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抗旱救灾工作情况迎检汇报

时间:2019-05-13 02:01: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乡镇抗旱救灾工作情况迎检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乡镇抗旱救灾工作情况迎检汇报》。

第一篇:乡镇抗旱救灾工作情况迎检汇报

县防汛抗旱指挥部:

感谢你们百忙之中莅临我镇对抗旱救灾工作进行检查指导,下面我就我镇抗旱救灾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彝良县北部,辖11个村民委员会255个村民小组和1个社区5个居民小组,境内最高海拔1954米,最低海拔520米,乡镇抗旱救灾工作情况迎检汇报。国土面积176平方公里,有林地118259亩,有耕地面积 2316.9公顷,其中水田342.78公顷。自去年农历9月以来,持续高温少雨,出现了严重的秋、冬、春三季连旱,干旱程度五十年难遇,致使居民用水、牲畜饮水严重不足,集镇告急、乡村告急、生产告急、生活告急。据统计,全镇有11个村255个村民小组21563人,1个社区居委会5个居民小组2545人受到不同程度旱灾。

(一)集镇居民饮水困难情况

**集镇有5个居民小组常住住户1200余户4000余人,按每人每天30公斤的保障用水计算,日均最低用水量 120立方米。大部分居民以经商为主,生产生活用水都由天赐公司自来水厂南厂菜籽沟和黄河村关木岩两处取水点供应。近五个月以来,集镇内严重缺水,楼层高的居民长期处于无水状态,就连一天三餐生活用水都没有,洗澡桶等生活用品已成了家庭摆设;楼层低(一楼)处居民的供水一般情况下就是一天供水3个小时左右,水也不大,水流量如麻线般大小,无法满足集镇居民最基本的生活用水,严重影响了居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二)农村缺水情况

近五个月来,11个村民委员会255个村民小组五千户21563人,8184头大牲畜、783只羊、24711头生猪、51216只家禽存在饮水困难。其中1公里以内取水的14132人,1.5公里内取水的有2118人,2.5公里以内取水的768人,3公里内取水的有244人,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

(三)农作物受灾情况

由于持续的干旱,夏收作物长期缺水,油菜、小麦等农作物田间长势弱,高温逼熟现象突出,造成千粒重降低,产量和品质下降。受旱灾影响农作物面积逐渐扩大,导致小春作物受灾面积达9866亩,经济损失达108.4万元。其中:小麦5492亩,经济损失56.6万元;豆类863亩,经济损失5万元;油菜籽2194亩,经济损失1.8万元;蔬菜1317亩,经济损失45万元。

(四)林业受灾情况

2009年底**镇共完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及树种优化面积6000余亩,种植黄皮竹6370亩,但由于近期干旱严重缺水,除黄皮竹等高寒植物外,其余诸如核桃、柑橘等秧苗有部份林木已干枯,成活率不高,受灾面积5000余亩,其中成灾1200亩,河谷地区的慈竹基本上已干枯,全部死亡400亩,累计经济损失达400余万元。

(五)水源枯竭情况

境内有白水江、支流小干溪及小河、小河沟、花果河5条河流和15条山溪及250余条小溪,其中:有180余条小溪断流。小型水库2座,目前由于大部份小溪断流,河流量及水库存水量大量减少,发电量比同期减少45%,严重影响了全镇各村和集镇正常的产生活。

二、抗旱措施

(一)加强领导,确保抗旱工作扎实推进

面对当前严重的旱情,**镇委、镇政府多次召开全镇抗旱工作专题会议,进行全面部署,及时成立了抗旱救灾工作领导组,重新制定并启动了《抗旱应急预案》,实行镇几套班子领导包乡包片责任制,成立镇村抗旱救灾应急分队,组织镇村干部深入农村开展抗旱工作,重点关心关注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工作汇报《乡镇抗旱救灾工作情况迎检汇报》。动员广大群众自力更生,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解决生产生活用水困难,对当前的旱情情况实行日报制,每天下午下班之前向上级相关部门作旱情报告。协调上级有关部门投入10万元用于维修集镇饮水管道;全镇干部职工自筹2万余元作为抗旱救灾经费。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抗旱减灾意识

利用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广泛向全镇群众宣传动员,要居安思危,充分作好旱灾持续发展抗大旱,救大灾的准备,各村要以现在水源尚未枯竭为切入点,充分利用好水库、塘坝、水池、沟渠等现有水利设施,做好水源筹备,修复水利设施,作好应急准备。

(三)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春季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认真落实“春修、抗旱、防汛”三位一体责任制,一是在果村二坪社及甘家坝村撮箕、岩柏、芭蕉、白胡等社,投资6.8万元实行管引工程5.5公里,解决1005人330头大牲畜饮水困难。二是在花果村花秋、大榜、正坝、吴家山、道坑等社投资1万元,解决水泥20吨,实行渠道引水工程,解决了1050人150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四)合理调节,切实解决群众生活用水困难。

为解决集镇居民饮水困难,我镇采取紧急措施,维修破损管道,及时堵漏,减少浪费。定时蓄水供水,确保用水高峰期城区居民都可以解决生活用水。此外,向社会发出通告,要求广大居民户日常节约用水,集镇居民除饮水外,其余生活用水要尽量利用白水江水,以缓解用水紧张的现状。到现在为止,共计组织小型抽水泵25台投入白水江抽水,三合村河坝厂村民小组长期保持一辆农用车用于拉水应急,组织镇村干部800余人次深入村社了解情况,指导抗旱工作,累计投入用于抗旱资金20余万元,充分筹备价值近10万元的管材用于春耕备耕。就目前的准备情况看,如果旱情不持续发展,将能基本保证全镇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和春耕备耕,能实现县委政府提出的“小春损失大春补”的目标。

三、困难和问题

由于**镇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农村群众居住分散,耕地分布零星,现遭遇百年一遇的严重旱灾,二半山、河谷地区的小麦、油菜、蔬菜、秋洋芋等作物受灾严重,减产减收已是不争的事实,一旦旱情持续的话,受灾面积将进一步扩大,部分农作物将绝收,集镇和农村群众人畜饮水困难进一步加大,因此恳请上级有关部门给予资金和项目上的帮助和支持,加大水利设施建设,提高水利化程度,用于长期解决**镇的人畜饮水困难和保证春耕生产稳步推进。

**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〇年三月二十九日

第二篇:乡镇计划生育工作迎检汇报

乡镇计划生育工作迎检汇报

各位领导,欢迎来我镇检查指导计生工作,下面我就2011年我镇计划生育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做简要汇报:

2011年以来,清油河镇计划生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稳定低生育水平、巩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成果为主线,强化对计划生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体制,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拓宽计划生育各项优惠政策覆盖面,狠抓计划生育服务站服务阵地建设;以深入开展计划生育家庭创业工程、母亲健康工程、优生促进工程、新农村、新家庭创建工程、关爱女孩行动,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切入点,深化生殖保健、女性健康检查,“三查”、婚前检查等优质服务工作;以广泛开展计划生育法律政策宣传为抓手,狠抓节育措施落实,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经过全体干部的共同努力,人口质量有效控制,低生育水平得到稳定。圆满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通过省、市、县计划生育全年检查考核。2011年,全镇共出生人口183人,其中:计划内179人,计划外4人,计划生育率达到98﹪,人口出生率13‰,人口自然增长率3.4‰;出生人口性别比106;共做节育手术132例,手术及时率达100﹪。免费为个育龄妇女开展了生殖健康服务,生殖健康检查率达90%,查病治病率打90%,征收社会抚养费8.8万元,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达100%,清查流动人口1200人,流动人口管理到位率达100%。回顾全年的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认真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切实加强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为了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具体做法有五点:一是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以各级党政领导“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为核心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机制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年初,及时召开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会议,明确各村全年计划生育目标任务,签订当年计划生育目标责任书,并与各村计划生育专干签定了业务考核目标责任书,做到了目标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到人,全镇上下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目标管理体系。二是建立严密的乡村两级计划生育目标管理监督制约机制,实行村干部绩效工资、计划生育专干工资与各村计划生育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相结合,严格考核,坚决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度。三是坚持每月一次的计生例会制。通过例会及时总结、交流工作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明确每月的工作任务,砸实每月工作责任。四是每月定期召开包村科级领导参加的全镇计划生育工作情况总结通报会,交流经验,寻找差别,强化措施,进一步提高全体干部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五是坚持计划生育工作常抓不懈与计生活动月有机结合。日常工作以计生办带领计生队伍主抓,在春秋计生活动月期间党委政府抽调得力干部,由科级领导带队主攻计外怀孕和节育措施的落实,社会抚养费的征收,上下齐动、镇村联动,抓住工作重点,抓出工作成效,真正做到计划生育工作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问,形成全体干部齐抓共管计划生育的格局。

(二)、加强计划生育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努力改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环境。2010年我镇积极争取到了国家计划生育民生工程项目,在县计生局的大力支持下,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工作,多方筹集资金,投资128万元,新建标准化计划生育服务站办公大楼一栋,总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站内科室齐全,设手术室、三查室、健康检查室,药具室、宣传室、消毒室、治疗室、信息化办公室等科室,手术机械配备到位,服务功能齐全;站外环境优美,具有浓厚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氛围,为提高我镇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投资20万元改造计划生育政务大厅建设和村级计划生育服务室和村级计划生育人口学校建设,为广泛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优质服务、健康检查、优生促进,疾病防治等各个方的工作开展创造条件,按照领导重视好、队伍作风好,依法行政好,民主管理好,政策导向好,优质服务好的工作要求在我镇全方位开展计划生育工作。

(三)、加强计生队伍的政治理论学习和法制教育,不断提高计生队伍的综合素质。计划生育工作难度大,随着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两个转变”,我们开展计划生育工作要以服务为重点,正确引导群众,依法治理,依法管理。要让计生队伍走到政策推进、依法管理,文明执法的轨道上来,就必须坚持抓学习,抓队伍作风建设,按照镇党委的要求,计生队伍必须坚持定期开展保持计生队伍先进性教育活动,让干部明白:我们不怕苦,是因为我们有信仰,我们不怕累,是因为我们有责任,我们不怕难,是因为我们有对计生事业的忠诚和为之奋斗终身的意志。充分利用月例会组织学习中央《决定》,《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省《条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条例》等法律法规知识,使队伍整体素质和法制意识进一步得到增强和提高。

(四)转变工作思路,加大宣传力度、推进“三大工程”,提高工作水平。

1、加大以中央《决定》,《省条例》、《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宣传力度。2010年以来,我镇紧紧围绕巩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这一成果,始终把宣传教育放在计划生育工作的首位,开展了以“婚育新风进万家”、育龄妇女生殖保健、“关爱女孩”、疾病预防等为主题的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一是注重社会宣传的效果,营造全社会人人都关心、支持计划生育工作的良好氛围。利用三查、例会进行以新《条例》、《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为主要内容的宣传;二是加强平时入户面对面的宣传,组织各村计生干部,深入“重点人群”家中进行宣传,做到了“四上门”,即:送“三查”服务上门,送《条例》、《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宣传上门、送生殖健康知识学习上门、送避孕药具服务上门;三是注重阵地宣传教育,充分发挥阵地的宣传教育作用。投资2万多元,把洋桥村、耀昌村两村计生服务室进行标准化改造,投资3万元,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站科室建设和站容站貌改造建设,形成以镇计生服务站为中心,以村计生服务室为阵地,开展全方位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宣传,进一步增强了广大育龄群众计划生育意识,提高了计划生育的自觉性。

2,推进计划生育家庭创业工程,转变群众生育观念。新形势下,我镇紧紧抓住计划生育家庭户经济发展这个主题,在政策、扶贫、项目、资金上全力支持计划生育家庭户的创业工作,形成了以洋桥村、耀昌村、团坪村为核心的计划生育家庭创业基地,其中,洋桥村延和谷物加工合作社,友缘养牛专业合作社,友缘淀粉制品加工合作社,富泉纯净水厂,河西养鸡合作社,耀昌村养鸡专业合作社,团坪村核桃板栗基地等一大批计划生育创业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带动了全镇计划生育户少生优生,发展经济,创业致富的良好模式,转变了我镇群众的生育观念,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强化避孕节育措施的落实,推进优质服务。一是扎实开展优质服务工作。根据群众的要求,积极开展生殖健康系列化服务。即:婚前服务、孕期服务、哺乳期服务和三随访服务等四项服务工作,有效地保障了公民的生殖健康权。二是认真开展“三查”(查环、查孕、查病)工作。多年以来,我镇始终坚持“三查”工作“村村直通车”,不管天晴下雨,四个季度都把B超带到各村免费为育龄妇女开展查环、查孕、查病工作,先后为2000多名育龄妇女做了女性疾病健康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疾病和特殊情况及时告诉“三查”对象。既方便了群众,又保障了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

4,稳妥推进避孕方法知情选择。首先在“知情”上下功夫,在“指导”上做文章,促进试点工作积极稳妥地开展;其次是加强咨询,正确引导,科学、客观地向群众介绍各种避孕方法、避孕原理、负反应及正确使用方法。向群众讲明生育一孩和二孩后应该首选的避孕措施,并对不宜采取首选措施者,签订知情选择协议书并落实适合本人身体状况的其他措施。同时,积极向群众宣传意外妊娠的危害性,最终使群众明白,在正常情况下,首选上环措施,才是科学的、安全和有效地最佳选择。

(五)、落实各项计划生育优惠政策,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2010年,我镇全额兑现了国家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和地方计划生育优惠政策,对农村双女户,独生子女户奖励扶助实行一卡通,对付奖励扶助资金2.2万元;放弃生育二孩奖励3.2万元;减免农村独生子女办证户,双女绝育户农村合作医疗款4.3元,发放独生子女保健费3.7元,办理中考加分29户。并对所有享受计划生育优惠政策对象进行了公示,体现计划生育政策的公平公正合理。2011年以来,我镇重新确认了各村计划生育中心户长,实行工作绩效考核制,对符合各种奖励扶助条件的对象进行了再次摸底、审核、确认、公示、上报,明确将要实行的新的奖励扶助政策,真正让所有符合条件的实行计划生育的对象真正享受到计生优惠政策,以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促进计划生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六)进一步加强了流动人口管理,提高了流动人口管理水平。首先认真落实了“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责任制,进一步明确了各村的职责;其次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持验证管理。为保证持验证率达标,每年集中时间,利用三查和活动月对流动人口进行清理,有效地加强了流动人口管理。全年全乡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持验证率达到90%。最后通过国家流动人口管理平台,从网上查找并发出流出育龄妇女信息,和育龄妇女流出地计生部门相互督促,双向管理,使其落实节育措施和三查。有效地促进了流动人口管理的规范化,提高流动人口管理水平。

当然成绩只是过去,新形势下我镇计划生育工作依然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独男户外出对象逐年增多,独男户生育二胎的愿望非常强烈,人口计划的完成压力依然很大。二是部分村对当前计划生育工作存在盲目乐观、麻痹大意思想,对违反计生政策对象有隐瞒现象,村级计划生育管理和考核及一票否决需要进一步深化、细化。三是流动人口数量逐年增多,流动性增强,去向更复杂,隐蔽性更强,流动人口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有待加强和改变。四是社会抚养费征收难,依法强制执行需要进一步加强。五是计划生育便民服务及计划生育优惠政策普及面需要进一步拓宽。总之,针对以上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我镇今后将以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重要讲话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各项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政策,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健全体制、完善机制、强化服务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开创我镇计划生育工作新亮点,全面完成各级下达的计划生育工作目标任务。

清油河镇人民政府

第三篇:乡镇迎检工作

乡镇村级软弱涣散党组织迎检工作注意事项

1、对照各村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方案文件要求,切实按进度抓好落实,把能落实的尽量补课完成,不能完成的做好解释。

2、整理相关资料,摆放整齐。主要是点上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1)村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方案文件。

(2)各项措施的有关资料。如:下派乡(镇)干部兼任村党组织书记文件;挂点县领导到村里指导工作图片及帮扶工作等资料;村支部会议研究整顿工作的相关记录;党委书记找村书记谈心谈话记录;化解群众矛盾纠纷有关材料;为民办实事有关资料(项目)。

(3)将XX村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安排表(含整顿目标、措施、时限、责任人等)张贴于村务公开栏内进行公示。

(4)村党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关材料(含相关文件、会议记录及图片资料)

3、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方面

(1)完成装修未挂牌子的村,做好规范化的牌子并上墙。

(2)打扫卫生,整理周边环境。

4、软弱涣散党组织书记近期要在村迎接检查,不得外出。

第四篇:乡镇两基迎检汇报材料

莱溪乡2006年“两基”迎国检汇报材料

一、乡情简介

莱溪乡位于南丰县东北部、沧浪河东游,乡政府所在地距离县城5公里,全乡土地总面积83.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1万亩,种植南丰蜜桔3.3万亩;现有10个行政村、88个村小组,1.69万人,4099户。近年来,莱溪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制定和实施了“蜜桔富乡、工业强乡、三产兴乡、为民稳乡”战略,培植发展了南丰蜜桔、蔬菜、水稻制种、瓜果、甲鱼养殖五大农业支柱产业,发展壮大了制砖、粮食加工、木制品加工、工艺品制作为主的四大工业产业。全乡呈现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社会治安稳定的良好局面。2006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560余元。

全乡现有小学4所,中学1所,小学现有4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84人;中学有13个办学班,在校生755人。莱溪乡中心小学创建于1950年,中学创建于1952年,中小学都有50余年的教育教学历史。一直以来,我乡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树立“坚定教育兴乡理念,努力打造教育强乡”目标,近些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关怀下,莱溪乡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办学条件全面改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素质教育较有特色,新课改全面实施,教育质量稳步上升,“两基”工作跃上了新台阶。1986年进行校园“六配套”建设,并通过省级检查验收;1995年通过了“两基”检查验收;2004年再次顺利通过省“两基”年检复查。2006年5月我乡迎接了省教育督导评估组的检查验收,莱溪乡快速、良好的发展状况获得了评估小组的充分肯定。

二、“两基”巩固提高基本情况

(一)办学条件:

我乡小学校舍生均5.13平方米,初中生均5.42平方米,中小学图书生均分别达15.06册、10.36册以上,办公、生活用房、体育活动场,中小学已达国家要求标准。

(二)师资水平:

全乡小学教师101人,初中55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小学为100%,初中为100%。全乡校长接受岗位培训率为100%。

(三)义务教育程度:

三年中,适龄儿童总数分别为1571人、1524人、1409人,在校学生数分别为1833人、1711人、1684人,近三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均为100%,适龄女童入学率为100%。初中阶段适龄少年总数各为922人、770人、780人,初中阶段在校适龄少年学生总数每年为607人、522人、477人,入学率分别占95.95%、114.95%、101.68%,辍学率分别为2.84%、0.96%、1.10%,三年中,15周岁人口总数分别为440人、444人、429人,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为99.09%、99.32%、99.53%。三年中,17周岁人口总数为406人、391人、440人,17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91.13%、95.14%、97.95%。

7—15周岁残疾儿童少年总数近三年均为为11人,入学率分别为60%、66.67%、66.67%。

(四)教育经费:

近三年教育经费支出分别为232.46万元、247.42万元、303.65万元,人均教育经费总支出各占137.91元、147.39元、179.50元,教育总支出中财政拨款所占的比例为82.62%、82.44%、82.28%。近三年年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小学为678.07元、810.81元、1440.09元,初中分别为765.35元、982.42元、1179.70元。

(五)教育质量:

三年来,全镇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开足课时,开齐课程,毕业年级合格率小学为98.5%、97.5%、99.6%,初中为34.5%、35.8%、31%,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合格率小学为98.4%、98.3%、98.2%,初中为98.2%、99%、99%,学生体育合格率小学为96.7%、96.4%、96.3%,初中为97%、97%、98%。

(六)扫盲后巩固提高工作:

“两基”达标后,青壮年非文盲人数为9303人,非文盲率达98.2%,“两基”达标后,全乡设有乡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1所,村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10所,投入培训资金0.99万元,共举办以适应本地经济发展特点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培训提高班180余期次,参加人数为2200余人(次),发展具有特色经济的示范户60余户。乡村农民文化技术(扫盲)学校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基本做到了有教学场所,有教学基本设施,有学习计划、有管理制度,有图书资料。

三、“两基”工作措施及成果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教育行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莱溪乡党委、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乡战略,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全力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打造教育强乡。全乡教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整体水平有新的提高。

第一,统一思想、超前规划,推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乡党委、乡政府始终认为,教育是事关现代化全局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没有教育的现代化也就没有农村的现代化;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基于这些考虑,乡党委、乡政府明确了“五个一”和“五个不动摇”的教育发展思路。

—— 所谓“五个一”,即明确一个目标,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抓住一条主线,以改革总揽教育工作全局,通过深化教育领域的系统改革,促进教育发展;服务一个宗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贡献;坚持一个中心,历届乡党委、乡政府坚持把教育工作作为中心工作之一,持之以恒切实抓紧抓好;登上一个台阶,每届班子都要奋发有为,努力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阶段性重大问题,将教育发展水平推上一个新台阶。

—— 所谓“五个不动摇”,即坚持科教兴乡的战略不动摇,确保教育的优先发展和适度超前发展;坚持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目标不动摇;坚持改革与发展并重的工作策略不动摇,以改革促发展,实现教育的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相统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坚持均衡发展、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不动摇;坚持以政府行为推动教育发展的主导动力不动摇,切实履行政府责任。

由于历届乡党委、政府思想统一,认识深刻,规划超前,从而富有成效地推动了莱溪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教育事业实现了三次提速提档,树立了三个里程碑。

—— 1986年至 1995年,全乡投入近50万元,用 10年时间普及了从小学至初中的九年义务教育。1995年我乡顺利通过省级 “两基”验收; 1996年,乡党委、乡政府提出建设“教育强乡”的目标; 1997年,莱溪被县教育局定为素质教育实验乡。实现了莱溪教育的第一次提速发展。

—— 1997年至 2003年,莱溪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中小学教学网点布局调整为重点,实现了莱溪教育的第二次提速发展。1998年,乡党委、乡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教育的若干意见》。同年,市教育局在莱溪中心小学召开艺术教育现场会,确定莱溪乡为抚州市实施素质教育试点乡。—— 2003年至 2006年,乡党委、乡政府吹响“创建教育强乡”号角,莱溪教育现代化进程大大加快,实现了第三次提速发展。2003年,莱溪小学被市、县教育局定为校本教研实验试点学校;2003—2004年连续两年被县政府评为先进单位。莱溪教育的三次提速发展,特别是以创建教育强乡为阶段性目标的第三次提速发展,将莱溪教育的发展水平提升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绩:

1、全乡教育蓬勃发展、协调发展。一是基础教育发达,普及程度高。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达50.19%,学龄少年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和毕业生升学率均达 100 %。学龄少年(不含还在小学就读和已经初中毕业因素)入学率为64.95%,初三年级保留率为107.6%,初三年级巩固率为123.8%,初中生辍学率控制在1.09%以内。二是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快速发展,形成了基础教育、农民教育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我乡的农技校在“两基”评估验收后,其领导小组未撤、工作人员不散、工作力度不减,2000年至今,我乡共举办以农业技术、法律知识、时事政治等内容的各类培训班与讲座50多期,6000余人次参加了培训和学习。通过农技校学习培训,广大农民增长了见识,学到了致富本领,如吴兴旺、刘小宁等近100名学员在农技校的培训下,纷纷发展南丰蜜桔、甲鱼养殖、粮食加工等产业,一举成了县、乡、村的致富带头人,帮助和带动500余人走上致富道路。

2、小学网点布局调整进一步得到优化,教育发展更趋均衡。从2001年至 2006年,全乡共投入配套资金50多万元,用于学校网点调整。撤并了6个村级小学,扩建和修缮了莱溪中心小学、杨梅坑小学、东方小学、莱溪中学校园。全乡中小学共扩大校园面积 300多亩,建筑面积超过3200平方米,一栋栋高大的新建教学楼拔地而起,成为莱溪教育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3、教育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取得新突破,教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近5年来,我乡共筹资投入 23万多元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目前,我乡中心小学、中学均装备了计算机室,乡中学还建立了备课室。计算机生机比例由 2000年的100:1提高到目前的19.7:1;乡中学、中心小学都建立了局域网、接通了宽带网。

4、教育教学质量上了新台阶,实现了教育发展速度、规模与质量、效益的统一。近年来,凡涉及教育质量的标志性项目,如小学生毕业检测、中考、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学生运动会、中小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等,莱溪均处全县前三名之列。莱溪中学、莱溪中心小学连续三年被评为县教育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近年来,莱溪中、小学共获得市、县级“文明单位”、“安全合格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39项集体荣誉。莱溪中心小学在2002年11月,还成功地承办了抚州市农村艺术教育现场会;2004年7月,成功地承办南丰县校本教研工作现场会,大会的小结材料——“大兴教研之风,提高教育质量”,还报送参加省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研讨会研讨,获得省教育专家们的高度肯定。

5、实施扶困助学工程进展顺利,贫困家庭子女读书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多年来,我乡十分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读书问题,把扶困助学当作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来抓,做到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共同抓,乡村干部配合抓的工作机制。乡、村干部纷纷带头向扶困助学基金捐款,还与贫困生结对子,勉励经济困难家庭子女自强不息,立志成才。2004年,我乡在全县率先正式启动机制化、制度化的扶困助学工程,成立了由分管教育的副乡长任组长、分管民政的副乡长任副组长的莱溪乡扶困助学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乡统筹、分级资助的工作机制,对贫困学生大力进行救助。从 2004年起,我乡严格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大力发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捐款,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扶困助学活动。近年来,全乡共有 200多名中小学学生接受了各种形式的资助,实现了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孩子辍学的目标。

6、保学控流工作落实到位,确保了适龄儿童少年全部入学。为巩固“两基”成果,提高巩固率,结合乡情,我乡采取六项措施加强“保学控流”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做好九年义务教育政策的宣传,将学校教学管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编印分发到学生家长手中。同时采取

宣传栏、广播等形式向社会各团体,广大民众呼吁,共同来关注少年儿童的成长,响应国策,支持教育。

二是沟通思想。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表现、学习等情况,征求家长意见,正确采纳家长对政府、学校的工作建议。

三是签订《保学控流协议》协议。乡政府到学校、学校与教师签订“保学控流”,政府、学校、教师与家长共同管理好学生,共同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四是实行联系班责任制。每个乡领导班子成员和“两基”工作组人员联系一至两个班,严格依照乡党委、乡政府《关于建立义务教育“保学控流”制度的决定》的要求,督促所联系班的学校行政人员和班主任做好学生“保学控流”工作。做到措施到位,管理到位,责任到位。

五是实行分工合作工作制。劝返包保人员要对所“包保”对象情况了解,深入到位,分工合作,劝返到位。

六是实行责任追究制。因工作重视不够,工作责任心不强,控流工作成效不大影响“两基”工作的人员,不能参与各种评优、评先,不能晋职晋级,考核不合格。

第二,深化改革,突出重点,切实增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活力。

以改革促发展,一直是我乡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近年来,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县政府教育经费统筹、教师工资统发、教师人事统管的方针政策,重点从办学体制、人事制度、教育教学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1.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形成公办、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在县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我乡在确保义务教育由政府办学为主的前提下,大力支持发展民办教育,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教育,积极探索民办公助、公办民助、公民联办、私人办学等多种办学模式。制定了一系列推动社会力量办学的政策措施;积极扶持民办学校,按政策给予优惠。教育部门在业务指导、教师管理、质量评估、表彰奖励等方面,给予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的待遇。目前,全乡有民办幼儿园 6所,吸纳3岁以下低龄儿童达200余人。

2.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激发干部教师干事创业的管理新机制。我乡在县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积极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人事管理新机制。2003年,我们重点从用人机制、评价机制和分配机制三个方面,率先在全县进行了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取得良好的成效。一是配合县教育主管部门建立了以聘用合同制为基础,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使教师由国家人变为单位人,打破了教师职务终身制和人才单位所有制。二是建立了教师工作绩效评价机制。制定了比较完整的评价方案,从职业道德、育人能力、工作绩效、教学风格与特色等四个方面,对教师进行全面、全程、客观、公正的评价。三是建立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奖金分配机制。收入分配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教职工的奖金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挂钩。人事制度改革,犹如一股源头活水注入了教师队伍,教师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责任心、紧迫感明显得到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大大提高。2003年底,县人大、县教育局来我乡调研后,对我乡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这是我县基础教育改革的一大突破。

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早在1998年,我乡就制定和实施了《关于在中小学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工作意见》,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又明确提出,素质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和本质体现,要通过推进教育现代化来实施高水平的素质教育。我们重点从三方面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一是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我乡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切实抓好学校教育主体工程、家庭教育启蒙工程。以开展弘扬“新时期莱溪人精神”活动为载体,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了感恩教育、青年志愿者行动等主题鲜明、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活动,取得很好的效果。家庭教育方面,我乡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制度,开展“走近家庭,同育新人”百名教师家访活动,有效调动了家长关爱子女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家庭教育的质量。我乡还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工作网络和机制。

二是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多年来我乡做了大量工作:更新教育观念,从源头上“减负”;改革招生评价制度,从导向上“减负”;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提高效能上“减负”。我乡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统一思想认识,下大决心改变单靠加班加点、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的教学观念,全面追求素质教育的育人质量;由主要依靠拼时间、拼消耗提高质量转到深化改革、借助教育科研提高质量的正确轨道,并采取严格的“减负”措施,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过重负担。我乡还建立健全了中小学“减负”保障机制,明确各方责任,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减负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这项工作,受到了县教育局和来我乡视察的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的充分肯定。

三是大力推进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工程,国家新课程改革启动后,莱溪被定为全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乡,所有中小学一次性全面铺开。为了扎实、有效地推进课程改革,我乡以“积极稳妥,既符合规范又有莱溪特色”为工作的基本原则,切实做到了“三到位”,即经费到位,从2003年到2005年全乡共投入经费9万多元,用于补贴中小学课改培训和实验;培训到位,全乡教师全部先培训后上岗和上岗后再培训;实验到位,扎实而有成效地推进校本教研工作,实事求是地验证课程标准、教材建设的实际成效。三年来,我乡共发现了80多个课改中的具体问题,提出了 30多条改进建议。

第三,加大投入,多办实事,切实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近年来,我乡狠抓学校硬件建设,努力改善全乡中小学的办学条件。2004年至今,全乡共筹集资金150余万元,用于改造和新建校舍、添置教学设备,其中:2003年,新建了黄满村小学、东方村小学、乡中学厨房;翻新了上井、九联村完小围墙;为杨梅希望小学添置彩电2台、CD机2台、图书2000余册。

2005年,新建了面积750平方米的中学教学楼;新建乡中心小学围墙及门楼;维修了上潺小学、石渠小学教学点校舍;加固维修了中学教学大楼;为乡中心完小添置图书1000余册;为乡中心完小新建了一所标准化冲水厕所;改造翻新后举小学教学楼。

2006年,新建了面积400多平方米的乡中心小学多功能教学楼;修缮了上井、西山、后举小学教学点校舍;再次为乡中小完小添购图书1000余册。

2007年翻新了乡中心小学教学楼、乡中学教学楼;筹集资金30余万元启动了占地面积3000余平米,建筑面积约1800平米的九联小学新校园建设工程;筹集配套资金20余万元更新了全乡中小学生的课桌凳。

四、今后工作方向

在乡党委、政府领导下,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莱溪广大教育工作者为“两基”达标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相比,与老百性对发展教育事业的期盼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教育的重要性宣传有待加强。少数群众对学校实行素质教育的认识还不到位,极少数家长认为学校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搞唱歌跳舞活动纯粹是不学无术、浪费时间;也有少数家长对小学五年制改为六年制不理解、不支持;二是由于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乡村两级财力十分困难,对教育硬件建设投入相对偏少;三是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教育发展不平衡现象,仍一定程度的存在;四是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

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本乡实际,我们将以这次验收为新的动力,新的起点,思想不松,措施不丢,力度不减,常抓不懈,再接再厉,打好“两基”持久战。现将我们今后要做的几项工作列举如后,提醒全乡干部和教育工作者加倍重视,加倍努力。

1、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战略不动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方针不动摇,坚持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方式不放松,紧紧瞄准建设教育强乡目标,着力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加大教育投入。乡政府将通过争取国家对莱溪教育的投入和争取更多外援的多种途径,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特别要增加对中学的投入,按照建设规划,把我乡真正建设成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教育强乡。

3、努力促进农村教育平衡发展。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加大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建设,完善现代远程教育,提高教育资源共享水平;建立健全贫困学生资助制度,保证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抓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幼儿教育等特殊教育。

4、创建示范学校。按照乡党委、政府的长远目标,我乡中学、莱溪中心小学应建成高质量、高档次的学校,今后将增加两校的软、硬件建设,再通过2至4年的努力,把两校建设为县级乃至市级“示范学校”。

5、教育科研再上新台阶。莱溪要把教育科研工作进一步深化提高,要通过现有科研课题的研究,创出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教育教学模式。要尽快建立《莱溪教育》网站,利用现代化手段把莱溪教育推向全国。

6、积极投入新课改。随着新课改的全面铺开,莱溪乡将继续努力探索课改之路,挖掘教育教学资源,为深入教育改革、深入教育科研积累更多的经验。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探究性教学方面,要更加大胆地探索,努力把我们的下一代培养成有理想、有知识、有能力、有完美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乘着“创强”的强劲东风,展望“十一五”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莱溪人民将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再创辉煌,朝着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不断迈进。

第五篇:乡镇抗旱救灾情况报告

官店镇抗旱救灾工作情况

今年入夏以来,地处习东南的官店镇连续两月以来降雨次数屈指可数,降雨量几近为零。遭受了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受灾程度重的二次大旱,粮食作物全面受旱、河流水池水量锐减、人畜饮水普遍困难、经济作物损失惨重、群众生活极大影响。给全镇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灾害,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截至日前,全镇受灾人口21394人,占农业总人口的65.5%,饮水困难人口14687人,占农业总人口47%,占受灾人口78%,饮水困难大牲畜5374头;农作物受旱18990亩,成灾面积13845亩,占受灾面积73%,绝收面积5130亩,占成灾面积34%,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890多万元。

官店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由党委政府牵头,政府各部门、习水县官店镇移动分公司、官店镇供电所等相关单位部门结合实际情况,联合开展创先争优、“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活动,进行旱情调查、监控和抗旱救灾工作,专门成立远教抗旱救灾服务队,采取强措施、多途径开展抗旱救灾活动。

一是下田间地头,查看生产灾情。全镇以村为单位,由包村领导带领,按包村包组干部分工,组成9支旱情调

查突击队,深入全镇82各村民组,下到田间地头,查看了解、调查统计农作物受灾和生产受限情况。

二是入百组千家,访问生活保障。9支旱情调查突击队,按照本村包组工作分工,重新组建调查分组,在数百个原自然村组范围内,进组入户调查了解农户生活用粮、用水、用电等基本保障情况。

三是送万吨用水,确保人畜安全。根据全镇旱情调查情况,对里师、黄桃、民建、先锋、田湾等缺水重点村,组织以包村领导为队长、党员干部和党员志愿者为成员的送水突击队,镇党委政府各部门、移动公司、供电所、党员群众志愿者、大学生村官、企业职工等单位和个人用6辆皮卡车和近60余辆摩托车组成“官店镇抗旱送水队”、“移动公司官店片区送水队”、“官店供电所送水队”和各村送水队的车队。在将近40度的高温气候下开展“送万吨用水,保千万人畜”活动。同时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作为重点监测对象,时刻保障他们的人畜饮水问题。

四是发宣传资料,提高预防意识。持续几个月的高温酷暑天气,人民群众的健康也时刻受到威胁,镇党委政府、卫生院组织医生、护士到村进行现场指导和咨询,干部到村召开群众会学习抗旱救灾的政策宣传、信息发布和

森林防火、节约用水、抗旱知识,共发放预防疾病的宣传资料1500余份,抗旱旱灾、秋种宣传资料2500余份,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抗旱防暑意识。

大旱无情人有情,送水抗旱显真情。尽管旱情尚在持续,给官店人民带来的灾害和损失还在不断增加,但官店镇全体干部群众在官店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干部们围绕分工各司其职,忙得热火朝天。他们从旱情调查到抗旱知识的宣传,从送水队的组织到通力协作装运送水,干部们都无不感到抗旱救灾、责任在肩,干起活来任劳任怨,全体人员正在广途径、多措施开展抗旱救灾活动。每到一处,都会听到广大受旱群众连绵不绝的感谢之声。官店镇抗旱服务队全体干部职工用真心、真诚、真情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真意,又一次彰显了共产党员永葆先进的真实画面。

下载乡镇抗旱救灾工作情况迎检汇报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乡镇抗旱救灾工作情况迎检汇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镇抗旱救灾工作情况汇报[合集五篇]

    【导语】:堂的大钟停在了摆动中,街道上的熙熙攘攘也一瞬间鸦雀无声。雨水拍打地面的声音戛然而止,变成一滴滴水珠就那么悬浮在半空中。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乡镇街道的范......

    乡镇抗旱救灾工作情况汇报(五篇材料)

    今年入夏以来,我乡降雨相对往年明显减少,特别是7月中下旬以后,我乡持续晴热高温少雨天气,土壤墒情急剧下降,农作物生长受到严重影响,抗旱形势日趋严峻。为切实做好当前抗旱工作,乡......

    乡抗旱救灾汇报材料

    爱山乡人畜饮水困难情况汇报尊敬的…..及各位领导: 在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全力以赴抗旱保民生、保稳定、促增收的关键时期,各位领导不辞辛苦莅临我乡,调研......

    乡镇管委会教育工作迎检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欢迎光临我管委会指导教育工作,在此,我代表管委会党委、管委及全管区人民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真诚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多给我管委会传经送宝......

    乡镇教育工作迎两检汇报材料

    乡镇教育工作迎两检汇报材料 乡镇教育工作迎两检汇报材料 乡镇教育工作迎两检汇报材料 ——2011年迎接省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和国家“两基”督导检查,是对我乡“两基”巩固......

    迎检汇报材料

    汇报材料 **中心学校在校学生275人,9个教学班,在校教职工52名,在校任课教师37名,在外支教教师15名,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学校校舍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11平方米动场面......

    迎检汇报

    迎检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虎年伊始,万象更新,在浓浓的春意中,我校新一学期的工作又开始了。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下,通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我校开学工作取得了可喜......

    迎检汇报材料(分享)

    ??区失业保险工作迎“省检”汇报材料 (2010年9月6日) 各位领导: 在这金桂飘香的,欢迎你们莅临我区指导失业保险工作!下面,就我区近年来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年以来,我区失业保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