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精神疾病患者连某诉4家单位医疗侵权赔偿案
【关键词】精神疾病;医疗侵权;责任认定
【中图分类号】d91
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06)03—0167—03
目前,由于精神病人病情的复杂性及管理的特殊
性,涉及的医疗纠纷诉讼案例日渐增多。本案是一位
精神疾病患者诉4家单位的医疗侵权、误诊、误治案
例,身份特殊,现予以报告。
诊疗经过
患者连某,男性,1962年生,未婚,退休士官,198
1年入伍,1986年转为志愿兵。1993年5月回家探亲
时,因宅基地问题与某乡政府发生纠纷.后本人称有
病,要求就医,在其家属的陪同下,住进某市精神病
【作者简介】杨向东(1966一),男,汉族,陕西渭南市人,大学学历,精神科副主任医师。专业方向:精神科临床、精神医学与法。tel: +86—
913—4366619:e—mail:yxdhuashan@sina.com
· l68 ·
院。入院诊断:(1)脑器质性精神障碍;(2)癔病性精神
障碍。经住院治疗,于同年7月出院,出院诊断为癔病
性精神障碍?出院日志注明:“最后未确诊,回部队确
诊”。
1994年5月,连某再次回家探亲,又因宅基地问
题与某乡政府发生矛盾,毁坏公共财物,后被某乡政
府请派出所出警制止。由于连某当时情绪激动又有外
伤,随后被乡政府有关人员送往某县医院治疗。县医
院病历载明:患者胡言乱语。不时大声喊叫,左眼外侧
一弓字形外伤,清创缝合后.以“狂暴性精神病”于次
日转入某市精神病医院。入院诊断:癔病性精神障碍、左眼外伤、视网膜震荡。经治疗,病情稳定,于同年6
月出院。
1994年6月.因某种原因部队委托某省级精神卫
生中心对连某作有无精神病的鉴定。该中心鉴定报告
认定:曾患继发性癫痫。目前精神状态正常。
1995年7月,因宅基地问题连某再次与某乡政府
发生冲突,加之当时连左腿浮肿。其家人及本人多次
找某县民政局请求为其治疗。根据优抚政策。某县民
政局于当年12月联系某解放军医院(精神科)为连治
疗,并请连之弟陪伴。入院诊断:(1)癔病;(2)癫痫所
致精神障碍;(3)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左侧)。住院二十
余天,精神症状明显好转。但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左侧)
不属于该科业务范围,经连与某县民政局协商,1996
年1月出院,出院诊断:(1)癫痫大发作;(2)脑器质性
精神病;(3)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左侧)。出院后,患者又
以家庭困难为由多次找该县民政局,请求为其治疗。
1996年1月,经协商,某县民政局派人将连送往
某优抚精神病医院。该医院根据患者既往治疗情况及
现状,诊断为:(1)继发性癫痫;(2)癫痫样精神障碍。住
院2月余,连自认为病好了,要求出院,医院随于3月
份下医嘱渐停药,3日后患者又出现精神异常,易激
惹,持刀伤人未遂,自知力缺乏,情绪激动,话多,有被
害妄想。医院又恢复治疗方案,这期间连曾癫痫发作
3次,精神异常多次发作。连之弟曾来院探视,未提任何
异议,后一直在医院作康复治疗,家里也未来人探视。
1999年7月,连之弟再次前来探视,并以母亲病重为
由,要求回家,经该院同意,并告知某县民政局后,同意
请假15天,请连之弟签字并特别告知:患者在院外发生
任何问题与医院无关,请按时返院等事宜。回家之后,连
因转业问题四处上访,经地方与部队多次协商,2002年
6月给其办理退休,自此以后享受退休士官待遇。
2003年7月,连某认为,自1994年以来,由于
4被告长达6年的侵权行为和错误诊断、治疗,给自己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6年第13卷(第3期)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痛苦,为了维护自己的权
益.随将上述4单位告上法院,要求:(1)4被告赔偿经
济损失210 600元。并互负连带责任;(2)诉讼费用由
被告承担。
原、被告双方诉辩
原告的诉称:1994年5月,身为现役军人的原告
回家探亲时,因宅基问题与某乡政府发生纠纷。被其
工作人员打伤.后又以患精神病为由,擅自将连送往
某市精神病医院强迫治疗,该院在未经详细检查的情
况下,就错误诊断原告患有精神障碍,致使原告接受
错误治疗28天。1994年6月,某省级精神卫生中心司
法鉴定原告精神状态正常,于是原告多次给某乡政
府、某县民政局反映。请求对某乡政府侵权行为予以
处理,但某县民政局在接到原告的反映后
第二篇:柴某等诉村医高某医疗损害赔偿案
【关键词】医疗纠纷;急诊;急救
【中图分类号】d919.4;r541.
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05)01一ooo4—0
5案 情
2003年2月16日凌晨2时许,原告柴某之夫杜
某感觉胸部疼痛,在原告柴某、杜江峰的陪同下,前往
某市某村卫生室并由被告高某诊
治,经被告高某诊断
杜某所患急性心肌梗塞,被告高某按病情况给杜某舌
下硝酸甘油2片、救心丸10粒,后又一次性肌注度冷
丁50 mg、利多卡因100 mg,2、3分钟后,杜某心脏停
止跳动,经抢救无效死亡。原告以被告诊断有误为由
诉至法院要求被告承担杜某死亡后给原告造成的损
失。从就诊到死亡,前后共十余分钟。
一审判决
一、双方争议
原告柴某等诉称,2003年农历正月16日,凌晨
1时30分左右.原告柴某之夫杜某感觉胸部疼痛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去被告诊所就诊,到被告诊所后,被告让杜
某躺在床上翻起杜的眼睑看了看,递给杜一粒白色药
片,让杜压于舌头下面含化,被告人杜注射了5毫升的白色药液,打完针后,杜的脸色速变,身体剧烈抽搐,约四、五分钟后死亡,从杜某到被告诊所看病至杜死之
后,被告一直未对原告等讲杜患的什么病,其用的什么
药,被告的行为剥夺了原告的知情权,客观上也导致了
杜的死亡,故被告应对杜某的死亡承担民事责任,其依
法应向三原告支付杜某的丧葬费5 00o元及精神抚慰
金72414元,从而以维护原告合法权益。
被告高某辩称,2003年2月16日凌晨2时许,杜某的妻子和儿子将杜扶到诊所就诊,来时杜某胸前
剧痛,大汗淋漓,呼吸急促,经检查为急性心肌梗塞,立即予以施治,数分钟后,患者心跳停止,在此过程中
答辩人无任何过错行为,也不应承担任何责任。
二、法院判决
经审理查明,2003年2月16日凌晨2时许,原
告柴某之夫杜某感觉胸部疼痛,在家人的陪同下,前
往某市某村卫生室并由被告高某诊治,将被告高某诊
断杜某所患急性心肌梗塞,被告高某按病情给杜某舌
下含硝酸甘油2片,肌注杜冷丁(50mg),二三分钟后
杜某心脏停止跳动,经抢救无效死亡,原告以被告诊
治有误为由诉至法院要求被告承担杜某死之后给原
告造成的损失。
本院认为,原告柴某之夫因病去某村卫生室让高
某为其诊治,经治疗无效死亡,以上事实清楚。由于没
有经医疗部门确定医疗事故责任,因此,原告要求被
告承担丧葬费5 000元及精神抚慰金72 414元的诉
讼请求,本院无法支持。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
诉讼法》第64条第1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讼证
据若干规定》第4条第8项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原
告的诉讼请求。受理费40元,由原告负担。
二审判决
一、患方上诉理由
1.原判认定事实不清。原判认定“经被告高某诊
断杜某所患急性心肌梗塞”明显错误,从一审时被上
诉人提供的证据不能证明杜某能确诊为急性心肌梗
塞:另原判没有对被上诉人主观上是否存在过错,是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5年第12卷(第1期)
否具有合法行医资格及采取的医疗措施是否违反卫
生法律、法规等事实做出认定。
2.原判以“没有经医疗部门确定医疗事故责任”
为由,驳回上诉人的诉讼请求,显属适用法律错误。根
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46第之规定:发生医疗事
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
事事诉讼,因此,医疗事故责任鉴定并非前置程序。
3.~审判决结果不公正,不合法。依《民事诉讼证
据若干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
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
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而被上诉人所举证据并
不能完成举证责任,更不能证明其主观上无过错,而
一审判决以此驳回上诉人的诉讼请求显失公正 综
上,请求二审法院查明事实,依法改判被上诉人承担
侵权责任
二、医方答辩意见
杜某突患病来我所诊疗,我根据其病情诊为急性
心急梗塞且尽力治疗,并无任何过错,故对上诉人的上诉请求应予驳回。
三、法院判决
2003年2月16日凌晨2时许,原告柴某之夫杜
某感觉胸部疼痛,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某市某村卫
生室并由被告高某诊治,治疗过程中.高某给杜某舌
下含硝酸甘油2片、救心丸1o粒,后又一次性肌注度
冷丁50 mg、利多卡因
mg,2、3分钟后,杜某心脏
停止跳动,经抢救无效死亡。后双方对杜的死因均未
提出异议
另查明:某村卫生室系高某个体经营,该卫生室
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2002年山西省居民平均
生活费为4 123.o1元/年,晋劳社养[2002]310号丧葬
费标准为2000元。
本院认为:上
诉人柴某之夫杜某到被上诉人高某
经营的个体诊所就诊,双方之间形成医患关系。杜某
在高某为其诊断过程中死亡,由于未进行医疗事故鉴
定,没有确定为医疗事故,所以本案应属非医疗事故
侵害的医疗侵权赔偿纠纷。在杜某死亡原因不明的情
况下,双方都应预见到可能发生医疗事故或事件,积
极查明死因,明确责任,妥善处理纠纷。依《医疗事故
处理条例》第14条第2款之规定,发生导致患者死亡的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
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而被上诉人未履行其报告义
务。致死丧失鉴定条件,死亡原因无法查清,故对本案
纠纷应负有主要责任.上诉人在杜某死亡原因不明的· 5 ·
情况下,亦应在杜死亡后48小时内提出尸检.而未提
出,也负有次要责任。关于上诉人主张的精神损害抚
慰金,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
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条之规定,之人死亡的.死
亡赔偿金实属精神损害抚慰金.对死亡赔偿金的数额
参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有关标准计算:对于死
者丧葬费,参照山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晋
劳社养[20021310号通知标准计算。综上,依照《中华
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第119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53条第1款第3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撤销某市人民法院(2003)河民初字第289号
民事判决:
二、被上诉人高某赔偿上诉人精神损害抚慰金及
杜某丧葬费总计43 230.1元的60%,计为25 938.06
兀。
评议与讨论
孙东东(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卫生法专家):
本案二审判决存在一些值得讨论的问题。审判中
法官将本案的案由确定为“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医疗侵权赔偿纠纷”是恰当的,因为没有经过医疗
事故技术鉴定.没有判定该医疗争议是否属于医疗事
故,当事人有权选择以医疗事故以外的医疗侵权纠纷
作为诉讼案由。但是,法院在判决中,自己陷入了一个
逻辑怪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4条规定:发生医
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
部门报告: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
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1)导
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2)导
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3)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即只有发生了“医疗事故”、“重大医疗过失
行为”.才需要向卫生行政机关报告,并非只要发生死
人的后果就要报告。如果医院死人就需要报告,那么
每天卫生行政机关要接到多少报告,这是可想而知的。本案审判中也已经确认没有经过医疗事故鉴定,不考虑医疗事故的问题。但是最终法院在判决中又适
用了“医疗事故”的条款,即《条例》第14条。这是一个
明显的逻辑错误。
综合本例的有限医疗资料,患者就诊过程非常短
暂,提供的患者信息也非常少,在这样的情况下,急诊
医师做出“急性心急梗塞”的诊断,并予“舌下含硝酸
甘油2片、救心丸1o粒,后又~ 次性肌注度冷丁5o
· 6 ·
mg、利多卡因100 mg”,这样的处置和诊断并无不当,即使在大医院.也只能如此。在大医院急诊,患有心肌
梗塞的患者死于做检查的过程中也是常见的事情,在缺乏进一步辅助检查资料支持的基础上,医师的临床
处置并无不当
再有就是鉴定启动问题.法院认定本案由于不做
鉴定难以明确死因。但是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法
官有根据案件情况自行启动鉴定的权利,这属于法官的不作为。
综上,我个人认为本案二审存在事实认定不清,适用法律不当的缺陷。
沈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教授,心内科专家):
根据本案提供的情况.死者杜某因胸痛前往被告
高某处救治,当时患者表现为“胸前剧痛,大汗淋漓,呼吸急促”。按乡村卫生室所具备的医疗技术水平和
条件,被告做出“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是与当时患者的病情相符合的,采取含服“硝酸甘油救心丸”,注射
“杜冷丁、利多卡因”等救治措施也是适当的。此后,杜
某脸色骤变,身体剧烈抽搐,约四五分钟死亡。从症状
分析,十分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致命性室颤的临床
表现。据统计,心肌梗死早期室颤发生率约18%,室颤
如不及时行电转复,死亡率为100%,心肌梗死现场死
亡也多由室颤而导致。故杜某死亡是由致命性急症所
致。但原被告双方均未提及病情骤变后,被告是否采
取心肺复苏措施,如实施复苏后不治身亡,整个诊疗
过程中被告不存在医疗过失行为。
法院判决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从
本案二审判决结果看,核心是事实不清,涉及专业问
题,应当注重专家对事实本质的判定,真正做到依据
科学,裁决公正。
马军(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审判员,主
要从事医疗纠纷案件审判):
本人提出以下3方面的意见,予以探讨。
第一,法院审理何种法律关系。《最高人民法院民
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规定了两种与医疗行为有关的案由,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和医疗服务合同纠
纷。但在实践中由于医疗事故概念界定的争议和长期
以来医疗事故一直由医疗行政部门认定和处理,故对
基于侵权提起的诉讼,法院审判实践中常有用人身损
害赔偿、医疗损害赔偿、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的案由,一
般则以医疗事故损害赔偿来定该类医患侵权诉讼的案由。案由的认定直接关系到法院对该案审理法律关
系范围的认定,对此应当结合案情予以分析。本案中,法律与医学杂志2005年第12卷(第1期)
一审受理时没有医疗事故或医疗过错方面的鉴定,但
并不意味着不存在医疗事故或医疗过错.在该案中医
疗行为是否有过错是重要的待查事实,依据证据规则
对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定,应当由医疗机构举证或申请
鉴定,也可以由法院依职权委托鉴定,在确认是否存
在医疗事故或医疗过错后,再确定该案的判决案由。
第二,医疗行为鉴定或举证责任分配不可缺少。
查明事实是法院做出判决的前提.通常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证据充分,事实可以查清;第二种情况
是双方陈述不一致,通过双方举证难以确认事实。在第一种情况下,法院可以依据查明的事实做出判决;
在第二种情况下,法院则依据证据责任分配的规定,让负有举证义务的一方当事人举证和承担因举证不
能的败诉风险。本案审理中,没有委托鉴定部门对医
疗行为进行鉴定,属于没有查清医疗行为是否具有过
错这一事实。笔者认为除非在委托鉴定时,鉴定机构
认为鉴定时机已过不足以鉴定.否则应当进行鉴定,通过鉴定结论判断分析医疗行为是否具有过错和是
否与医疗机构的行为具有因果关系;在不进行鉴定的情况下,应当告知负有申请鉴定的义务一方,在其不
申请鉴定时判决其承担举证不能责任,在其拒不申请
鉴定的情况下,法院可依职权鉴定,也可以因负有举
证责任一方的举证不能而判决其承担败诉责任。本案
中对死亡原因负有举证责任的应当是医疗机构.因为
患者在医疗机构治疗后死亡,医疗机构实施了医疗行
为,诊断的病因、治疗方法手段、抢救措施、死亡原因
均应由医疗机构举证证明。
第三,适用法律问题。医疗事故纠纷处理可以参
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认定法律关系和适用法律
上应当统一.但该案中已认定为非医疗事故的医疗侵
权案件,却又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存在法律逻
辑上的矛盾。另外。《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属于行政法
规,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参照适用其中属于
民事规范部分 而避免适用行政规范,本案二审引用的报告制度,就属于行政规范部分,报告制度如有问
题引起的是行政处理,而不是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依
据。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
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明确规定“条例施
行后发生的医疗事故引起的医疗赔偿纠纷,诉到法院的,参照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因医疗事故以外的原
因引起的其他医疗赔偿纠纷,适用民法通则的规定”,该案二审既然认定为非医疗事故的医疗侵权案件.则
属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医疗赔偿纠纷.不
应再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审理,而应适用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5年第12卷(第1期)
民法通则的规定。
法院审理医疗侵权案件,属于民事审判,其审理的是医疗行为,而非交通行为,两个不同的领域中,相
关权利义务均不一样,即使同一法律中,也不能错误
引用不同的规范。如果法院考虑到医疗行为的特殊性
而适用特别性规定,应当适用国务院、卫生部与《道路
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同级别的医疗方面法规,法院却
要参照行政部门针对交通事故处理而制定的《道路交
通事故处理办法》,属于适用法律不当。
何铁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医务处副处
长,法学硕士.卫生法专家):
第一,本例诊断上是否存在问题,处置是否合适?
从“胸部疼痛”的症状到“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诊断
到相应的用药构成了本案医方的思维线索。或者根据
描述,还可以看出医方采取的措施应为急诊急救状态的临时性处置。因为这些药物的作用都属于扩管、止
痛的对症处理。一方面,还没有更多证据显示,患者出
现了心肌梗塞,无论是相应的症状和体征以及有关的辅助检查结果;另一方面,也没有证据显示,患者的心
肌梗塞发生了严重的进展.由于大面积梗死影响到心
功能或者合并/并发严重的心律失常,导致死亡。
所以,单纯从上述处理上看,医方还不构成误诊
误治,但是,还没有更多证据支持他们的一系列诊断
治疗的原因。同时,误诊误治本身并不能构成对医方的指控,而是要明确“过错”.直白地说,就是做了不该
做的,没做应该做的。从诊断到处置,有没有明显表现
为过错呢?从公布的材料上看是没有。所以医方的处
置可以说是“表见”适当的。
第二,法律适用是否得当?二审法院先后引用了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4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
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条及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二审法院的法律适用实际
上和前述一样,存在着法律适用的一致性问题。但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
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及《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就
会存在法律冲突。
第三,二审法院判决医院承担主要责任的理由是
没有及时履行报告义务,违反《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4条的规定,法院的认定是否合理。假设医院违反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4条规定,医院所应承担的是行政责任。其次,医院的报告对象是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原因是存在重大医疗过失或者医疗事故争议.然
而前者尚未认定,后者尚未发生。报告目的是卫生行
政部门对重大医疗过失或者医疗事故争议的“知情”.
· 一7 ·
也许也有调查、核实、认定、处理的作用,但是,这些可
能的作用并不能“致使丧失鉴定条件,死亡原因无法查
清”。
第四,本例中,谁对死者的死亡原因负有举证责
任?举证责任倒置的要求明确,医方就医疗过程的无
过错和过错与损害间的因果关系负举证责任。那么,“死亡”在此是一个什么问题呢?逻辑上看,应当是“损
害”。那“死亡原因”就是对“损害”的确认。在医疗过程
中,有理由对“死亡原因”进行确定,可能来自客观证
据,也可能来自推理。问题就出在来自推理的这一部
分,还有就是连推理依据不足的部分。
就现行法律看,实际上还没有明确划分这其中的举证责任。现实操作中,有沿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
则,有对“举证责任倒置”进行扩大解释的方式 其间
确实有待进一步规范。
张宝珠(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法律顾问处主
任,律师.卫生法学专家):
第一.关于案由。本案案由依法应当是医疗事故
损害赔偿纠纷而不是因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医疗侵权损害赔偿纠纷,更不是知情权纠纷。医
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和医疗侵权损害赔偿纠纷
案件是医疗纠纷案件中两个审判规则不完全相同的案由,尽管他们都属于侵权案件,具有完全相同的侵
害人身权民事责任构成,但案件性质不同,适用法律
不同,具体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争议的事实主张不同,举证责任均不同,因此明确医疗纠纷案件案由是医疗
纠纷审判的关键。本案中,原审确定本案案由是医疗
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是正确的。但二审擅自改变案由为
“因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医疗侵权纠纷”
是错误的.一是违反案由法定原则:二是擅自改变一
审原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上诉人具体的上诉请求,也
未在判决书中说明“以外的原因”是什么原因,这个原
因侵害了上诉人的什么权利。违反了民事诉讼“不告
不理”的基本原则,曲解了有关司法解释的立法精神。
第二,关于法律适用。《条例》14条是为医疗机构
设定的对发生医疗事故或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向卫生
行政部门报告的义务性规范。医疗机构违反规定应当
承担的是《条例》第56条规定的行政责任,而不是法
院裁判当事人承担民事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依据。同
时,二审法院认定“未履行报告义务,致使丧失鉴定条
件,死亡原因无法查清,应负主要责任。”报告不是鉴
定的前提条件,二者之间没有事实因果关系和法律因
果关系。
第三,认定事实与判决结果前后矛盾。判决认定
· 8 ·
“双方对杜死因未提出异议”,没有异议就是对死因的一致认同。那么.双方一致认同的死因是什么呢?这是
本案争议的焦点.而判决书恰恰没有说明。被上诉人的事实主张是医疗无任何过错.专家也认为,上诉人的诊疗行为符合诊疗常规.不存在过失行为。说明患
者死亡就是病死结果.而不是损害结果.医疗行为与
损害结果之间没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如果是这个意
义上的“双方对死因没有异议”.据此判决赔偿当然是
错误的.否则.就是认定事实不清。如果认定死因是由
· 医事法律·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5年第12卷(第1期)
非法医疗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双方无异议”的话,依据《条例》第14条判决也是错误的。因为医疗机构
报告义务是卫生行政义务.该义务是否履行与死亡之
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不构成死因。根据《条例》第ll
条、18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义务告知病
人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未明确医疗机构负
有告知尸检义务.是否告知尸检与死亡之间也不存在因果关系,不构成死因。
总之.本判决实属适用法律错误。
第三篇:某产妇生产肢体缺如儿后诉某医疗机构医疗损害赔偿案
【关键词】新生儿;发育畸形;赔偿
【中图分类号】d9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05)03—0167—0
3事情经过
产妇张某某自2002年2月7 ft(妊娠17周)至
2002年5月24日在某市医院进行产前检查(据事后
了解,此前产妇在外院进行过产前检查。
具体诊疗情
况不详)。此期间,产妇先后于2月7日、3月12日(妊
娠31周)、4月15日(妊娠36周)、5月11日(妊娠40
周)、5月24日(妊娠42周)共分5次在该院接受了b
超检查,5次检查结果皆提示孕妇为宫内晚期妊娠。其
中2月7日超声报告提示胎儿结构未见异常:3月1
2日及4月15日超声报告记录:因胎儿体位关系及胎周较大,胎儿肢体显示不满意.余胎儿结构未见明显异
常;5月l1日和5月24日超声报告提示:因胎儿月份
较大及体位关系。肢体结构无法完整显示。余胎儿结
构未见异常。5月31日。产妇在医院行剖腹产手术。分
娩出一左上肢缺如的女婴。
家属于2003年5月16 ft向某区人民法院起诉.
要求某市医院承担赔偿责任。8月22日,该法院依法
向某市医学会委托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但原告认
为本例属于医疗差错,无需进行鉴定。l1月7日该医
学会做出终止鉴定的决定。一审法院于2003年l1月
22日做出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判决。原告不服提出上
诉。二审法院于2004年9月31日做出撤销一审法院
判决、判令医院给付患方55万余元的判决。
医学检查材料摘要
一、某市对孕妇张某某产前保健经过
某市医院在2002年2月7日给该孕妇建立产前
保健档案,5月24日行最后一次产前检查。前后共进
行12次产前检查,2次普通b超检查,3次彩超检查。
第一次彩超于2月7日(孕27—1周),第一次b超于
3月l1日(孕31+2周)。5月31日,产妇在医院行剖腹
产手术,分娩出一左上肢缺如的女婴。
二、某市医院超生检查报告
2002—03—12 根据bpd、fl、hc、ac综合估计孕
周28w6d;胎儿颈后方见“u”形压迹,颈后方两侧见
脐带回声.因胎儿体位关系及胎周较大,胎儿肢体显
示不满意。余胎儿结构未见异常。超声印象:宫内晚期
妊娠,脐带绕颈(一周),超声孕龄小于实际孕龄。建
议:结合临床
2002—04—15 宫底体后壁部分左侧壁.胎盘i~ⅱ
级,厚度3.1cm;胎儿颈后方见“u”形压迹,颈后方两侧
见脐带回声,因胎儿体位关系及胎周较大。胎儿肢体
显示不满意,余胎儿结构未见异常。超声印象:宫内晚
期妊娠.脐带绕颈一周。
三、某市医院彩超检查报告
2002-02-07 胎儿颈后方未见“u”“w”形压迹。胎
儿结构未见异常。cdfi:胎儿颈部未见脐血流环绕.脐
血流通畅。胎儿心内未探及异常血流信号。根据胎儿
目前大小.超声孕龄约24周。超声印象:宫内晚期妊
娠,超声胎龄小于实际孕龄。
2002-o5一ll 胎儿颈后方见“u”形压迹.颈后方两
侧见脐带回声,因胎儿体位关系及胎周较大。肢体结
构无法完整显示,余胎儿结构未见异常。cdfi:胎儿颈
部见脐血流环绕一周,脐血流通畅。超声印象:宫内晚
期妊娠,脐带绕颈二周。
2002—05—24 胎儿颈后方见“u”形压迹.颈后方两
侧见脐带回声,因胎儿体位关系及胎周较大。肢体结
构无法完整显示。余胎儿结构未见异常。cdfi:胎儿颈
部见脐血流环绕一周,脐血流通畅。超声印象:宫内晚
期妊娠。脐带绕颈一周。
法院诉讼及判决一、一审诉讼
2003年5月16日,张某某以医院“未尽特殊注意
义务,产前检查诊断未发现胎儿肢体明显畸形.未告
知并提出终止妊娠的建议导致分娩畸形儿.属明显误
诊,妨碍了优生优育,侵犯健康生育权”为由,向法院
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医院承担原告医疗费、精神
损害抚慰金等合计人民币16万余元.并根据鉴定机
构对新生儿伤残程度支付残疾生活补助费及生活自
助费。诉讼中,医院申请对本例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
定,法院依法委托某市医学会进行鉴定。后由于原告
· 168 ·
方认为本例属医疗差错,无需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故
医学会终止了本次鉴定。
2003年1 1月22日。法院对本案做出了一审判
决。认为:“医生对产妇提出终止妊娠的医学建议,
第四篇:富士宝家用电器有限公司诉家乐仕电器有限公司专利侵权及侵犯商业秘密纠纷案
原告:广东省南海市富士宝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陆社本,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余利强,广东省南海市富士宝家用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韩晓东,广东省佛山市东城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广东省南海市家乐仕电器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潘应明,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肖文聪,广东省南海市丰源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吴帮基,国家专利复审委员会退休干部。
原告广东省南海市富士宝家用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士宝公司)因与被告广东省南海市家乐仕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家乐仕公司)发生专利侵权及侵犯商业秘密纠纷,向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原告诉称:被告利用我公司的商业秘密,向我公司的销售网络中销售其仿冒我公司专利生产的电热开水瓶,侵犯了我公司的专利权和商业秘密。请求判令被告停止侵权,销毁侵权产品、半成品及模具;赔偿损失200万元;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承担本案的全部费用。被告辩称:
1、我公司拥有自己的专利。该专利与原告的专利既不相同也不近似,不构成对原告专利的侵权。
2、原告的专利是抄袭他人的产品和已有技术得来的,已被多人向国家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撤销请求,其中包括我公司。现在,国家专利局正在对原告的专利进行审查,法院应当中止审理本案。
3、原告的销售网络在其每个产品的保修卡上均可以找到,是公开的。原告的诉讼请求无理,应当驳回。
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
1996年8月12日,原告富士宝公司向国家专利局提出外观设计专利申请,1997年5月14日被公告,5月21日被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专利公报载明的专利保护范围是:本专利主视图所表示的电热开水瓶外观设计为直立式。上部的储水瓶外形为透明的头盔形,通过透明储水瓶可见到内有一圆柱形净化器,净化器后面竖立一条圆管状的排气管。从储水瓶前部与圆柱形的瓶体上端是半圆弧状的凸檐,凸檐上有两个小圆形保温、加热指示灯,下面有一心形的出水开关;从立体图看瓶体正面,两侧向内凹的曲面,瓶底下部有一条平行线,底前有一凸出的三个半圆弧形花瓣式的接水盘,其内为竖条图案;后视图可看到储水瓶上部心形盖子的形状,盖子边缘有4个长方孔,底座上面右侧设计了竖向长条状的电源开关和电源接线孔;右视图所表示的瓶体置于储水瓶的凸檐即“头盔”帽檐的后边,凸檐的整体形状为近似帽檐状,檐尖略低,与瓶体形成60度角,表面可见到指示灯,底座与接水盘连为一体。被告家乐仕公司生产的电热开水瓶与原告富士宝公司的外观设计专利相比较:
1、被控产品与专利产品为同一类。
2、被控产品的储水瓶与专利产品的储水瓶均是头盔形的透明体,两者的视觉形状近似。
3、被控产品瓶体的形状与专利产品的瓶体形状相近似。
4、被控产品的瓶体凸檐设计与专利产品的瓶体凸檐设计相近似。
5、中间指示灯的设计位置相近似。二者区别在于:
1、被控产品的顶部为非透明材料制作的水盖;接水盘、净化器、出水开关与专利产品不同。
2、被控产品的瓶体有装饰图,专利产品的瓶体没有装饰图。经征求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后,法院依法委托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专家委员会对于两种是否相同或近似的问题进行了技术鉴定,结论是:家乐仕公司生产的G D 601、G D 602电热开水瓶与富士宝公司963084275外观设计专利相近似。
原告富士宝公司多年来投入资金、人力和物力,通过采用一系列的营销、奖销、回扣等方法,在全国各地建立了沈阳天虹电器经销部、北京天河物资供应站、山东淄博联华百货站等83个一级经销单位;北京怀柔县百货大楼、北京房山县商业大楼等500个二级销售网点,形成了一个较大规模的销售网络。富士宝公司对上述经营信息采取了相应的保密措施,包括对知悉公司销售网络的销售人员经常进行保密教育,明确保密义务,并制订员工手册,注明
“对公司的业务秘密、技术资料以及工作会议记录等均视为商业秘密,不得向外泄漏,违者受到严肃处理”。富士宝公司的专利产品1996年的销售额是1亿元,1997年为6831万元。被告家乐仕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潘应明于1991年任富士宝公司的销售员,1995年任销售部经理,1997年6月辞职离开富士宝公司。潘应明辞职前,已向工商行政部门申请注册了家乐仕公司。同年7月,家乐仕公司向国家专利局提出电热开水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8月开始生产G D 601、G D 602电热开水瓶,10月投放市场。经佛山市会计师事务所对家乐仕公司的财务账册审计后查明,家乐仕公司于1997年11月、12月开始向富士宝公司的销售网络中销售自己的产品,计有武汉商海电器有限公司、吴江市明炀工业品有限公司、常州双百日用电器有限公司、常州日用小商品批发公司、荆沙市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无锡中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吴江市中天工贸有限公司等单位。这些单位均处于富士宝公司的销售网络中,其中部分单位为富士宝公司至今尚未公之于众的秘密客户。仅从家乐仕公司不完整的帐目上统计,该公司从1997年10月至1998年3月生产被控电热开水瓶69 882个,销售66498个。该公司每销售一个产品的税后纯利润为1536元。
另查明:被告家乐仕公司对原告富士宝公司的专利,曾向国家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无效申请,国家专利复审委员会不予受理,原因是已有他人对富士宝公司的专利提出撤销申请。1998年6月23日,国家专利局经过实质审查后,驳回了撤销专利申请,维持了富士宝公司的专利。
被告家乐仕公司于1998年3月30日向法院提交了专利证书和上缴专利年费发票各一份,经查均系伪造。家乐仕公司还伪造专利公报一份,将公告发文日期改为1998年4月3日,专利号改为97312251X,专利权人改为广东南海家乐仕电器有限公司,专利代理机构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专利产品名称改为电热开水瓶,并自行增加简要说明部分。当法院对家乐仕公司的行为予以训诫后,家乐仕公司于1998年9月4日交来一份检讨书,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交来其依法获得的专利证书。该专利的申请日期为1997年7月24日,授权日为1998年7月3日。
原告富士宝公司为本案支付律师费2万元、调查费2105520元,共计4105520元。
上述事实,有原告富士宝公司和被告家乐仕公司的营业执照、专利证书、专利公报、国家专利复审委员会不予受理通知书、国家专利局维持富士宝公司专利审查通知书、富士宝公司销售网络、经营信息、客户名单、维修卡、营销方案、回扣计算方法、回笼资金贴息比例、年终返利标准、员工手册、通知、会议记录、家乐仕公司提交的假冒专利证书、伪造的专利公报、审计报告、专利技术鉴定书、销售发票、证人证言及当事人陈述等证据证实。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
原告富士宝公司依法被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后,国家专利局又对该专利进行了实质审查,明确维持了该专利,驳回了对该专利提出的撤销请求。故被告家乐仕公司对富士宝公司的专利以其是已有技术为由提出的抗辩,本案不再重复涉及。双方当事人对同一类产品都享有专利权的侵权纠纷,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第九条规定的先申请原则进行审理,以确认是否存在侵权问题。家乐仕公司以自己也有专利权为由要求驳回富士宝公司诉讼请求,理由不能成立。专利法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销售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第五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以其主视图、左视图和右视图为重要部位。家乐仕公司生产、销售的G D 601、G D 602电热开水瓶与富士宝公司的专利产品对比,其接水盘、净化器出水开关、瓶盖、瓶体的正面形状、瓶体装饰图上和储水瓶前部“头盔”弧面两侧的对称部位有所不同,但这都属于局部的、次要部位的差异,且给人的视觉差别并不显著。对两个产品的重要部位进行对比和整体观察,二者的外观设计容易使普通消费者在视觉上产生混淆,应该被认定为相近似,家乐仕公司生产和销售的G D 601、G D 602电热开水瓶构成对富士宝公司专利的侵权。
原告富士宝公司对自己的销售网络、客户名单等经营信息采取了相应的保密措施。多年来,这些经营信息给富士宝公司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使该公司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第二款的规定,该经营信息是富士宝公司的商业秘密。为了给消费者提供维修便利,富士宝公司虽然将自己的部分客户名单在保修卡上公开,但其他客户的名单尚未解密。被告家乐仕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潘应明在富士宝公司工作期间掌握了该公司的商业秘密后,明知这些商业秘密是该公司经过长时间的投入才得来,该公司与其员工订有保密的约定,却辞职自行办厂,并违反与富士宝公司的保密约定,将其掌握的富士宝公司商业秘密提供给家乐仕公司。家乐仕公司利用这些信息从事销售活动,以至在短时间内就获取了高额利润。这种行为正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三)项所禁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依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家乐仕公司对侵犯富士宝公司的商业秘密给该公司造成的损害,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综上,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于1998年9月2日判决:
一、被告家乐仕公司自本判决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生产、销售G D 601、G D 602电热开水瓶,并在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三日内销毁G D 601、G D 602电热开水瓶侵权产品的模具。
二、被告家乐仕公司在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一次性赔偿原告富士宝公司经济损失人民币102140928元、律师费2万元、调查费21 05520元,共计1 062 46448元。逾期支付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加倍支付迟延履行金。
三、被告家乐仕公司在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在《南方日报》上书面向原告富士宝公司公开赔礼道歉(其内容经本院审定),消除影响。
四、被告家乐仕公司在本判决生效后二年内不得利用原告富士宝公司的经营信息、销售网络销售与富士宝公司专利相同类的产品。
案件受理费23020元,保全费1020元,审计费、鉴定费23万元,共计47040元,由被告家乐仕公司负担。
第一审宣判后,家乐仕公司不服,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主要理由是∶
1、原审判决依据的《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专家委员会技术鉴定书》和佛山市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都是在开庭审理后由合议庭指定的有关部门作出的,没有经过庭审质证就直接作为本案证据,违反了程序法的规定。
2、上诉人生产的电热开水瓶,其贮水盅、贮水盅盖把、壳体、壳体的前柱面、壳体上部设有出水嘴的部位、接水盘、取水开关等,都与被上诉人的专利产品有本质区别。上诉人的产品也能获得专利权,就证明这两个产品不相同也不相近似。
3、佛山市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以生产数量和纯利润作为计算上诉人的非法收入,将上诉人应得的部分也赔偿给被上诉人,既不符合事实也没有法律依据。现上诉人自己委托的会计进行审计后,得出了与《审计报告》不同的、客观公正的审计结论,请法院采纳。
4、原审既然认定潘应明侵犯了被上诉人的商业秘密,应当追加其参加诉讼。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
被上诉人富士宝公司与上诉人家乐仕公司的电热开水瓶都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权,但是富士宝公司的专利申请在先,依法应当根据富士宝公司的专利保护范围来审查家乐仕公司的专利是否侵权。经审查,家乐仕公司在后申请的外观设计专利,已经完全覆盖了富士宝公司专利的保护范围。该公司未经富士宝公司的许可,生产、销售与富士宝公司专利产品相近似的电热开水瓶,侵犯了富士宝公司的专利权,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家乐仕公司以与公开使用过的外观设计相近似的产品申请外观设计专利,依照专利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不应该得到外观设计专利权。对于家乐仕公司已经得到的专利权是否通过无效程序解决,则应当由利害关系
人依法申请,不属法院主管。
原审法院事先经过双方当事人的同意委托专家进行鉴定,事后又通知双方当事人对鉴定结论和审计报告进行认证,上诉人家乐仕公司还对上述两份文书分别提出书面意见。鉴定结论和审计报告是专家的分析意见,法院只能将其作为判案的参考,而非依据。家乐仕公司认为法院接受这两份材料不符合法定程序,与事实不符,不予采纳。况且《审计报告》是根据家乐仕公司进货单记载的数量减去被法院查封的产品数量推算出家乐仕公司的销售数量,进而以销售数量乘以每销售一个产品的纯利润得出家乐仕公司的非法利润。这种计算方法比单纯计算家乐仕公司的利润低,对家乐仕公司并无不利,审计结果是合理的。家乐仕公司认为如此计算该公司无利润可言,缺乏证据支持,不予采纳。家乐仕公司自己委托会计审计的结果,是在资料不完整,无法按照正常程序进行审计的情况下得出来的,法院不能作为证据使用。上诉人家乐仕公司利用其法定代表人潘应明在被上诉人富士宝公司任职期间掌握的商业秘密推销其产品,已构成不正当竞争,依法应承担侵权责任。权利人向哪一个侵权人追究侵权责任,是权利人的诉权,由权利人自己决定。家乐仕公司认为应当追加潘应明参加本案诉讼,此项主张缺乏法律依据。
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审判程序合法,判处恰当,应予维持。上诉人家乐仕公司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应当驳回。
综上,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于1998年12月30日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