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闻出版总署关于采取切实措施制止虚假报道的通知
新闻出版总署关于采取切实措施制止虚假报道的通知
(新出报刊„2009‟29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局,解放军总政宣传部新闻出版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报刊主管部门,中央各报刊出版单位:
近一段时间以来,由于一些报刊不断出现严重失实报道,个别采编人员炮制虚假新闻,一些报刊转载未经核实的报道,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损害了新闻单位的权威性、公信力。为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保护新闻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真实是新闻工作的生命。报刊出版单位要完善新闻采编管理制度,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新闻报道真实、全面、客观、公正。新闻机构及其新闻采编人员从事新闻采访活动,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要认真核实报道的基本事实,确保报道的新闻要素准确无误,不得编发未经核实的信息,不得刊载未经核实的来稿,不得徇私隐匿应报道的新闻事实。
二、新闻队伍是新闻工作的重要生产力。报刊出版单位要加强新闻队伍建设,切实把好进人关、用人关和考核关。聘用采编人员之前,必须对拟聘人员进行全面考查,严格审查其从业经历,对存在搞虚假报道、有偿新闻、利用新闻报道谋取不正当利益等不良从业记录的人员,报刊出版单位一律不得聘用。要建立健全采编人员上岗培训和在岗培训制度,要采取措施保证采编人员的学习时间,定期组织采编人员集中学习,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等的学习和教育。
三、完善社会保障是稳定新闻队伍的重要保证。报刊出版单位要规范用工制度,建立健全采编人员社会保障制度。对符合新闻采编从业资格条件的人员,经考试、考核合格后,应按照《劳动合同法》等法律规定签订劳动聘用合同,及时为采编人员申领新闻记者证,按期做好采编人员的“三险”缴纳工作,按时足额
发放采编人员工资并为采编人员正常开展工作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要严格区分采编人员和经营人员身份,不得向采编部门及采编人员下达经营指标,经营人员不得以采编人员名义开展活动,采编和经营工作要做到部门分开、岗位分开、人员分开。
四、规范采访活动是确保新闻真实的重要保障。报刊出版单位要制订采编人员从事采编活动的规范要求,建立健全内部管理监督机制。报刊出版单位要进一步完善新闻报道的内部选题报批制度、采访安排计划和新闻稿件审签制度,进一步规范采访编辑流程,完善稿件三审制度;记者开展采访活动必须认真核实新闻消息来源,主动出示新闻记者证,全面采访新闻当事人,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确保新闻事实准确无误;记者报道新闻事件必须进行实地采访,严禁依据道听途说制造或编写新闻,不得凭借猜测想象改变或歪曲新闻事实,杜绝无中生有、胡编乱造,严禁采编人员滥用舆论监督权,严禁采编人员利用采编活动谋取不正当利益。
五、严格审核转载内容是防止虚假、失实报道扩大传播的重要环节。转载新闻报道必须事先核实,报刊出版单位要建立健全新闻转载的审核管理制度。报刊转载新闻报道事先必须核实,确保新闻事实准确无误后方可转载,不得转载未经核实的新闻报道、社会自由来稿和互联网信息,严禁歪曲原新闻报道事实、擅自编写或改变原新闻报道内容的行为。
六、完善问责制度是遏制虚假、失实报道的重要手段。报刊出版单位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因记者采访不深入、不全面、不客观导致报道失实的,报刊总编辑要代表单位在本报刊上公开道歉,报刊出版单位要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因记者未实地采访,仅凭道听途说编写虚假报道的,报刊总编辑要代表单位通过本报刊和当地两家以上主要媒体公开道歉,报刊主管单位要追究报刊主要负责人以及记者、责任编辑、分管领导等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蓄意炮制和炒作虚假新闻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损害国家形象和公共利益的,报刊总编辑应引咎辞职,主管单位要追究报刊负责人责任;因未核实转载虚假、失实报道的,报刊总编辑要代表单位在本报刊上公开道歉,报刊出版单位要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导致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要支持受害方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七、报刊主管主办单位要切实履行管理责任,加强所属报刊的导向管理,建立健全报刊管理制度,严肃查处报刊虚假、失实报道,严肃处理刊载虚假新闻的相关责任人,并向社会公开通报处理结果。
八、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要加强监管,严肃查处损害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虚假、失实报道,责令有关报刊公开更正,并视情节轻重依法对报刊做出警告、罚款、停业整顿的行政处罚;对经查实采写虚假、失实报道的记者,要给予警告,并列入不良从业记录名单,情节严重的要吊销其新闻记者证,五年内不得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情节特别严重的,终身不得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监督报刊主管主办单位对负有管理责任的报刊负责人做出处理。
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各报刊主管主办单位要根据本通知精神,要求各报刊出版单位主动开展自查自纠,建立健全报刊采访活动的有关制度,进一步规范新闻采编工作,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制止虚假报道,切实维护新闻单位的公信力。特此通知。
第二篇: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采取综合措施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通知
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珙府办发„2006‟114号
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采取综合措施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
通 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各部门:
我县自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各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广大农户积极参与,工程建设进展顺利,至2005年底,已退耕还林8.68万亩,涉及我县2.26万户农户,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为推进我县生态建设,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起到了促进作用。随着工程建设逐步推进,我县退耕还林工程已从大规模实施阶段进入成果巩固阶段。为进一步推进新阶段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川办发„2006‟33号)文件的要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深刻认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高度,为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我县作为全省退耕还林工程率先启动和重点实施的县之一,八年来共计退耕还林8.68万亩。累计兑现种苗款528.8万元、卫生费681.8万元、粮食补助7159万元。经过建设,退耕还林工程已成为我县有史以来实施范围最广、建设任务最重、资金投入最多、惠民最直接的生态建设工程。
在工程建设成效逐渐显现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还存在任务重、涉及农户多、时间跨度长、空间范围广,政策补助将陆续到期,营造的林木绝大多数还处于未成林阶段和生态效益的培植时期。同时在当时造林时期林种选择以及受自然地理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部分林木长势较差,后续产业发展缓慢,配套措施还未完全跟上,退耕农户的生计渠道相对较单一,对耕地和政策性补助的依赖性依然较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面临严峻考验。因此要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充分认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按照“巩固成果、确保质量、完善政策、稳步推进”的要求,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巩固工程建设成果。
二、完善管理措施,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工程管理措施,抓住以下环节,全面提升工程建设质量。
1、全面落实管护责任制,各乡镇、各部门要紧紧依靠广大退耕农户和农村基层组织制定和完善管护制度、村规民约,全面落实管护措施和责任。市政府已与县政府签订了巩固成果的责任书,县政府也将与各镇乡、县政府有关部门签订责任书,把政策补助与造林质量、管护效果直接挂钩,严格执行检查验收、政策兑现制度。凡达不到国家要求标准的,今年暂缓兑现,并限期整改。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推行联户互管、出资代管、大户承包管理等管护方式。
2、对历年退耕还林工程的质量情况进行检查和整改。县林业局要汇同乡镇人民政府认真开展摸底调查,详细掌握退耕农户口粮需求、经济来源、退耕收益状况等生产生活方面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消除影响成果巩固的隐患。
3、严格政策兑现。县林业、财政等部门要加强协调,按照职责分工认真作好政策兑付工作,确保政策补助足额兑现到户。坚持“先验收、再公示、后兑现”的程序,做到验收标准、验收结果、补助政策、兑现情况“四公开”,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防止暗箱操作。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兑现退耕还林补助政策。
4、加强执法监督。退耕还林后,在验收合格的基础上及时发放林权证,将其纳入林地管理范围,防止复垦和违规占用林地,县国土、水利等部门要汇同林业局做好监督工作,凡小 水电建设和企业等征占用退耕林地,要执行谁占用谁造林的政策,采取异地造林弥补的方式进行重造。对擅自毁林复垦和随意改变林地用途的要依法严厉查处。
5、认真作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各乡镇、县级有关部门要依法维护退耕农户的合法权益,切实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问题和矛盾。县审计、监察部门要加强审计和执法监督工作,对工程建设中弄虚作假以及挪用、截留、挤占、冒领补助资金的单位和个人严格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三、落实配套措施,改善退耕农户生产生活条件 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搞好“五个结合”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通知》(国办发„2005‟25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搞好“五个结合”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通知》(川办发„2005‟20号)要求,统筹安排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等项目资金,采取综合措施改善退耕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切实解决好农户吃饭、烧柴、增收等生计问题,为巩固成果创造有利条件。
一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退耕农户长期口粮需求。要确保退耕农户人均留有0.5亩以上基本口粮地。今后绝不允许出现新的全退户,不准占用基本农田实施退耕还林。
二是从实际出发,以农村沼气建设为重点,积极发展薪炭 林、小水电等,解决好工程区农民的生活用能问题。
三是把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积极推进,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
四是切实抓好退耕农户劳动力转移工作,县劳动部门要搞好就业技能培训,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引导农户从事多种经营和实现非农就业,逐步减少对耕地和政策补助的依赖。
四、大力培育后续产业,发展农村经济
巩固好退耕还林成果,关键是搞好后续产业,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根本是解决好农民的生计问题。各部门、各乡镇要大力支持发展工业原料林、经济林、林产品加工、生态旅游等,实行政府推动、市场带动、机制促动、利益驱动,加快培育和开展增收致富的后续产业,促进工程区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促进退耕还林地的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合理流转。大力推进“企业+农户”或“企业建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经营方式,实现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努力延长产业链,不断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打破所有制、行业、地域界线,积极鼓励支持国有、集体、私营、外资等企业发展林业产业。鼓励和支持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技术能力的业主和专业大户,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参与后续产业开发,带动退耕农户致富。进一步搞好林产品市场建设,支持营销大户、营销企业、行业协会 等多元流通主体发展,畅通林产品流通渠道。加快科技推广应用力度,加强示范引导,积极推进退耕还林地的集约经营,大力提高退耕林地的生产力。
五、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强领导,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研究制定适合各乡镇情况的措施办法。坚持实行退耕还林工作政府负责制,各乡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具体责任人。县林业、财政等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机构要认真落实退耕还林政策,加大指导、监督、检查的工作力度,确保工程健康有序推进。各有关部门要在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齐心协力做好工作。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强化退耕农户的履约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落实管护责任,有效巩固建设成果,为建设和谐珙县努力工作。
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主题词:林业 退耕还林 措施 通知
抄 送:市府办,市林业局,县委办,县人大办,县政协办。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6年11月23日印发
(共印4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