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公布符合北京市住建委《暂行办法》担保机构名单
关于公布符合北京市住建委《暂行办法》要求的担保机构名单的公告 北京信用担保业协会
京担协[2012]第92号
关于公布符合北京市住建委《暂行办法》
要求的担保机构名单的公告
依据北京市住建委《关于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开发项目工程保证担保的暂行办法》(京建法〔2008〕134号)要求,根据企业的申请和六家社会中介评级机构审查、评价的结论,在原公布的符合北京市住建委《暂行办法》要求的35户担保机构的基础上取消4户,根据有进有出、择优进入的原则,综合考虑信用等级、申报时间等因素,从18户提出申请的担保机构中择优选择3户,纳入符合基本条件的名单,确认符合从事房地产开发项目工程保证担保基本条件的担
保机构共34户(另有再担保机构1户),名单如下(排名
不分先后)。
请各政府部门、各区县、各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对担保
机构进行监督,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请及时向北京信用担保
业协会反映,一经核实将从符合基本条件的担保机构名单中
删除。
担保机构名称信用等
级
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AA+
北京首创投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AA
北京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AA
北京晨光昌盛投资担保有限公司AA+
中鸿联合信用担保有限公司AA+
金达信用担保有限公司AA
中海信达担保有限公司AA
中元国信信用担保有限公司AA
长安保证担保有限公司AA-
华尊投资信用担保有限公司AA-
世铎担保有限公司AA-
中桥信用担保有限公司AA-
北京燕鸿投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A+
北京金家园担保有限公司A+
融海投资担保有限公司A+
中资银信担保有限公司A+
北京海淀科技企业风险担保有限公司A+
北京联合开元投资担保有限公司A+
紫御湾投资担保有限公司A+
仕达担保有限公司A
中保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A
中骏盛华担保有限公司A
金太阳国际投资担保(北京)有限公司A
北京三山永泰投资担保有限公司A
永汇信用担保有限公司A
恒昌国际投资担保(北京)有限公司A
北京同益达担保有限公司A-
北京丰资投资担保有限公司A-
保福投资担保有限公司A-
上合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A-
金麦莎投资担保有限公司A-
中发投资担保有限公司BBB+
银运通投资担保(北京)有限公司BBB+
信德唯实投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
BBB+
根据北京市工程保证担保市场发展需要,为了支持鼓励
房地产开发项目开展工程保证再担保、分保、联保业务,根
据信用评级结果和担保机构从事工程保证担保应具备的基
本条件,公布1家具备从事房地产开发项目工程保证再担保、分保、联保业务条件的专业担保机构:
北京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有限公司
*AA+
本公告自即日起生效,北京信用担保业协会二〇一二年
一月七日公告(京担协[2012]第80号)同时废止。
特此公告。
注:带*号的信用等级为资本市场评级信用等级,其标
准高于其它评级。
二〇一二年六月三十日
主题词:工程担保名单公告抄报: 北京市住建委建设市场处、招投标办公室、北京市司
法局公管处。
抄送:各区县、开发区标办、各有关公证处。北京信用担保业协会2012年
7月3日印发
共印:30份
第二篇:北京市住建委职责
西城区住房城市建设委部门全称:北京市西城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委员会
简称:区住房城市建设委
性质:区政府工作部门
机构职能:
区住房城市建设委是负责本区建设行政管理和建筑行业综合管理的政府工作部门。
(一)贯彻落实国家、北京市关于住房和城市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研究起草本区相关政府规章草案,并组织实施;研究住房和城市建设方面的重大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二)负责综合管理全区城市建设、工程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危旧房改造、建筑业、房地产业。
(三)负责研究全区城市建设发展战略;综合协调城建系统业务工作;负责全区保障性住房等政策类住房的建设管理工作。
(四)负责本区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推进危旧房改造、重点功能街区建设、社会事业发展项目的顺利实施;负责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的协调、调度和监管以及征地拆迁的协调工作;负责本区基本建设计划、长远规划和节能墙改工作。
(五)负责研究全区危旧房改造布局,加强危改调研工作;负责检查落实危旧房改造项目实施进度,协助开发企业解决有关问题;负责区域内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等级核定管理工作。
(六)负责本区建筑市场行政管理工作。负责本区职权范围内建设工程招投标监督管理和施工许可受理;负责区域内建筑企业资质管理和监督。
(七)负责区域内建设工程安全质量工作的监督管理,制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防汛工作预案;参与对辖区内建筑工地安全生产事故抢险救援和调查处理;负责夜间施工审批和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
(八)指导街道城管科的业务工作。
(九)承办上级机关和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主任:吴铁男
地址:西城区西直门内南小街国英园5号楼西半楼
邮编:100035
电话:66182480
传真:66139612
电子邮件:jianw@mail.bjxch.gov.cn
宣武区建设委员会职能
根据市委、市政府批准的《北京市宣武区机构改革方案》,北京市宣武区建设管理委员会更名为北京市宣武区建设委员会(简称区建委)。区建委是负责本区建设行政管理的区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实施国家建设部和市政府关于城市建设、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建设和建筑业行业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依法监督管理建设行业、建筑市场和房地产开发市场。
(二)负责本区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负责制定和落实本区建设工程开复工和竣工计划工作;负责本区重大项目建设的计划制定、组织实施、协调调度和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区管建设项目的报建和开工审核工作。
(三)负责区管建设项目的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和建筑节能与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收缴、返退工作。
(四)负责本区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工程建设的施工和工程竣工验收的监督管理工作。
(五)负责属地内房地产开发和建筑业的行业管理工作;负责本区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建筑业企业的资质审核和监督管理工作。
(六)负责本区建设市场和工程建设招投标的管理工作。
(七)负责本区城市综合开发的监督管理工作。
(八)负责本区危旧房改造的计划制定、组织实施、协调调度和监督管理工作;负责本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的检查落实工作。
(九)承办区委、区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建委下设各科室职能—办公室
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与其合署办公,挂“纪委、监察科”牌子)
负责党委工作计划的组织实施和检查落实工作;负责分管单位党务工作的组织协调;负责纪检、监察工作;负责处理党务来信来访以及党委会决定的其他各项工作。
负责本机关政务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对外联络工作;负责各科室工作的协调和重点工作的督办;负责重要文件、文稿的起草和工作计划、总结的汇总工作;负责组织会议、公文处理、档案管理、保密、保卫、信息、信访、财务、后勤、机关人事、计划生育以及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负责建委局域网的管理工作。
建委下设各科室职能—工程科
工程科
贯彻国家有关工程建设以及招标投标管理的政策法规并检查执行情况。
负责编制全区工程建设项目的开复工、竣工计划和审核上报建设工程开工许可证工作;参与研究、编制本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计划;负责全区建设项目的协调和重大项目建设的计划制定、组织协调、综合调度和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统计工程项目形象进度工作;负责区管建设项目的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和建筑节能与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收缴、返退工作,推进使用新型建筑材料;负责本区城市综合开发的监督管理工作。
负责本区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的指导监督工作。负责本区建筑市场的监督工作;负责招标文件、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方式、超过应招标范围项目不招标的建设工程、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造价50万元以上不经招标的建设工程备案以及决标报告、施工合同的管理工作;负责施工合同纠纷和违章行为的处理工作;负责招投标统计资料的报送工作。
建委下设各科室职能—企业科
贯彻国家有关房地产开发和建筑业管理的政策、法规并检查执行情况。负责属地内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动态管理工作;负责区内开发建设项目的项目手册管理工作;负责开发企业的开发项目统计工作。负责属地内建筑业企业的资质动态管理工作;负责建筑企业项目经理的培训考核、资质等级的初审和年检工作;负责建设行业岗位培训的考试、考核大纲的审批工作;协助统计部门进行统计工作。
建委下设各科室职能—危旧房改造办公室
贯彻国家及本市有关危旧房改造和危改小区建设的政策法规并检查执行情况。负责全区危旧房改造工作的计划制定、组织实施、协调调度和监督管理工作。负责核准本区危旧房改造的立项工作;负责居住小区综合配套指标的审查和核定工作以及配套协议书的签订工作;负责小区配套设施建设交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建委下设各科室职能—质量管理科
贯彻国家及本市有关工程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技术标准并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负责全区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工程建设的施工和工程竣工验收的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和日常工程质量投诉的处理工作;负责工程质量监督注册备案和竣工验收备案工作。
北京住建委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京政发〔2009〕2号),设立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简称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挂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简称市政府房改办)的牌子。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政府房改办)是负责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管理的市政府组成部门。
主要职责:
(一)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住房和城乡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研究起草本市地方性法规草案、政府规章草案,并组织实施;研究住房和城乡建设方面的重大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二)承担保障本市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的责任。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管理制度;研究拟订住房保障、危旧房改造和古都风貌保护的中长期规划、计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
(三)承担推进本市住房制度改革的责任。研究拟订本市住房制度改革相关政策;指导直管公房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负责公有住房出售、集资合作建房、住房分配货币化的管理工作。
(四)负责本市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负责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的协调、调度和监管以及征收拆迁的协调工作;负责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和工程施工许可;负责中央国家机关、驻京部队、中央企事业单位在京审批类工程项目登记备案,并提供建设协调和服务工作。
(五)承担本市建筑市场监督管理、规范市场秩序、推动建筑行业发展的责任。研究拟订建筑业发展规划,并指导实施;负责建筑市场主体资格认定和监督管理;组织制定建设工程造价计价办法。
(六)承担本市建设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监管的责任。研究拟订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负责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管理,负责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管理;参与重大建设工程质量、施工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承担北京市建筑工程事故应急指挥部的具体工作。
(七)承担指导、规范本市村镇建设的责任。负责村镇工程建设的指导和技术服务;制定村镇建设工程技术标准;组织指导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八)承担本市建筑节能和行业科技发展的责任。研究编制建筑业科技发展规划和政策,督促有关单位落实国家和地方标准,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进步和成果转化;负责建筑节能、墙体材料革新和散装水泥发展及管理工作。
(九)承担本市房地产市场监督管理、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业发展的责任。研究拟订房地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产业政策并组织实施;负责房地产开发、房地产转让、房屋租赁及房地产中介服务的监督管理;负责房地产市场监测分析;负责房地产开发企业、评估机构的资质管理。
(十)承担本市房屋管理的责任。研究制定房屋征收拆迁规划与计划;负责房屋登记管理;负责物业服务的监督管理;负责城镇房屋使用安全的管理工作,协调房屋防汛工作;督促、协调落实私房政策。(十一)组织制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人才建设规划并指导实施,负责建筑业与房地产业各类人员职业资格管理及执业注册管理。
(十二)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三篇:贵州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公布
《贵州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公布
日前,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贵州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审批、监管部门,加强对全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融资性担保行为,有利于融资性担保行业依法审慎经营、健康发展,将进一步增强融资性担保行业为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微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贵州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管理暂行办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对由自然人、企业法人、其他社会组织出资依法设立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融资性担保业务进行监督、管理。融资性担保业务是指担保人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债权人约定,当被担保人不履行对债权人负有的融资性债务时,由担保人依法承担合同约定的担保责任的行为。
《贵州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对全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设立、变更和终止,业务范围,经营规则和风险控制,监督管理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规范。我省境内的融资性担保机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500万元人民币,市(州、地)范围内经营业务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全省范围内经营业务注册资本不低于5000万元,跨省经营业务注册资本不低于1亿元。《贵州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我省融资性担保机构主要业务为:贷款担保、票据承兑担保、贸易融资担保、项目融资担保、信用保证担保等传统融资性担保业务;可兼营诉讼保全担保,投标担保、预付款担保、工程履约担保等非融资性担保业务,开展与担保业务有关的融资咨询、财务顾问等中介服务、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不得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受托发放贷款和受托投资等业务。融资性担保机构担保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10倍,担保赔偿准备金为责任余额1%,以自有资金投资不得超过净资产的20%。
《贵州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设立省融资性担保业务联席会议,由省经信委、省发改委、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工商局、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贵州银监局组成,负责研究制订全省融资性担保业务发展政策和业务监管制度,建立全省融资性担保机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协调解决融资性担保机构业务监管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办公室设在省经信委。省经信委负责注册资本5000万元(含5000万元)以上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审批、日常营运监管和风险处置;授权各市(州、地)人民政府确定的审批部门对500万元至5000万元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审批、日常营运监管和风险处置;指导和监督各市(州、地)审批部门的工作。
省经信委正按照《办法》规定,制定《贵州省融资性担保机构设立申报指引》等文件,方便各融资性担保机构出资人申报,指导各市(州、地)审批部门开展审批工作。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文件
黔府办发〔2010〕96号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贵州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贵州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 〇 一 〇 年 十 月 八 日
贵州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我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融资性担保行为,促进融资性担保行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管理暂行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融资性担保是指担保人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债权人约定,当被担保人不履行对债权人负有的融资性债务时,由担保人依法承担合同约定的担保责任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融资性担保机构是指由自然人、企业法人、其他社会组织出资依法设立的,经营融资性担保业务的担保机构。
本省行政区域内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设立、变更、经营活动和监督管理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建立省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联席会议(以下简称省联席会议)制度,省联席会议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工商局、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贵州银监局组成,负责研究制订全省融资性担保业务发展政策和业务监管制度,建立全省融资性担保机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协调解决融资性担保机构业务监管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省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为全省担保行业的主管部门和联席会议牵头单位,会同其他成员单位履行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监管职责,指导、督促市(州、地)、县(市、区)政府(地区行署)加强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监管和风险控制。第四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实行分级审批和监管。
第五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应当以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为经营原则,建立市场化运作的可持续审慎经营模式。
融资性担保机构与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客户的业务往来,应当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并遵守合同的约定。
第六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作为独立法人依法开展业务,不受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的干涉,并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第七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开展业务,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融资性担保机构应当为客户保密,不得利用客户提供的信息从事任何与担保业务无关或有损客户利益的活动。
第八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开展业务应当遵守公平竞争的原则,不得从事不正当竞争。
第二章 设立、变更和终止
第九条 设立融资性担保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应当经审批部门的审查批准。经批准设立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及其分支机构,由审批部门颁发经营许可证,并凭该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注册登记。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审批部门批准不得经营融资性担保业务,不得在名称中使用融资性担保字样,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条 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含5000万元)以上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审批;注册资本在500万元至5000万元之间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授权各市(州、地)人民政府确定的审批部门审批,并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备案。涉及财政出资的,应同时报同级财政部门和省财政厅备案。各市(州、地)融资性担保机构审批部门应接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按时报送有关材料。
第十一条 设立融资性担保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章程。
(二)有具备持续出资能力且信用良好的股东。
(三)有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注册资本。
(四)有资信良好、符合任职资格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合格的从业人员。
(五)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
(六)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
(七)省联席会议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第十二条 贵州省境内成立的融资性担保机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500万元人民币。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注册资本须为实缴货币资本,其来源应真实合法。
(一)经批准到省外开展担保业务的融资性担保机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1亿元;
(二)经批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担保业务的融资性担保机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00万元;
(三)经批准在省内市(州、地)范围内跨县域开展担保业务的融资性担保机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00万元。
第十三条 设立融资性担保机构,应向审批部门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设立申请书。载明拟设立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和业务范围等事项。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企业名称预核准通知书。
(四)章程草案。
(五)股东协议书,包括股东名册及其出资额、股权结构。
(六)具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以及持有注册资本5%以上股东的资信证明和有关资料。
(七)拟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证明。
(八)经营发展战略和规划。
(九)营业场所证明材料。
(十)省联席会议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资料。
各市(州、地)融资性担保机构审批部门批准成立融资性担保机构后,应于10个工作日内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备案。涉及财政出资的,同时报同级财政部门和省财政厅备案。
第十四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到省外设立分支机构的,应当征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的同意,并经拟设立分支机构所在地审批部门审查批准。
第十五条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其在贵州省境内设立的分支机构应当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审查批准。除应提供第十三条要求提供的资料外,还应当向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提供设立两名以上独立董事及首席合规官和首席风险官的有关资料。
第十六条 外商投资成立融资性担保机构应按注册资本规模向拟注册地市(州、地)人民政府确定的审批部门或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提交申请,经审批部门或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审核同意,出具项目成立批复后,再报省商务厅对合同、章程等要件进行审查。第十七条 经批准设立的外商融资性担保机构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和省商务厅的批准文件在30日之内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手续。逾期未完成的,原批准文件自动失效。外商融资性担保机构完成工商注册之日起6个月内,注册资本金应全部到位,并提交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报告到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和省商务厅备案。
第十八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有下列变更事项之一的,应当经审批部门审查批准:
(一)变更名称。
(二)变更组织形式。
(三)变更注册资本。
(四)变更公司住所。
(五)调整业务范围。
(六)变更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七)变更持有5%以上股权的股东。
(八)分立或者合并。
(九)修改章程。
(十)省联席会议规定的其他变更事项。
融资性担保机构变更事项涉及公司登记事项的,经审批部门审查批准后,按规定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变更登记。
以上变更,属注册资本在人民币5000万元以上(含5000万元)及变更后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以上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由市(州、地)人民政府确定的审批部门初审后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批准;注册资本在500万元至5000万元之间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由市(州、地)人民政府确定的审批部门批准后于10个工作日内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备案。涉及财政出资的,同时报同级财政部门和省财政厅备案。
第三章 业务范围
第十九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经审批部门批准,可以经营下列部分或全部融资性担保业务:
(一)贷款担保。
(二)票据承兑担保。
(三)贸易融资担保。
(四)项目融资担保。
(五)信用证担保。
(六)其他融资性担保业务。
第二十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经审批部门批准,可以兼营下列部分或全部业务:
(一)诉讼保全担保。
(二)投标担保、预付款担保、工程履约担保、尾付款如约偿付担保等履约担保业务。
(三)与担保业务有关的融资咨询、财务顾问等中介服务。
(四)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
(五)省联席会议规定的其他业务。
第二十一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可以为其他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担保责任提供再担保和办理债券发行担保业务,但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近两年无任何违法、违规记录。
(二)省联席会议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从事再担保业务的融资性担保机构除需满足前款规定的条件外,注册资本应当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并连续营业两年以上。第二十二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不得从事下列活动:
(一)吸收存款。
(二)发放贷款。
(三)受托发放贷款。
(四)受托投资。
(五)省联席会议规定不得从事的其他活动。第四章 经营规则和风险控制
第二十三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应当依法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和内审制度,保持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第二十四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应当建立符合审慎经营原则的担保评估制度、决策程序、事后追偿和处置制度、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并制定严格规范的业务操作规程,加强对担保项目的风险评估和管理。
第二十五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应当配备或聘请经济、金融、法律、技术等方面具有相关资格的专业人才。第二十六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和《担保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第二十七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收取的担保费,可根据担保项目的风险程度,在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由融资性担保机构与被担保人自主协商确定。但享受财政资金补助、减免营业税等优惠政策的融资性担保机构收取的担保费不得超过同期基准贷款利率的50%。
第二十八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对单个被担保人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0%,对单个被担保人及其关联方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5%,对单个被担保人债券发行提供的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30%。
第二十九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0倍。
第三十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限于国债、金融债券及大型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信用等级较高的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以及不存在利益冲突且总额不高于净资产20%的其他投资。
第三十一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不得为其母公司或子公司提供融资性担保。第三十二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应当按照当年担保费收入的5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并按不低于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的比例提取担保赔偿准备金。担保赔偿准备金累计达到当年担保责任余额10%的,实行差额提取。
审批部门可以根据融资性担保机构责任风险状况和审慎监管的需要,提出调高担保赔偿准备金比例的要求。
融资性担保机构应当对担保责任实行风险分类管理,准确计量担保责任风险。第三十三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与债权人应当按照协商一致的原则建立业务关系,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承担担保责任的方式。
第三十四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办理融资性担保业务,应当与被担保人约定在担保期间可持续获得相关信息并有权对相关情况进行核实。
第三十五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应当将公司治理情况、财务会计报告、风险管理状况、资本金构成及运用情况、担保业务总体情况等信息告知相关债权人。融资性担保机构应与债权人共同建立担保期间被担保人的信息资料交换机制,加强对被担保人的信用辅导和监督,共同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六条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和各市(州、地)人民政府确定的审批部门应建立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日常监管和风险处置制度,承担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日常营运监管和风险处置责任。其中,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联合各市(州、地)人民政府确定的审批部门对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含5000万元)以上的融资性担保机构进行日常营运监管和风险处置;各市(州、地)人民政府确定的审批部门负责对注册资本在500万元至5000万元之间的融资性担保机构进行日常营运监管和风险处置。
财政部门要积极参与地方融资性担保体系建设,加强对政府出资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财务监督,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加强对政府出资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管理,建立融资性担保机构财务信息管理体系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确保国有资产安全高效运作。
工商部门要做好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准入把关,做好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登记和年检,确保融资性担保机构合规经营。
银监部门应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与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合作,并跟踪监测涉嫌非法集资、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融资性担保机构。
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应将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有关信息纳入征信管理体系,为融资性担保机构查询相关信息提供服务。
公安部门应会同银监、人行等部门严厉打击、防范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洗钱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金融环境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第三十七条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和各市(州、地)人民政府确定的审批部门应建立健全融资性担保机构的信息资料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制度,从风险管理、担保资产信用质量、担保资金运用等方面对融资性担保机构实施监管记分制度,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经营及风险状况进行持续监测。
各市(州、地)人民政府确定的审批部门应于每年5月底前完成所监管融资性担保机构上一的概览报告。第三十八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应当按季度向审批部门报送真实、准确、完整的资本金运用情况、经营情况、财务会计报告、合法合规报告等文件和资料。同时,各级地方政府出资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应定期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财务会计报告。
审批部门应当根据审慎监管的需要,适时提出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资本质量和资本充足率要求。
第三十九条 审批部门根据监管需要,有权要求融资性担保机构提供专项资料,或约见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监管谈话,要求就有关情况进行说明或进行必要的整改。
审批部门认为必要时,可以向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债权人通报所监管有关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违规或风险情况。
第四十条 审批部门根据监管需要,可以对融资性担保机构进行现场检查,融资性担保机构应当予以配合,并按照审批部门的要求提供有关文件、资料。
现场检查时,检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向融资性担保机构出示检查通知书和相关证件。
第四十一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发生担保诈骗、金额可能达到其净资产5%以上的担保代偿或投资损失,以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涉及严重违法、违规等重大事件时,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向其监管部门报告,涉及违法犯罪的还应同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各市(州、地)人民政府确定的审批部门应于两个工作日内向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报告。
第四十二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应当及时向审批部门报告股东大会或股东会、董事会等会议的重要决议。
第四十三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应当聘请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审计,并将审计报告于次年1月底前报送审批部门。
第四十四条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应当会同人行、银监、公安等有关部门建立融资性担保行业突发事件的发现、报告和处置制度,制定融资性担保行业突发事件处置预案,明确处置机构及其职责、处置措施和处置程序,及时、有效地处置融资性担保行业突发事件。第四十五条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应当于每年年末全面分析评估本辖区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和监管情况,并于每年2月底前向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和省人民政府报告本辖区上一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情况和监管情况。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应当及时向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和省人民政府报告本辖区融资性担保行业的重大风险事件和处置情况。
第四十六条 建立贵州省融资担保行业协会(以下简称“担保协会”),履行自律、维权、服务等职责。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是担保协会工作的指导部门,担保协会在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的指导下,开展担保业务及人员培训、统计、服务标准制定、融资咨询、理论研究和对外交流,组织会员业务合作、协调会员与银行间相关事务活动。第四十七条 审批部门从事审批、监管工作的人员有违反规定开展工作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及本办法规定,由审批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九条 违反规定擅自开展融资性担保业务的,由审批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法处罚;擅自在名称中使用融资性担保字样的,由审批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责令改正,依法处罚。
第六章 附 则
第五十条 事业性质担保机构的变更、经营和监管比照公司制担保机构执行。鼓励事业性质担保机构转为公司制担保机构。
融资性再担保机构管理办法由省政府另行制定。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施行前已经设立的融资性担保机构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应当在2011年3月31日前达到本办法规定的要求,并获得融资性担保机构资格的核准确认。
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北京市住建委第三方评估管理办法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物业服务第三方评估监理管理办法》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0-07-08
京建发〔2010〕383号
各区县建委、房管局,各有关单位:
为了规范本市物业服务活动,维护业主、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建立和完善质价相符的物业服务市场机制,促进物业管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现将《北京市物业服务第三方评估监理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北京市物业服务第三方评估监理管理办法》
二〇一〇年六月二十六日
北京市物业服务第三方评估监理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本市物业服务活动,维护业主、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建立和完善质价相符的物业服务市场机制,促进物业管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219号令)及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物业服务第三方评估监理,是指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接受业主、业主大会、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有关部门的委托,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和合同约定,对物业服务质量和服务费用、物业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管理状况等提供专业评估监理服务的活动。
第三条 本市积极培育物业服务独立第三方评估监理机构;鼓励物业服务各方权益主体在确定物业项目收费标准、物业项目交接查验等环节及物业服务全过程,委托评估监理机构进行评估监理。
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从事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活动,应当遵循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
第二章 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活动
第四条 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接受委托从事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活动,应当与委托人签订书面评估监理委托合同,约定评估监理服务内容及费用。
委托人应当提供与委托事项有关的证明材料。业主应当提供身份证明、房屋权属证明;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应当提供备案证明;建设单位应当提供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立项、用地、规划等任一许可证明;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提供物业服务合同。
第五条 物业服务评估监理业务范围包括:
(一)物业项目交接查验;
(二)物业服务费用评估;
(三)物业服务质量评估;
(四)其他需要评估监理的事项。
第六条 建设单位向全体业主移交物业项目时,可以共同委托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进行交接查验。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依据《北京市新建物业项目交接查验标准》及其他相关规定,对物业管理区域内业主专有部分以外按照规定由业主共同管理的建筑物、构筑 1 物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物业项目图纸资料及设施设备运行维修记录等查验后出具查验报告。
全体业主选聘新的物业服务企业、其他管理人或自行管理时,可以共同委托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进行查验。
第七条 建设单位应当在销售房屋前确定物业服务事项和标准,从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第三方评估监理机构名录中,随机抽取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对服务费用进行测算,测算结果应当在销售场所予以公示,并写入房屋买卖合同和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建设单位应当同时向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提供项目类型、建筑面积、共用设施设备情况、拟承诺的服务事项及标准等相关资料。
业主大会首次选聘或更换物业服务企业时,可以委托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进行物业服务费用评估。
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等相关利害关系人就物业服务费用发生争议时,可以共同委托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进行评估。
第八条 业主、业主大会或其他相关部门可以委托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服务规范、行业标准及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等,对物业服务质量进行评估。
物业服务各方权益主体可以委托第三方评估监理机构在约定期间内对物业服务进行跟踪评估。
第九条 物业服务评估监理业务应当由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接受委托,个人不得承揽评估监理业务。
第十条 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及从事评估监理业务的人员与委托人、第三人或评估监理事项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评估的,应当回避。
第十一条 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与相关当事人应当协助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进行实地查勘,如实向评估监理机构提供必要的资料,并对其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二条 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合同约定的要求从事评估监理活动,并按照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评估规范出具评估监理报告。评估监理报告应当包括评估监理目的、依据和方法,评估监理日期和基准日,评估监理查勘数据,评估监理结果及有效期限,评估监理人员签章等内容。
第十三条 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应当保持评估监理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物业项目交接验收评估报告相关资料保管期限不得低于5年;物业服务费用评估、物业服务质量评估报告相关资料保管期限不得低于3年。
第十四条 物业服务查验交接报告和物业服务质量评估报告应当作为物业管理资料归档备查,其摘要文本在物业管理区域内予以公示。
第十五条 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按照“谁委托谁付费”原则,由委托人与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以物业服务项目查验点为基础协商确定收费金额。
建设单位向全体业主移交物业项目时,建设单位和全体业主共同委托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进行查验交接的,由建设单位承担评估费用。
第三章 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和专家
第十六条 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专业从事物业服务评估监理业务;
(二)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
(三)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开展评估监理业务所需设施、设备和办公条件;
(四)具有工程、管理、经济等相关专业类的专职管理和技术人员不少于5人;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符合上述条件的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应当到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市房屋行政 2 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公布备案机构名单。
第十七条 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物业服务评估监理专家库并定期公布专家名单,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从事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时应当从专家库中选择专家。
物业项目交接双方共同委托评估监理机构进行查验交接的,委托人可以从专家库中选择专家,也可以从专家库外选择专家。
委托人在专家库外选定专家的,应当向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提供专家的简历和具体联系方式。
第十八条 物业服务评估监理专家出具评估意见并对评估监理机构负责;评估监理机构出具评估监理报告并对委托人负责。
第十九条 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应当按照本市相关规定从事评估监理业务,不得出具有偏向性、虚假内容、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的评估监理报告。
第二十条 物业服务评估监理专家在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活动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以个人名义出具评估监理报告;
(二)收受委托合同以外的酬金或其他财物,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三)与委托人串通损害相对人利益;
(四)允许他人以自己的名义从事物业服务评估监理业务;
(五)签署有偏向性、虚假内容、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的评估监理报告;
(六)法律、法规、规章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 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十九条规定的,由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公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二条 物业服务评估监理专家违反本办法第九条、第十条、第二十条规定的,由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约谈告诫;情节严重的,取消专家资格并予以公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三条 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由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记入企业信用档案;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0年10月1日起实施。
第五篇:北京市住建委2012年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要点
北京市住建委2012年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2012-2-16]共阅[27]次
京建发〔2012〕45号
2011年,市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进一步完善了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和制度,创新了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机制,加强了对保障性住房、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质量管理,加大了施工质量监督的执法力度,针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区域开展了专项执法检查,强化落实了工程参建各方的质量责任,全市建设工程质量总体处于受控状态。2012年,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将继续充实和完善工程质量监管政策规定,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努力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一、总体思路
2012年,市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以工程质量为核心,以落实工程质量责任为重点,以在全市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为载体,完善各项法规制度,创新质量管理机制,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夯实质量管理基础,杜绝重大质量事故,突出抓好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和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确保建设工程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保证首都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二、工作要点
(一)继续完善法规制度,强化落实质量责任
一是开展《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立法研究。结合现行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从工程质量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工程质量主体责任、注册执业人员管理、工程质量保修、质量监督机构定位、行政处罚等方面对全市工程质量监管体系进行充分调研,进一步创新管理机制、落实工程质量主体责任,为北京市质量管理地方法规的制定打下基础。二是完成《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的制定。进一步强化工程质量监督的法律地位和执法属性,改进监督方式,加强监督执法队伍建设,提高监督执法工作效能,全面加强和改进全市质量监督执法工作。
三是加强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管理的意见》,进一步强化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质量管理。
四是按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和《北京市建设工程检测资质和人员动态监督管理办法》,研究制定《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信用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监管标准》,建立检测资质预审制度。开展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能力评估的研究,推行检测机构能力评估制度,确定我市检测机构检测能力评估的方法和评估标准。
五是加强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全面规范本市建筑市场进一步强化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意见》。研究制定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的配套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企业、项目及其主要管理人员的质量责任,强化技术管理工作。
六是深入研究有关监理工作管理规定。充分发挥监理在工程建设当中“三控两管”及安全监理作用,从明确职能创造保留人才环境入手,加大对监理企业的培育力度,研究制定本市专业监理工程师管理、建设工程监理取费及监理企业人员约谈、考核的若干规定,切实落实质量监理责任。
七是研究制定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现场参建方各类人员配备标准,防水设计、施工管理和实体工程质量检测验收管理办法,全面提升各类人员的工作责任和工程质量水平。八是在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做好住宅分户验收有关要求的基础上,针对我市《关于加强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研究对有关内容进行优化,使之更具实用性、可操作性。
(二)坚持创新管理机制,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1.全面提高工程监理整体水平。
一是督促监理企业与监理人员切实履行监理责任,认真贯彻《北京市工程监理企业资质及人员资格动态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对监理单位和人员的动态监管,建立并完善监理企业和监理人员的信用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监理单位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二是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工程监理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从培训教材、培训的方式、考试及发证各个环节入手,完善工程监理人员培训考试流程;同时,规范监理例会记录、日志、月报的撰写内容,出台示范文本,利用2至3年的时间,完成对全市工程监理人员的培训。
2.扎实推进检测行业健康发展。
一是逐步完善检测管理信息系统和检测机构及人员的信用评价管理体系;强化对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及人员的动态管理,督促检测机构认真履行质量责任,确保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和措施真正落实;加大对伪造数据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治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格处理;充分发挥好协会的作用,支持其做好推行工程质量检测行业执业准则、净化检测市场等行业自律的工作;逐步建立检测行业资质预审制度和市场准入清出机制,扎实推进检测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是在质量检测机构能力验证工作的基础上,试点对30家混凝土生产企业实验室检测能力进行验证,积累经验后在全市预拌混凝土企业中推广。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必须保证检测数据自动采集、数据真实、实时上传,同时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结果不合格情况报送工作的通知》(京建法〔2011〕8 号)要求,及时报告检测中发现的问题。
3.强化落实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责任。
一是研究制定北京市预制构件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市、区县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大对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和生产过程的监管,督促预拌混凝土企业落实质量责任。
二是对混凝土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产品质量等环节实施重点抽查。对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不合格原材料、偷工减料、未按规定检验的预拌混凝土企业及分站依法进行查处,并将不合格原材料的供应单位移送质量技术监督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
4.规范提高工程竣工备案管理。
一是进一步规范工程竣工备案工作。认真贯彻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有关政风行风建设工作部署,强化市和区县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力度,着手研究制定北京市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管理规定,依法行政,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二是进一步加大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行政管理创新力度。做好新备案系统应用工作,实现全市备案工作网上申报、实时查询办理过程、即时告知办理结果,即时公开备案信息,服务社会,提高办事效率。同时通过竣工备案数据信息化,继续研究委内处室之间、市区两级之间的工作联动,加强备案数据应用工作。
三是加强对建设单位竣工验收备案工作监管力度。通过改造后的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工作系统与工程质量监督系统进行衔接及时获取工程竣工验收监督情况,严肃查处违反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
5.积极稳妥做好信访投诉工作。
一是继续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信访原则,进一步加强市、区县两级信访工作联系机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同时建立工程质量投诉统计分析通报制度,按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克服困难、扎实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二是各区县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涉及工程质量引发的群诉群访,加大对重点事项排查和预警工作力度。在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重的大环境下,提高认识,认真分析工程质量信访管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要求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从严从细,从源头上预防质量群诉群访事件。
(三)全力抓好质量监管,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1.加大保障性住房监管力度。
一是继续坚持“以区为主,全市统筹”的原则,强化属地监管责任,完善保障性住房工程监督执法模式。区县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监督执法的具体实施工作,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负责组织开展全市保障性住房工程的专项监督执法工作。2012年是保障性住房工程施工面积和竣工的高峰年,在建规模将达到5800万余平方米、68万套,全年竣工各类保障性住房7万套,同时,还将启动新增五片棚户区和全市882栋简易楼的改造。市和区县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将加大质量监督执法力度,健全质量保障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实行专项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完善网格式执法检查制度,规范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重点加强对建筑材料、建设过程质量控制、竣工验收全过程监管,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提升,确保质量安全。
二是认真抓好保障性住房小区的水、电、路、气等市政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市和区县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根据施工许可范围加强对小区配套建设的市政基础设施的质量监督执法,督促建设单位按照建设方案确定的竣工验收计划组织对住宅小区工程进行竣工验收,确保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与小区工程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
三是努力抓好重点村回迁房工程质量。50个重点村回迁房工程全部纳入保障房管理,纳入工程质量网格执法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强化质量执法,督促建设单位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依法承担重点村回迁房工程质量的全面管理责任,确保50个重点村回迁房工程责任落实、质量可控。市监督总站每月对各区县至少一项结构在施的重点村回迁房工程开展网格执法检查,相关区县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每季度(市监督总站每月)向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报告50个重点村回迁房网格执法检查情况。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定期组织召开工程质量通报会,及时研究解决重点村回迁房工程监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较差、存在严重工程质量问题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利用“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状态考评系统”,定期公示考核排名及考核结果,督促各责任主体单位履行质量职责。四是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建设单位要严格履行法定的项目建设程序,规范招投标行为,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第三方检测制度、分户验收制度、永久性标牌制度等。严格建筑材料验核制度,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工程建材和部件供应质量终身责任制。
2.强化轨道交通工程质量管理。
一是建立和完善轨道交通工程质量风险防范和质量控制体系。突出抓好轨道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评估工作,逐步实现评估和监管工作的科学化,精准化,标准化,信息化。从建筑材料、施工工艺、质量验收等环节入手,研究解决轨道交通工程渗漏等影响使用功能等质量问题的有效措施。各参建单位要建立工程质量风险源管理工作机制,加强对工程质量风险源、分级控制体系技术措施的管理,落实质量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二是继续研究完善轨道交通工程监管模式,加强市和区县两级工程质量监督执法
工作,制定工作程序和相关制度,继续有效发挥两级质量监督机构作用。监督检查参建单位严格落实有关标准规定,保证防水施工各项工艺要求落实到位,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依据规范抓好验收工作。适时组织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有关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对轨道交通工程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等进行专项检查。
3.健全完善抗震节能质量监管。
创新建筑抗震节能综合改造工程质量监管方式,加大监督力度。加强对建筑抗震节能改造工程设计变更重新报送施工图设计审查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强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实施的建筑材料采购单位备案和重要建筑材料供应单位备案工作,严格执行建材供应商责任追溯制度;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在监督执法检查中,要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审查合格的图纸实施,严格材料进场检验制度,认真贯彻执行抗震设防和建筑节能要求和规定。
4.加大工程质量监督执法力度。
一是继续组织开展全市建设工程质量专项执法检查。以全市在施工程实体质量和建设参与各方质量行为为主,重点检查保障性住房工程、轨道交通工程、抗震加固及建筑节能改造工程;同时,对施工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二是继续做好全市安全质量网格管理工作,大力开展工程质量执法检查。突出重点环节监管,加大专项执法检查力度,重点对基坑开挖及支护、结构工程抗震构造施工、建筑节能、二次结构、见证取样质量管理等内容进行检查。
(四)积极开展专项整治,营建良好发展环境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开展以治理“不按照设计图纸施工、不按照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不按照要求对建筑材料进行检验”为主题的全市工程质量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增强企业重质量、讲质量、抓质量的质量主体责任意识,提高我市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推动工程质量稳步发展。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将重点开展保障性住房和轨道交通工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的专项执法检查,通过开展“查质量意识、查质量水平、查质保体系、查标准执行、查现场管理、查保修服务和排除质量隐患”为主要内容的“六查一排”活动,减少“三不按照”等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强化责任主体质量意识;通过组织协会开展质量培训教育和先进质量方法交流推广活动,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质量法制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通过抓典型企业、树样板工地,在全市工程施工现场组织开展保障性住房工程、轨道交通工程、建筑抗震节能综合改造工程、安装工程、绿色施工工程等现场观摩、交流活动,促进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增强工程质量责任意识。
各参建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对工程质量重要性的认识,主动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建立健全企业和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体系,依据有关规定和合同约定,承担相应的质量责任和义务。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要建立健全严格的质量监控制度,认真落实《北京市注册建造师执业管理办法》中关于项目负责人应在规定的建设工程管理文件上签章的规定,以确保工程建设责任主体能认真履行法定的建设程序和承担相应的质量责任。针对重点问题,采取专项措施,重点突破,治理问题发生频率较高的外窗质量、房屋渗漏、墙体、屋面的温度裂缝、保温墙开裂等工程质量问题要有针对性,要抓住主要矛盾,重点突破,力求取得实效。市、区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主管部门要分别采取措施进行专项治理,强化工程质量安全日常监管,严格执法处罚,坚决遏制违法违规行为。
(二)完善机制,加强监督机构自身建设。
市、区县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进一步规范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质量监督行为,落实政府监管的层级质量管理责任体系。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要认真履行监督执法的职责,对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实施监督检查,督促各方主体质量责任的落实,通过创新监督执法工作方法,完善质量巡查和差别化监管制度,强化工程质量监
管的执法属性,落实各方责任主体的责任,提高监督工作的公正性和执法效能。
(三)加强联动,强化质量状况综合评估。
充分调动和利用各种监管资源,采用市场和行政监管手段,加强对参建各方主体质量行为的监管,对随意降低质量标准、擅自违规变更设计、肆意违反强制性标准等违法违规行为或存在严重结构安全隐患的工程建设责任单位和个人,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从严、从快进行处罚。同时通过建立现场、市场联动机制,促进建筑市场形成奖优惩劣机制,实现企业和从业人员动态监管,给诚信者更加宽松的市场环境,对失信者强化监督限制市场准入。
(四)完善制度,加强质量信息分析通报。
继续完善工程质量管理、备案管理和信访管理工作例会制度,坚持建立工程监督执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专项执法检查质量通报会制度,及时分析反馈全市工程质量基本状况,向各区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各大集团进行通报,对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较差、存在严重工程质量问题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市和区县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根据日常监督执法检查情况,结合各工程参建主体的评价,对各主体质量状况进行综合考核,同时应用于建筑市场管理。
(五)强化执法,加大工程监督执法力度。
市和区县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将加大对工程质量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对检查中发现质量问题的工程项目,及时发出整改通知,责令限期进行整改;对质量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发现和处理,情节严重的,对责任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实施质量管理约谈告诫,并应采取限期停止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招标投标资格等行政管理措施,纳入动态监管和信用评价体系监管。对于涉嫌犯罪的按照《北京市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试行)》移送公安机关查处并报检察机关备案。
附件: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2012年质量网格检查计划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2012年质量网格检查计划
市和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委要做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网格执法工作,每月应从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中,根据区、县监督工程总量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工程,按照每月检查计划进行现场执法。
1-2月:组织开展以冬期施工质量管理为重点的执法检查。
3月:组织开展以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及运行为重点的执法检查。
4月:组织开展以见证取样质量管理为重点的执法检查。
5月:组织开展以市重点工程为主的基坑开挖及支护质量、结构施工质量和见证取样管理为重点的执法检查。
6月:组织开展以保障性安居工程为主的上半年市、区两级网格联合执法大检查。7月:组织开展以发包承包、企业资质、人员资格为重点的综合性执法检查。8月:组织开展以结构工程抗震构造施工质量为重点的执法检查。
9月:组织开展以建筑节能工程(含改造工程)、二次结构为重点的执法检查。10月:组织开展以商品住房工程厕浴间防水、门窗工程、暖通、电气工程为主的执法检查。
11月:组织开展以保障性安居工程为主的下半年市、区两级网格联合执法大检查。
12月:组织开展以冬期施工质量管理、暖通、电气工程为重点的执法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