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评价指标修订及系统布署的通知

时间:2019-05-13 02:33: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评价指标修订及系统布署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评价指标修订及系统布署的通知》。

第一篇:201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评价指标修订及系统布署的通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文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文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文件
中疾控信发〔2012〕13 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全国传染病网络 直报质量评价指标修订及系统布署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疾控中心: 2011 年随着昌平新址信息系统迁移改造项目的进行,我中心将 传染病报告管理综合质量评价的零缺报率修订为网络报告率,对促进 各地做好辖区直报机构的管理起到积极作用,但原网络报告率评价的 医疗机构中缺少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蒙、藏等民 族医院以及机构经济类型为外资、合资的医疗机构。为了进一步加强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和现实 指导意义,更全面科学的对全国各类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情况进 行评价,及时对其实际报告的运转进行监控与分析,我中心将修订质 量综合评价的指标和统计规则。现将原网络报告率修订为机构网络报 告率,网络报告构成比修订为机构网络报告构成比。计算公式如下: 机构网络报告率(%)=有传染病病例报告的机构数(含已删除卡)/辖区具备网络报告条件的传染病诊疗机构总数*100 机构网络报告构成(%)=某地区有传染病病例报告的机构数(含已 删除卡)/上一级有传染病病例报告的机构总数*100

传染病诊疗机构是指机构代码为 A 至 J,包括:A:医院、B: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站)、C:卫生院、D:门诊部、诊所、医务室、村 卫生院、E:急救中心(站)、F:采供血机构、G:妇幼保健院(所、站)、H:专科疾病预防院(所、站)、J: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具备网络报告条件是指以上机构在机构编码信息中 “是否具备网络报 告条件”中勾选“是”的机构。根据 2011 年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数及其报告传染病卡所占比例分 析,美容医院、按摩医院和精神病医院等专科医院以及职业病防治院、药物解毒所等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等不参与评价。全国以月度、年度为单位进行评价,重点对传染病报告机构实际 报告的运转状态进行监控和分析,关注没有病例报告的机构,及时核 实其不报病例的可能原因,督促各地进一步做好辖区网络直报机构的 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2011 年 12 月和年度网络直报质量综合评价仍延用原指标和统计 规则。修订后的评价指标将于 2012 年 2 月正式部署启用,同时网络 直报系统将完善质量统计中的各类统计报表。

二○一二年一月十七日

抄:免疫规划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

心;疾病控制与应急处理办公 室;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 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厅(局);卫生部疾控局、卫生部应急办、卫 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疾病控制与应急处理办公室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 2012 年 1 月 17 日印发 校对人:郭青


第二篇: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评价

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评价

[摘要] 目的 评价成都军区2009-2012年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情况,为进一步提高报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整理2009-2012年成都军区法定传染病个案数据库,应用各项质量评价指标完成评价与数据分析。结果 2012年未及时报告率、漏报率和零缺报率分别为14.07%、15.78%和4.35%,较2009年分别下降46.89%、39.31%和72.71%。2009-2012年法定传染病诊断到报告的时间间隔分别为0.85 d、0.69 d、0.54 d和0.44 d,报告及时率逐年提高。结论

成都军区传染病报告和管理质量总体上逐年提高,但是仍然存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与地方疾控相比,还有许多亟待提高和改进的地方,需要落实和改进。

军队疫情直报系统全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由总后勤部自主研发,是全军统一的疾控业务和分析数据库,用于传染病疫情信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上报、监控、分析预警和共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的基础数据;该系统与地方疾控机构此类软件在功能模块设定上差异不大,但有所区别的是:其包含需报告病种更多(如食物中毒、不明原因死亡、不明原因发热等),要求报告时限更短,含有实时分析与预警机制,并带有行政执法功能。

随着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建立与应用,部队拥有了统一、高效、快速的疫情报告管理系统,在全军范围内实现了法定传染病个案直报及动态监测。定期客观评价系统报告质量,发现问题,对于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监测质量,提高传染病监测的敏感性,提升疫情爆发早期预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现对2009-2012年成都军区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进行分析评价,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以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提高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9-2012年成都军区疾病监测中心监测的法定传染病个案数据库以及近几年传染病报告质量监督检查所获得的数据。

1.2 分析方法 计算传染病网络直报综合质量评价指标,包括传染病报告卡未及时报告率、漏报率以及直报单位零缺报率。分析各直报单位传染病报告工作质量,并结合成都军区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督导检

查结果对传染病报告完整率及信息填报完整率进行评价。2 结果

2009-2012年成都军区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覆盖率逐年提高,至2012 年年底,该系统基本实现了成都军区各级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全面覆盖,是成都军区官兵传染病防控的重要支持系统。

2.1 本战区传染病报告系统质量综合评价

2009-2012年全国报告法定传染病个案总数逐年增加。综合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未及时报率、漏报率逐年下降,分别由2009年的26.49%、26.00%下降至2012年的14.07%、15.78%。4年间零报告缺报率也是逐年下降,日平均零报告缺报数为9.58个,见表1。

2.2 分地区质量综合评价 根据部队所在省份不同进行分区域法定传染病报告信息质量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各省市2009-2012年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均逐年提高,未及时报告率、漏报率及零缺报率均逐年下降;横向比较,显示未及时报告率、漏报率及零缺报率均呈现城区部队低于边远部队,内地部队低于高原部队,营区部队低于外出驻训部队的态势,四川、云南、贵州、重庆地区部队报卡质量高于西藏部队,见表2。

2.3 及时性评价

调查采用病例诊断和报卡时间间隔来调查甲乙丙类法定传染病报告及时性,采用报卡审核时间和报告时间差来调查审核及时性水平。分析结果显示,2009-2012年法定传染病诊断到报告的时间间隔分别为0.85 d、0.69 d、0.54 d和0.44 d;法定传染病审核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甲类传染病为即时上报,即时审核;乙丙类传染病在报卡24 h内审核。传染病报告和审核及时性都逐年提高。

2.4 完整性评价 统计成都军区2009-2012年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督导检查分析结果发现,督查13家医疗机构共查出应报传染病1896例,网络直报1501例,传染病报告率79.17%,漏报率20.83%。3 讨论

3.1

成都军区2009-2012年传染病漏报率为20.83%,略低于中国疾控中心2005年全国传染病23.14%的平均漏报水平[1],比中国疾控中心09年在全国医院抽样的5.47%的漏报率高出3倍[2]。对传染病个案信息填报是否完整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个案信息完整率达到90%以上,主要问题为病例单位名称和地址的填写率及准确率均较低,大多为没有按要求写病例所属单位名称,影响了疾控机构对传染病暴发的具体单位的早期控制,与地方报卡质量比较,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军队传染病网络直报的质量较之地方疾控中心,还有很大的差距,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一是地方疾控机构从2003年非典之后,国家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疾病预警报告系统飞速发展,而军队传染病直报系统从2009年才完全投入使用,从发展时间长短来说,不可同日而语;二是军队报告系统依赖军网或者短信系统,由于部队的特殊性,每年都有大量的部队数月都在外驻训或演习,一旦报告负责人也外出驻训或演习,就不能保障网络或短信的畅通和报卡的及时性。3.2 影响报卡质量的自身原因:

各级医院和卫生队的主官应该从思想上重视,在行动上紧抓,层层落实,并指定明确的负责人[3]。有些基层单位工作头绪多、人员少,一人要兼几项工作,主要精力就不能投入到网络直报工作上,或多或少地影响了疫情报告质量[4]。从传染病报告知识知晓情况分析,错误的答卷还占一定比例,传染病诊断标准知晓率较低。虽然先后举办过多次传染病报告、诊断、管理相关的培训班,培训的期数和人数也不少,却未达到培训的预期效果。疾控机构应思考问题原因,找出有效的方法和有用的措施不断提高培训效率[5]。今后,应加大对网络直报人员和医生的培训力度,核实报卡负责人,保障军网和短信设备的通畅,进一步重视和提高报卡的及时性,发挥直报系统及时预警的效能。3.3 改进的措施及建议:

为保障部队传染病报告工作的顺利进行及继续提高部队传染病报告质量,我们需要在经费保障、监督检查与评估、规范诊疗登记、数据利用与信息发布、培训和技术指导等方面做出努力,体制改革后,地方疾控中心不再有行政处罚权,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传染病漏报和迟报的问题[6],而军队疾控中心可以利用有行政执法能力的优势,把报告责任落实到每个单位的负责人,对不能认真履职尽职的单位和个人予以批评、通报批评、警告及处罚。从根本上解决传染病漏报和迟报的问题,另外,还应尽量完善疫情直报的设施配置,尽量满足专人专管,电脑专用,提高基层单位疫情直报人员的责任心和业务素质[7],各级医院和疾控机构必须认真执行《传染病防治法》,让负责人做到学法、懂法、守法,严格操作规程,认真执行首诊报告制[8]。机关领导应考虑直报人员节假日加班现状,给予一定的报酬和补偿,提高疫情报告人员的工作积极性[9],因为疫情直报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着整个疾病监测系统的灵敏度和时效性,直接影响疫情网络直报工作的质量。为了不让传染病报告工作受到影响,建议各级疾控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都必须配备2 名以上的专(兼)职人员,并制定相关规范,从制度上保证网络直报正常运行的要求。建议相关部门定期举行疫情网络直报专项培训班,组织直报人员学习相关规范,通过操作技能培训,提高疫情报告工作水平,调动直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提高疾病监测工作质量[10]。

第三篇: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评价

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评价

对2005-2009年四川省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进行评价,为进一步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监测数据,通过结构化查询语句对监测数据库中传染病个案卡片进行查询和计算,得出未及时报告率、未及时审核率、重复报告率以及县区零缺报率等评价指标。结果 2005-2009年四川省医疗机构网络报告率分别为69.18%、84.08%、84.07%、82.58%、81.84%,未及时报告率分别为:43.48%、19.90%、4.46%、2.23%、1.87%;未及时审核率分别为:12.75%、5.41%、1.02%、0.24%、0.14%;重卡率分别为:0.05%、0.04%、0.03%、0.04%、0.01%;县(区)月零缺报次数分别为:15、7、1、1、2次;报告质量综合指数率分别为11.05%、6.42%、1.39%、0.64%、0.53%。结论 2005-2009年全省网络报告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不及时报告率和不及时审核率逐年下降,重卡数、县区零缺报数逐年减少。各市州报告质量参差不齐,近两年部分市(州)网络报告质量呈下降趋势,提示今后应针对一些重点地区加强传染病网络报告管理的指导和监督,加强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规范管理和网络直报人员队伍建设及相关知识的培训,从而进一步提高网络报告质量。

我国于2004年在全国正式启动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监测系统后,全国传染病报告完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较过去有了很大提高,传染病监测信息的分析和利用得到改善[1],而此项工作重点之一是要保证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只有根据高质量的传染病网络报告信息才能做出科学的疾病防控决策,因此为了及时发现四川省网络报告质量当中存在的问题,现对四川省2005-2009年的报告质量进行评价。1.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研究资料来源于《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包括四川省2005-2009年报告的39种法定传染病个案资料(排除已删除卡片),以及四川省各年网络直报医疗机构编码等。

1.2 方法 以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质量评价体系为依据,通过结构化查询语句(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SQL)对数据库中传染病个案卡片进行查询和计算[2],得出不同时间段以及地区间各项质量评价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1.2.1报告评价指标[3,4] 1.2.1.1未及时报告数 按报告地区计算甲类以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报告卡从诊断到录入的时间超过24h的报告卡数与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卡从诊断到录入时间超过48h的报告卡数之和。

(注:由于目前系统尚无法获取确切的诊断时间,故计算未及时报告数时,采用了扩大1倍的时间范围来衡量。)1.2.1.2未及时报告率 指未及时报告卡数占该地区法定传染病报告卡总数的百分比。1.2.2 审核评价指标

1.2.2.1未及时审核数 按报告地区计算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报告卡中从录入到省级审核时间超过2h的报告卡数与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卡中录入到县(区)审核时间超过24 h的报告卡数之和。

1.2.2.2未及时审核率 指未及时审核卡数占该地区法定传染病报告卡总数的百分比。1.2.3 重卡指标

1.2..3.1重卡数 以县区为单位,按照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病种、现住址6项为查重条件计算各年份内的重复报告卡数。

1.2.3.2 重卡率 指重卡数占该地区当年报告总数的百分比。1.2.4县(区)零缺报情况 1.2.4.1县(区)零缺报数 以市州为单位计算每个月内传染病报告卡数为零的县(区)数。1.2.4.2 县(区)零缺报率 指零缺报县(区)数占该地区总县(区)数的百分比。1.2.5质量综合评价

综合指数率= [未及时报告率+未及时审核率+重卡率+县(区)零缺报率] ÷4。2.结果

2.1医疗机构网络报告率

2005-2009年医疗机构网络报告率分别为69.18%、84.08%、84.07%、82.58%和81.84%(表1)。从2006开始,由于卫生部在西部地区开展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计算机装备项目,使得四川省医疗机构网络直报能力得到提高,各年医疗机构网络报告率均大于80%。

表1 2005-2009年四川省医疗机构网络报告情况

2.2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质量评价

2005-2009年,四川省法定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报告质量综合指数率、未及时报告率、未及时审核率逐年下降,重卡数、县区零缺报数逐年减少(表2)。与全国报告质量相比,从2007年起四川省各年的报告质量综合指数率均低于全国水平[5]。

表2 2005-2009年四川省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与全国比较

2.2.1 未及时报告情况

2005-2009年,四川省各类法定传染病的未及时报告数、率均逐年下降,其中甲类传染病的不及时报告率最低,乙类传染病高于丙类(表3),主要系乙肝、肺结核等慢性传染病不及时报告率较高所致。四川省各类网络直报医疗机构的未及时报告数、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未及时报告卡主要集中在医院、疾控中心、卫生院,分别占未及时报告卡总数的38.09%、36.53%、20.48%,其中疾控中心和卫生院的未及时报告率较高,分别为29.03%和18.33%,超过四川省未及时报告率水平(15.09%)(表4)。

2.2.2 未及时审核情况

2005-2009年,四川省乙、丙类传染病未及时审核率逐年下降,甲类未及时审核率有所回升,且远远高于乙、丙类未及时审核率(表5)。

表5 2005-2009年四川省各类法定传染病报告卡未及时审核数、率%

2.2.3 重复报告情况

2005-2009年全省累计重卡数594张,重卡数逐年减少。重卡主要来源于肺结核,共504张(84.85%),其次为乙肝(5.39 %)(表6)。

2.2.4 县(区)零缺报情况

2005-2009年四川省各县(区)每月零缺报累计次数共26次,各年分别为15、7、1、1和2次。零缺报县(区)主要集中在甘孜州,占全省零缺报县(区)总次数61.54%。5年期间四川省出现零缺报县(区)较多的月份主要集中在1、2月份,占县(区)零缺报总次数的58%(图1),与当地枯水季节停电有关。

2.2.5报告质量综合分析

2005-2009年四川省网络直报质量平均综合指数率为4.87%,各年分别为11.05%、6.42%、1.39%、0.64%和0.53%,网络报告质量逐年提升(指数值与报告质量呈反比)。5年报告质量综合指数率显示,21个市州中,网络直报质量较好的是攀枝花市,综合指数率为1.80%,较差的是甘孜州和凉山州,综合指数率分别为8.51%和8.24%。5年来,有16个市、州报告质量综合指数率逐年递减,另外5个市州在2008或2009年报告质量综合指数与前一年比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甘孜州2009年的上升幅度最大(表7)。表7 2005-2009年四川省各市州法定报告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综合指数率/%

3.讨论

四川省从2004年实施网络直报后,通过不断加强和完善传染病疫情网络报告工作,2005-2009年全省网络报告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传染病报告及时率及审核及时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重卡数、县区零缺报数逐年减少。结果显示卫生院的未及时报告率较高,甲类传染病审核不及时现象存在,提示今后应加强对卫生院的传染病报告工作以及各级疾控中心甲类传染病审核工作的规范管理。由对重卡分析发现肺结核和乙肝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主要原因是该两种疾病由于病程长,容易出现反复就诊,反复报告的现象,提示,今后应落实好慢性病报告标准及规范,减少重复报告现象。报告质量综合分析显示,各市州报告质量存在较大差距,其中攀枝花市报告质量较好,而凉山州和甘孜州报告质量较差(2009年报告质量综合指数率分别为3.87%,4.01%)主要原因是当地部分医疗机构处于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网络通信较差,县(区)级财政难以解决配套经费问题,且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当地网络报告质量。

全省前3年未及时报告率、未及时审核率、重卡数、县(区)零缺报数等指标下降较快,且各市州的前3年综合指数率也呈下降趋势,说明2006年四川省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计算机装备项目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各市州网络直报所需的硬件设备逐渐落实,网络直报工作也得到各地疾控中心重视,同时使得四川省乡镇卫生院网络报告直报率得到了很大提高,从2005年69.18%上升到约84%的水平,报告质量综合指数率从2007年起各年均低于全国水平,但四川省2008-2009年两年的综合指数下降幅度明显减小,而且部分市州还有一定上升的趋势。提示,近两年网络报告质量提高幅度有限,且部分州市网络报告质量呈下降趋势。因此今后还应针对一些重点地区加强传染病网络报告管理的指导和监督,加强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规范管理和网络直报人员队伍建设及相关知识的培训,从而进一步提高网络报告质量。

第四篇:陕西省卫生厅关于开展全省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督导的通知

陕西省卫生厅关于开展全省传染病网络直

报质量督导的通知

陕卫办疾发〔2009〕83号

各设区市及杨凌示范区卫生局、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督导的通知》(卫办疾控函〔2009〕391号)的要求,卫生部将于7-9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督导工作,现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督导的通知》和《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督导检查方案》转发给你们,并提出我省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自查有关要求,请一并贯彻执行。

1、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做好2009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并按照《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督导检查方案》(见附件)的要求,做好自查和相关资料的准备工作。

2、自查工作范围包括全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省卫生厅将在6月初组织抽查2个设区市;要求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抽查一半以上的县(区);县(区)卫生部门检查辖区内所有医疗机构。

3、请各市卫生行政部门将辖区内自查、抽查评分结果及工作总结于6月20日前上报省卫生厅疾病控制处,并将电子版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上传至临时信息反馈栏目。

联系人:郭晓荣

电话:029-82210356

附件:《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督导的通知》和《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督导检查方案》

二〇〇九年五月二十日

第五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督导检查情况的通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督导检查情况的通报

(卫办疾控发[2010]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进一步巩固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成果,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直报工作中各环节存在问题,明确下一步规范疫情报告管理工作的重点,我部于2009年第四季度组织对全国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和医疗机构开展了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督导检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09年是我国传染病实现网络直报的第六年,截至2009年底,100%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97.79%的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83.77%的乡镇卫生院实现网络直报。全国传染病疫情监测敏感性逐年提高,疫情报告质量不断提高。本次督导检查分10个组,在省内自查的基础上进行抽查,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抽查病历、现场检查和网络核实等方法,对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459家卫生机构进行了检查,其中卫生行政部门123家,疾控中心121家,医疗机构215家。

二、检查结果

根据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控中心和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的检查,督导组进行了现场评分(得分情况见附表),并对各地检查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汇总。

(一)卫生行政部门传染病报告工作的管理情况。

卫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辖区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并保障辖区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的正常运转,规范辖区医疗机构传染病登记,定期组织开展辖区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监督检查,并向社会发布辖区传染病疫情。其中,100家(占 81.30%)卫生行政部门通过下发正式文件对辖区医疗机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簿、放射科及检验科登记簿项目的设置及使用进行统一规范;117家(占

95.12%)卫生行政部门在2008年组织开展了传染病报告质量监督检查;除西藏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外,其余30个省份(占93.75%)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均能够定期发布辖区内的传染病疫情。

(二)疾控中心传染病监测、防控指导工作开展情况。

各级疾控中心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能够很好地开展传染病监测工作,及时审核、查重、订正传染病报告卡,对监测信息进行及时分析、利用与反馈,基本建立了对辖区异常信息的快速反应机制与流程。能够按要求对下级疾控中心和辖区内医疗机构的传染病报告工作进行现场督导检查及技术培训工作。

1.报告卡审核工作。121家被督导的疾控中心均有传染病报告卡审核记录,全国审核频次平均为4.6次/天,其中东、中和西部分别为4.8次/天、4.9次/天和4.3次/天。

2.信息分析利用工作。被督导疾控中心中,18家(占14.88%)按日对传染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84家(占69.42%)按周进行分析,118家(占

97.52%)按月进行分析,118家(占97。52%)按年进行分析;118家(占97.52%)能够及时将常规分析报告向辖区报告单位反馈;115家(占 95.04%)建立了异常信息的快速反应机制与流程。

3.督导检查与培训工作。121家疾控中心中,有118家(占97.52%)在2008年开展了辖区内传染病报告管理督导检查;105家(占86.78%)开展了专题调研;119家(占98.35%)对辖区内的业务人员进行了《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规范》及数据统计等相关内容的技术培训,接受培训平均148人次。

(三)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工作情况。

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在辖区疾控中心的指导下进行传染病诊断、登记、报告及简单汇总分析工作,能够定期对传染病疫情报告开展自查与通报,并对临床医生和新上岗人员开展传染病诊断、报告管理相关技术培训。

1.传染病报告质量情况。215家被检查的医疗机构中,205家诊断传染病2358例,进行网络直报2229例,传染病漏报率为5.47%;及时报告率为95.23%;纸质报告卡填写完整率为89.36%、准确率为72.39%;纸质报告卡信息与网络直报信息一致率为70.23%。

2.传染病登记与分析工作。在215家被检查的医疗机构中,123家(占57.21%)门诊日志项目设置规范;153家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中,131家(占85.62%)检验部门登记项目设置规范,111家(占72.55%)有与传染病诊断相关的异常检验结果反馈机制。

3.传染病信息通报及管理工作。190家(占 88.37%)医疗机构确定了专门部门及专人负责本院传染病报告数据的常规分析,其中,86.32%能将分析结果及时在院内通报,79.53%的医疗机构建立了对可能的传染病暴发事件、聚集性症候群等异常情况处理机制与流程;199家(占92.56%)医疗机构建立了院内传染病报告管理自查机制,其中89.45%有奖惩机制,77.89%提出了针对性处理及整改措施。

4.技术培训工作。215家被检查的医疗机构中,207家(占96.28%)对本单位从事传染病报告工作的业务人员进行了《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规范》及传染病诊断等相关内容的技术培训,其中90.82%有培训测试成绩。

三、存在的问题

督导发现,各地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工作水平总体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进一步整改完善。

(一)有些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重视不够。督导检查发现,各地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经费投入差别较大,特别是西部偏远地区,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专项经费难以得到保障,直接影响了当地传染病报告质量。

(二)部分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辖区医疗机构报告卡审核不够认真,有些审核后的报告卡仍然存在较多的逻辑错误;对疫情数据分析、利用和评价的技能不够。

(三)部分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形成相应的管理制度,有的形成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没有很好地落实;临床医生传染病报告的意识和责任心不强,报告信息完整性、准确性较差。

(四)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开发缺乏统一的规范与标准,形式多样,部分医院传染病登记项目设置不统一、填写不规范,不能满足传染病报告需求,在防止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迟报及减少医生工作量等方面不能发挥HIS应有的作用。

四、有关工作建议及要求

此次督导检查是加强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切实提高各地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希望各地根据此次检查结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积极组织相关单位,对本次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我部将组织对部分省份整改情况进行抽查,推进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持续改进。为巩固此次督导检查的工作成果,提出如下工作要求。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辖区传染病报告工作的管理,落实传染病网络直报设备及人员工作经费,将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进一步有效开展辖区传染病疫情报告、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及传染病报告质量监督检查等各项工作。

(二)各级疾控中心应做好与卫生行政部门及辖区医疗机构的沟通与交流,进一步提高业务素质,建立辖区可能传染病暴发事件和聚集性症候群等异常情况的审核响应处理机制,更有效地对下级疾控中心及医疗机构开展业务指导与技术培训,切实做好常规传染病信息的审核确认、监测数据分析反馈,避免工作流于形式。

(三)各级医疗机构应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强化传染病的发现、报告责任意识,努力提高传染病报告率、及时报告率、报告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四)各地应尽快按照我部有关规定,统一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相关标准与要求,科学规范各级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使之适应医院信息化管理需求,通过系统流程再造,减少临床医生填卡工作量,并进一步提高医院传染病的报告质量。

附表:2009年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督导检查各省(区、市)得分情况一览表

二0一0年二月三日

下载201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评价指标修订及系统布署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评价指标修订及系统布署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