,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根据产生“难点村”的不同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属于村的问题,从村级层面下功夫;属于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问题,就从政府或者职能部门这个层面解决。系统研究制约影响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各种因素,充分运用政治、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多管齐下,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五是坚持制度建设,着力形成长效机制。尊重村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及时总结推广治理“难点村”的成功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提高。加强“难点村”治理的制度建设,形成带有普遍规律性和指导性的政策措施,形成治理“难点村”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治理“难点村”的工作水平。
七、“难点村”治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治理“难点村”的主要任务有五项:
一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解决村级组织软弱涣散、村干部能力不强的问题。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做好治理工作的关键环节。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充 分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领导和支持村委会、集体经济组织、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组织依法开展工作。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监督机构、村民民主理财机构,保障其履行职责,监督村务公开制度的落实、村集体资产管理使用和财务收支等活动。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农民中选拔村干部。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鼓励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村帮助工作,鼓励优秀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县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退居二线、提前离岗或退休干部职工中的党员回村任职,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整合培训资源,广泛培训农村基层干部,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开展农村工作的水平。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党费补助等途径,形成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干部报酬和养老保险、党员干部培训资金保障机制。抓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两年内覆盖全部行政村。
二是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解决村务不公开、管理不民主的问题。制度建设是专项治理工作的基础。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04)17号),以财务公开为重点,不断丰富村务公开的内容。在巩固村务公开栏形式的基础上,积极推行村民点题公开、建立信息公开平台等做法,创新公开形式。加强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和审计,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实 行村务公开答疑纠错的监督制度,保证村务公开及时便捷、全面真实。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等,健全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推进村级事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引导村民群众规范有序地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途径和方式,保障村民群众享有正当的民主权利。
三是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做好治理工作的重要保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6)32号),严肃违法征点耕地、不给农民合理经济补偿的违法违纪安件。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做到先保后征,使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清理整顿农村财务管理混乱村,查处党政机关干部、村干部等侵占村集体资产和资金、铺张浪费给集体造成损失等问题。
四是帮助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解决“难点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落后的问题。发展是根本解决“难点村”问题的决定性因素。引导村级组织和村民根据市场要求和本村的实际条件,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促进农民增收。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积极组织和引导文化、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村,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探索对接互助形式,鼓励城市社区和“强村”、“强企”结对帮助“难点村”发展经济,增强“难点村”自身发展能力。
五是强化农村社会管理,消除可能引发农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强化农村社会管理,是做好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条件。坚持服务农民、依靠农民,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培育农村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推动形成政府行政管理和村民自我管理的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村民依法自治的良性互动的局面。坚决纠正和制止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换届选举中的“贿选”和其他违法违纪行为,反对和制止利用宗教、宗族势力干预农村公共事务。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做好教育和思想疏导工作,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坚决依法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和各类刑事犯罪,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农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强农村警务建设,逐步建立以驻村民警为主导,以群防群治队伍为补充,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安全防范机制和防控网络,全面提升农村社区安全防范水平。有条件的村庄,要依托社区资源,组织开展以社区保安、联防队员为主体,专职人员和义务志愿者相结合的邻里守望、看楼护院、看村护家等活动。建立健全村党组织主导的群众维权机制,引导村民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权益。
八、如何帮助和推动“难点村”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
治理“难点村”,根本目的是理顺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15 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保障农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
(一)积极发展农村经济。“难点村”所在的地区,要积极引导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班子、农民群众根据市场需要和本村实际,选准促进经济发展的好路子,充分挖掘农业发展潜力,拓展非农就业增收空间,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要继续巩固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坚持并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和补贴制度。各地区各部门在执行这些面对所有农业农村的普惠政策时,特别是安排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要统筹考虑,留出一部分资金和项目向“难点村”倾斜。
(二)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在“难点村”治理过程中,要结合农村社区建设,搭建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平台,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结合扩内需、保增长的要求,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进度,增加农村沼气投入,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发展农村公共交通等,使农民群众看到治理的成果,树立起发展的信心。
(三)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帮助治理“难点村”的新形式。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全社会关注并积极参与发展“难点村”的经济和社会公共事业。动员城市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对口帮扶,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对接互助形式;鼓励城市社区与强村结对帮助“难点村”;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本着互惠互利、共赢多赢的原则,广泛开展村企结对活动,开发“难点村”的发展潜力。
九、在治理“难点村”工作中如何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
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为“难点村”治理工作提供重要保障。
(一)加强村党组织建设。以村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建设为重点、健全党组织为保证、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把村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一是要紧密结合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加强“难点村”党组织建设。围绕基层党组织争创“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农村党员干部争当“五带头”(带头跟党走、带头发展致富、带头服务群众、带头维护和谐稳定、带头弘扬新风正气)的目标要求,把治理“难点村”作为创先争优活动和三级联创活动的重要内容,扎实解决“难点村”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二是要着眼于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加大对“难点村”党组织的帮扶力度。要进一步树立城乡统筹的党建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建立城乡互帮互助机制,积极开展选派党政机关年轻干部到“难点村”帮助工作或任职,开展党政机关、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城市党组织与“难点村”党组织结对帮带等活动,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点、部门包村、干部驻村等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等,切实加大对“难点村”党组织的帮扶力度。三是要进一步推进党内基层民主,促进“难点村”党组织建设。积极 探索完善村党组织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改革和完善农村基层选举制度,完善村党支部领导班子“两推一选”办法;推进农村基层党务公开,明确党务公开内容,提高党务公开质量,实现党务公开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四是要以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为突破口,提升“难点村”党组织建设水平。进一步明确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选拔培养、岗位责任和监督、教育培训、激励保障等四个工作机制,形成岗位有明确目标,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培养造就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
(二)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在加强村党组织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村民委员会以及村集体经济组织、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村级其他组织建设,领导和支持他们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开展工作。健全和完善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加强村务公开监督组织和村民民主理财组织建设,认真做好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这些组织在发展生产、提供服务、参与监督和建言献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是基层党 组织服务群众的重要阵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在两年内覆盖全部行政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两年内实现全国乡村网络基本覆盖。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认真抓好项目规划、资金配套、工程管理、设备配臵、管理使用等重点环节,确保在两年内完成所有“难点村”活动场所建设和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建设,为“难点村”治理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切实加强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使用管理和配套建设,充分发挥活动场所“一室多用”的综合效益,把活动场所建设成为集党员活动、村民议事、便民服务、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综合阵地。
十、如何加强“难点村”的干部队伍建设
(一)选好配强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班子。选好配强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班子,特别是选好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不断改革和创新村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进一步拓宽选人渠道。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农民中选拔村干部,特别是从优秀大学生中选用村干部。
(二)做好村干部培训。要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村干部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能力和素质。把“难点村”村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纳入干部培训计划。要丰富培训内容,重点加强对依法办事、民主管理、服务群众等方面知识技能的培训。要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形式,充分发挥党校、大中专院校、职业学校、广播电视大学、农广校等各 种教育培训机构和资源的作用。
(三)加强作风建设。要坚持不懈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引导村干部摆正同群众的关系,增进同群众的感情,努力学习掌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农村工作和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把加强教育与严肃纪律结合起来,对漠视群众利益的个别干部,要进行严肃批评和处理。
(四)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要拓展发展空间,加大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中选拔乡镇公务员力度。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党费补助等途径,形成村级组织建设、村干部报酬和养老保险、党员干部培训资金保障机制。要注重对优秀村干部从物质上、精神上给予表彰和奖励,引导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客观公正地宣传评价村干部,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五)加强对村干部的监督。治理“难点村”,要强化监督管理机制,确保村干部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要以维护农民权益为重点,加强监督检查,切实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涉农违纪违法案件。切实保证村干部选任后廉政谈话、诫勉谈话、述职述廉,向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接受村民民主评议、村干部任期届满或离任时的经济审计等制度落到实处,提升民主监督的水平。
十一、如何建立健全“难点村”民主管理制度
(一)要以财务公开为重点,在巩固村务公开栏形式的基础上,积极推行村民点题公开、建立信息公开平台等做法,创新公开形式,丰富公开内容。
(二)要加强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和审计,实行村务公开答疑纠错的监督制度,保证村务公开及时便捷、全面真实。县乡两级要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责任追究制度。
(三)要依法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健全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做到所“议”之事确实符合大多数村民的意愿、议事过程充分发扬民主、实施过程和结果接受群众监督,真正体现村务依法民主管理。要抓好制度的宣传普及,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有关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十二、如何推进“难点村”党风廉政建设
一是要认真落实中央纪委、监察部•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若干问题的意见‣(中纪发„2008‟34号),以树立理想信念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规范和制约权力行为核心,以维护农民权益为重点,坚持以纠风和惩治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二是要重点围绕执行政策、遵纪守法、秉公办事等制定完善村干部具体行为规范,不断提高村级事务管理规范化水平,确保中央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要认真执行党内监督制度,加强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支农资金物资使用情况、扩大内需项目建设情况、计划生育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三是要以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切入点,认真解决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涉农违纪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引导农村党员加强党性修养,弘扬求真务实、勤政为民、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在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的同时,支持村干部勇于改革、大胆创新,及时为受到错告诬告的同志澄清是非,引导群众客观评价村干部的工作。
十三、如何加强“难点村”社会管理工作
一是要坚持服务农民、依靠农民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培育农村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推进形成政府行政管理和村民自我管理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村民依法自治良性互动。
二是要坚决纠正和制止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换届选举中的“贿选”和其他违法违纪行为,反对和制止利用宗教、宗族势力干预农村公共事务。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做好教育和思想疏导工作,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村党组织主导的群众维权机制,引导村民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实现利益诉求,维护自身权益。
三是要坚决依法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和各类刑事犯罪,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农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强农村警 务建设,逐步建立以驻村民警为主,以群防群治队伍为辅,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安全防范机制和防控网络,全面提升农村社区安全防范水平。有条件的村,要依托社区资源,组织开展以社区保安、联防队员为主体,专职人员和志愿者相结合的邻里守望、看楼护院、看村护家等活动。
十四、如何搞好“难点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丰富农村公共文化生活
(一)确立目标,统筹规划。充分认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按照政府主导、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强“难点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乡乡建有文化站”、“村村建有文化室”。
(二)完善经费投入体系。协调各方面关系,调动社会力量,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坚持公益性文化设施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原则,对经济相对落后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财政给予扶持和倾斜。采取政府扶持和鼓励社会捐助相结合的多渠道筹资方式,扶持和资助有代表性和有影响的农村民间民俗活动。
(三)培养农村文化工作队伍。积极扶持农村专业和业余文化队伍,健全必要的奖励机制为他们开展活动提供有利条件。文化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类培训班,为农村培养科技文化人才,推动农村科技文化队伍发展壮大。
(四)打造农村文化阵地。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东风工程”和农家书屋工程等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发 挥现有宣传文化阵地的作用,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满足村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五)加强城乡文化联动。组织“文化六进”活动,积极探索“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在活动内容上力求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真正使活动成为反映农民呼声、满足农民需求的有效载体。组织村民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活动形式,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和文化素质,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十五、如何加强“难点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解决宗族和黑恶势力非法干预村务问题
一是要整合农村基层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力量,形成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群众自治组织为基础,基层综合治理、政法组织为骨干的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网络,筑牢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对于非法干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宗族、宗教势力,要坚决予以制止。
二是要加强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和村警务室建设,发挥他们在基层社会稳定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建立军警民团结协作、群防群治的工作机制,共同维护农村基层社会稳定。加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大打击犯罪的力度,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犯罪,彻底铲除其赖以生存的土壤。
三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政法部门要从政策导向、力量配臵、经费保障、技术装备等方面向“难点村”倾斜。着力整合群防群治力量,加强治保、帮教、调解、法律援助、治安联防等组织建设。四是要广泛组织党员、团员、民兵、青年志愿者、离退休人员等参与治安防范,建立多渠道、多行业的治安信息员队伍,发动民间组织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大程度地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形成人人参与治安防范的工作格局。
十六、如何加强“难点村”治理工作的社会参与 一是要坚持群众路线,动员群众参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群众困难的地方去排忧解难,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理顺情绪,到出现新情况新变化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打开局面,让农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吸引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难点村”治理工作。
二是要借助新闻媒体,提高“难点村”治理的社会参与。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办公室将协调相关新闻媒体,以专版、专栏、专刊等多种形式,全程跟踪报道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所取得的进展和阶段性成果,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各地也应因地制宜,制定相应工作机制。
三是要建立信息通报平台,加大“难点村”治理的社会监督力度。全国和省(区、市)村务公开协调(领导)机构办公室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建立高效率的信息沟通系统,用专门网站、专用信箱、专设线路,做到上情及时下达,下情及时上报,受理群众举报投诉,进行法规政策咨询问答,对“难点村”治理工作进行全程信息化管理。
四是“难点村”治理工作的成效,以村民群众是否满意为根本依据。制定“难点村”治理成效群众民主测评指标体系和 运作机制,收集群众意见,真正做到以群众的利益诉求和直接需求为工作方向,以群众是否满意为工作成效的根本依据,务求实效。
十七、如何加强“难点村”的集体资产管理工作 一是要按照民主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制度。涉及集体资产管理的重大事项,必须经过民主讨论决定,保障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效地行使对集体资产的监督权、决策权,发挥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二是要搞好民主理财,加大财务公开。加强集体资金的管理和监督,促进集体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切实维护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民主理财制度,加大财务公开力度,切实维护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让农民群众全面、充分地了解集体财务活动,参与集体财务决策。
三是要建立健全产权登记、财务会计、民主理财、资产报告等制度,建立健全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完善集体资产管理办法。加强对所属企业的集体资产运行状况的监督。实行联营、股份经营和中外合资、合作经营的农村集体企业,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切实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对其资产的所有权、收益权。
四是要将集体资产通过拍卖、转让或者由于实行租赁经营、股份经营等方式而发生所有权或使用权转移时,必须进行 资产评估,并以评估价值作为转让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依据。对贪污、挪用、平调、私分、无偿占用及挥霍浪费集体资产等违法、违纪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或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被侵占的集体资产必须如数归还;不能归还的,应作价赔偿;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十八、如何加强“难点村”治理的组织领导
(一)做好“难点村”治理工作,乡级是基础,县级是关键。要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村务公开领导(协调)机构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县乡两级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二)要把“难点村”治理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抽调精干人员组建治理工作组,深入“难点村”开展工作。
(三)各省(区、市)要建立健全村务公开领导(协调)机构,明确职责,落实任务,真正运转起来,充分发挥作用,确保有人理事、有钱办事。村务公开领导(协调)机构各成员单位要明确分工、各负其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真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十九、如何加大“难点村”治理督查督办力度
(一)治理“难点村”,必须强化责任意识,严格落实责任制。建立“难点村”治理台账,实行销号制。凡是治理工作不达标的,帮扶工作组不离村;对于工作拖拉、进展不力,不 积极解决群众反映问题的,要给予通报批评;对于违纪违法的基层干部,要及时予以党纪政纪处分,对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对于个别治理工作难度大,或者治理工作长期没有进展的村,县一级要直接派出工作组指导乡镇进行重点治理。
(二)要落实督查督办机制,重点督查领导是否重视、机制是否健全、责任是否明确、工作是否规范、群众是否满意等,总结运用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时发现和解决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推动工作深入开展。
二十、如何建立“难点村”治理的长效管理机制 一是要做好基础工作。针对征地拆迁、农村城镇化、土地承包、民主选举、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等方面出现的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问题,逐步建立起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的利益分配机制、矛盾化解机制和社会管理机制,保障农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和谐稳定。要统筹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注意依靠社会力量,通过社会关爱、邻里扶助以及群众间的精神抚慰和思想疏导,把内部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特别要积极预防和有效处臵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二是要建立健全动态管理机制。要对已经治理的“难点村”进行动态管理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治理成果。对经过整治并已经销号了的“难点村”,要实行跟踪问效,对反弹的“难点村”要重新治理。特别是对整治工作中启动的帮扶项目,要抓好落实。对新出现的“难点村”,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理。二
十一、“难点村”治理工作成效的评估标准
(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成效。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得到加强,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监督机构、村民民主理财机构,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二)农村基层工作经费有保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党费补助等途径,形成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干部报酬和养老保险、党员干部培训资金保障机制。
(三)村级组织活动有场所。建成适合村级组织活动需要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其中包括村“两委”办公室、村党员活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室、会议室、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村卫生所等场所。
(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有制度。建立方便村民观看的固定村务公开栏,做到以财务公开为重点,不断丰富村务公开的内容。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和定期审计制度,实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建立村级事务通报、村级重要工作征询意见、村级重大事项票决、村级工作民主评议和村务公开答疑纠错的监督制度。修订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等,健全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
(五)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有措施。对财务管理混乱村进行清理整顿,克扣、截留、挪用征地补偿费用和村内征地补偿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建立农村党风廉政宣传教 29 育、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党风廉政情况评议和公示等制度,有效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六)“难点村”可持续发展有保障。村级组织和村民根据市场需求和本村的实际条件,制定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促进农民增收的规划和措施。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经济。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难点村”,并提供有效服务。每个“难点村”至少有1个城市社区或“强村”或“强企”结对帮助其发展经济,增强其自身发展能力。
(七)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有秩序。村内无黑恶势力和各类刑事犯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得到加强,农村生产生活秩序正常,初步形成政府行政管理和村民自我管理的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村民依法自治的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
(八)村民群众满意率高。建立科学合理的“难点村”治理成效测评机制,群众满意率在70%以下的为不合格。70%以上的为合格,90%以上的为优秀。
第五篇: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
治理工作总结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解决村民实际困难,促进农村稳定和发展,构筑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一直来,我镇党委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把它作为全镇农村工作的一项核心工作来抓,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全镇39个行政村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不断深入困难群众,了解群众实际困难,不断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全镇呈现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现将今年来我镇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汇报如下:
一、调查研究,制定方案,为解决村民实际困难打好基础。
自县委作出深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决策以后,我们就着手进行调查研究。从调查中我们发现,我镇北头村,村内无集体企业,村民外出打工,无其它经济收入,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村街内街道无硬化,村民出行困难,村内自来水老化,村民存在吃水难的问题。
二、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为深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成立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权负责落实该项工作。之后,我们又召开全镇推广好村经验,深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动员大会,对此项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同时要求各村也成立相应班子,重点是组建好村务公开领导小组和民主理财监督小组,并就上述两个小组成员的选举资格条件和选举办法进行专门规定,明确规定村务公开监督和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必须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在村民代表中产生,村干部及其配偶、直系亲属和村财务人员不得担任。
三、认真实施,规范操作,有效推进深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
重点是做到三个性。一是注重公开内容的全面性。村务公开栏内容主要设置党务、村务、财务三块内容。党务栏主要是公开村支部、村委人员分工名单,任期目标,村务公开领导小组、民主理财监督小组成员名单以及支部、党员活动等内容。村务栏主要公开计划生育,宅基地申请、报批情况,工程承发包、建设,扶贫、救灾、救济款物、优抚金发放,征兵工作等情况。财务栏主要公开村级财务收支、资金盘存、招待费用、应收款、应付款、长期投资、短期投资等明细公开表。二是注重公开形式的规范性。首先是设施的规范,要求各村按照规范化样本对本村的公开栏进行一次全面的修建,已达标的可以继续使用,未达标的要重新修建。其次是程序的规范,凡是需要公开的内容必须经村两委会、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审核通过后,每月进行公布。再次是设置的规范。要求各村对公布的内容经审核后,要按照党务、村务、财务三大块内容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分配。三是注重公开质量的实效性。要求各村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或群众比较关心的内容如工程招投标、财务情况等及时予以公布,切忌将一些无关痛痒的内容予以重点公布或将一些实质性内容进行含糊其词、轻描淡写的公布。并专门设立村务公开意见箱和意见簿,由专人进行意见收集,及时听取群众对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对一些好的建议、意见予以采纳,同时将信息反馈群众,做好沟通工作。
四、建章立制,强化监督,确保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主要是实行四项制度。一是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镇党委政府把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并把此项工作列入各村的岗位责任制之中,明确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责任追究。二是建立教育培训制度。实行谈心制度,每年镇党委书记找村党支部书记进行廉政谈话;利用周六学习日时间,邀请相关专家,举办有关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培训班。三是建立督查制度。采用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办法,对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要求,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并责成限期整改,对问题较严重的发出公开工作整改通知书,使村务公开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前段时间,我们就分三组对全镇39个村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了通报。四是强化村财审计工作。主要是开展例行审计和离任审计两项审计工作。同时将审计情况形成书面报告进行反馈,公开审计结果,进一步增加公开透明度,力戒在财务方面出现腐败的现象。
我镇经济发展滞后村、难点村北头村,通过结合村民集资筹款进行村内街道硬化,铺设砖道600米,道路两旁修建排水沟,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通过多方努力,村集体投资30万元对自来水管道进行改建,铺设管道3000米,安装水表300块,解决了村民吃水难问题。此外,北头村不断学习好的村街,从组织领导、工作落实、制度建设、硬件设施、群众满意度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
我镇虽然在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兄弟乡镇的工作和上级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决心以这次活动为契机,认真学习兄弟乡镇的先进经验,全面落实县委精神,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各项制度,努力提高我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全面推进我镇的稳定和发展,努力构建和谐乡镇。
留各庄镇人民政府
201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