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后金融危机时代河北省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河北省的企业中大多数是民营企业,从历史上看,民营经济的发展为河北省的经济增加了活力,促进了全省经济的长足发展。遭遇危机的冲击,河北省民营经济面临怎样的处境和困难,今后的路该向哪里去值得我们深思。
一、河北省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
总体来说,河北省民营经济呈先抑后扬,逐渐企稳回升的态势。有数据显示:截止底,民营经济经营实体共204.6万户,同比增长3.29%;从业人员14525.3万人,同比增长3.05%,占全省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2/3以上;实现增加值9585.6亿元,占同比增长12.5%,占全省gdp比重56.3%,比上年提高了2.6%;实现税收1152.3亿元,同比增长10.5%,占全省财政收入比重的57%;全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达到10891家,从业人员214.9万人,完成增加值3922.1亿元,同比增长21.2%,实现税收418.7亿元,同比增长1.8%;全省民营经济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60.6亿元,同比增长30.5%,占全省比重41.9%。
自从四季度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河北省的民营经济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全省有一批民营企业停产或者减产,截止底,河北省仍有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停产、半停产企业1087家,涉及从业人员109470人;规模以下工业停产、半停产企业8824家,比年初减少20381家,设计从业人员182958人。在国际需求大幅下降的背景下,河北省外贸出口受阻,全省民营外向型企业全年完成出口交货值额为1003亿元,同比下降17%,11个设区市中有7个市的外贸出口额处于负增长。
河北省政府为加大优化环境的力度,不仅加大解决行政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力度,还积极构建为民营企业服务的金融服务平台。削减各类行政许可审批事项2983项,削减率为44.95%;削减各类行政许可盖章2052个,削减率为30.9%;取消、取缔、停止征收和规范管理收费项目281项,清理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3.7万多项。河北省政府加大了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信用担保资金达到92.51亿元,担保机构达到了312家,其中亿元以上的机构24家,全年累计担保总额340.34亿元。
二、河北省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存在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由来已久。由于民营企业大多规模小,信誉透明度低,财务不规范,缺乏专业人员等特点,加上商业银行受经营体制和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使得民营企业获得商业贷款,或者要承担非常高的融资成本。除此之外,市场上担保机构供给少,中小企业寻求担保就更加困难。即使能够拿出好项目,中小企业也往往因自身存量资产不足而找不到合适的担保机构,得不到信贷的支持,转而向民间非正规渠道借贷,其面临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目前直接面向市场的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都不具有向社会公众筹资的政策性权利,他们缺少足够的实力来负担其中小企业融资的能力,难以担当起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任。
(二)民营经济投资涉足的领域仍然受局限
尽管国家先后发布政策条文,明确指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完善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加大扶持力度,着力消除制约民间投资的制度性障碍,但是在具体操作的层面上仍然困难重重。一些国家投资的“铁、公、基”项目基本上都是有国企来承担;能源、医疗、文化教育、城市公共服务等项目对民营企业的开放也非常有限;国家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这个领域对民营企业的扶持仍然欠缺。
(三)企业生存压力大
河北省民营企业多为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受危机影响颇重,生存压力很大,如用工成本增加、用工风险加大、用工难度增强、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波动等,使这一部分企业生存困难,发展难以为继。同时,一系列影响出口的因素,如出口退税政策、土地成本、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多次加息等,都对中小企业出口产生了不利影响。宏观上,土地成本升高、城市改造搬迁等都加重了民营企业的负担,加大了经营压力。
(四)企业自身结构性矛盾突出
河北省民营企业多为资源型、粗放型、劳动密集型的企业,生产效率低,产品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差等中小企业。其在产业结构方面良莠不齐,既存在产业结构合理,附加值高的中小企业,如部分优秀的高科技企业;也存在着产业结构层次低、重复建设严重、模式雷同、与大企业的协作配套关系差、创新能力弱的中小企业。同时,整个中小企业及整个民营经济总体上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经历危机的洗礼,民营企业凸显核心竞争力缺失、人才不足、经营水平不高等问题,严重阻碍着民营经济的发展。
三、河北省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京津
冀一体化推进为河北省民营经济发展带来新突破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和智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产业基础雄厚,资源储备丰富。而河北省地处华北中枢,内环京津,交通便捷,是全国重要的物流和交通枢纽。人口、城市和经济消费非常集中,整体市场容量占到全国的1/10以上。河北省在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中确定的产业定位是在原材料重化
工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现代化农业基地和重要的旅游休闲度假区域、京津高科技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及加工配套基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河北省的民营经济完全可以在技术创新、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获得巨大的能量,并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国家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举措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积极有序地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随之,国家又相继出台“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文件。从政策法规上为广大中国广大民营企业的进军新兴产业敞开了更为宽广的大门。河北省民营企业也不应失去这次深度发展的机遇,在更宽的领域、更深的层次、更高的水平上参与与其他省市甚至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河北省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
1、支持民营经济的相关政策为其今后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5月14日《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新36条”)发布,给民营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为其突破发展瓶颈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持。
2、完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法律体系和制度,为其保驾护航。落实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扩大市场准入范围,降低准入门槛,进一步营造公开、公平的市场环境;加快制定融资性担保管理办法,修订《贷款通则》,修订中小企业划型标准,明确对小型企业的扶持政策;制定政府采购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办法,提高采购中小企业贷物、工程和服务的比例;建立首向负责制、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失职追究制等制度。
3、加强对中小民营企业及其员工的权益保护。组织开展对中小企业相关法律和政策特别是金融、财税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发挥新闻舆论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加强政策效果评价。坚持依法行政,保护中小企业及其职工的合法权益;对中小企业吸纳困难人员就业、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相应期限内给予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基本医疗保险补贴、失业保险补贴。对有困难的中小企业,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或降低费率政策执行期延长,并按规定给予一定期限的社会保险补贴或岗位补贴、在岗培训补贴等。
(二)按照市场规律促进民营企业发展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冲破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革除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弊端,摒弃束缚民营经济发展的做法规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1、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融资难题。(1)全面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完善小企业信贷考核体系。鼓励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金融机构发放小企业贷款按增量给予适度补助,对小企业不良贷款损失给予适度风险补偿。(2)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比如完善中小企业授信业务制度,逐步提高中小企业中长期贷款的规模和比重、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完善财产低押制度和贷款抵押物认定办法,缓解中小企业贷款抵质押不足的矛盾等;加快研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股份制金融机构的办法;积极支持民间资本以投资入股的方式,参与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合作)银行、城市信用社改制为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的增资扩股。支持、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鼓励有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转为村镇银行。(3)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如鼓励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金设立主要支持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个业,积极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等(4)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设立包括中央、地方财政出资和企业联合组建的多层次中的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加强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监管,引导其规范发展。鼓励保险机构积极开发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保险产品。(5)发挥信用信息服务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
2、政策向民营企业倾斜,鼓励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按照公平、公正、竞争的原则,构建对民营经济一视同仁的政策和管理平台。在优惠政策上给予同等待遇,在办事手续上一视同仁。打破行政壁垒,在生产要素配置、商品流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等方面,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对民营经济主体设置地区、所有制等限制条件。鼓励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促进以民营企业集聚为特征的产业集群发展,以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为重点,培育壮大一批产业集群。建立省、市、县三级商标培育体系,鼓励民营企业创立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扩大商标注册领域,培育名牌产品和知名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对那些规模型、科技型、外向型、质量型、效益型的民营企业重点扶持,解决资金不足问题,促其上规模、上档资、上水平。
3、优化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切实助其发展。政府可以出台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与社会投资相结合的扶持措施,设立产业升级配套基金,鼓励全民创业,催生小企业,开发新岗位。以公益性服务机构为主要载体,向企业初创者提供政策咨询和服务,解决初创阶段的突出困验,提高创办成功率。引导企业利用闲置资源创办创业辅导基地,鼓励投资商投资建立创业辅导基地,加快创业辅导体系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为创业人员提供全程服务。支持民营企业拓展国内处市场。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参加各种展销会、洽谈会、博览会,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流通现代化建设,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用足用好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资助民营经济主体开拓国际市场。鼓励民营企业到境外投资办企业,从事资源开发、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并在财政资金、银行贷款、风险保函、企业用汇、出口退税等方面给予扶持,为民营资本境外投资和民营企业人员出国提供便利的服务。
河北省的民营经济经历了国际国内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的考验,显示了适应市场的强大的生命力,在今后必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迎接更大的胜利。
第二篇:浅谈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本科生毕业论文
浅谈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指导教师
摘 要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两年多了,至今尚未有完结迹象,相反仍在步步深化。由最初的次贷风暴,导致大型核心机构倒闭,掀起金融海啸,引爆系统性金融危机;再通过全球性的信贷紧缩,最终损及实体经济层面,引发目前世界性经济危机。虽然目前再发生核心金融机构诸如雷曼倒闭而引发金融海啸的可能性,由于各国宁愿采取高成本的私有化手段加以挽救而大大减少,但由其他金融工具或金融市场**而加深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却仍然存在。在各种金融工具或市场中,消费信贷尤其是信用卡市场将最有可能再次引发金融风暴或加深金融危机。
中国在这样全球性经济萧条的形势下,GDP 增速下滑。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运行面临新的不确定因素,国民经济的不景气对信用卡行业影响很大。诚然,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行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对信用卡行业市场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清形势、合理认识到我国信用卡的现状,制定正确的发展规划、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在危机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发展中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信用卡市场;风险管理和监控
Abstract
The spreading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caused by the financial crisis has been in the past two years, has not the end, instead of in the first step.by the spreading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led to large, core agencies is closed and raised financial tsunami, and detonated systematic ; mor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by the credit crunch, the damage and entity level.the present world economic crisis occur again.Although there is more cor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uch as the resulting tsunami lehman the failure of financial possibilities for countries' d rather take the high cost of the privatization means to save and sharply, but by other financial instruments or financial market storms and deepening financial crisis still exists.In various financial instrument or the market in particular, consumption credit card market will most likely to trigger financial turmoil or deepening financial crisis.China in such a global economic depression of the situation, the decline in gdp growth.for a period of our economy runs face new uncertainties, the economic recession in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card industry.Of course, in the financial crisis, china's commercial bank card industry faced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This required us to market specific issues credit card business, and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reasonable to our credit card status quo,formulate correct programmes i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a crisis which is developing achievements.Key word: The financial crisis ; credit card market ; risk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目录
引 言................................................................5
一、信用卡的含义及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市场的现状........................7
(一)信用卡的含义................................................7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市场的现状................................7 1.我国信用卡走向普及应用、高速发展的基础条件业已具备...........7 2.我国信用卡发卡量不断飙升,但是也面临“瓶颈”问题.............8 3.我国信用卡使用率低,导致银行盈利少,成本居高不下.............9 4.我国各信用卡发卡银行间同质化竞争激烈.........................9 5.我国信用卡立法不完善,银行自动决策管理的系统化水平滞后......10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信用卡行业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11
(一)我国信用卡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12
(二)“中国流”大趋势将为信用卡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13
(三)扩大内需和加快城镇化进程将成为信用卡大发展的新机遇........14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信用卡行业要应对的各深层次挑战.................15
(一)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适应全球经济和科技的新变化.............15
(二)不断完善个人信用制度,加强征信体系建设,建设信用环境.......16
(三)重视信用卡行业的规划,不断完善信用卡相关法律制度和政策.....16
(四)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和监控...................................17 参考文献.............................................................18 致 谢...............................................................19
引 言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008年在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已经引发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并且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危机目前也在逐步加深。目前中国的净出口由于受到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因素的双重制约而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这对维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快速发展提出了一个严重的挑战。与此同时,尽管国家在2008年提出要增加4万亿的政府支出,但是由于政府支出有时滞效应和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并且政府支出受政府赤字规模的影响而不能无限制的增加等原因,从长期看来通过扩大政府支出来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也不是一个上善之策。在出口受阻、政府支出存在其自身局限性的背景下,中国居民消费的自发增长和民间投资的自发增加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信用卡具备电子货币和消费信贷的双重功能特性,目前,我国的信用卡支付金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我国人均信用卡透支消费额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为了通过增大信用卡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频率来促进居民消费的增加,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在2009年3月23日联合发布的关于信贷结构调整的十条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消费信贷产品创新力度,改进消费信贷业务管理方式„„鼓励加强银商合作,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基础上,推广银行卡使用,提高刷卡效率,促进扩大银行卡消费。
盘点这两年内全球和中国信用卡市场,我们会注意到许多悲观言论的反复出现,诸如美国信用卡危机,坏账率、违约率的持续上升并居高不下,美国信用卡危机会否引发第二波金融危机等等。在我国,针对客户投诉、信用风险抬头、信用卡套现、违法犯罪案件等的银行卡负面报道屡见报端。关于信用卡产业的言论焦点和舆论倾向是问题大于成绩、防范重于发展、规范重于促进。这样的舆论环境有碍信用卡产业的顺畅发展,也不利于信用卡产业争取应有的政策支持。诚然,信用卡产业发展中难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人为放大信用卡的安全问题和风险问题,使信用卡产业发展错失良机。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们有必要拨开重重迷雾,廓清产业发展大局,牢牢把握发展主旋律。
二、文献综述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美国信用卡危机的背景下,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均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信用卡业务的持续稳定发展。但是由于实体经济受金融危机和经济波动的影响,有相当部分持卡人收入水平下降、资产缩水或资金链断裂,影响到持卡人的还款能力,加上信用卡业务规模塑形期形成过程中伴生的种种问题的出现,使得我国信用卡业务的下一步发展和管理模式必须
也必然会产生转变。(尹龙.信用卡业务发展与管理问题[J].中国信用卡.2009(1):15-16)
从国外信用卡发展来看,凡是建立起完善征信体系的国家,持卡人的信用度普遍较高,产业风险普遍较低。因此,国内个人征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将成为信用卡业务的发展重要保障。首先,要继续大力发展政府主导的统一信用信息管理机构,要逐步实现区域联网、全国联网,联网信息应该覆盖金融、财税、公用事业等多个领域其他信息,为准确授信、控制风险提供基本保障;同时,信用信息管理机构的存在,对全民信用观念的普及、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以及信用资源的价值实现,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要建立个人信用信息双向交流机制,既允许金融机构通过征信系统合法查询客户信用资料,满足风险管理的需要,又要求金融机构有义务将客户在本机构的信用情况上传征信系统,以便及时更新客户的信用状况,满足征信系统对信用信息来源的需求。
同时,要大力发展民营征信机构,在个人征信领域引入竞争机制,一方面可以形成合理的市场价格,另一方而能保证征信公司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形成综合性与地方性、行业性征信公司并存的多层次的竞争格局,从而降低征信产品价格,推动信用卡业务的发展。
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两年多了,至今尚未有完结迹象,相反仍在步步深化。由最初的次贷风暴,导致大型核心机构倒闭,掀起金融海啸,引爆系统性金融危机;再通过全球性的信贷紧缩,最终损及实体经济层面,引发目前世界性经济危机。虽然目前再发生核心金融机构诸如雷曼倒闭而引发金融海啸的可能性,由于各国宁愿采取高成本的私有化手段加以挽救而大大减少,但由其他金融工具或金融市场**而加深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却仍然存在。在各种金融工具或市场中,消费信贷尤其是信用卡市场将最有可能再次引发金融风暴或加深金融危机。中国在这样全球性经济萧条的形势下,GDP 增速下滑。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运行面临新的不确定因素,国民经济的不景气对信用卡行业影响很大。诚然,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行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对信用卡行业市场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清形势、合理认识到我国信用卡的现状,制定正确的发展规划、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在危机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发展中更上一层楼。主要方法是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对比法等。
一、信用卡的含义及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市场的现状
(一)信用卡的含义
信用卡(Credit Card)起源于20世纪的美国商品信用领域,在我国,2004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对信用卡的法律解释,明确规定了“信用卡”在我国刑法中的法律定义,即“信用卡”是指由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帐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信用卡一般有广义信用卡和狭义信用卡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为持卡人提供信用证明、消费信贷或持卡人可凭卡购物、消费或享受特定服务的特制卡片均可称为信用卡。广义上的信用卡包括贷记卡、准贷记卡、借记卡及赊账卡等;从狭义上说:信用卡主要是指由金融机构或商业机构发行的贷记卡,即无需预先存款就可“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
根据我国1999年颁布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在我国信用卡按是否向发卡银行交存备用金分为贷记卡、准贷记卡两类。贷记卡是指发卡银行给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额度,持卡人可在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准贷记卡是指持卡人须先按发卡银行要求交存一定金额的备用金,当备用金账户余额不足支付时,可在发卡银行规定的信用额度内透支的信用卡。由于贷记卡是符合国际通用标准意义上的信用卡,所以本文所指的信用卡仅限于贷记卡。
信用卡具有的功能包括:结算功能、消费信贷功能、购汇功能、分期贷款的功能、个人信用报告功能。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市场的现状
1.我国信用卡走向普及应用、高速发展的基础条件业已具备
根据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联的数据,截至 2009 年第三季度末,我国联网商户 147.25 万户,POS 机具 227.34 万台,ATM 19.96 万台。信用卡受理环境的持续改善,有力促进了信用卡的广泛应用。近年来,信用卡发卡机构持续增加,发展速度超过借记卡。信用卡产品创新精彩纷呈,功能不断丰富,服务品质不断提高,现金替代作用日益凸显,国人用卡意识不断增强,逐渐养成用卡习惯,信用卡发卡量、消费交易额、透支规模不断创出新高。信用卡正不断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
2.我国信用卡发卡量不断飙升,但是也面临“瓶颈”问题
目前我国信用卡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但与国外成熟的信用卡市场相比,除了在信用卡发卡数量占一定优势外,持卡人用卡频率,特约商户普及率和持卡消费的比率上都还存在很大差距。事实上,发卡量的竞争是目前我国信用卡市场的最大特色。从2003 年内信用卡起步至今,每年的发卡量均增长80% 以上。央行的统计显示,截至2009 年3 月底,我国信用卡发行量超过1.5亿张,比上一季度多出800多万张,比2008年同期增多约4.5万张,约是2007年一季度发卡量的3倍,持卡人数约1亿,超过半数以上的信用卡持卡人持有一张以上的信用卡。虽然我国信用卡的发卡量在突飞猛进,可是我国信用卡市场却存在着严重的“瓶颈”现象:1.各银行盲目扩大卡量,睡眠卡过多。目前,各大银行都在绞尽脑汁,大力宣传推广自己的信用卡,各种营销策略层出不穷。为了吸引消费者,很多银行都给申办信用卡的客户赠送小礼品。而实际上,很多申办了信用卡的客户并不使用信用卡,而是碍于亲戚朋友的面子,为了帮助亲戚朋友拉升业绩而办卡的。然而,现在一些银行对于未激活使用的信用卡也收取年费,这已屡屡引起质疑甚至纠纷。而大量“睡卡”一边给银行带来资源浪费,一边给客户带来各种损失。据了解,“睡卡”产生的年费会从信用额度里自动扣除,金额不够的将以欠费形式记在账户上。区区年费,可能成为信用记录上的污点不仅以后申办各种贷款或信用卡时遭遇阻碍,还可能背上“不诚信”的污点。2.客户群体定位存在偏颇。在开展信用卡业务的过程中,商业银行继对拥有稳定工作和收入的客户群体展开争夺后,为抢占信用卡市场份额,加大了对高校学生等低收入人群的营销力度。一些发卡银行片面追求高额发卡数量,忽略对信用卡申请人还款能力的实质性审核,为发卡银行面临信用风险埋下了隐患;3.信用卡客户违规使用现象严重。正是由于信用卡发放环节审核不严,加之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导致信用卡违约率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呈上升趋势。2009年3月,上海银监局发布报告称,截至2008年底,上海各持牌信用卡中心不良贷款率为2.42%,同比增长0.76%。据央行2009年6月22日发布的《2009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披露,今年一季度,信用卡逾期六个月未偿信贷总额49.70亿元,同比增加133.1%,占期末应偿信贷总额的3.0%,同比增加0.6%。央行在报告中提醒金融机构“在大力推进信用卡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应警惕信用卡逾期未偿金额持续上升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在信用卡违约率上升的同时,虚拟账户的虚假交易、信用卡恶意套现等违法违规活动也日益增多。
3.我国信用卡使用率低,导致银行盈利少,成本居高不下
信用卡的运营成本很高。它与其它一般消费贷款的显著差异决定了发卡行必须建立独立的资信审核、风险监控、透支催收等一整套严密的业务处理流程和相应的组织机构进行风险防控。建立和维持一个信用卡独立处理系统要上亿甚至几亿元的成本。按国际惯例,信用卡业务发卡 100 万张就能盈利。但在中国市场,一家银行如果没有 300 万张活卡很难盈利。原因是我国发卡行收入主要来自年费、透支利息、手续费及商户回佣,但是:(1).竞争的加剧使银行卡的年费及商户回佣在不断降低,许多信用卡实际上是免年费的。(2).商户普及率还很低,不利信用卡消费。(3).受消费习惯等因素影响,我国持卡消费的频率和消费额都很低,这直接导致发卡行的个人透支利息及手续费等收入微少。据《2008信用卡持卡人研究报告》关于信用卡使用频率的调查,每人每周使用一次或一次以上的有 54.1%,而调查的是活卡比率,若算上睡眠卡那就更低了(如下图)。我国持卡消费额占社会零售总额的比例不过 5%,沿海发达地区也只有 11%,而美国的这一数据为25%。(4).信用卡的睡眠卡数量大。有业内人士透露,至少有 1/4的银行卡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更有不计其数的卡在激活后不久即宣告作废。个别银行发行的信用卡中睡眠卡占比达 60%以上,造成消费市场占有率低,信用卡成本高居不下。
4.我国各信用卡发卡银行间同质化竞争激烈
目前国内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速度很快,竞争非常激烈。但是,我们同时发现这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同质化竞争,具体表现在:产品同质化、营销渠道同质化、营销方式同质化、价格策略同质化、经营战略同质化。
在产品面,我们看到,各家银行都针对高、中、低端市场推出了定位相似的产品。对高端市场各家银行都有白金卡,对大众客群一般都推出有百货联名卡、航空联名卡、卡通主题卡、商旅卡,对低端的潜力客户,各家银行也都不愿放过,例如在校大学生市场,既有招行的“ Young卡”,又有建行的“名校”系列卡,还有交行的青年卡。就连细分市场竞争也十分激烈,例如针对女性,广发有“真情卡”,招行有“瑞丽卡”,中信有“魔力卡”,华夏有“丽人卡”。在如此令郎满目的产品背后,功能和服务确是大致相同的。以最需要差异化体验,功能服务敏感度最高的高端白金卡市场为例,基本上所有的白金卡都推出了免费高尔夫(有次数限制)、免费体检、专享机场贵宾厅、紧急道路救援、高额航意险保障、白金秘书服务的功能,差异仅仅体现在选定服务供应商的不同、免费次数多寡、航意险的金额的高低上。并没有哪家银行的白金卡有绝对优势的功能或者绝对高价值的服务。所以,虽然每个银行都说自己的用卡环境好、刷卡方便、服务好、国际通用,但是在消费者看来,没有差异化功能、定位的产品都是一样的。
在营销渠道面,国内银行基本都采用分支行加信用卡直销渠道为主的经营模式。所不同的是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由于固有的分支行网点较多,往往以分支行渠道为主,而乐于把直销渠道外包以降低成本;股份制商业银行则自营信用卡直销渠道以弥补分支行网点的不足。而对于电话、网络直销渠道,协作单位销售渠道,客户推荐销售等销售渠道投入则非常有限。在营销方式上,“价格战”成了主要的竞争手段,从广告费用到促销礼品费用,众多银行不计效果攀比推广成本,只计数量不顾质量,甚至为了数量放弃质量。从刷卡送礼,到开卡送礼,再到申请送礼,送礼的频次越来越高;从送手机链、钥匙扣,到送公仔、食用油,再到送自行车、音响,礼品的档次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为了更快提升卡量,有的银行对信用卡申请手续一再简化,对申请门槛一再降低。结果就是发卡成本的增长速度比卡量的增长速度还要快,而如此高的成本所带来的客户质量反而是越来越低了。
在价格策略上,虽然年费是信用卡业务发展初期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但在大多数银行信用卡业务尚未盈利的情况下,几乎所有银行都迫不及待的打出了“刷卡免年费”的旗帜。对于另一个主要收入来源—循环信贷的利率,由于我国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所以信用卡循环信贷利率都是跟据国家规定制定的相同利率。其他诸如挂失费、补卡费等业务手续费价格基本也大同小异。在服务支出方面,虽然有些银行的积分规则不尽相同,但各种信用卡产品积分的实际回馈率也是无甚差异的。
造成上述产品、营销渠道、营销方式、价格策略同质化的背后是经营战略的同质化。各家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竞争战略,简单来说都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不惜一切代价同时占据高、中、低端市场份额,最终成为整个市场的主导者。而这种战略所反映的是银行对于自身定位的迷失,事实上只有少数几家银行可能最终主导市场,而在国内银行业竞争不充分的背景下(我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虽发展快,但起步晚,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规模相差悬殊,政府支持力度和政策差异较大,无法构成真正意义上的竞争),这些主导者很有可能来自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尽早在差异化竞争策略上走出新路才可能在将来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5.我国信用卡立法不完善,银行自动决策管理的系统化水平滞后
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建成的征信系统有着较丰富的数据项,并可向商业银行提供征信报告,但由于征信数据使用、个人隐私的保护等方面的立法尚不完善,因此政府部门在数据使用时制定了许多限制性条款,对商业银行及发卡机构的风险管理能
力、信用数据的有效使用造成限制。另外,由于中国信用卡的系统化管理水平较为滞后,大量的授信决策和后端管理政策都是通过人工判断的,导致人为驱动执行在风险管理中占的比重过大。这种人为因素不仅降低了风险管理的效率,增加了操作风险的机会,更为严重的是,降低了信用风险防范的科学性、一致性和统一性。导致许多高风险行为成功躲过风险筛查,比如信用卡申请人利用假资料或过于简单的资料成功在银行开立信用卡;被 A 银行列入黑名单并被法院起诉的人,仍可以申请 B 银行的卡进行诈骗等等。直接导致恶意透支情况严重。在个别银行,恶意透支的余额占透支总额的 40%以上。信用卡配套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带来了一系列的不便。1999 年颁布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是目前信用卡管理的主要参考依据。随着经济的发展,外资银行的进入,银行卡业务自身的发展变化使现行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暴露了许多的弊端,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且目前实施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对银联公司和特约商户等市场参与者的准入条件和权利义务等未做明确的规定,给监管带来不便,也在市场上存在一些不稳定的隐患。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信用卡行业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
本文所谓的后金融危机时期(post financial crisis)是指目前世界经济所处的一段特殊历史时期。从表面上看,这段时期有三个特点:其一,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使得全球经济遭受重创;其二,世界各国政府出于共同的利益成功地合作,联手重拳拯救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渡过了最为困难的时刻,呈现出恢复性复苏的良好迹象;其三,但这种复苏是脆弱的。让我们先看中国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和中国自身调整双重压力之下,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11.4%,而2008年增长率降为9%(其中一至四季度的增长率分别为l0.6%、10.1%、9.7%和6.8%,呈逐季下降态势)。2009年年初经济继续恶化,第一季度的增长率仅为6.1%,但在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作用下,从第二季度起,经济从低谷中缓慢拔起,经济增长率为7.1%,到第三季度,不少经济学家预测经济增长率会攀升到8.5%~9%。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认为,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长加速的进程中,加上去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整体基数较低,第三季度中国经济的同比增速很可能会超过9.0%;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作出的预测较为保守,他预测第三季度中同经济增速会攀升到8.5%-9.0%,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三季度的增幅仅仅为7.7%。上述资料显示,中国经济已开始出现
复苏,但尚未达到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
再看美国。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从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负的0.5%,跌幅创7年来最高,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率为负6.2%;2009年第一季度经济下降5.5%,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率为负1%,但好于负1.5%的预期。2009年9月3日经合组织预期,美国经济将在今年第三、第四季度实现经济正增长。据英国《金融时报》2009年10月29日报道,美国商务部10月2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第三季度GI)P增长率为3.5%,为一年来的首次正增长。经济增长的原因归于美国国内消费支出、住房投资和政府开支的增加。美国政府经济刺激措施对经济的振兴效应开始显现,如“首次购房退税”和“汽车以旧换新”计划等促进了住房、投资和汽车销售。据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统计,经济刺激计划对第三季度实际GDP增长的贡献超过2个百分点。资料显示,美国经济正在走出低谷,显示出企稳回升的迹象。
美国经济止跌反弹将是世界经济最终走出衰退的关键。欧盟经济体、英国和日本也出现了类似的企稳。世界经济已经企稳,已经渡过了最恐慌的阶段,已经止住了下滑的趋势。应该说,这次危机是比1929年危机更大的一次危机,但由于各国都在进行宏观经济学研究,各国的经济政策都很及时有力,我们成功地防止了大萧条的出现。全球经济从崩溃边缘走了出来,金融危机肆意破坏经济的恶劣态势得到了有效控制,全球经济开始出现复苏性增长的时代已经来临,即全球正在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
(一)我国信用卡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 在后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全球金融体系发生的重大变化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初露端倪。其一,随着美国在全球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的进一步下降,以及世界贸易和投资数额的持续扩张,美元国际结算货币的霸主地位、美国金融市场作为全球资源配置中心的地位将受到严重挑战。受这些因素的影响,美国金融体系在全球的地位将会逐渐下降。其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增强。在2009年G20峰会上发表的《领导人声明》中,20国集团领导人同意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至少增加5%,将发展中国家和转轨经济体在世界银行中的投票权至少增加3%。其三,西方发达国家脱离实体经济盲目发展金融业,使得金融业遭受重创。金融危机将使人们看到失去监管的金融市场的破坏力,各国主权投资基金与金融创新会更加谨慎。加强金融监管已成为全球共识,强调金融谨慎发展原则以及回归实体经济已成为一种良性发展之所需。
具体到我国信用卡产业的发展来看,它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信用卡业务在商业银行中尚未成为主要盈利业务,大多数发卡机构的信用卡业务尚处于
投入阶段;信用卡的信用功能尚未充分发挥,信用消费从全社会而言尚处于起步阶段,信用意识尚需进一步深入人心;我国信用卡总量和人均保有量与我国经济总量不相称,各项人均指标远低于国际领先国家,全国人均信用卡拥有量仅 0.13 张,在人均拥有量最高的北京也仅为 1.45 张,西藏、贵州、青海、甘肃等省(市、自治区)的人均拥有量小于 0.04 张。可见中国的信用卡市场仍然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
(二)“中国流”大趋势将为信用卡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发达国家“去工业化”进程在未来几年内有所放缓,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换言之,美国等发达国家正在进一步加快“再工业化”进程,这会引起全球生产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国不可忽视这一势头。因为这个世界已经从发展中国家偏爱贸易保护主义转变到发达国家偏爱贸易保护主义,他们往往对发展中国家的“过于低劣的产品质量和过于低廉的价格”发起进攻以保护他们“去工业化”所付出的代价。但这种在特殊时期的“再工业化”能持续多久,以及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其二,与此相适应,发达国家提高储蓄率和发展中国家提高消费率成为一种发展态势,这也会深刻改变着两大类国家的经济结构和生活习惯。周小川(2009)讨论了改变世界经济不平衡的六大情形,他进一步指出,全球经济再平衡调整可能还有多种多样的情景,并且最后还可能出现某些情景的混合。其三,“新兴市场”(Emerging Markets)在国际上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引起了发达国家以及率先成长的发展中国家的高度关注。中国在产能严重过剩和储蓄率居高不下的情形下,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新兴市场国家身上是一剂解决中国问题的良药。
尽管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西方国家经济和银行业遭受重创,但中国银行业稳健运行,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当前,世界普遍看好中国发展,形成了世界经济竞争格局大逆转,出现了“中国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国 GDP 总量从 1978 年的 0.36 万亿元增加到 2008 年的 30 万亿元人民币(4.2 万亿美元),年均增长 9.8%,跃居为仅次于美国、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占世界 GDP 的比例由 1978 年的 1.8% 上升到 2008 年末的 5.4%。二是私人消费增长迅猛。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以年均 16% 的速度增长,从 2000 年的 3.4 万亿元,增长至 2008 年底的 10.8 万亿元,居民消费支出规模不断扩大,近十年间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翻了一番,从 1997 年的 5800 元上升到 2007 年的 1.18 万元,超出中等收入国家年人均消费 8000 元的平均水平。三是社会资金流动日渐活跃,金融产业发展蒸蒸日上。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
余额由 2000 年的 10 万亿元上升到 2009 年 10 月末的 40 万亿元,平均每年增长 16.5%;新增居民贷款从 5600 亿元,上升到 2009 年 10 月的 9 万亿元,平均增速高达 36%。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由 2000 年的 4.1 亿美元上升至 2007 年底的 8.4 亿美元。近5 年间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平均增速达20%,从 2004 年底的 32 万亿元增至 2009 年三季度末的 75 万亿元,约占世界金融资产总量的 5% ~ 6%。四是商品、劳务的国际流动日益增加,中国已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一股强大而活跃的力量。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由 1978 年的206 亿元增长至 2007 年的 2.2 万亿元,居世界位次由 1978 年的第 29 位跃升到 2007 年的第 3 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也由 0.8%提高到 7.7%。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出入境人员平均每年增长近11%,截至 2007 年末,全国各口岸出入境人员总数 3.45 亿,是 1990 年的 5 倍。以上种种有利因素为中国信用卡产业跻身世界一流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机遇。
(三)扩大内需和加快城镇化进程将成为信用卡大发展的新机遇
后金融危机时代一个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世界经济中的中国元素日益渐浓,因而中国的影响力也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由于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以及快速经济增长,中国在国际经济与政治舞台上的话语权有所提升;一些中国跨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力有所增强,由过去被动参与国际新的劳动分工到正在积极分享国际产品市场的同时,还在更多地整合世界资源。崛起中的中国将对世界经济结构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不过,中国毋须因为踏上国际最高舞台和拥有更高的话语权而沾沾自喜;以中国现有的经济实力而言,宣称对全球经济和国际政治产生重大影响力肯定还为时过早或者还极为困难。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扩大内需是我国应长期坚持的一项国家发展战略 , 既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又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最主要措施之一。2008年底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政府提出了“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措施,2009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此外,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提速,2009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这将有力地加速我国城镇化进程。国家将扩大居民消费和推进城镇化这一政策组合作为“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的重中之重。信用卡是促进消费的主要金融工具之一,同时也是典型的城市银行业务,必将在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推进城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政府的一系列举措也必将为我国信用卡产业带来新一轮加速发展的契
机。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信用卡行业要应对的各深层次挑战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美国信用卡危机的背景下,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均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信用卡业务的持续稳定发展。但是由于实体经济受金融危机和经济波动的影响,有相当部分持卡人收入水平下降、资产缩水或资金链断裂,影响到持卡人的还款能力,加上信用卡业务规模塑形期形成过程中伴生的种种问题的出现,使得我国信用卡业务的下一步发展和管理模式必须也必然会产生转变。
(一)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适应全球经济和科技的新变化
建立低碳社会、发展低碳经济可望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共识,也可能成为全球合作的一个成功典范,“低碳经济”将成为不可忽视的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上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转的划时代潮流。由此不难理解,“低碳经济”可望成为未来全球经济合作的重要领域,“低碳经济”将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很可能成为不可忽视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当前,无论是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强烈需求,还是科学技术内部所积蓄的能量,都正在催生着一场以新能源技术和生命科学重大突破为标志的第四次技术革命。温家宝(2009)总理最近也指出,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正是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推动着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提供了新的增长引擎,使经济重新恢复平衡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谁能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率先复苏并走向繁荣。具体到我国信用卡市场,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理
念,不断寻求金融创新,使信用卡行业的科技含量更加突出,使金融创新不断适应全球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和科技的新变化。
(二)不断完善个人信用制度,加强征信体系建设,建设信用环境
从国外信用卡发展来看,凡是建立起完善征信体系的国家,持卡人的信用度普遍较高,产业风险普遍较低。因此,国内个人征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将成为信用卡业务的发展重要保障。
首先,要继续大力发展政府主导的统一信用信息管理机构,要逐步实现区域联网、全国联网,联网信息应该覆盖金融、财税、公用事业等多个领域。通过该机构,银行可以准确、完整、真实地收集个人信用记录以及与个人信用状况相关的其他信息,为准确授信、控制风险提供基本保障;同时,信用信息管理机构的存在,对全民信用观念的普及、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以及信用资源的价值实现,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要建立个人信用信息双向交流机制,既允许金融机构通过征信系统合法查询客户信用资料,满足风险管理的需要,又要求金融机构有义务将客户在本机构的信用情况上传征信系统,以便及时更新客户的信用状况,满足征信系统对信用信息来源的需求。
同时,要大力发展民营征信机构,在个人征信领域引入竞争机制,一方面可以形成合理的市场价格,另一方而能保证征信公司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形成综合性与地方性、行业性征信公司并存的多层次的竞争格局,从而降低征信产品价格,推动信用卡业务的发展。
在信用信息方面,征信机构不但要采集客户的负面信息也要采集客户的正面信息,从而为银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客户风险等级、提供公平授信服务以有效的支持。
(三)重视信用卡行业的规划,不断完善信用卡相关法律制度和政策 中国银监会一直高度重视信用卡业务监管制度体系的建设,早在银监会成立之初,就已发出《关于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商业银行的银行卡交易密码、持卡人账户信息、交易数据、制卡流程和磁条信息重写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随后,下发了《关于防范信用卡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商业银行的信用卡审批、交易监控、特约商户和外包商管理、POS机具管理、防范套现欺诈行为等提出了详细要求,并通过《关于加强银行卡发卡业务风险管理的通知》、《关于做好网上银行风险管理和服务的通知》、《关于商业银行电话银行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强调商业银行在信用卡资信审核、网上银行和
电话银行的交易安全等方面应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以切实保护持卡人合法权益,并通过新闻媒体、官方网站、公众教育服务区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公众发出风险提示。同时,为进一步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提高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水平,及时处置信用卡犯罪行为,近年来银监会先后发出《关于信用卡套现活跃风险提示的通知》、《关于防范伪卡欺诈风险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卡服务和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细化了信用卡营销、授信、收单、催收、外包、风控等各个业务环节的管理要求。总体来看,信用卡业务的制度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制度规范大多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发布,需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系统化地上升为更加完善的行政规章。
(四)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和监控
要把控制银行卡业务风险的工作贯穿于整个银行卡业务操作过程的各个环节。一方面商业银行自身要依法规范经营,避免或减少业务内部风险;另一方面,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银行卡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不正常的交易或不正当的操作。优化银行卡信贷资产质量,通过采取有效的催收手段,建立配套的催收机制和流程,最大限度地收回逾期欠款和减少损失。加强建立内控制度,健全信用卡风险约束机制,发卡机构在业务操作中对开户,制卡,发卡,授权,挂失,止付,重要凭证及止付信息传递中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理。进一步加强联网建设,发挥银联的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信用卡的通用性、竞争力及效益。加强催收制度的建设,针对欠款客户的逾期期限,采取不同措施和换用不同的人员,辅以奖励机制提高职工的积极性。
总之,信用卡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给广大的持卡人带来的便利和实惠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性,不论是持卡人还是发卡行都面临着这种风险,所以对于风险的防范,不单单是金融机构的事情,持卡人要保护好自己的信用卡信息,珍惜个人信用,风险防范首先从自身做起,另外,期待法律法规的逐渐完善,社会各方面一起建设良好的用卡环境。
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新特点及我国信用卡市场的的现状,我们应该抓住新的机遇,迎接新的挑战,不断完善我国的信用卡市场,努力使我国经济实现平稳增长。
参考文献
[1]徐志宏.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2]张清芳.加快银行卡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J].中国信用卡,2005,8.[3]张可.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和措施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6.[4]尹龙.信用卡业务发展与管理问题[J].中国信用卡.2009(1):15-16.[5]李禹桥,李小北.中国信用卡发展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09(14):37-38.[6]杨筱燕.信用卡业务高速发展下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金融管理与研究,2009(2):48-50.[7]罗得志.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研究[EB/OL].国研网,2008-05.[8]虞月君,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模式「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9]秦艳梅.金融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10]崔丽.我国信用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18-20.[11]赵 刚: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7
致
谢
第三篇:岷县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岷县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做交流,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岷县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简要介绍一下近年来,特别是近一年来我县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经济建设的成绩;其次是当前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主要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十二五规划、西部大开发等方面展开;第三部分是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和面临的挑战;最后一部分是在挑战中把握发展的机遇,主要从我县经济社会的实际出发提出一些对策建议。有不当之处还请在座的各位批评指正。
一、近年来岷县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县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三个顺应、三个遵循”的原则,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全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社会政治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经济社会步入了较快发展的阶段。2009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3.65亿元,增长1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5亿元,增长67.8%;工业增加值1.7亿元,增长14.5%;国有及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8377万元,增长12%;大口径财政收入8109万元,增长32.9%,一般预算收入4743万元,增长36.4%;财政支出8.46亿元,增长39.1%;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亿元,增长1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152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2238元,增长12.6%;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8.43万人,贫困面下降到19.38%。全县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平稳健康较快发展的态势。总结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项目建设成效显著。2006年至今,我县通过发改渠道共争取到国家投资4.24亿元,共计167项,其中,农口项目47个,10038.77万元;城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项目61项,16668万元,社会发展项目56项,11206.7万元;另外,争取到以工代赈专项资金2494万元,易地搬迁项目资金2060.9万元。这些项目的实施为我县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今年,全县共确定县级领导及部门(乡镇)实施责任制项目205项,争取责任制项目147项,论证责任制项目128项。通过项目拉动,据初步统计,截止8月份,全县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3亿元,同比增长91.6%。全县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10项,签约资金3.25亿元,到位资金1.41亿元;续建招商引资项目13项,到位资金2.11亿元。总到位资金3.52亿元,同比增长101%。
二是特色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中药材产业方面:近年来,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25万亩左右,“十一五”期间建成当归GAP基地1万亩,落实集中连片育苗基地23个。不断扩大饮片加工规模,申报了甘肃道地药材炮制加工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制定中药材饮片加工标准,逐步使饮片加工尽快走上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路子;岷阳、梅川、茶埠三 个乡镇的标准化中药材饮片加工园区建设已完成征地、规划,正在进行整地工作;康达、惠利、永康泰、腾达4户中药材加工企业GMP认证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同时,狠抓了中国当归城、梅川两个中药材专业市场建设,不断加强与全国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的联络。草畜产业方面:岷山红三叶、岷山猫尾草等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达到了8万亩左右,建立了7个燕麦新品种(系)区试点,在北部乡镇种植地膜全株玉米800多亩。16个规模养殖小区已全部开工建设,建成暖棚圈舍431座。马铃薯产业方面:按照“以马铃薯一级良种繁育和以菜用型、专用型商品薯生产为主”的目标定位,马铃薯种植稳定在30万亩左右,年调运马铃薯良种5100吨,建成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集中扩繁示范基地5个;马铃薯贮藏库建设项目已完成选址、规划等前期工作。设施农业方面:及时制定了《关于加快全县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和《岷县2010年食用菌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将发展设施农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举措。全县设施农业面积累计达到2873亩,其中:日光温室793亩、塑料大棚2052亩、食用菌棚28亩。旅游业开发方面:按照《岷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人文古迹旅游和自然生态旅游。积极推介“岷州会议”纪念馆、“中国花儿之乡”、二郎山“中国花儿传承基地”、狼渡湿地草原AA级景区、“神农百草园”生态休闲度假公园、双燕—沙金生态旅游区、扎角风景区等旅游项目。大力保护县内藏传佛教寺院等文化遗产,岷县传统竹编技艺等5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清水乡清 水村铜铝铸造等6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巴当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三是工业经济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县认真落实全市“工业发展十大行动计划”,努力培育特色优势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水电矿产开发、商贸集散地和旅游避暑胜地三大基地,不断壮大以中药材为主的农产品加工、水电产业开发、矿产开发、建筑建材生产、地方特色食品生产五大工业体系。重点实施、谋划了定西市循环经济园区岷县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方正草业公司岷山红三叶异黄酮提取及废渣循环利用项目已、康达公司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当归有效成分项目、岷县草春堂美容保健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乡草依当归养颜系列化妆品扩建项目、岷海制药公司旧车间改造、年产2000吨中药材提取物及干燥生产线建设、切片生产线以及仓库建设项目、龙望台水电站、冰桥湾水电站、闾井花岗岩板材加工厂二期建设项目、天昊黄金公司日处理2000吨矿石技术改造项目、双喜食品公司年产100万公斤点心生产线、“漫漫”清真点心生产线和“山里人”土特产生产线建设项目。
同时,我们按照“一区多园”的思路,将岷县工业园区和定西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岷县示范区机构合并,挂岷县工业园区牌子,下设岷县西川工业园、岷县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岷县中药材物流园(中国当归城)、闾井建材工业园;目前,已委托兰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按照“一区四园”的思路正在编制总体规划。四是城镇建设不断加快。按照“甘肃南部道地中药材生产、现代制药、商贸重镇、旅游避暑胜地、山水园林城市”的定位,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编《县城总体规划》,同时各类详规、专项规划、村镇规划和中心村规划的编制工作也相继开展。8个建制镇已有7个镇完成了总体规划编制评审工作,正在进行建设性详规编制,其他乡镇小城镇规划、中心村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正在委托设计院进行编制。开工建设了迭藏河风情线、箭营体育公园、人民公园、陈家崖洮河大桥、城区垃圾处理等45个重点城建工程。
五是扶贫开发成效显著。继续坚持“一体两翼”扶贫开发战略,以参与式扶贫为主线,全面完成了中寨镇塔沟村等9个整村推进参与式扶贫项目;启动了中寨镇出扎村等10个整村推进项目。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和“统一规划、分户建设”的原则,将50户以上的集中建房点与整村推进、易地搬迁、农村危旧房改造、灾后重建等项目有机整合起来,确定实施梅川镇市级试点镇,蒲麻镇井滩村、梅川镇杏林村、寺沟乡八步川村、西寨镇冷地村等4个县级试点村和各乡镇确定的18个乡级试点村。18个乡级试点村正在围绕中药材、草畜、马铃薯等特色产业开发,大力实施中药材加工、劳务输出等增收项目,努力改善村容村貌,成效明显。
二、当前岷县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国家宏观政策给我县带来的发展机遇
一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 若干意见》给我县带来重要发展机遇。今年五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甘肃发展的实际出发,总共47条,涵盖了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提出支持甘肃加快发展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了甘肃加快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重点。《意见》印发后,县上多次组织各部门、乡镇召开会议,并结合当前正在进行的“十二五” 规划编制工作,共提出了落实国办意见项目755项,共涉及46个部门,总投资966.7亿元,按投资分1亿元以上项目165项,5000万元至1亿元项目127项,1000万元至5000万元项目348项,1000万元以下项目115项。按投资领域分:基础设施181项, 416.8亿元,特色产业开发150项,86.6亿元,工业建设和商贸流通140项, 132.7亿元,城镇建设56项,100.5亿元,社会事业发展123项,88.8亿元,生态环境建设55项,82.6亿元。这些项目涵盖了我县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强化了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重点突出了发展的薄弱环节,将今后五到十年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可预见性和可调控性,通过项目建设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劲,这些项目的提出对我县今后五年甚至十年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是实施第二个十年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未来十年国家将加大西部大开发力度,在各项政策措施上将进一步加强对西部地区的倾斜也将对我县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2009年12月9日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提出深入推进西 部大开发,实施第二个十年开发规划,加大对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扶持力度。今后再新开工一批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并开展西部城市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试点。同时,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做好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工作,这将有利于我县围绕第二个十年西部大开发规划在以工代赈、易地扶贫、城镇基础设施和基础服务以及产业转移等方面争取更多的资金和项目。
三是“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将进一步明确我县未来五年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布局和重要举措。“十二五”时期是岷县夯实基础、产业提升、蓄势转型、整体推进、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的关键时期。我县“十二五”规划编制涉及48个单位和职能部门,规划包括中药材、马铃薯、草畜、水电、矿产、旅游、设施农业、劳务等8个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和46个相关行业发展规划。“十二五”规划着眼于岷县的长远发展,提出了未来五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发展目标、产业导向以及主要措施。围绕稳定解决温饱进而向小康迈进这一总体奋斗目标,以构建特色产业新格局为目标,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以转变增长方式为手段,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委 “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动”的区域发展战略,并结合贯彻落实国务院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发展的意见,提出 了十二五期间我县设施的项目571项,总投资557.7亿元,包涵了中医药产业、草畜产业、工业和工业平台建设、商贸服务业等31个行业门类,这些项目将成为我县“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主要支撑。
四是宏观经济调节政策进一步加大在民生领域和重点行业的支持力度。第一是财政政策将突出实施重点。在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今后重点将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增加对“三农”、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等方面和中小企业、居民消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第二是货币政策将加强针对性。在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着重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加大信贷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支持,并严格控制对高能耗、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第三是消费政策将突出扩大内需。在继续实施家电、汽车、农机、节能产品等优惠政策的同时,将加大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社会优抚对象待遇水平,以及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切实增强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第四是投资政策将突出适度增长。总体上看,未来几年中央基本建设投资将维持今年的水平,新增投资保持在6000亿元左右,并继续向“三农”、保障性安居工程、教育卫生等民生领域倾斜,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向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等 方面倾斜。
(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给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推力
一是兰渝铁路的建成将对我县商贸、物流业的发展产业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兰渝铁路建成通车以后,周边县区的工业、农业、草畜产品将通过212线、306省道、岷礼公路、岷代公路汇集到岷县车站输出,届时岷县车站将成为重要的农副产品、中药材、草畜产品、矿产输出基地,年输出量将达到800万吨以上。同时,我县位于四区八县的几何中心,周边县区如卓尼、临潭、迭部、宕昌等县区所需的建材、石油、煤炭以及日常消费品都通过岷县输入,兰渝铁路建成后,岷县火车站将承担岷县及周边县区所需工业原料、生活消费品的运输及周转重任,从这个意义上讲,岷县车站将成为岷县甚至甘肃南部重要的物流集散中心地。因此县上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和兰渝铁路动工修建的大好时机,积极打造甘肃南部特色经济强县,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计划投资3.2亿元、占地面积850亩的岷县物流园区建设项目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位于岷阳镇南川村,属于公铁联运模式。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甘肃南部货运系统的主要枢纽,除承担岷县自身货物储运外,还可以辐射到周边县区的货物储运。将有利于将传统的储运企业转变为现代物流企业,促进现代物流产业的形成,提高物流社会化程度,为企业优化物流系统提供市场环境;有利于岷县提高客货运输服务水平和组织能力,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更好地为我县经济发展服务。
二是兰海高速岷县段工程即将开工建设将对我县未来几年内建材行业、服务行业、劳务等产生推动作用。
三、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
经济总量小、结构层次低,基础设施落后,工业附加值低,项目建设进度缓慢,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城市化水平低,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处在低层次和低水平阶段,和周边县区竞争日益加剧等是我县今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利严重制约着岷县区位优势的充分发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城镇服务功能不完善、服务水平低又严重制约了我县作为甘肃南部重要商贸集散中心地的功能发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抗风险能力较低,阻碍着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容忽视。一是项目建设进度不平衡,部分项目进展缓慢。二是固定资产投资欠账大。总体来看,上半年以来各单位固定资产完成水平较低,特别是个别部门和单位实施项目已完成或进入扫尾阶段,但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一直未上报,严重影响我县固定资产投资投资在全市的总体水平。三是项目前期工作不扎实。这个问题是目前我们争取国家投资的最大最严重的制约问题。国家安排中央投资,要求项目必须完成可研或初设审批,完成规划许可、土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配套资金承诺等前期手续,但是有些单位或者业主单位申报的项目不是缺这就是缺那,到国家安排资金时还 补不齐前期手续,白白失去了国家和省上安排资金的机会。目前,正是申报2011年中央投资计划的关键时刻,从申报情况看,前期工作普遍不完备,资料和附件不齐全,甚至个别单位对项目申报不够积极、主动,应付交差。四是项目管理比较混乱。在通过平时对项目督查和验收时发现个别项目在建设时没有按照项目建设“四制”的要求来实施和管理项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项目建设资料不齐;
2、资金管理混乱;
3、随意更改建设内容;
4、项目虽然建成,但存在的问题很多,迟迟不能通过省市验收。这些方面的存在对我在今后的项目争取上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三)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多,整改进度缓慢,特别是部分突出问题的整改至今没有落实。经统计,共发现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1131个,其中招投标方面存在的问题最为突出,共有75个;没有环境影响评价的60个;没有工程规划的61个;没有土地审批书的52个;存在未批先建问题有31个;“黑名单”企业未查询的有42个;勘察、设计未招标的有56个项目;没有签订廉政合同的60个; 工程规划审批方面存在的问题61个,安全费用使用无依据的51个;未建立防止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机制的59个;帐务方面存在各类问题73个;其他问题450个。截至目前,已经整改的问题有821个,还剩310个问题没有整改或正在整改。经归类,主要有:(1)未办理环境影响评价书的有部分乡镇卫生院等项目;(2)土地未审批的有计划生育服务站业务楼、部分乡镇文化站项目、岷县人民法院 审判法庭综合楼、岷县中医院住院部大楼、乡镇兽医站建设项目、基层法庭等项目;(3)勘察、设计未招标有计划生育服务站业务楼、“岷州会议”纪念馆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基层法庭、岷县人民法院审判法庭综合楼、县委党校教学楼、岷县人民医院门诊医技楼项目、岷县中医院住院部大楼、岷县岷阳镇道路及排水工程、岷县公安局看守所等项目;(4)安全费用使用无依据的有部分乡镇文化站、岷县人民法院审判法庭综合楼、岷县人民医院门诊医技楼项目、岷县人民医院门急诊综合大楼、岷县中医院住院部大楼、岷山小区廉租住房建设项目等项目;(5)未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机制的有岷县计划生育服务站业务楼、部分乡镇文化站、“岷州会议”纪念馆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岷县人民医院门诊医技楼和门急诊综合大楼、岷山小区廉租住房建设项目、岷县熙盛嘉苑1号廉租住房、岷县春天家园廉租住房建设项目、岷县公安局看守所工程等项目;(6)“黑名单”企业未查询的有岷县计划生育服务站业务楼、部分乡镇文化站、基层法庭、岷县人民法院审判法庭综合楼、岷县人民医院门诊医技楼项目、地震灾后农村公路恢复项目(9条)、岷县熙盛嘉苑1号廉租住房、岷县春天家园廉租住房建设项目等项目;(7)招投标不规范的有岷县康达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超临界提取当归有效成分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岷县熙盛嘉苑1号廉租住房、地震灾后农村公路恢复项目(9条)、岷县中医院住院部大楼、岷县人民医院门急诊综合大楼、岷县人民医院门诊医技楼项目、基层法庭等项目。
(四)企业发展面临诸多瓶颈,特别是一些产业化龙头企业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企业作为重要的经济主体,承担着社会生产,吸纳就业等重要社会职能,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者,而我县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层次低,对我县经济增长的贡献微乎其微,表现在产品附加值低,市场化程度不高等方面,大多数工业产品为初级工业品,产品科技含量低,利润空间小,市场竞争力弱,从而影响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从县域经济发展的意义上来讲,企业对我县农业产业化、工业经济规模化、吸纳就业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究其原因,我县企业面临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金缺乏,这是企业发展受到制约的最基本因素,一方面是企业自筹资金不足,融资能力差,另一方面是受金融机构贷款审批权限、企业信用等级和信用担保体系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县工业企业面临的“贷款难”问题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有效地解决,流动资金特别是生产性流动资金缺乏,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和发展壮大具有重大影响。二是技术缺乏,一方面受资金缺乏的影响,企业引进技术存在困难,另一方面是即使引进到技术,也受到人才匮乏等因素的影响,技术的效能等不到充分的发挥。三是人才匮乏,一方面是技术人才的匮乏,另一方面是管理人才的匮乏,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一些企业找一个得力的办公室主任都是一件难事,更不要说能招聘到那些懂技术、懂管理、懂经营的高级人才。四是缺乏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战略意识。我县的很多企业有生产作坊化、管理家族化发展迹象,企业不能主动开 拓市场、扩展业务,从而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
(五)城市规模小、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规模小、配套设施不够完备,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功能设臵不能满足城市生活和经济活动的需求,同时,城市管理落后,城市交通秩序混乱,治安环境也不容乐观,严重影响着正常的城市生活。
区域发展不平衡,大多数小城镇规划滞后,小城镇建设进度迟缓,东山区开发步伐缓慢,新农村建设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特别是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导致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直接影响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六)周边县区在近几年内发展迅速,给我县带来巨大竞争压力。特别是“近年来,周边县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和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特色优势产业蓬勃发展,县域工业体系不断壮大,以临近的漳县和宕昌县为例,在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大有赶超我县的趋势,在旅游产业开发等方面已经走在我县的前列。因此,我县面临着的竞争压力比以往要显得更为紧迫和巨大。
四、在挑战中把握发展的机遇
在明晰机遇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当前面临的各种困难、问题和挑战,要进一步理清发展的思路,明确发展的方向,切实解决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迎难而上,勇于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充分发挥我县地理位臵优越、特色资源丰富等发展优势,推动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阶段我们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科学合理地做好各类规划的编制工作。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和区域经济的特点,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以“十二五”规划为契机,切实做好我县县城建设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中药材等重点产业(行业)发展规划,注重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注重城镇、小城镇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划分,注重产业的区域布局和对我县经济发展意义巨大的重大项目的遴选。
(二)着眼于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狠抓项目建设工作。始终把项目建设工作摆在加快发展的首要位臵,通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促进项目建设上水平、上台阶。一是高起点谋划项目。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和投资重点,围绕全县资源状况、基础条件、产业开发、民生改善等方面,积极论证谋划一批项目。围绕中药材、草畜、马铃薯、水电、矿产等产业开发,谋划一批工业项目和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围绕农民增收,谋划一批扶贫攻坚项目和农业产业化项目;围绕改善城乡发展条件,谋划一批城镇建设项目和交通、水利骨干项目;围绕生态环境建设,谋划一批小流域综合治理、林业建设、牧区节水灌溉、田间道路、草场改良、旅游休闲、土地开发整理等项目。二是尽全力争取项目。抢抓国家继续实行“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机遇,重点围绕县级领导争取责任制项目、部门(乡镇)争取责任制项目、已上报的国务院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已上报省市发改委待批的项目抓好争取工作。三是按进度实施项目。继续实行县级领导和部门抓重点项目责任制,以县级领 导实施责任制项目和部门(乡镇)实施责任制项目为重点,认真抓好各类项目建设,确保续建项目完成建设任务,新建项目全部开工建设,达到进度要求。四是规范化管理项目。要强化项目建设领导责任制,确保在项目争取上实现大的突破。继续建立健全项目督查、通报、问责机制,进一步加大监管及督查力度,确保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三)贯彻落实好《国务院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意见》。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继续谋划充实国务院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意见重点项目,对已上报的项目进行跟踪衔接,确保有更多的项目被省市纳入相关规划,为“十二五”及未来十年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基础。
(四)开发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发展和壮大我县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农业方面:要在中药材、洋芋、草业的种植、加工、贸易上下功夫,通过扩大和规范GAP基地建设、引进和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企业对农业的带动能力,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水电产业方面:通过洮河梯级水电站建设和洮河支流小水电建设,力争早日形成洮河水电产业集群,同时也要积极推进水电资源的全面利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重点实施鹿峰金矿二期技改、闾井花岗岩板材加工、兰岷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扩建、马坞、锁龙、禾驮三大金矿等项目,是矿产资源得到合理开发,提升其对全县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值。同时要注重对物流、旅游等新兴产业的开发和扶持,重点实施当归城物流 中心、南川物流园区建设项目;积极推介以闾井狼渡滩湿地草原,双燕、马坞沙金自然风光为主生态旅游和以“岷州会议”纪念馆为主的红色旅游资源,进一步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同时,紧紧抓住省内外游客到九寨沟、腊子口、官鹅沟景点旅游岷县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住宿餐饮服务业,促进旅游综合收入的增加,以期早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强镇容村貌整治,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紧紧抓住国家投资向农村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倾斜的难得机遇,大力加强农田基建、小流域综合治理、乡村道路、小型水利、人畜饮水、农电线路延伸等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夯实农村发展基础,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加大劳动力培训和输转力度,坚持以培训促输转,将劳务输出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建设为主线,以产业化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培训为着力点,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优先将梅川、闾井两镇建设成为甘肃南部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特色突出、影响面广的示范小城镇。深入开展以“一池三清四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使村庄“脏、乱、差”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实现道路、水路畅通,村庄、院落清洁,圈舍、厕所卫生。
(六)以构建和谐岷县为目标,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 展。要全面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逐步扩大高中教育,提高高中教育质量,稳步发展职业教育。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改善城乡特别是农村卫生医疗条件;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一步加强医疗救治体系、卫生服务监督执法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以及疾病监测和预防水平。积极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不断提高农村广电覆盖率。挖掘、整理、保护、利用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博物馆、图书馆配套设施、岷洮花儿研究中心等项目建设为依托,以“花儿旅游文化艺术节”和“中国当归节”为载体,不断推进全县文化艺术事业健康发展。
第四篇:大数据时代国家审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大数据时代国家审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信息迅猛发展的今天,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时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均面临着巨大的变革。而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不可缺乏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审计信息化的建设和数据应用必然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趋势。
一、大数据概述
(一)大数据时代背景
何为大数据呢?所谓大数据(Big Data)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以适应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而大数据的概念的提出主要来源于信息技术的发展。1966年摩尔定律的提出,为大数据现象的提出奠定了基础。2011 年 5 月,全球信息存储资讯领导者——易安信(EMC)正式提出了大数据的概念。
(二)大数据在国家审计中的重要地位
2012 年,国务院提出,我们应当全面提高电子政务服务能力,引导政府相关业务运用逐渐向云计算模式进行转变。为切实落实这一意见,预防电子政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风险,审计署于同年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引导审计部门研究并建立一系列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来对电子政务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价。2015年9月,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系统部署大数据发展工作。《纲要》明确,推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在未来5至10年打造精准治理、多方协作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建立运行平稳、安全高效的经济运行新机制,构建以人为本、惠及全民的民生服务新体系,开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驱动新格局,培育高端智能、新兴繁荣的产业发展新生态。《纲要》部署三方面主要任务。
一要加快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推动资源整合,提升治理能力。大力推动政府部门数据共享,稳步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统筹规划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宏观调控科学化,推动政府治理精准化,推进商事服务便捷化,促进安全保障高效化,加快民生服务普惠化。二要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培育新兴业态,助力经济转型。发展大数据在工业、新兴产业、农业农村等行业领域应用,推动大数据发展与科研创新有机结合,推进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形成大数据产品体系,完善大数据产业链。三要强化安全保障,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健康发展。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安全支撑。
此外,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我国在经济、文化、医疗、政治等方面有了较快的发展,相关记录统计数据也同样快速增长,政府审计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而审计必须依托数据来进行。如果审计人员对信息技术一窍不通,那么审计工作将进入“进不了门,看不了帐”的尴尬境地。
在信息化时代和大数据背景下,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促使国家机关审计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重视审计的信息化建设。
二、大数据时代下审计信息化的机遇
(一)国家审计的目标与特点对信息化的要求
国家审计的目标就是推动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实现国家“良治”,这是政府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免疫系统”决定的。国家审计的法定性、独立性、强制性、权威性和综合性等特点,要求审计信息数据资料的选取更为广泛。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国内掀起了一阵新的研究狂潮,大数据时代对会计、审计领域带来怎样的挑战,各方应当如何应对已成为新的议题。国内学术界针对大数据的研究很多,针对政府审计的研究也很多,但是关于大数据时代对政府审计带来怎样的挑战以及机遇对却并没有相关成熟的研究。
同时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对电子政务的发展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审计对象内容全覆盖的新要求让国家审计也面临着来自审计主体、审计手段、审计风险等方面的挑战。
(二)大数据对审计信息化的机遇
1.推动了审计技术的变革
大数据中的“大”不仅仅表现为其数据量的庞大,同时其数据的搜集、存储、维护和共享等任务都极具挑战性。而审计数据的来源较为广泛,多线域,数据格式不一,存储方式不同。传统的数据管理技术已无法满足信息化庞大的数据,审计人员面对如此庞大的数据,急需解决大数据存储、分析以及运用的技术。因此大数据推动了国家审计的技术的变革,促进了政府审计的信息化建设进程。
2.丰富了政府审计的管理方式
云计算是一种新业务,主要负责将集群计算能力由互联网向内部、外部使用者提供服务,是传统信息领域和通信领域技术的进步,商业模式的转变共同带来的结果。大数据时代,云计算已应用于国民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云计算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构建模式,政府部门和各企业之间构建了各自的数据中心
云计算脱离了传统模式,只要按照彼此的管理要求,提出满足需求的数据信息,然后使用高速高效的互联网进行传输,就能够获取便捷高效的云服务,从而推动政府各部门与企业都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上。那么,云计算的实现原理不是通过由传统的本地计算机来对需求进行计算然后完成,而是通过互联网来完成数据需求的计算,提供数据服务。因此,国家审计技术也必须要不断地进行更新,以保证审计的时代性。
三、大数据时代政府审计工作面临的挑战
大数据对政府审计工作的挑战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审计技术、审计平台以及审计人员等。
(一)大数据对政府审计技术的挑战
首先,在大数据时代,物联网的发展使得数据之间的共享日益频繁。而政府审计数据又具有一定的保密性,但是大数据的数据较为冗杂,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政府审计对大数据的监管技术的要求较高。具体包括:首先,数据储存,为了完成在成本和能耗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达到可靠性较高的目标,一般要依靠重新配置冗余并加之云计算技术的帮助,在储存的时候要将数据分类,删除同类重复数据,减少数据的存储量,然后添加标签便于日后对数据进行抽查或检验;其次,数据处理,数据处理非常复杂,这种复杂性不仅是指数据样本自身,同时更是包含多重空间、多重结构以及多重实体间的一种交互的动态情况,这些情况很难通过传统的方法对其进行描述或分析,处理难度大大增加,也更加复杂,因而需要利用相互之间的关联来对语义进行分析得出易于理解的内容;最后,结果可视,使用这些工具得出的结果属于计算机语言,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审计人员来说,其结果是晦涩难懂的。然而要使结果更直观,更容易理解和分析,就需要通过审计软件和审计技术将审计结果可视化,而以目前的审计技术还不能够达到所需要求。
因此,对审计大数据的安全监管存在着巨大的问题,对审计技术的安全防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大数据的日渐庞大,审计技术需要及时更新审计技术,加强对审计大数据的安全管理;修补技术漏洞,不断完善审计技术。
(二)大数据对政府审计平台的挑战
1.政务管理模式的新发展
电子政务,是政府政务管理部门运用现代化信息搜集、传播技术、互联网通讯技术将政府对政务的管理与服务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归集,通过互联网对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进行重新的组合和分配,优化资源,全面有效地为公众提供高效、透明和优质的服务。通过电子政务可以实现能够为公众提供更多的高效透明的信息和实质性的服务。
电子政务体系的健康高效有秩序的发展同样给国家审计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对于政府审计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平台,电子政务建设可能脱离政府的管理体制,因而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的时候也许无法发现电子政务发挥的作用,也有可能不适应传统的管理体制,产生“电子浪费”影响审计资源的分配,新的信息孤岛也可能因此而产生。
2.云审计的新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审计技术不断更新,但是在方法和技术方面,其实质仍是现代审计,即仅提高了当时审计工作的效率。而大数据的出现,当前的审计已不能够满足审计工作的要求。同时,云计算的管理模式逐渐应用到了审计大数据中,云审计逐渐走进审计人员的视线。云审计是一种运用云计算技术并通过互联网完成的模式,审计人员通过运用储存在“云”端的各种数据与资源,更科学更有效地进行审计的过程,即云审计即为将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国家审计的一种新模式。在大数据时代,云审计的优势明显,更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最终将在审计管理、审计方式等方面实现根本性的变革。
(三)大数据对政府审计人员的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伴随大数据、互联网+的时代来临,审计数据日益庞大,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审计人员自身的审计信息技术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在云计算方面,由于时代的发展,云审计终将成为开展国家审计的趋势,而云计算技术又是云审计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之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传统审计理论基础,同时也要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理论基础。因此,大数据时代的审计人员要求具备非常过硬的专业能力。大数据时代的审计人员不仅要掌握与审计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在信息技术方面具有较强的认知。就目前的现状看来,审计人员虽具备较为完善的审计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能力,但是对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等知识的认识和掌握较为欠缺,兼顾审计专业知识和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专业人员更是少之又少,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社会对大数据时代审计的需求,现有的审计队伍中信息化审计人才急缺。
在大数据的收集方面,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突破了传统审计的结构方式。传统的审计中的数据主要是以结构化数据为主,使用数据库来储存结构化的数据,根据分析的需要对数据建设数据仓库,从而进行多维度多内涵的操作,并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深度地获取信息。而在大数据时代,数据主要是以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为主,审计人员对这种类型的数据不太了解,传统的存储无法满足需要,如何对大数据进行搜集将是审计人员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同时大数据的收集也要遵守一定的法律法规,大数据的安全防护需要有相关的法治机制为依据和相关的技术作为保障。
大数据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较高,急需复合型人才。同时,对在职的审计人员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除了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外,还需提高自身的数据处理能力、云计算技术能力等。
因此,大数据时代对国家审计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同时要求审计机关培养分析大数据的能力,发现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与薄弱环节,为完善国家治理提出相关建议。
第五篇:中国文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前言: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化这柄双刃剑面前,中国的传统文化承受着它狂风暴雨般的洗礼。在这场文化较量中,对于我们这个一向以自己五千年文明历史而自豪的中华民族,必须认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措施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什么是软实力
在分析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时,通常将之分为有形力量与无形力量,或硬实力与软实力;硬实力是指支配性实力,包括基本资源(如土地面积、人口、自然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等而软实力则分为国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认同的程度和参与国际机构的程度等。相比之下,硬实力较易理解,而软实力就复杂一些。软实力概括为导向力、吸引力和效仿力,是一种同化式的实力--一个国家思想的吸引力和政治导向的能力。
“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软实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内容:一是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三是外交政策的道义和正当性。四是处理国家间关系时的亲和力。五是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吸引力。六是对国际规范、国际标准和国际机制的导向、制定和控制能力。七是国际舆论对一国国际形象的赞赏和认可程度。其中,文化软实力,指一国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中国目前的文化软实力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孔子文化号召力,当然也包括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符号影响力。目前,中国的软实力不是最强的,最强的时候在宋代。
综上所述,硬实力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软实力所指的就是精神力量,包括政治力、文化力、外交力等软要素。两者既紧密联系,又互相区别。它们不是简单的加减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和协调。硬实力是软实力的有形载体、物化,而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无形延伸。在当前全球化浪潮、信息革命和网络时代的大潮下,硬实力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软实力则具有超强的扩张性和传导性,超越时空,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国家文化软实力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十七大明确提出“文化软实力”概念,并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这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中华民族的综合国力、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不断提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力量的同时,大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首先,提高文化软实力是促进国家发展进步、振兴中华民族的客观要求。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饱经沧桑而不倒、历经磨难而不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悠久的民族精神。古往今来,每一个伟大民族都有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更是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深深熔铸在每一个民族的血脉之中,它始终是民族发展和国家振兴的巨大精神力量。
其次,提高文化软实力是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包括经济实力、技术实力、国防实力,同时还包括民族凝聚力、道德感召力、舆论引导力等等,这种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也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要想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尽快提高文化软实力,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
再次,提高文化软实力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在当今社会,文化已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文化的进步反映着社会的文明进步,文化的发展推动着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所要实现的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我们所要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既需要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也需要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如今,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全社会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与之相比,我国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相差很远,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也还不完全相适应。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文化建设的力度,不断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形势与政策
三、面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攻势,我们应如何迎接挑战
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我们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开阔发展思路,加大发展投入,壮大发展规模,拓宽发展途径,切实提高文化发展力,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精心谋划。当前,提高文化软实力主要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突出民族特色,强化核心地位
“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一个民族的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象征,同军事、经济、科技等硬实力一样,都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要坚持我们自己的文化发展原则,坚持我们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民族优秀文化,这应该是全球化背景下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一步。2.吸收外来文化,做到兼容并蓄
西方文化中有些东西的确值得我们学习。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已经不断地调整自己,使自己适应全球化发展,并且通过自身经济、政治体制改革,让自己在这个利弊兼有的全球化过程中能够力争上游。[13]当然不仅经济、政治体制要变,我们的思想文化观念也要变,我们的传统文化面对文化全球化这个趋势更要变,但这个变不是说丧失其个性,而是在保持自身积极因素的同时,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点和特长,最终实现自己对自己的否定,并又回到自身,是一个全新的自己,中国传统文化只有以那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对待外来文化,自身才能有所发展。3.积极创新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江泽民曾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同样道理,创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灵魂。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要坚持创新的原则,就要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充分体现时代性,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创造性地发展自身。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才能适应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才能在全球化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一个民族的文化要振兴,这个民族首先要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充满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建构一个有利于传统文化发展的环境。当然,要重树这种自尊心、自信心,我们就要首先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面对各种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我们传统文化要以崭新的姿态去平等独立地参与到全球化过程去。4.进行传统教育,提高传统素质
文化的复兴关键在人,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民族现代化的决定因素。我们应当通过国民教育,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扎根于传统文化中的人,使他们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具有开放的胸襟和现代的思维方式,这样才可能将我们古老的文化带到世界面前,带来传统文化的复兴。[15]还要培养他们拥有足够的现代意识和目光继续吸收外来文化的新成果,以繁荣自己的文化传统。5.输出传统文化,共建和谐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深厚悠久,反映着中国人特有的智慧,具有与西方文化不同的形态和内涵,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其中许多合理的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内容具有积极意义,它在解决一系列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此,我们在与各国交往中,应大力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扩大我们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使处于不同价值观支配下的西方日渐增加对东方文化的理解,并且通过扩大和提升我们自己的文化精神领域,使各国人民都有机会有渠道领略中国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我们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鼓励各种文明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倡导各种文明相互包容、求同存异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最终实现世界和谐。
总之,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我们要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以更深刻的认识、更开阔的思路和更得力的措施,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切实把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先进文化,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首先,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发展起重大作用。我们必须从 中国文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形势与政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高度,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极端重要性。先进文化是健康的科学的向上的,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推动社会前进的文化。是否拥有先进文化,是否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决定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的素质、能力和兴衰。
其次,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但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吸取世界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是关系广大发展中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关于文化建设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的深刻揭示,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体现了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
再次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对人类的作用,可能超越军事、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乃至民族与国家。“一个人的思想风貌、精神境界、道德情操、认识水平、智慧程度、创新能力,一个民族的灵魂与脊梁,一个社会的秩序、公正和良知,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进取精神,一个时代的变革力量、开拓勇气、知识积储和道德素养等,都是文化及其作用所形成的后果,都是文化用自己神秘而万能的雕刀所精心雕塑出来的精神形象,道德形象,智慧形象与文明形象,都是文化的造化与赐予。”我们应当以全球化为背景和观照,加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与责任心,在与不同文化和文明的交流对话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大。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中华民族文化对于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起着重要的纽带和基础作用。继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继承、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着重论述了民族精神问题,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同时,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前沿,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全球化是当今人类社会不容置疑的客观大势,作为理性的民族主义,只有主动地参与到这一进程中去,并保持清醒的文化自觉,才会发挥积极的作用,才会有光明的未来。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政策和理论框架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政策: 十五大报告第七部分、十六大报告第六部分
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十七大报告
十七届六中全会《》 2>理论框架:
(一)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三)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四)努力探索新方式新方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五)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