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案

时间:2019-05-13 02:26: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案》。

第一篇: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案

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案

1、根据医院总体计划,结合本科室的特点及工作重点,由护士长或护理负责人及时制定本科的年护理工作计划、季度工作计划、月工作计划及周工作计划。

2、护理部根据“PDCA”质量管理循环法,制定完善质控标准,每月按各科工作计划及护士长岗位责任制要求进行检查、指导,清晰知道各科护理工作实施及落实情况。

3、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对各科护理工作每月质控一次,科室质控组及护士长对科室护理工作每周质控不少于一次。

4、护理部将每次检查结果及时汇总、反馈给各相关科室及人员,并指出每月质控中的重点问题,各科护士长根据本科存在的重点护理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如需护理部协助解决问题,及时上报),并组织落实。整改措施由科室备案,护理部检查。各科反馈的重点护理问题在下次质控中作为重点质控内容。如同样护理问题未及时整改,根据护士长岗位责任制评分标准进行加倍扣分,并与绩效考效挂钩,记录存档。

5、护理部对科室反映的困难,进行具体分析,并联系相关部门协助解决,处理情况记录在案,以便后续工作的跟踪及整改。

6、为了保证护理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护士长岗位责任制考核及护理质控情况将作为护士长绩效考核、优秀护士长评选、护士长聘任的重要参考依据。

医院护理部

第二篇:护理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 (2016年修订)

护理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

为了加强医院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服务行为,满足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要求,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保障病人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监督评价和持续改进机制,顺利通过二甲评审特制订本方案。

一、质量管理的目的

通过开展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使护理人员在业务行为活动、思想、职业道德等方面符合客观的要求,促进内涵建设,保证和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同时有利于发现问题,进一步改进工作。

二、质量管理宗旨

提高服务质量,保障病人安全,增加病人安全可信度及满意度。

三、质量管理方针

(一)“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二)在护理实践中,持续地改进护理服务过程和效果,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四、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

1、护理核心制度落实率100%(合格分90分)

2、急救物品和药品管理完好率100%(98分合格)

3、分级护理合格率≥90%(90分合格)

4、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95%(90分合格)

5、护理安全管理合格率100%(90分合格)

6、危重患者风险评估率100%

7、输血操作合格率100%(98分合格)

8、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100分合格)

9、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5%(95分合格)

10、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5%(85分合格)

11、护理理论考核合格率≥95%(80分合格)

12、病区管理及消毒隔离合格率≥95%(90分合格)

13、高危患者入院时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率≥95%

14、高危患者入院时压疮风险评估率≥95%

15、年压疮发生率(难免、带入除外)0

16、健康教育合格率90%(90分合格)

17、满意度≥90%(优质护理满意度≥95%)

五、护理质量控制组织结构

护理质量管理组织实行三级质控管理模式,即护理部质控组、科护士长质控组、病区质控组组成三级质量控制体系。

(一)成立了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组织结构:

主任:章志 副主任: 邹国英

委员:胡其红 许财凤封小莲 熊国凤 吴卫英姜小英 解秀梅

(二)护理质量实行护理部、科护士长、护理单元三级控制和管理,并设大外科、大内科、特殊科室3个质量管理小组。(三)各级质控组人员

1、护理部质控:胡其红 邹国英 许财凤 封小莲 熊国凤

2、大科质控:

大内科: 熊国凤 张国花 曾淑华 胡月华 刘欢欢 吴卫英

大外科: 封小莲 章晓华 江 虹 解秀梅 姜小英 邱仙红

特殊科室:许财凤 李 琴 胡莉莉 黄 芳 付 敏

3、病区质控

内一科: 熊国凤 江文英 张海燕 内二科:曾淑华 付艳霞 吴小凤 内三科:胡月华 严玉兰 朱双双 感染科: 刘欢欢 姚秀华

外一科: 江 虹 黄红英 严才英 外二三科:章晓华 刘小婷 黄晓兰

妇产科(产房):封小莲 姜小英游琪华 曾珍 刘延 儿 科: 张国花张永红 徐 玲 新生儿: 吴卫英 邹燕群廖睿平手术室: 解秀梅 陈伟群 罗红英 五官科: 邱仙红 张金英 章兰花

门急诊科:许财凤 付 敏黄兴爱

重症科: 胡莉莉 胡美华 供应室: 黄 芳 曾小英 席永红 血透室: 李琴 黄财花

六、各级质控小组职责

(一)护理部质控管理小组职责

1、在医院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工作,分为大内科、大外科和特殊科室三个质量管理小组,护理部副主任为组长,科护士长为成员。

2、定期深入科室检查指导急、危重病人的护理及抢救工作,了解科室实际护理工作质量及护士长的管理情况,并指导护士长运用护理质量管理工具及质控相关知识、方法和技巧做好质控工作,确保各专科护理常规正确执行,保障病人舒适安全。

3、护理质控管理组负责全院护理质量工作,按期将护理工作计划、工作重点,检查结果汇总后汇报给分管院长,并提交至质控科。

4、定期对各科的护理质量进行督查、指导、检查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并根据护理质量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修订护理制度、流程及预案以减少其发生。

5、每月将护理质控存在问题在全院护士长会议上进行反馈,并组织讨论,提出整 改措施以促进全院护理质量的提升。

6、每季度在全院护士会议上反馈护理质控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原因分析、整改措施)。

(二)大科护理质控小组职责

1、大科质量控制小组由科护士长、各科护士长组成,科护士长为组长。

2、科护士长制定片区工作月计划、周重点,根据计划、重点进行护理行政查房与质量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在科室巡查记录本上,督促护士长及时整改,并落实整改效果。

3、根据护理部月计划组织片区护士长,每周按照质量考核标准进行护理质量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记录,及时召开反馈会议,并要求护士长对本科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并落实。

4、每月对片区检查的问题有二级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并上报护理部。

5、对分管片区每周护理质量检查及行政查房中发现问题均进行整改后效果追踪。

(三)病区质控小组职责

1、病区质量控制小组由护士长、责任组长或业务骨干等组成,护士长是科室护理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2、根据护理部统一制定的各项工作制度,岗位职责、质量考核标准、工作程序等,定期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监控,并做好记录。

3、科室质控小组负责每月对所在科室的危重病人护理、护理文书书写、急救物 品、病房管理、医院感染、健康宣教、护理制度和岗位职责落实执行等情况进行 检查,及时发现和指正质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总结,将意见或建议及 时反馈给护士长。

4、每月召开质控小组会议,分析科室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订计划,以 不断提高科室护理质量和水平。

5、定期对科室发生的护理差错进行讨论、分析和鉴定,提出整改意见与防范措施。

七、各级质量控制

(一)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

1、护理部每季以片区交叉形式全院覆盖组织质控检查,按照护理质量控制项目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各护理单元工作进行检查评价,检查要有记录、分析及整改意见,并进行效果追踪,每季第一个月在护士会议上对上季质量检查结果进行反馈。

2、实行护士长夜查房质量控制,护理部组织每周二次护士长参与夜查房,协助指导各病房护士进行抢救工作及解决各病房临时发生的疑难问题。检查护士在岗履职;交接班、值班制度;分级护理;护理安全、病房管理等执行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填写查房记录,及时向有关科室反馈,次日向护理部汇报。

3、护理部主任不定期下科室,对护士长进行护理管理工作检查与落实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在科室巡查记录本上,督促护士长及时整改。

(二)大科护理质量控制:

1、科护士长不定期下到各片区进行护理行政查房与质量督查,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在科室巡查记录本上,督促护士长及时整改,并落实整改效果。

2、科护士长每月根据护理部月质控计划、周重点,组织片区护士长按照质量标准对本片区护理质量实施全面控制,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记录、总结、及时反馈到各病区护士长,对出现的护理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落实。

(三)病区护理质量控制:

1、护士长组织科室质控员,按照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实施全面控制,每月检查二次,小结一次,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检查要有记录并及时反馈,并对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落实。

2、护士长每日分四个时段对本科护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八、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一)不断完善医院、大科、病区的质量控制小组及岗位职责。

(二)不断完善和修订护理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质量考核标准。

(三)认真组织对各项质量标准的培训学习、并落实。

(四)各级质量控制小组应认真履行职责,按计划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将护士长 目标管理的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并用数据体现护理质量。

(五)加强重点环节和重点部门管理,定期进行专项检查,不断完善和改进。

1、落实入院患者自理能力评分分级,制定护理级别,落实压疮、跌倒风险、管道脱落的评估,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降低院内压疮的发生率,降低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管道脱落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2、进行全院围手术期护理的护理查房,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

3、落实各专科患者的安全目标管理。

4、完善并修订突发情况的抢救流程及应急预案,特殊抢救患者实行预警报告。

(六)病区质量控制小组及时将检查结果汇总后上报科护士长,科护士长将大科护理质控情况汇总上报护理部,护理部每月针对全院普遍存在及突出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对问题突出的科室下发整改通知,限期整改,效果跟踪。

(七)各级质控组针对专项问题采取根本原因分析、运用PDCA等管理工具进行专项改进。

(八)鼓励不良事件的主动上报。

1、开启医院内网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实行多种渠道上报护理不良事件。

2、建立倡导患者安全的文化氛围,对主动上报的护理隐患、缺陷进行奖励。

3、每半年汇总各种护理不良事件并进行分析,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避免类似错误的反复发生。

(九)加强护理人员规范服务的督查力度。

1、对护理人员仪表、语言、行为进行规范,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2、加大对服务不规范的护理人员的处罚力度,护士长负有连带管理责任。

(十)护理质量检查结果作为科室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的参考,并做为各级护理人员的考核内容,与评优、晋升、薪酬挂钩。

(十一)护理部每年对护理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持续改进效果),并向全院护理人员通报。

护 理 部

2016年1月修订

第三篇:2018年护理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

2018年护理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

为了加强医院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服务行为,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监督评价和持续改进机制,满足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要求,保证护理质量的服务过程和工作过程,根据《省护理示范医院评审标准》要求,特制订本方案。

一、质量管理的目的

通过开展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使护理人员在业务行为活动、思想、职业道德等方面符合客观的要求,促进内涵建设,保证和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同时有利于发现问题,进一步改进工作。

二、质量管理宗旨

提高服务质量,保障病人安全,增加病人安全可信度及满意度。

三、质量管理方针

1、病人是护理的中心,我们要象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对待每位病人,让病人满意;

2、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技能、全面的专科知识,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3、在护理实践中,持续地改进护理服务过程和效果。

四、质量管理目标

特、一级护理合格率≥90% 基础护理合格率≥90% 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表格书写合格率≥95% 病人对护士工作满意度≥95% 年事故发生率为0 三基理论水平考核平均成绩≥80分

技术操作水平考核平均成绩≥90分

五、护理质量控制组织结构

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组织实行二级质控管理模式,即护理部质量监控小组和科室护理质量监控小组。

(一)护理部质量监控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二)质量监控小组成员分工: 特、Ⅰ级护理: 基 础 护 理: 急救药品、治疗室、换药室管理: 护理文件: 整体护理: 门、急诊室、手术室、供应室管理: 专科护理管理: 护士长管理、护理安全管理:(三)各科室护理质量监控小组

内Ⅰ科 组长: 成员: 针灸科 组长: 成员: 妇产科 组长: 成员: 急诊科 组长: 成员: 手术室 组长: 成员: 供应室 组长: 成员:(四)护理部质量监控小组职责

护理部质量监控小组是在分管院长领导下,由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组成(其人员组成见附件),其职责是:

1、教育各级护理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改进行业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增强质量意识,保证护理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2、根据《湖北省护理示范医院评审标准》要求,结合我院实际,修订和完善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各项护理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

3、按照目标和标准对护理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

4、加强信息管理,做好信息反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督促落实,定期检查科室整改情况。

5、对科室出现的护理缺陷、差错与纠纷及时组织讨论分析会,并向分管院长提交讨论与处理结果。

6、每月底向医院质控办提交全程护理质量考核结果。(五)科室质量监控小组职责

科室质量监控小组由护士长、主管护师或业务骨干等组成,护士长是科室护理质量的第一责任人。科室质量监控小组的职责是:

1、按照全院《护理质量控制与持续方案》结合科室实际,制订相应的操作性强的科内质控方案。

2、定期组织科室护士学习护理常规、操作规程等,强化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3、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工作程序。

4、按护理质量标准及考核评分办法,每位成员每周按监控范围对本科室护理质量进行考评一次,并做好记录,把存在问题通知责任人及时进行整改,同时向护士长汇报,评价改进情况。

5、每月召开小组会议,总结一个月质控检查中发现的护理问题及发生问题的原因和整改措施是否有效,对改进情况进行评价。

6、每月向护理部报告本科室护理质量监控结果。

六、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办法:

1、护理部将日常督查与月检查相结合,坚持每周1-2次深入病房督查各病区的护理工作落实情况,特别是重危病人的护理工作落实情况,对发现的各类隐患及时纠正,现场处理,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可行的防范措施。每周进行单项重点质量检查,每月组织一次全面质量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登记,提出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并随时下科室督查落实整改情况。

2、各科室质控员根据护理质量标准,每日对分管的护理项目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与护士长联系,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意见。

3、各科护士长根据《护士长手册》上的工作要求,每日有重点地检查,有目的地跟班检查,把好医嘱关、查对关、交接关、特殊检查诊疗关、基础护理、危重病人护理关、护理记录关、健康教育实施关,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登记,及时反馈当事人立即整改。

4、护理部每月在护士长会上汇报、讲评当月质控结果,指出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以供借鉴,对共性问题制订可行的改进措施。

5、护理部每月初将日常督查以及月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汇总后,报送医院质控办予以奖惩。

第四篇: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院内感染监测反馈制度



一、感染病例调查表由科室监控人员负责填写。发现感染病例后要认真填写调查表和周报表,交医务科,由医务科去病案室复查核对,相符后,将感染数字及感染部位、漏报率等项反馈到各科室,每季一次。

二、全院各科室进行物体表面的细菌总数、致病菌、空气、消毒液、HBsAg的监测,有专职人员抽样,化验室专职人员进行化验,每半年一次。重点科室如手术室、产房、血透、ICU室、各病房治疗室、外科病房,以上监测内容,应每月监测一次。感染办公室将每次监测结果及时反馈到各科室。如有超标的应重新监测,重测结果反馈到科。

三、每季监测紫外线灯强度一次,将监测结果反馈到科。凡强度低于 50uw/cm2的灯管,一律进行更换。更换后的科室负责人应报更换日期,由感染办进行复核,复核后及时反馈到科。

四、每半年将全院感染病例,按卫生厅要求,填写后逐级上报。

院内感染监测登记报告制度

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卫生部院内感染控制标准及有关规定,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病例的发现、登记、报告、分析、反馈系统。

二、临床各科医师,要熟悉院内感染分类诊断标准,并不断加强有关院内感染的基础理论学习,不断提高院内感染控制的水平。

三、发现院内感染病例或暴发流行时,应立即按规定程序报告,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四、院领导每周深入科室,督促检查院内感染病例报告执行情况,将院内感染控制在8%以内。

五、感染病例调查表,由各科住院医师填写,兼职医师、护士、专职人员负责核对,共同完成。填写院内感染病例登记表时,应字迹清楚,项目齐全。感染病例报表由兼职医师每周星期一报医务科。

院内感染监测制度

一、对高危区如手术室、新生儿室、烧伤病房、口腔科、产房、婴儿室、供应室无菌间、治疗室、换药室的空气细菌,每月监测一次。

二、对各个科室使用的消毒液,有效成分含量及细菌污染量,每月监测一次。

三、对各个科室使用中的紫外线灯强度,每季度监测一次。

四、对各重点病房及治疗室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的手污染细菌,每月监测一次。

五、对供应室、手术室等压力蒸汽灭菌,每锅均用化学指示剂监测,并有记录,每季度用生物指示剂监测一次。

六、对婴儿室、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的手沙门氏菌污染状况,每月监测一次。

七、对一些特殊科室如烧伤病房、新生儿室,产房的化脓菌(金葡菌、绿脓杆菌、乙型链球菌),每月监测一 次。

八、对接触血、脓液的器械或物品,每月监测残留血HBsAg。

九、对无菌物品,每季度作一次无菌检验。

十、对院内感染病例调查情况,每月汇总一次。对无菌切口感染情况,每月汇总一次,并进行分析。

十一、对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空针用过双消毒情况,每月调查一次。

十二、对无菌器械消毒情况,每月调查一次。

院内感染控制在职教育制度

一、在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的具体组织下,组织全院各级人员进行院内感染的控制教育。

二、加强有关院内感染基础知识的学习。

三、教育各级医务人员,牢固树立无菌观念和训练正确的无菌操作技术,定期举办无菌操作技术比赛。

四、对有关人员每年进行一次院内感染知识的考核。

院内感染管理制度

一、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细则》及《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医院成立院内感染控制委员会,全面领导院内感染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监控网,以医院住院病人和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统计住院病人感染率。

三、医务科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科病房及重点科室工作,做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微生物学监测,督促检查预防院内感染工作。

四、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院内感染漏报率的调查,督促病房如实登记院内感染病例,杜绝漏报。

五、分析评价监督资料,并及时向有关科室和人员反馈信息,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率,将院内感染率控制在<10%以内。

六、经常与检验科细菌室保持联系,了解微生物学的检验结果及抗生素耐药等情况,为采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七、加强院内感染管理的宣传教育,宣传院内感染监测工作的意义和监测知识,提高医护人员的监控水平。

八、拟定全院各科室计划并组织具体实施。

九、协调全院各科室的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提供业务技术指导和咨询,推广新的消毒方法和制剂。

十、对广大医务人员进行预防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做好有关消毒、隔离专业知识的技术指导工作。

垃圾污物处理消毒隔离制度

一、科室每日消除垃圾,将垃圾及时送到指定的垃圾桶内,其中如有污染垃圾,应运到污物桶内。桶满时,由卫生员分别运送室外垃圾箱内或送焚烧炉焚烧处理,运送时必须将垃圾桶盖盖好,以防掉撒地上。

二、病室内痰盂要盛放1:200的“84”消毒溶液。病人有痰液应倒在痰盂内,由病房护理员随时更换倒除。

三、病人用过的废纸及果皮等物,应放置纸篓内,不准扔在地下或走廊内,更不准顺窗口扔到外边。

四、院内集中垃圾处理,每日由总务科指派专人进行清理和拉运,夏、秋季必须做到日产日清,并进行一次到二次杀虫、灭菌消毒,防止蚊、蝇孽生。

脏物焚烧消毒隔离制度

一、科室废料污物及换药处置的纱布、棉球,送到污物桶内,由卫生员当日运送焚烧炉,焚烧处理。

二、各种手术后,遗弃的肢体、脏器等废料,用盛器装好,由科室直接送焚烧炉焚烧。

三、保待焚烧炉环境卫生,送去脏物污物,要及时送炉内进行焚烧。不准堆积陈放,做到日产日清,每日对焚烧室进行清毒。做到夏、秋季无蚊、蝇,并注意防火。

四、焚烧员做好自身防护。在工作时,必须穿隔离衣、带口罩、隔离帽及手套。每次工作完要洗手消毒一次。

洗衣房、被服组消毒隔离制度

一、清洗与末清洗的被服,要分别放置,并设有回收污染被服和发放清洁被服两个窗口。

二、对污染严重或传染病人的被服,收回后要用化学消毒剂溶液浸泡二个时,再进行清洗。被褥要进行高压消毒。

三、收回的废料,每次要用消毒剂浸泡二小时后,再进行清洗,经高压消毒后方可再用。

四、保持工作环境整洁,室内要经常消毒。对收回未洗的被服应放置一起,不准随地乱扔、乱放。工作人员每次工作完毕时,手要进行清洗、消毒。回收污物被服的工作人员,必须穿隔离衣、戴隔离帽、穿工作鞋和带口罩。

放射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凡行胃肠道检查病人,应采用一次性口杯,做到一人一杯一勺,用后统一消毒处理。

二、凡行钡灌肠、抽吸胃液、插导管等病人,使用各种引流管,一人一管一用,用后消毒液浸泡冲洗,高压灭菌。

三、凡传染性疾病患者,应按传染病消毒隔离措施进行,所用物品、器械单独处理,行双消毒。

四、每月对导管室空气细菌培养一次,细菌总数不超过500个/m3,并做好记录。

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一、门诊候诊室必须保持清洁,地面、门窗、内壁每日进行湿式清擦一次,走廊痰盂内存放1:200的“84”消毒溶液.每日更换一次。

二、门诊每天进行空气消毒两次。

三、门诊观察室要保持空气新鲜,经常通风换气,室内要经常进行消毒,如有污染,随即清除和消毒,对不明高热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在病人离开后要进行沏底消毒。

四、厕所必须保持洁净。每天由卫生员进行两次消毒,厕所地面及便池内外,不准带有污染痕迹,如有病人排泄物等,应即消除和消毒。

五、门诊各科室的污染废料、纱布、棉球等,必须集中放在一起,每日由本科人员,送烧脏炉进行焚化处理,绝不准乱扔、乱放,更不能混为一般垃圾处理。

六、肝炎诊室和夏季肠道门诊诊室,每日进行两次消毒,随时污染随时消毒。室内陈设物及门窗、四壁,应经常用1:200的“84”消毒液喷雾或浸泡拭布进行清擦。室内不准陈放食品和就餐。

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严格划分清洁区和污染区。对清洁与不清洁的物品应分别放置。并设置清洁与污染两个窗口,消毒后的物品要有标志,并标明消毒日期,放在清洁干燥室内。

二、各种敷料制成后,须经高压消毒后方可使用。

三、高压消毒锅要定期检查,鉴定消毒效果,发现故障或未达到效果时,应即时维修找出原因,对维修工作要有记录。

四、对针管、输液器等玻璃器材,必须进行两次冲洗、两次消毒。

五、每日消毒工作要有记录,已经消毒的物品,必须有消毒人员签字后方可领用。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必须分清非无菌区、相对无菌区、无菌区。

二、手术间分清无菌间、有菌间。如手术间有限,应先做无菌手术.再做污染手术。

三、对感染和特异性感染等手术,所用的器械、敷料等用物要有严格消毒处理措施。不得与其他敷料混合,并有标记。手术后手术间地面和空气严密消毒。

四、手术室洗手、护士铺台、刷手、穿隔离衣、戴手套和手术配合均应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五、巡回护士进行各种治疗注射、拿放无菌物品.应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六、各种无菌包及无菌容器中的消毒液,由专人负责定期消毒或更换,尽量减少用浸泡消毒的器械,丝线、刀片、剪等应高压蒸汽消毒。

七、工作人员熟悉各种消毒液的浓度及使用方法,可根据其效能定期检测。

八、经常启盖的无菌盒,每周重复消毒灭菌,固定的敷料包、器械包,过期应重新灭菌。

九、每月对各项灭菌项目进行细菌监测,每月对工作人员作细菌培养,并做好记录。

十、用紫外线杀菌灯消毒时,应有时数登记和紫外线强度监测并登记。

十一、手术室应有定期清洁卫生制度,每日、每周、每月定人、定点、定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定期做空气培养,手术室空气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200个/m3。

治疗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治疗室布局合理,专人负责,严格区分有菌区与无菌区、清洁区与污染区,并有明显标记,进入治疗室人员必须衣帽整齐,操作前应洗手戴口罩、凡私人用物不得带进治疗室。

二、治疗室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严格分开放置。使用无菌物品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三、治疗室应湿式清扫,清扫物品要专用,每日通风,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清毒液喷雾等措施,每月作空气培养一次.细菌总数不得超过200个/m3。

四、治疗室每日清扫、消毒二次,所有器械用物,每周更换大消毒二次,并注明消毒日期。打开的无菌液及无菌物品需继续使用时,应无菌保持24小时有效。

五、各种治疗注射应一人一针一管制(含皮试);用后针头、针管及一次性输液器应浸泡在有效消毒液内,消毒后送供应室统一处理。

六、体温表应在有效消毒液中浸泡后冲洗甩干备用。

七、取用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持物钳或无菌镊子,镊子与消毒容器应配套使用,一容器一器械,并浸泡在1/2~2/3处,有定期更换、消毒制度,并注明日期。

八、特殊感染、乙肝HBsAg(+)病人所用针头、针管、输液器等应单独浸泡处理,实行“双消毒。

注射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注射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无菌操作前先洗手,衣帽整齐戴口罩。

二、注射时必须一人一针一管(包括皮试),用后放入消毒液浸泡。一次性用品用后必须浸泡在广谱消毒液中,消毒后送供应室处理。

三、室内应有洗手设备及消毒药液,每注射一人应洗手一次。医务人员的手要经常消毒,每月监测一次,细菌总数不超过5个/cm2。

四、室内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桌面、地面二次,并紫外线照射6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月定期做空气细菌培养,细菌总数不超过200个/m3。

五、对特殊感染病人应与一般病人分开注射,所用物品器械单独处理。

六、消毒镊子及容器应配套使用,每周更换消毒液及容器二次。

七、所有无菌物品有效期不超过一周,过期应重新消毒灭菌。

八、打开的无菌液及无菌物品,需继续使用应灭菌保持24小时有效。

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一、新入院病人(除急、重病人外),必须24小时内完成卫生处理(洗澡、剪指甲、更换衣服)。

二、传染病人不准和普通病人住在一个病室。对已确诊的传染病人应立即转科或转院隔离治疗,在未转之前,必须采取隔离治疗措施。

三、传染病人应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乱串病室及外出。出院、转院、死亡后要进行终末消毒,对传染病人尸体须经严格消毒后处理。对其所用的物品必须消毒处理,不经消毒不准带出,更不能给他人使用。对其所用的被服、衣服等出院时要进行高压消毒,或用化学消毒剂溶液浸泡二小时后,再行清洗。

四、凡遇有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密隔离,用过的房间要用化学消毒剂溶液喷雾消毒.用过的敷料要烧毁,对其被褥,衣服必须高压消毒,医护人员出入病室必须穿隔离衣、帽、鞋,并每出入一次消毒一次。

五、病人用的被服要定期清洗,有污染严重的要随时拆洗,被褥服装不准带有血、尿、便痕迹。每出院一个病人要更换一次。

六、病人的被套、床单、枕套和诊查单每周更换一次。污染严重时随时更换。

七、病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经常通风换气,消除污染。每日进行空气消毒1~2次。

八、大小便器每用一次,消毒一次,病人用的大小便器,由护理员放在盛有化学消毒剂溶液池内(无水池病房放置塑料桶内)浸泡30分钟后再用。

消 毒 隔 离 制 度

一、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衣帽整齐,下班就餐,开会时应脱去工作服。

二、诊疗换药处置工作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洗。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三、无菌器械容器、器械敷料缸、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体温计用后要用消毒液浸泡。

四、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空气消毒,拖洗地面,床头桌及椅子每日湿擦,抹布要专用,定期消毒。

五、换下污衣被服,放于指定处,不随地乱丢,不在病房清点,便器每次用后清洗消毒。

六、各种医疗用具,使用后均须消毒备用,药杯、餐具必须消毒后再用,病人被褥要定期更换消毒。

七、有严重感染及脏器移植的手术病人,放单独病房,病室在事先进行消毒。

八、出院病人的单元,必须做好终末处理,床、椅、桌及墙壁,应用消毒液擦洗,床垫被褥洗晒消毒,死亡病人的被褥应

更换.用具应消毒。

九、传染病人按常规隔离,儿科门诊应设预检,疑似传染病,应在观察室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得带出病房,也不得给他人使用,病人用过的被服应消毒后再交洗衣房清洗。

十、传染病人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互串病房和外出。到他科诊疗时,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门诊病人应在指定地点候诊、检查和治疗,不要在门诊各处走动,以防交叉感染。

十一、传染病人,按病种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应更换隔离衣、洗手,离开污染区时,脱去隔离衣。

十二、凡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格隔离。病人用过后的器械、被服、房间都要严格消毒处理,用过的敷料要烧毁。

十三、进入治疗室、换药室应衣帽整洁、戴口罩、私人物品不准带入室内,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隔离伤口用物立即消毒处理。

十四、治疗换药室,每天通风换气,清洁、用消毒液拖地,紫外线照射,或用消毒液喷雾消毒.每周彻底大扫除一次,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

十五、每天检查无菌物品是否过期,注射器盒及盐水棉球和纱布缸每天更换。用过的物品与未用过的物品严格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十六、治疗室的抹布、拖把等用具应专用。

十七、换药车上用物定期更换和灭菌,每周总灭菌一次。换药用具应先消毒处理,再进行清洗、灭菌。

疫情报告制度

一、建立健全疫情报告系统,预防保健科、临床科室管辖区、工厂、学校卫生室均设疫情报告员,由预防保健科疫情报告员组织疫情报告工作。

二、各科疫情报告员均应按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限,及时报告疫情,即甲类传染病及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应立即报告,6小时内由预防保健科报防疫站;乙类传染病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 12小时内报本区防疫站。

三、各种门诊大夫,接诊传染病人,一旦确诊或疑似甲类传染病的,应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报防疫站,科室疫情报告员负责确诊入院病人传染病的疫情报告工作。

四、预防保健科疫情管理员,每天收集疫情,分类登记,报告有关防疫站,按期上报旬报表,每月25日至30日下科室核对疫情,检查漏报、迟报情况并更正误报,然后汇总、统计、上报、存档备查,并注意保密。

五、为鼓励有关人员做好疫情报告工作,临床科室医师,凡及时准确填报疫情卡片的,均从业务收入中提成奖励,由预防保健科统计,报财务科发放。如漏报、迟报、谎报疫情,甲类传染病按医疗事故处理,乙类传染病按医疗缺陷处理,计入季度工作质量检查,与科室奖金挂钩。

抗 生 素 使 用 制 度

(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应定期调查分析全院抗生素使用情况,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制定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管理办法。

(二)各级医师应当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适应症和给药途径,避免滥用而造成耐药菌株增加和正常菌群失调,联合应用抗生素应有明确指证,并应考虑药物的相互作用,防止不良反应,外用抗生素应从严掌握。

(三)已确定为单纯病毒感染疾病者,不使用抗生素。发热原因不明者,应尽可能先弄清病原学诊断后再使用抗生素。病情特别严重的细菌感染患者,在抽血或体液送细菌培养后可初步选用抗生素,待细菌培养结果山来后,再按细菌药敏试验结果指导用药。

(四)急性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3-5日,而临床效果不明显者,应当考虑调整剂量和给药途径,或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

(五)细菌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后,应及时停用抗生素。

(六)一般情况下,抗生素不作为预防用药,特殊情况可作为短期预防用药或一次性预防用药。

(七)使用抗生素应当本着有效,足量原则,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确定给药剂量和疗程,掌握配药禁忌,浓度,滴注速度,过敏反应的预防和抢救。

(八)药剂科应建立各类抗生素的出入库及消耗登记制度,对某些价格昂贵和毒副作用较大的抗生素实行限制性应用,并定期公布临床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及存在问题。

(九)检验科应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提供全院敏感菌株,耐药菌株信息,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定期公布全院及科室主要病原菌及其药敏试验的统计资料。

供应室工作制度

(一)及时供应各科医疗器材,敷料,并保证绝对无菌,供应器材的范围由护理部制定。

(二)在供应器材类别以内的物品,由供应室按月造预算,向医疗器械科或有关科室清领。凡需要新添或改装医疗器材时,必须经院长或主管业务副院长批准。

(三)供应手续:

1、在供应器材范围以内的用品,除不便携带者以外,一律由门诊和临床科室做好需用计划(基数),由供应室每日定时送各科室,采取收旧补新的方法主动供应。

2、凡不在供应器材范围以内,临时或急诊用物,则由科室自借和归还。

3、各科室如需特殊器材,应预先通知供应室以便准备。

4、供应物品如有错误或损坏,应立即通知供应室,纠正和补换。

5、凡沾有脓血的器材,须由科室立即洗涤清洁,以免凝固损坏。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由各科室先行消毒后方可退还。

6、凡无菌日期超过一周或封口己拆开的,一律不得再用。

(四)对准备器材,敷料的要求:

l、所有包布,治疗,巾及孔巾必须清洁无损,做到每次用后一律换洗。

2、金属器械,每次清洗后擦油,以免生锈损坏。

3、各种针头应做到清洁,通畅,锐利,斜面的大小,针梗长度要符合要求。

4、玻璃器皿应按规定冲洗清洁,严格灭菌。

5、刀剪等锐利器械应与一般器械分开,单独保管。

6、橡皮用品应保存于阴凉地方,冬天避免受冻,防止变形折叠。手套应定期检查上粉,凡质量变软或有粘连时,一律不得再用。

7、所有物品,必须挂牌标明品名,数量,成人或小儿使用,并注明灭菌日期,编号,以便检查。

8、敷料需轻松,柔软,平滑而易于吸水。所有毛边应折在里面,无异物,大小适宜,使用前必须严格灭菌。

(五)消毒灭菌工作

1、根据物品性质采用适当的灭菌方法,严格掌握无菌程序和时间。

2、采用高压蒸气灭菌方法时,灭菌前需检查包布是否双层并无破损,物品是否清洁,包扎是否严密。放置玻璃器材时不得挤压。消毒员不得擅自离开,应严格掌握压力和时间,以保证灭菌效果。灭菌完毕后,必须等气压表的指针下降至“0”处,方可打开锅门,以免发生危险。定期鉴定高压锅的灭菌效能,注意高压灭菌器的保养工作,每次(日)使用前要刷洗一次。

3、拿到无菌物品前,必须洗净双手,戴口罩,帽子,穿工作服。

4、已灭菌物品和未灭菌的物品,应严格放置以免混淆。

5、凡不能用高压灭菌的物品,则用煮沸法,如玻璃,搪瓷类,应先放入水中,待水煮沸后煮10分钟,橡胶类则须待水温后放入煮10分钟。

6、不适用以上方法者可用化学药品消毒,如刀,剪,膀胱镜,肠线等,浸泡前必须洗刷清洁,所用消毒溶液应定期更换(容器消毒)。

第五篇: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护理管理组织

(1)严格按照《护士条例》规定实施护理管理工作。制定健全的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等,并保证实施。

(2)根据医院的功能任务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

(3)护理管理部门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职责明确。

(4)护理管理部门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护理工作制度,并有相应的监督与协调机制。

2、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1)有明确的护士管理规定,有护士的岗位职责、技术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

(2)对各级各类护士的资质、各岗位的技术能力有明确要求,同工同酬。

(3)对各护理单元护士的配置有明确的原则与标准,确保护理质量与患者安全,病房护士与床位比至少达到0.4:1,重症监护室护士与床位比达到2.5-3:1,医院护士总数至少达到卫生技术人员的50%。

(4)有紧急状态下对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的预案。

(5)制定并实施各级各类护士的在职培训计划。

3、有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考核办法和持续改进方案。有基础 1 护理、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并建立可追溯机制;定期与不定期对护理质量标准进行效果评价;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书写护理文件,定期质量评价;有重点护理环节的管理、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护理工作流程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4、临床护理管理

(1)体现人性化服务,落实患者知情同意与隐私保护,提供心理护理服务。

(2)基础护理与等级护理措施到位。

(3)护士对住院患者的用药、治疗提供规范服务。

(4)对围手术期护理患者有规范的术前访视和术后支持服务制度与程序。

(5)提供适宜的康复和健康指导。

(6)各种医技检查的护理措施到位。

(7)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要求正确记录。

5、危重症患者护理管理

(1)对危重患者有护理常规,措施具体,记录规范完整。

(2)护理管理部门对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血液净化等部门进行重点管理,定期检查、改进。

(3)保障监护仪的有效使用。

(4)保障对危重患者实施安全的护理操作。

(5)保障呼吸机使用、管路消毒与灭菌的可靠性。

(6)建立与完善护理查房、护理会诊、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6、有护理差错报告和管理制度。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完善专项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如各类导管脱落、患者跌倒、压疮等;能够应用对护理不良事件评价的结果,改进相应的运行机制与工作流程、工作制度。

7、手术室与中心供应室的管理

(1)手术室与中心供应室工作流程合理,符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要求。

(2)制定并实施相关的工作制度、程序、操作常规。

(3)与临床保持良好的沟通机制,满足临床工作和住院患者的需要。

下载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精选合集)

    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护理质量的概念 护理质量:是指护理的工作表现及服务效果优劣程度,是在护理过程中形成的客观表现。是指护理的工作表现及服务效果的总和,是体现护理......

    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什么是护理质量管理? 护理质量管理是指按照护理质量形成过程和规律,对构成护理质量的各个要素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保证护理服务达到规定的标......

    新建 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一、质量管理目标 1、护理质量指标达《河南省二级医院护理管理标准》要求 2、病人得到优质服务,对护理工作满意率达95%以上 3、护理人员无违法违......

    2016年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阜阳玛丽娅妇产医院 2016年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甚至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并影响医院的总体医疗......

    2015 .2.2年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精选合集)

    2014年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甚至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并影响医院的总体医疗质量。为了加强医院......

    病区优质护理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

    病区优质护理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 一、 科室质检小组成员: 组长: 组员: 二、 科室质检小组职责 1、 根据医院护理质量标准,结合本科特点实施本科室的护理质量管理计划。 2、......

    2016年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2016年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甚至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并影响医院的总体医疗质量。为了加强医院......

    外科病区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案

    外科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案 一 · 根据医院总体规划,护理部年度工作计划,总结我科特点及工作重点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季度工作计划,月工作计划。 二·按工作计划及考核方法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