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在全县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共5则)

时间:2019-05-13 20:01: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县长在全县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县长在全县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一篇:县长在全县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县民政工作会议是经县政府研究确定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省、市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回顾和总结去年的民政工作,安排和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刚才,民政局长***同志对去年的民政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对今年的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并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主题,讲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同

意。希望同志们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过去的一年,全县各级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方针政策和省、市的部署,积极应对各种困难矛盾,较好地解决了一些影响全县大局的不稳定问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全县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事业进步,呈现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在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民政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大局,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各项民政事业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但是,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民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还比较突出,工作既光荣又艰巨,特别是在刚刚结束的全省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和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省、市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对加快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步伐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民政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希望大家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把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下面,我着重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政工作全局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始终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全县民政工作者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开创民政工作新局面。

一是要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坚持“以民为本”,重视和关心群众生活,关注弱势群体,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民政工作面广量大,任务繁重,直接面对的是基层群众和弱势群体。因此,各级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解决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上,把为民解困作为民政工作的第一要务,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民政工作的第一标准,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出发点和落脚点,做人民群众感情上的贴心人,权益上的维护人,真正把“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贯穿到民政工作的方方面面,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力。

二是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提出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这就要求各级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不断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在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职能作用,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拓宽服务领域。要通过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民间组织管理,充分发挥城乡基层政权组织和民间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通过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营造平等、友爱、融洽的社会氛围,为推进平安郯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的努力。

三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好结合文章。民政部门是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民政工作是党委和政府的重要工作。在新的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要自觉地把民政工作放到党委、政府工作的大局之中,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平安**”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找准方向,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发展步伐,更好地为全县改革、发展和稳定服务。

二、突出重点,强化构建社会救助体系,统筹兼顾,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

民政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但当前最紧迫、最重要的是全力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对这项工作,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最近,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副省长作了重要讲话。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副市长就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专题作了安排和部署,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要统筹规划,全面安排,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总的要求是:按照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要求,从解决困难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以政府救助为主导,以建立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专项救助制度为辅助,以社会救助为补充,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努力构筑以城市低保、灾民救济、五保供养等生活保障制度为主体,多层次、广覆盖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使城乡困难群众尽量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为实现上述目标,要着力建立城市低保制度、农村特困户救济制度和农村五保财政供养制度。

一是

第二篇:局长在2009年县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县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县民政局局长(2009年1月21日)

同志们:

2008年,是我们民政工作历史上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压力与责任同在,挑战与考验相伴。我县民政系统干部职工在县委、政府的领导及上级民政部门指导下,推动各项民政工作迈出了新的步伐。特别是在抗击冰雪、地震自然灾害的斗争

中,民政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迅速反应,迎难而上,冲锋在前,通力协作,为战胜自然灾害作出了贡献,积累了不少的经验。2009年民政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民政工作重点,立足实际,为构建和谐**,为我县在全市率先实现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一、回顾2008年工作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采取措施,全力以赴抓好救灾救济工作。

一是抓好抗灾救灾工作。去年1月中旬以来,我县境内遭受了持续低温冷冻冰雪灾害,造成7620户28400人受灾,429户939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接着“5.12”地震又使全县3个乡镇7705户29312人受灾(其中24人受轻微伤、1人死亡,共有105户480间民房倒塌,410户192间房屋严重受损,2636户9155间房屋开裂,2473户6835间房屋掉瓦),全县直接经济损失达1.6亿元。连续两次严重的自然灾害,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困难,为了进一步安排好受灾群众生产生活,民政局全体干部职工,深入灾区,查灾核灾,调查摸底,了解群众生活,慰问受灾群众。两次严重的自然灾害共发放大米388吨、面粉100吨、棉被2388床、衣物15029件(其中:单衣1600件、军大衣40件、捐赠衣物13389、童鞋1400双)、食用油1621桶、猪肉303斤、汤圆粉2938包。解决了受灾群众的生活,确保灾民有房住、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医治、有学能上,维护了社会稳定;二是搞好民房恢复重建工作。去年冰凌雪灾民房恢复重建任务375户,地震任务数2521户,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到9月底,2896重建户全部完成主体工程,迁入新居;三是抓好救灾资金管理工作。上级下拨我冰凌雪灾资金232.5万元;上级下拨和本级财政投入地震灾害资金3968.6万元,其中应急资金115万元,“三无”人员生活救济款656万元,民房恢复重建款3197.6万元(含红十字会200万元和捐款530万元)。按照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坚持专款专用,金融代发的原则,冰凌雪灾款和地震资金已全部拨到乡(镇)专户;四是认真贯彻执行《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加大救助管理工作力度,全年救助267人,发放救助资金8500多元;救助工作的有序推进,为全县的社会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二)齐心协力,开创城乡社会救助工作新局面

一是城乡低保补差标准提高。县政府去年修改完善了《**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对低保补差标准由原来的178元和162元提高为云富镇辖区250元,楼坝片区、太平乡和两碗乡232元。全县上报批准纳入城镇低保保障的对象共27691户44088人次,共发放低保补差金7120191元,人平161.5元;二是农村低保扩面工作按时完成。按照市民政局的文件要求,民政局组织人员于10月初进行扩面调查,10月底完成农村低保扩面工作;全县批准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38848户54971人次,发放保障补助金2522721元,人平45.9元;三是五保供养工作迈上新台阶。投资1336.26万元修建中心敬老院,现已俊工,各种设施备齐,可入住五保对象219户224人,实现全县集中供养率62%。2008县全县批准纳入农村五保供养对象340户361人,发放五保供养金531490元;四是城镇特困居民大病医疗救助开局良好。今年5月份正式启动了全县城镇医疗救助工作,全年共批准救助对象144人,发放救助资金150173.84元,人均救助1042.87元;五是农村特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工作稳步前进。全年共批准153户154人,发放救助金120868.6元,人平784.86元。资助2008年农村低保对象3529户4870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340户361人和农村独生子女及父母、残疾人等6500人,参加2009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共代缴个人应承担部分20元资金合计234620元。

(三)优抚安置工作成效明显,优抚对象的基本权利得到较好落实。

全县有农村优抚对象1230人,有参战人员359人,重点优抚对象288人。其中享受国家抚恤补助的“三属”10户12人;残疾军人41人,伤残人民警察1人,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人;在乡老复员军人134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99人。全年需发放优抚事业费137.17万元。县财

政转移支付优待金11.424万元。

2007年冬季接收退役士兵22名(城镇退役士兵4名、农村籍退役士兵18名)。发放回乡退役士兵粮差款4860元,户均270元。符合城镇安置的4名退役士兵,有1名退役士兵自谋职业,根据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第三十五期之规定,发放自谋职业一次性补助36000元,安置面占75%。退役士兵安置工作

于6月30日前全面完成。

(四)社会事务取得新的成效。

1.民间组织健康发展。我们严格依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认真把好登记初审关,严格履行法定程序,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审批,抓好登记质量,确保新成立社团和民办非企业的合法性,促进了民间组织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我县目前共有49个民间组织,其中行业协会6个,农村专业经济协会13个,老年协会16个,其它协会14个。

2.认真抓好婚姻登记工作。婚姻登记工作严格按照《婚姻法》、《婚姻登记条例》开展婚姻登记工作,加大对婚姻登记人群的防治艾滋病工作的宣传,免费检测婚姻登记人群,动员他们自愿到卫生部门免费抽血化验,全县1—11月共办理结婚登记876对,离婚登记174对,补领结婚证87对,配合计生部门完成712人艾滋病检测。

3.完成平安边界地名数据录入。我县县界二条:一条是盐津县与**县的县界“盐水线”,另一条是绥江县与**县的县界“绥水线”,相邻的两条县界勘定以后,地界地区和谐稳定,没有边界纠纷。地名数据库按照地名数据录入的内容,将**县地名普表中的536条地名信息录入地名数据库,并按市局要求,于2007年12月15日前刻制成光盘如期上交到市局。同时严格按照《云南省民政厅涉密计算机管理暂行规定》做好地名数据库的保密工作。

4.社区换届选举工作圆满成功。我县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自12月初起至1月20日全面结束。通过一个多月的扎实工作,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圆满成功。

(五)社会福利和老龄事业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1.福利彩票发行翻开新的一页,全年销售达到819.0356万元,比去年增长14.43 %。

2.“重生行动”工作取得好成绩,经调查统计,共登记在册有6名患者,民政局及时组织这6名患者进行了手术。

3.老龄工作取得新进展。年初,向县政府汇报,争取将享受定期健康补助的老年人的年龄放宽至80周岁以上,在春节到来之际,县政府领导带领民政、老龄等部门的同志对全县8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走访慰问,了解老年人的生活情况,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在鼓励支持老年人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的基础上,协同文体局等单位组织开展了一些健康有益的体育活动。

(六)加强自身建设,树立良好的部门形象。

1.认真贯彻学习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观,通过学习使全体干部职工思想道德水平得以提高。

2.抓好行风和机关作风建设。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习并制定了四项制度,加强了机关作风建设,使机关工作作风更加扎实。全局民政干部纪律严明,接待群众态度热情,党员干部清正廉洁、勤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不断强化,良好工作氛围得到有效巩固。

3.脚踏实地做好其他工作。认真做好宣传工作,全年出简报15期,发送灾情信息16期,撰写调研报告10篇;认真清理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机关档案工作已通过星级达标;办理答复人大代表议案5件,政协委员提案2件,行政执法、综治、禁毒、信访、挂钩扶贫等工作有序开展。

同志们:一年来的工作成绩的取得,是在县委政府领导下、上级民政部门关心支持下的结果;是在座各位同志不畏艰难、苦干实干、扎实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仅代表民政局党组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2008年的民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到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正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存在的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个别干部职工服务意识不强,观念不新,业务学习不够;二是地方财政匹配资金不足,给工作推进带来一定困难。三是随着民政事业的发展和民政职能的拓展,人少事多、民政工作人员编制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四是中心敬老院、殡仪馆后期资金尚未解决。

二、2009年的工作要点

2009年民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委八届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切实强化“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的核心理念,突出保民生、促发展、促稳定的工作重点;继续把解决好“三个群体”(困难群体、优抚群体、特殊群体)的“三难”(生活、住房、看医)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加快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抗灾救灾应急预案,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自救能力;加强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争创全省示范城乡社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加快村(居)委会区划调整力度;加强社会事务和社会福利工作,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加快民政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综合保障能力。努力实现**民政事业再上新台阶。

三、近期着力抓好几项工作

(一)认真做好春节期间困难群众生活安排。

春节将至,全力做好节日期间困难群众生活安排,切实解决好他们生活中实际问题,是我们民政系统干部职工的一项重要职责,各乡镇民政所,各村居委会要认真抓好落实工作,切实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确保上级安排的各项补助资金春节前发到困难群众手中,让全县的困难群众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在这里我要提醒民政所所长,请你们认真盘点一下我们下拨的各项资金,做到胸中有数。

1、各类人员的定补(人头费);

2、定向安排救灾救济专项资金(一定要按规定作好帐务处理);

3、春节期间各种对象生活安排补助金(慰问费、品)附名单;

4、城乡低保、五保、优抚对象的生活补助资金和慰问金,这些资金都是专款,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用、滞留,更不得贪污,绝对不允许发生非正常情况。

(二)高度重视弱势群体,进一步做好社会救助工作。

一是农村五保要确保春节期间有肉吃、有房住、有衣穿、有被子盖,特别是要高度关注签了协议未入住中心敬老院的五保老人,春节后要加大动员五保老人入住的工作;二是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工作,要简化程序,特事特办,加大救助力度;三是加大临时救助工作的力度,对遭受各种特殊困难的城乡特困群众、流浪乞讨人员,要给予必要的及时的救助,帮助他们返乡或妥善安置。

(三)认真做好居委会换届的扫尾工作,及时上报工作总结。

(四)加快中心敬老院建设,确保春节后五保老人能及时搬进新居。除地板胶外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完工,同时要落实好节日期间或验收前的物品的保管工作。加快吊唁厅建设步伐,尽快规范全县殡仪活动。

(五)认真做好村社区的区划调整和成立水清包、上坝农村社区的前期准备工作,事后及时上报审批。

(六)抓好新滩50户农户民房恢复重建的前期准备工作。

(七)进一步做好节日期间信访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局机关、所、村社区一定要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摆到当前十分重要的位置,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做好节日期间的来信来访工作,各项补助金的发放一定要公正、公开、公平,接受群众监督。

(八)切实做好节日期间的安全和值班工作。确保春节期间单位安全、职工安全。

同志们,值此新春佳节到来之际,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第三篇:全民创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全民创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次全民创业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交流经验,部署工作,动员全市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立志创业,迅速兴起全民创业热潮。等一会,**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讲五点意见:

一、要在凝聚共识中增强创业信心

推进全民创业是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富民强市的根本途径。我们必须把握大势,增强信心,自觉将推动全民创业作为大有可为的事业来落实。

首先,底蕴深厚的商道文化孕育了巨大的创业潜力。明清时期,**曾是**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素有“**明珠”、“小**”、“西南大都会”之称。明末清初,这里就已经出现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现在的**古商城堪称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活化石”,是中国近代商业发展的一个标本。**商人作为大西南一支重要的社会经济力量,曾长期主导内陆山区金融、贸易,拥有二十多家钱庄、三十多家票号、九大银行,盛极一时。到民国期间,这里的货币流量一度达到全省第二,仅次于省会**。当时,全国各地的商人纷纷来此淘金创业,留下了“一个包袱一把伞,跑到**当老板”的财富传奇和商道文化。从**来看,我们从一座“火车拖来的城市”,短短20多年时间成为**、**、渝、**、桂接边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这些,都反映出**人的创业精神源远流长。今天,**人继续发扬敢创业、能干事的传统,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刚刚发言的几位创业典型,正是全市千千万万创业者中的杰出代表。他们鲜活的事例表明,聪明能干的**人蕴藏着极大的创业潜力。只要我们积极引导,大力扶持,一定能够迸发出新的创业激情。

其次,蕴藏丰富的资源富矿培育了肥沃的创业土壤。**素有“广木之乡”、“水果之乡”、“药材之乡”的美誉。全市有活立木蓄积量7235万立方米,居湖南首位。有中药材26万亩,1900多个品种,其中175种为国家重点中药材保护品种,茯苓和天麻产量居全国第一。年产水果90多万吨,**杨梅、**冰糖橙、**碣滩茶等久负盛名。矿藏、水能蕴藏也极为可观。同时,我们有丰富的山地资源、水库水面以及文化旅游资源,全市有原始次森林30多处,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及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7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4个、集中连片古城古镇古村群落30多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项。只要我们善于把握市场脉搏,这些资源就会成为创业的资本,创造无限商机。

第三,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奠定了坚实的创业基础。这些年,全市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力加快后发赶超,经济实力不断壮大。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财政总收入登上“百亿”台阶。其中,民营经济担当了重要角色。近三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64886户,其中个体工商户57346户、企业6441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099户;全市市场主体总数达到140102户,三年年均增长30%,增幅位居全省第一。新增民营企业3576家,新增民资注册资本180亿元;全市民营企业总数达到10799户,民资注册资本总额达359.29亿元,三年年均增长49.5%和50.1%。全市现有注册资本过百万的民营企业1604家,其中过千万的有509家。2012年,全市新增注册资本过百万的民营企业452家,过千万的企业125家;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产值570.78亿元,同比增长13.4%,占GDp比重57%;其中非公规模工业增加值194.6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67%。这都充分表明,**具有全民创业兴业的广泛而深厚的基础。

第四,支持创业的宏观环境造就了难得的创业机遇。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整个大气候非常适宜创业发展。今年来,国家和省里先后出台一系列举措支持实体经济发展。5月份,国务院取消和下放了133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其中取消有107项),目的就是要从体制机制上给市场主体松绑,激发企业和个人创业的积极性。7月1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电视电话会,组织多个部门合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7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明确将适合市场化方式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交由具备条件、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机构和企业等承担。从省里看,省委、省政府2009年就专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动全民创业的意见》(**发[2009]9号),积极推动全民创业。省直各部门相继推出配套政策,目前共出台支持创业发展的相关法规和政策文件40余个,涉及市场准入、创业平台、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创业服务和职业培训等多方面内容。从市里看,我们去年调整了行政许可项目38项,进一步精减和规范了行政审批事项,今年将市直19个部门76项市级经济管理权限下放到了工业园区,现在市委、市政府正准备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全民创业的意见》,明确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支持全民创业发展。这些都十分有利于非公经济发展,只要我们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把一切创业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就一定能够迎来新一轮全民创业的春天。

二、要在转变观念中壮大创业主体

推动全民创业,核心在于培育壮大创业主体;壮大创业主体,首先任务是要转变观念。当前我们的状况是资源的富有与观念的贫穷并存,制约全民创业的最大障碍是思想障碍。比如,在农民群众中,还存在“白米饭、木炭火,神仙皇帝不如我”的小农思想;在民营经济界,当大老板、干大事业、闯大市场的信心和闯劲不足;在党员干部中,“官本位”思想浓厚,闯市场意识薄弱;在失业人员和城镇待业人员中,小事不愿干、大事干不了,沉迷于打牌赌博。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推动全民创业,我们首先必须大力弘扬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全民创业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使创业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努力培养造就一批本土创业大军。

1.鼓励科技人员兼职创业。科技人员直接投身创业,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有效嫁接,英雄才有用武之地。要用自有专利、专有技术等科技成果创办各类民营企业,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和不侵犯本单位技术、经济权益的前提下兼职创办企业,或兼职从事研究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担任技术顾问、技术指导,参与企业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使技术专长成为创业优势。科技、经信、发改部门要加强对初创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指导,帮助申报、争取各项科技扶持、补助资金、风险投资资金,努力为创业者提供更大保障。

2.鼓励机关工作人员带头创业。充分发挥机关干部和广大党员在全民创业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使之成为全民创业的标兵。要出台鼓励干部职工离职、辞去公职创办企业的具体办法,引导机关干部、事业单位人员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发挥有知识、有专长、有经验的优势,主动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争当全民创业的参与者和带头人,在创业兴业、奉献社会中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3.鼓励就业困难人员自主创业。认真落实《**市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资金管理和使用试行办法》,充分发挥大学生创业园的平台作用,鼓励和帮助大学毕业生在怀创业发展。引导城镇下岗职工、城市复员军人不等不靠,不断提高进入市场的能力和创业致富本领,在自主创业中求生存、找出路、谋发展。同时,人社等部门要给予政策支持,加大培训力度,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创业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市、县财政及相关业务部门,要管好用好各类就业培训经费,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鼓励外出人员返乡创业。我市目前外出务工和经商人员规模达到近100万人。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外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具有了一定的技术、信息和管理方面的优势。要通过多种途径鼓励他们回乡创业,把在外地学到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带回来,通过投资办企业,带领更多的乡亲发家致富。各县市区、各乡镇要采取在务工地召开老乡座谈会或在春节期间召开返乡人员座谈会等形式,宣传推介我市鼓励全民创业的政策和环境,鼓励他们并通过他们动员和带领沿海的资本、技术回乡创业。

5.鼓励农民群众就地创业。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村股田制改革,加快农村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促进规模经营,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对从事规模种植、养殖的,农业部门要加强技术服务和指导,金融部门要帮助解决小额贷款,为农民群众创业提供多方面支持。乡村干部要充分发挥“双带”作用,带头创办经济实体,在自身先富起来的同时,带领更多的农民群众创业致富。

6.鼓励个私业主二次创业。广大个体私营企业主是经济建设中活跃的分子,他们有技术、有经验、有一定的资本积累,是全民创业的先锋。要鼓励引导各类个体私营业主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二次创业。引导个体工商户采取参股、联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发展私营企业、注册公司;鼓励私营企业扩大规模,拓宽领域,做大做强。

三、要在放宽准入中拓展创业空间

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适宜创业的领域越来越宽,可供创业的资源越来越多。要把这些创业潜力转化为创业机会,认真落实“非禁即入”原则和《**市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全民创业的若干措施>的意见》(怀政办发[2012]13号)及市委市政府即将出台的文件精神,把门槛放低,将准入放宽,让创业者放心。只要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没有明令禁止的,都要鼓励和支持创业发展;不管是谁,不论是什么身份,不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只要在**投资创业,都要鼓励支持;不论项目大小,不论从事什么行业,不论资金多少,只要对**发展有利,都要大力扶持帮助,为创业者提供更为广阔的创业空间。

1.围绕新型工业化推动创业。依托**市工业园、**经开区以及各县市区工业集中区,引导各类创业主体入驻园区。以发展清洁能源、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现代制造、加工贸易为重点,鼓励依托大中型企业发展与之相关联的上下游产业。支持发展小商贸、小加工、小制造、小修理、小经营、小服务等,把小生产、小加工引入城镇居民和农户家庭,通过小规模生产加工带动千家万户自主创业,形成千军万马办实业、百舸争流谋发展的生动局面。

2.围绕特色农业发展推动创业。依托我市丰富的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加速推进工业原料林、超级稻、茶叶、油茶、柑桔、中药材、烟叶、生猪、肉牛、葛根、葡萄、蔬菜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引导更多的城市资本及高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农技人员投资高效种植业、高效生态林业和现代养殖业。推动农村合股经营加快发展,采取农民出土地、老板投资金、科技参股份的办法,折资入股,按股分红,带动农民创业。扶持和培育以精深加工为主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引导和扶持城乡群众创办经济实体,投资开展农产品种植、养殖、储运、营销等经营活动。

3.围绕文化旅游业发展推动创业。随着高速时代和国民休闲旅游时代的到来,**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即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各级政府和旅游部门一定要解放思想、超前谋划、主动作为,在千方百计引进一批有眼光、有诚意、有实力的外来客商投资开发旅游项目、经营旅游产品、从事旅游服务的同时,倡导全民参与旅游开发,鼓励各种民间资金发展特色民俗旅游、观光农业和“农家乐”乡村旅游,鼓励开发手工艺品、土特产品和特色餐饮等旅游产品。

4.围绕城镇化建设推动创业。顺**镇化步伐不断加快的趋势,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大力发展城镇经济,形成创业洼地。要加强各类专业市场、批发市场、商业街建设,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鼓励各类创业主体在商贸流通、信息服务、交通运输、电子商务、代理专卖等行业创业。围绕社区管理和公益事业,积极支持创办家政公司、保安公司、清洁公司、园林公司等社区服务项目,大力发展文化、体育、餐饮、娱乐、卫生保健等城市社区服务业,拓展创业空间,增加创业机会。

四、要在加强扶持中优化创业环境

环境是创业发展的生命线。推进全民创业,必须营造有利于创业的政务环境、法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形成全社会支持创业的良好格局。

一要认真落实创业扶持政策。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省、市的相关规定,为创业者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更大的创业空间。要增加财政投入和减免税费,不断加大直接扶持力度。要加大对初创企业的信贷支持。各类金融机构要积极设立中小企业信贷管理部门,建立适合初创企业的信用评级标准。要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积极探索抵押担保方式,开办无形资产抵押、动产抵押、自然人担保、产品订单、企业联保互保等贷款业务。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引导民间资金支持创业。税务部门要做好国家鼓励全民创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整理和宣传工作,大力扶持涉农创业、科技创新创业、基础产业创业,扶持初创企业、创业基地。各级财政要设立一定的创业引导资金,用于全民创业的项目支持、公共平台建设以及贷款担保、贷款贴息、创业补贴、创业奖励、创业培训以及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各级财政安排的工业、科技等专项经费,应加强对初创企业的支持。各级要统筹安排、优先保障创业基地建设用地,并落实相关税费优惠政策。

二要着力营造良好创业环境。以营造开明开放的人文环境为方向,打破阻碍创业、制约发展的老观念、旧框框,清除一切不利于公平竞争和异地创业的地方保护主义及歧视排斥政策,努力搭建能干事、干好事、干成事的平台,使“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成为社会的价值取向,使“文明、有序、和谐”成为行为准则,使“人人是创业的主体,人人是创业的环境”成为自觉行动。要营造公平公正的政策环境,克服“本本”没有、“上头”不明就设禁牌禁令的意识,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创业、有利于成事、有利于发展和鼓励创业、宽容失误的政策措施。要营造周到周全的服务环境,以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为重点,以精简、统一、效能为目标,强力推进机关“效能革命”,着力解决执法部门和管理部门的各类“梗阻”现象,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收费和执法扰民等问题。要加强创业服务,搞好创业培训,整合职业教育、就业培训、“阳光工程”等资源,加强创业培训,提高全民创业的技能水平。同时,要为创业者搞好政策和法规咨询,帮助创业者找准创业方向和项目。

三要不断完善创业服务体系。每个县市区都要创建一到多个创业基地。鼓励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开辟产业集中区和科技孵化器“园中园”,批量建设标准化厂房,鼓励创业者租用厂房,降低创业成本。同时,要研究出台创业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使创业基地成为创业者的乐园。要引导创业者向创业基地集中、向园区集中,将创业基地建设成为吸引创业人才和各种生产要素集聚区,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要不断完善信息服务、融资服务、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管理咨询、创业辅导、市场开拓、政策法律等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覆盖全市的创业服务网络。

五、要在加强领导中营造创业氛围

推动全民创业,事关富民强市大局。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站在推动全民创业第一线,成为全民创业的组织者、服务员和保护神。

1.要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全市全民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并在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和协调全民创业活动,市直相关部门要研究制定促进全民创业的具体实施意见。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并结合本地实际,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各级各部门要把推动全民创业当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重点来抓。党政一把手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全力以赴,领导班子成员要齐心协力。要全面落实全民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全力抓好全民创业的每一个环节。领导干部要多深入企业,多与老板商家接触,了解民营经济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了解民营企业对发展的需求,及时排忧解难,助推发展。

2.要弘扬创业文化。各级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宣传创业典型,倡导崇尚创业、褒扬成功、宽容失败的时代风气,营造尊重创业、竞相创业的良好氛围。各级经济主管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以及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要通过举办“创业论坛”,开办“创业政策问答”专栏、全民创业网站,举办“创业大赛”、评选“创业之星”,表彰创业先进单位和个人,树立创业标兵。在推荐、评选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新闻人物、杰出青年、道德模范等活动中,要加大对创业者的倾斜力度,扩大比重,提升创业者社会地位。

3.要建立考核机制。明确各级各部门推动全民创业的职责分工和工作任务,建立推动创业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督查调度,严格兑现奖罚,切实将全民创业工作抓出成效。

同志们,一人创业兴家,全民创业兴市。我们要大力弘扬干事创业精神,以不畏艰苦、勇往直前、认真务实的实际行动,在全市上下迅速兴起广泛持久的全民创业热潮,为加快后发赶超、建设小康**而不懈奋斗!

第四篇:林业厅长在全省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省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 XXX

2006年7月7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会议,是在“十五”胜利结束,“十一五”开始起步的关键时刻召开的。结合当前林业形势和“十一五”期间林业建设的主要任务,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全省林业形势及“十一五”林业发展思路

“十五”期间,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全省林业建设成效显著。这五年,是我省林业发展速度最快、投资最多、变化最大的时期。生态面貌得到很大改善,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五年初见成效”的目标如期实现。全省呈现出盛世兴林的大好局面。

一是全省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现已进入“治理大于破坏”的新阶段。目前全省的森林覆盖率已达到28.98%,比实施天保工程前增加了4.75个百分点。森林资源管护面积由2000年国家批准天保工程实施方案的2.88亿亩上升到3.23亿亩(含灌木林),增长12.15%。每年减少森林资源消耗1100万立方米,7年减少了7700万立方米,相当于少砍了600多万亩高质量的天然林。生态效益正在逐渐显现出来,生态建设5年初见成效的目标已经实现。根据清查资料,“十五”期间,全省有林地面积由17585万亩增加到21028万亩,新增3443万亩;活立木总蓄积由14.65亿立方米增加到15.82亿立方米,增长1.17亿立方米。目前我省森林面积居全国第4位,蓄积居全国第2位。通过对不同生态区进行定位监测,全省5万多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2.53亿吨。现有森林资源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定二氯化碳和供给氧气等方面的综合服务价值,每年达1332.5亿元。随着森林资源的不断增加,边治理、边破坏的历史结束,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得到遏制,穷山恶水的面貌得到改变,生态建设进入“治理大于破坏”的新阶段。生态面貌的改善,不仅为我省大开发、大开放特别是生态旅游的蓬勃兴起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建设生态四川,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林业产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为助农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1998年我省实施天保工程,由于天然林禁伐,以木材生产为主的产业结构严重萎缩,林业面临产业再造的历史重任。这几年我们始终坚持把生态工程建设同产业开发紧密结合起来,面向市场需求,大力培育后续产业,林业产业不但实现了恢复性增长,而且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在过去的5年中,国家累计投入我省退耕还林资金125.7亿元,落实中央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专项资金、财政贴息资金4.6亿元,全省民营投入林业一、二、三产业资金累计达40多亿元。到目前,全省已建立竹资源、速丰林、名特优经济林基地3500多万亩。一批龙头企业相继崛起,其中竹浆生产能力达50万吨以上,纸和纸板生产能力达到120万吨,人造板生产能力60万立方米,木竹地板生产能力超过1000万平方米。以生态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2005年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400.2亿元,比2000年的119亿元增长236.3%,年均递增27.45%;农民从林业上获得人均纯收入280元,比2000年的126元增长121.4%,平均每年增加31.7元。特别是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不仅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而且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是认真落实“严管林”方针,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走上了法制化轨道。目前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已基本形成以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为目标,林权管理为核心,资源利用管理为重点,综合监测为基础,执法监督为保障的比较规范、稳定、有序的工作格局。林业行政案件由2000的12632件下降到2005年的8942件,案件查处率98.4%。严格保护林地,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路子,征占用林地审核率96.4%,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1.17亿元。顺利完成了全省第四次连清复查工作,全面启动并完成了全省200余个森林经营单位的二类调查,查清了各单位的森林资源家底。加强了木材检查站的建设和管理,实现了全省林业系统所有公路基本无“三乱”的目标,受到了国家治理公路“三乱”验收检查组的充分肯定,木材检查站建设成效明显。

“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全省林业建设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的《贯彻意见》,坚持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四川、和谐四川等历史性任务,推动林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十一五”我省林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建立起布局与结构比较合理,具有多功能、高效益的森林资源体系,力争每年增加森林覆盖率1个百分点,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3%以上,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初步形成类型多样、比例协调、效益良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700亿元;在改善生态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增加农民收入,力争人均超过300元。

二、坚持依法治林方针,切实抓好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自然界功能最完善的资源库、生物库、蓄水库、能源库,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降低污染等多种功能,对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起着关键作用。森林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环境依托和物质基础。保护好森林资源以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湿地资源,实际上就保护了我们绝大部分的自然生态,这是国家赋予林业部门的重要职责,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紧迫任务。

“十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省务林人的艰苦努力,林业建设虽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还存在生态状况比较脆弱、现有森林资源分布与结构还不合理、生态灾害仍较严重、经营管理粗放等困难和问题,生态建设和保护管理的任务还十分艰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依法治林”方针,大力加强保护与管理,切实巩固和发展生态建设成果。

最近张省长在省政府《关于认真执行“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的通知》文件上批示:“认真巩固天保成果,继续抓好两大工程成果,抓好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蓄积量和绿化覆盖率;严格依法行政,根据《森林法》规定,禁止对天然林商品性采伐,按国家规定,依法有序进行;加强监控,对森林资源保护严格监控,对乱砍滥伐严厉打击,凡发现必须严肃查处。”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张省长的批示精神,资源林政管理工作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认真落实《森林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范林业行政许可行为,依法治林,依法行政。

二是要认真贯彻国发〔2005〕41号文件精神,严格执行“十一五”采伐限额,严格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切实加强林木采伐管理。公益林,要坚决杜绝商品性采伐,确保其生态效益稳定高效发挥;商品林特别是速生丰产用材林和工业原料林,要依法放活,优先满足采伐指标,充分发挥经济效益。要通过进一步修订《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和相关采伐作业规程,促进森林资源利用管理逐步走上科学化、法制化轨道。

三是要继续加大林地管护力度。根据国家林业局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开展《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林地用途管制。严格执行林地征占用审核审批制度和征占用林地的植被恢复制度,真正做到林地占补平衡。

四是要进一步规范木材运输、加工和经营秩序。为了有效打击偷拉盗运木材行为,针对当前木材运输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要通过修改《四川省木材运输管理条例》,使其有关条款规定与上位法《森林法》以及《森林法实施条例》保持一致性,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要充分发挥森林公安等执法队伍的作用,严厉打击非法运输、加工和经营木材犯罪活动,清理整顿木材经营加工市场,规范市场秩序。

五是要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依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针对一些地方查处破坏森林资源典型案件,认真总结,研究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管理办法,加强监管力度,切实保护好森林资源。对破坏森林资源的犯罪行为,要依法打击,严肃查处。

六是要加强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森林资源管理水平。加快推进“GIS”系统建设,积极推广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高新技术,提高森林资源监测效率和准确率,进一步优化完善林业生态监测体系,使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综合监测结果成为宏观决策的重要支撑。

三、结合实际,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这是新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双重任务,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农村是林业工作的主战场,林农、林业、林区又是“三农”问题的重要方面,因此,林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均与林业发展有关。一是林业是大农业的组成部分,夯实新农村的产业支撑,促进“生产发展”,需要发展林业;二是林业特别是林果经济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帮助农民拓宽多元化的致富门路,促进“生活宽裕”,需要发展林业;三是通过乡村绿化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自身修养,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提高农民生态道德意识,促进“乡风文明”,需要发展林业;四是改善农村人居条件,建设优美自然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村容整洁”,需要发展林业;五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当前广大集体林区发展林业的重要途径,由农民自己管理好和经营好这一重要的生产资料,不仅能落实农民各项合法权益,还能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民主意识和参政议政能力,是推进农村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径,促进“管理民主”也需要发展林业。

结合四川林业来讲,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开发潜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生态优势。全省现有森林资源每年涵养水源能力达637亿立方米,固土能力近4亿吨,在蓄水保土、固定二氧化碳和供氧气等方面的综合服务价值,每年达1333亿元,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稳定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资源优势。四川自古以来就有“动植物天然宝库”的美称。全省有高等植物上万种,其中木本植物3900多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100余种。有脊椎动物1200多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近140种。全省山地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7%,全省现有林业用地3.4亿亩,有林地面积2.1亿亩,林业用地面积是耕地面积的3.5倍。森林覆盖率28.98%,活立木总蓄积15.82亿立方米。丰富的生物资源、林地资源和景观资源,为农村产业开发和经济结构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是项目优势。自1998年先后启动实施天保、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以来,国家和省累计投资304亿元。特别是退耕还林工程,涉及640万农户、2400万人口,“十五”期间,国家累计投入资金125.7亿元,每户均增收392.7元,人均104.7元。三大工程项目的实施,增强了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是科技优势。全省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4万余人,依靠和建设好这支队伍必将对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四川林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简要地讲,主要抓好以下四大任务:

一是搞好生态建设,为农村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坚持把生态建设放在林业工作的首要地位,继续实施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强陡坡耕地沙漠化、石漠化等生态脆弱地带的综合治理,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维护国土安全;实行城乡联动、全民行动,加快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和绿色通道建设;积极推进森林健康经营,改善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充分发挥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抵御自然灾害等系统的功能,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条件。力争到201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3%以上。通过构筑规模宏大、布局合理的森林生态屏障,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农业生产在人与自然和谐、环境友好的基础上形成稳定的长效发展机制。

二是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思路,面向市场需求,依托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特色鲜明、生态经济双赢的新型林产业。加速建设短周期工业原料林、优质经果林、种苗花卉等商品林基地,大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扶持多种类型的中介服务组织,构建生产、加工、营销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林业产业化经营体系,逐步形成区域优势突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明显的特色产业带或产业集群,努力打造林业经济强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三是抓好农村庭院建设,创建绿色生态家园。坚持把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纳入林业建设的重要任务,通过培植风景林、“四旁”树,努力营造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绿树成荫的良好环境。弘扬植树、护绿、爱美的文明新风尚,不断提高广大农村的生态文明程度。紧密结合各地新农村建设,搞好村庄、道路和庭院绿化,逐步形成“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院中、人在景中”的新容貌,创建自然得体、景观秀丽、树草花结合的绿色生态家园,使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与村容村貌相协调,让广大农民群众在优美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四是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解放林业生产力。目前全省是资源大,价值低,主要问题还是机制问题。要通过改革,研究制定林木采伐、工程投入、投融资、税费改革以及木材流通等方面的配套政策,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焕发林地活力,创建农民从林地上增收的机制。

四、积极探索,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的继续、深化和完善。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在今年中央1号文件中明确要求,“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林业健康发展”。对于我省来讲,林业改革开放相对滞后,集体林权状况较为复杂,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精心运筹谋划,抓住林业产权制度这个关键,在认真总结改革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指导,周密部署,规范管理,扎实推进,把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各级林业部门要按照省委提出的“三个转变”的要求,不断探索和完善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合理流转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激活加快林业发展的各种生产要素,促进规模经营和优势产业的成长。积极探索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的运行机制和森林资产融入市场的有效途径,推进森林资源向森林资本转变。在权属明晰的基础上,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放活经营权,鼓励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依法合理流转,实行资本化运作。允许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和景观资源依法抵押、转让、拍卖和作为合资、入股的资本或条件,实行灵活多样的经营利用形式。鼓励社会各种投资主体投资林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和混合所有制林业。

要规范流转程序,加强流转管理,积极做好流转的各项服务工作,依法保障林地、林木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坚决防止在流转过程中出现乱砍滥伐、改变林地用途、改变公益林性质和公有资产流失等现象。切实加强对流转后应当用于林业建设资金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有资质的资源评估机构,抓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推动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合理流转,为建立“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管服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奠定良好基础。

同志们,建设和谐四川、生态四川,任重而道远。新时期,我们一定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振奋精神,坚定信心,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新局面,为把我省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副厅长在全省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认清形势 明确任务 全面加强新时期资源林政管理工作

——在全省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省林业厅副厅长 XXX

(2006年7月7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会议,是在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厅党组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发[2005]41号文件精神,总结去年我省资源林政管理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研究新形势下资源林政管理的任务与对策,部署今年的主要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供大家讨论。

一、坚持“严管林”方针不动摇,2005年资源林政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2005年,是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我省坚持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认真落实“严管林”方针,严格依法行政,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全省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坚持与时俱进,进一步理顺资源林政管理关系

为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规范管理行为,一年来,围绕理顺资源林政管理关系,全省着重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首次对出省木材运输证的委托核发进行了认真清理,根据出省木材的流向和流量,合理布局运输办证点,在征求各地意见的基础上,签订委托书33份,依法完善了行政许可的委托手续。二是撤销了省厅在成都府河、富森美家居市场内设立的两个省内木材运输证办证点,按照有利于管理、有利于服务的原则,交由成都市林业局按属地原则确定其设立和管理。三是积极理顺都江堰、雅安两个省级木材检查站的执法关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雅安市林业局、阿坝州林业局、大渡河造林局、岷江水运局等单位,就人员安置、财产处置、工作衔接等问题进行协调,本着平稳过渡、有利于工作的原则,使两个木材检查站属地管理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二)强化基础工作,不断提高资源林政管理水平

去年,全省全面完成了二类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各市(州)加快了成果汇总步伐,积极推进市(州)级森林资源数据库建设。全省进一步强化了森林资源监测工作,全面分析2005年森林资源现状,首次向社会发布了四川省2005年森林资源监测报告,回应了社会各界对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的关切。省厅还及时收集整理林产品市场信息,每两个月发布一次森林资源流转价格、林产品交易信息,切实加强林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工作,引导林产品市场规范发展。举办了“木材检查站站长培训班”,培训站长91名,对提高木材检查站执法人员素质,推动示范站建设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各地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1.4万名资源林政执法人员深入开展了林政执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林政执法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执法形象明显好转。

(三)推进林权改革,规范森林资源流转及林产品交易行为,促进林产加工业的发展

按照分区施策,分类指导的原则,在成都等地政府积极性高,林产工业发达的地区,指导当地政府结合工业园区建设和大型专业市场建立,设立专门的林产品交易中心或专业市场,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进一步促进林产工业快速健康发展。针对我省川南等地人工林资源丰富,商品经济较发达的现状,积极开展了林业产权改革试点工作。沐川县在试点工作中,已建立林业产权交易中心,并通过互联网络等平台对外发布林业产权交易信息,公开交易,推进了森林资源产权流转合法有序地进行。通过试点和探索,为全面推进林业产权改革摸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为贯彻落实《四川省林业产业发展纲要》,组织制定了全省林产加工业发展规划,筛选储备了一批林产工业项目,积极扶持技术含量高,资源利用率高、带动作用强的林产工业企业。一年来,全省的林产工业加工能力、产品产量都上了一个台阶。

(四)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零星盗伐林木的违法行为

为有效遏制“蚂蚁搬家式”的零星盗伐林木现象,全省开展了打击零星盗伐林木专项治理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省厅成立了以杨冬生厅长为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打击零星盗伐林木专项活动领导小组,各地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在历时半年的专项行动中,全省出动执法人员35270人(次),出动宣传车4418台(次),查处盗伐、滥伐林木案件1766起,其它案件3200余起,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48人,特别是一批典型案件的查处,发挥了很好的警示作用,一些地方零星盗伐林木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五)坚持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科学编制“十一五”期森林采伐限额

一年多来,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把编制“十一五”采伐限额作为资源林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地结合当地森林资源现状、农民增收和林业产业发展态势,经过科学测算,按期形成了全省的编限成果并上报国家林业局审查,去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准下达了我省“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十一五”期间,全省年森林采伐限额为1324.0万立方米。按采伐类型分,主伐382.9万立方米,抚育采伐491.7万立方米,更新采伐102.4万立方米,其它采伐347.0万立方米;按消耗结构分,商品材414.7万立方米,非商品材909.3万立方米。与“十五”期相比,采伐限额有了较大的增加,能更好地满足我省经济建设和群众生产生活对木材的需求。

(六)精心组织,圆满完成了人工商品林采伐试点工作

去年,全省有19个市(州)83个县开展了人工商品林采伐试点工作,国家下达采伐蓄积量达110.4万立方米,出材56.4万立方米,这是我省实施天保工程以来木材生产计划最多的一年,试点面广、单位多、采伐量大,在各试点单位周密部署和精心组织下,通过对各环节实施严格监管,确保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圆满完成了试点任务。据统计,去年全省采伐人工商品林蓄积量78.0万立方米,出材量44.0万立方米,分别完成年计划的70.7%和78.0%。开展人工商品林采伐试点工作,不仅有效地缓解了我省木材需求压力,而且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七)认真落实“严管林”各项制度,资源林政日常管理工作有序推进

一是全面加强了采伐管理。自用材、烧材、病虫灾害、征占用林地、火烧材等各类采伐政策执行良好,均未出现超限额、超指标采伐现象。

二是林地管理工作成效显著。通过加强依法行政和提高服务质量,建设单位依法使用林地意识明显增强,全年审核同意使用林地项目505个,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1.17亿元,面积审核审批率99.9%,均创历史新高。

三是林权补换发证稳步推进。基本完成退耕还林林权发证和补换发证试点工作,全年共发放林权证84万余份。

四是木材经营加工和流通秩序良好。在国务院治理公路“三乱”领导小组组织的检查中,我省木材检查站连续两年保持了无公路“三乱”现象。全年共发放省内木材运输证40余万份,出省木材运输证7万余份。进一步加强了红豆杉资源保护,健全了红豆杉加工许可证制度和原料来源、产品登记核销制度。对全省人工种植曼地亚红豆杉和经营加工进行了全面清理,组织专家对种植面积在500亩以上的4户培植企业、2户经营加工企业和5户培植代加工企业进行了认证,通过清理,摸清了情况,规范了管理。

五是进一步加大了林业行政案件的查处力度。继续保持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乱砍滥伐林木、违法占用林地、违法经营加工和运输木材的各类破坏森林资源案件均及时依法进行了处理。全年全省发生林业行政案件8942起,查处8803起,查处率98.4%,没收违法所得678.4万元,行政处罚9194人(次),与上一年相比,林政案件总数减少6.9%,没收违法所得增加45.3%,罚款增加134%,补征林业费金增加50.2%,行政处罚人次减少12.7%。

同志们,全省资源林政管理工作量大面广,情况复杂,取得以上这些成绩实属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不懈努力的结果,也是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特别是森林资源林政管理部门的同志辛勤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厅,向全省资源林政管理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二、充分认识新形势对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增强做好资源林政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当前,人们对森林资源的需求正由单一性、低标准向多功能、高质量、宽领域转变。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创建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已成为新时期林业建设的战略任务。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明确了新的任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需要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

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新时期林业工作的首要任务,对此我们要牢牢把握,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当前,我省生态建设还处于“治理大于破坏”的初期阶段,要巩固和扩大来之不易的生态建设成果,必须坚持“严管林”的方针,坚持不懈地搞好生态建设,不断培育和发展森林资源,确保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同时,要大力加强森林资源的科学经营,调整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促进森林健康,保护生物多样性,努力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各种生态消费需求。这些,都是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着眼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全局、加强“三农”工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林业是一项重要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双重任务,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林业建设的主战场在农村,林农、林业和林区是“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方面,需要不断加强生态建设,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为“生产发展、村容整洁”奠定良好的生态基础,提供良好的生态保障;另一方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农村群众增收致富对森林资源和林产品的需求,科学利用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财源,为农民群众实现“生活宽裕”作出贡献。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先天脆弱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努力缓解资源不足的矛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我国森林资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稀缺资源,因此,必须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大力推进森林资源的节约利用,从严控制森林资源消耗,提高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率,制止浪费森林资源行为。要加快以木质为原料的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促进林产品的升级换代。要加强资源节约的政策研究,鼓励木材节约技术创新,支持节约技术的推广应用。

必须看到,当前,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全省的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资源质量不高,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不强;二是林权流转不规范,市场活力不足;三是林产工业欠发达,发展不平衡;四是资源管理技术水平不高,基础薄弱;五是破坏森林资源现象没有得到根本遏制,案件总数仍然较高,特别是个别地方重大案件频发,引起媒体持续关注,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分析起来,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方式还不能完全适应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指导思想还不能充分适应林业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三是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责权不明;四是一些地方林政执法不严,管理失之于软,失之于宽。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并采取措施逐步解决,不断提高我省的森林资源林政管理水平。

三、认真贯彻落实国发41号文件精神,全面完成“十一五”开局之年资源林政管理各项任务

今年,是落实“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我省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必须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全省林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以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为宗旨,以深化改革、机制创新为动力,以遏制林地逆转和乱砍滥伐为重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完善措施,狠抓落实,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奠定坚实的基础。2006年,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贯彻落实“十一五”森林采伐限额政策

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的文件,对资源林政管理各方面工作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是今后五年我们抓好资源林政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必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把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抓紧抓好。

在“十一五”期间,国家森林采伐限额政策有两个突破:一是一般人工用材林采伐限额指标有结余的,经省林业主管部门认定后可以结转下使用;二是工业原料林采伐限额指标有结余的,经省林业主管部门认定后,可以结转到以后各使用。应当说,这两项政策的调整,是国家林业局推进分类经营改革、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我们要认真研究,用好政策。各地必须严格按照一般用材林、工业原料林界定做好结转和跨使用工作。一般用材林和工业原料林的确定,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造林作业设计为依据。限额减去当年实际采伐量,其差值可结转下使用。按照省厅下达的木材生产计划,当年林木采伐证发证数量原则上应与采伐作业设计数量一致。但在实际采伐实施中,由于种种原因,出现采伐数量没有完成采伐证发证数量情况的,经市、州调查设计单位逐个伐块进行核实,确定没有完成采伐的数量,作为结转的准确数量,并以市、州林业主管部门正式文件上报省林业主管部门认定。省林业主管部门将根据上报数量,派出专业队伍核实,确定其结转数量。

各地要加强采伐限额的落实和实施情况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强化林木采伐的“源头”管理工作,坚持采伐申请、伐区作业设计及审批、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伐区拨交、采伐公示、凭证采伐、伐区检查验收等各环节的管理制度;加强采伐档案管理和采伐许可证专人管理,做好采伐台帐登记工作;加强对发证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管理,认真落实执证上岗和专人发证制度。严禁超限额和分项限额发放采伐许可证,严禁越权发证,严禁将工业原料林的采伐限额用于非工业原料林的采伐。凡违反采伐管理相关规定的,要坚决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和领导的责任。

(二)落实严格的林地保护政策,强化林地审核审批和森林植被恢复工作

今年,要进一步加强林地管理工作。在认真落实现行的林地管理相关制度的基础上,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开展使用林地可行性成果专家审查试点,提高林地审核审批决策水平;二是积极做好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准备,组织开展试点工作;三是及时编报全省征占用林地总量控制指标,完善林地用途管制制度;四是开展对森林植被恢复工作的专项检查,抽查用地项目森林植被恢复情况,审计省、市(州)、县(市、区)级森林植被恢复费到位及使用情况,对不按规定恢复森林植被、违规使用森林植被恢复费等行为要严肃查处;五是结合贯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破坏林地资源刑事案件有关问题司法解释,严厉打击各类违法使用林地行为,保护好林地资源。

(三)加强林权管理,稳步推进退耕还林林权发证、林权补换发证工作

各地要认真总结林权管理经验,加快发证进度,力争在今年6月底前要完成2005年及以前退耕地的林权发证任务。在总结龙泉驿区、绵竹市林权补换发证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完善林权补换发证工作的操作程序和办法,稳步推进林权补换发证工作。要切实加强林权发证工作的监管,坚决查处不按法定程序、不经依法登记造册、不经法定机关发放、不具备法定材料以及弄虚作假等违规发放《林权证》的行为,确保发证质量,切实保障林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四)强化基础建设和机制创新,进一步规范木材运输和经营加工秩序

当前,木材流通、经营加工方面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各地要加强调研,采取措施,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要严格执行凭证运输、凭证经营加工木材制度,加强与铁路、交通、工商等部门的协调配合,认真清理整顿木材经营加工单位和木材市场,维护木材流通和经营加工秩序。继续强化木材检查站示范站建设,提升木材检查站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窗口形象。结合各地森林资源特点和林业产业发展特色,合理布局木材经营加工企业和木材交易市场。要认真研究制定木材经营加工的准入标准,对木材加工企业的规模、木材综合利用率、环保等指标提出严格要求,提高加工企业准入门槛,坚决淘汰规模小、资源消耗大、浪费木质原料严重的企业;同时,对市场前景良好、资源节约和环保型林产加工企业要积极支持,促进林产工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型转变。要抓紧招募四川林产工业协会会员,尽快将协会组建起来,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对全省林产工业行业的协调和自律作用。

(五)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强化森林资源流转监管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村土地改革的继续和深化,是市场配置资源,解放林业生产力,增强林业活力的重大举措,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林业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放活经营权,积极鼓励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合法流转,大力发展非公有制和混合所有制林业,建立健全合法规范、高效顺畅的集体林权流转制度,加快森林资源向森林资本的转变。要在对沐川县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经验进行认真总结,对集体林经营现状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确保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规范流转、科学利用的政策和措施,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此同时,要加强森林资源流转监管,加大对采伐利用政策、林木生长规律、林业经济指标、投资回报等情况的宣传力度,对各类侵犯林农合法权益、扰乱林权流转市场、在流转中破坏森林资源等违法行为予以坚决打击。当前,特别要加强对森林资源流转中林权变更登记发证工作的监管,进一步规范发证程序,确保森林资源流转依法、有序进行。

(六)开展森林资源信息化建设,提高资源管理科技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森林资源管理工作要通过不断增加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今年要在已完成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基础上,选择积极性高、技术力量较强、森林资源丰富、基础资料齐全的单位,开展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要通过加强GIS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积极推广、运用先进技术,提高森林资源监测效率和准确率,使森林资源综合监测结果更好地发挥宏观决策的支撑作用。

(七)完成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汇总,进一步完善分类区划工作,积极做好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工作准备

去年,省厅就安排了市(州)二调成果汇总工作。省规划院要抓紧完善全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汇总软件,各市、州要尽快收集所属调查单位的二类调查成果材料,今年底前,要完成二类调查成果汇总上报省厅。省林业规划院要认真总结前几次“连清”的经验,认真分析近五年来森林资源变动情况,完成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技术方案编制、资金筹措、人员组成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同时认真做好2006年森林资源监测工作,按期提交监测报告。目前,国家林业局正对我省重点公益林分类区划界定成果报告进行数据审查,部分地方界定工作还未开展,个别地方因对技术标准执行不严,把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中的未成林造林地错误划为重点公益林。各地要严格按照国家林业局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做好迎接国家公益林核查认定的准备。

(八)加强资源林政案件查处工作,继续保持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

当前,我省个别地方破坏森林资源的现象仍然十分突出,对此,我们要高度警觉。必须清醒看到,在资源林政管理上,如果我们稍有放松,多年来取得的林业建设成果就可能毁于一旦。张中伟省长在不久前召开的省政府常务会上指出:“要对森林保护严格监控,对乱砍滥伐严厉打击,凡发现必须严肃查处”。为此,我们必须切实加强资源林政案件查处工作,继续保持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高压态势,加大执法力度,坚决遏制违法采伐、违法使用林地、违法运输和经营加工木材、违法批准采伐、违法批准使用林地、违法批准加工运输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

各地要建立健全破坏森林资源重大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确保破坏森林资源的事件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有效处置,切实把握森林资源管理的主动权。要严格执行案件报告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对辖区内发生的大要案、新闻媒体曝光的案件,要及时上报,积极查处;对领导批示、上级交办的群众举报案件要及时组织力量进行调查,依法处理,按时反馈信息;对反复举报、反复上访的案件,在认真查处的基础上,要深入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做好矛盾的化解工作。要分区域、分重点、分类型地开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专项行动,把依法治林和“严管林”的各项措施切实落到实处。

(九)加强调查研究,推进工作创新

当前,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面临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各地、特别是分管领导和资源林政管理部门的负责同志要善于从日常具体事务中摆脱出来,结合工作实际,深入细致地开展调查研究,勇于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措施,解决新问题,推进工作创新。各地要注意总结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好经验和好作法,及时推广应用。要加强信息沟通与工作交流,对厅里安排的工作,要按期反馈工作信息,以便省厅及时掌握情况,指导全省的工作。

同志们,今年我省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确保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在“十一五”期开好局,起好步,为全面开创全省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新局面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下载县长在全县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共5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县长在全县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共5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长在德育工作会议上讲话

    校长在德育工作会议上讲话两篇篇一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首先,祝全体老师在新的学期里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祝全体同学在新的学期里学习进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今天是全......

    宣传部长在全县宣传工作会议上讲话(精选合集)

    文明创建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项常抓不懈的系统工程,必须依靠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全心全意抓落实的工作意志来实现和完成。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

    组织部长在县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县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按照会议安排,我就全县组织工作讲以下意见。2017年,是全县组织工作克难攻坚、砥砺奋进的一年。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县委工作大局、跟进服务脱贫攻......

    公路局长在全省工作会议上讲话(含五篇)

    同志们:在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八十八周年之际。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纪念大会,主要任务是回顾党的光辉历程,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重温入党的......

    矿长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克难制胜求发展集聚合力谋跨越为夺取“跨越年”全面胜利而努力奋斗---在2011年下半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矿长同志们:值此全国上下喜庆建党90周年之际,经矿党政研究决定,今天,我们......

    市长在高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共五则范文)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增强做好高考工作的责任感近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我市高考工作一直比较平稳,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为全国普通高校招生......

    厅长在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共五篇]

    厅长在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五年来的全省财政工作,分析当前......

    组织部长在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共5篇)

    ### 同 志 在全县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县组织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和省市组织部长座谈会精神,简要回顾去年的组织工作,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安排部署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