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八大关系(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3 02:00: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论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八大关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论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八大关系》。

第一篇:试论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八大关系

试论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八大关系

作者:薛选世 上传:yeguiren 来源:水利工程网 2005-05-30 00:00

防汛抗旱工作事关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它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其中包涵着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正确处理这些关系是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因此,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防汛抗旱的“两个转变”,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汛抗旱并举,开发保护并重,尊重自然经济规律,统筹协调并正确处理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各种关系,切实做好各项防汛抗旱工作,保持社会、经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维系河流健康,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1、人和洪水的关系

人类社会的进步从来都是以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前提,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人与洪水的关系实质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历史上人与洪水的关系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农业社会是局部斗争,被动防守,“水来土挡”,以人类被动适应自然为主要特征,这是人适应水的阶段。工业社会是全面治理,主动控制,“人定胜天”,人们通过建设水利工程来改造河川、调蓄洪水、发展灌溉和供水等,以人类主动改造自然为主要特征,这是水适应人的阶段。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类已逐步进入了人与洪水和谐共处的新阶段。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水旱灾害不可避免,也不能完全消除,要从单纯与洪水抗争转变为在保证生命安全的条件下,合理地调整人与洪水的关系,人类必须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与承受风险的能力,规范和调整自身的行为,给洪水以出路,科学防控洪水,主动规避风险,在以工程技术措施改造洪水、防治旱灾的同时,要调整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以适应洪水、减轻旱灾影响。适应并非消极躲避,而是尊重自然规律,综合利用法律、经济、行政、教育、工程技术等措施来有效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人与洪水的和谐共处。

要协调好人和洪水的关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的转变,加强洪水管理,遵循自然规律,坚持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五个原则:一是与河流共存的原则。人类对河流的治理,必须尽力维护并改善河流固有的各种基本功能,维持河流健康,而不是导致河流的消亡;二是与洪水共存的原则。人类防洪体系的建设,是以将洪水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限度之内为目标,而不是消除洪水;三是保障发展的原则。人类要与洪水协调共处,必须以保障社会安定与经济平稳发展为前提,而不是影响社会稳定、导致生产力的破坏;四是社会公正的原则。防洪减灾的政策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共同富裕,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而不是两极分化;五是适度分担风险的原则。无论什么地区都有义务承担自己的固有风险,即使是确保安全的地区,也要对因提高自身工程保护标准而可能对其他地区造成的附加风险,提供必要的补偿。

2、防汛抗旱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我国水旱灾害十分严重,据统计,自公元前206年至1840年的2046年中,我国发生较大洪水灾害共计984次,平均两年左右就发生1次。1949年以来,我国因洪涝灾害年均农田受灾面积1亿多亩,大约也是两年左右发生一次较大洪灾。1990年以来全国年均洪涝灾害损失在1100亿元左右,约占同期全国GDP的2%。旱灾也比较严重。据统计,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5年间,发生干旱灾害就达1056次,平均每两年发生一次。1949年至1990年全国因旱造成农业、工业和牧业直接经济损失年均204亿元,因旱造成多达数百座城市缺水的现象也日渐突出,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巨大。因此,水旱灾害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防汛抗旱工作涉及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等各个方面,事关国计民生,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直接关系到饮水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除水害、兴水利,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也是我们治水的首要目标。因此,防汛抗旱工作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如果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长期处在洪涝灾害的威胁之中,经济建设就不能顺利进行,社会稳定就难以保障,人民就不可能安居乐业。同样,在一个洪水泛滥的地区,就不可能有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秩序,甚至会出现社会不稳。因此,必须保证防汛抗旱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协调,严格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从促进和保障防汛抗旱与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出发,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加强防汛抗旱工作,制定完善防汛抗旱的规划、预案、投资、建设和管理等政策法规,规范防汛抗旱行为和各种人类活动,使人水和谐共处。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防汛抗旱工作,要把防洪抗旱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强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建设,不断完善防洪抗旱体系,提高防汛抗旱工作的整体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

3、人与人的关系

防汛抗旱工作关键取决于人,因此,一定要处理好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在防汛抗旱工作中,我国实行的是洪水风险管理,洪水的风险特性决定了洪水不但易于导致人与自然的矛盾、也会导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矛盾。而且人与人之间及人与自然之间基于洪水风险的利害关系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复杂,国家的治水政策及治水投入都要有利于缓解消除这些矛盾,否则,如果我们的治水政策与投入的结果,是加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则人与自然之间就会陷入恶性互动的关系,这样的治水将是没有出路的;如果我们的治水政策与投入的结果,是加大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则治水的后果很可能只是风险的转移,并可能反而加剧社会的不安定;如果我们的治水政策与投入的结果,是将人与自然的矛盾转变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或者进一步是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转变成了群众与政府的矛盾,则更是得不偿失、事与愿违。同样,在一个河流乃至一个流域中,难免出现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当代与未来、上中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之间因防洪抗旱而引发的供水、发电、灌溉等各种矛盾和问题,甚至会出现人与人争水、地区与地区争水、人与水争地等现象,这些矛盾和问题,如果处理和解决不当,势必影响防汛抗旱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要从长远出发,从全局出发,从防洪保安的高度出发,依法规范人类的各种活动,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统筹协调、及时化解各方面的矛盾,着力构建和谐社会,为防汛抗旱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强大的社会合力,共同应对水旱灾害和水危机,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实现社会内部的和谐,进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维护当代人之间的公平(代内公平)、当代

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公平)、不同区域之间的人的公平(区际公平),沿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不断前进。

4、防汛和抗旱的关系

我国内地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时空分布非常不均,这种气候特点导致了我国的洪水和干旱灾害同时并存,旱中有涝,涝中有旱,旱涝交替。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防汛抗旱并举,科学管理洪水,全面主动抗旱,既不能因防汛而忽视抗旱,也不可因抗旱而放松防汛。要把防汛与抗旱有机的结合起来,以防为主,防患于然,争取主动,健全预测预警机制,增强前瞻性, 提高预见性、科学性,及时向社会通报发布水文、气象等防汛抗旱信息,扩大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在防汛工作中要加强洪水管理,科学调蓄洪水,努力实现洪水资源化,为抗旱工作打好基础。如1996年海河大水,流域各省全力以赴把洪水安全送入大海。紧接着的几年,海河流域来水偏枯,人们开始意识到对于长期干旱的地区,适当承受损失而留住洪水反而能够产生更大的效益。但实现洪水资源化绝不是一个单向问题,洪水利用就必然要承担风险,利用得越多,防洪风险就越大,抗旱效益也越大。我们既不能过于保守只求安全,忽视经济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也不能盲目强调洪水资源化而忽视安全。要不断完善防汛抗旱体系,健全政策法规,规范人类活动,统筹兼顾,落实责任,强化措施,防抗并举,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确保大江大河、大型水库、大中城市和交通干线的防洪安全,确保城乡生活用水安全,努力满足生产、生态用水需求,最大限度减轻水旱灾害损失。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沙尘暴肆虐,雨水不断减少,部分地区旱情严重,甚至连年不断,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导致生态环境更加恶化,抗旱形势愈来愈严峻,抗旱任务十分艰巨,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要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基础上,大力加强抗旱工作,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保证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需求,改善生态环境。为了适应防汛抗旱的新形势,建议国家在《防洪法》的基础上制定颁布《防洪抗旱法》,进一步规范防汛抗旱行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沿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阔步前进。

5、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的关系

按照《防洪法》,防汛抗旱工作实行全面规划、统筹兼顾、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按照流域或者区域实行统一规划、分级实施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制度。防汛抗旱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流域管理机构在所管辖的范围内行使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防洪协调和监督管理职责。

在防汛抗旱工作中,流域管理离不开区域管理, 区域管理也离不开流域管理,要把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明确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的事权,加强流域的统一管理,建立高效、权威、科学运行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流域民主协商、准市场运作和用水户参与管理的运行模式,流域机构要强化对流域水资源的宏观调控和重大决策权力,重点抓好流域内带全局性、涉及省际以及地方难以办到的事,并为流域内各省市做好服务。在宏观管理职能中,实行流域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宏观指导,监督检查。流域管理机构与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指导、协作、监督和行业管理关系。在直管职能中,对于流域全局水资源配置有重大影响和作用的控制性水利工程,不宜由地方直接管理的重要河段或容易引起纠纷的省际重要边界河段,都由流域管理机构直接管理,流域管理机构与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是责任主体与配合责任的关系(主次关系)。地方水利部门应在流域机构的指导下,完成所辖区段的水资源的管理保护工作,流域机构对地方工作进行督导。在加强流域管理的同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地方水利、环保、电力等部门的作用。协调处理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在防汛、防凌、防污染、防断流等工作中,应严格实行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河务部门要主动为其当好参谋,积极配合,共同做好工作。并与地方环保部门加强协作,实行水资源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中的信息通报机制、联合会商机制和联手行动机制,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加强多部门沟通和协调,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对地表水、地下水、空中水统一管理,对城镇供水、农业灌溉、水源保护、水质监测、污水处理、水能开发等统筹协调,促进流域的良性循环,保持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6、防汛抗旱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降雨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大部分地区年内连续4个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70%左右(南方60%左右,北方为80%左右)。南方地区最大年降水量一般是最小年降水量的2~4倍,北方地区为3~8倍。我国水资源中大约有2/3左右是洪水径流量。加上人口、耕地、水资源的分布不相匹配,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用水量大大增加,致使一些江河断流、河湖萎缩、水污染严重,土地、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快,沙尘暴增加,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世界上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列。我国北方尤其是西北地区严重缺水,生态环境恶化。使得我国成为一个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的国家,防汛抗旱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防汛抗旱工作要为保护资源环境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实现防汛抗旱的“两个转变”,遵循自然经济规律,要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加强洪水管理,实行全面主动抗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伴随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人类社会的用水量与用水保证率需求都显著提高。如何加大调蓄洪水的能力,以丰补枯,对防汛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洪水并非完全有害,它是可利用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江河物质输移的载体,是维系流域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条件。科学合理调控洪水既可满足人类对水量、水能的需求,还有维持河道行洪能力,补充地下和地表水资源,改善河流和水库天然淤积或冲刷状况,延长堤防和水库的使用寿命,并为湿地、滩地等输送水沙改善水生态环境,稀释污水提高受污水体的自净能力等多种功能,并可实行跨流域向外调洪水。因此,在防汛工作中,要加强洪水管理,不断完善防洪调控体系,保护好资源环境,尽快实现从洪水调度向洪水调度和水资源调度相结合转变,从汛期调度向全年调度转变,从水量调度向水量水质统一调度转变,从区域调度向流域和区域相结合调度转变。科学调控洪水,合理利用洪水,最大限度地挖掘洪水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通过洪水资源化促进资源环境的改善。但洪水资源化不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局部地区人群的利益,而应当是服务于整体的、有利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如果仅是满足局部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则可能使其他地区陷入更为难以克服的困境;如果仅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则难以避免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水库拦洪虽然是实现洪水资源化的重要手段,但是,洪水资源化不能简单理解为让水库拦蓄更多的水,因为这样的思路仍然仅以满足部分人的需求为导向,有可能继续加剧区域间的矛盾与生态环境的危机。实现洪水资源化,必须做到风险分担,利益共享。无论是将洪水全部拦蓄起来,确保“供水安全”,还是处处严防死守,确保“防洪安全”,都不利于洪水资源化的实现。水少时,该放的水要放下来;水多时,该淹的地要淹得起。对由此而难以避免的损失,可通过“风险分担”的模式使其降低到可承受的限度之内。在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日趋严重的现实面前,任何局部区域或部门在治水中如果一味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都可能危及他人或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只有通过洪水的风险管理,按照风险分担,利益共享的原则统筹江河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城乡间基于洪水风险的利害关系,洪水的资源化才能达到保障可持续发展、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目的。

近年来,旱灾对经济社会和城乡居民生活的不利影响越来越大,无论是保障饮水安全、生态安全,还是保障粮食安全,都对抗旱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尽快实现以农业抗旱为主向城乡生活、生产和生态全面主动抗旱转变,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强抗旱基础工作,加快建设抗旱信息管理系统和旱情监测预报系统,利用工程、行政、法律、经济、科技等手段,调动社会一切力量,采取机械抽水、筑坝拦水、打井取水、修渠引水、水库控水、空中增水、改种省水、灌溉节水、综合保水等措施,因地制宜搞好小型蓄水、引水、提水和集雨等抗旱应急设施建设,增加抗旱水源。必要时,实行人工增雨,加强计划用水,大力节约用水,完善易旱地区和严重缺水城市抗旱预案,健全抗旱服务体系,正确处理人饮用水、发电用水、工业用水和灌溉用水的关系,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搞好水资源的科学配置和统一调度,合理统筹安排用水,确保生活用水,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生态用水。

7、防汛抗旱与工程建设的关系

在防汛抗旱工作中,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两个转变”,加强洪水管理,实施全面抗旱,但并不是说不要防洪工程,也不是说防洪工程不重要,更不排斥修建防洪工程,如果没有防洪工程,洪水管理也就无从谈起,而洪水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要有适度标准的防洪工程体系作为支撑,不仅工程标准要适度,还要注意流域整体防洪功能的发挥,从较低层次转到较高层次,站在更宏观的角度,采取综合措施,把防洪工程搞得更好,更有效。对工程的考虑不仅要考虑单项工程的合理性,而且要考虑这项工程在整个流域、整个区域的合理性;不仅要考虑工程的规模、标准,还要考虑这项工程与大系统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关系。因此,对工程的规划设计要全面考虑,不仅要考虑自然因素,还要考虑社会因素,注重工程的整体效能,改变以往重主体工程建设,轻配套工程的倾向,应一步到位,一次建成生效,如:在建设防洪工程同时要将其防汛道路等一并建成。要对工程的经济及其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并引入绿色GDP概念,尽可能减少或消除堤防、大坝等水利工程对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但如果单纯依靠工程手段控制洪水,不仅不可能有效解决防洪形势变化下出现的新问题,而且如果过于依赖工程手段,可能出现人与自然恶性互动的问题;如果违背自然规律地滥用工程手段,还可能引起区域间矛盾的加剧,或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不仅要考虑工程措施,更要注重非工程措施;不仅要考虑除水害、利用水资源,还要考虑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建设等。要从以建设防洪工程体系为主的战略转变为在防洪工程体系的基础上,建成全面的防洪减灾体系。加强通讯信息、洪水监测预报、科学调度与指挥决策等非工程体系的建设,不断完善防洪法律法规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制定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政策等,加强防洪区、堤防保护区和洪泛区的社会化管理,规范各类经济社会活动,对于过度的国土开发并由此使防洪条件恶化的社会行为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协调区域之间利益的平衡,努力实现公平、公正。从试图完全消除洪水灾害、“入海为安”,转变为主动规避和承担风险,制定合理可行的防洪标准、防御洪水方案和洪水调度方案,综合运用各种措施,提高承受洪涝风险和灾后自我恢复的能力,维系良好的生态,实现洪水资源化,确保标准内防洪安全,遇超标准洪水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实现防汛抗旱减灾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8、防汛抗旱与河流健康的关系

长期以来,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资源的过度开发、低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全国各大江河湖泊的水质和生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不仅在北方一些缺水地区出现“有河皆干、有水皆污”,而且在南方一些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也出现了“有水皆污”的现象,河流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河流健康是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防汛抗旱工作要为河流健康提供保证。因此,要正确对待和处理人与河流的关系,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河流健康与灌溉、发电、供水等方面的关系,要以河为伴,以河为友,与河流和谐共处,在发挥好河流功能的同时,切实保护好河流。把流域防汛抗旱工作的制高点放在维护河流的健康生命上,建立防汛抗旱的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和对策,加强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切实做好流域防汛抗旱工作,加强洪水管理,适时进行调水调沙,努力实现洪水资源化,改善河流生态环境,使人民安居乐业。同时,要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行全面主动抗旱,河流的上下游、左右岸各地区、各单位、各部门都要识大体、顾大局,树立全河一盘棋的思想,坚决服从流域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调度,决不能各自为政、自行其是,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统筹协调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河道不断流,维持河流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恕诚: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依法行政 努力把水利事业推进到新水平

2、鄂竟平:大力推进两个转变提高防汛抗旱能力

3、程晓陶:关于洪水管理基本理念的探讨

第二篇:防汛抗旱情况

晋城镇文河村委会2011

防汛抗旱检查及清理小河、沟道情况 我村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长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工作方针,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的思想,切实转变作风,正视困难,理清思路,抓住重点,进一步强化抗灾减灾意识,增强做好蓄水防汛抗旱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克服麻痹松懈和侥幸心理,提高抵御旱、洪灾害能力,确保防汛、抗旱并举,防洪、蓄水两不误,扎扎实实做好今年的蓄水防汛抗旱工作,把可能发生的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维护全村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现将我村委会2011防汛抗旱检查及清理河、沟道情况汇报如下:

文河村委会把防汛抗旱、沟道清理列为议事日程来抓,加强领导,成立防汛抗旱领导小组,组建抢险队伍,全面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组织了两委及各口干部对本管辖区内的河埂、涵闸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检查,对阻塞的河道、沟道,组织了人员清除并进行加固,排除了隐患。同时发动群众筹备了人均2条编织袋,村委会储备了40棵防洪桩。

但现在还存在一部分隐患问题,主要是葫芦沟下段(位于新街、回龙、安乐地界)特别阻塞,一下雨,葫芦沟上段周边的菜地、花地会被淹。请求政府和水管站与这三家村委会协调,组织人员清挖葫芦沟下段,排除隐患,将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

晋城镇文河村委会

2011年6月19日

第三篇:防汛抗旱工作方案

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一、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1、重庆市防汛抗旱条例

(2008年7月25日重庆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2、万州经开建发(2017)2号关于开展2017年经开区建设领域防汛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二)编制目的

指导工程的防汛抗旱工作

(三)工作目标

在汛期和干旱时候,工程能正常生产,减少损失

(四)适用范围

本工程6、7号边坡高滑坡、抗滑桩、土石回填、边沟工程。

二、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重庆三峡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拟对万州经开区玉城边坡(6号、7号)进行治理。委托我公司对万州经开区玉城边坡(6号、7号)进行一次性勘察。勘察区位于万州经开区天子园。6号、7号边坡基本情况和规模如下:

6号、7号边坡坡最高约51m,坡向约80-112°,边坡长约235m,为超限高填方边坡,边坡破坏后果严重,边坡坡顶为已建公路、水泥

1-10 厂,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

本工程由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设计方案:从边坡顶部已建公路人行道外1.0米始以坡率1:2.0向下放坡至拟建支挡位置,每级边坡高8m,中间设2.0m宽马道,并在坡脚处设置抗滑挡墙支挡,在坡脚AB、CD段设置2.0米高护脚墙,在坡脚BC段拟采用桩板式挡墙或衡重式挡墙支护。

(二)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位于万州经开区天子园,有市政道路从旁经过,交通较为便利。场地总体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目前场地已回填并放坡,原始地貌已改变,现状边坡坡角10~50°,局部边坡地带达55°。边坡场地地势总体呈西高东低。场地内勘探点最高标高313.879m(ZK23),最低标高265.464m(ZK63),相对高差约48.415m。

(三)气候、气象

万州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潮湿,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具有“冬暖、春早、夏旱、秋绵雨、多云雾、少霜雪”的气候特点,据万州区气象局提供的有关资料,万州区多年气温18.1℃,元月最冷,平均6.7℃,7~8月最热,平均30~32℃,历年最高温度43℃(1981年7月6日),最低温度3.7℃(1796年12月16日)。本地多年平均降雨量1181.2mm,降雨量为1635.2mm,最大月降雨量711.8mm,最大日降雨量243.3mm(1982年7月16日),暴雨频率达32.4%(统计34年),历年累计最长降雨日143.8天,历年最大雪厚度5cm最大瞬时风速33.3m/s,风向多呈ESE和ENE,历年最高气压1010.3mb。

经现场调查边坡东侧坡脚处有一人工水塘,面积约500㎡,水深约0.3-1.0m。此水塘为人工开挖并采用水泥浆护壁,具有防渗功能。对拟建工程影响小。

(四)汛期、干旱期工作概况

2-10 边坡土石方回填、抗抗滑桩、边沟施工受雨水影响较大,干旱影响较小,据气象预报,今年7、8月份本地区雨量较大,工程施工中应注意防汛工作。

三、施工总体部署

(一)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

组 长:廖小燕

副组长:文 多 刘玉林 廖成军 熊维莉 贺爱平成 员:黄晓银 廖 询 李崇云 汪小龙

及各班组负责人

防汛抗旱组织机构框图

3-10

(二)人员管理

加强汛期及干旱期施工安全教育

1、雨季施工前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结合施工任务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2、对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操作规程的教育,对变换工种及临时参加劳动的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和岗位技术交底。

3、特殊工种(包括:电工、架子工、焊工、钢筋工等)须经有关部门专业培训,考核发证后方可上岗。

4、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时对作业人员进行机械性能、操作方法等安全技术交底。

(三)施工安排

1、抗滑桩开挖工程

雨季施工做好组织安排,避免无序施工。雨季施工增派巡守人员,并设专人与当地气象部门联系,及时了解台风、洪水等气象灾害信息。组建现场防洪抢险小组,随时待命,以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险情。备足防洪物资(如草袋、麻袋、草绳、粘土、片石等)及防洪机械(如抽水机、潜水泵、钩机、铲车等)。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做好边坡坡面的临时防护工作(如在坡面铺设防水塑料薄膜和修建临时排水沟、截水沟),防止雨季地表水冲刷坡面和下渗。临时排水沟设置位置尽可能与后期排水沟对应,为防止泄漏,临时排水沟采用砂浆或砼施工。及时疏通工程周围的既

4-10 有排水系统,做好防洪排水工作。

2、土石方加回填工程

主要是汇水区的沟槽排水施工,防止被雨水淹,防止堵塞排水道,在施工时,注意做好临时排水设施,预埋排水管,预挖排水沟,基坑边坡留好坡度。工人住宿在安全地带。

四、具体施工部署安排

1、施工组织和落实

在雨季的施工安排,我们将从两个方面落实,一是组织落实,二是施工落实;组织落实,重点为组建“防洪抢险冬季施工”领导小组和现场抢救小组,且将该小组纳入项目安全管理体系;施工落实,重点为从施工总体布局,各工序之间的安排,各个施工现场的管理,各分项工程的作业,要制定具体措施具体方案,以保证施工。

(1)、项目经理部成立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在雨季、汛期、旱期,各施工队在项目部统一领导下,组成应急突击队,以确保责任,落实到人。

(2)、积极与当地气象局联系,及时收集气象信息,并向各施工队发布信息及早做好准备和安排,尽力减少雨季、旱期带来的不利和损失。

(3)、场地排水:施工现场根据地形对场地排水系统进行合理布置,以保证水流通畅,不积水,并防止四周水倒流进入场内。

5-10(4)、防汛器材、工程防雨材料、防护用品及抽排水准备齐全。

(5)、对不宜遭受雨淋的原材料、半成品采取保护措施。

(6)、砼拌制时,测定砂、石料含水量保证拌制过程中不受雨淋,并尽量避开雨天作业。

(7)、专人负责已施工及现场设施的防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减少对施工的影响。

(8)旱期注意便道洒水、防火、避免高温作业。

2、雨季、旱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雨季施工时进行详细的现场调查研究,编制实施性的雨季施工组织计划,对雨季的影响作出充分考虑,预留出足够的时间,抓紧非雨季的施工。

(2)雨季到来前作好各项临时排水和防护措施,保证排水畅通,减少水毁。修好施工便道并保证晴雨畅通;

(3)住地、仓库、车辆机具停放场地、生产设施都应设在最高洪水位以上地点,并应与泥石流沟槽冲积堆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4)修建临时排水设施,保证雨季作业的场地不被洪水淹没并能及时排除地面水;

(5)贮备足够的工程材料和生活物资。备足各种覆盖和防雨器具。

(6)旱期注意及早联系水源、准备洒水车辆或消防车送。

6-10

3、雨季、旱期施工组织落实及措施

(1)组建现场防洪抢险小组,随时待命,以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险情。雨季施工做好组织安排,增派巡守人员,并设专人与当地气象部门联系,及时了解台风、洪水等气象灾害信息。备足防洪物资(如草袋、麻袋、草绳、粘土、片石等)及防洪机械(如抽水机、潜水泵等)。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及时疏通工程周围的既有排水系统,做好防洪排水工作。

(2)土方工程

道路工程在雨期施工应适当缩小工作面,土方采用随挖、随运、随铺、随压实的方法,尽量当天施工当天成活,妥善安排好现场的排水和交通,切忌在全线大挖大填。施工地段低洼而又无排水设施,应设临时泵站,配置2台ф100潜水泵以备雨期抽水,用排水沟将雨水按地形汇集到适当地点,用临时水泵排出施工地段。路基填土每日完工前,应将表面整平作横坡并压实,以避免积水浸软路基。填土施工中遇雨要立即用机械摊平排压并留出横坡或将土堆成大堆,存于高处,以免雨水浸泡。雨后基坑雨水、污泥必须全部排除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禁止雨天作业,以保证安全施工。

旱期注意路面及时洒水,保持土的含水量。

(3)路基防护及排水工程

鉴于道路工程受外界环境气候条件影响较严重。为此,在开工之前或施工期间,均应认真做好施工现场临时排水工作,保证

7-10 临时排水系统畅通。开工前在作业区或汇水面的上游以及沿路的纵向两侧开挖一定深度的截水(排水)沟与原有水系联通,将雨水引到施工区以外,防止雨后积水造成路基浸泡。认真做到雨前有预防,雨后有行动。随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注意收看天气预报,雨前雨后及时安排人员对各种排水系统进行检查,保证排水畅通。

根据工程特点,合理安排机具和劳动力,组织快速施工。取土坑及集中取土地段应设排水设施和临时交通道,避免雨后积水及影响及汽车运输,致使工程停工。雨期施工及时收听气象台站天气预报,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4)钢筋工程:钢筋堆放场地一定要保持整洁,钢筋应摆放在砖垄上,避免被雨水浸泡、被污泥污染,在下雨之前一定要将钢筋覆盖保护。钢筋要集中统一堆放,禁止乱扔乱堆,钢筋堆放场地一定要设置在地势比较高的位置,而且排水设施齐备。准备大量雨具,在大雨来临之前进行全封闭覆盖,避免被雨淋生锈。钢筋加工区一定搭设钢筋棚,闪光对焊一定在钢筋棚中进行,对刚焊出的钢筋更是禁止浸水及雨淋,大雨大雾天禁止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钢筋,应选在无风雨雾天气中进行防止改变钢筋的受力性能。在钢筋绑扎时,下雨天一般不影响钢筋质量,但工人上下班、搬运钢筋时一定注意避免将污泥带到钢筋网片上,如果钢筋被污染,一般采取用水冲洗、钢丝刷刷除的方法。

(5)混凝土工程:尽量避免在雨天浇筑砼,准备适当的防雨

8-10 用具,如遇到大雨,应立即停止混凝土的浇注并对已浇注混凝土进行防雨处理。如确因技术问题不能停止浇注,应在防雨用具下进行混凝土浇注,因此现场必须备足防雨布。对于被雨水冲掉面层的部位,应在雨停之后撒1:1干泥沙浆,用铁抹子抹平。雨后浇筑砼要根据砂石含水量调整搅拌用水量。

旱期注意洒水养护。

(6)各种设备、机具雨期维护:做好桁架、脚手架等各种高耸设施、物件的防雷与防台风措施,排架四周设置排水沟及挡水坝,及时疏通雨水以防止架子下沉。进入现场设备材料避免堆放在低洼处,露天存放的要垫高加帆布盖好。及时对各种设备进行维修刷油,保证

正常运转。电气设备搭设雨棚,防止损坏设备。工程模板堆放一定要整齐,禁止乱扔乱放,防止变形。

4、干旱时期注意防火、注意洒水养护、注意工人工作时间的安排,避开高温作业、重大事故应急措施。

(一)、成立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廖小燕任组长,由技术负责人文多任副组长,全面协调,责任到人,事故发生可现场指挥救援并落实各项措施。

(二)、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向应急预案领导小组领导汇报,应急预案领导小组领导上报业主和监理。

(三)、一旦发生事故,所有人员或设备无条件接受调遣,并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

9-10

(四)、与三峡中心医院或与第四人民医院救援机构保持24小时联系,确保事故发生时与其能够联系合作。

重庆市定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玉城边坡治理工程项目部 二〇一七年四月十三日

10-10

第四篇:防汛抗旱方案

2010年金东区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

建设项目(X标)

(合同编号:JDSLZDX-2010-X)

龙晟建设有限公司2010年金东区中央财政 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X标)

2011年6月14日星期二

一、总则

1.1编制目的做好水旱灾害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工作,使水旱灾害处于可应对状态,保证抗洪抢险、抗旱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国务院《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国家防总《水旱灾害统计报表制度》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项目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全市多年平均气温为16.8℃;年平均降雨量1430mm,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4-6月份为梅雨季节,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45%左右,而7-8月份三个月降雨量一般占全年降雨量的15%左右,本区域多年平均干旱指数为0.685,属半湿润地区,但8月份干旱指数平均达1.65,属较干月份。

三、工程现状

新塘山塘位于金东区岭下镇王溪村,距下游王溪村约0.5km,山塘集雨面积0.2km2,河道主流长度0.785km,河道纵坡149.82‰,总面积4.5m3,是一座已灌溉为主的山(2)型山塘,山塘主要涉及下游王溪村748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并灌溉下游70余亩耕地,属屋顶山塘。现已进场施工,涵管已回填,大坝粘土斜墙已完工;五石塘山塘位于金东区岭下镇后溪村,距下游后溪村约1.3km,山塘集雨面积0.8km2,河道主流长度1.363km,河道纵坡167.98‰,总面积4.65m3,是一座已灌溉为主的山(2)型山塘,山塘主要涉及下游后溪村1025余人,并灌溉下游200余亩耕地,属屋顶山塘。塔石塘山塘位于金东区岭下镇严宅村,距下游严宅村约2km,山塘集雨面积2km2,河道主流长度2.596km,河道纵坡18‰,总面积

6.78m3,是一座已灌溉为主的山(1)型山塘,山塘主要涉及下游严宅村296余人,并灌溉下游100余亩耕地,属屋顶山塘。五石塘山塘及塔石山塘未施工。

四、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4.1组织机构

设立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本工程区域的防汛抗旱的日常管理和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4.2工作职责

4.2.2防汛抗旱指挥部职责

负责领导、组织防汛抗旱工作,拟订防汛抗旱制度,及时掌握汛情、旱情、灾情并组织实施防汛抢险及抗旱减灾,做好洪水管理、调度工作,组织协调灾后处置等有关工作。督促指导有关人员清除河道内阻碍行洪的障碍物;负责防汛抗旱经费和物资的计划安排和管理工作;督促有关人员完成应急度汛工程建设和现有防洪工程的除险加固及水毁水利工程修复;组织、指导防汛机动抢险队和抗旱服务组织的建设和管理;

五、重要工程信息

5.1山塘工程信息。

a、在山塘水位超过汛限水位时,山塘建设单位应对大坝、溢洪道、输水洞、闸门启闭设备等关键部位加密监测,并按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批准的洪水调度方案进行调度,其工程运行状况应向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报告。

b、当山塘出现险情时,山塘建设单位应立即向下游预警,并迅速处置,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报告出险部位、险情种类、抢护方案以及处理险情的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通信联络方式、除险情况,以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

5.2洪涝灾害信息

a、洪涝灾害信息主要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受灾人口以及群众财产、农林牧渔、水利设施等方面的损失。

b、洪涝灾情发生后,有关人员及时向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洪涝受灾情况,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收集动态灾情,全面掌握受灾情况,并及时向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报告。对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灾情,应立即上报,重大灾情在灾害发生后30分钟内将初步情况报到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并对灾情组织核实,核实后及时上报,为抗灾救灾提供准确依据

5.3旱情信息

a、旱情信息主要包括:干旱发生的时间、地点、程度、受旱范围、影响人口,以及对工农业生产、城乡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的影响。

b、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掌握雨、水情变化、当地蓄水情况、农田土壤墒情和

城乡供水情况,加强旱情监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按照《水旱灾害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上报受旱情况,遇旱情急剧发展时应及时加报。

六、预防预警行动

6.1预防预警准备工作

a、思想准备。加强宣传,增强全民预防水旱灾害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做好防大汛抗大旱的思想准备。

b、组织准备。建立健全防汛抗旱组织指挥机构,落实防汛抗旱责任人、防汛抗旱队伍和地质灾害易发重点区域的监测网络及预警措施,加强防汛专业机动抢险队和抗旱服务组织的建设。

c、预案准备。修订完善各类预案和防御超标准洪水的应急方案,并开展预案演练,通过演练检验预案编制的效果,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

d、物料准备。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储备必需的防汛抗旱物料,合理配置。在防汛重点部位、抗旱重点地区应储备一定数量的抢险物料,以应急需。e、通信准备。充分利用社会通信公网和防汛专网,确保雨情、水情、工情、灾情等信息及指挥调度指令畅通。

f、防汛抗旱检查。实行以查责任、查工程、查预案、查物资、查通信为主要内容的分级检查制度,发现薄弱环节,要明确责任、限期整改。

g、防汛日常管理工作。加强防汛日常管理工作,对在河道内建设的非防洪建设项目应当编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并经有审批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对未经审批并严重影响防洪的项目,依法强行拆除。供基本依据。

6.2预警颜色标识

按照国际惯例,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各类灾害的颜色标识分别为红、橙、黄、蓝。

6.4应急响应

6.4.1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

64.1.1按洪涝、干旱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将应急响应行动分为四级。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是:加强领导,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部门协调;强化纪律,依法防抗;快速反应,保障有力;落实责任,细化措施;科学调度,防抗结合,确保实现防汛抗旱工作目标。

6.4.1.2进入汛期、旱期,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全程跟踪雨情、水情、工情、旱情、灾情,并根据不同情况启动相关应急程序。

6.4.1.3洪涝、干旱等灾害发生后,由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抗洪抢险、排涝、抗旱减灾和抗灾救灾等方面的工作

七、信息报送和处理

7.1 汛情、旱情、工情、险情、灾情等防汛抗旱信息实行分级上报,归口处理,同级共享。

7.2 防汛抗旱信息的报送和处理,应快速、准确、翔实,重要信息应立即上报,因客观原因一时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及时报告基本情况,同时抓紧了解情况,随后补报详情。

7.3 一般性汛情、旱情、工情、险情、灾情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人审批后,可向上一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值班室上报。

7.4 凡经防汛抗旱指挥机构采用和发布的水旱灾害、工程抢险等信息,要立即调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7.5 发生重大汛情、旱情、险情、灾情时,必须在接报后30分钟之内如实向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报告。

7.6 汛情、旱情、险情、灾情报告内容要做到全面、客观、准确,并写上发展趋势分析预测、已经采取的措施及下一步工作方案等。

7.7 所有书面报告材料必须履行签批手续,经部门主要领导审核并加盖公章。

第五篇:防汛抗旱简报

防汛抗旱简报

第1期

娄底市娄星区水利局2011年6月30日

严防死守 不垮一堤一坝

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全力以赴抗洪抢险

六月份,我区遭遇暴雨袭击,造成水利工程直接经济损失2900万元,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紧急行动,奋力抗洪抢险,确保了我区“不垮一堤一坝,不群死群伤”的目标,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取得了防汛救灾阶段性的胜利。

六月以来,我区连续遭受3次强降雨过程,3次强降雨雨量分别是:6月3日至6月6日,降雨量为79.2毫米;6月9日至6月12日降雨量为134.1毫米;6月14日至6月15日降雨量为124.1毫米。6月3日至6月15日的3次强降雨过程的总降水量为387.9毫米,较历年同期总降水量偏多37.5%,我区的大到暴雨导致涟水河、孙水河水陡涨,洪水泛滥,造成部分人员被困,农田受淹,堰塘冲毁,民房倒塌,水利工程设施严重受损。强降雨过程使区内12个乡镇

街道办事处不同程度受灾,据区防办统计,3次强降雨全区受灾人口8万人,受灾面积7.525万亩,严重受灾面积3.48万亩,因灾转移人口中1.062万人,供电中断13次,公路中断21条,通讯中断2次,暴雨致使6个工矿企业停产,冲毁堤防护岸43处,64米,损坏水闸31座,损毁塘坝285座,损坏灌溉设施125处,机电井22眼,机电泵站24座,连续的暴雨造成我区直接经济损失7800万元,其中水利工程设施直接经济损失为2900万元。

灾情发生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抢险,要求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深入抗洪第一线,全力以赴,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将灾情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区防汛指挥部切实履职,迅速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切实打好抗洪抢险攻坚战。6月14日20点至15日8点,我区普降大暴雨,最大降雨为茶园雨量观测站128.6mm,导致我区多处突发情况,6月15日凌晨1点,区防办接到小碧乡的告急电话,该乡对江村对江大塘设计库容9万方,现有库容8万方,由于大塘上方来水急,放水少,由于溢洪道不完善,临时安装的抽水机电机烧坏,导致对江村大塘水位急速上升,距大坝坝顶仅1米,如不采取有力措施,将有漫顶危险,将危及下游10多户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汛情就是命令,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迅速抽调2名专业技术人员、6名安装人员和2台抽水泵立即进入现场,疏散转移四个村民

小组200多人到安全地带,确保了群众生命安全。经过一系列措施,水位逐步下降,险情基本得到控制。

6月15日凌晨4点区防指接到双江乡防指求救电话后,抗洪抢险队队员们又拖着疲惫的身体立即从小碧乡赶往双江乡朱家村。双江乡朱家村属地质灾害易发区,去年的强降雨,导致该地的公路崩塌,房屋受损,是我区一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由于连续的强降雨,该地质灾害点又出现了新的险情,该村村民李和初家屋后挡土墙滑坡严重,严重威胁到房屋的安全,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一旦出现险情,后果不勘设想。抢险队采取果断措施,组织乡村干部迅速转移李和初家5人到安全地带。

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为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

全,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在6月份派出4个工作组各赴全区各地重点督查了双江水库、茶园志木水库和清水塘水库、双江义坪水库、小碧高坪水库,在检查中发现个别的小Ⅰ型水库未作值班记录,防汛器材物资储备不足,督查组要求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到位,确保水库安全度汛。双江、茶园、杉山、石井、白马水库、娄底灌区等地因灾损失巨大,水利等基础设施水毁严重,防汛形式十分严峻,为抗御后段可能发生的暴雨洪水,我区整合全区力量积极组织灾区群众全力开展水毁工程恢复,投入4万元对全区30座水库制作了防汛抗旱责任人的责任牌,强化了管理,为防洪抗旱构筑了一道铜墙铁壁。

娄星区水利局2011年6月30日

下载试论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八大关系(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论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八大关系(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防汛抗旱工作报告

    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工作方针,全面做好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减轻洪旱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我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防汛抗旱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防汛抗旱办公室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指导下,我区防汛抗旱工作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降低损失、促进增收、保障安全”为根......

    防汛抗旱自查报告

    三汇镇幅员面积55.8平方公里,有14个行政村,5个社区,136个村(居民)小组,7万余人,防汛抗旱自查报告。其中8个行政村、5个社区处于低洼地带,1840余户7500余群众和2100余亩农田不同程度......

    防汛抗旱工作总结大全

    防汛抗旱工作总结 ?加强宣扬《防洪法》的力度,从学好法、宣扬好法、落实好法等几个方面来抓好《防洪法》的贯彻落实,加强防洪防汛宣扬教育,把法律规范转化为广大大众的自觉行动......

    防汛抗旱自查报告(汇编)

    防汛抗旱自查报告 防汛抗旱自查报告 木林乡辖 9 村 45 社 2***户 8***人,总面积 69.3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万亩。7 月 22 日县政府办转发平凉市气象黄色预警信息以来,在县委......

    防汛抗旱工作总结

    防汛抗旱工作总结6月份入梅以来,我县频降暴雨,且降雨时间长、雨量大,给全县经济生产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不小的威胁,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公安消防局及时落实各项......

    防汛抗旱自查报告

    防汛抗旱自查报告 防汛抗旱自查报告1 尊敬的xx县委第xx巡察组:根据巡查组的要求,我将本人所工作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一、工作情况简介我工作的站室主......

    防汛抗旱教案

    防汛抗旱教案 一、基本概念 汛的概念 :汛的含义是指定期涨水,即由于降雨、融雪、融冰,使江河水域在一定的季节或周期性的涨水现象。一、基本概念 汛期的概念:汛期的含义是指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