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东护士缺口18万 廖新波称希望护士获合理报酬
广东护士缺口18万 廖新波称希望护士获合理报酬
核心提示:若根据2011年广东户籍人口8637.19万人估算,则还需要增加76871名护士;若根据卫生部医护比的最低标准1:2,则2011年当年的护士缺口为189662人。
昨天是国际护士节,不过调查显示90后选择当护士的越来越少
廖新波点评90后护士,希望她们能获得合理的报酬过体面人生
讯 在父母眼中,她们是娇娇女,她们是90后护士。昨日是第101个“国际护士节”。目前,广东的护士缺口很大。同时医学院校也表示,护理专业学生思想难引导,价值观比较多元化,从事护理行业的人越来越少。
暨大华侨医院手术室里,年轻的护士们在忙碌着。
一位女护士正帮一名男护士戴好帽子,在照顾病人方面他们具备同样的耐心和细致。近两年,90后护士逐渐踏入工作岗位。她们中,有人熬不住高强度的工作而辞职,也有人正从“娇娇女”成长为健康守护神。
近日,卫生部公布了一项对全国696所三级医院护士流失率的调查结果,接受调查的三级医院,平均的护士流失率是5.8%,而最高的能达到12%。护士流失率高,已经成为一个问题。
广东省教育厅今年4月发布的《广东省医学教育统计分析报告》分析,每千人口应拥有注册护士3人。若根据2011年广东户籍人口8637.19万人估算,则还需要增加76871名护士;若根据卫生部医护比的最低标准1:2,则2011年当年的护士缺口为189662人。报告估计,随着老龄人口比重上升,针对老年的医疗和护理需求也将日益增加,护士缺口还将会继续加大。
“不愿从事护理的人越来越多了。”在5月11日的中山大学护理教育创办100周年的活动现场,中山大学护理学院党委书记张远权感叹。
据他介绍,在该院今年准备毕业的75名90后学生当中,目前有1/4的学生已经与用人单位签约,以护理行业为主;还有1/4有意向,但未正式签约;另除了13名学生继续读研外,剩余1/4左右的学生仍在观望。“这里面大多是男生,不愿意做护士,又还没找到自己想从事的行业。”张远权说。
声音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评论90后护士:让她们永葆红苹果本色
今年的5.12护士节,我们关注到那些即将开始迈入晚婚年龄的90后护士。每当想起她们,总记得《心术》一段台词:“当护士第一年是红苹果,第二年是青苹果,第三年就是黄苹果,之后就是烂香蕉了„„这就是当护士上夜班熬夜的后果,哎„„”
“哎”的一声叹气,反映出护士们对事业的一种忠诚和无奈、无助。我们的社会不要忘却这些可爱的小护士,尤其在独生年代的小护士们,她们能够选择护士这个职业,就是奉献,她们能在艰难的环境留下来就是一种担当。她们应该获得应有的、合理的报酬,过体面的人生,希望她们在节假日或熬夜陪伴病人以后,也拥有公众假期,希望她们的付出得到患者和社会的尊重,希望她们在照顾病人之余也能享受爱情、收获家庭,不再是“剩女”;希望她
们养育子女,照顾父母,尽人孝,享天伦。
在这里,我不得不向支持你们女儿、儿子从事护理工作的母亲们致敬,你们是最伟大的母亲!你们是最无私的母亲!你们也是最能体贴自己女儿的母亲!我们,要让护士们保持护士的脸,永远像一只灿烂、幸福的红苹果!
正在成长的90后护士
新快报讯 敏感、脆弱、叛逆„„90后年轻人常被刻上“个性十足”、“娇生惯养”的烙印。然而,对于大多数护士们来说,当同龄人都在看电影、旅行、谈恋爱的时候,她们却已经开始学会照顾他人。
护士长说
有人很刻苦有人离开了
记者近日采访多名护士长时,她们不约而同提到90后护士的一些小缺点。“有的孩子很刻苦,但确实也有人怕苦怕累。我们科里曾经有个入职不到半年的小护士,一声不吭地离开了医院,几天没上班,后来打电话到她家里,家人说孩子工作太辛苦了,手机24小时不能关机、加班加点没补贴,每天脚步不停歇,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最后家人为她辞职了。”尽管不少90后护士欠缺吃苦耐劳精神,但作为前辈的护士长们也不敢太直接向她们指出错误。“怕她们内心太敏感,自尊心又强,不能直接指责。”广州华侨医院曾以严厉出名的刘晖在对待90后时也学会了委婉。她说:“我以前脾气很火爆,看到学生流露出不好的情绪,我就会直接说‘不愿意干就不要干,不要在那甩盘子’。现在我可不敢这么说,怕她们接受不了。”刘晖说,她也是从自己的90后孩子身上学到些相处方法。
90后的声音
不是不积极而是真胆怯
除了韧劲有待加强外,不少年长护士对所带的90后实习生还有一个评价——不够主动。“我们那个时候实习,看着老师给患者换药,看多几次就知道哪步该做什么,就会主动参与去做。”刘晖说:“现在大多在实习的90后学生都只是站在老师身边看,就只是静静地站着。”虽然年长的护士有这种评价,但在一些90后护士看来,她们不是不愿主动去做,更多的是对首次动手的胆怯。“我刚毕业时分到外科,干了半个月才打第一针。对方是个聋哑人,我的手都是抖的。”1993年出生的罗稔说,虽然此前在学校已与同学相互“实战演习”多遍,但真到了那一刻心里还是害怕。“我脑子里想的都是不好的事,怕打不好,病人会发火。”最终,一针下去看到回血,证明打中了血管,那一刻心中才充满了欢喜。
新入职先要面对不信任
年轻、经验少,往往让患者质疑。记者发现,90后护士新踏入职场,遇到的首个问题就是“不信任”。
早晨8点,准时到达医院,交接医嘱;洗脸、梳头、整理床铺,珠江医院心血管内科护士龚可丹开始一天的忙碌。1991年出生的她有两年工作经验,在工作中显得很熟练。但龚可丹说:“刚入职时,病人都不这样看我。”有人问她年纪这么小,到底会不会扎针?还有的病人在我叮嘱完医嘱后,又向资深护士询问同样的问题,像是要印证她的说法似的。但是自从龚可丹给血管硬化的老病号扎下第一针后,同病房的患者开始对她放心了。
生活职业化没空追潮流
潜移默化,在人与人的相处当中,在一个环境下,人是会改变的,而90后“娇娇女”也正在改变为魄力十足的白衣天使。
“以前还听同学们聊明星,聊节目,可是现在,根本没有时间关注那些东西。”谈起潮流,龚可丹不好意思地笑了。每次放杯盖、饭盒盖,必定将里面那面朝上,罗稔说工作中对卫生的要求已让她养成了职业习惯,甚至在一些时候思维都是“职业性”的。“我出门坐公交,看到有人手臂露在外面,首先就看这个人的血管好不好找。”“90后护士其实很有潜力成长
起来。她们的业务能力不仅受到专业技术的硬指标约束,而且思维敏捷,常能提出创新的想法。对于留住她们,医院应该给她们更多关怀与包容,给些时间让她们成长。”珠江医院心血管内科王丽姿表示。
链接
男护士紧俏,广州比例不足2%
近年来,护士行业出现了许多男面孔,他们一出道就成为“香饽饽”,广州医科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今年共有20多名男护士毕业,其中95%已在三甲医院就业。
男护士之所以受欢迎,因为其具备自身优势:体能好,在参与耗时长的大手术时更具优势;性格沉稳,在手术遇到突发状况时更沉着;能更好地养护和简单维修仪器设备。
新快报记者曾在2011年做过统计,广州各大医院男护士比例不足2%,十分紧俏。男护士紧缺在全国都普遍存在。据相关统计,截至去年底,中国注册护士总数249.7万人,男护士所占比例不足1%。
繁版: 核心提示:若根據2011年廣東戶籍人口8637.19萬人估算,則還需要增加76871名護士;若根據衛生部醫護比的最低標準1:2,則2011年當年的護士缺口為189662人。
昨天是國際護士節,不過調查顯示90後選擇當護士的越來越少
廖新波點評90後護士,希望她們能獲得合理的報酬過體面人生
訊 在父母眼中,她們是嬌嬌女,她們是90後護士。昨日是第101個“國際護士節”。目前,廣東的護士缺口很大。同時醫學院校也表示,護理專業學生思想難引導,價值觀比較多元化,從事護理行業的人越來越少。
暨大華僑醫院手術室裡,年輕的護士們在忙碌著。
一位女護士正幫一名男護士戴好帽子,在照顧病人方面他們具備同樣的耐心和細致。近兩年,90後護士逐漸踏入工作崗位。她們中,有人熬不住高強度的工作而辭職,也有人正從“嬌嬌女”成長為健康守護神。
近日,衛生部公佈瞭一項對全國696所三級醫院護士流失率的調查結果,接受調查的三級醫院,平均的護士流失率是5.8%,而最高的能達到12%。護士流失率高,已經成為一個問題。
廣東省教育廳今年4月發佈的《廣東省醫學教育統計分析報告》分析,每千人口應擁有註冊護士3人。若根據2011年廣東戶籍人口8637.19萬人估算,則還需要增加76871名護士;若根據衛生部醫護比的最低標準1:2,則2011年當年的護士缺口為189662人。報告估計,隨著老齡人口比重上升,針對老年的醫療和護理需求也將日益增加,護士缺口還將會繼續加大。
“不願從事護理的人越來越多瞭。”在5月11日的中山大學護理教育創辦100周年的活動現場,中山大學護理學院黨委書記張遠權感嘆。
據他介紹,在該院今年準備畢業的75名90後學生當中,目前有1/4的學生已經與用人單位簽約,以護理行業為主;還有1/4有意向,但未正式簽約;另除瞭13名學生繼續讀研外,剩餘1/4左右的學生仍在觀望。“這裡面大多是男生,不願意做護士,又還沒找到自己想從事的行業。”張遠權說。
聲音
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評論90後護士:讓她們永葆紅蘋果本色
今年的5.12護士節,我們關註到那些即將開始邁入晚婚年齡的90後護士。每當想起她們,總記得《心術》一段臺詞:“當護士第一年是紅蘋果,第二年是青蘋果,第三年就是黃蘋果,之後就是爛香蕉瞭……這就是當護士上夜班熬夜的後果,哎……”
“哎”的一聲嘆氣,反映出護士們對事業的一種忠誠和無奈、無助。我們的社會不要忘卻這些可愛的小護士,尤其在獨生年代的小護士們,她們能夠選擇護士這個職業,就是奉獻,她們能在艱難的環境留下來就是一種擔當。她們應該獲得應有的、合理的報酬,過體面的人生,希望她們在節假日或熬夜陪伴病人以後,也擁有公眾假期,希望她們的付出得到患者和社會的尊重,希望她們在照顧病人之餘也能享受愛情、收獲傢庭,不再是“剩女”;希望她們養育子女,照顧父母,盡人孝,享天倫。
在這裡,我不得不向支持你們女兒、兒子從事護理工作的母親們致敬,你們是最偉大的母親!你們是最無私的母親!你們也是最能體貼自己女兒的母親!我們,要讓護士們保持護士的臉,永遠像一隻燦爛、幸福的紅蘋果!
正在成長的90後護士
新快報訊 敏感、脆弱、叛逆……90後年輕人常被刻上“個性十足”、“嬌生慣養”的烙印。然而,對於大多數護士們來說,當同齡人都在看電影、旅行、談戀愛的時候,她們卻已經開始學會照顧他人。
護士長說
有人很刻苦有人離開瞭
記者近日采訪多名護士長時,她們不約而同提到90後護士的一些小缺點。“有的孩子很刻苦,但確實也有人怕苦怕累。我們科裡曾經有個入職不到半年的小護士,一聲不吭地離開瞭醫院,幾天沒上班,後來打電話到她傢裡,傢人說孩子工作太辛苦瞭,手機24小時不能關機、加班加點沒補貼,每天腳步不停歇,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最後傢人為她辭職瞭。”盡管不少90後護士欠缺吃苦耐勞精神,但作為前輩的護士長們也不敢太直接向她們指出錯誤。“怕她們內心太敏感,自尊心又強,不能直接指責。”廣州華僑醫院曾以嚴厲出名的劉暉在對待90後時也學會瞭委婉。她說:“我以前脾氣很火爆,看到學生流露出不好的情緒,我就會直接說‘不願意幹就不要幹,不要在那甩盤子’。現在我可不敢這麼說,怕她們接受不瞭。”劉暉說,她也是從自己的90後孩子身上學到些相處方法。
90後的聲音
不是不積極而是真膽怯
除瞭韌勁有待加強外,不少年長護士對所帶的90後實習生還有一個評價——不夠主動。“我們那個時候實習,看著老師給患者換藥,看多幾次就知道哪步該做什麼,就會主動參與去做。”劉暉說:“現在大多在實習的90後學生都隻是站在老師身邊看,就隻是靜靜地站著。”雖然年長的護士有這種評價,但在一些90後護士看來,她們不是不願主動去做,更多的是對首次動手的膽怯。“我剛畢業時分到外科,幹瞭半個月才打第一針。對方是個聾啞人,我的手都是抖的。”1993年出生的羅稔說,雖然此前在學校已與同學相互“實戰演習”多遍,但真到瞭那一刻心裡還是害怕。“我腦子裡想的都是不好的事,怕打不好,病人會發火。”最終,一針下去看到回血,證明打中瞭血管,那一刻心中才充滿瞭歡喜。
新入職先要面對不信任
年輕、經驗少,往往讓患者質疑。記者發現,90後護士新踏入職場,遇到的首個問題就是“不信任”。
早晨8點,準時到達醫院,交接醫囑;洗臉、梳頭、整理床鋪,珠江醫院心血管內科護士龔可丹開始一天的忙碌。1991年出生的她有兩年工作經驗,在工作中顯得很熟練。但龔可丹說:“剛入職時,病人都不這樣看我。”有人問她年紀這麼小,到底會不會紮針?還有的病人在我叮囑完醫囑後,又向資深護士詢問同樣的問題,像是要印證她的說法似的。但是自從龔可丹給血管硬化的老病號紮下第一針後,同病房的患者開始對她放心瞭。
生活職業化沒空追潮流
潛移默化,在人與人的相處當中,在一個環境下,人是會改變的,而90後“嬌嬌女”也正在改變為魄力十足的白衣天使。
“以前還聽同學們聊明星,聊節目,可是現在,根本沒有時間關註那些東西。”談起潮流,龔可丹不好意思地笑瞭。每次放杯蓋、飯盒蓋,必定將裡面那面朝上,羅稔說工作中對衛生的要求已讓她養成瞭職業習慣,甚至在一些時候思維都是“職業性”的。“我出門坐公交,看到有人手臂露在外面,首先就看這個人的血管好不好找。”“90後護士其實很有潛力成長起來。她們的業務能力不僅受到專業技術的硬指標約束,而且思維敏捷,常能提出創新的想法。對於留住她們,醫院應該給她們更多關懷與包容,給些時間讓她們成長。”珠江醫院心血管內科王麗姿表示。
鏈接
男護士緊俏,廣州比例不足2%
近年來,護士行業出現瞭許多男面孔,他們一出道就成為“香餑餑”,廣州醫科大學衛生職業技術學院今年共有20多名男護士畢業,其中95%已在三甲醫院就業。
男護士之所以受歡迎,因為其具備自身優勢:體能好,在參與耗時長的大手術時更具優勢;性格沉穩,在手術遇到突發狀況時更沉著;能更好地養護和簡單維修儀器設備。
新快報記者曾在2011年做過統計,廣州各大醫院男護士比例不足2%,十分緊俏。男護士緊缺在全國都普遍存在。據相關統計,截至去年底,中國註冊護士總數249.7萬人,男護士所占比例不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