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复旦学者发现干扰素抗病毒机制
复旦学者发现干扰素抗病毒机制
诱导肝非实质细胞分泌“外体”来高效抗病毒
来源:医师报 2013-07-16 14:23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教育部、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袁正宏研究员率领课题组李建华博士等历经4年多研究发现,干扰素-α通过促使肝脏非实质细胞分泌“外体”,后者携带抗病毒作用的蛋白和核酸等分子在细胞间传递后发挥抗病毒作用。(Nature Immunology.2013年7月7日在线版)
据悉,干扰素-α是最早获批治疗肝炎的抗病毒药物,但其抗病毒作用机制仍不明确。“外体”是由细胞主动分泌、直径30~100 nm的微囊结构,在细胞间通讯中有重要作用,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
袁正宏课题组研究发现,肝窦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可分泌“外体”。在干扰素-α诱导下,分泌出的“外体”通过特定方式转运到易受病毒感染的肝细胞中后,会抵抗或清除乙肝病毒感染。进一步运用蛋白印迹、生物芯片和核酸定量等方法进行研究后发现,经干扰素-α诱导所分泌的“外体”的蛋白和核酸富含多种抗病毒成分。“外体” 除可抑制乙肝病毒外,还可抵抗丙肝病毒、鼠肝炎病毒和腺病毒复制和侵袭。存在于“外体”中的抗病毒分子不易被病毒所影响和阻断,且抗病毒分子多种多样,本领更强,使病毒无法产生耐药变异。因而,干扰素-α 诱导细胞分泌的“外体”具有广谱、高效的抗病毒作用。袁正宏课题组还发现,如果阻断小鼠模型中“外体”的有效释放,小鼠的肝炎严重程度则会明显加重。因此,“外体”或可用来治疗病毒感染。
第二篇:美国科研人员发现抗病毒化合物
美国科研人员发现抗病毒化合物—防御素
来源:哈尔滨中科时间:2013-01-10责任编辑:哈尔滨中科技术部
科研人员最新发现一种抗病毒化合物,这种阻止病毒进入细胞的化合物叫做防御素(defensins),同时它也能防止细胞外膜融合其它的病毒,该研究由国家儿童健康与发育机构、国家心肺血研究中心以及国家健康中心和加州洛杉矶大学协作完成。
相关文章发表在9月11日的《自然免疫学》杂志中,研究由美国国立卫生院资助。该发现第一次为诸如HIV和流感病毒等的防御机制做了充分的阐述,它将最终导致产生新的防病毒病策略,并让人们更多地了解病毒性传染方面地知识。
病毒侵染细胞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先将病毒外衣膜束缚起来或绑定细胞外膜。然后使病毒外膜与之结合或融合为细胞膜。两个细胞膜融合后,病毒将其遗传物质释放到细胞中。
在第一步过程中,细胞产生的防御素与病毒结合。这种细胞包括白细胞(一种典型的免疫细胞)和许多器官及组织的上皮细胞。在近期的研究中。研究人员研究了取自肺部内表面的上皮细胞。发现防御素可以通过融合病毒和细胞膜来阻止流感病毒进入细胞。特别是α防御素和β防御素这两种不同的防御素对抗过滤性病原体的影响。
许多细胞和病毒的外膜分子是糖蛋白,它们就像刷子一样突起。
当病毒传染细胞时,糖蛋白在细胞和病毒表面迅速分散,这时病毒膜向细胞膜扩散。它们交叉并最终融合在一起。
防御素则斜插在糖蛋白上以防病毒和细胞糖蛋白的扩散。防御素并不能杀死病毒,它们只能阻止它进入细胞,而被阻挡在外的病毒会被免疫系统细胞破坏。
研究人员还研究了甘露聚糖结合凝血素,肝脏生成的一种化合物。它也能像防御素一样保护细胞不受病毒侵害。研究人员发现甘露聚糖结合凝血素以与防御素相同的方法阻止病毒入侵,也是以与糖蛋白交叉结合的方式作用。
深入了解防御素结合糖蛋白的机制以及防御素在产生微小变异的情况下对抗病毒感染的有效性是否有所改变等,可为预防病毒病提供新的研究策略,研究人员亦可借此研制出防御病毒的新药物。“人”如其名,细胞防御素(Defensins)能够阻止病毒进入细胞,但人们对它究竟是如何将病毒拒于细胞门外的却不大清楚。现在,美国儿童卫生研究所进行的一项新研究揭示出这种化合物能够阻止病毒与细胞的外膜融合。研究的发现公布在9月11日的NatureImmunology上。
新发现对细胞抵御像HIV这样的危险病毒的前线防御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并且最终将促进预防病毒疾病的新策略的诞生及增加人们对一些个体更能抵抗某些病毒感染原因的了解。
病毒感染细胞采用“两步走”政策:首先,病毒的外衣即包膜死缠烂打地粘着到细胞的外膜上;接着,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在一起。两个膜融合后,病毒就将它的遗传物质插入到细胞中。
防御素是由最先接触病毒的一些细胞产生的一种天然化合物。这些处于战争最前线的细胞包括白细胞和上皮细胞,它们通常矗立在一些器官和组织的表面。在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对肺内表面的上皮细胞进行了研究,并发现防御素通过阻止病毒和细胞膜融合使流感病毒进不了细胞的门。他们研究了两种不同类型的防御素theta-防御素和beta-防御素的抗病毒作用。
细胞和一些病毒的外层都覆盖着像毛刷子一样的一层糖蛋白。研究人员发现防御素与糖蛋白交叉结合,从而防止病毒和细胞糖蛋白分开。防御素不能杀死病毒,它们只是让病毒吃个“闭门羹”无法进入细胞。没能进入细胞的病毒接着会被免疫系统的细胞摧毁。
Chernomordik和同事还研究了肝脏产生的mannan-bingding凝集素。和防御素相同,这种化合物也能预防病毒的感染,并且其作用方式与防御素也相同,即与糖蛋白交叉结合。
对防御素的研究最终将帮助人们找到防止病毒性疾病的新策略。通过了解防御素与糖蛋白的结合机理,研究人员或许能够设计出阻止病毒进入细胞的新药。(生物通记者杨淑娟)
阻止病毒进入细胞的化合物被称为抵御素,目前,根据NIH的研究者的研究,抵御素通过阻止病毒与细胞膜发生融合来阻止病毒进入细胞。
DuaneAlexander博士称,这个发现让我们对第一道防线抵御HIV及流感病毒等病毒有了基本的认识。这个发现最终会导致防治病毒性疾病的新方法出现,而且能增强我们的认识,从而对一些人对某些病毒更有抵抗性的机制更加清楚。
Chernomordik博士称,病毒感染一个细胞需要两步,首先,病毒的包被必须与细胞的外膜接触或结合。其次,病毒的包被与细胞的外膜发生融合,然后病毒的基因物质进入到细胞中。
细细胞在与病毒第一次接触时会产生抵御素,这些细胞包括白细胞、上皮细胞。
第三篇:我国科学家在抗病毒天然免疫的分子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
病毒感染引起严重的慢性或突发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艾滋病、非典型性肺炎和禽流感等。尽管随着各种疫苗的问世,一些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病毒的快速变异等原因,科学家们至今还没能研制出预防和治疗一些重要传染病(如丙型肝炎,艾滋病和禽流感等)的有效方法。在寻找抗病毒感染方法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对病毒本身的理化特性、基因变异、种间传播、抗药和致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对宿主细胞和机体抗病毒感染的免疫机理关注较少。实际上,宿主机体在进化过程中出现了高度复杂和精细的免疫机制,研究宿主抗病毒感染的免疫分子机制,已经成为开发新型、高效抗病毒药物所亟待解决的重要基础问题。北京大学蒋争凡研究员及其团队在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以及国家973项目等资助下,针对细胞抗病毒天然免疫的信号传导机制开展研究,首次报道了一条通过转录因子STAT6连接天然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信号传导通路。
以往的研究认为STAT6的功能与介导体液免疫的Th2细胞发育密切相关,对STAT6的研究也多集中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反应疾病中。蒋争凡实验室的研究发现在机体抗病毒天然免疫过程中,存在一条依赖于STAT6的信号途径。病毒或胞浆内的病毒核酸分子通过其受体激活接头蛋白STING(也称为MITA或ERIS),继而招募STAT6和在天然免疫中起关键作用的激酶TBK1, 并引起STAT6蛋白的Ser407、Tyr641位点磷酸化,活化的STAT6分子形成二聚体进入细胞核中行使转录因子的功能,上调一类特异性的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表达,继而招募多种免疫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等)达到病毒感染部位,引发机体的抗病毒免疫反应。该课题组从分子、细胞到动物整体多个层次系统研究,阐释了病毒感染引发STAT6激活,从而诱导机体免疫反应的重要信号通路,为人们进一步认识免疫系统如何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机制提出了新思路。此项成果于2011年10月14日以Article形式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Cell上在线发表。
第四篇:邮储银行违规风险发现机制的构建
邮储银行违规风险发现机制的构建
违规风险的控制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过程中的重点。在现阶段,邮储银行的违规风险发现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行内业务条线、区域检查中心、外部监管单位的检查,包括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和专项检查;会计核算稽核中心的事后稽核;定期召开风险委员会,由各个部门提出风险议题,统一组织讨论;不定期组织的,主题各异的,全行性开展的内控风险排查活动。
一、现行违规风险发现机制的弊端
现行的违规风险发现机制较为传统和简单,同时存在一定的弊端。
1.发现风险的被动性。风险固有而存在,但现行机制下对风险的发现往往以违规事实为依据,通过发现违规事实从而发现风险,总是提示已经造成一定负面效应的风险,而对还未产生负面效应的风险盲然不觉。换言之,风险的发现与解决存在着较大的被动性。
2.判断风险的标准性。目前在对风险的判断上,缺乏统一的标准。对于风险,不同的检查主体对业务的了解程度不同,对风险承受能力不一,导致在不同主体的判定下,对是否为风险的认定不一致,对风险影响程度的定性不统一。
3.报告风险的主动性。现行机制下,违规风险的报告者与发现者均为后台人员,作为直接接触违规风险的直接执行人员,反而缺乏直接发现与报告风险的动力和机制。
二、违规风险发现机制的完善与发展
(一)风险识别
1.风险识别的基本要求。(1)风险识别标准的统一性。在风险识别中,管理部门需要识别不确定性的存在,即不确定一项风险是否将会发生,何时发生,或它发生时的精确影响。管理部门首先应对一系统列的违规风险进行判断与定义,直接执行人员、主管部门、监管部门三者对风险的判断标准应趋于统一。(2)风险识别的联系性。构成风险的事件通常不是孤立发生的。一个事件会波及另一个事件,它们总是并存发生的。在风险事件的识别中,管理层应当明白一个事件怎样与另外的事件相关联。通过评估风险事件之间的关系,来决定管理者的着力点应着重于何处。同时,将潜在的风险事件归纳起来分类是必要而有用的。通过在行内至下而上地归集汇总风险事件,有助于逐步理解了风险事件之间的关系,获得用于风险评估的基础信息。通过对同类风险事件的归类,有助于管理部门更好地确定机遇和风险。(3)风险识别的双面性。某个事件的发生总是有消极的影响或积极的影响,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产生消极影响的事件代表风险,风险的消极影响是指某个事件将要发生并对完成目标有不利影响。它要求管理部门做出评估并反馈。产生积极影响的事件代表机遇,或削弱风险的消极影响。机遇是指某个事件将要发生,并有可能对预定目标和创新价值产生积极作用。机遇事件能促进管理部门策略或目标实现的进程,因此管理行为应与机遇相适应。管理部门不应只识别消极影响的事件,而应同时对产生积极影响的事件产生回应。
2.风险识别的基本方法。(1)风险委员会的功能完善。明晰风险委员会的目标。提倡风险委员会以收集企业整体对事件清单的知识为目标,同时引入职能不同的部门代表作为讨论主体。会议的结果好坏通常取决于参加者的层次是否多样化,因为层次的多样化决定了会议中所能得到信息的广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讨论的深度。在会议开始之前,会议组织者应促进各讨论主体对所讨论议题充分地进行内部沟通,并且使各讨论主体找出最有效的方式以表达本单位的想法;在研讨会的开始,建立讨论的基本规则;认可参加者不同的风格和人格类型,考虑怎么优化他们的贡献;确认要关注哪些目标,哪类目标,哪类事件;受邀请的会议参加者数量控制在15人之内;实际地确定预期结果,以确定讨论会所欲达到的目标。会议议程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①介绍。解释会议背景和各个参加者被邀请的理由,解释基本规则。②解释会议流程。明确会议流程,对每个目标,将提示从以下因素讨论相关事件及他们的相互作用:外部、内部、经济、基础设施、自然环境、人员、政治、进程、社会、技术;解释会议流程制定的原因。③探索目标。确认会议讨论的目标事件,并确定目标事件的关联事件;确认对风险的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确认内部机构对风险容忍程度和公众舆论对风险的可接受程度;讨论影响目标事件的潜在内外部因素;确定哪些事件代表风险,哪些事件代表机会;考虑多个风险因素如何影响目标事件,以及各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④下阶段和结束。发布研讨会结果,要求所有参加者在48 小时之内明确下一步行动计划。(2)图表分析法。用图表来列示有代表性的业务流程,以使参与者更好地理解输入元素、参与者、输出和所负责任之间的内在关系。一旦发生风险事件,参与者就能迅速辨别风险并考虑问题处理的方式。在流程分析中,不仅应通过图表表示过程,还应明确描述过程中的各关键步骤及其潜在风险。(3)最重要事件指示器。最重要事件显示器,也叫最重要风险显示器,是洞察潜在风险事件的一种定性或定量分析方法。由特定机构将重要的风险事件收集整理,优化排序,最重要风险显示器必须及时供给那些依靠信息的管理者,可以是每日、每周、每月,甚至是随时。(4)损失事件数据追踪。持续监测已发生损失事件的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运用,有助于预测将来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并量化其伴生的损失。将所收集的数据整理成损失事件数据库,该数据库需包含标准的事件信息,并能及时将信息反馈给管理者。在建立损失事件数据库的基础上,结合对已发生事件的认识,结构性的知识,以及对损失事件相互关系的了解,有助于开发预测模型以辨认风险事件。数据追踪和预测模型的开发可考虑在签订合同的基础上外包至第三方服务提供者。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风险识别的辅助与补充,通过风险评估,能更好地确认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并能更好地帮助企业的管理人员对风险做出反馈与处理。
1.同时关注内在风险与追加风险。风险包括内在的风险和追加的风险。内在风险对企业来说是某些行为缺失造成的风险,管理部门可以通过采取措施改变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影响;追加风险是管理部门对风险做出反馈之后又产生的风险。风险评估首先针对的是内在风险,一旦风险反馈已完成,管理部门就开始考虑追加风险。
2.关注风险的可能性与影响。风险评估包括两个方面:可能性和影响。可能性意味着事件发生的可能,而影响意味着它的后果。可能性和影响被普遍应用于各个方面,“可能性”意味着事件在性质方面发生的可能,比如高、低,或其他评判标准,“可能”意味着一种量上的标准,比如百分比、发生概率或其他数量上的尺度。
3.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如何确定与评估风险,并进行合理的企业资源分配是困难且富有挑战性的。低发生率和潜在影响小的风险通常不被更进一步的考虑;另一方面,具有高发生率和重要意义的潜在风险需要受到更多的关注;而介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情形的风险通常更加难以确认和评估,谨慎小心的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三)其他注意事项
1.在任何制度下发生,应伴随有唯一的违规风险判别标准。该判别标准不仅包括是否违规的风险判断,还应包括风险等级的判断。
2.在系统建设时,系统自身应有良好的逻辑判断,对一些关键参数应有系统设置与监控。良好的系统不仅应能帮助直接操作人员遵循规章制度进行操作,还应能及时向管理者与监控者反馈违规信息:哪些环节的差错冲击较多较频繁,从而使管理者能及时收集直接操作人员的行为偏好,并对直接操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
3.并非所有的违规风险都具有消极作用,部分违规风险的存在也能提示管理者与规章制定者,规章制度本身存在问题。管理者与规章制定者应及时通过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技术处理这些积极的信息,使规章制度本身更具规范性与可操作性。
(作者单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福建省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