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府出钱办了一所公立学校
信力建:谁能拿国家的教育品牌去与资本合作?现在是政府出钱办了一所公立学校,公立学校又办了一所民办学校,这在法理上是很有问题的。
张铁明:谁有权力把国有资产拿来进入市场,就是国资办。如果政府专门有一个国资的部门来管理教育这块的国有资产,我觉得是可以的。然后成立一个相应的国有资产的风险投资实体,拿这个资产去办教育。如某所学校荒废的校园,或某名校的无形资产都可以办学校。这样就会产生了一种国有资产进入市场变成股份制并监督市场运作,就不存在资产流失了。有监督,有收益,有股权。所以我觉得名校办民校第一最好只限于品牌介入。
第二就是采取股份制或民办公助方式来办校。
第三要明确这种方式只能吸纳民间的资本参加,而不是民间的资金。有这样的约束,就可以避免很多学校根本没钱只收学费就运作的问题。学生的钱是资金而不是资本。这样腐败就很难了,因为有资本的介入就有了监督。
还有一种方式是投资公司来运作国有资产,可以委托办校的公办方参与管理,输出一些管理的经验和软资产。这样就透明了,有一部分是管理上的收入,是正常的。所以整个收入要有国资来透明管理,并且把整个收益返回到教育里面去,特别是对弱势群体教育的支持和贫困生资助等等。
信力建:还有就是名校办民校带来的风险问题。名校办民校假如将来被诉讼的话,公办学校如何面对风险?任何商业活动都是有风险的。现在也有名校办的民校倒闭的实例。
张铁明:办民校就是进市场。要进市场,一定要强化市场风险意识。现在包括很多公办学校的校长对办民校是没有考虑到风险的,就算考虑到也觉得不是他本人在承担。这个是不对的,毫无疑问作为法人代表必须承担相应的风险。所以这种风险意识缺乏也是现在大家一哄而上办民校现象的很重要的原因。如果举办者没有风险意识,政府考虑时没有风险意识的话,最终承担风险的就是政府和学生两个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