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政公文格式——报告XX市XX区XXXXXXXX局文件
XX市XX区XXXXXXXX局文件
□□□〔20□□〕□号签发人:□□□
XX局关于□□□□□□□□□的报告
□□□□□□□□□: □□□□□□□□□□□□□□□□□□□□□□□□□□
□□□□□□□□□□□□□□□□□□□□□□□□□□□□□□□□□□□□□□□□□□□□□□□□□。
□□□□□□□□□□□□□□□□□□□□□□□□□□□□□□□□□□□□□□□□□□□□□□□□□□□□□□□□□□□□□□□□□□□□□□□□□□□。
特此报告!
附件:1.□□□
2.□□□
二○□□年□□月□□日
主题词:□□ □□ 报告
抄送:□□□□□□□□□,□□□□□□□□□。
□□□□□□□□□局二○□□年□□月□□日印
第二篇:行政公文情况报告教案
篇一:2012新公文标准公文概述教案(完美版)【背景分析】
公文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维系公务活动正常开展的工具。上级机关指导工作、了解信息,下级机关汇报工作、请示问题,平级机关商洽事项、交流经验等,常需用公文进行,因此,公文是各级机关在工作中,纵向上下联系、横向左右联络的纽带。公文的质量,直接反映机关的思想深度、政策水平和对社情民意、重大问题分析掌控能力,直接关系党的意志和方针政策的传达贯彻成效,直接体现机关干部的能力素质和工作水准,因此,掌握公文的写作要求与方法有重要的意义。要写好公文,必须掌握公文格式,正确使用文种,严格遵守公文规范性,注意公文表达特点和公文语言特点。
【情境导入】
1971年7月9日基辛格秘密访华,同中国代表章文晋、黄华谈判。双方在草拟公告的问题上出现了僵局。美方草案中有句:“中国政府向尼克松发出访华邀请,尼克松表示乐于接受。”中方不同意这种说法。中方草案中写道:“尼克松愿意访华,我们就提出邀请。”美方则不同意这种说法。双方僵持不下。关键时刻,章文晋专为此事请示周恩来总理。周总理仔细斟酌后,将原文改为:“获悉尼克松总统表示愿意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尼克松总统愉快地接受了这一邀请。”基辛格看到中方修改后的文本,感到很高兴,马上同意。后来中美双方同意见报的公告,就是采用的这种表述形式。
由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草拟公告一度出现僵局,双方代表的办事能力、写作能力都受到了挑战。中方代表既表现出很强的原则性,同时也表现出办事的灵活性,及时请示周总理。周总理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拿出求同存异、处理应变的解决办法,终于使中美双方都满意的方案,这正是办事能力的一种高水平的发挥,也是周总理高超的语言文字表述能力的一种生动表现。草拟公告需要很强的办事能力和写作能力,草拟其他公文同样也需要这样的能力。那么公文到底是一个什么的概念,又应该怎样才能够写好公文呢?
第一章 概述
一、公文的概念
公文,即公务文件,习惯上称为文件,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管理国家、处理政务,按照特定的体式,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形成的,作为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颁布法律和答复问题,指导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和记载公务活动的一种工具。广义的公文包括收发文件、电报、表册、会议文件、调查材料、图片、图纸、录音带、录像带等。我们通常所说的文件,一般是指具有固定格式并带有版头和发文字号的正式公文,即党政机关公文。
二、公文的特点
(一)由法定的作者制成和发布,拟写公文是组织行为
(二)严格的政治性和政策性
(三)法定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四)明显的时效性
(五)特定的体式
三、公文的作用
(一)公文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及各项指令的有效形式,在机关公务管理中发挥领导与指导作用。
(二)公文用于发布行政法规、规章与采取行政措施,在国家行政管理、维护社会主义管理秩序方面发挥行为规范的作用。
(三)公文是请示、报告工作,反映情况,沟通自下而上的纵向联系的基本手段。
(四)公文是沟通机关间横向联系的纽带。
(五)公文具有较强的政策性、理论性与对实践活动的指导性。
(六)公文是机关行政管理的真实记录,具有依据与凭证的功能。
四、公文的类型
2012年4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中办发〔2012〕14号”文件《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决定从2012年7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2000 年8 月24 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停止执行。按照新发布《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规定,公文种类主要有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共15个种类。根据不同的标准,这些公文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一)按行文方向分类,公文可分为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
(二)从公文发送与处理的时间要求上分,可分为特急公文、加急公文、一般公文。
(三)从公文件的机密性分,可分为绝密文件、机密文件、秘密文件和普通公文。
(四)从文件的使用范围分,可分为通用文件、专用文件等。
五、公文行文规则:
(一)上行文规则:
1、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时抄送相关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不抄送下级机关。
2、党委、政府的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应当经本级党委、政府同意或者授权;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应当直接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3、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如需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当提出倾向性意见后上报,不得原文转报上级机关。
4、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
5、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事项外,不得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公文,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
6、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一个上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
(二)下行文规则:
1、主送受理机关,根据需要抄送相关机关。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发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
2、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本级党委、政府授权,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行文,其他部门和单位不得向下级党委、政府发布指令性公文或者在公文中向下级党委、政府提出指令性要求。需经政府审批的具体事项,经政府同意后可以由政府职能部门行文,文中须注明已经政府同意。
3、党委、政府的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的相关部门行文。
4、涉及多个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部门之间未协商一致的,不得向下行文;擅自行文的,上级机关应当责令其纠正或者撤销。
5、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送该下级机关的另一个上级机关。
(三)联合行文规则
1、同级党政机关、党政机关与其他同级机关必要时可以联合行文。
2、属于党委、政府各自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不得联合行文。
六、公文的规范用语与常用句式
(一)公文的规范用语
公文的词语,多数是规范化的书面词语,一般不用口语词、方言词、土俗俚语。词语要有确切含义,以双音节词为主,有一些常用的公文专用词语,如:
1、称谓用语:本(局)、你(公司)、该(处)、我(部)。
2、经办用语:经、业经、兹经、责成、径送、查照。
3、引叙用语:前接、近接、悉、欣闻、收悉、兹就。
4、期请用语:即请查照、希即遵照、请,拟,希、望、盼、恳、报请。
5、表态用语:照办,同意,不同意,可行,不可。
6、征询用语:当否,是否可行,可否,是否同意。
7、期复用语:请批示,请批准,请回复,请指示。
8、呈递用语: 奉上、送上、呈上、转呈、递交。
9、综述过渡用语:为此、对此、鉴于、基于、综上所述、提出如下意见、拟作如下安排。
10、结尾用语:为要、为盼、为荷、此复、特此通知(通报、函复、函达)。
(二)公文常用句式
公文的语句含义完整准确,在文章中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关键性文句脱离上下文之后仍不会产生歧义。陈述句较多,祈使句次之,疑问句、感叹句再次之。在公文语句中,大量使用介词结构和无主句。公文中常用介词,主要有:
1、为、为了、由于——表目的、原因
2、对、对于、关、关于、将、除了——表示对象、范围。
3、根据、依据、遵照、通过、在、随着——表 根据、方式。
七、公文的格式:
根据2012年6月29日发布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gb/t9704-2012),一份完备的党政公文从其要素上可分为版头、主体、版记三部分。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头;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不含)以下、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不含)以上的部分称为主体;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以下、末条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记。
(一)版头:
版头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等要素组成。1.份号: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即将同一文稿印刷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如需标注份号,一般用6位3号阿拉伯数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2.密级和保密期限:公文的秘密等级和保密的期限。涉密公文应当根据涉密程度分别标注“绝密”“机密”“秘密”和保密期限。保密期限是对公文秘密等级时效规定的说明。如需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保密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标注3.紧急程度: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根据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电报应当分别标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如需标注紧急程度,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公文同时标识密级与紧急程度时,份号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密级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紧急程度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三行。
4.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
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也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发文机关标志居中红色套印在文件首页上端。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文件”二字编排在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上下居中排布。
党的机关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作为发文机关标志,不加“文件”二字。这是因为《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取消了各级党的机关以往大量使用的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括号标明文种的版头形式,而改用这种形式。
5.发文字号:发文字号是发文机关按照发文顺序编排的顺序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加“号”组成。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识;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 〕”括入;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发文字号编排在发文机关标识下空二行,居中排布。发文字号之下4mm 处印一条与版心等宽的红色分隔线。6.签发人: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签发人是在上报的公文中批准签发的领导人姓名。签发人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一字;“签发人”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3号楷体字标识签发人姓名。如有多个签发人,签发人姓名按发文机关的排列顺序依次均与顺排,一般每行两个姓名,下移红色分隔线,应使发文字号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并使红色分隔线与之的距离为4mm。
(二)主体:
主体由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时间、印章、附注、附件等要素组成。
1.标题:即对公文主要内容准确、简要的概括。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位于红色分隔线下空二行,用2号小标宋体字,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不应使用长方形或沙漏形。回行时,要做到词义完整。
2.主送机关: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编排在标题下空一行,左侧顶格3号仿宋体字编排,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注意:(1)主送机关是指对公文负有处置、答复或执行责任的机关;(2)顶格,回行仍顶格;
(3)全称或规范化简称或同类型机关的统称 3.正文: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
在主送机关下一行,每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回行。正文以3号仿宋体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字。文中如有小标题可用3号小标宋体字或黑体字。(1)正文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原由+事项+结尾。(2)引文: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
(3)日期:要求用阿拉伯数字写明具体的年月日,不能把2005年写“05年”。(4)结构层次序数: 第一层:汉字“一”,第二层:汉字加括号“
(一)” 第三层:阿拉伯数字“1.”,第四层:阿拉伯数字加括号“(1)”篇二:行政公文写作与处理教案
《行政公文写作与处理》教案 课程名称:行政公文写作与处理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 总学时 :56学时 周学时 :4学时
授课对象:在校本科生(行政管理、政治学、公共事业管理等)
———————————————————————————————— 第 1 教学周/第 节(第 1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1、掌握狭义公文与广义公文划分标准及各自所包含的种 类。
2、熟练掌握公文的概念、性质、特点及作用。
3、了解我国建国以来的 公文工作的大致发展过程。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公文的特点 授课内容:第一章
1、公文的含义
2、公文的特点
3、公文的作用
4、建国以来的公文工作 第二章
1、不同角度的分类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课堂讲授、投影课件、板书、举例、提问、归纳、总 结。
作业及思考题:公文的性质与特点 考核方式:提问
—————————————————————————————————— 第 2 教学周/第 节(第 2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1、掌握行政公文不同角度的分类。
2、熟练掌握行政公 文公文文种的选用依据。3了解对行政公文文种进行分类的意义。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文种选用 授课内容: 第二章
2、公文文种的选用依据 第三章
1、公文格式概说、2、公文的眉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课堂讲授、投影课件、板书、举例、提问、归纳、总 结。
作业及思考题:思考几个事由的文种选用。考核方式:提问。
———————————————————————————————— 第 3 教学周/第 节(第 3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1、掌握十年间两个公文格式国家标准的沿革。
2、熟练 掌握行政公文格式眉首、主体各要素的含义、标注方法及要点以及相互之间的 制约关系。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公文转文性标题的写法; 授课内容: 第三章
2、公文的眉首
3、公文的主体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投影课件、板书、举例、提问、当堂练习、讲 评。
作业及思考题:当堂练写转文性标题的写法。考核方式:当堂讲评。
———————————————————————————————— 第 4 教学周/第 节(第 4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熟练掌握行政公文格式主体、版记各要素的含义、标注 方法及要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制约关系。课程的重点与难点:主题词的标注 授课内容: 第三章
3、公文的主体
4、公文的版记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投影课件、板书、举例、提问、当堂练习、讲 评。
作业及思考题:当堂举例练习标注公文主题词。考核方式:提问、学生板书、讲评。
————————————————--———————————————— 第 5 教学周/第 节(第 5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掌握行政公文不同的行文关系与行文方向、行政公文的 行文方式与行文规则。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公文格式要素的相互制约关系。授课内容:第三章
4、公文的版记
5、公文格式小结;第四章
1、行文概 说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讲授、投影课件、板书、举例、提问、当堂练习、讲 评。
作业及思考题:教师图示“公文格式”,提问学生,随之小结。考核方式:随机提问与小结提问相结合。
———————————————————————————————— 第 6 教学周/第 节(第 6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了解行政公文的行文规则以及公文语言的使用要求。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 理解行文规则的内容。授课内容:第四章
2、行文规则;
3、党政机关行文规则的显著区别 第五章 使用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投影课件、板书、举例、提问、讲评。作业及思考题:理解公文的行文规则。考核方式:提问。
———————————————————————————————— 第 7 教学周/第 节(第 7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掌握公文模糊语言的使用方法;了解命令的发布权限与 分类,掌握命令的用法、特点与写法。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 公文模糊语言的运用 授课内容: 第五章 使用公文语言的专项要求; 3 公文的模糊语言 第六章 1 命令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投影课件、板书、举例、提问、当堂练习、讲 评。
作业及思考题:思考公文使用模糊语言的必要性及正确的使用方法。考核方式:提问。
————————————————--—————————————— 第 8 教学周/第 节(第 8 次课)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掌握决定、公告、通告的用法、特点与写法。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1、怎样使决定内容的写作更为充实;
2、公告与通告的使用区别。授课内容: 第六章 2 决定; 3公告; 4通告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投影课件、板书、举例、提问、当堂练习、讲评。课外作业:自选内容写一篇指挥性决定。考核方式:批阅并讲评。
第 9 教学周/第 节(第 9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熟练掌握通知、通报的用法、特点与写法;了解通知与命令、决定的使用区别;了解三种通报的区别。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1、转文性通知标题的写法;
2、嘉奖令、表彰性决定与表扬性通报的使用区别。授课内容: 第七章 1通知; 2 通报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投影课件、板书、举例、提问、当堂练习、讲评。课外作业:自选内容写一篇指示性通知。考核方式:批阅讲评。
———————————————————————————————— 第 10 教学周/第 节(第 10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掌握议案的用法、特点与写法及议案制发机关与主送机关的确定性。了解呈转性报告的来龙去脉、报告用法的突出变化;掌握报告的写法。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呈转性报告的来龙去脉。授课内容: 第七章 3议案; 第八章 1报告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投影课件、板书、举例、提问、当堂练习、讲评。作业及思考题:思考呈转性文件的产生背景与处理程序。
考核方式:提问。————————————————--———————————————— 第 11 教学周/第 节(第 11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掌握请示与批复的用法、特点与写法;了解请示与报告的使用区别。课程的重点与难点:请示与报告的使用区别。授课内容: 第八章 2请示; 3批复。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投影课件、板书、举例、提问、当堂练习、讲评。课外作业:自选内容写一对内容相呼应的请示与批复。考核方式:评阅讲评作业。
———————————————————————————————— 第 12 教学周/第 节(第 12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熟练掌握意见与函的用法、特点与写法及信函式格式的使用。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呈转性意见与呈转性报告的关系;下行意见与指示性通知、命令、决定的使用区别;请批函与请示的使用区别。授课内容: 第九章 1意见; 2函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投影课件、板书、举例、提问、当堂练习、讲评。课外作业:自选内容写一对内容相呼应的函与复函。考核方式:评阅讲评作业。
———————————————————————————————— 第 13 教学周/第 节(第 13 次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掌握会议纪要的用法、特点与写法、会议纪要与其它会议文件的使用区别、会议纪要格式的使用。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会议纪要格式的使用。授课内容: 第九章 3会议纪要; 第十章
1公文办理概述。篇三:行政公文基本知识教案 行政公文基础知识
一、行政公文
1、概念:
? 行政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2、特点: ? 特定的内容 ? 规范的体式
? 作者和读者的限定性 ? 法定的效用 ? 规范的处理程序
3、分类:
? 按《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分13种: 命令(令)、议案、决定、意见、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 按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分为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 ? 根据办文需要,分为对外公文、收来公文和内部公文。上行文:指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的发文,如请示、报告。平行文:是相互没有隶属关系的同级机关或者不属同一系统的机关之间的行文。如通知、函。下行文:下行文是上级机关向所属的下级机关的行文。如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批复等。
4、板式:
可划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
5、公文的制发和处理程序:
交拟→拟稿→审核→签发→注发→缮印→校对→用印→登记→分发→立卷归档或销毁
二、初步认识13种行政公文
1、命令:是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用的一种公文
2、决定:是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时使用的一种公文。
3、通知:是用于批示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传达要求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的一种公文。
4、通报: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用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通报有关情况的公文。
5、批复:是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回复性公文。
6、意见:是发文机关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时使的公文。
7、会议纪要:是根据会议记录和会议文件以及其他有关材料加工整理而成的,反映会议基本情况和传送会议议定事项和主要精神,并要求有关单位共同遵守执行的一种文体。
8、报告:是机关单位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以及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公文。
9、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对某项工作、问题作出指示,对某项政策界限给予明确,对某事予以审核批准时使用的一种请求性公文。
10、公告: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时所使用的文种。
11、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12、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或者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
13、议案:是由具有法定提案权的国家机关、会议常设或临时设立的机构和组织,以及一定数量的个人,向权力机构提出进行审议并作出决定的议事原案。
★通告和公告的区别:
?
1、使用的范围不同。公告是向国内外发布,而通告多是限定在一个特定社区范围内。?
2、发布的方式不同。公告多数要在《人民日报》上刊登,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而通告可在地方新闻媒体刊登,还可以公开张贴。
三、行政公文的写作要求 1.明确行文目的。2.要符合政策。
3.正确选用文种。公文的文种应当根据行文目的、发文机关的权限和与主送机关的行文关系确定。
4.遵守公文格式,注意行文关系,掌握公文语言特点。5.认真起草
四、行政公文写作的注意事项
1、结构层次序数
2、人名、地名、数字、引文准确。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引用外文应当注明中文含义。日期应当写明具体的年、月、日。
3、应当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4、文内使用非规范化简称,应当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使用国际组织外文名称或其缩写形式,应当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准确的中文译名。
5、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在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关于拨给灾区贷款专项指标的请示 省行: 5月10日,××地区遭受了一场历史上罕见的洪水袭击,给当地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据统计,农田受灾总面积达38000多亩,各种农作物损失达100多万元。由于灾情严重,短期内恢复生产有一定的困难,仅靠正常农贷指标难以解决问题。为了帮助受灾农民,特向省行申请下达专项救灾贷款指标200万元,支持灾区迅速恢复生产。以上请示当否,请批示。中国银行××市支行一九九九年五月十五日
第三篇:行政公文格式——请示XX市XX区XXXXXXXX局文件(写写帮整理)
XX市XX区XXXXXXXX局文件
□□单位〔20□□〕□号签发人:□□□
XX局关于□□□□□□□□□的请示
□□□□□□□□□:
□□□□□□□□□□□□□□□□□□□□□□□□□□□□□□□□□□□□□□□□□□□□□□□□□□□□□□□□□□□□□□□□□□□□□□□□□□□。
□□□□□□□□□□□□□□□□□□□□□□□□□□□□□□□□□□□□□□□□□□□□□□□□□□□□□□□□□□□□□□□□□□□□□□□□□□□。
以上请示当否,请批复!
附件:1.□□□□□□□□□
2.□□□□□□□□□
二○□□年□月□□日
抄送:□□□□□□□□□,□□□□□□□□□。
□□□□□□□□□局□□□□ 二○□□年□月□□日印
第四篇:行政公文
行政公文的分类
1. 按基本使用范围分为:
2. 通用公文:是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在处理公务中的各种问题,反映各方面情况,或联系各项工作所形成的文书材料。如法定公文.普通事务文书。
专用公文:是指在一定的业务范围内,按照特定需要而专门使用的各种文书材料。如外交公文,法规公文,司法公文,经济公文,军事公文等等。
2.按行文的方向分为:
上行文(请示.报告等)下行文(决定.指示.批复等)平行文(函等)通行文(意见.会议纪要等)
3.按公文的内在属性分为:
指令性公文(命令.决定等)指导性公文(意见等)
知照性公文(通知.通报等)公布性公文(公告.通告等)
商洽性公文(函等)报请性公文(请示.报告等)
记录性公文(会议纪要)
请示的行文规则
(一)请示应当一文一事;
(二)请示不得同时抄送下级机关;
(三)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请示时,应当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
(四)除领导者个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请示不应直接送领导者个人;
(五)请示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须同时送其他机关,用抄送形式;
(六)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时,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负责答复。
报告与请示的区别
1.行文目的不同:
报告是陈述性公文,不需要批复。即便是期望上级机关批转的报告,上级机关也只考虑是否批转,而不需批复;
请示则是祈复性公文,需要上级机关的回复。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无论同意与否,或者有什么意见,都要作出批复。
2.行文时间不同:
请示必须事前行文,而报告是事后或事情告一段落时行文。
3.行文规则不同:
请示必须一文一事,而报告的内容却相对可以丰富一些。
“报告”对上级没有肯定性的批复要求,而“请示”则相反;在行文时间上,“报告”是事前.事中或事后都可以行文,而“请示”则必须事前行文;上级对下级报送的“报告”,可做批示也可以不做批示,一切全由上级酌情处理,而“请示”则不然,不论所请示的事项上级同意与否,按规定都应及时做出答复,答复时所使用的文种是“批复”而不是“批示”。
一.填空
1.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要用(报告);向上级机关请求请示.批准,要用(请示)。参考答案:报告
请示
2.撰写产品说明书,必须注意以下两点:(1)要有(责任)意识;(2)要有(大众)意识。
三.简答(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合同主要应当具备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
1.合法性
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其作用的发挥要以合法为前提,合同不合法,应被视为无效合同。
2.合意性
合同内容应是当事人意愿的真实表述,任何有悖于当事人意愿的内容都不能写入合同。
3.平等性
合同的平等性首先表现在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当事人之间应是一种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没有上下从属之分。其次表现在合同应在当事人平等协商.自主自愿的基础上签订,任何一方均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
4.规范性
规范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形式的规范,二是语言的规范。
三.简答题
1.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有哪些?
答:1.要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充分占有材料。2.要以正确的立场和方法,认真分析并合理组织材料。3.要讲究结构形式和语言特色。
2.简述计划的写作要求。
答:1,要符合政策。2.要从实际出发。3.要具体明确。4.要留有余地。
3.撰写总结,必须注意哪些问题?
答:1.要充分占有资料,并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2,要善于分析材料,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3.要合理地取舍内容,以突出重点。4,要深入研究问题,以写出特色。
1.调查报告是就某一个事件或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之后所写出的真实地反映情况的书面报告。
2.计划是某一个单位.部门或个人,对预计在一定时期内所要做的工作或所要完成的其他任务加以书面化.条理化和具体化的一种文书。
3.工作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工作或某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从而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帮助和借鉴的一种文书材料。
4.条例是对某一方面的工作或某一重大事项的处理方式及某一组织的宗旨.任务极其成员的职责权限等作出规定的指令性文书。
5.述职报告,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目前主要为领导干部)就某一阶段的任职情况,向有关部门及领导或群众做出全面说明的一种文字材料。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合同具有哪些作用?
1.合同是保护当时人的合法权益的工具;
2.合同是实现专业化合作的纽带;
3.合同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手段;
4.合同是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凭借。
建议进一步作适当的文字阐述。
在合同的签订中,必须注意哪些事项?
1.要熟悉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合法性作为首要前提;
2.要精通业务,了解情况,以确保自身利益不受侵犯;
3.要在平等协商.取得一致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各项条款;
4.要认真书写,并不得随意涂抹。
建议进一步作适当的文字阐述。
“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的,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抄送其下级机关。“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请“请示”、“意见”和“报告”。
第五篇:行政公文
恭喜你升为经理,这是我们职业生涯上的又一次调整与机遇。为了更好的做好计划案,做好部门间的协调工作,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作为切入。首先,大致了解每个部门工作为何——他们在做什么,根据计划案的需要,可以初步的定位需要那些部门的协助,需要参与的力度如何。接下来,我们就需要了解根据已有的精确的自我与部门主管的性格特质,与对应的部门组织特征,做计划与沟通,去确立如何执行的细节。在了解自我与相应部门主管的性格特质的前提下,沟通时,我们可以更加有的放矢:如果自己是理智型倾向,而沟通主管是情感型倾向,则我们与之讨论时,可以有意识的注意沟通的方式,调整管用的“对事不对人”的客观思辩式,更加灵活考虑对方的感受,从而获得一次愉快的交流。对于协调运作的部门,在计划制定时,也可以运用组织特征进行风险管控。如一个依赖特质的部门,在协同运作时需要注意时效性的把握,他们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同时因此可能会有最后时限拼杀的特质,我们在协同计划时就可以考虑入此时间把控风险,做到提前预防策略。相信通过这样的切入,一定可以顺利逐步推展开计划案的稳步实施,带来各方多赢的工作开篇。
1、做好角色转换,适应新部门的环境。由副主管提升到主管,而且是调到一个新部门,难免有这样那样的不适应,这也不奇怪,先让自己的心沉静下来,给自己一些信心,梳理一下工作的思路,逐步完成角色的转变。同时,也给他人一些时间。刚到新部门,不可能很快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所以,也要给他们一些时间,让他们逐步了解你,认可你,悦纳你。
2、坚持“多看多听多思”的原则。比如多了解该部门的人员基本情况、优势、薄弱环节,做到心中有数;多听听新部门员工的合理化建议,虚心一些,在情况不很了解的时候,不必急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可以避免因为对情况不熟悉而做出轻率的结论。据我所知,很多人新到一个单位或部门,还没有把自己融入其中,往往容易看到它的不足和问题,还喜欢和自己原来的进行比较,并且在说话中有意无意地表现出来,特别是那些很想有作为、性格直率的新人,表现更为明显。从初衷来说,并没有错。但是,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或欲速则不达。为什么?因为这样做,最容易把自己置身于矛盾的中心,也容易引起反感。刚到新部门,宜多了解情况、多看、多听、思考为主,不但要看存在的问题,也要善于发现该部门的长处和优点,因为正向的激励永远都是需要的,而且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