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司考解读: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
2013司考解读: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
1.主观方面
收买的目的,而不是出卖的目的。如果是收买后又出卖的,或者以出卖为目的的收买,都定拐卖妇女、儿童罪。
2.罪数问题:
(1)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后,又实施了强奸、非法拘禁、侮辱、故意伤害等行为的,数罪并罚。
(2)行为人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后,对其实施了强奸、非法拘禁等行为,后来又将其出卖的,应当认定为是拐卖妇女罪一罪。(因为拐卖妇女罪包容了强奸、非法拘禁行为)。但是,如果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后,实施了故意伤害、侮辱行为的,又出卖的,以拐卖妇女罪与故意伤害罪、侮辱罪数罪并罚(因为拐卖妇女罪不能包容故意伤害、侮辱行为)。
3.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1)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按照被买妇女的意愿,不阻碍其返回原居住地的;
(2)对被买儿童没有虐待行为,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的;
(3)“可以不追究其刑事责任”,是指可以不追究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的刑事责任,而对于强奸罪或非法拘禁罪的刑事责任还要追究。
4.如何区分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与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共犯:
(1)如果行为人既教唆他人拐卖妇女,又收买该妇女的,应当数罪并罚;
(2)行为人并没有教唆他人拐卖妇女,仅具有收买的故意,仅定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一罪。
第二篇:危险驾驶罪的立法解读及其完善
危险驾驶罪的立法解读及其完善
张惠芳
201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八)》第22条增设了新罪名危险驾驶罪。这是一个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且适用频率较高的罪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此罪名的立法和法律适用存在颇多争议。本文将从刑法的基本理论出发,对危险驾驶罪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准确理解、适用和完善该罪名。
一、危险驾驶罪的性质界定——对“危险”的理解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危险,指有遭到损害或失败的可能。”目前,刑法学理论中对危险的定义主要有四种:第一种认为,危险是指出现实际损害的可能性。第二种定义认为,危险是指出现实际损害的高度可能性或者说“高概率性”。第三种定义认为,危险是指出现实际损害的实在可能性或因果倾向性。第四种定义认为,危险是指危害行为对刑法保护的法益产生的足以发生实际损害的现实可能性。[1]我认为第四种定义比较科学,刑法中的危险首先应是一种现实可能性,而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其次,刑法中的危险是足以发生一定实际损害的可能性;再次,刑法中的危险是对刑法保护的法益所造成的足以发生实际损害的可能性。所谓危险犯,是指以危害行为具有造成一定后果的客观危险状态,作为犯罪构成必要条件的犯罪。[2]即危险犯的成立要求必须出现法定的危险状态。有学者指出,危险驾驶罪的设置是在法益还未现实受到侵害之构成要件前阶段刑法就予以介入,通过刑事惩罚的手段避免侵害法益的结果发生。[3]这是刑法对法益的提前保护。所以认为危险驾驶罪属于危险犯。笔者赞同这种观点。由于危险驾驶行为本身具有严重的现实危险性,从立法对危险驾驶行为责难的目的出发,只要行为人实施了危险驾驶的行为,有可能对法益造成侵害的危险,就要按照犯罪来定罪处罚。故危险驾驶罪属于刑法理论上的危险犯。其既遂不要求有实害结果的出现,仅要求对法益造成侵害的危险即可成立犯罪。
危险犯根据危险程度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具体危险犯和抽象危险犯。具体危险犯和抽象危险犯都是以对法益的侵害作为处罚根据的犯罪,但是,具体危险犯是指以发生侵害法益的具体危险作为构成要件要素的犯罪,其危险已达到了现实紧迫的程度,这种危险是需要司法机关根据具体案情加以判断、确认的。而抽象危险犯,是指行为具有侵害法益的可能性危险,这种危险是立法上推定的危险或者说是立法者拟制的危险,是从社会一般观念、生活经验、社会常识出发,将其类型化的 本文系山西省社科联2011-2012重点课题“刑法新增犯罪若干问题研究”(课题编号SSKLZDKT2011124)阶段性成果之一。[作者简介] 张惠芳,(1973—),女,山西运城人,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一种危险。这种抽象危险一般无需司法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再进行司法认定,只要能够认定其实施了符合构成要件的危险行为,就可以直接定罪。那么,危险驾驶罪是属于抽象危险犯还是具体危险犯? 多数学者认为该罪属于抽象危险犯,认为立法者使用抽象危险犯保护法益,本质上是超越了刑法绝对报应理念的局限性制度设计,使刑法规范、刑法适用、刑罚执行附加预防与震慑的动态意义,是一种对法益前置化保护措施。[4]也有学者认为本罪属于具体危险犯,理由是,不是任何危险驾驶行为都会危及公共安全,醉酒驾车,每个人的酒量不一样,是否危及公共安全,需要根据情况具体判断,而且如果将其视为抽象危险犯,可能会动摇责任原则。[5]笔者以为,刑法中的危险驾驶罪规定了两种不同的行为类型,即醉酒驾驶行为和追逐竞驶行为,判断他们属于哪种危险犯,应当结合本罪的具体规定进行分析。就醉酒驾驶行为而言,根据《刑法》第133条之一的规定,只要是醉酒驾车,并且在公共道路上行驶,就可以认为犯罪要件符合,发生了对法益的危险结果,危险状态已经具备,无需司法人员就危险性另行加以证明。所以,醉酒驾驶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应属于抽象危险犯。而追逐竞驶的危险行为,根据法律规定“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才构成犯罪。即对于追逐竞驶的行为构成犯罪,则需要看其行为是否符合“情节恶劣‘这一限定因素。而情节是否恶劣,则需要司法人员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加以具体的判断和认定。这显然与抽象危险犯的原理不相符合,因此,追逐竞驶行为构成本罪的,应该属于具体危险犯。当然笔者以为,从立法的本意讲,设定危险驾驶罪的立法初衷应该是将其作为抽象危险犯进行设计的,但是由于对追逐竞驶行为限定了情节恶劣的条件,这样就混淆了抽象危险犯与具体危险犯的界限,使得在同一条文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行为性质。
二、危险驾驶罪的行为类型
根据《刑法修正案
(八)》第22条的规定,本罪的行为类型包括两种:一是追逐竞驶型危险驾驶;二是醉酒驾驶型危险驾驶。要准确把握和认定这两种危险驾驶行为,必须要厘清以下几个问题:
(一)危险驾驶罪中“道路”的范围
根据《刑法修正案
(八)》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才构成犯罪。“在道路上”是危险驾驶罪成立的空间范围。什么是道路?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条规定,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却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所以,“公共通行性”是道路的基本特点。对于在乡村小路,或者在封闭的校区,工矿厂区,机关大院的马路上,由于不具备公共性,所以不属于道路交通法中“道路”的范畴。但笔者以为,如果在这些封闭的校区、工矿厂区等人口相对密集的范围内危险驾驶,其社会危害性更大,仅仅因为其不属于公共交通管辖范围内,属于“非道路”,而将其排除在危险驾驶罪之外,是不合理的。随着机动车辆的增多,道路交通的发展,道路的种类和形式也在发生变化,所以可以考虑将道路的范围做适度扩大。
(二)“醉酒驾驶”行为的认定
醉酒驾驶机动车就是行为人处于醉酒状态下而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何为“醉 酒”?醉酒,包括规范意义上的醉酒和事实意义上的醉酒。[6]由于个体差异导致每个人对酒精的耐受力不同,故个体酒量的大小也不相同。本罪的危险驾驶行为不以行为人限于事实上酩酊状态为必要。即本罪的醉酒不属于事实意义上的醉酒,而属于规范意义上的醉酒,即以行为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法定的域值作为醉酒的标准。我国《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中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属于饮酒后驾车;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这也就是醉酒的客观标准。
司法实践中,对于涉嫌醉酒驾车构成犯罪的,原则上要立即提取血样检验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如果酒驾当事人经呼气酒精测试达到醉酒驾驶机动车标准,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在公安机关组织提取血样前自行脱逃的,如何处置?由于酒精含量作为定罪的关键证据,直接影响到案件的定罪。如果不能立即进行酒精含量检测,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肝脏对酒精有分解作用,血液中酒精的含量会逐渐减少,这时检测出的数值会大打折扣。因此,为了严密刑事法网,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犯罪案件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对于当事人经呼气酒精测试已达到醉驾标准的,在提取血样前脱逃的,应当以呼气酒精含量为依据立案侦查。但是笔者以为,呼气酒精含量在实践中误差的概率比较高,所以对于仅有呼气酒精含量的酒驾案件中,定罪尤其要慎重,还要辅之以其他相关的客观证据进行佐证,如因醉驾已导致追尾、汽车擦撞等事实,以及详细的现场记录过程、车辆违章情况记录等证据,充分证明其行为确已达到了定罪的条件,才能认定为犯罪。
对于醉酒驾驶入罪,法律没有限定任何情节。因此,有学者认为,对于醉酒驾驶行为,立法上不以情节严重为前提,所以只要实施了醉驾行为,不论情节一律入罪。也有学者对上述观点持反对意见,认为醉驾是否构成犯罪不可一概而论,对符合刑法总则第13条但书规定的,即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醉驾行为,可以不认为是犯罪。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即醉驾并非一律入罪,在司法认定层面还应考量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只有对于达到严重社会危害性程度的醉驾行为才能定罪量刑。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醉驾行为,是可以不作为犯罪处理的。其理论依据在于,刑法总则的规定指导刑法分则的适用,《刑法》第13条的但书规定是对犯罪概念的补充规定,是从反面说明了行为出罪的条件,并将定量因素引入到犯罪概念当中,从社会危害性的量上区分了违法和犯罪的界限。对于醉驾行为,不同情形,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其表现出来的社会危害后果是不同的,自然应该区别对待。所以,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醉驾行为,应该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当然,什么情形属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醉驾行为,笔者以为,应尽快做出相关的司法解释,在司法解释中予以明确的规定,以便于司法操作和公正、统一执法,防止出现弹性执法和法外开恩的情形。
(三)“追逐竞驶”行为的认定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追逐竞驶,是指互相追赶,以竞争比赛的方式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型危险驾驶罪,是指在道路上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行为。在认定 “追逐竞驶”时,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第一,追逐竞驶必须发生在两辆以上的汽车之间,且必须有一个以上的追逐竞驶对象。至于驾驶者之间事先有无竞驶的意思联络则在所不问。其在实践中可以表现为多方竞驶和单方竞驶两种形式。所谓多方竞驶,就是两方以上驾驶人之间事先商量好在道路上为寻求刺激,互相追逐,频繁并线,穿插飙车的行为。所谓单方竞驶,就是驾驶人之间事先并无意思联络,一方驾驶人处于单方追逐的意图,频繁超越其他正常行驶的机动车辆,被超越者并无参与竞驶的行为。对于单方竞驶行为,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有学者认为,单方竞驶行为由于缺乏犯意联络,没有竞相追逐的行为,故不能构成追逐竞驶。但是笔者以为,此罪的立法目的是为了保护公共交通范围内法益的安全,法律惩处犯罪不是取决于犯罪的形式,而是这种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论是双方竞驶还是单方竞驶,其在公共道路上的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故都应当受到惩处,而不应当将单方竞驶行为排除在外。司法实践部门对此观点也予以认同。“宝马女单方追逐飙车被判拘役 系北京竞驶获刑第一人”的案例①,即是充分的说明。第二,追逐竞驶行为并不以超速为必备条件。追逐竞驶通常是与高速行驶连在一起的,但是,追逐竞驶并不等于“高速行驶”。在一定条件下,车速不高时也会造成危害,但是追逐竞驶的车速不应该低于最低行驶速度。第三,追逐竞驶行为要达到情节恶劣的程度。所谓的情节,是指刑法所规定的影响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的主客观因素。对于情节恶劣的认定标准,笔者以为,应当从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综合进行考量。从主观方面来讲,主要考量行为人的犯罪动机、犯罪故意、行为人的心态以及犯罪后的表现等。如因斗气泄愤而追逐竞驶,或者为了寻求刺激而变换车道追逐竞驶的都属于主观恶性大。从客观方面,主要考量行为人的行为、所处的环境、驾驶的路段、行为的后果,及潜在的影响等。总之,对于“情节恶劣”的认定,应当结合上述主客观因素,充分发挥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形,综合认定。
三、危险驾驶罪的立法完善构想
危险驾驶罪的增设,一方面是风险社会下将某些犯罪行为前置化,以强化民众的安全感,充分发挥刑法规范功能的需要;同时也完备了刑法分则相关罪名,协调了危害公共安全相关犯罪之间的关系。但是,遗憾的是,本罪在立法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一)刑法对危险驾驶行为的范围规定过窄,将其他的一些危险驾驶行为并未纳入刑法规制范围。《刑法修正案
(八)》对危险驾驶罪只规定了两种行为:醉酒驾驶和追逐竞驶,没有概括式的兜底规定。但事实上,危险驾驶行为除了法条中列举的两种行为外,还包括:吸食毒品后驾车,服用镇静类药物后驾车,疲劳驾车、超载驾车等行为。尤其是吸毒驾车的危险性绝不亚于醉酒驾车和飙车行为,吸食毒品会引起行为人精神障碍幻觉和思维障碍,导致危险和事故的发生。近年来,就发生驾驶员吸毒致幻,导致车辆失控的多起交通事故。所以,完全有必要将吸食毒品后驾车纳入刑法范围。我国台湾地区刑法第185条规定:“服用毒品、麻醉药品、酒类或者其他相类之物,不能安全驾驶动力交通工具而驾驶者,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并科15万以下罚金。”同样,法国也有类似规定:“驾驶员在血液中分析后得出其吸食毒品或被列为毒品植物的,处2年有期徒刑并科4500欧元罚金。”所以 考察国外的立法,结合我国的现状,在以后修订刑法时,建议应将服用毒品后驾车的危险行为入罪,并借鉴台湾的立法,可以采用兜底式的规定,以确保法律的稳定性。至于疲劳驾车、超载驾车虽然也属于危险驾驶行为,但是由于这些行为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也规定了相应的制裁措施,根据刑法的谦抑性原理,也没有必要把所有的危险驾驶行为入罪,将他们分属于不同的法律层面去规制,实现行政制裁和刑事处罚的有序衔接。
(二)危险驾驶行为的刑罚设置单一化,处罚力度需要适度增加。《刑法修正案
(八)》对危险驾驶罪的法定刑规定为“拘役并处罚金”。拘役是我国刑法中的短期自由刑,是限制人身自由方面最轻的一种刑罚。与国外其他国家的立法相比,该罪主刑的设定上比国外的法律规定要轻得多。笔者以为,由于危险驾驶行为本质上属于对公共安全的侵害和威胁,其侵害的法益具有广泛性和不特定性。所以外国刑法对它的刑罚设置大都在“一年以下”,也有规定“二年以下”的。而我国近规定为最高6个月,与危险驾驶行为本身潜在的危险程度是不相符的,可以适度提高到“一年”,据行为人的不同情况分档次去认定。同时,还可以增加主刑种类,将管制这种开放性的刑罚规定进来,对于情节不太严重,初犯、偶犯的行为人,可以适用不关押的管制刑从而避免交叉感染,又能起到惩戒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鲜铁可.新刑法中的危险犯[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3-4.[2]马克昌.犯罪通论[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500.[3] 戴有举.危险驾驶罪初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草案》第22条之解读”[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1),21.[4] 谢杰.增设危险驾驶罪不妨以抽象危险犯为理论依据[J].检察日报,2010,6月21日,第3版.[5] 李婕.如何理解危险驾驶罪中的“危险”[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2)92.[6] 曲新久.醉驾不一律入罪无需依赖于“但书”的适用[J].法学,2011,(7)13.①宝马车司机蒋某单方高速追赶一本田车,并强行并线,引发交通事故,造成三人轻伤及较大经济损失,法院认为其行为符合《刑法修正案
(八)》“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规定,因此蒋某的行为已构成危险驾驶罪
第三篇:浅论“峻礼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原则解读
浅论“峻礼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原则
摘要
“准五服以制罪”作为一项法律原则正式出现于西晋《泰始律》,这项原则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封建法律在处理民事案件以及刑事案件中的量刑处罚标准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本文主要从其作为刑罚量刑原则的产生,形成及影响以及其所反映的礼法结合方面略作了分析研究,考察了“准五服以制罪”原则在主要朝代尤其是唐代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对于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所产生的耐人寻味的特殊作用。【关键词】:五服
准五服以制罪
《唐律疏议》
目录
一、“准五服以制罪”原则“的确立·····························2
二、“准五服以制罪”原则的运用····························3
(一)杀伤罪···················································3
(二)奸非罪····················································4
(三)盗窃罪···················································4 三“准五服以制罪”原则存在的意义·························5
(一)维护皇权和社会统治秩序····································5
(二)维护了拉法结合的封建法治思想······························5 参考文献·························································5-6
浅论“峻礼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原则
“准五服以制罪”原则自晋确立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这项原则的初衷是晋统治者为维护士族利益,将“礼”入于“律”中,“峻礼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
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这项原则得到了更加完善的发展,对于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发挥了积极作用。“准五服以制罪”原则是中国古代礼法结合的一个缩影,通过考察研究可以更好的了解中国古代特有的礼法结合的君主专制统治以及封建法制及其思想。
一、“准五服以制罪”原则“的确立
“服”即丧服,是古代服丧所穿的服装,就服丧对象看,丧服制度包括亲属间的丧服,政治等级间的丧服,一般师友间的丧服。①而五服制罪中的“服”是指亲属间的丧服。“五服”系指根据血缘亲疏关系规定的五种丧服制度。它规定,根据为亲属服丧的期限长短和丧服物料的质地及缝制方法不同,降亲属分为五等。关系近的服制重,关系疏的服制轻,以此区分血缘关系的亲疏。这五等亲属自亲至疏分别为:一等斩衰(cui),服丧三年,用极粗的生麻布为丧服,不缝衣缘,为子女对父母,妻对夫等;二等为斩衰,服丧一年,用次粗的生麻布为丧服,不缝衣缘,为孙对祖父母,夫为妻等;三等为大功,服丧九个月,用粗麻布为丧服,对堂兄弟,在室堂姐妹,侄妇等;四为小功,服五个月,用稍粗麻布为丧服,为叔伯祖父母,堂伯叔父母,再从兄弟,堂侄,夫之兄弟等;五为缌麻,服三月,用稍细熟麻布为丧服,为曾祖的兄弟,祖父的堂兄弟,父亲隔三代的堂兄弟,本人隔三代的堂兄弟等。②这五服的亲属范围通常上至高组,下至玄孙的九代世系,统称九族。所谓“灭九族”亦即“上杀、下杀、旁杀”也就是五服中的亲属。但是是以父系而论的,母系亲属只论一世,即上至其父母,旁推其兄弟姐妹,下推及她的兄弟之子及姊妹之子,外祖父母,舅父,姨母及舅表和姨表兄弟是边际亲属,过此即无服。
两晋南朝社会异乎寻常的关注孝道的履行,法律对于建立合乎于礼的家庭伦常表现出空前热心。因此晋律的点晴之处在于确立了“峻礼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原则,从此,具体描述宗法血缘关系,规定家族尊卑长幼伦常秩序的五服之制,不仅是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依据,而且成为刑事法律上量刑的标准。“准五服以制罪”原则首次在《晋律》中得以确立,使得儒家的礼仪制度与法律的适用完全结合在一起,是自汉代开创“礼律融合”之先河以来封建法律儒家文化的又一次重大发展。“峻礼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即以刑律维护礼教,凡是违反礼教的罪犯皆处以重型。③“准五服以制罪”原则根据服制所定的亲属间有区别的定罪量刑,既可以调整民事权利义务也可以作为刑法良性原则。笔者主要从量刑原则方面考察,故对其民事方面的权利义务不做过多阐述。“准五服以制罪”原则是对五服以内的亲属之间相互侵犯的犯罪行为进行量刑的原则,主要有尊者对卑者的侵犯和卑者对尊者的侵犯以及亲疏不同的亲属相犯的处罚原则亦不同,此外还有因此原则而产生的其他刑的量刑不同。
二、“准五服以制罪”原则的运用
“准五服以制罪”原则自在《晋律》中得到确立之后,一直受到各朝代统治者的重视,而且各统治者为维护统治秩序以及满足自身利益也对其不断地完善,经过300多年发展,至唐代已经很完善。在《大清律例》中也有关于这项原则的规定。
在张斐律表中有过此解释“即令人殴其父母,不可与行者同得重也”。教唆犯一般应加重处罚,但是由于行为人所加害的是自己的父母,加重处罚,故没有亲属关系的教唆犯相对而言所受处罚要轻。④
在《唐律疏议》中,应用这项原则的主要有杀伤罪,奸非罪和盗窃罪。以下是对这三种罪刑的具体阐述。
(一)杀伤罪
《唐律疏议》规定:“诸殴伤妻者,减凡人二等”⑤而“妻殴伤夫者,徒一年,若殴伤重者,加凡斗伤三等”⑥凡是丈夫殴打妻子,要比普通人犯罪减二等,而妻子殴伤丈夫的,要徒刑一年,如果用其他工具殴打其丈夫内出血夫的,则应比照普通人犯同样的斗伤罪加三等。此外,夫殴妾,妻殴妾和妾殴夫,妾殴妻亦作了相类似的规定。由此可见,丈夫殴打妻子不问缘由皆可减凡人二等,而妻子殴打丈夫也不问缘由徒一年,还加了一种殴伤重者,然而丈夫殴打妻子并无此规定,这充分说明古代夫妻之间的不 以及统治者所重视的“尊尊”思想。
《孝经》五刑之属三千,罪莫大于不孝,《周礼》曰不孝为乡八刑之一。汉律不孝罪斩枭,北魏时代不逊父母律以髡刑,齐、隋以后不孝称为十恶不赦的重罪,标明于卷首的名列中。⑦相对而言,唐朝在经济方面比较发达,政治文化方面相对开明开放,人们的道德要求比其他专制统治时期更为严苛,故而考定是备受统治者关注的行为。“亲属关系随社会文明程度而异,社会越文明,则亲属范围愈扩大,丧服范围愈广”⑧唐玄宗在五服之下设袒免即为可道理。“唐玄宗以堂姨舅古今未制服,思敦睦九族,引而亲之,制堂姨舅袒免”⑨在《唐律疏议》中,对亲亲的规定更为醒目,如:《唐律疏议》329:“诸仕祖父母,父母者,绞殴者斩;过失杀着,流放千里”凡是咒骂祖父母,父母的,不问原因,一律处绞刑,凡是殴打的,不问伤势严重,一律处斩。即使是过失杀死的,也要流放千里。从此可看出,统治者对以下犯上的严厉打击。但是同样是杀伤,若尊者对卑者犯罪也可能根本不构成犯罪,在《续增刊汇览》有一案,讲述了父亲李增财因子李枝荣多次行窃不知悔改,央同外人帮忙,将其自捆住,用铁锁背连殴,致伤两肋,李枝荣喊嚷滚转,李增财随即将其子脚筋割断致其子死,以如此手段杀死亲子,刑部对此的处理是“李增财因子屡次行窃,致使隔断脚筋致死,与非理殴杀不同,从宽免议”卑伤尊不问原由即应处罚,而尊伤卑至死却找出牵强理由维护。从此处可看出根据古代法律对不孝罪的处治,表明法律采取同一原则——加重主义,而尊长对子孙的犯罪处罚却是同罪异罚。至于“尊殴卑幼,非折伤以上是不论的,折伤以上罪案亲疏关系递减,缌麻减凡人一等,小功减二等,大功减三等”⑩“若尊者谋杀卑者幼者除因谋财之外,各依故杀罪减二等,已伤者减一等”①
(二)奸非罪
唐律除重视考外,对亲属间的强奸,奸非行为亦即重视。在《唐律疏议·杂律》中有关于二者的规定:“诸奸缌麻以上亲及缌麻以上亲及妻,若妻前夫之女及同母异父之姊妹者,徒三年;强者,流二千里;折伤者,绞;绪奸从祖祖母姑,从祖伯叔母姑,从父姊妹,从母及兄弟妻,兄弟子妻者,流二千里;强者,绞;诸奸父祖妾,伯叔母姑姊妹,子孙之妇,兄弟之女者,绞。”一般的奸非罪有如此规定:“诸奸者,徒一年半;有夫者,徒两年···强者,各加一等,折上者,各加斗伤罪一等”只要不涉及人命,一般的强奸通奸不会和绞刑,流放扯上关系。从统治者对亲属之间的强奸通奸的重视与严惩来看,这种违背伦理纲常的行为无论如何不能为一个政治开明文化开放的朝代所忍受。值得注意的是奸非罪中没有强调尊卑,也没有同罪异罚,相反单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看到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笔者认为,这正是统治者重视伦理的纲常维护专制统治秩序的目的所驱使。
(三)盗窃罪
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罪罚规定,《唐律疏议·贼盗律》规定:“诸盗缌麻,小功亲财物者,减凡人一等;大功,减二等;期亲,减三等。”与杀伤罪不同,盗窃罪中亲属关系越近,则处罚越轻;亲属关系越远,处罚越重,但总体来说,相对普通人犯同罪要轻。究其目的,可以使亲人之间和睦友爱。“中国古代以家庭为本位,宗族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要是一个家庭延续发展,互帮互助是理所应当,尊重长辈才能形成良好秩序,才能使一个家族有主心骨,这就是所谓的家长制”②所以加重子孙对长辈不尊重的处罚是为了维护整个家族的秩序;减轻长辈对子孙的杀伤罪是确定尊者的地位。而亲属有经济能力困能本应帮助,而且血缘愈近的亲属愈应伸出援助之手,没有及时帮助才使其盗窃,故应减轻相应处罚,这样才有利于整个家族的发展延续。但是若在盗窃是杀人,则按《唐律疏议》“各依本杀伤论”。此可能是考虑到了杀伤破坏了法律减轻处罚的初衷,即亲属之间的和睦友爱。故仍依服制杀伤罪论。
三“准五服以制罪”原则存在的意义
“准五服以制罪”原则是古代法律的重要原则。它是中国古代礼法思想结合的产物。“准五服以制罪”原则对后世影响很大,被隋唐继承,延续至清明。
(一)维护皇权和社会统治秩序
“准五服以制罪”作为古代最基本的法律制度,规范了家族范围内的成员犯罪,确认家族内部这种基本性别、辈分、亲疏程度的不同身份。这种家族内部的身份差别甚至比一般的社会地位差别更为复杂,家族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社会基础,对其家族内部的统治秩序的规范,对整个封建专制统治起到了奠定基础作用,从而维护了君权,维护政治社会秩序,巩固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
(二)维护了拉法结合的封建法治思想
根据服制作为量刑原则是以礼入法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途径,促进礼与法的重要结合。“准五服以制罪”原则的确立,使得儒家礼仪制度与法律适用完美结合在一起,不仅体现了晋律“礼律并重”的特点,也是儒家思想在封建法律制度中的集中表现,使法律成为“峻礼教之防”的工具,从而确定了后世“法定亲等”制度。“准五服以制罪”是礼法结合的产物,但反过来维护了礼法结合的封建法治思想,使礼与法更好的结合③。
“准五服以制罪”原则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礼法结合的产物,充分体现了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观。“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它或者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辩护,或者当被压迫阶级变得足够强大时,代表被压迫者对这个统治的反抗和他们未来利益”④。所以说“准五服以制罪”原则则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中国古代封建纲常礼教一直向人们灌输“各位不同,礼亦异数”的观念,要求人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久而久之,人们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为自然而然,合情合理,人的独立意志和自我精神逐渐丧失,成为礼教的奴隶⑤所以“准五服以制罪”原则更多的体现了同罪异罚,人与人在法律面前不平等以及腐朽的纲常礼教。
然而,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到的是约束原始社会人们之间的行为,随着私有制产生阶级,阶级斗争的出现,才产生了国家和法律,因而道德比法律产生的早。“准五服以制罪”原则来源于道德。在清末修律后又回归于道德。而且对当今的国人仍然产生影响对于提高道德观以及推进伦理文明有积极作用。
任何一种制度在当时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我们看待它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
观一分为二的分析。从消极和纵向方面看,“准五服以制罪”原则对人么是一种过于沉重的束缚,公开揭露人与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与当今中国相比,我们看到了当今法律的进步;从积极和横向看,“准五服以制罪”原则在当时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影响下,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更值得庆幸的是,当今中国以史为鉴,促使法制更加文明。
参考文献:
1、①《丧服制度与传统法律文化》马建兴著,知识产权出版社,05年版
2、②《中国法制史》陶舒亚主编,应用刑本科规划教材,浙大出版社
3、③《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张晋著,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P307
4、④《中国法制通史》第三卷,乔伟著,法律出版社。
5、⑤《唐律译注》钱大群译注,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p266
6、⑥《唐律译注》钱大群译注,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p266
7、⑦《翟同祖法学论著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⑧《丧服制度与传统律文化》马建兴著,知识产权出版社,05年版
9、⑨《唐会要》三七《服纪》上
10、⑩《翟同祖法学论著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①《张晋潘文选》张晋潘著,中华书局06年版p477
12、②《唐律研究》乔伟著,山东人民出版社。P174
13、③《法律学习与研究》北京,87年,第一期P46
14、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P134
15、⑤《中国法律史研究》叶考信、郭建主编,学林出版社03年版P172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第四篇:解读圣光被央企看好的河南民营企业
解读圣光:被央企看好的河南民营企业
6月3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在“河南省与中央企业合作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河南圣光集团和华润医药集团签约。此举引起了从领导到企业的极大兴趣,因为在签约的120个项目中,和央企合作的几乎都是国有企业、地方政府,民企极少。
圣光集团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作为世界500强的华润集团看中了他们的什么?6月9日,记者来到了位于平顶山市郏县的圣光集团,期冀一探究竟。
●省领导称赞的企业
让我们把时光拉回到6月3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华灯璀璨,嘉宾云集。省领导与中央有关部委、央企和金融机构负责同志聚首一堂,共同见证河南发展的又一盛事。见面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王勇作热情洋溢的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叶冬松等领导出席。
偌大的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座无虚席,国家部委、120家央企、6家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业近200名负责人悉数到场,圣光集团和华润集团也在其中,见面会场面盛大热烈。
在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委主要领导的见证下,圣光集团与华润完成了签约仪式。双方商定,由华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总投资16.2亿元,向圣光集团在郑州、南阳、信阳、开封、驻马店、鲁山的分公司注资,完成股份制改革,实现华润对圣光多家物流分公司的控股,建设6家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完善医药物流服务网络。
圣光集团董事长周运杰介绍,双方合作后,借助圣光的市场覆盖和配送能力,利用华润的品牌和资金优势,开展大医药、大流通的实施工作。双方利用圣光医药战略联盟的区域影响力,逐步把与圣光合作的108个县级医药公司纳入收购体系。“在全省18个市地建立大型医药流通产业园,完成对河南省的药品配送全面覆盖,最终实现国家倡导的新医改政策和基本药物保障体系。”
在签约仪式结束后的中午招待会上,周运杰向省委书记卢展工、省长郭庚茂进行汇报。圣光与华润的合作也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关注和赞扬。他们对圣光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卢展工书记表示,本土品牌,要借助央企搭船出海。
能被省委书记等领导称赞,能被华润集团看上,那么,圣光集团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从2万元到33万元
6月10日凌晨,周运杰1点半起床,两点半从平顶山赶到了位于郏县的圣光医用制品有限公司,在车间转了一圈。4点钟,召开了主管会议。他说,自己是从1994年开始做生意时就养成的这种习惯,不管睡得再晚,都是这个时间起床。“再者,看到企业里灯火通明,工人干得热火朝天,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快乐。”
出生于1967年的周运杰1989年从河南医科大学毕业后,在禹州市人民医院做了6年医生,师从一个有名的外科大夫,那名大夫对他进行了精心培养。在那个年代,能在县医院工作,是一般人都十分羡慕的。然而他在医院工作几年后,深感旧体制下的医院难以施展才华、难以有所作为,于是就毅然辞职,回到家乡开了家个体诊所。当时的起步资金只有2万元。
他开诊所不光看病卖药,还开展一些小型的外科、骨科手术,由于医术精湛,服务周到,收费低廉,每天病号盈门,名声越来越大。一段时间下来,收入也相当可观。按理说,他在家乡干得相当好,应该继续干下去,可他并不满足于现状,他深知,要想把事业做大,就必须走出郏县,向城市发展,深思熟虑后,他又把诊所开到了平顶山。在平顶山,他一边开诊所,一边调查了解市场,寻找新的商机。终于,通过调查他发现,河北医药市场的批发价比平顶山市场的零售价低30%,于是,他决定在开诊所的同时,兼营药品批发。他做批发不是在家里等顾客,而是送货上门。每天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自行车上绑着十几件药是经常的事。
就这样,在短短的两年里,他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奋,挣了33万元,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按说,周运杰应该知足了,但是,他还是不满足,已把目光转向了更大的舞台——禹州市,因为它是全国著名的医药批发市场,他要到禹州搞大型的医药批发,他要到这个新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梦想。
●3年挣了3000万元
1994年,周运杰来到禹州,开始做药品经营,每天晚上到安徽界首、太和进货,到了那里是半夜12点,一装车,再走3个小时回来,利用路途的时间睡上一会,4点钟拿上准备好的钱再上安阳,天明时赶回来。
他说,自己起步时条件很差,资金很少,别人都是拿几百万、上千万的资金,自己只有27万元,要想做大做强,必须比别人更努力勤奋。资金周转不开,他就和别人拼车,拿上十万八万就走了,到了1996年,资金多了,就自己带车去进货,多的时候一个人带上两三台车。
为了方便客户,他在门面房的二楼装修了几个房间,布置了干净的床位,并安装了空调,客户来进货,报完计划后,可以到楼上休息,到吃饭的时候一起去吃饭,这在当时的禹州医药批发市场是首创。这些创新的做法和先进的理念,使他的事业蒸蒸日上。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他赚了整整三千万,业务量位居禹州医药批发市场第一位。这样的成绩在强手如林的禹州药品批发市场上,可谓凤毛麟角。他因此名声大震。周运杰成了人品好、会经营、会管理的一个典范。
就在事业蒸蒸日上,如鱼得水的时候,周运杰又做出了一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决定:撤出禹州,到平顶山承包圣光公司,要在医用制品行业另起炉灶,进行新的拓展。当时,圣光只有37个职工,几间破厂房,几台旧设备,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市场占有率微乎其微,一年亏损80万,已到了倒闭的边缘。如果到2000年6月30日前不通过GMP认证就被淘汰了。
母亲坚决反对,说:你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去做,到平顶山去接一个烂摊子?周运杰说,“我是这个厂的代理商,合作了多年,厂里70%的货都是我销售的,有一定的感情。”更关键的是,他不太看好禹州医药市场的前途:当时的禹州药品经营市场是一个集贸市场,一顶帽子(指经营许可证)大家戴,得不到政府的支持,将来做不大做不强,所以他准备从商业往工业拓展。
他到省药监局和国家药监局咨询,药监部门回复,要想认证达标需要一定的条件,只要有资金,对厂房和设备进行改造,就完全可以达标。他又到南方药品市场去考察,那里是医疗器械的发源地。几个做药品器械生意的朋友也支持他,说,如果你涉入这个行业,凭你的人品、吃苦耐劳精神,一定能做成。
正当周运杰准备大干一场时,当时的平顶山市政府已经和另外一个药品经销商签订了承包合同,他两个月住在平顶山没有回家,最后他找到那个承包人,说,你转让给我吧,那个经销商也是因为厂里欠他40多万元债,想把外债收回来就承包了。“如果我不承包的话,一分钱也收不回来,承包的话还能收回成本。”周运杰说,老兄,你转让给我吧,我把欠你的钱一分不少全还给你。
那个经销商很犹豫,因为当时的药品市场形势非常好,价格一直在上涨,他想承包赚一笔但投入又太大,需要3000万元,他没有那个经济实力。周运杰又劝他,你这是短期行为,会毁掉这个企业的,即使能赚一些钱,但员工将来怎么办?“除了欠你的钱外,我再多给你一些。”最后,那个经销商感动了,把承包合同转给了周运杰。
●诚心请人才
承包合同到手了,面对这个烂摊子,虽然资金不是大问题,但人才该往哪里找?经人介绍,周运杰找到了江西一家医疗器械厂的厂长张自兴,张自兴非常精通技术。春节前,他来到平顶山,两人有了初步接触,到了2001年腊月二十九,下着鹅毛大雪,周运杰决定去江西把这件事情敲定。
当时,他的小儿子才半岁,妻子和大儿子在家里做好饭等着他,晚上10点多他才回到家,吃完饭。第二天一大早,他起床后先把院里的雪扫干净,然后做好饭叫起父母和家人一起吃过饭,赶到厂里转了一圈,扛了3箱当地的土特产,挤上火车,于初二一大早赶到张自兴的家,张和家人见了他,既意外又感动,家人说,河南的周老板非常敬业,又能吃苦。“我去时很有信心,觉得他这次百分之百能跟着我来河南,当时他的年薪只有4万元,我开出了优厚的待遇条件,并对家属做了妥善安置,全家人高兴地答应了。”
到了初四晚上,当地的一个县长来到了张自兴家,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周运杰一看到县长就知道坏了,张肯定来不了了。周运杰不死心,给张自兴的妻子和母亲讲自己的创业经历,讲自己的规划,并跟着张自兴的妻子去了他舅舅家,给张自兴的舅舅也讲,最后,他的家人和亲戚都说,周老板很朴实,能干事。到了初六晚上,虽然张自兴犹豫着没有明确表态,但他的妻子说,你去也好,不去也好,我和儿子明天是要和周老板一起走的,做人要讲信誉,答应过的事一定要兑现。他的母亲也说,小周来了几天,我看了,你俩合作一定会很好的。
初七一大早,张自兴拿出了一个存折,说,周老板,我手头只有这17万积蓄,你都带上吧,然后直接坐车到上海去购买设备。周运杰租了两台车,带上张自兴的家人和几十名熟练工人赶往河南。到了3月份,厂房改造完毕,设备也买回来了,很快就投产了。
有了熟练工人和新设备,产品质量和数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3月份日产输液器从3万支到4万支到5万支,到了6月份日产就达到20多万支了。虽说是厂长,但周运杰什么活都干,烧锅炉,杀菌,装车卸货,司机,仓库保管,什么地方缺人就冲上去。
“当时的利润比较大,一车就能赚四五万元。”回想起当年的情况,他仍然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当时南方都是小作坊式的工厂,家家户户都在生产,但质量保证不了,国家整顿力度非常大,把这些小作坊都打掉了,所以市场上供不应求。当年,公司产值达到了7000万元。”
圣光模式:破解产业集聚区发展难题
今年4月12日,省长郭庚茂一行莅临郏县,视察郏县产业集聚区,重点察看了圣光集团在郏县的两个支柱企业:医用制品有限公司和圣光医药物流有限公司。视察后他表示,圣光集团的发展模式,解决了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瓶颈问题。圣光集团是怎么做的?他们独创的圣光医药战略联盟模式有何过人之处?
●情系家乡 成立战略联盟 也许正是因为情系家乡,家乡给予了他丰厚的回报,圣光集团董事长周运杰才独创了圣光医药战略联盟这种模式。
2004年9月,周运杰收购了原平顶山市罐头厂,对企业进行了改制。2005年,他在平顶山市新城区购买了500亩地,到了2006年,输液器产量突破10亿支,进入全国十强;员工从800多人发展到2000多人。到了2010年,集团生产注射器10亿支,输液器6亿套,完成工业产值4.6亿元。2011年新的生产线投产后,注射器将达到30亿支,输液器12亿支,留置针5000万支,另外采血针、采血管和磨砂管等新品也将陆续批量投放上市。目前胰岛素注射针、胰岛素注射器、高弹聚烯烃输液器、超精密过滤输液器、自排气输液器等新产品已进入注册申报阶段,心脏支架、中心静脉导管、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无针注射器等高端产品研发已经立项„„
2007年,周运杰家乡郏县的领导找到了他,邀请他回归故里。周运杰忧虑到:企业在平顶山招人都很困难,企业移至郏县,招人不是更难?最后,父亲想了一个办法,可以把研发、销售总部放在郑州,生产基地放在郏县。2007年6月,周运杰投资2000多万元,收购了郏县康宁医药公司,成立了河南圣光集团医药物流公司。
周运杰调查完市场吓了一跳:全省120多家县级医药公司,能和生产厂家直接联系的不到5%。因为信誉差、规模小,开发维护配送费用高,厂家不愿意和县级公司合作。周运杰想:“你可以和我合作,我再配送给他们,这个市场很大啊。”全省县级市场占60%以上份额,全省医药销售额在200多亿元,如果自己能把这个市场做起来,占到一半,就是100亿。他说,5年时间,我们要从销售额1亿发展到100亿,班子成员一听,开玩笑说周总喝醉了。表决时,只有周运杰一人举手,其余的都反对。“我们打算先亏损4000万元,把这个市场做起来。” 他先后开了8次会,最长的一次连续开了16个小时,做大家的思想工作。
目标制定虽易,但如何和县级医药公司联系上,周运杰动起了脑筋:他花了500万元,包了专机拉着医药公司的150多名负责人和夫人到国外去考察市场,“说是考察市场,实际上一是游玩,二是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因此,在17天旅途中,周运杰给他们提包、送水,晚上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去谈自己的规划、理想,政策机遇。大家都非常感动。回来后,他又一个市一个市开座谈会,一共花了近4000万元。最后,大家统一了思想,于2009年3月成立了圣光医药战略联盟。
●独创的医药联盟模式
周运杰介绍,回过头看,在圣光商业医药物流公司刚刚开始跨越式发展之际,工业医用制品在郏县刚刚立足之时,恰逢国家的新医改历史性机遇的到来,2009年这个历史意义的新医改元年,正式拉开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序幕,同时也奏响了河南圣光集团医药物流公司的裂变式发展序曲。
“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他经常这样告诫员工:开拓思路、创新发展,要在商海的战场里能够不断看到我们圣光人的智慧成果。正是由于这种创新的经营理念,有圣光人大胆创新的智慧,才走出了圣光人引以自豪的传奇道路。哪个副会长家里有红白喜事,周运杰都号召大家一起去,在一个县城,几十台车一起出动,当事人感觉很有面子。到了2010年3月,大家觉得要是不和周运杰合作,有点对不起他,90%的公司才和圣光集团真正合作,联盟开始真正发挥作用。“物流公司在商业流通领域里的两年发展,奠定了在河南省首批基本药物配送招投标中的历史地位,一举入围前二十名位居第九。”
为保证联盟销售,圣光在联盟产品采购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不断加深与上游生产厂商的联系与合作:2008年9月战略联盟实施前,圣光合作的一级厂家只有60家,二级厂家48家。到2010年底,合作的一级厂家达到232家,二级厂家达到129家。
除了销售、采购业绩的增长,战略联盟所覆盖的基层网络也日益完善,截止到2010年底,圣光医药物流有限公司基本药物配送服务,已覆盖河南省2000多个乡镇,覆盖率达96.9%。联盟成员单位在他们所处区域的网点布局,从原来的1.1万家,发展到现在的4.8万家,河南省的18个市地均有他们的配送网点,真正实现河南省基药配送全覆盖。
作为入围的唯一一家县级医药物流公司,在一年以后,能有如此的业绩不能不称之为业内奇迹。
●破解产业集聚区发展瓶颈 在郏县龙山大道,依次是圣光一期、二期和三期工业园,紧邻高速公路。在一期工业园,有年产6亿支的输液器生产线和与之配套的自动化立体仓库、消毒灭菌车间、职工公寓餐厅等,还有医药物流仓储设施。二期工业园有年产6亿支输液器和30亿支注射器生产线,年产5000万支留置针生产线,还有孵化园的微创介入类高科技项目。三期是圣光医疗器械孵化园系列项目核心基地。
最让省长郭庚茂感兴趣的是郏县圣光医疗器械孵化园,已经完成标准化生产厂房建设5万多平方米,在建厂房12万平方米,已有输液贴、创可贴、体温计等项目机器设备在安装调试过程中,计划在今年6月中旬完成集团公司高管、为公司做出较大贡献的车间主任、工程师技术人员、机修师选定投资项目的工作;今年计划上马300个新项目,完成投资规模30亿元。明年再开工标准化厂房50万平方米,新增医疗器械项目1000个,完成投资超百亿。
在圣光医疗器械孵化园,建设的厂房都是标准三层的生产车间,土地综合利用率提高3倍;在一期工业园的自动化立体仓库,内径高度达23.5米,占地仅有3600多平方米,日存储能力24万件标准箱。
“我们的自动化管理系统,是北京机械自动化研究院专门设计的,核心技术从国外引进,总投资3000多万元。是中部地区内径最高、容量最大的全自动立体化仓库,比传统的仓储占地面积减少70%。”该集团董办主任杨海荣介绍。
记者在现场看到,总容量达到9万立方米的仓库,一班只有两名操控员,消毒灭菌后的产品贴上了条形码,通过轨道传送到仓库,利用识别跟踪系统,由搬运机器人、AGV小车自动运输到货位前,由堆垛机自动运送到指定货架上。取货也是这样,根据计算机的指令,经过堆垛机和搬运机器人就可以很快地查找出所需要的货物并取下来,然后由穿梭车送到出库站台。“这个仓库既节约了用地,又节约了时间和大量人工,提高了效率。”周运杰介绍,下一步,集团还要建设两个同样规模的自动仓库。“全部建成后,总库容规模达27万立方米,存储能力日处理72万个标准箱,总投资一亿元。”
省长郭庚茂在考察时表示,圣光医疗器械孵化园项目的发展模式和投资运作,是有效解决社会闲散资金的合理流动和投向问题的一条很好的途径,是土地综合利用的典范。
■ 专家点评
圣光模式的积极意义 中国产业集聚区网首席顾问杨建国对圣光模式很感兴趣。他说,在过去的一年多中,他带领着团队深入河南县区,观摩了七八十个产业集聚区,对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和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深有体会。在他看来,目前困扰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最大瓶颈主要有三个:土地、资金和项目,三者相辅相成,土地是关键,缺少了土地等于是空中楼阁,再美好的规划也无计可施,资金说具体点就是融资的问题,融资难这是普遍困扰地方的一个难点,其解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业集聚区的发展速度,当然了,项目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有了钱有了土地,没有项目,产业集聚区也就失去了建设意义,因此,这三个环节哪一个跟不上都会从根本上限制产业集聚区的发展。
纵观圣光的发展模式,可以很欣慰地看到,这三个难点问题在其成长中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土地束缚,圣光创新摸索,标准化厂房的基础设施和自动化立体仓库,极大地提升了土地的综合利用价值,这也为企业今后的进一步发展预留了不少的发展空间;融资难、缺项目,圣光立足河南实际,“商业开路,工业立足,工商联动,协调发展”,利用自身品牌优势、产品行业优势,采取以商招商模式,积极打造产业完善,产品丰富的圣光医疗器械孵化园产业链发展模式,极好地突破了资金、项目瓶颈。新思路,新跨越,以诚立身,华丽嬗变,从圣光的成长轨迹中我们可以地清晰地看到其对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生动探索实践,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郭庚茂省长在圣光集团调研后会对周运杰反复叮嘱要加强质量监管、面向世界扩张市场、迅速将企业做大做强。
第五篇:冯晓霞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冯晓霞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今天我们主要是对《指南》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我们知道去年十月《指南》颁布以后教育部也发了一个通知要求对幼儿园教育进行培训。那么,《指南》对于我们现在教育的思路改革、提高质量是一个重要的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来要树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发展观,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那么国家颁布《指南》可以说是深入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推动我们学前教育发展的非常重要的一个举措。为什么?因为我们知道在《纲要》提出了基本鼓励学前教育这样一个目标之后,国家也投入了非常多的经费,应该说这也是我们国家第一次从中央财政拿出来钱直接来支持中西部学前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应该说中央财政直接拨款支持学前教育这是第一次。那么我们看到各地在实现更多的育人机会这个方面绩效有所不同。但是我们同时也知道机会它的质量是不平等的。那么如果说只有机会而没有质量,或者说没有质量的机会是没有意义的。因此质量同时也应该引起注意,因而《指南》对我们幼教工作人员,特别是教师可能提供的帮助是什么?那就是我们在贯彻《指南》的时候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个,指南是什么性质的文件?
为什么要讲这个?因为我们几次不管是国培还是到下面去介绍指南的时候,往往发现幼儿园园长和老师有一个问题,就说我们可不可以在学期末拿《指南》来特别评值,这个问题不只一个幼儿园问。那我自己就直接在这里告诉各位园长和老师比较熟悉的这个问题。其他的我们的指南的培训者研制者那里也听到同样的问题。好像大家问得最多的就是这个指南我们可不可以拿来做测评。因为大家看跟《纲要》相比,《指南》的目标特别是目标下面的方框里边很多老师把它理解成测评的指标。所以可不可以这么来做?我的理解是不可以这么做。为什么?因为它不是一个测评工具,它是一个方向的指引。在中国“指南”往往跟指南针的方向盘联系在一起,那它的作用是什么呢?是指引方向的。指南严格地说起来,它是指引我们幼儿教育的方向的一个文件。《指南》对幼教工作的指引和以前颁布的文件相比它更加具体一些。不是原则地提出来一个方向,而是通过提出3到6岁儿童学习发展目标来帮助我们的家长我们的老师对幼儿,特别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他的学习发展建立一个合理的期望。首先通过这样一个合理的期望,告诉你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大体可以达到的水平是什么样子的。那么让家长对我们的儿童建立期望,对我们的老师提出教育教学目标的时候可以有一个依据,不要太高出或者低于这样的一个学期教育的教育教学目标。我们国家现在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因为大家都比较重视学前教育,所以常常认为高期望就是重视。而且这种高期望往往是片面的。某些方面的期望非常高,恨不得把小朋友把一二年级的知识都学完。但是又有一些方面的期望又特别的低,什么事情都由家长包办代替,自己能做的自己也不知道做,因为他这方面的基本上又没有任何要求。所以这种期望是不够合理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指南》对幼教方向的指引就首先通过建立这样一个合理的期望,提出来三大学前教育目标。
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就是针对这个目标提出来一些怎么能够达到这些目标,科学的途径和方法是什么?提出来这样的一些教育建议来帮助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在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时候能够是科学的,能够是符合孩子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的。所以主要是从这两个方面来指引幼儿教育的方向。因此如果大家看一看指南,你会看到指南在一开始的说明部分就已经开宗明义地指出了文件的目的和意义。那么指南的第二条就提出来,这个指南是以为幼儿后期学习和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质和美术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到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和发展目标的建议和要义,帮助幼儿园老师和家长了解3到6岁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在让幼儿度过快乐的童年的同时能够健康地成长,也就是说让他的童年不仅快乐而且有意义。那么换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说《指南》它是建立在对3到6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把握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对我国幼儿学习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之上的,在这个基础上最后以一整套比较科学明确的教育目标和建议来体现国家对幼儿学前发展方向的引导和对保育、教育质量的要求。那么这里面我想略微地解释一下“基于对我国幼儿学习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这是什么意思?我们知道,《指南》是去年十月颁布的,但是指南从研制到印发中间经过了六年多的时间,要说起来这个时间也够长的了,那么这个时间里面都在做什么?这里的目标,特别是目标在各个年龄阶段的表现,它是怎么提出来的?是不是说我们这一群专家自己想一想它就出来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完全不是这样的。当然以往研究资料的整理、分析,甚至各国的学习发展类似于这样的文件,对它们的梳理和借鉴这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非常重要的是,这个指南在大体上制定出这样目标框架和各个年龄阶段的目标,一开始它是基于对已有的科学成果的借鉴,在借鉴的基础上形成初稿以后用了两年的时间,在我们国家的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儿童那里去进行取调进行验证,可以讲它也是一个实证研究的成果。这个检验工作主要是检验两个方面,一个是关于内容效度的检验,内容检验是通过一定的程序来确定我们所制定的《指南》的内容是不是能够准确地反映我们对幼儿学习发展的期望。
我们提出来这么多目标,那么这些目标是否均衡,是否能代表我们一贯倡导的体质德美知行意行这些方面的发展呢?这也就是首先要对内容是否科学合理来进行检验。这个检验的对象主要是对儿童发展有专门研究和对学前教育进行专门研究的一些专家,有经验的幼儿园老师和儿童的家长。其方法就是专家,老师,家长开展座谈、访谈等等一些方式。专家访谈的主要目标是获取专家对学习领域的划分,目标的价值取向的全面性、平衡性、准确性、适当性、一致性、包容性进行评议。教师和家长的访谈也包括上面的这些内容,除了这些方面还增加了一个对文本的易读性,就说你这个里头出现了一大堆专业名词大家看不懂,而我们的定位是“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人都应该看懂,因为大家知道这个指南和以往的任何的文件都不同,大家想想我们以前学习的文件往往都是幼儿园教育指导发展、幼儿园管理措施、幼儿园工作规程,前面都贯以幼儿园三个字,而唯独这个文件没有这三个字,那么也就意味着它是对整个社会来发布的。首先家长就是它的重要的阅读者和实践者,所以它要增加文本的易读性和可理解性,内容效度是其检验的一个大的方面。
年龄效度的检验目的是通过实地考察来确定我们指南当中的目标在各个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它的难易程度如何,以此来确定我们对儿童的期望是不是有序的,科学的(一开始我们也说我们的目标是以引导家长对儿童发展确定一个合理的期望,那么如果我们对于不同年龄阶段它的表现的评估本身高了或者低了,那么你引导家长建立的期望很可能就不合理)。那么判断年龄效度的一个做法是什么呢?是把我们现在目标下边的各个年龄阶段的表现转化成实际的测查评估。然后通过一个广泛的抽样调查来这些测查题目孩子能不能做到,它的通过率是多少。所以这里我也要回过头来说一下为什么我一开始讲它不是一个可以直接用来测查儿童的东西。为什么呢?因为它不是一个发展的测查指标。包括我们在验证这些表现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它更加的具体化,变成测查的题目。而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东西,其实是达不到做为一个测查题目的可操作性。那么我们为了来验证这样一些提法合理不合理我们是把它转化成测查题目,然后在3600位儿童身上来过检验它的通过率是怎样的。3600位儿童基本上是每个年龄段都有1200位。那么这个通过率怎么判断?多少的通过率它才是合理的呢?其他国家,按照儿童基金会官员的介绍,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它基本上是以40%~60%的通过率作为判断标准。也就是说你对这些儿童进行测查有40%~60%的儿童能通过,这个标准就是合适的。但是我们专家组考虑,在中国的情况下,我们的国情和我们国家的大众心理和我们的现实情况,也就是我们中国历来普遍是重视教,这是一个方面,重视教育。另一方面我们已经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所以考虑到我们这样一个文化背景和我们的现实情况,我们决定把这个通过率提高到50%~80%。提高了以后,更多的孩子能通过我们才把它作为这个年龄儿童适宜的表现。那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我们降低了难度,避免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压力。因为本来制定这个文件它的目的就是看到我们国家现在普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以至于给儿童的学习和发展造成了一种所谓“毒性压力”的状况,影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所以,我们不宜把这个指标定得太高。所以我们跟其他国家相比,我们从通过率来讲,我们是降低了要求,以免给我们的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这是根据我们国情的一个考虑。
那么这个研制小组可以说是先后进行了两次年龄小组的检测试验。第一次是抽取了甘肃、广西、湖北、江苏、福建、辽宁六个省、自治区的三十个区县3600名幼儿和他的家庭,因为有一些是需要跟家长做调查的。这3600个孩子基本是满4岁满5岁满6岁,也就是说可以在他的生日前后可以扩展两个月,上下加连两个月做为抽查对象,不是随便抓一个小孩子来的,要么是四周岁生日,要么是四岁差两个月,要么是四月超过两个月。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小的幅度当中各个年龄段选了儿童1200个,男女各半,城乡各半,包括农村的孩子。那么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后又对少数通过率过高或者过低的内容进行了一些有针对性的修改。后来又在内蒙、四川、黑龙江、河北、江苏、福建6个省的12个地区进行了检验,这一次的人数是1400个,不到1500,证明了修订以后的目标体系是否更加恰当。那么我给大家介绍这个是什么目的呢?就是说,很多人问这个题(包括我们在新浪网上做微博互动,回答家长和老师的一些咨询的时候,也有人提出来我的这个孩子哪些方面达到了,哪些方面没达到,还有的说我的孩子是城市孩子,我觉得我的孩子普遍比这个要发展得好,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啊?),其实我在这里给大家说,这只是一个平均水平,代表我们国家不同地区的平均水平。我们知道发展是有一个群体的或者个体的差异,它是参照,不是一把尺子。
那么研制这样一个指南,我前面也已经讲到了,它也是国际上儿童基金委员会推广的项目当中的一个,那么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项目呢?也就是研制《指南》这样一个文件是近一二十年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做的事情,特别是发达国家先开始。他们做这样一个事情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学前教育的基本质量,提升孩子的入学准备水平来展工作。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政府的文件,对幼儿应该知道什么,应该会做什么进行一个大体的鉴定。最终达到我们的家庭幼儿园和有关方面在儿童发展期望这个方面能有一个共识。我想这一点我们幼儿园的园长和老师应该会有比较深刻的体会。常常你认为应该这样,我们希望孩子的发展它的指标是这些,可是有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家长的要求还是有一些引导,常常跟我们倡导的东西是不一致的。那么看来这个事情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所以这些国家希望通过制订类似于《指南》的文件使我们对儿童学习和发展有一个共同的认识。这样来更科学有效地实施学前教育。那么一些国际组织对这些率先研究制定发布这样一个政府文件的国家它的实施效果来进行了一个评估。这个评估的结果,认为研制这样一个《指南》它是各方面的积极作用的。按照基金会的报告,它用这样一个图来表示,中间就是类似于我们国家的《指南》的这样一个文件,(它)认为这个文件发布,指导家长和幼儿园来执行的时候,它有这样一些积极作用。首先,它有利于我们家长去认识儿童学习发展的规律,了解孩子是怎以学习的,我们的教育应该怎么进行,所以它有利于提高父母的养育能力。另外对幼儿园来讲,它有利于改善幼儿园的课程和教学。同时有利于我们师范教育改革课程,培训我们的老师,包括职前的和职后的。那么这一次的国家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司和师范司,他们也有一个共识,就是我们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它一定要包含类似的内容。我们国家在提高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在很多方面是下了功夫的。其中一个从师范这个角度,研制我们幼儿园专业标准,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而且据我所知,在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开始在八个省进行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试点。按照师范司原来的计划今年是全国统考的,但是现在看来这个步子要慢一点,为了稳妥。但是我相信大概不出三年,全国范围里边,教师资格证的考试一定是全体覆盖。而且据我得到的消息,将来不仅仅非专业的人士到幼儿园当老师要进行资格考试,而且我们师范院校学前教育的毕业生也不能在获得大专毕业证的时候自然而然获得教师资格证。我们北师大,华东师大的学生毕业的时候同样要通过考试。考试通过才能拿到教师资格证。所以这个《指南》出来,它也会配合我们幼儿教师的专业标准。将来在对教师的培养培训、资格证的颁发这些问题上都会起到作用。有的时候我对传统设计的幼师课程开玩笑说,要当心,我们师范院校把太多的精力都放在唱歌、跳舞、弹琴上面,将来是拿不到教师资格证的。为什么?因为,比方说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考试不是光让你被一通,而是有大量的案例分析,是活的,考你会不会用,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基本文化素质考试是和小学教师考试一张卷。比如,自然科学常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像这些东西,和小学的卷子只有10到15分的差异,剩下的都一样。我们的文化课能不能通过考试,这是硬碰硬。唱歌、跳舞、画画、做手工只是作为教师的艺术素养。大家看一看专业标准,教师保育教育的能力指的是什么?教师的文化素养,通识性教育指的是什么?过去我们很多人一直认为唱歌、跳舞、弹钢琴是我们老师的教育技能,其实这个观念早就开始在改变。这一次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说得更清楚,它只是我们教师的通识性知识的四分之一。通识性知识包括什么?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艺术素养和信息技术知识。所以它只是里边的四分之一。因此在考试这个问题上,这些方面不过也就是在面试当中占一点点比重而已。所以教师教育的课程到底怎么安排恐怕是需要好好考虑的。另外改进一些筛选制,只是针对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来说。因为在西方国家他们也发现这个问题,如果家长和老师对于儿童的各年龄发展规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以后,虽然儿童发展有个体差异但是如果一个孩子在某些方面发展和正常儿童的差异太大,那你就那考虑这个孩子是不是在某些方面有一些特殊的需要。如果老师和家长都来了解这个知识,可能会责怪这个孩子不努力啊,但事实上他们可能在某些方面有一些障碍。不知我们在座的老师有没有看过一个印度电影,名字叫《地球上的星星》,(有两个电影是非常推荐看的,一个是刚才说的,另一个叫做《三个傻瓜》,二者都反应了我们教育的理念问题。)这里边就讲到有一个孩子他哥哥非常陪明成绩非常好但是这个弟弟怎么样都学不好,结果爸妈非常生气整天责骂他,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也不理解他,就认为他是一个捣蛋分子,后来来了一个老师,这个老师仔细地观察后,发现这个孩子有阅读障碍,在他眼里他看到的所有字母就像我们正常人从镜子里面看到的一样,它是反的。所以在这样的一种状况下,你仅仅责怪他不努力是没有用的。所以,如果我们老师有这些方面的知识,有利于我们提前发现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当然我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但是我们可以建议家长或者家长自己找了解一些专业知识对孩子的特殊需求进行鉴定。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纠正。这是相对微观一点。那么从宏观一点来说,是提高我们整个社会对于儿童发展早期教育的共识,提升公共知识,另外也就是国家学前教育项目的推动,等等。介于这样一种情况,儿童基金会就把这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借鉴过来到发展中国家推进,希望发展中国家建立和自己国家类似的文件。那也可以说,我们《指南》的制定既有我们自己的需要又有国际经验的借鉴和儿童基金会的推动。最初,它是儿童教育基金会和我们教育部合作的一个项目,最后形成我们中国有关学前儿童发展的文件。
那么除了刚才说的这些意义来讲,我个人对我们国家的幼儿园教育可能还有一些更加特殊的意义。一个,就是帮助我们的老师和家长了解幼儿心身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观察、理解和解释儿童发展状况,以此支持其发展,为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指导。虽然这些年我们一直强调,作为一个老师要了解儿童,会观察儿童,会解释儿童的行为,在此基础上为他提供一个基础的指导,但事实上我们对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了解是不够的。先不说别的不够,就从我们师范院校当中,从我们的课程设计当中,儿童发展知识所占的比例,我认为太少了。我们北师大曾经一年的课,每周四个学时,还给我们的学生在幼儿园指定一个观察对象,这样我们觉得还好一些,但是在其他很多地方的课程改革当中不断地有一些压缩,结果过分注重一些其他的东西而把基础的东西削弱了。我们曾经跟香港大学„„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打算在它的大专的基础之上帮它去办大专起点的学科,所以我们曾经跟他们交流过,我就发现他们原来的教育计划当中儿童发展是两年的课程。那么也就是说学生在这方面的基础是比较牢固的。相比而言,我们在这方面,本身职前教育就感到基础是不牢固的。再加上儿童发展其实它也有一个局限,它往往不和具体的学习领域联系并不是特别密切,那么这一次的《指南》它是将儿童学习发展规律和特点和各具体学习领域内容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对于我们的老师和家长来讲可能会更有帮助。另外,我们也知道,我们国家自从01年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来,大家都在学习纲要贯彻纲要的一些精神,把它落实到实践当中去。但是很多园长和家长们也反映,说这个《指南》的精神是非常好的,但是落实的时候它有一定的困难。困难在什么地方呢?就是说,由于我们的《纲要》它对学习和发展的表述是相对比较笼统,没有描述出儿童发展的一些年龄特征,所以让我们很多的老师尤其是没有经验的老师把握不住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所以无论是在活动区的材料的投放,对儿童学习的指导,还是我们的集体教学活动当中,都感觉到目标定位的难易程度往往不见得那么合适。那么这一次的《指南》恰恰在这个方面可以弥补纲要的不足。另外它的目标定位和教育建议,就是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的描述也有利于我们利用它来规范。幼儿园包括自我规范,自我监管,对我们管理部门的规范和监管。我看一看幼儿园里面你的学习发展的目标到底定在什么地方,你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到底是什么样的,虽然我们知道,教育部三令五申发了无数个文件来制止小学化,但是一直成效不太够,不太大。当然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到底什么叫做幼儿园去小学化?这个小学化是不是仅仅表现在把小学的内容拿到幼儿园里来教?那么我们的方法途径是不是也有可能是一种小学化的东西,举个例子,早期阅读,现在我看很多地方都开始绘本教学。绘本本身确实不是小学的课本,它是以图为主的,这一点似乎反映了我们幼儿教育的特点。但是我看到很多老师在拿绘本来进行教学的时候完全是个小学化的东西。为什么这样说?一个绘本拿过来之后变成了学某个词,学某个句型的一个教材,而违背了我们早期阅读的一个规律和特点,那它同样是小学化的。你是把带有少部分文字的图画书当成了小学的课本来教学。因为你的定位仍然是学字,学词,学会说某句话,这同样是一个小学化的做法,而不是让孩子整体阅读,培养他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有了这个指南,因为指南明确对于早期阅读它的目标和在不同年龄阶段目标的表现是什么,它有这样一些提示,那么拿过来我们就按照这个东西到幼儿园去看,有些幼儿园即使是用图画书教学它是不是小学化的东西,就能够看到。另一个,它有利于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这个问题我想结合后边的问题来讲。还有一个,由于这个《指南》它也同时面向广大的家长,所以它为家长科学幼儿提供了权威性的参考和指导。因为毕竟它是国家的文献,我们得承认我们的老百姓还是相信政府相信专业机构做出来的东西。所以它对转变家长的观念,提高其育儿能力是有积极作用的。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我认为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条件,就是说在我们去做家长工作,在我们确定的教育目标教育途径方法内容和家长的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可以拿《指南》作为一个向家长宣传我们理念的非常有利的一个工具。因为《指南》既面向家长也面向老师,不管是家长还是幼儿园老师大家对我们的孩子应该学什么知道什么,应该会做什么,大致能达到什么样的一个程度,而且用什么样的方式和途径来达到,这些上面都写得清清楚楚。它也发到家长手里,这样一来,我认为从幼儿园教育的角度来讲,它可以减少我们幼儿园在根据幼儿特点在进行幼儿教育的时候来自非专业家长的压力。所以这次我们的大学和原来的中央广播大学为了能让更多的一线老师能够直接接触更原汁原味的对指南的解读,那么我们请了很多大学的老师参与到我们指南的研制和解读,以及一些培训专家做了50个学时的网络课程。那么这个网络课程当中我们专门有一讲是请了一个已经在幼儿园和家长一起来学指南的幼儿园园长专门来讲我们怎么运用指南来做家长工作。这一点我觉得也是非常重要的,让我们的幼儿园更能够按照科学的教育教学规律来进行教育,因为过去幼儿园老师常说我们知道应该这样做,但是没办法呀,家长怎么样家长怎么样,我们不得不屈服,当然这一方面说明我们的专业性还不太强。为什么是家长引领我们而不是我们引领家长呢?当然一方面是能力不够,但有了这样一个东西之后,它就是一个国家的权威性文件。我想它为我们幼儿园做家长工作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支持,也支持我们幼儿园根据幼儿教育的规律来办园。这是一个。另外一个就是引导诠释了关于早期学习发展的正确认识,来降低信息不对称状况,增强我们对于不科学、伪科学,甚至反科学的东西的识别。现在似乎人人都在关心幼儿教育,这本来应该是一个好事,但是非专业的关心,过于对于妈妈口袋里的钱的关心导致了很多很多的问题。这种所谓提前学习,片面学心,强迫学习的现象是屡禁不止。因为我们的家长不是专业人员,他对于社会上很多那些蛊惑人心的宣传缺乏抵制能力。比如《神童方案》,凡是有专业知识的人都知道,神童是我们塑造出来的吗?但是我们的很多家长就容易受这个蛊惑。那么有了这个指南以后我们的家长更多地就知道应该干什么,什么样是符合家长学习规律的,什么样的做法可能是不对的,它就有了这个抵制能力。这样整个社会就可以对我们孩子形成一个好的教育环境。现在我们感觉到这个成长环境还是有很多的问题,完全把它办成一个商业行为,最后就导致了在早期教育里面太多“赵本山卖拐现象”。如果我们家长都懂得了早期应该学什么就可以让那些胡乱的宣传越来越减少。
第二个大问题。我主要想介绍一下《指南》的结构和内容。我们如何学习指南,我认为这里面还是有一定的方法的。所以我想结合这个问题来对大家作一点介绍。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指南》的结构框架。从大的方面来说,指南是分成了说明和正文这两大部分的。说明部分虽然简单,但是里边包含的内容还是挺非富的,而且是提纲挈领式的,它主要是介绍了为什么要制定这个指南,这个指南的性质,作用,内容框架,特别是实施指南的时候应该把握的几个方面。正文部分它是从五个领域分别描述了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发展。这五个领悟可以说是幼儿学习的基本内容,它按照幼儿学习内容的范围来划分的,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这五个方面。那么我们知道,这里面的发展为什么叫作学习与发展?那也就是说这里面所说的发展不是说伴随着儿童的年龄成长生理成熟自然而然的发展。这里面的发展包括接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接受教育这样一个情况下的发展。所以,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里我们强调有学习才有发展。五个基本方面的学习共同促进我们的儿童在体、智、德、美,情感、态度、认知、能力、行为等等这些方面的一些变化,也就是我们中国传统话说的知情意行这几个方面的变化。儿童生活当中学习实际涉及到哪些方面,通过这此方面的学习最后让儿童获得一个整体的发展。它有这么一个意思在里面。
在说明完了以后,我们又进入到各个领域。每一个领域其实,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在一开头同样有三个自然段类似于这个领域一个说明的东西。虽然它没有说这是说明,但是实际上在进到具体的子领域表述目标时候前面有一个解释。我们建议大家不管是我们师范院校的老师还是我们的教研员园长和我们的老师,拿到这个指南到各个领域以后首先看一看这个说明。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我发现我们的老师拿了以后就看目标,比方说如果我是一个中班的老师,我的强项科学,拿了指南就去科学领域提了哪些目标,其他都不翻。我们认为你这种学习方式是不利于你真正理解指南的精神。所以每个领域开始虽然只有三个自然段,但是这三个自然段简要地说明了这个领域对幼儿学习发展的基本价值,教育要义和实施这个领域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的事项。
我们拿科学领域为例,科学领域在第一自然段一上来就讲“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先来交代一下幼儿的科学学习是怎么一回事儿,然后讲幼儿为什么要学科学,科学这个领域对于幼儿学习发展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有什么作用,它讲“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初步尝试归类,排序、判断、推埋,逐步逻辑思维能力,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这就是科学学习领域对于幼儿学习发展的基本价值。
第二自然段它讲“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这是幼儿科学学习的要义。大家看前面它对于教育价值和教育要点的表述,如果我们找一个年龄比较大的老师,对于我们81年的老纲要,他们应该知道是没有科学这个领域的。科学领域是放在常识里面的。那这样一来大家就可以比一比,发现区别,基本价值取向暴露在哪些方面是不一样的。放在常识里面,不光是科学还有社会领域。这说明什么?这两个方面重视的都是知识的教育。自然科学是常识,社会科学也是常识。所以这个基本价值定位是非常不一样的。虽然我们在《纲要》当中转换了定位,但是由于它对于年龄目标的表述不是那么具体,它对于教育建议的表述也没有那么具体,再则在宣传纲要的时候大部分说的是一些比较宏观的观念,比如说儿童观,教师观,教学观这些东西。所以我个人认为使得我们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大的变化。那在这一次国家一级培训的时候,那些老师可能是将来要到各个省来组织指导指南培训的人,包括一批大学的老师,省一级的教研员,市一级的教研员,当然也有一些骨干教师和一些幼儿园的园长。那么在国家一级培训的时候为了互动,我们是一个班四十个人。很多当时参加培训的人就跟我说,这次指南提出的一些新的观念还是让我们受到一点震动。为什么很多人觉得我们这次指南里面有新观念呢?原来大家说的新观念是在各个领域的教育价值取向、教育目标这些问题上反映了一些东西。在我们看来这些东西《纲要》当中都有,但是以前没有就某一个领域这么深入地来进行解读,所以大家对每个领域的理解处在方位高度上,而没有深入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当中,所以传统的教育思想没有受到根本的冲击,因而我们常常在幼儿园看到还是重知识教育,科学也是重知识,社会也是社会常识。而这次明确提出来科学、社会领域,所以这次老师也是觉得这又是一个观念的转变。其实应该说跟纲要的思想应该是一致的,只是那时没有把这个问题挑得那么明而已。这一次摆明了,原来没有注意的现在把它重视起来,觉得就有变化了。我想变化可能就在于这。过去我们虽然说是按照纲要,但是我们实际在各个领域的教育还是受80年代老纲要的影响,包括我们大专各个领域的教育的课程当中,这个观念或许没有彻底的改变,所以觉得这次有一些转机。这是教育的要点。所以我们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它是体现在前面的各个领域的说明当中。那么在科学教育领域的事项当中,它提到了“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这一次它在每个领域前面第一段说为什么学习这个领域,这个领域对幼儿学习发展有什么样的价值。第二段这个领域的教育要点是什么。第三,要实施这个领域要特别注意的事项是什么。
每个领域下边都是分子领域来表述目标的。子领域在我们的文件当中“领域”“子领域”这些词都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的幼儿园老师看一看基本上是知道的。子领域是用带括号的1、2、3来表示。它代表的是幼儿在这个领域当中幼儿学习发展的最基本的方面。五个领域有的分成两个子领域,有的分成三个子领域,你从子领域的名称当中,你也可以看到这个领域主要的教育的方面是什么,它的价值定位在哪里,比如艺术它就没有去分音乐、美术。不管是音乐还是美术,艺术领域最核心的是让儿童去感受与欣赏,表现和创造。语言也一样,没有去分字词句,分成的是倾听和表达,也就是听和说,阅读和书写准备为小学的语言文字的学习奠定基础。每个子领域它又是由学习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两大部分组成。我们在一开 始讲我们指南的这个导向主要是通过什么来体现的呢?比如说提到学习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学习发展目标是我们对幼儿在这五个领域应该并且可能达到的目标的期望。目标下面的条目,也就是表格下面的条面,我们把它称作这个目标在不同年龄的表现。换句话说也就是对每个年龄段的末期幼儿大概应该知道什么,会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的这种期望。这是大家所能看到的方框里面的各个年龄阶段的目标的一个表现。
我们以社会领域为例,社会分成两个子领域,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我们拿人际交往这个子领域来看,人际交往下边提出来四个目标,社会适应下边有三个目标。人际交往下面的四个目标是:愿意与人交往,大家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情感态度问题,对于交往的一个积极态度。目标2能和同伴友好相处,我们看起来这讲的是一种关系,但是“能和同伴友好相处”这里边它一定包含着孩子对同伴交往规则的遵守。另外它还一定包含着儿童交往的一些基本技能。因这只有这些方面做到你才能真正和同伴友好相处。目标3目标4反映的是在交往的过程当中形成的对自己和他人的一种积极的态度。那么我们知道自尊自信自主从我们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是自我意识,是自己对自己的态度,自己对自己的评价。那么目标4关心和尊重他人是对别人应该有的态度。之所以把这两个放在人际交往当中,从某种意义来说,因为这些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也就说自尊自信,人际交往不是唯一的渠道,比如说在做其他事情时他经常获得成功感他也可以有自信,但是对幼儿来讲,幼儿阶段他有他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就在于人际交往对自我形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想我们学过或者教过儿童心理学的都知道,像我们陈博美老师写的《幼儿心理学》当中,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第一点就是幼儿对自己的评价常常是成人对其评价的翻版,也是在交往过程中幼儿从别人对他的态度那里来形成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所以就放在这个里面。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目标1愿意与人交往下边,如果是我们的纲要基本上目标表述到这个程次就结束了,但是《指南》又更深进了一层。这个愿意与人交往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它的表现是什么,有没有一个年龄上的差距?事实上这个差距也是有的,大家从这个里边可以看到。3~4岁的孩子,也就是说满4岁的孩子,愿意与人交往表现在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那么到满5岁的时候,他的愿意与人交往就表现在,有一个萌芽已经出现了,你跟别人交往一次不可能产生友谊是不是?经常经常交往就可能有一些朋友会有一些能玩到一块去的伙伴,这也是愿意与人交往的一个结果。到了5到6岁就有了自已的好朋友,也愿意结交新朋友。所以,你看,我们老师要会看。如果我们竖着看,我们还可以看到它还有一个跟成人交往的应有的态度。那么你竖着看会看到这个目标的年龄,你横着看会看到随着年龄会有的变化、发展的趋势。所以我们为什么说他对我们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帮助?如果我是一个新入职的老师,如果我是一个转岗的老师,我对于幼儿交往态度方面的形成和发展我并不是十分了解,那么你看这个目标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就大致可以看出年龄特片和发展趋势。
下边的教育建议就是针对愿意与人交往这个目标提出来的。你怎么做才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积极与人交往的态度呢?下面有1、2、3举了些例子。教育建议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学习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比如说我们要让孩子有对交往的积极态度,那它的教育建议就列举了很多,我取了一个对幼儿园来说,“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为什么要专门提这一条呢?因为针对我们幼儿园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幼儿园这个课那个课排得满满的,自己的课上完了还有校外的,把孩子的时间占得满满的,其实我们应该看到我们幼儿园现在和家庭相比优势是什么?过去我们说我们幼儿园有很多很多的玩具,我们幼儿园有经过专业训练的老师,这个话说起来不错,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现在有一些家庭从玩具来讲不比我们幼儿园少,从家长的文化程度和教育水平来讲不见得比我们专业的老师差。我曾经参加过清华大学幼儿园家长的讨论会,我认为那些家长说出来的东西我们幼儿园老师都说不出,因为很多家长在孩子还没有出生之前就开始自学儿童发展和幼儿教育知识,何况我们必须看到我们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我认为不是越来越高,当然有一部分是越来越高,还有相当一部分是达不到应该有的水平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再来反思我们幼儿园的优势,我自己感觉到我们有一个和家庭相比所具有的优势,就是我们幼儿园有那么多的孩子,这么多经验不一样,背景不一样,个性不一样的儿童,这本身就是一个重在的教育资源。不要忽略孩子之间可以互相影响,但是我们常常认为学习只发生在老师和孩子之间,是一个纵向的过程而没有看到孩子之间他的一个相互影响。所以如果我们把孩子管得太死,只注重孩子与老师之间的交往而没有注重孩子之间的交往就会出现问题。那我一直是跟我们的老师宣传,我们现在的幼儿园相对于我们的独生子女家庭最大的优势就在这里,所以你要多给孩子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让他们在自由交往的过程当中相互影响分享经验,互相促进,哪怕是发生了冲突,冲突有的时候也是一种学习。怎么解决冲突,我的一个研究生做的毕业论文博士论文做的就是同伴冲突,他就发现孩子在解决同伴冲突的时候它的方法有很多种,有的就只会一种,最多的有孩子想出了十二种策略。在今天这个社会交往能力对人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在社会领域人际交往成了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所以举这个例子是说在各个目标下都会有一些这样的建议。比如说,对于培养孩子的初步的探究能力,探究能力当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观察。首先,孩子很可能自发地就会观察,那你要支持并对他的发现表示赞赏。再有,对于稍大一点的孩子他已经能够观察了,那我们可以通过提问启发其思考并且对事物进行更复杂的比如说比较性的观察、连续性的观察。或者再大一点的孩子,我们可以在引导其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尝试让其进行简单的分类概括。这样就可以让思维跟观察结合在一起,让观察的水平越来越高。对于我们没有学过学前教育的老师,学过之后还不太会用的,这里就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来支持你有更有效更科学地去指导孩子的学习和发展。这就是一个它的结构的简单介绍。主要是想让大家知道每一块结构放在那儿都是有它的目的和作用的,不要只看到一点其他的都不看。因为我发现我们老师往往就是关心那个最具体的,只关心最具体的往往导致的是只见树木不见树林,把握不住大的方向。
所以第二个问题我还想再强调一下各领域的目标及其价值定位。这也是这次改革老师们感觉到的比较新的东西。而且这个目标以及各年龄阶段的表现应该说是指南当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所以研制组在研制指南的时候特别注重各领域对于儿童学习发展的意义来突出核心价值,集中体现我们幼儿教育的价值导向。比如科学,我刚刚提到的,为什么科学这样来强调,包括在它的目标当中第一条就是“亲近自然,喜欢探究”,为什么这样写?那首先是因为大自然中的事物和现象是最容易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也是他们发现事物的特征,概括分类,寻求事物关系,思维活动发生得最密集最集中的领域。当然不是其他领域没有思维活动,但是我们得承认科学领域是思维活动发生得最集中最密切的领域。因此科学领域的学习发展目标就紧紧围绕着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这个核心价值,突显这个核心价值。
我们再来看艺术领域。这个艺术领域这次争议非常大,直接的原因是我们的教育建议当中建议不要给孩子提供范画,于是马上就引起了很大的反弹和质疑。大家认为,你光说让孩子去表现去创造,他没有技能怎么创造?这个是老问题又提出来了。那我们说,技能有没有可能在他大胆表现的过程当中来探索来发现呢?同样是可能的。我们来看一看我们中国孩子的画,几乎都是一个模板出来的,所有的人都是这么画的,所有的鸟都是这么画的,只不过是有不同的组合而已。我们知道艺术它的最本质的特征一个是审美,另外一个,我想,是创造,是个性化的表现。我们说这个人是画家,那个人是画家,但是每个人都有他不同的风格,而不是仅仅因为他的技能技巧比较成熟他就是画家了,那最多是个画工或者是个画匠。艺术领域是一个最需要创造,最能够进行个性化表达的领域。但在我们传统的艺术教育当中却把孩子教死了。我想我们的家长都有这样一个体会,没上幼儿园的时候孩子看见什么就画,尽管在大人看来画得不太像,但他可以给你讲出一大堆生动的故事。上了幼儿园以后,很多家长反映,你不给孩子提供范例他就不会画了。这是怎么回事?我们幼儿园教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不能用我的水平限制了孩子,艺术本来就是人类一个感受美,创造美,表现美的重要形式,同时它也是我们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认识的情感态度的独特方式。所以对幼儿来讲,重要的是让他自己去感受让他自己去表现他眼中的世界,而不是让他去表现我们老师眼中的世界。所以强调艺术教育教的,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是前苏联。我们动不动就说我们的很多东西是跟前苏联学的,但是我在前苏联呆过一年,我也看过他们的美术教育,那可不是我们这样。比如说,他要让孩子画树,他绝对不会说老师画一棵树,你照着我来画,他一定是带着孩子到树的跟前去观察树,先让你用自己的方式大胆地去表现,画完了之后让孩子去展示,它和西方教育不同它也是比较强调教的,但是它是怎么教的呢?他不是说老师画一个样子给你看,他认为老师的水平太低了,他让老师带着孩子到画廊上,带着你自己的画去看大师画的树。有些老师说我们没有这样的条件,那难道我们的现代化设备和手段就是为了让孩子打游戏?他们原来有一个思想,向孩子呈现所谓带有标志的东西一定是最好的。而且他不会只让你看一个画家的画,他会让你看很多画家的画,允许让孩子自己去表达,而且让孩子自己去感受各种风格画,并且做个性化的尝试,不是说不教而在于怎么教,熏陶是最重要的。我们难道不觉得我们画的东西限制了孩子?我曾经有一个学生专门研究孩子的绘画,观察画,你放开手了让孩子画以后你就会看到这种绘画所包含的教育价值是远远超出我们老师画个样子照着画的。为了解决我们老师的这个问题,他也专门请教了专门研究儿童美术艺术的一个教授,他把他的研究跟这个教授交流同时他也提了一个问题说“我们很多老师认为没有技能就没法表现,您怎么看?幼儿园到底要不要教这个技能?”他认为这个时候最好是让孩子大胆地去画,你也要相信技能会在不断的画中总结经验,不断地来提升,而且他让为有些技能是跟孩子各方面的发展,个性的特点相关的。比如说他就举了个例子画人,我们把孩子最初画的人叫做蝌蚪人,这是跟孩子整个的认知发展是有关系的。当时我的学生也问:“那你们中央美院不是也要考学生的绘画技能吗?你们不是也要教他技能吗?教授说:第一,你相信技能会在画的过程中探索出来,他会一点一点进步,他会一点一点明白。这是一个。另一点,他认为技能技巧十岁以后再说,十岁以前在你们幼儿教育期间最好地是让他们大胆地去画。这个是最重要的。这次为什么我们强调艺术领域会有这么个说法?就是我们的艺术教育一定要切近艺术的本质,审美,创造,个性化表现。所以对幼儿艺术教育来讲学会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发现,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这是最重要的。所以这个领域从它的子领域的划分当中你就可以看到它的核心价值体系在什么地方。这是幼儿艺术教育的一个方式。如果大家有机会,我相信很多园长会有机会去到外边去看一看,包括日本,新西兰,没有绘画课,老师从来不教他们唱歌,也不教怎么画画,但是一个学期下来孩子照样会唱很多很多歌。有老师问,那不教能行吗?我就问她,你们的小朋友唱不唱老师平常教的歌?很多老师想了想都说不唱。那他们唱什么呢?喜羊羊和灰太狼、流行歌曲、电视歌曲。那我又问老师:这些歌你们教过没?没教过。没教过为什么他会唱?为什么你教的他就不唱?关键问题是你教一次就完了,会唱了就拉倒了,而电视剧是天天放,几个月都连着在播。我一个新西兰的学生,他从新西兰回来就说,从来不教,但是孩子都会唱很多歌。那我就问他,人家怎么学会的?他说老师不是没计划,老师也是选择一些适合孩子的歌,但是它的方式不是上音乐课而是孩子游戏的时候就给他放音乐,又比如孩子睡觉前给他放一首歌,家长来接孩子的时候又给他放另外一首歌。这样一学期下来,孩子一学期几十首歌没有问题。老师有时也会在孩子游戏,吃饭,阅读的时候一边弹琴,一边轻声地唱歌。孩子慢慢从会一句到两句到三句,慢慢就会唱了。就是这样的一个教育,熏陶的方式,让孩子生活在音乐的环境当中。我听说上海一个幼儿园采取的方式也很好,它每个星期有几次老师的舞蹈活动,它的目的也不在于教孩子这个动作那个动作,而是固定那个时候有一个小舞台的节目,老师在那里跳舞,跳给孩子看,孩子就跟着跳,慢慢就学会了。很快到六一了,很多幼儿园加紧排练节目,但是我也看到有的幼儿园是家长和老师演给小朋友看。为什么?因为这是他们的节日,我们应该祝贺他们,而不是让他们演给我们看。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观念。这是一个方面,就是强调各个领域它原本应该有的价值是什么。
另外一个在撰写各领域的目标突出其核心价值的时候也是强调要有针对性。针对这个问题。比如说语言领域,为什么是倾听和表达,阅读与书写准备?为什么这么来分,而不是词句这些东西。这主要是针对现在我们忽视日常口语交往经验,把语言经验发展认为是语言课的结果,但大家实际上想一想,孩子从一岁会喊爸爸妈妈到三岁能够正常地交往有谁给他专门地上过语言课?他的词汇不也丰富起来了吗?不也基本上符合语法吗?各种各样的句型不也开始用了吗?两岁多的孩子有的时候都使用有连接词的复句。谁教的他?他在日常生活当中大量听别人的语言,而人的大脑有一种自我加工的功能。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为了让孩子学一个东西就不停地上课,进行不停地训练,这都不是我们幼儿园的方式。你像我们的语言阅读准备活动当中都比较重视早期阅读。那么早期阅读到底应该注意些什么?是认字,造句,把图画书当成小学课本来教?还是要让他有一个整体阅读?因此在语言领域当中实际上是采用了整体阅读,全园阅读的方式来教,强调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强调字词句那个目标。不强调,是不是字词句就不重要?不是。而是你要相信在这个过程当中,字词句自然而然丰富起来,就掌握了。当你把目标仅仅定位在字词句的时候,它常常非常容易变成一个训练。比如,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这是一个目标。那么到底什么是阅读理解能力呢?我们从老师的角度,这个对教师专业发展有什么帮助,如果我不太理解阅读理解的能力是什么,怎么就叫做他理解了,有这个阅读理解能力了,而且这个阅读理解能力随着年龄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那这个里面就有。三岁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有点像我们以前的看图讲故事一样,那么4到5岁能要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满五岁的时候就要求孩子能够根据连续故事的信息来说出故事的情节。他能说出来说明他就看懂了。到了5到6岁,能够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或续编创编故事。如果你能续编创编而且续编创编得比较符合逻辑那么说明你看懂了前边故事发展的内在联系。你能看到线索推测后边的结果,推测得合理这也说明你看懂了前边。所以通过这样一个方式让我们一方面知道阅读理解能力到底指的是什么,另一方面让我们知道阅读理解能力是怎么发展的。
那么像健康领域也跟以前81的纲要有所不同,81年的纲要当中队列,队形,器械操这些方面要求得比较多。这一次的把体质、体能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像力量和耐力过去对幼儿从来没有提过,这么小的孩子需要力量和耐力吗?我觉得力量和耐力是小孩子身体素质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这些目标提出来,应该说是针对我们当前幼儿的运动量不足,运动能力和体质下降来专门提出来的。希望通过这些方面来引导我们的老师来重视体质,增加锻炼的机会。其实你光看到运动会出问题,但是你没有看到不运动将来会出更大的问题。这是第二个部分。
第三个部分各领域的教育建议所体现的教育原则。我想第一个,作为幼儿园老师不要只看到这个教育建议,那个教育建议。我们要看这个具体的教育建议的背后它反映了幼儿教育的一贯原则。第二个是我们各个领域针对各个目标的教育建议本身它是针对性比较强的,比如说初步感知生活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它在教育建议当中就提出来,你要引导孩子去感知生活中用到数的地方,关注和生活密切的数的信息,体会数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举例略)。我们幼儿园老师应该看到各领域的原则背后它是有依据的,或者具体的途径方法背后它是反映着幼儿学习的方式和特点的。比如说社会领域,教育建议当中大量地使用了“感受”“体验”“体会”这些词,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这个领域的很多学习不是我们能够真接教的。即使你设计了教学活动重要的也是让孩子有这样的感受和体验,特别是情感态度类的目标绝对不是我们讲道理能够解决的问题。因此体验性学习在很多地方就强调得非常多。所以,作为老师,我想我们看指南应该看到和家长不一样的东西,要看到比家长更多的东西。更多的东西就包含我们说的各种各样的教育的途径、策略、方法背后它所依据的是什么。它所依据是的幼儿这个方面学习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因为我们知道,教无定法,这里边提到的途径和方法只是一种举例。你怎样做到教无定法呢?非常重要的是透过例子看到它背后的东西,哦,原来儿童这个方面的学习是这样的。凡是情感态度的基本上用的都是体验、体会、感受这样的一些词,说明这个东西它不是直接教的。那好我们就应该让孩子通过感受来获得相一致的经验。比如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依赖孩子在学习过程当中体验到的快乐成功的感受。那我就要想办法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自信心,都对学习有兴趣,那我在所有的教育当中是不是都要考虑尊重孩子个体差异?让所有孩子不管水平高低,水平高的就给他提一个有难度的问题,水平低的我就给他提一个相对容易的问题,最后都让他获得成功。那么他在学习过程当中体会的快乐就是成功,他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在这样一种体验的积累下慢慢达到。报以,如果我们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会用很多这上面没有的方法去达到目标。幼儿园老师作为专业人员,你要读出来比别人更多的东西才是老师。
第三个问题想谈的是指南对教师提供的帮助。其实帮助刚才有些已经谈到了。我想再归纳一下。第一个就是它能帮助我们老师理解各领域的核心价值。各领域的教育首先都要把握住大的方向,大的方向是什么?我们指南当中都有一些相对比较清楚的描述,既反映在各领域前面的说明当中,也反映在子领域的划分和目标表述的表现当中。所以它为我们老师理解和把握各领域的核心价值提供了帮助。因为你的核心价值不一样,你的内容教法这些东西就不一样。你认为美术就是教给孩子一些绘画的技能技巧,让他一开始就画得比较像比较好让家长满意,那你肯定是训练。如果你强调艺术教育最主要的是个性化的表达,那你就不会把自己的感受直接强加给孩子。这导致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社会领域,社会领域在一开始它也强调,很多老师认为社会领域是最把握不住的,为什么把握不住?可能我们老师也感觉到社会领域不是教给孩子一大堆知识就拉倒了的,其实最把握不住的是类似于情感、态度、创造性等等这一类的目标。社会领域的目标是促进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奠定健全人格的基础,这就不是教给一个什么知识所能解决的问题。这次我们已经强调了人际交、社会适应,它既是孩子社会学习的内容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也就是说孩子要学会与人交往,学会适应生活,同时又要在交往和适应的过程当中来学习。这就是社会领域最核心的东西。那么你想我们社会领域的教育教学方法还是不是以所谓的“社会课”为主?是不是更多的是在生活中,游戏中来去达成这些目标?如果你把这个问题想明白了,教育的方法问题可能大致也就想明白了。把握核心价值最关键。比如这次我们在征求意见的时候,很多老师提出来,为什么过去那样认识邮局认识商店那么多啊?还有提出来说现在不是很强调多元文化教育吗,但是多元文化教育的内容提得也不直接啊?那,我们想问的是大家是否知道多元文化教育为的是什么?国际上对多元文化教育也有过一些反思,批评我们以往进行的多元文化教育变成了旅游教育了。什么叫旅游教育?认识这个国家这个发族吃什么穿什么有什么东西,那个国家怎么怎么样,变成了这个东西。实际上,多元文化教育最核心的是让我们尊重理解差异,和平共处。大家看一看我们过去的联合国教科学组织曾经发表过的一系列报告,其中谈到了基础教育应该围绕四个方面来重新组织。其中有一个就是学会共同生活。为什么要学会共同生活。它说“这些年世界上冲突战争不断,除了争抢资源之外,很主要的是因为大家不能互相理解,不能尊重差异”,我们总以为自己的价值观是对的,总喜欢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别人,而且它说道“教育本来应该帮削平这些鸿沟,应该引导大家能够和平相处”但是很遗憾我们现在的教育没有做到这一点。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多元文化最核心的是教会大家共同生活(举例农民工子女教育略)。
另外一个,我们感觉到这个指南它可以帮助我们老师了解幼儿学习发展规律和特点,建立合理的期望。我们现在这样一个表述方式我认为是有利于实现这个目的的。我们看一个例子(以初步的探究能力为例),初步的探究能力对于不同的年龄阶段小中大班它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小班我们强调观察和感官动作类的探索。中班除了观察和探索我们还提出来调查和记录。大班能用一定的方式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实际这里是实验的方法。另外提到了计划能力,合作能力。这里你看到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这个初步的探究能力,它包含的成分首先就不一样。另外同样是观察小中大班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这些要求是根据孩子的可能性提出来的。小班的要求是“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中班的要求是“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这里的区别在于,小班是对一个物体进行观察,而中班是至少是能对两个物体进行观察。大家再看5到6岁和中班的又有什么不一样?“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也就是说这两个物体是属于两类,它的抽象概括性又提高了。还有前边我们所说的观察都是同时性共时性的,但到了大班除了同时性的观察外还是一个历时性的观察。所以从这里你们就可以看到它给我们老师提供什么帮助?首先可以让我们了解原来科学探究在不同的年龄它的内涵是不一样的。另外,同一种能力在不同年龄阶段它的要求是不同的。这反映的都是规律的东西。
指南的目标特别是它在各个年龄阶段的表现,它既可以成为老师了解孩子学习发展水平的参照标准,了解孩子现在发展到什么程度,我通过观察他的行为然后对照指南我们能解释孩子的行为,如果观察完了发现这个孩子不管是小班还是大班的,但是他的行为基本跟中班的表现是一致的,那我就可以想下一步怎么办,我们就可以通过列出来的表推测他下一步会往哪个地方走。那我的教育目标就可以往那个地方定。我既知道孩子现在的水平又知道他下面的发展径,这我们也就把握了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域。这样你就可以建立你自己的教学目标了。另外我们认为它为老师选择事宜的教学内容,挖掘教学内容中包含的教育价值也提供了一个启示。指南当中有一些目标我们可以看到它是把学习和发展结合在一起来表示的,所以它可以启发我们老师教什么,引导孩子学什么。所以在内容上也有一定的启示,比如说最明显的科学教育目标中有一个目标3“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在大班中它就列出来“能察觉动植物的外形特征,习性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这实际上已经把内容提示给我们了。既知道发展是要认识这个关系,那内容它强调的是生存环境和动植之间的关系。当然根据目标来选择内容这不是选择内容的唯一依据,它可以给我们做这种提示,但是我们不应该把根据目标选择内容当成唯一的途径。我们当然也可以从孩子的兴趣当中,从偶然发生的事物当中来选择教育内容,那这个时候我们的指南对它仍然有帮助。你比如说三岁的孩子它可能有三岁的的兴趣,这就要老师来判断哪些事物它所包含的教育价值最大,最符合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接受能力,另外这个教育内容所需要的资源是比较容易得到的。这里,我们同样也可以用到指南。第四个就是帮助老师来理解我们孩子不同领域的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有效地来支持孩子的学习。这也是刚才所说的,对我们的老师不能仅仅提出一个相当于家长的水平。我们提供的的一些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仅仅是供老师参考的。但是老师不能把当只看作是一种技术支持。应该看到它背后的东西。应该看到它所反映的孩子学习的特点。最后我们这些东西把握住了就真正能够做到教无定法。
最后我们来讲一讲贯彻指南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一个是正确地看待学习发展目标及其在各年龄阶段的表现。目标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它为我们的老师提供了一个观察和解释孩子行为的一种参照性。起码让我们知道要了解一个孩子要从哪些方面了解。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就是根据行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我们可以判断这个方面还处在哪个方展点上,以此来确定可以对幼儿确定什么样的期望,为了达到这个期望可以为他们提供什么样的经验。我们承认指南具有评估功能,但这个评估是一种什么样的评估呢?它是为教学服务的一个评估,而不是一个给孩子下结论的终结性评估。它不是一个标准化的测量,但我们承认它有评价的功能。我们在理解这个问题的时候,纲要已经提得非常清楚,纲要评价第8条第一点就说对儿童发展状况的评估要注意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孩子现在的发展水平和将要达到的发展水平反映了孩子的发展需求。我们了解需求的目的是以便提供适宜的帮助和指导。用现在的话来说,它是一个为现在的教育教学服务的评价,不是给孩子下断语的终结性评价。而且从方法来讲不是说到期末我们这两星期啥都不干就对孩子一个个来测查,不是这样。这样一个评估是要在日常生活当中来进行的。强调要用自然的方法依赖平时的观察来了解。我想这并不矛盾。不是测察工具和它具不具有评价功能两者之间不能划等号。那么它评价的功能,我们要按照纲要的要求,明确评价的目的是干什么的。再有一个要注意的就是要尊重发展的个体差异,为什么一再强调?由于指南对各个年龄阶段儿童的学习发展目标表述得比较清楚,这样会引起误会说,这就是一个评价的标准或者标尺了。所以导致有些幼儿园出现说“这个班有多少多少个孩子达标了”“那个班有多少多少没达标”,没达标的要抓紧训练,达标的就可以休息去了。这些都不是我们学前教育应该遵循的原则,也不是制定指南的目的。所以指南不是一把尺子,不是一个测查工具。因为应该看到孩子的发展虽然要经过这些路段,但是每个人什么时候达到这个水平速度是不一样的,应该允许这种差异。现在跑得慢得不等于将来达到的水平低。
另一个要关注孩子的全面学习和发展。发展是一个整体,我们不能重视这个领域忽略那个领域,只重视这个目标忽略那个目标,这些是不合适的。我们要看到有些目标的年龄表现它是可以替代的。我们不能针对目标一条条来训练孩子。有些出版社马上看到商机编老师指导用书了,而且编的方式说按各领域的各目标设定一个个活动,针对一个目标设计一个活动,针对一个目标设计一个活动,这样的教材一旦发现,不管它打着什么贯彻指南的口号,我们都不能接受,因为它跟指南的精神是完全不一致的。这是一个方面。另外有一些目标,我们看到它是精心选择的,最能反映这个目标内涵的典型表现,有结构性的特征,不能只注意一方面忽略其他方面,因为有些方面它是不可替代的。(以5到6岁数学发展结构为例略)
第四个要注意的就是既要关注学习发展的结果更要重视学习过程。特别要重视孩子在学习过程当中的表现。学习过程当中的表现比较贴切的说话就是“学习品质”,也就是过去我们所说的在学习过程当中表现出来的非智力因素。同样是学会了一个东西,考试大家都一样,但是你会发现孩子的学习过程表现出来的东西是很不一样的,有的是积极主动地学,有的是被逼着学,有的是专心致志,有的是不停地分心,有的是遇到了难题他就兴奋起来,有的看到难一点就逃避这完全不一样。我们经常说三岁看到大,七岁看到老,什么是看大看老?这些学习品质才真正是看大看老。今天多认两个字明天少认两个字,这些东西是比较容易弥补的,但是这些学习品质,等于是带有个性特征的东西,一旦形成是非常稳定的。所以在幼儿园期间要培养做事专注认真积极主动这些品质。
第五个是注意教育的整合性。这里边要强调的一个误解就是很多人认为现在又强调分领域了。事实上分领域表述目标等于实践当中要分领域组织教育活动。表述的逻辑和教育实践的逻辑不是一回事。另外一个,我们要正确理解分和合的关系。合,如果没有各领域的学习和发展的目标学习方式等等,各领域的基本价值追求是什么,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弄清楚,你的所谓“合”就是糊涂浆,热热闹闹,但是可能学习是无效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正确理解分和合的关系。你只有每个领域每个方面的学习的特点,到底要追求的目标是什么,这些东西清楚了以后,当你看到生活当中一个主题的时候你才能看到这个主题里边,这个事件里边它所包含的,比如说数学当中的学习机会是什么,或者是说科学当中的学习机会,社会当中的学习机会是什么,你才能看到。否则的话你就会缺乏这种分析和判断的敏感性。我们应该看到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的特点就是整合。为什么?整合意味着按照生活当中的事物的实际逻辑来支持和引导孩子学习。因为所谓的分科都是我们抽象出来的,孩子实际生活当中比如说某个事件某个事物它本身里边包含着很多东西。在探讨一个问题的时候它往往涉及到的知识都是多样化的,所以没必要专门地来分。过去我们很多学生大学毕业了博士毕业了,真正到了某个方面专业性的深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靠他一个人是解决不了的。为什么?因为他学的就那点东西,但是实际问题的解决的时候不仅需要这个知识,还需要别的知识。所以需要不同领域的团队。整合意识着学习内容要和儿童积累的经验之间相连接。学习的内容和知识的情境之间要密切相关,当然也有这个领域的内容和其他领域的内容之间的一个联系。但我们现在一说到整合看到的是最后一条,这个领域和那个领域每个领域来一点,但没有看到这个领域和孩子的经验之间的联系。这种整合的理解是片面的。另一个方面我们也要理解,课程整合的目的,课程整合本身,它是为了让课程内容对学生本身有意义的一种策略,也就是说它是一种途径,一种方法,它不是目的本身。目的是什么?让儿童的学习有意义,让儿童学得更容易理解,学得更生动更活泼。所以,整合不是目的,不能为整合而整合。我们现在往往把目的和手段搞混了,把手段当成目的(以特色为例说明,略)。只有结合生活实际和孩子的自然生活经验关联比较密切,是真实情境中的学习才能让孩子学得真正理解。
最后一点,要把《指南》和《纲要》结合起来。一定要在纲要的指导下特别是纲要的基本原则的引领下来去贯彻指南,否则指南非常容易被误读和误用。比如,一看它下边目标的表现这么具体,我们就用它一个个来测查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指南一开始就讲到对儿童的评估的目的是为教育教学服务,不是给孩子贴标签。其他方面也一样。就像我们现在按五个领域的这些目标来,但是我们的纲要当中的组织实施中一上来就强调学习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整合、生活化的教育。所以一定要在纲要的指导下。虽然它们都是幼儿园教育的指导性文件,但是他们也有区别。由于对象的不同,所以一个比较宏观一个相对微观。一个是完整的指导幼儿园课程的文件,而指南则相对具体。它们的理念,我们应该看到其实是一样的。但是在功能上是互补的。纲要是一个国家指导幼儿教育尤其是幼教课程的完整的文件,它是按照课程要素来表述的。大家看到它有内容和要求,有组织和实施,还有教育评价,后边这两块在指南当中都是没有的,因为我们的指南是面向家庭的。因为纲要是相对宏观的,对目标的表述又相对比较概括,没有体现出来年龄特征、发展脉络。指南在这个方面恰恰有它的优势,因此它们相互补充。所以,对于幼儿园来讲还是要在纲要的原则,思想的引领下来去运用指南。只有坚定不移地来去贯彻纲要里边的精神和原则我们才能正确地实施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