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律基础》大作业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秋季学期《法律基础》大作业
《法律基础》大作业
注意事项:
1、非重修学员、08秋及以后重修学员要通过网络在线提交的方式上交大作业,不接收
和批阅书面材料;
2、08春及以前重修学员要以书面(纸张大小为A4纸)形式上交大作业;
3、抄袭、雷同作业一律按零分处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行政法制监督
行政法制监督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及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公民、组织依法对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和是否遵纪守法所进行的监督。
2、财产保全
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
3、指定代理
指定代理是代理人根据人民法院或指定单位的指定而进行的代理。在现实生活中,指定代理主要适用于诉讼活动,并且主要是为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指定代理人。
4、授权性法律规范
是指授于公民、公职人员、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可以自行抉择做或不做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禁止性规范和命令性规范称为义务性规范;把授权性规范称为任意性规范。授权性规范在法律条文中,多以“可以”、“有权”、“享有”、“具有”等词来表达。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治。因为民主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法治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使人民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用自己的法律和制度来保障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实现。
第三,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法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的。这就决定了它必须维护马克思主义在国家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从而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第四,是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法治。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特征和优势。
2、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应当具备哪些有效条件?
(1)实质要件
《民法通则》第55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实质要件有三项,即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标的合法。
(2)形式要件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民事法律行为只要具备实质要件就发生法律效力,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民事法律行为还需要具备形式要件才发生效力。
3、环境保护法有哪些基本原则?
(1)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3)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4)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
(5)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原则。
(6)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
4、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法院不受理对哪些事项提起的诉讼?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2条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情形包括:国家行为;抽象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行政机关的调解行为和仲裁行为;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对公
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司法解释规定的其他案件。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市检察院以抢劫罪起诉施某某,要求追究刑事责任。市人民法院经过开庭审理,以抢劫罪判处被告人施某某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宣判后,被害人周某不服,要求检察院提起抗诉。检察院认为,本案的第一审判决量刑适当,没有必要抗诉,遂驳回被害人周某的请求。周某不服,向上一级检察院申诉。上一级检察院认为第一审判决确有问题,量刑过轻,遂向同级人民法院提起审判监督程序,要求再审改判。请问:本案在诉讼程序上有无不妥,为什么?
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新审理要求的诉讼活动。申诉是指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认为确有错误,向原审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提出的重新处理的一种诉讼请求。
本案在诉讼程序上有不妥之处。对被害人的申诉,上一级检察院认为应该抗诉的,应该通知下机检察院,由下级检察院提起抗诉,而不是由上级检察院提起抗诉。由下级检察院提起的抗诉引起的是二审程序。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这时的抗诉引起的是审判监督程序,而不是二审。被害人对下级检察院不抗诉的决定不服而向上级检察院提出申诉,这种申诉是对被害人面对检察院的不抗诉决定时法律规定的一种救济权利,其所要解决的仍然是应不应提起抗诉的问题。其最终的结果依然是二审的抗诉问题。故本案中如果被害人是对生效判决向上级检察院提出申诉,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在程序上是没有错误的。如果被害人对未生效判决向上级检察院申诉,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起抗诉在程序上是错误的。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一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如果认为确有错误的,应当提出抗诉。根据本款的规定,提出抗诉的程序主要是:1.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抗诉要向原审人民法院递交抗诉书,不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抗诉。2.在向原审人民法院递交抗诉书的同时,将抗诉书抄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将抗诉书抄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是为了便于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席第二审审判,支持抗诉。
2、某主妇夜晚回家发现家中一片狼藉,意识到家中被盗,便到派出所报警。派出所派甲、乙二位便衣警察迅速到现场查看。恰逢男主人丙某在此之前到家,见到家中被盗的景象,又闻门外有脚步声,以为是窃贼返回。便拿起一根大棒藏在门后,待甲乙二人进门,举棒便打。甲某遭到棒击后,以为是窃贼袭击,拔枪射击,致丙某重伤。甲某也因为遭棒击受轻伤。请分析丙某和甲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丙某行为属于假想防卫。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对于假想防卫,应当根据认识错误的原理予以处理,有过失的以过失论,无过失的以意外事件论。丙某的假想防卫属行为人主观上存在防卫意图。这是假想防卫在主观上的必备条件。这种防卫的意图来源于行为人主观上判断错误,如果行为人明知不法侵害并不存在,也就不会产生防卫意图,假想防卫当然也就不会发生。如果行为人一方面假想不法侵害已经到来,另一方面却不是出于防卫意图实施反击,而是意图加害对方,并导致严重危害后果的发生,对此,应作为一种故意犯罪对待而非假想防卫。另外,还有一种双方互殴过程中发生的误伤劝架者或无辜第三者的情形,表面上似乎是一种假想防卫,但实际上因为双方都存有加害对方的意图,而不是基于防卫意图进行反击,所以,不能承认其中某一方是防卫行为,当然,也就不能把误伤他人的行为视为假想防卫,而只能作为对象错误或打击错误去处理。因此,丙某的行为构成犯罪。
甲某行为属于防卫过当。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防卫过当具有两方面的特征:
一、在客观上表现为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并造成了重大损害;
二、防卫行为必须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对于防卫过当的量刑,中国刑法第20条第2款规定,“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防卫过当的客观方面是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须的限度,并且造成了重大损害。甲某行为属防卫强度大大超出了性质一般的不法侵害的强度。这主要应从防卫人所采用的防卫手段的强度与不法侵害行为的性质等因素对比来判断。另外,防卫过当的防卫行为造成了重大损害结果,防卫结果是否构成“重大损害”,是区分防卫行为是否过当的主要因
素,正当防卫与不法侵害是完全对立的,不造成不法侵害人一定的损害,是不足以制止不法侵害的,超过必要的限度,致人重伤死亡的,就是造成重大损害。因此,甲某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3、2005年3月,王某因经营需要,向胡某借款4万元并签订有借款合同。合同约定还款期限为两年,丁某为王某还款的保证人。2006年4月,王某还给胡某2万元。2006年6月,王某因急需资金,又向胡某借款4万元,并约定与前次未还借款到期一并还清,双方均未通知丁某。两年期满,王某无力偿还所欠6万元欠款。因此,胡某请求丁某偿还借款。请问:丁某是否负有偿还借款的责任?为什么?
我国《担保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的,应当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保证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担保法》解释第三十条:保证期间,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数量、价款、币种、利率等内容作了变动,未经保证人同意的,如果减轻债务人的债务的,保证人仍应当对变更后的合同承担保证责任;如果加重债务人的债务的,保证人对加重的部分不承担保证责任。案件中,王某先后向胡某总借款8万元,丁某只对先前担保的4万元负责任,因王某先前已还付于胡某2万元,因此丁某应偿还胡某2万元。由于后4万元借款丁某不知情,所以丁某作为前4万元担保人不对后4万元欠款承担担保责任。
4、张某和邻居李某因琐事争吵并导致殴打,结果双方均受轻伤,不过张某伤势稍微重一点。县公安局在得到张某的报案后,对事实进行了调查,得知是李某先动手。于是对李某作出行政拘留15天的处罚决定,对张某则进行了口头批评。李某不服决定提起行政复议。请问:(1)李某应向哪个机关提出复议申请,法律依据是什么?(2)李某若提起行政诉讼,应以谁为被告,为什么?
(1)李某应向县政府或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行政复议。依据《行政复议法》 第十二条 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2)李某若提起行政诉讼,应当看行政复议是否改变原具体行政处罚决定,如果没有改变,应当以原具体行政行为作出的县公安局为被告。因为行政诉讼法
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第二篇:2014法律基础离线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考查课
《法律基础》课程作业
姓名:
年级:学号: 学习中心:
—————————————————————————————
一、简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法的本质是什么?
答:汉字法有平、正、直和公正裁判的含义。法定义为一种规范,由国家权利机关规定、认可和颁布的,规定人们权利和义务,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法是一个关乎人类社会大局的极为重要的现象,也是一个调整范围非常广阔、涉及问题甚为复杂的事物。
2、我国宪法确认和保护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答: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国有经济是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是与我国较高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
2、集体经济是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3、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的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
4、个体经济是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的经济形式。
5、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用劳动者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6、外贸经济是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
3、民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民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平等原则
2、自愿原则
3、诚实信用原则
4、权利不得滥用原则
4、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条件有哪些?
答: 严格称谓是“法律行为”,中国民法称民事法律行为。公民或法人(民事主体)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起具有法律约束力,行为人非依法或取得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
下列民事行为无效: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
(其中,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为的纯获利民事行为有效,其他民事行为要经过其代理人的追认,因此可视为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双务民事行为需要经过其法定、指定代理人的追认,在未追认期间效力待定);
(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
(其中,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损害国家、集体利益的行为确定无效,损害个人利益的行为为可变更或者撤销的民事行为)
(四)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五)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六)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
(七)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下列民事行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
(一)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
(二)显失公平的。
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无效。
另外,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附期限,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符合所附条件时生效,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所附期限届满时生效。
5、债的发生根据主要有哪几种?
答:
1、合同
2、侵权行为
3、不当得利
4、无因管理
5、合同缔约上的过失
6、简述我国刑法的效力范围。
答:
一、我国刑法对地域的效力
二、我国刑法对人的效力
1、我国刑法对本国公民的效力
2、我国刑法对外国人的效力
3、我国刑法的普遍管辖权
4、我国刑法对人的效力不受外国审判的约束
三、我国刑法的时间效力
1、刑法的生效、失效时间
2、刑法的溯及力
二、案例分析:(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2013年7月5日,甲授权乙将甲的一台笔记本电脑出售,价格不低于3000元。乙的好友丙欲以2 000元的价格购买。乙对丙说:“大家都是朋友,甲说最低要3000元,但我想2000元卖给你,他肯定也会同意的。”乙就以甲的名义以2000元将笔记本电脑卖给丙。请问:乙卖给丙电脑的行为有效吗?为什么?
答:根据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该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而不直接归为无效,乙是无权代理行为;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乙不是善意相对人,甲可以追认该行为。
2、王某,女,1992年5月出生。2005年初中毕业后到当地的一家私营企业做临时工,收入除了维持自己的生活之外,还略有积蓄。2009年12月,她用自己积攒的1000元钱给自己购买了一条金项链。她父母得知后,以王某尚未成年不能购买如此贵重的物品为由,要求商店退货退款。她父母的要求应否得到支持?
答:王某已满17周岁,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生活来源,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王某用自己劳动所得积攒的钱有权决定购买自己所要的东西,所以她父母的要求不能得到支持。
3、刘某与妻子方某生有长子刘甲,次子刘乙,幼女刘丙。刘甲娶妻吴某,未生育,收养一女刘丁。次子刘乙娶妻王某,生子刘戊。幼女刘丙嫁夫陈某,生子陈戌。1983年刘乙因车祸身亡,其妻王某一年后改嫁,其子刘戊随祖父母即刘某、方某生活。1990年刘甲病故,其妻吴某及养女刘丁与刘某、方某共同生活,尽到了赡养义务。1997年刘某病重,立下自书遗嘱,指定給刘戊现金2万,房屋1间。多年好友赵玉山家境不好,可分得遗产1万元。同年刘某去世。经查,刘某与方某共有房屋8间(设每间价值2万元),存款20万元及家用电器等物品(折价4万元)。在遗产未分割时,刘丙去世。请问本案应如何继承?
答:刘某去世后首先将20万元存款和8间房屋折价16万元以及家用电器折价4万元分割出一半给其妻方某,实际刘某的遗产折价为20万元,然后按照刘某的遗嘱给刘戊现金2万元,房屋1间折价为2万元,赵玉山1万元,剩余的15万元资产平均分给他的法定继承人,刘甲的妻子在刘甲去世后尽到了
赡养义务,所以具有继承权,而养女的收养关系合法成立的,也具有继承权,在遗产未分割时已产生了遗产继承的法律效应,而刘丙实在此之后去世,所以她的份额由其丈夫陈某代继承。
4、某甲,1995年10月出生,某乙,1996年5月出生。两人是初中同学,中学毕业后外出谋生。2011年12月,临近年关,口袋空空,生活窘迫。两人合计去某高档小区“赚 ”上一笔就回家过年。二人分工,由某乙放哨,某甲动手,去住户家行窃,偷的高档手提电脑、照相机、苹果手机、金银饰品及现金若干,价值近5万元。得手出来时被小区保安发现后被抓。
请问:(1)本案犯罪嫌疑人构成什么罪?并分析该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答:本案的犯罪嫌疑人构成入室盗窃未遂罪,他们盗走价值近5万元金额,但事后被保安抓住,甲某为主犯,乙某为从犯,甲某和乙某都已满16周岁的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但是乙某不满18周岁,而且属于从犯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甲、乙两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为什么?
答:甲乙两人构成共同犯罪,因为甲某为实施盗窃行为者,乙某在此次犯罪行为中其辅助作用
三、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和免责条件。
答: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指在民事责任的归属与承担方面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基本准则。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发展至今形成了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公平责任为框架的归责体系。
免责条件:
条件之一:审计自身固有局限。审计本身是一种公允性审计,由于审计自身的特性、审计成本效益的存在以及现代审计技术的局限,审计本身具有自身的局限性。这种审计固有的局限性可以成为会计师事务所抗辩的理由。会计师事务所在执行审计时,如果已经保持了必要的职业谨慎,严格遵守了执业准则并执行了应当执行的审计程序,说明其主客观上皆没有过错。此时,虽然没有审计出错弊,但因没有过错,则自然不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条件之二:外部证据存在瑕疵。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范围主要以被审计单位的内部财务资料为准,其审计范围通常局限在被审计单位内部财务资料的编制是否合理、是否公允等方面。基于审计成本效益原理、审计技术自身的局限性等因素,《若干规定》认为事务所对其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仅承担合理的保证责任,而非绝对的保证责任。基于独立审计的天然缺陷性,并非被审计单位的所有的舞弊行为都能被审计出来。独立审计的重要基础就是:技术永远是技术,任何技术都有其局限性。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中必然要假定一部分事实和资料是不需要会计师事务所去识别的,即独立审计对于外部证据存在依赖性和局限性。诸如,被审计单位的银行债权,只要会计师事务所实施了恰当的审计程序,对该银行债权进行了函证,银行对账单在得到债权银行确认为真实后,就没有必要再去怀疑银行函证和对账单的真实性。再如,在工商管理部门出具的企业登记信息后,也没必要再去核实该信息是否真实准确等。否则,审计成本将无限提高,违反正常的审计理论。因此,在会计师事务所以虚假或不实的外部证据为基础而出具不实审计报告情形下,只要保持了必要的职业谨慎,仍然不能审查出外部证据瑕疵的,应当认定会计师事务所没有过错的,不应承担侵权责任。
条件之三:错误舞弊已予披露。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的规定,所谓错误,是指导致财务报表错报的非故意行为。所谓舞弊,是指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可见,错误是非故意的错误或漏报,而舞弊则是故意的误述或忽略。根据会计和审计实践,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舞弊手段通常表现为:多计存货价值、多计应收账款、多计固定资产、费用任意递延、漏列负债、隐瞒重要事项的揭露等。根据注册会计师法和执业准则的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在执行审计中发现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等存在错误和舞弊时,应当提出警告或者披露或指明;如果予以指明或披露,则会计师事务所因已经依法或依执业准则尽到职业谨慎之义务,因没有过错而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条件之四:被审计单位抽逃资本。验资是注册会计师对被审验单位注册资金(或实收资本)真实性及合法性的审查和验证,验资业务对于确认企业法人资格及企业民事责任能力、保护债权人利益至关重要。在审计实践中,在会计师事务所为被审计单位出具验资报告后,被审计单位依据该验资报告进行公司注册登记,而后被审计单位将所缴出资暗中撤回,导致验资报告与被审计单位的资产和债务实际状况不符。在上述情形中,由于会计师事务所是依据执业准则的要求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核并出具验资报告,该验资报告是真实的。但由于被审计单位在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真实的验资报告后抽逃资本,从而导致验资报告与被审计单位的资产、负债实际状况不符的结果。鉴于这种情形下的验资报告与被审计单位实际资产状况不符,并非会计师事务所过错所致,而是因为被审计单位抽逃资本造成的,因此属于没有因果关系的情形,会计师事务所自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条件之五:出资人嗣后补足资金。最高人人民院法发(2002)21号《关于金融机构为企业出具不实或者虚假验资报告资金证明如何承担民事责任问题的通知》
第4条明确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免责情形之一即是在企业登记时出资人未足额出资但后来补足的。《若干规定》沿袭了该《通知》所规定的上述免责事由的理由在于:尽管会计师事务所在企业登记时出具了不实验资报告,但由于出资人在注册登记后又补足的出资,利害关系人并未因出资不实而受到损害;即便在出资未补足之前受到损害,但该损害亦因补足出资而获得弥补,因此利害关系人之损失与会计师事务所不实审计报告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所以会计师事务所据此可以不承担赔偿责任。
2、论述离婚时进行财产分割的相关法律规定。
答:对已认定的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应均等分割,根据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和财产的来源等情况,具体处理时也可以有所差别,属个人专用的物品,一般归个人所有。具体地说:
1.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生产资料,可分给有经营条件和能力的一方。分得该生产资料的一方对另一方应给予相当于该财产一半价值的补偿。
2.对夫妻共同经营的当年无收益的养殖、种植业等,离婚时应从有利于发展生产、有利于经营管理考虑,予以合理分割或折价处理。
3.一方以夫妻共同财产与他人合伙经营的,入伙的财产可分给一方所有,分得入伙财产的一方对另一方给予相当于入伙财产一半价值的补偿。
4.婚后8年内双方对婚前一方所有的房屋进行过修缮、装修、原拆原建,离婚时未变更产权的,房屋仍归产权人所有,增值部分中属于另一方应得的份额,由房屋所有权人折价补偿另一方;进行过扩建的,扩建部分的房屋应按夫妻共同财产处理。
5.对不宜分割使用的夫妻共有的房屋,应根据双方住房情况和照顾抚养子女或无过错方等原则分给一方所有。分得房屋的一方对另一方应给予相当于该房屋一半价值的补偿。在双方条件等同的情况下,应照顾女方。
6.婚姻存续期间居住的房屋属于一方所有,另一方以离婚后无房居住为由,要求暂住的,经查实可据情予以支持,但一般不超过两年。
无房一方租房居住经济上确有困难的,享有房屋产权的一方可给予一次性经济帮助。
第三篇:2014法律基础离线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考查课
《法律基础》课程作业
—————————————————————————————
一、简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法的本质是什么?
答: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权利义务为调整机制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行为关系的社会规范 法具有以下特征;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进而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和解释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3.法是规定权利与义务的社会规范4.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2、我国宪法确认和保护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答: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国有经济是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是与我国较高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
3、民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
1、平等原则
2、自愿原则
3、诚实信用原则
4、等价有偿原则 5.公平原则 6.遵守法律和国家政策,尊重社会公德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
4、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条件有哪些?
答: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
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单方民事行为
三、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
四、受胁迫而为的民事行为
五、乘人之危所为的单方民事行为
六、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民事行为
七、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为
八、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民事行为
九、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民事行为。
5、债的发生根据主要有哪几种?
答:
1、合同
2、侵权行为
3、不当得利
4、无因管理
5、合同缔约上的过失
6、简述我国刑法的效力范围。
答:刑法的效力范围1.刑法的空间效力2.我国刑法的属人管辖权3.我国刑法的保护管辖权4.我国刑法的普遍管辖权,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行使管辖权的适用本法。刑法的时间效力。1.刑法的生效时间 2.刑法的溯及力,我国的刑法在溯及力问题是采取从旧兼从轻原则
二、案例分析:(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2013年7月5日,甲授权乙将甲的一台笔记本电脑出售,价格不低于3000元。乙的好友丙欲以2 000元的价格购买。乙对丙说:“大家都是朋友,甲说最低要3000元,但我想2000元卖给你,他肯定也会同意的。”乙就以甲的名义以2000元将笔记本电脑卖给丙。请问:乙卖给丙电脑的行为有效吗?为什么?答:乙是无权代理行为,甲可以追人该行为。根据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该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而不直接归为无效,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
2、王某,女,1992年5月出生。2005年初中毕业后到当地的一家私营企业做临时工,收入除了维持自己的生活之外,还略有积蓄。2009年12月,她用自己积攒的1000元钱给自己购买了一条金项链。她父母得知后,以王某尚未成年不能购买如此贵重的物品为由,要求商店退货退款。她父母的要求应否得到支持?
答:《民法通则》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自然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的生活来源,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本案王某已满16周岁,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生活来源,因此应当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王某用自己劳动所得积攒的钱有权决定购买自己所要的东西,所以她父母的要求不能得到支持。
3、刘某与妻子方某生有长子刘甲,次子刘乙,幼女刘丙。刘甲娶妻吴某,未生育,收养一女刘丁。次子刘乙娶妻王某,生子刘戊。幼女刘丙嫁夫陈某,生子陈戌。1983年刘乙因车祸身亡,其妻王某一年后改嫁,其子刘戊随祖父母即刘某、方某生活。1990年刘甲病故,其妻吴某及养女刘丁与刘某、方某共同生活,尽到了赡养义务。1997年刘某病重,立下自书遗嘱,指定給刘戊现金2万,房屋1间。多年好友赵玉山家境不好,可分得遗产1万元。同年刘某去世。经查,刘某与方某共有房屋8间(设每间价值2万元),存款20万元及家用电器等物品(折价4万元)。在遗产未分割时,刘丙去世。请问本案应如何继承? 答:刘某去世后首先将20万元存款和8间房屋折价16万元以及家用电器折价4万元分割出一半给其妻方某,实际刘某的遗产折价为20万元,然后按照刘某的遗嘱给刘戊现金2万元,房屋1间折价为2万元,赵玉山1万元,剩余的15万元资产平均分给他的法定继承人,刘甲的妻子在刘甲去世后尽到了赡养义务,所以具有继承权,而养女的收养关系合法成立的,也具有继承权,在遗产未
分割时已产生了遗产继承的法律效应,而刘丙实在此之后去世,所以她的份额由其丈夫陈某代继承。
4、某甲,1995年10月出生,某乙,1996年5月出生。两人是初中同学,中学毕业后外出谋生。2011年12月,临近年关,口袋空空,生活窘迫。两人合计去某高档小区“赚 ”上一笔就回家过年。二人分工,由某乙放哨,某甲动手,去住户家行窃,偷的高档手提电脑、照相机、苹果手机、金银饰品及现金若干,价值近5万元。得手出来时被小区保安发现后被抓。
请问:(1)本案犯罪嫌疑人构成什么罪?并分析该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答:本案的犯罪甲嫌疑人构成入室盗窃罪,乙嫌疑人构成入室盗窃罪,但不承担刑事责任。从犯罪客体来看,嫌疑人侵犯了他人私有财产所有权 从犯罪客观方面来看,已经造成他人财产损失。从犯罪主体来看,甲乙犯罪嫌疑人均在主观方面有犯罪意识,由于甲嫌疑人已经年满16周岁 属于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因此对所犯的罪行负刑事责任 但由于刑法规定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乙嫌疑人未满16周岁 处于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只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 放火 爆炸 投放危险物质罪负刑事责任 其他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2)甲、乙两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为什么?
答: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从犯罪客体来看,共同犯罪人所侵犯的客体是一致的统一的 2.从犯罪客观方面来看,由共同的犯罪行为 3.从犯罪主体来看,必须是两个以上具备犯罪主体条件的人 4.从主观方面来看 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由于甲乙两人犯罪事实符合以上四条 所以构成共同犯罪。
三、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和免责条件。
答:我国《民法通则》第106条就是关于归责原则的阐述。在我国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体系是由: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所构成。过错推定是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一种方式。
(一)过错责任原则是以行为人的过错为承担民事责任要件的归责原则。无过错即无责任。《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就是该原则的一般规定。过错推定是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一种方式,它是根据损害事实的发生推定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主要行为人证明自己确无过错时,才能免除责任。
(二)无过错责任原则是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不以过错的存在判断行为人应否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民法通则》第106条第3款就是该原则的一般规定。
(三)公平责任原则是在法律没有规定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而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又显失公平时,依公平原则在当事人之间分配损害的归责原则。免除民事责任的条件:
在民法理论中,免除民事责任是指在有损害事实存在的情况下,行为人或者相关人依法不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它并不意味着行为人或者相关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而予以“豁免”。根据我国民法规定,免除民事责任的情形有以下几种:
一、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权利损害的。不可抗力的法律含义,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它包括自然现象(如地震、风灾、旱灾、等自然灾害)和社会现象如战争等意外事件)。
二、因受害人的故意或重大过失,使合同不能履行或造成自己权利损害的如果损害的发生完全是由于受害人自己的过错所造成,则不能由行为人或者相关人对此承担民事责任。
三、因正当防卫、紧急避险造成他人损害而无不当或未超过必要限度的。致害行为合法的,行为人也不承担民事责任。合法的致害行为主要有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正当执行职务等。
2、论述离婚时进行财产分割的相关法律规定。
答: 对已认定的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应均等分割。固定房产另作规定: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购买、支付合理对价并办理产权登记手续,另一方主张追回该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一方擅自处分共同共有的房屋造成另一方损失,离婚时另一方请求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用夫妻共同财产出资购买以一方父母名义参加房改的房屋,产权登记在一方父母名下,离婚时另一方主张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对该房屋进行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购买该房屋时的出资,可以作为债权处理
第四篇:实用法律基础作业(答案)
新 疆 电 大 开 放 教 育
实用法律基础课程作业册
(通识课)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说明
1、新疆电大布置的实用法律基础课程平时作业共四次,具体形式为综合练习。
2、学生应当独立完成书面作业,辅导教师应当批阅作业并客观评分。
3、每次作业成绩以百分制计,四次作业的平均成绩按15%的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
4、作业答题部分应当手写完成,不得打印粘贴。
新 疆 电 大 开 放 教 育 实用法律基础平时作业一
作业一成绩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法主要体现的是(B)的意志。A 全民 B 统治阶级 C 党 D 整个社会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B)。
A 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D 民主集中制度
3、某县人民政府依法作出有关规范该县集贸市场秩序的决定。这种行政行为是(C)。
A 非要式行为 B 具体行政行为 C 抽象行政行为 D 行政执法行为
4、某甲只有12岁,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他可以进行(C)。A 与其年龄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B 与其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C 与其年龄和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D 任何民事活动都需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才可以进行
5、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下列不属于合理使用他人作品的情形是(C)。A 为课堂教学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 B 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
C 将已经发表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出版发行 D 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发表的作品
6、我国《公司法》将公司分为(D)。A 国有公司、集体公司和中外合资公司 B 普通公司和特殊公司
C 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 D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7、下列选项中可适用劳动仲裁的争议有(C)A 罗某因其所在公司对其作出留用察看的处分不服而与公司发生的争议 B 盛某因其所在公司取消其原有的劳保津贴而与公司发生的争议 C 王某因其不服所在公司的人事任免事项而与公司发生的争议 D 徐某因其所在公司的工资执行标准而与公司发生的争议
8、环境保护法所指的环境问题不包括(A)。A 地震 B 水质污染 C 土地沙化 D 水土流失
9、犯罪客体是指(C)。A 实施犯罪的行为和手段 B 法律所规定的犯罪的结果
C 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侵害的社会关系 D 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对象
10、在我国,因不动产纠纷提起民事诉讼,由(D)A 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B 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C 协议选择的人民法院管辖
D 不动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二、多项选择(每题3分,共15分)
1、根据我国《公务员法》的规定,下列工作人员属于公务员的是(abde)。A 人大机关工作人员 B 审判机关工作人员 C 国有控股公司董事长 D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E 民主党派机关工作人员
2、债的消灭原因有(ABCD)。A债的履行 B债的免除
C债的混同.D债的抵消 E债的提存
3、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是(ADE)。A 公司的权力机构 B 公司的常设权力机构 C 集中反映股东意志的机构 D 全体股东组成的机构 E 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
4、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BCE)。A 类推原则 B 罪刑法定原则
C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D 权力制约原则 E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5、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下列案件人民法院不予受理(A 国防和外交行为 B 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的奖惩决定 C 不具有强制性的行政指导行为 D 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 E 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AB
1、法治
所谓法治,即良法与守法的结合。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2、民事责任
3、是对民事法律责任的简称,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因实施了民事违法行为,根据民法所承担的对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后果或者基于法律特别规定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
3、劳动关系
4、从法律意义上讲,是指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其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有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4、举证责任
5、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收集或提供证据的义务,并有运用该证据证明主张的案件事实成立或有利于自己的主张的责任,否则将承担其主张不能成立的危险。
四、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法律关系的概念及要素
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为前提而产生的社会关系,没有法律的规定,就不可能形成相应的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的社会关系,当法律关系受到破坏时,国家会动用强制力进行矫正或恢复。
法律关系由三要素构成,即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客体和法律关系的内容。
2、简述行政行为的概念及特征
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行政行为的概念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所为的行为。
2.行政行为是行使行政职权,进行行政管理的行为。
3.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实施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行政行为的特征是:
1.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任何行政行为均须有法律根据,具有从属法律性,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或授权,行政主体不得作出任何行政行为。
2.行政行为具有一定的裁量性,这是由立法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和行政管理的广泛性、变动性、应变性所决定的。
3.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具有单方意志性,不必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即可依法自主作出。即使是在行政合同行为中,在行政合同的缔结、变更、解除与履行等诸方面,行政主体均具有与民事合同不同的单方意志性。
4.行政行为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带有强制性,行政相对方必须服从并配合行政行为。否则,行政主体将予以制裁或强制执行。这种强制性与单方意志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行政行为的强制性,就无法实现行政行为的单方意志性。
(5)行政行为以无偿为原则,以有偿为例外。行政主体所追求的是国际和社会公共利益,其对公共利益的集合、维护和分配,应当是无偿的。当特定行政相对人承担了特别公共负担,或者分享了特殊公共利益时,则应该有偿的,这就是公平负担和利益负担的问题。
3、简述我国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有5项:
(一)实行婚姻自由,禁止包办买卖婚姻。
(二)实行一夫一妻制,禁止重婚及其他破坏一夫一妻制的行为。
(三)实行男女平等,反对男尊女卑。
(四)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
(五)计划生育,反对封建主义的生育观。
五、案例分析(15分)
张某夫妻带着儿子张强到中华照相馆周岁纪念相。摄影师夏某见张强的照片活泼可爱,便私自多放大了几张,在征得张某同意后将其中一张摆放在自己的橱窗内,以招揽顾客。其余的几张保留了下来。后来,夏某的朋友洪某见到该照片,称其所在的印刷厂正在制作儿童挂历,就要求夏某给他一张。印刷厂以800元价格从洪某处买到照片并制作成挂历。张某在买挂历的过程中,发现儿子的大头相也在其中,非常气愤,找到印刷厂问明来源后,即以夏某和印刷厂为被告起诉到
法院,要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2000元。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应夏某要求追加洪某为被告。法院经调查,认定上述事实属实。
问:(1)本案中夏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
(2)法院应怎样判决。
首先侵犯的是肖像权,是指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就是自然人所享有的对自己的肖像上所体现的人格利益为内容的一种人格权。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张某是儿子的监护人,有权利监护儿子的肖像权。
赔偿损失的话法院会首先问双方是否愿意进行调解,调解不能够完成的前提下,法院对其进行判决,赔偿款按照相关法律进行赔偿,法律规定:对以营利为目的的侵害肖像权行为,肖像权人既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又有权要求侵权人对侵害肖像权所造成的物质上的损失,进行经济损害赔偿
新 疆 电 大 开 放 教 育 实用法律基础平时作业二
作业二成绩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法是以(D)为核心内容的社会规范。A 国家意志性 B 权利义务 C 国家强制力 D 社会关系
2、我国现行宪法是在(D)颁布施行的。A 1949年 B 1954年 C 1975年 D 1982年
3、我国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主要适用于对公民处以(B)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A 20元 B 50元 C 100元 D 1000元
4、某甲与某乙已登记结婚,但未同居,也未举行婚礼。之后某甲后悔与某乙结婚,进行下列哪种行为后,婚姻关系才能解除?(C)A 调解 B 宣布婚姻无效 C 离婚 D 撤销结婚登记
5、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下列不属于专利权的客体的是(A)。A 发现 B 发明 C 实用新型 C 外观设计
6、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D)A 劳动者甲与劳动者乙发生的借款关系 B 某公司向职工集资建房而发生的关系 C 国家机关招聘公务员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D 某石材厂与农民工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7、下列(D)商标不违反我国《商标法》的规定。A “味精”牌挂面 B “葡萄”酒
C “橘子”糖 D 阳春县丝绸厂的“阳春”牌丝绸
8、王某见一名男子喝得酩酊大罪,神志模糊,躺的马路边,旁边放着一只皮包。王某就对周围的人谎称该男子为其朋友,将该男子扶到僻静无人之处,悄悄拿走其皮包(内有现金3500余元)。王某的行为构成(B)。A 诈骗罪 B 盗窃罪 C 抢劫罪 D 抢夺罪
9、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受理刑事案件的权限的划分称为(V)。A 立案管辖
C 专门管辖
B 审判管辖 D 级别管辖
10、中国于(B)年以加入的方式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A 2000年 B 2001年 C 2002年 D 2003年
二、多项选择(每题3分,共15分)
1、法的适用的基本原则有(ABCDE)。A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B 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 C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 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E 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2、公民甲2001年去世后,其妻改嫁,不再赡养公婆。甲的父亲因病于2004年故去,未留下遗嘱。甲的下列亲属中,可以作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继承甲父遗产的有(AD)。A 甲的母亲 B 甲的妻子 C 甲的儿子 D 甲的哥哥
E 甲的叔叔
3、劳动合同的主要条款包括(ABCDE)。A 劳动合同的期限和工作内容 B 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C 劳动报酬和劳动纪律 D 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E 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4、下列法律中属于环境保护法的是(ABCD)。A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E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5、正当防卫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行防卫,这里的“正在进行”是指(ABE)。A 客观上确实存在 B 并非主观想象或者推测 C 即将来临的危险 D 必定发生的 E 正在进行的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法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靠国家强制力为保证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行政合法性原则
行政合法性原则,又称依法行政原则或行政法治原则。就是说所有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并执行行政法律的规定,一切行政活动都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任何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不得享有法外特权,越权行为是无效行为,违
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应导致相应的法律后果,一切行政违法主体必须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3、商标权
商标权是商标专用权的简称,是指商标主管机关依法授予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专有权
4、刑罚
刑罚是国家创制的、对犯罪分子适用的特殊制裁方法,是对犯罪分子某种利益的剥夺,并且表现出国家对犯罪分子及其行为的否定评价。并起到改造罪犯、保护社会和警醒世人的作用。
四、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
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基本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特定主体权利的保护;监督权。
2、简述物权的概念及特征
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或者说,指自然人、法人直接支配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物权的特征:
(1)物权是支配权。物权是权利人直接支配的权利,即物权人可以依自己的意志就标的物直接行使权利,无须他人的意思或义务人的行为的介入。
(2)物权是绝对权。物权的权利主体只有一个,权利人是特定的,义务人是不特定的第三人,且义务内容是不作为,即只要不侵犯物权人行使权利就履行义务,所以物权是一种绝对权。
(3)物权是财产权。物权是一种具有物质内容的、直接体现为财产利益的权利,财产利益包括对物的利用、物的归属和就物的价值设立的担保,与人身权相对。
(4)物权的客体是物,且为有物体。
(5)物权具有排他性。首先,物权的权利人可以对抗一切不特定的人,所以物权是一种对世权;其次,同一物上不许有内容不相容的物权并存,即“一物一权”。
(6)物权作为一种绝对权,必须具有公开性。因此物权必须要公示。
(7)物权立法采用法定主义。
(8)物权具有优先效力,又称为物权的优先权。
3、简述劳动合同的有效要件
一、主体资格合法。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合法,指劳动者必须是年满16周岁、具备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公民。
二、合同内容合法。主要指劳动合同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如《劳动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三、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根据《劳动法》第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因为违背了当事人的真实意愿,所以是无效的。
四、合同订立的形式合法。《劳动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对于以口头、录音、录像等形式订立的劳动合同,均无效。
五、案例分析(15分)
石某,男,35岁。石某经常虐待妻子。一日,石某的妻子因不堪石某的毒打,在石某走后服毒自杀。邻居发现石某的妻子在床上挣扎,便把石某找回来,要他赶快将妻子送医院抢救。石某既不抢救,也不让邻居抢救,还恶狠狠地说:“我就要看着她死。”最后,邻居们强行将石某的妻子送往医院,但由于时间拖延太久,经抢救无效死亡。
试分析:石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石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理由是:犯罪行为分为作为与不作为两种基本形态。不作为犯罪,是指行为人有能力履行某种义务以阻止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而竟不予以履行的行为。本案石某与其妻之间具有法定的扶养义务,在其妻生命垂危时,石某有义务积极予以救助。而石某非但不予救助。而且还不让邻居救助,最终导致其妻死亡,其行为属于不作为的犯罪。
新 疆 电 大 开 放 教 育 实用法律基础平时作业三
作业三成绩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原始社会的行为规范是(A)。
A习惯 B习惯法 C不成文法 D自然法
2、下列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法律事实属于行为的是(D)。A人的出生 B 人的死亡 C 时间的经过 D 签订合同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B)。
A 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D 民主集中制度
4、犯罪客体是指(C)。A 实施犯罪的行为和手段 B 法律所规定的犯罪的结果
C 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侵害的社会关系 D 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对象
5、甲在醉酒后将乙打成重伤,因此(B)。
A 甲可以被免除处罚 B 甲应当负刑事责任 C 可以减轻对甲的处罚 D 可以从轻对甲进行处罚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A)。A 始于出生,终止于死亡 B 始于10周岁,终止于死亡 C 始于18周岁,终止于死亡 D 始于18周岁,终止于60周岁
7、某歌手到某地参加通俗歌曲大奖赛,赛前不幸被甲骑车撞伤,住院三天。出院时,大奖赛已经结束。经查实,该歌手多次参加大奖赛,且多次获奖。如果他起诉甲,下列他的诉讼请求不应予以支持的是(D)。A 住院费 B 医药费
C 误工费 D 可能获得大奖赛的奖金
8、财产所有权的权能包括(A)。
A 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 B 占有、利用、收益、处分权 C 占有、使用、收益、转让权 D 控制、使用、收益、处分权
3、依据我国现行婚姻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可撤销的婚姻是(D)。A 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 B 未到法定婚龄的
C 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 D 因胁迫而结婚的
10、第一顺序的继承人包括(A)。
A 配偶、子女、父母 B 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C 配偶、子女、兄弟姐妹 D 子女、父母、兄弟姐妹
二、判断(每题2分,共20分)
1、法制是与国家同时产生的,而法治却不一定与国家和法制同步出现。(DUI)
2、法律体系是按照一定的层次结构组织起来的统一体。(X)
3、政治权利和自由是公民最基本的自由,是公民参加各种活动和享有其他权利的前提条件。(DUI)
4、“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DUI)
5、我国民法规定的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为20年,从民事主体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开始计算。(DUI)
6、通常情况下,知识产权可分为工业产权和著作权。(DUI)
7、不正当竞争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DUI)
8、法院调解是民事诉讼的特有原则。(X)
9、税收所征税款归国家所有,不再偿还给各纳税人。(DUI)
10、按照简易程序审理的刑事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案件后一个月内审结。(DUI)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指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
2、民法
是规定并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间、法人间及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经济法
经济法是国家从整体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和调控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审判监督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是指有监督权的机关或组织,或者当事人认为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发动或申请再审,由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再审的程序。
四、简答(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和生效要件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也较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素或构成要件,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成立民事法律行为所必不可少的事实要素。通常分为一般成立要件和特殊成立要件。
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是指为使已经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能够按照意思
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法律效果应当具备的法律条件。由于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就其形式而言,主要是关于意思表示品质的要求,因而在传统民法理论上又称为“意思表示的有效要件”。
2、民事诉讼的特有原则有哪些?
(l)调解原则。(2)处分原则。(3)支持起诉原则。(4)辩论原则。(5)财产保全。(6)先予执行。(7)诉讼费用。
五、案例分析(20分)
王某,16周岁,一天,她到工艺美术公司以800元购买了项链和宝石戒指,她父母认为她尚未成年,没有征得家长同意,不能进行大数额的买卖行为,要求公司退款。而王某提出她是靠临时工而自食其力的待业青年,她表示不愿退货。王某的买卖行为是否有效?其父母要求公司退款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为什么?
王某的行为有效。我国《民法》规定,年满16岁不满18岁,以自己劳动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有权做出民事行为。其父母的要求不合理。
新 疆 电 大 开 放 教 育 实用法律基础平时作业四
作业四成绩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c)的实施,须要依靠国家强制力的保证。
A 道德习俗 B 宗教信条 C 法律 D 社会章程
2、我国现行宪法是在(d)颁布施行的。
A 1949年 B 1954年 C 1975年 D 1982年
3、某县人民政府依法作出有关规范该县集贸市场秩序的决定。这种行政行为是(c)。
A 非要式行为 B 具体行政行为 C 抽象行政行为 D 行政执法行为
4、下列行为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d)。A 收养 B 结婚 C 订立合同 D 地震
5、要约是指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下列选项中属于要约的是(c)A某公司在报纸上刊登的商业广告 B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招股说明书 C某超市向居民小区散发的商品价目表
D某学校向经销商发出订购100台某品牌电脑的订货单
6、画家将其展示的一幅作品出售,就意味着该作品的(b)A所有权和著作权转移 B所有权转移,著作权不转移 C所有权和著作权都不转移 D所有权和展览权转移
7、我国《公司法》将公司分为(d)。A 国有公司、集体公司和中外合资公司 B 普通公司和特殊公司
C 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 D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8、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刑法所规定的构成犯罪必须具备的各个事实特征,其中
(c)是任何犯罪成立所不可缺少的构成要件。
A犯罪的时间 B犯罪的空间 C犯罪行为 D 犯罪的结果
9、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受理刑事案件的权限的划分称为(c)。A 立案管辖 B 审判管辖 C 专门管辖
D 级别管辖
10、国家应具备以下基本要素:有定居的居民;有确定的领土以及(c)A有武装力量 B有与他国交往的能力 C具有主权 D具有国际法主体资格
二、判断(每题2分,共20分)
1、原始社会不存在法律。(dui)
2、不成文法是指不以法律条文形式表述的法,不成文法主要以判例的形式出现。(x)
3、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代理活动,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x)
4、我国刑法对溯及力采取“从新兼从轻”的原则。(x)
5、被称之为“帝王条款”的民法基本原则是平等原则。(x)
6、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方式包括发起设立和募集设立两种。(dui)
7、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无效。(dui)
8、自然资源保护与环境保护的范围一致。(x)
9、按照诉讼的任务和诉讼法律关系的不同,诉讼可以分为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dui)
10、在我国,只有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国家安全机关、军队保卫部门、监狱有权对各自管辖的刑事案件进行侦查。(x)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行政法主体
行政法主体,即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指行政法调整的各种行政关系的参加人,包括组织和个人。具体来说,组织包括国家机关、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个人则包括国家公务员以及作为行政相对人的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2、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从法律意义上讲,是指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其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有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3、结婚
结婚,法律上称为婚姻成立。是指男女双方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立夫妻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并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及其他责任。
4、诉讼法
诉讼法指的是规定诉讼程序的法律的总称,是打官司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诉讼法是典型的法律程序法。在中国有三大诉讼法,分别是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
四、简答(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劳动合同的有效要件
有四个要件有四个:
一、主体资格合法。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合法,指劳动者必须是年满16周岁、具备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公民。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作为主体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合法,指用人单位须经主管部门批准依法从事生产经营和其他相应的业务,享有法律赋予的用人资格或能力。
二、合同内容合法。主要指劳动合同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如《劳动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这里,“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就是法律关于劳动合同试用期的强制性规定。假若某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试用期为十个月,由于违背了上述“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的强制性法律规定,显然是无效的。
三、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根据《劳动法》第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因为违背了当事人的真实意愿,所以是无效的。另外,如果有证据证明当事人对合同内容有重大误解,这样的劳动合同也应无效。
四、合同订立的形式合法。《劳动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对于以口头、录音、录像等形式订立的劳动合同,均无效。
2、简述犯罪构成的概念及共同要件
犯罪构成是指依照中国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是使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
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主
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
五、案例分析(20分)
甲因私拿单位的物品受到经理乙的批评,甲随之与乙发生争执。经人劝解,甲乙二人各自回办公室上班。半小时后,甲突然携铁棍到乙办公室并用铁棍猛击乙头部,乙躲闪后被击中左肩,之后围办公桌奔跑躲避,甲继续追打。乙看无路可逃,顺手从桌子抽屉里抽出自己防身用的菜刀将甲肩部砍伤,乙随即到公安局报案。
试分析乙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并说明理由
不构成犯罪,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方法,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正当防卫成立的条件1存在不法侵害,正当防卫是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的行为,理所当然以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为前提。因而,现实的不法侵害是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2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才使合法权益处于紧迫的被侵害或者威胁之中,才使防卫行为成为保护合法权益的必要手段。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是指不法侵害已经开始并且尚未结束。3具有防卫意识,正当防卫也是主客观相统一的行为,具有防卫意识的行为,才可能成立正当防卫。4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防卫在具备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也具有防卫意识时,只能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防卫。这是正当防卫的本质决定的。综上 不构成犯罪属于正当防卫。
第五篇:实用法律基础作业4及答案
第四次形考测试题_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180
单项选择题 名词解释 简答题 案例分析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集体合同的当事人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是().A.工会组织或职工推举的代表 B.职工代表大会 C.劳动者 D.劳动仲裁委员会
2.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
A.合同关系
B.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 C.特定的经济关系 D.经济纠纷 3.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应由()
A.原告承担 B.被告承担
C.原告与被告双方承担 D.权利主张人承担 4.经营者从事抽奖或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不得超过().A.500元 B.5000元 C.50000元 D.1000元
5.在刑事诉讼中,没有上诉权的人是()
A.被害人 B.自诉人 C.被告人
D.被告人的近亲属和辩护人
6.某商店卖出的米短斤缺两,商店侵犯了顾客的().A.知情权 B.自由选择权 C.公平交易权 D.消费安全权
7.在我国,对国务院各部门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第一审案件应由()
A.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B.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C.高级人民法院管辖 D.最高人民法院管辖
8.劳动法是调整()的法律规范的总称.A.劳动关系 B.劳务关系
C.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 D.劳动合同关系
9.申请设立企业,应经()登记.A.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B.国际贸易促进会 C.税务部门
D.对外经济贸易部门及其授权机构
10.在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的审理,正确的做法是:()
A.一律就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 B.一律只就与上诉或抗诉请求有关的事实和法律适用问题进行审查
C.对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案件,就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范围的限制;对刑事案件,应就与上诉或抗诉请求有关的事实和法律适用问题进行审查 D.只有对民事诉讼案件,应就与上诉请求有关的事实和法律适用问题进行审查;对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案件,应就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法律适用问题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抗诉范围的限制 11.人民法院在审理下列哪一种民事案件时必须经过调解程序()
A.合同纠纷案件 B.离婚案件 C.追索劳动报酬案件 D.继承案件
12.依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在刑事案件的审判中()
A.一律不得实行调解
B.除一部分自诉案件外,不得实行调解
C.除一部分自诉案件和少数公诉案件外,不得实行调解 D.公诉案件不得实行调解,自诉案件可以实行调解
13.赵某持刀将张某砍成重伤,群众逮住赵某并将其扭送到人民检察院则该检察院应该()
A.立即立案
B.不予受理,并向群众说明理由
C.马上进行侦查,然后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D.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
14.某工商局对公民某甲作出罚款3000元的裁决,某甲不服,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复议决定把罚款3000元改为罚款2000元,某甲仍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这一行政诉讼的被告应是()
A.作出原裁决的机关
B.作出原裁决的机关和复议机关 C.复议机关
D.作出原裁决的机关或者复议机关
15.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中,遇到下列那种情况可以做出不起诉决定
A.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B.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 C.罪行轻微,危害不大的 D.罪行较轻,有悔改表现的
二、名词解释(共 4 道试题,共 20 分。)1.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答案:
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有限公司,是指由法律规定的一定人数的股东组成的,每个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2.不正当竞争 参考答案:
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3.消费者 参考答案:
消费者,是指为了满足个人生活消费的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居民。消费者在各国的消费者权益法中都是指自然人或称个体社会成员,不包括法人,其他组织或单位。4.环境法
参考答案:
环境法是调整因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环境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法和环境保护法。
三、简答题(共 4 道试题,共 40 分。)1.简述用人单位可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参考答案: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2.简述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律特征。参考答案:
(答案参考要点,详细内容见教材)
公司的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份采取股票的形式。
股东均负有限责任。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公司的股东有最低人数限制,而没有最高人数限制。
公司的设立程序较为复杂。每个公司设立时都要经过行政审批;采取募集方式设立时,还需要经过证券管理部门批准。
3.行政诉讼法的特有原则有哪些? 参考答案:
(答案参考要点,详细内容见教材)
不适用调解的原则;不停止行政执行的原则;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原则。4.简述刑事诉讼程序。
参考答案:
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审判监督程序;执行
四、案例分析题(共 1 道试题,共 10 分。)1.复兴小学学生王星(10岁),曾在某省小学生围棋比赛中获得瓷质奖杯一个。2004年,复兴小学为筹办校庆,校领导委托王星的班主任刘玉华到王星家借其奖杯用于校展览。在展出过程中,来宾李东与陈帆因为争相观看奖杯,不慎在交接时将奖杯摔碎。事后,王星之父王加强多次找复兴小学校长方明及班主任刘玉华索赔,但都遭到了拒绝。问:如王加强起诉,请列明诉讼参加人的地位。为什么?
参考答案:
分析:诉讼参加人如下:
1、原告:王星。原告的法定代理人:王加强。
2、被告:复兴小学,法定代表人:方明。
3、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李东与陈帆。(原因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