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细化措施,稳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
细化措施,稳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 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来,我院深入贯彻落实总体部署,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进一步规范了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住院部是我院正式启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后第一批创建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科室。在创建过程中,住院部坚持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为契机,以创建“护理示范科室”为机遇,从细节入手,为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制定了多项切实可行的方案,例如制定活动方案和具体进度安排表、组织人员外出培训计划、关注细节,落实基础护理,优化工作流程等规范护理流程,突出护理特色。让护理工作更加贴近麻风病人、贴近临床,做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定将按照活动推行方案要求认真履行职责,让优质护理服务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最终目标。
优质护理服务已成为我院改革的新亮点。目前,各临床科室护理岗位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展开各项争创活动,持续改进工作细节,擦亮医院的护理服务品牌。
第二篇:优质护理服务量化目标及细化措施
优质护理服务量化目标及细化措施
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以病人为中心”是指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处处为病人着想,一切活动都要把病人放在首位,紧紧围绕病人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主要包括:要满足病人基本生活的需要,要保证病人的安全,要保持病人躯体的舒适,协助平衡病人的心理,取得病人家庭和社会的理解支持,用优质护理的质量来提升病人与社会的满意度。
一、优质护理服务量化目标
1、患者知情。患者认识自己的责任护士,知晓自己的护理级别及相应的护理项目和内容。
2、患者知晓治疗、手术、用药、检查、饮食、康复等注意事项。健康教育覆盖率100%,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50%。
3、患者了解复诊时间及办理出院手续流程。
4、高危患者风险评估率100%。责任护士对分管病人做到“十知道”。患者对护士的服务态度、服务及时性、服务质量满意。对病区环境、设施、管理满意,对护士的技术水平满意。
5、医师满意,医师对护士工作配合满意。
6、病房管理有序,病情观察到位,及时报告。
7、基础护理落实率100%,基础护理合格率≥95%。
8、专科护理操作规范,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5%。
9、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护士主动关心病人,提供全方位、规范化的优质护理服务。
10、护士行为规范,病房环境温馨,设施人性化。(床单元整洁,晨晚间护理到位。根据病情及患者需求,协助做好口腔护理、洗脸、刮胡须、梳头、洗头、擦身、洗脚、会阴护理、修剪指/趾甲、协助排尿、排便、更换衣裤等)。
11、病人家属陪护人数减少,只陪不护。
12、病人满意度提高,护士受表扬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90%。
二、具体实施措施
(一)入院护理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面带微笑、起立迎接新病人,给患者和家属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2、备好床单元。护送至床前,妥善安置,并通知医生,完成入院身高、体重、生命体征的测量。
3、责任护士主动进行自我介绍。入院告知:向病人及家属介绍主管医生、科室主任和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呼叫铃的使用、作息时间及有关管理规定等。
4、对危重、精神行为异常、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进行防跌倒、坠床、压疮风险评估;对有高危导管的患者进行导管滑脱风险评估;对高危患者进行入院评估,了解病人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等。
5、如急诊入院,根据需要准备好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吸氧装置等。
6、鼓励患者和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和顾忌,建立信赖关系,减轻患者住院的陌生感或孤独感。
(二)晨间护理
1、采用湿扫法清洁并整理床单元,必要时更换床单元。
2、给予病人舒适卧位(护士摇床至适当高度)。必要时协助患者洗漱、进食等。
3、检查各导管固定情况,治疗完成情况。
4、晨间交流:询问夜间睡眠,患者活动能力。
(三)晚间护理
1、整理床单元,必要时予以更换。整理、妥善固定各种管道,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协助进行口腔护理和睡前排便护理。
2、对于疼痛的病人,应注意周围环境安静便于入睡。
3、病重、病危的病室打开床头灯,便于观察病人。
(四)饮食护理
1、根据医嘱给予饮食指导,告知其饮食内容。
2、积极主动协助患者打饭,生活不能自理者协助进食。
3、根据病情观察患者进食后的反应。
(五)排泄护理
1、做好失禁的护理,及时更换潮湿的衣物和床单元,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膀胱功能锻炼。每日会阴护理2次。
(六)卧位护理
1、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卧位,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和肢体功能的锻炼。
2、按需要协助翻身、拍背、排痰,必要时给予吸痰,指导有效咳嗽。
3、加强巡视压疮高危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七)舒适护理
1、患者每周剪指、趾甲一次。
2、生活不能自理者协助更换衣物、床上洗头、擦浴。
3、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4、保持病室安静、光线适宜、操作尽量集中,以保证患者睡眠良好。
5、做到四轻: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开关门轻。
(八)患者安全管理
1、按分级护理要求巡视病房,掌握病人“十知道”。
2、对危重、躁动患者给予约束带、护栏等保护措施。所有住院病人均使用“腕带”标识。
3、危重病人外出检查有医务人员陪检。
(九)出院护理
1、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如:办理出院结账手续流程、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健康指导等。
2、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做好出院登记。
3、对患者床单元进行终末处理。
第三篇:神经外科优质护理服务量化目标及细化措施
神经外科优质护理服务量化目标及细化措施
优质护理服务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倡人性化服务,加强护患沟通,提高病人满意度,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服务模式,探索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加强护士分层培训,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充分调动临床一线护士工作积极性,保障医疗安全,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一、优质护理服务量化目标
1、患者知情,患者了解自己的责任护士,了解自己的护理级别及相应的护理项目和内容。
2、患者了解治疗、用药、检查、饮食、康复等注意事项。健康 教育覆盖率100%,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80%
3、患者了解复诊时间及办理出院手续流程。
4、高危患者风险评估率100%。责任护士对分管病人做到“十知道”。患者对护士的服务态度、服务及时性、服务质量满意,对病区环境、设施、管理满意,对护士的技术水平满意。
5、医师满意,医师对护士工作配合满意。
6、病房管理规范,符合标准化病房要求。
7、严格落实分级护理制度,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8、基础护理落实率100%,基础护理合格率≥95%。
9、专科护理操作规范,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5%。
10、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护士主动关系病人,提供全方位、规范化、无缝隙的优质护理服务。
11、护理行为规范,病房环境温馨,设施人性化。(床单元整洁,晨 晚间护理到位。根据病情及患者需求,协助做好口腔护理、洗脸、刮胡须、梳头、洗头、会阴护理、修剪指趾甲、协助排尿、排便、更换衣裤等)。
12、病人家属陪护人数较少,只陪不护。
13、病人满意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95%。
14、认真落实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报告率100%。
二、具体实施措施
(一)出、入院护理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面带微笑、主动迎接新病人。
2、备好床单位,责任护士主动自我介绍,做好健康教育及入院宣教。
3、对危重、精神行为异常、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进行预防跌倒、坠床、压疮风险评估;对有高危导管的患者进行导管滑脱风险评估;对高危患者进行入院评估,了解病人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里状况等。
4、进行出院指导,如:办理出院结账手续流程、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健康指导等。
5、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做好出院登记。
6、积极开展延伸护理服务,做好专科回访工作,及时评价护理效果及患者康复情况,将护理服务延伸至院外。
7、对患者床单元进行终末处理
(二)基础护理
1、认真、规范做好基础护理,合格率≥95%。
2、每周设定固定的基础护理日,做好患者的各项基础护理。
(三)饮食护理
1、根据医嘱给予饮食指导,告知其饮食内容。
2、饮食以低脂、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富含纤维素,维生素丰富饮食,易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少食动物脂肪、腌制品、限制烟酒、浓茶、咖啡、辛辣等刺激性。
3、对特殊病人以及术前、术后病人进行针对性饮食指导,保持大便通畅。
4、生活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戒烟戒酒,保持乐观平稳的情绪。
(四)专科护理
1、颅脑损伤及脑出血的患者绝对卧床休息2-4周,尽量减少搬动,抬高床头15-30度,禁食24小时,防止颅内压增高而引起呕吐,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和预防呼吸道并发症,防止误吸。
2、有舌后坠者应将下颌托起用钳子将舌拉出。
3、给予吸氧,防止脑缺氧,观察瞳孔、意识、生命体征变化,提示是否有脑疝的出现。
4、昏迷或吞咽困难者应给予鼻饲,鼻饲前检查胃内有无潴留、出血等情况。
5、对躁动的患者给予实施保护性约束。
6、在恢复期要加强瘫痪肢体的功能锻炼,生活要规律,防止情绪波动。严格按专科疾病护理常规护理病人,做好记录。
(五)专科用药
1、甘露醇:对血管及周围皮肤的刺激性强,易引起静脉炎、局部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甘露醇需要在半小时内快速静滴,才能达到治疗效果。在使用时加强巡视,严格床头交接班,告知患者及家属不得随意调节输液速度,如有不适及时通知护士,必要时行深静脉穿刺
2、血管扩张药物:尼莫地平、硝普钠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在使用时,护士加强巡视,定时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同时告知患者及家属卧床休息,活动起坐时要慢、轻。二级护理病人每1-2小时测量血压一次,同时掌握病情,根据病情、血压随时调整滴速
(六)手术前后
1、术前:交叉配血并备血,做好患者心理护理,训练主动咳嗽及床上使用便器,用碘伏消毒备皮范围,用无菌纱布包扎,监测生命体征,与手术室做好交接班
2、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患者瞳孔、意识、生命体症的变化以及头部引流管的情况,预防跌倒、坠床加护栏床,必要时上约束带。
(六)患者安全管理
1、入院病人按入院评估单要求逐项认真评估,根据评估的分值进行安全告知评估,预防跌倒、坠床、压床的发生,使用约束带的注意事项,防止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2、认真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确保患者安全。掌握病人“十知道”
3、对危重、躁动患者给予约束带、护栏等保护措施。所有住院病人均使用“腕带”标识。
3、危重病人外出检查有医务人员陪检。
第四篇:儿科细化、量化优质护理服务目标及措施
儿科细化、量化优质护理服务目标及落实措施
2013年4月修定
为切实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尽全力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便捷、温馨的护理服务,现制定优质护理服务目标及措施如下:
一、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执行床位包干,由责任护士负责对所分管患者病情的治疗观察、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等。
二、夯实基础护理,积极开展生活护理,为患者提供专业化的基础护理,亲情式的生活护理。每天病房开窗通风,扫床,打开水,送热水,每周更换床单。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需提供专业清洁护理等。(具体内容参照基础护理服务项目)
三、100%加强健康教育:责任护士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讲解疾病的的有关知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康复指导等,并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
四、保证护理服务的及时性,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或当班护士接待患者,进行入院告知,解答患者相关问题。责任护士定时巡视病房,及时更换输液,尽量减少患者的铃声呼叫。
五、保证患者安全,力争护理质量 “零缺陷 ”。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技术规范,加强“三查八对”;对存在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的患儿进行评估,加强宣教和警示,提供适当防护。陪送危重患者外出检查,确保患者安全。
六、保障患者的各项权利: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凡有创性操作、检查向患者告知,保护患者隐私,为患者保守医密。
七、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尽全力提高患者满意度达90%以上。对出院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对患者提出的意见、问题及时给予答复,不断改进护理工作。
八、提供生活便利措施:如微波炉、针线盒、雨伞等。
我们的服务理念:“三心服务 ”,即热心、爱心、耐心。
让我们把热忱的心、真挚的爱连同精湛的技术,奉献给每一位患儿。
第五篇:中医内科优质护理服务细化措施
中医内科优质护理服务细化措施
一、出、入院护理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面带微笑、主动迎接新病人。2.备好床单位,责任护士主动自我介绍,做好健康教育及入院宣教。3.对危重、精神行为异常、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进行预防跌倒、坠床、压疮风险评估;对有高危导管的患者进行导管滑脱风险评估;对高危患者进行入院评估,了解病人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里状况等。
4.进行出院指导,如:办理出院结账手续流程、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健康指导等。
5.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做好出院登记。
6.积极开展延伸护理服务,做好专科回访工作,及时评价护理效果及患者康复情况,将护理服务延伸至院外。7.对患者床单元进行终末处理
二、基础护理
1.认真、规范做好基础护理,合格率≥95%。
2.每周设定固定的基础护理日,做好患者的各项基础护理。
三、饮食护理
1.根据时令、患者体制及相应证候给予饮食指导,告知其饮食内容。,四季养生饮食疗法。
2.饮食以低脂、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富含纤维素,维生素丰富饮食,易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少食动物脂肪、腌制品、限制烟酒、浓茶、咖啡、辛辣等刺激性。
3.生活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戒烟戒酒,保持乐观平稳的情绪。
四、专科护理
1.嘱拔罐患者应注意避风寒,慎起居,拔罐后三小时禁止沐浴,注意保暖。
2.患者贴耳针后应注意耳穴贴是否松动,保持耳穴贴位置正确,如有松动给与及时更换。
3.足疗患者应注意水温合适,防止烫伤,对于糖尿病患者可适当降低温度,防止皮肤损伤后糖尿病足的发生。4.熏蒸患者应注意避风寒,防跌倒发生。
5.针灸患者当日不能沐浴,慎起居,避风寒,注意保暖。6.在疾病恢复期患者要生活要规律,防止情绪波动。严格按专科疾病护理常规护理病人,做好记录。
五、专科用药
1、中药汤剂:病位在下,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疾病,肠道病等,宜饭前服;病位在上,如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病症,对消化道有刺激的药,宜饭后服;寒性药剂宜凉后服,如治疗大热病等;热性药剂凉后服,如治真寒假热病;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均宜凉服;凡平和的药,补益的药均宜在35℃左右温服,凡伤风感冒、解表驱寒的药,应趁热大口服下;安眠镇静药,宜睡前服。
2、中药类静点药物:应使用精密输液器,注意配伍禁忌,加强巡视,防止液体外渗,如出现外渗做好应急处理工作。
六、患者安全管理
1.入院病人按入院评估单要求逐项认真评估,根据评估的分值进行安全告知评估,预防跌倒、坠床、压床的发生。
2.认真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确保患者安全。掌握病人“十知道”。
3.所有住院病人均使用“腕带”标识,严格遵守患者身份识别制度。4.外出检查患者均安排专业人员陪检。
5.患者院内健身时叮嘱患者注意院内车辆,防止磕碰。
中医内科2017年4月第二次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