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抗菌药物专项工作总结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总结
自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以来,我院制定了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方案,成立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了院长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领导小组下设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办公室。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督导组。2011年4月27日、5月27日分别召开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动员大会,由苗院长作了动员报告。7月27日由苗院长宣读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明确了各科室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控制指标。由路院长与各临床科室负责人签订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制定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制度,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的预防应用指南,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指征,不同部位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品种选择、剂量及疗程都做了详细规定。指导临床医师规范用药。
我院相关专家及援和专家在全院分别举办《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专题讲座》,第一期是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及监测,第二期是抗菌药物应用-基础与临床,第三期是卫生部“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远程视频培训”。同时又组织相关院长及各科主任收看了“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推进会议”。使全院医务人员知晓专项整治活动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并掌握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知识。知识培训后组
织了全院医师和药师进行了3次理论考试。全院有资格证医师及药剂师241人,经考核对合格的有执业医师证及处方医师和药剂师206人授予了抗菌药物使用处方权和调剂权,其余35人因外出进修、下乡不在岗,计划今年年底对这35人在进行一次考核,力争合格率达到100%,要求合理规范用药。
8月4日,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召开会议。根据医院制定的50种抗菌药物分类遴选原则,各临床科室和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医院原有抗菌药物的品种进行了初步遴选;在原来62种抗菌药物中遴选出50种抗菌药物,清退了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抗菌药物品种,三代四代头孢类抗菌药物口服制剂1品规,三代四代头孢类抗菌药物注射剂8个品种,碳青霉烯类2个品种,氟喹诺酮类口服和注射制剂各四个品规。抗真菌类3个品规,形成了我院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已经向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对上半年抗菌药物用量进行分析,无始终排名居于前列的抗菌药物,也无频繁超适应超剂量使用抗菌药物。上半年无企业违规销售抗菌药物现象,上半年无抗菌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积极开展抗菌药物处方、医嘱专项点评超常预警工作,自8月份开始,每月组织临床、感染、药学等相关专业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住院医嘱实施专项点评。自8月份期至10月份共抽查住院医嘱307份。抗菌药物处方121张,其中使用不合格有68份。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的原因为:外科手
术病人预防用药时间过长,超过24小时或48小时,治疗用药选择药物没有做培养和药敏试验,而是习惯性用药,没有用药分析等。其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和医德医风考核的重要依据加以落实。9月29日由苗院长主持召开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专项点评会,将住院医嘱点评结果反馈给大家,并对5名医师连续2次出现抗菌药物不合理现象进行点评告诫,要求规范用药。
我院还对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开展调查。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1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及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进行监控。7月份启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以来,通过全院医师共同努力,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比例有所下降。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也日趋合理。
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8月全院平均为53%,较6月份86%下降了33个百分点。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8月份全院平均为27%较6月份24%上升了3个百分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8月份全院平均为37达到了国家的标准,但较6月份30上升了7个百分点。1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8月份全院平均为60%。
微生物样本送检率:9月份病原学送检率全院平均为51.67%,较6月份46.15%上升5.52个百分点。
虽然上述主要指标中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及抗菌
药物使用强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但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与1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均超出控制指标范围。在下阶段的工作中将再接再厉让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更规范、更合理。
第二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古浪县中医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
治工作总结
(2011年-2013)
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流通、使用等各环节的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根据县卫生局制定的《古浪县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现将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总结如下:
一、我院在抗菌药药物使用中存在以下不合理现象:、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联合用药率过高,指标把握不严。抗菌药物使用应根据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及药物到达感染部位的浓度来选择合适的药物,致病菌尚未明确或病情危急时,可根据感染的部位及患者的年龄、病史、临床特征等进行经验治疗。经验性的治疗方案是以各种感染常见致病菌的种类及其目前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基础制定的,并非个人经验。单纯的病毒感染、非感染所致的发热不应选用抗菌药物。然而,抗菌药物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使用率过高的现象比比皆是。我院在相关文件精神指导下,近三年对抗菌药物使用进行了严格控制,并定期抽查严格质量质控。目前使用率有了明显下降,达到了合理应用抗生素。
2、无指征和预防用药过多。临床工作中,无论门诊还是住院患者,都存在抗菌药物应用比例泛滥的现象,医师掌握抗菌药物应用的适应证过宽,有的甚至缺乏应用指征,抗菌药物被滥用。有的临床医师一旦发现患者有发热现象,便开始应用抗生素,既不查询
1发热原因,也不做相应检查。实际上, 这不但违反临床诊疗常规,也违反了合理用药原则。
3、由于缺乏病原微生物检测,医师选用抗菌药物时,往往具
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4、给药方式和剂量存在问题。目前我院抗菌药物给药方式
以静脉给药者比例较高为主,这说明抗菌药物给药方式不合理。在使用剂量方面,大剂量、超剂量现象存在,大剂量、超剂量的使用,不仅造成患者的经济负担, 更会给患者身体带来严重的危害。
二、医院采取措施
为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效地控制感染,避免菌群失调及防
止药物的毒副作用,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规范化,提高医疗质量,降低药品不合理支出费用,近三年来医院要求必须加强以下工作:
1、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监察、处方审核、分级管理及医生使用权限;熟悉选用药物的适应证、抗菌活性、药动学和不良反应。
2、切实加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宣传教育与知识培训,让医师掌握抗菌药物抗菌谱、适应证、禁忌证、联合使用及预防使用的指征、细菌学、药效学、药动学、药物经济学等相关知识;建立完善的细菌耐药监测系统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网络。
3、加大媒体宣传力度,让全民意识到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切实做到抗生素合理应用。
4、结合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和新农合,切实加强合理用药的考核工作。
总之,通过《古浪县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通知要求,近三年来,我院积极、合理,逐步引导各级医师合理用药,使我院滥用抗生素情况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2013
古浪县中医医院 年11月29日 3
第三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流通、使用等各环节的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根据县卫生局、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畜牧兽医局联合印发《县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现将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总结如下:
一、我院在抗菌药药物使用中存在以下不合理现象:、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联合用药率过高,指标把握不严。抗菌药物使用应根据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及药物到达感染部位的浓度来选择合适的药物,致病菌尚未明确或病情危急时,可根据感染的部位及患者的年龄、病史、临床特征等进行经验治疗。经验性的治疗方案是以各种感染常见致病菌的种类及其目前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基础制定的,并非个人经验。单纯的病毒感染、非感染所致的发热不应选用抗菌药物。然而,抗菌药物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使用率过高的现象比比皆是。我院在相关文件精神指导下,今年对抗菌药物使用进行了严格控制,并定期抽查处方。目前使用率有了明显下降。
2、无指征和预防用药过多。临床工作中,无论门诊还是住院患者,都存在抗菌药物应用比例泛滥的现象,医师掌握抗菌药物应用的适应证过宽,有的甚至缺乏应用指征,抗菌药物被滥用。有的临床医师一旦发现患者有发热现象,便开始应用抗生素,既不查询发热原因,也不做相应检查。实际上, 这不但违反临床诊疗常规,也违反了合理用药原则。
3、由于缺乏病原微生物检测,医师选用抗菌药物时,往往具有较大的
随意性和盲目性。
4、给药方式和剂量存在问题。目前我院抗菌药物给药方式以静脉给药者比例较高为主,这说明抗菌药物给药方式不合理。在使用剂量方面,大剂量、超剂量现象存在,大剂量、超剂量的使用,不仅造成患者的经济负担, 更会给患者身体带来严重的危害。
二、对策
为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效地控制感染,避免菌群失调及防止药物的毒副作用,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规范化,提高医疗质量,降低药品不合理支出费用,必须加强以下工作:
1、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监察、处方审核、分级管理及医生使用权限;熟悉选用药物的适应证、抗菌活性、药动学和不良反应。
2、切实加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宣传教育与知识培训,让医师掌握抗菌药物抗菌谱、适应证、禁忌证、联合使用及预防使用的指征、细菌学、药效学、药动学、药物经济学等相关知识;建立完善的细菌耐药监测系统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网络。
3、加大媒体宣传力度,让全民意识到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切实做到抗生素合理应用。
4、结合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和新农合,切实加强合理用药的考核工作。
xxxxx卫生院
2011年10月20日
第四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流通、使用等各环节的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根据县卫生局、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畜牧兽医局联合印发《县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现将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总结如下:
一、我院在抗菌药药物使用中存在以下不合理现象:、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联合用药率过高,指标把握不严。抗菌药物使用应根据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及药物到达感染部位的浓度来选择合适的药物,致病菌尚未明确或病情危急时,可根据感染的部位及患者的年龄、病史、临床特征等进行经验治疗。经验性的治疗方案是以各种感染常见致病菌的种类及其目前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基础制定的,并非个人经验。单纯的病毒感染、非感染所致的发热不应选用抗菌药物。然而,抗菌药物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使用率过高的现象比比皆是。我院在相关文件精神指导下,今年对抗菌药物使用进行了严格控制,并定期抽查处方。目前使用率有了明显下降。
2、无指征和预防用药过多。临床工作中,无论门诊还是住院患者,都存在抗菌药物应用比例泛滥的现象,医师掌握抗菌药物应用的适应证过宽,有的甚至缺乏应用指征,抗菌药物被滥用。有的临床医师一旦发现患者有发热现象,便开始应用抗生素,既不查询发热原因,也不做相应检查。实际上, 这不但违反临床诊疗常规,也违反了合理用药原则。
3、由于缺乏病原微生物检测,医师选用抗菌药物时,往往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4、给药方式和剂量存在问题。目前我院抗菌药物给药方式以静脉给
药者比例较高为主,这说明抗菌药物给药方式不合理。在使用剂量方面,大剂量、超剂量现象存在,大剂量、超剂量的使用,不仅造成患者的经济负担, 更会给患者身体带来严重的危害。
二、对策
为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效地控制感染,避免菌群失调及防止药物的毒副作用,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规范化,提高医疗质量,降低药品不合理支出费用,必须加强以下工作:
1、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监察、处方审核、分级管理及医生使用权限;熟悉选用药物的适应证、抗菌活性、药动学和不良反应。
2、切实加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宣传教育与知识培训,让医师掌握抗菌药物抗菌谱、适应证、禁忌证、联合使用及预防使用的指征、细菌学、药效学、药动学、药物经济学等相关知识;建立完善的细菌耐药监测系统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网络。
3、加大媒体宣传力度,让全民意识到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切实做到抗生素合理应用。
4、结合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和新农合,切实加强合理用药的考核工作。
xxxxx卫生院
2011年10月20日2
第五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最新模版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河北省卫生厅及市卫生局印发的《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作为“医疗质量万里行”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重要内容,围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集中治理。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的医改目标。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此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有效遏制细菌耐药;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加以解决;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改进。
三、重点内容
(一)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在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的管理下,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由医务科、药剂科、感染管理办公室、护理部、门诊部、检验科等部门的相关人员,及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家组成的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办公室设在医务科。具体名单及工作职责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排序不分先后)秘 书:
工作职责:
1.在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制定、抗菌药物管理办法的审核、整治活动的督导与落实; 2.负责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目标和管理办法,修订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3.负责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有关抗菌药物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和技术规范的教育培训;负责组织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科普宣教工作。
4.根据医院抗菌药物应用与细菌耐药的监测报告,及时提出干预办法与相关管理措施。
工作制度:(待药剂科出台)
在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的领导下,全院层层落实责任制,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院长是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第一责任人,各科室主任是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第一责任人。
院长与相关职能科室及各临床科室主任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目标管理责任状。同时,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作为科室主任综合目标考核以及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
(二)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开展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调查: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应用量、金额,应用量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率、应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诊疗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率,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三)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支撑体系。医院加强对感染性疾病科和临床微生物室的管理,充分发挥感染专业医师、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定期为临床医师提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专业培训,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四)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按照抗菌药物的分级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明确各级医师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细则》,有明确的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和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程序,并能严格执行。
(五)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医院对抗菌药物目录进行全面梳理,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和违规促销的抗菌药物品种;严格控制抗菌药物品规数量不超过50种,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个品规。
确因特殊感染或特殊手术需要应用采购目录以外抗菌药物时,应启动临时采购程序(参见《新药审批制度》)。临时采购由临床科室提出申请,说明申请购入抗菌药物名称、剂型、规格、数量、应用对象和应用理由,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审批通过后,由药剂科临时一次性购入应用。同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不得超过5次。如果超过5次,要讨论是否列入抗菌药物采购目录。调整后的采购目录抗菌药物总品种数不得增加。
(六)控制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抗菌药物应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七)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充分利用医院的信息化平台,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分析医院及临床各专业科室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应用适宜性;对抗菌药物应用趋势进行分析。出现应用量异常增长、应用量排名半年以上居于前列且频繁超适应证超剂量应用、企业违规销售以及频繁发生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等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八)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坚持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定期发布细菌耐药信息,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针对不同的细菌耐药水平采取相应应对措施;医院按照要求向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报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数据信息,向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报送耐药菌分布和耐药情况等相关信息。
(九)严格医师和药师资质管理。医院对执业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相关专业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调剂资格。
(十)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负责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每个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重点抽查感染科、外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各专业重症监护病房等临床科室与重点区域,以及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诊疗治疗病例。
根据点评结果,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向全院公示;对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应用级和限制应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出现2次以上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
(十一)加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网。检验科继续开展细菌耐药监测网上报工作;药剂科加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开展网络上报工作;定期公布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和细菌耐药监测情况,督促和指导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十二)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通报和诫勉谈话制度。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将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情况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率和使用强度进行排序,对于未达到相关目标要求并存在严重问题的,院长将召集科室主任诫勉谈话,并将有关结果予以通报。
(十三)严肃查处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医师,医院将视情形依法依规予以劝勉谈话、院内警告、暂停处方权、取消处方权、降级应用、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等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科室,医院将视情形给予警告、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撤销科室主任行政职务。
四、整改活动阶段性部署
(一)启动阶段(2011年6月)建立健全管理组织,明确管理职责;修订、完善各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制定整改活动的各项管理办法。
(二)实施阶段(2011年7月-2011年11月)认真剖析当前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突出问题和重点环节,落实各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措施,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教育培训、加大治理力度等综合手段,确保活动取得实效。本整改活动的重点是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诊疗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以及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以此为抓手,全面推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
(三)经验总结阶段(2011年12月)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从阶段性活动逐步转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部署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是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医疗卫生服务医改目标的重要措施。各科室要切实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角度出发,提高对此次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层层落实责任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
医务科做为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的办公室,负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文件精神的贯彻与执行;负责组织、协调相关职能科室,加强院感控制的管理与督导工作,以确保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顺利开展;负责组织相关职能科室制定临床科室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办法,并定期组织考核,据结果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处罚。
医院感染科负责完善各项院内感染制度,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围绕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出台针对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管理办法,保障患者的安全与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的合理应用。
护理部负责加强手术室与供应室的管理,理顺护理环节的流程管理;强化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
门诊部负责严格控制门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协助相关科室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将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纳入到门诊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去。
各临床科室要认真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圆满完成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各项管理指标。
(二)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务求实效。相关职能部门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剖析当前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突出问题和重点环节,强化抗菌药物的培训与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加强院内感染的管理与控制;强化医务人员无菌观念与无菌操作的培训与监管。通过完善工作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教育培训、加大治理力度等综合手段,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三)认真总结,查找不足,持续改进。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医疗安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需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从阶段性活动逐步转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逐步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