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父亲可以因子女改姓而不付抚养费吗
父亲可以因子女改姓而不付抚养费吗?
〖案情介绍〗
张林(原名刘强)的父母于1996年离婚,刘强随其母亲一起生活,其父亲刘亚龙每月给付抚养费70元。1998年10月,刘强母亲下岗,原本就不宽裕的母子更是雪上加霜。无奈,刘强起诉父亲刘亚龙每月增加抚养费数额50元。人民法院受理后,发现其父也不富裕。经法院调解,抚养费增加到每月100元。随着刘强年龄的增长,其父亲每月给付的100元抚养费,已不能满足刘强现在的生活费用和学习费用的支出。为此,刘强和母亲多次与父亲协商要求增加抚养费,但遭到父亲的拒绝。2002年,刘强母亲改嫁,与丧偶的张金琨结婚。张金琨带有一个女儿,按当地习惯母亲将刘强改姓继父姓氏,改名张林。刘强父亲得知后十分气愤,便以此为由拒付抚养费。张林多次向其父讨要,父亲说:你不是改姓名了吗,找你爹要去。我不能抚养外姓的孩子。无奈的张林只好起诉,要求法院:(1)支付未支付的抚养费;(2)将抚养费数额增至320元;(3)同时承担教育费的1/2。其父刘亚龙辩称,自己与前妻离婚时孩子的名字叫刘强,现在前妻与他人结婚后,在未经他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将孩子的姓氏改随继父,因此,他不愿继续给付抚养费,除非孩子改回原姓名,才能继续支付抚养费。
张林则认为,改姓名完全是风俗习惯,我不改姓,一家人两个姓,别人会说闲话,父母又都很要面子。再说改不改姓不都是你的孩子吗。〖审理结果〗
法院审理后认为:张林原名刘强,系刘亚龙之子。其父母离婚后刘强
由母亲抚养。2002年其母亲再婚后,在未征得父亲刘亚龙同意的情况下,母亲擅自更改刘强姓名为张林,其行为不妥。但刘亚龙以此为由拒付抚养费的行为也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同时法院还查明:刘亚龙还投资开了一家饭馆,每月流水1万元。张林已上初中三年级,每学期费用2000元,原定数额已不能满足需要。人民法院认为:张林是被告刘亚龙之子,这是基于血缘关系而确定的,在其未独立生活之前,刘亚龙应当对其尽抚养义务。依据《婚姻法》第37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中的第7条、第12条、第18条、第19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判决如下:(1)刘亚龙每月给付其子刘强抚养费300元;(2)每学期开始承担教育费的1/2,计1000元;
(3)责令张林恢复原姓名刘强。
〖评析〗
本案争议的焦点为: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可否以子女改姓名为由,拒付抚养费?
该案涉及了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拒付抚养费、抚养费数额的增加和子女能否变更姓氏等问题。
《婚姻法》第37条规定:“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当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该规定的第2款专门对抚养费的变更作出规定。抚养费的变更,是指对于父母协议或判决所确定的抚养费,根据父母经济条件、子女实际需要等情况的变化而加以改变的行为,包括子女抚养费的增加和减少。离婚时,对子女抚养费的确定,是以当时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以及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为标准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确定子女抚养费的前提条件可能发生很大变化,如物价上涨,生活、学习费用提高,子女患病或者遭受意外伤害,以及父母经济能力改变、收入大大增加等,可能导致子女所需实际费用增加。如果情况相反,间接抚养人抚养能力失去或者下降,也会出现间接抚养方无力承担抚养费的情况。为了保障子女正常生活、学习所必需的费用,无疑需要根据各种条件的变化对子女抚养费重新作出调整。子女在必要时要求父母增加抚养费,是其一项重要权利。父母双方对于增加抚养费的请求,应当协商解决,协议不成时,子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18条规定:子女要求增加抚养费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或母有给付能力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原定抚养费数额不足以维持当地实际生活水平的;因子女患病、上学,实际需要已超过原定数额的;有其他正当理由应当增加的。人民法院支持原告张林的请求是依据实际需要,要求父亲增加抚养费和承担1/2的教育费是有法律依据的。本案,刘亚龙以儿子变更姓氏为由,拒付抚养费的做法违背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19条“父母不得因子女变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抚育费”的规定。因历史的原因,子女冠以父姓,在一定范围内、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广大民众的一种文化习俗。尽管1950年的《婚姻法》对子女的姓氏问题
未作规定,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是随父姓者居多。《婚姻法》第22条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这一规定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男女平等的原则,它是《婚姻法》所规定的“夫妻双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权利”的延伸。作为平等民事主体的夫妻双方对子女姓氏的选择,应当是协商一致的结果。现实生活中,随着公民男女平等意识和民主意识的增强,子女随母姓的情况日益增加。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父母协商确定子女姓名,并不妨碍子女成年后更改自己的姓名。我们认为,子女的姓氏和名称,一方面是子女与父母之间血缘联系的一种体现,另一方面也是父母作为法定代理人代理子女行使其姓名权的一种表现。父母离婚后,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未经对方同意而变更未成年子女的姓氏,是对未成年子女民事代理权的一种侵害;而且孩子姓氏的改变与生父应当抚养自己的子女无法律上的关联。依据中国固有的传统,改变姓氏确实意味着对生父的否定,是对生父感情的一种伤害。为兼顾生父的感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19条还规定,“父或母一方擅自将子女姓氏改为继母或继父姓氏而引起纠纷的,应责令恢复原姓氏”。即法律要求生父母在孩子成年前对变更孩子的姓氏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不可以变更,已经变更的要恢复原姓氏。子女成年后由其自己决定随哪一方姓氏。因此,人民法院判决否定了刘亚龙拒付抚养费的做法,但同时也依法责令张林恢复原姓氏。
第二篇:怎样才可以爱一个人而不受伤
怎样才可以爱一个人而不受伤?男人女人谈人生 2008-04-16 17:04:31 阅读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世间普通人,都以为被爱比爱人快乐,只有智者说:爱人比被爱有福。上帝总是和爱人的那一方在一起,而不是在被爱的一方那里。
现代社会浮躁异常,当我们习惯了太多的逢场作戏,太多的虚情假意,有一天,你终于开始怀疑一切。说:爱情真的存在吗?真的有什么人值得我爱吗?
世间有什么比失去信念更可怕的呢?
聪明人总是说:爱情只是人们来到人间参与的游戏,你不够执着,自然没有参与的快乐,你太执着了,却又只能感受到紧张不安的痛苦。所以你需要一种圆融通达的处世智慧,这样你就可以悠游人世,既享受欲界之快乐,又不必忍受人间情感的苦难。
读到茨威格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说的是一个著名作家41岁生日时突然收到一封陌生女人的长信,告诉他:她的儿子死了———其实那也是他的儿子 ———她回淦鹚?3岁时,这位富有才华、风度翩翩的年轻作家搬到了她家的隔壁,他只是对她笑过一次,亲切地说过几句话,她却默默地、疯狂地爱上了这位作家,她偷偷亲吻他用手摸过的门把,像圣物一样保留他嘴唇接触过的雪茄烟头,而她自己的整个生活也变了样,原来在学校里成绩平平常常,现在却跃居第一,她开始如饥似渴地读书,以一种近乎倔强的毅力练起钢琴。但两年后,她不得不随改嫁的母亲去了另外一座小城,她见不到他了,只能把他不断发表的作品念了又念,其中的每一行都能背得出来。后来她18岁了,又来到了维也纳,经常在他的住处外伫立,苦苦地等待,终于有一次邂逅了这位作家,一起度过了三个晚上,但当他出外旅行回来后就忘记了她,再也没有和她联系。
她却因此生了一个孩子,备极艰辛地抚养着,为了给他以最好的生活和教育条件,她甚至最后卖身,也拒绝了可能的体面婚姻。以后她和他又非常偶然地聚过一个晚上,她没有告诉他真情,她知道他是“感情热烈而生性健忘,一往情深却爱不专一”。但是,她多么渴望他能自己认出她来,但是没有,她暗示他,甚至那一次连他的老仆也在一瞬间认出了她,但他还是没有认出来。对他来说,她始终是一个“陌生的女人”。他始终不知道这一切,在交往中只是把她当作风尘中的不是一个可爱女子。在他接到这封信之前,他一直不知道有一个生命如此地依恋着他,为他而活着、为他而憔悴。
但现在孩子死了,而奄奄一息的她也就要随之而去了。在这最后的时刻,她给他写信:“我的一生一直是属于你的,而你对我的一生却始终一无所知。”“我求你,听我谈自己谈一刻钟,别厌倦,我爱了你一辈子也没有厌倦啊!”“我是多么地爱你,而这爱情不会让你受到任何牵累。我不会使你若有所失———这使我感到安慰。” 那一天,作家读完这封信却怅然若失了,但他还是只依稀记得有过一个邻居的女孩、一个少女、一个夜总会的女人。桌上再没有每年生日有一个人悄悄送来的白玫瑰,他知道她死了。他感觉到死亡和不朽的爱情,百感千愁一时涌上他的心头。这是一种默默的、近乎绝望的、单方面的爱,在死亡的时刻才为对方所知悉。然而,他知道也没有用了,他永远无法回信了。
这世间有这样一种爱情,可以无声无息,可以卑微无求到极致,她爱他却与他无关,她只求他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生活得平安快乐,她是他每年绿色瓷瓶里默默开放的白玫瑰,他从来不知道她,从来也不想去知道她,那样一个女人,他是她的一切,是她的全部生命,而她,在他的人生中只是一团模糊的影子,犹如每天傍晚天空掠过的云影,每天都在,却从不曾在意。
往常,在真实的生活里,当遇到这样一个女子,我会以世故的口吻告诉她:“哦,傻女孩,你这是不值得的。”然而,当我读完这部小说,我的心灵完全被震撼,她的那种难以形容的痛苦似乎猛然被移植到了我的心里,令我感同身受。我无法原谅自己的浅薄,我曾以为世故圆滑可以让我历经情感磨难而波澜不惊,如今我知道,其实真正拥有刻骨铭心的情感,才是生命中最高贵的经历。
我们每个人来到世间,一心一意要和身边的其他人一拼高下,孜孜以求名利享乐。然而对于这个世界,我们真正可以占有些什么呢?追求口腹之欲,尝遍天下美食么?再好的膏梁厚味,你也只有一个胃来填充,也终有厌倦反胃的时候;追求锦绣华服,人人称羡的虚荣么?再多的绫罗绸缎,你也只能覆盖一具躯体,那片刻得意的愉悦过去之后,又留下了些什么呢?追求金钱权利,尊荣显达么?一时风光,机关算尽,人生百年,片刻便如白云苍狗,长江滚滚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更何况芸芸众生?
这一生什么也带不走,惟有你真正用生命来爱着的,既令你痛苦,也同样使你幸福。也许,正是因为有了痛苦的衬托,才使幸福有了它足够的深度,正是有了精神上的艰厄与磨折,思考才应运而生,人生,才打磨出异样的光泽。
徐静蕾说,故事里的女人是幸运的,因为她选择了她自己想要的,她的一生,是她自己的安排,她拥有了她自己认为的最大的幸福。
从前以为,那个男人是坏的,因为他热情而健忘,深情却不专情,也以为,那个男人是幸运的,他何德何能,却拥有这世界上最纯粹的爱情。后来,却终于明白,男人是可怜的。因为他从来不知道自己想要一种怎样的幸福,如同所有平凡的浑浑噩噩的庸人,他从未感受过幸福的深度与广度,就如同他食用的美味虽广却只是浅尝辄止,床第之交的伴侣虽多却不曾高潮,虽然经历情感却如蜻蜓点水,无法触及生命温暖的心灵深处。
记得有一回,有人问作家张晓风:我们怎样才可以爱一个人而不受伤?
张晓风说:“受伤,这种事是有的——但是你要保持一个完完整整不受伤的自己做什么用呢?”
人生在世,一颗心从擦伤、灼伤、冻伤、撞伤、压伤、扭伤乃至到内伤,哪能一点伤害都不受呢?如果爱和关怀就必须包括受伤,那么就不要完整,只要撕裂。基督不同于世人的,岂不就是那双钉痕宛在的受伤的手掌码?
所以,我终于明白了那句先哲的话:上帝,总是和爱人的那一方在一起,而不是在被爱的一方那里。至大至深的情感,都是包含着深邃的痛苦的。而这痛苦的承担,本身就需要一颗天使的心。
被爱的幸福,是浅层次的一种愉悦;而爱人的痛苦,却是最深层的一种欢乐,为人类所独有,因此高贵、骄傲,且不朽。
第三篇:怎样才可以爱一个人而不受伤
怎样才可以爱一个人而不受伤.txt男人的承诺就像80岁老太太的牙齿,很少有真的。你嗜烟成性的时候,只有三种人会高兴,医生 你的仇人和卖香烟的。
怎样才可以爱一个人而不受伤?男人女人谈人生 2008-04-16 17:04:31 阅读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世间普通人,都以为被爱比爱人快乐,只有智者说:爱人比被爱有福。上帝总是和爱人的那一方在一起,而不是在被爱的一方那里。
现代社会浮躁异常,当我们习惯了太多的逢场作戏,太多的虚情假意,有一天,你终于开始怀疑一切。说:爱情真的存在吗?真的有什么人值得我爱吗?
世间有什么比失去信念更可怕的呢?
聪明人总是说:爱情只是人们来到人间参与的游戏,你不够执着,自然没有参与的快乐,你太执着了,却又只能感受到紧张不安的痛苦。所以你需要一种圆融通达的处世智慧,这样你就可以悠游人世,既享受欲界之快乐,又不必忍受人间情感的苦难。
读到茨威格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说的是一个著名作家41岁生日时突然收到一封陌生女人的长信,告诉他:她的儿子死了———其实那也是他的儿子 ———她回淦鹚?3岁时,这位富有才华、风度翩翩的年轻作家搬到了她家的隔壁,他只是对她笑过一次,亲切地说过几句话,她却默默地、疯狂地爱上了这位作家,她偷偷亲吻他用手摸过的门把,像圣物一样保留他嘴唇接触过的雪茄烟头,而她自己的整个生活也变了样,原来在学校里成绩平平常常,现在却跃居第一,她开始如饥似渴地读书,以一种近乎倔强的毅力练起钢琴。但两年后,她不得不随改嫁的母亲去了另外一座小城,她见不到他了,只能把他不断发表的作品念了又念,其中的每一行都能背得出来。后来她18岁了,又来到了维也纳,经常在他的住处外伫立,苦苦地等待,终于有一次邂逅了这位作家,一起度过了三个晚上,但当他出外旅行回来后就忘记了她,再也没有和她联系。
她却因此生了一个孩子,备极艰辛地抚养着,为了给他以最好的生活和教育条件,她甚至最后卖身,也拒绝了可能的体面婚姻。以后她和他又非常偶然地聚过一个晚上,她没有告诉他真情,她知道他是“感情热烈而生性健忘,一往情深却爱不专一”。但是,她多么渴望他能自己认出她来,但是没有,她暗示他,甚至那一次连他的老仆也在一瞬间认出了她,但他还是没有认出来。对他来说,她始终是一个“陌生的女人”。他始终不知道这一切,在交往中只是把她当作风尘中的不是一个可爱女子。在他接到这封信之前,他一直不知道有一个生命如此地依恋着他,为他而活着、为他而憔悴。
但现在孩子死了,而奄奄一息的她也就要随之而去了。在这最后的时刻,她给他写信:“我的一生一直是属于你的,而你对我的一生却始终一无所知。”“我求你,听我谈自己谈一刻钟,别厌倦,我爱了你一辈子也没有厌倦啊!”“我是多么地爱你,而这爱情不会让你受到任何牵累。我不会使你若有所失———这使我感到安慰。”
那一天,作家读完这封信却怅然若失了,但他还是只依稀记得有过一个邻居的女孩、一个少女、一个夜总会的女人。桌上再没有每年生日有一个人悄悄送来的白玫瑰,他知道她死了。他感觉到死亡和不朽的爱情,百感千愁一时涌上他的心头。这是一种默默的、近乎绝望的、单方面的爱,在死亡的时刻才为对方所知悉。然而,他知道也没有用了,他永远无法回信了。
这世间有这样一种爱情,可以无声无息,可以卑微无求到极致,她爱他却与他无关,她只求他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生活得平安快乐,她是他每年绿色瓷瓶里默默开放的白玫瑰,他从来不知道她,从来也不想去知道她,那样一个女人,他是她的一切,是她的全部生命,而她,在他的人生中只是一团模糊的影子,犹如每天傍晚天空掠过的云影,每天都在,却从不曾在意。
往常,在真实的生活里,当遇到这样一个女子,我会以世故的口吻告诉她:“哦,傻女孩,你这是不值得的。”然而,当我读完这部小说,我的心灵完全被震撼,她的那种难以形容的痛苦似乎猛然被移植到了我的心里,令我感同身受。我无法原谅自己的浅薄,我曾以为世故圆滑可以让我历经情感磨难而波澜不惊,如今我知道,其实真正拥有刻骨铭心的情感,才是生命中最高贵的经历。
我们每个人来到世间,一心一意要和身边的其他人一拼高下,孜孜以求名利享乐。然而对于这个世界,我们真正可以占有些什么呢?追求口腹之欲,尝遍天下美食么?再好的膏梁厚味,你也只有一个胃来填充,也终有厌倦反胃的时候;追求锦绣华服,人人称羡的虚荣么?再多的绫罗绸缎,你也只能覆盖一具躯体,那片刻得意的愉悦过去之后,又留下了些什么呢?追求金钱权利,尊荣显达么?一时风光,机关算尽,人生百年,片刻便如白云苍狗,长江滚滚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更何况芸芸众生?
这一生什么也带不走,惟有你真正用生命来爱着的,既令你痛苦,也同样使你幸福。也许,正是因为有了痛苦的衬托,才使幸福有了它足够的深度,正是有了精神上的艰厄与磨折,思考才应运而生,人生,才打磨出异样的光泽。
徐静蕾说,故事里的女人是幸运的,因为她选择了她自己想要的,她的一生,是她自己的安排,她拥有了她自己认为的最大的幸福。
从前以为,那个男人是坏的,因为他热情而健忘,深情却不专情,也以为,那个男人是幸运的,他何德何能,却拥有这世界上最纯粹的爱情。后来,却终于明白,男人是可怜的。因为他从来不知道自己想要一种怎样的幸福,如同所有平凡的浑浑噩噩的庸人,他从未感受过幸福的深度与广度,就如同他食用的美味虽广却只是浅尝辄止,床第之交的伴侣虽多却不曾高潮,虽然经历情感却如蜻蜓点水,无法触及生命温暖的心灵深处。
记得有一回,有人问作家张晓风:我们怎样才可以爱一个人而不受伤?
张晓风说:“受伤,这种事是有的——但是你要保持一个完完整整不受伤的自己做什么用呢?”
人生在世,一颗心从擦伤、灼伤、冻伤、撞伤、压伤、扭伤乃至到内伤,哪能一点伤害都不受呢?如果爱和关怀就必须包括受伤,那么就不要完整,只要撕裂。
基督不同于世人的,岂不就是那双钉痕宛在的受伤的手掌码?
所以,我终于明白了那句先哲的话:上帝,总是和爱人的那一方在一起,而不是在被爱的一方那里。至大至深的情感,都是包含着深邃的痛苦的。而这痛苦的承担,本身就需要一颗天使的心。
被爱的幸福,是浅层次的一种愉悦;而爱人的痛苦,却是最深层的一种欢乐,为人类所独有,因此高贵、骄傲,且不朽。
第四篇:演讲稿:和谐社会和谐校园与演讲稿:因梦想你可以不平凡
演讲稿:和谐社会 和谐校园
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财经系的闫博,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和谐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理感受;和谐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希望之美.社会整体的和谐是一种协调之美,统筹之美,科学之美.社会整体的和谐离不开和谐发展的人,而和谐发展的人就像一颗种子,只有在和谐的校园里才能孕育出来.那么,如何建设和谐的校园呢如果把和谐的校园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我认为,优美和谐的环境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本,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就是它的枝叶,而丰富的校园文化就是它的精髓所在,灵魂所在.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和谐的根本.首先,校园的自然环境应是和谐优美的.如果学子们跨进校园所看到的一切,所接触的一切,处处是俯拾不完的美丽,身心自会有言说不尽的愉悦,思想也会无止境地翱翔.回首我国古代书院大多依山傍水,就是为了“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在绿草如茵,鸟语花香的校园环境里,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放飞美的心灵.当然,校园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应包括师生共同创造的人文环境.尤其当校园环境浸透着每位师生的汗水,凝聚了每位师生的智慧,就更能激发每颗心灵的自豪感和对学校的热爱之情.“景美则心旷,心旷则神怡,神怡则智清,智清则学佳”.一个净化了的环境,会使人的心灵也随之净化,并激起一种奋发向上的`自尊自爱的意识,所以,一个和谐的校园首先应该拥有优美和谐的环境.其次,只有拥有良好校园人际关系的校园,才能称得上是和谐校园.试问一个充斥着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校园怎么能称得上是和谐校园其实想要拥有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并不难,只要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想问题办事情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并自觉地以“八荣八耻”的标准来要求规范我们自己,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就能成为文明大学生,也自然能拥有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一个和谐的校园,还应有千姿百态的校园文化.没有丰富的校园文化,学生的精神世界就是空虚的,毫无生气的.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考试成绩不应成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新时期社会提倡多元化评价,我们就应该看到每个同学的长处`,让每个同学的个性如春天里的枝叶一样无拘无束地伸展.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我们应处处为同学们创造展现个性和特长的舞台.热爱运动的同学能在运动会上一展矫健身姿,喜欢书画的同学能在书画展上尽情挥毫泼墨,擅长表演的同学能在科技文化艺术节里赢得阵阵掌声.和谐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巨大的无声的力量,是最优秀的隐性课程.它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并产生深远影响.“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肩带来力量,给蒙昧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微的人们带来自信.”让你我携起手来,争做文明大学生,创建和谐校园吧!
演讲稿范文:因梦想你可以不平凡
【大学生励志演讲稿(一)】
同学们:
站到台上来,面对你们“雪亮”的眼睛,虽然我的样子呆头呆脑,可是一点儿也没紧张。因为我知道,我不见得是最好的,但肯定与众不同!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就是―“你,与众不同!”
“你,与众不同”这话谁听了都觉着舒服。向战友的遗体读烈士牺牲前久盼的家书的时候;当听到军人说:“牺牲不要紧,只要国安宁;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这光辉的人生信条的时候,我的心被震撼了!从那时起,一种同龄人强烈的负债感便紧紧地包围了我……
我怎么也不能忘记:在去老山的途中,每当汽车沿盘山公路进人敌人封锁区的时候,战士们总是默默地将我们推向靠山的一面,让自己的身体迎着暗处敌人的枪口。这就是说一旦有枪弹打来,首先倒下的,是战士,而不是大学生。
― 这太危险了!这太不应该了!同学们一再恳求:“咱们散开吧,散开点会安全些。”但战士怎么也不肯。一位同学流着眼泪摇晃着战士的肩膀说:“难道你们的生命就不宝贵吗?”战士平静地回答:“别这么说,我们的任务就是保护你们,军人的使命就是牺牲!
'
' 如果说,军人的使命就是牺牲的话,那么,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使命又是什么呢?
记得在战地医院里,当我看到一位被炸掉下肢的小战土时,我哭了:“这太不公平了!”那位战士却拉着我的手说:“姐姐,别这么说。将来,你们的贡献要大得多了!因为你们是大学生啊。”我是大学生,是战士用生命保卫的大学生,是国家花了很高的代价培养的大学生,是人民寄予无限希望的大学生。然而,扣心自问,我们中的一些人又都做了些什么呢?惭愧呀!多少次,学生宿舍里打扑克的喧嚣声彻夜不绝;多少次,在食堂里,我们因饭菜问题而慷慨陈词;多少次,我们为大学生的待遇“太低、太低”而抱怨;多少人,在毕业分配时,为了留校,为了进研究所,为了进机关单位,而绞尽脑汁,四处奔走,苦心钻营。但在争论所谓“人生的价值”时,却能满口马列,大谈奉献!,有着怎样的天壤之别呀!
在战场上,我曾问一位战士:“为什么在战斗间隙,还坚持学习? ?是的,也许我明天就会牺牲,但只要还有生还的希望,我今天就要学习。”
面对英雄们如饥似渴地学习精神,我想了很多。我和他们,同是一个母亲的孩子,拼搏在同一个时代的两个战场。他们,已将一张张满分的人生答卷奉献给母亲。正像他们在诗中写的:“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我决不为自己的选择后悔/也不希望哪位姑娘在我的坟前献上一束玫瑰/只要有和平、安宁的边睡/我的生命就与这群山万壑同辉!”
如果说,这就是战士
― '
'
…
… 这一切,与“骄子”的称号,与人民和人民战士心目中的大学生形象,与大学生应有的形象他诚恳地说:“我们这些扛枪杆子的,如果不抓紧学点东西,日后退伍回到地方能干什么呢我们的同龄人用青春谱写的英雄曲的话,我们的英雄曲又是什么呢?难道我们后方的青年,就没有英雄曲吗?不!请听吧:“虽然母亲如此贫穷/儿女对她的爱毫不含糊/长啸一声:振兴中华/炽热的感情发自灵魂深处。”
第五篇:因同居关系而产生的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权纠纷的处理原则
因同居关系而产生的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权纠纷的处理原
则
2005-09-19
因同居关系而产生的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权纠纷的处理原则
1、财产问题
法院在处理因同居关系而产生涉及财产分割问题的案件时,一般会按照顾妇女、儿童的利益,考虑财产的实际情况和双方的过错程度,妥善分割。同居生活期间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按一般共有财产处理。即:能证明为个人财产的,按个人财产处理;不能证明为个人财产的按共同财产处理。同居生活前,一方自愿赠送给对方的财物可比照赠与关系处理;一方向另一方索取的财物,可参照最高人民法院(84)法办字第112号《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8)条规定的精神处理。同居期间为共同生产、生活而形成的债权、债务,可按共同债权、债务处理。2、子女抚养问题
双方所生的非婚生子女,由哪一方抚养,双方协商;协商不成时,应根据子女的利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哺乳期内的子女,原则上应由母方抚养,如父方条件好,母方同意,也可由父方抚养。子女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应征求子女本人的意见,一方将未成年的子女送他人抚养,须征得另一方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