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3.2导学案

时间:2019-05-13 03:44: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陈3.2导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陈3.2导学案》。

第一篇:陈3.2导学案

香坊中学二校区物理导学案第页 课题授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

二、重难点:

三、新课教学:

四、反馈练习:

五、巩固与应用:

六、走进中考:

第二篇:2009学案导学总结-陈

湖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安居一中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

陈德涛

安居镇第一中学位于济宁城区的西部,坐落在安居镇政府驻地。区划调整前,是原任城区的十二个农村定点中学之一,教育教学质量一直位于全区前列。随着人民群众对教育期望的不断增强和受学校办学水平的影响,近几年来,一些条件较好的家庭纷纷把孩子送到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较高的城区学校和民办学校就读,从2005年到2008年连续四年,每到初中招生的时候,学校都要拿出相当大的精力到辖区的小学作招生宣传,甚至是到学生家里去做工作。尽管这样,初中招生的入学率却始终徘徊在80%左右。可是到了2009年的初中招生,学校做了同往年一样的工作,新招收的五四制六年级和六三制七年级入学率整体达到97.5%,中心小学、埝口小学、胡营小学部分班级的入学率甚至达到了100%,有些非辖区的学生家长也想方设法找关系想让孩子到安居一中就读。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可喜的局面呢?——原来是学校2009年上半年在七年级推行的“学案导学,展示激学”课堂教学改革得到了学生的赞同,改革的效果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学生和家长发挥了“播种机”和“宣传队”的作用,无意中担当了安居一中2009年初中招生工作的宣传员。

机遇 抉择

同大多数农村学校一样,相对城市学校,安居一中办学条件差,教师教学水平整体偏低,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在有些老师身上根深蒂固,老师教得苦,学生学的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高。

2008年冬春之交,为切实落实素质教育,山东省颁布教育新政,《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明确规定: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三个还给”把靠拼时间、拼精力的传统教学方式逼近了死胡同。

2008年10月,济宁市新的区划调整公布,安居镇划归市中区。市中区首次拥有了农村学校。

全国性的“有效教学”、“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各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就济宁来看,也是亮点纷呈,兖州一中、邹城六中、济宁十六中的教学改革都取得了成功。

学校领导清醒地认识到了形势的严峻性,为贯彻素质教育,落实基本规范,加快与中区的融合,安居一中的课堂教学改革已到了背水一战、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正当学校在为教学改革运筹帷幄的时候,2008年11月16日,“市中区初中有效教学工作会议”在济宁市第十六中学召开,会议决定:在全区推行“学案导学,展示激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教育局教研中心领导的工作安排与我校的工作需要不谋而和!在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后,学校决定从2009年春节后新学期在七年级全面试行“学案导学,展示激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实践 探索

“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安居一中的老师们一开始便怀着“摸着石头过河”的边实践、边探索的精神,凭着一股无所畏惧的勇气,走上了一条由模仿到创新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

一开始的改革是艰难的。要让老师们 一下子放弃多年来常用的教法,教师角色落差大,转弯急,老师们肯定会感到不适应;学生们已习惯了听老师讲的学习方式,习惯了课堂上当“演员”的地位,如果突然要让他们自己当“导演”,也一定会感到不适应。况且,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经过集思广益,认真研讨,学校决定把教师比较容易操作、学生比较容易被调动、同时也是比较重要的“学生展示”作为第一阶段改革的重点,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优先保证学生的展示环节。以切实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后面的黑板和四周的白板上写满了每个学习小组的解法、结论、观点,然后每个小组的学生轮流到黑板和四周的白板前汇报和展示自己小组讨论的成果,这时是课堂最热烈的时候,鼓掌声、辩论声、质疑声不绝于耳,每到争论得难分难解之时,老师才会站出来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然后让学生继续展示和讨论。经过一个月的实践、训练、磨合,老师们逐渐地摆正了自己的角色,准确熟练地把握了何时适当地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该环节极大的解放了学生的手、脑、嘴、腿。学生们的性格也由开始的忸怩拘谨变得大方自信了,学习交流也由开始的不得要领变得能够抓住关键并且学会尊重、学会表达、学会倾听了。

第一阶段的学生展示,使教师驾驭课堂、组织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显著增强,教学水平得以提高。学生在展示过程中主动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互相帮助,他们学得会、学得实、学得愉快。这一阶段的成功极大地激发了老师们的教学改革热情,坚定了老师们进行教学改革的信心。学生获得的老师、同学的尊重和学习上的成功也进一步焕发了学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生搞好学习的自信,这种师生的共同成长体现在老师们充满自信的眼神里,体现在学生现实灿烂的笑容里。

在听完由学校组织的第一阶段“学案导学,展示激学”课堂教学观摩课后,一位数学老师激情地说:“真没想到学生发现的问题这么准,解决的问题这么好,给出的方法这么多,交流和展示自己的观点这么大方,学生身上的潜能真大啊!”

改革的探索有条不紊地继续进行,以实验年级老师为主力军的所有任课教师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这场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来,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年级组长各自发挥自身职能,履行自身职责,认真开展听课评课、集体备课、理论学习、案例研究、专题分析等教研活动。“学案导学,展示激学”教学模式的环节设计、学案的写法、展示的方式乃至时间的利用、任务的分配、预习的安排等都成了老师们研究的课题。

为了全面了解每一个老师课堂教学改革的情况,同时也是为确定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学校开展了一项以学校领导为主,教研组长参加的全面听评课活动,实验年级23位老师的课,全部听评了一遍。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发现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预习问题设置简单、对学生自学指导作用不强、教师只关注自己的预设而不关注关注学生问题的生成、教师在处理预习后不能围绕重点难点归纳升华、缺少课堂检测环节等问题。于是学校决定把学案各环节的精细化、科学化、合理化设计作为第二阶段的改革重点。

在由学校组织召开的实验年级全体教师听课反馈通报会上,学校给出了学案编写各环节设计的指导性建议。

学生学习的自学指导环节:对学生的要求越明确越具体越好,努力做到四个明确:明确学习什么内容;明确学习的方法;明确学习的时间;明确学习的任务和要求。学生学习的问题设计应具有基础性、层次性甚至是挑战性,充分发挥学案在导读、导学、导思、导法、导练方面的作用。

学生预习检查与质疑环节:学生真会自学了,他们会提出很多让你想不到的问题,所以,老师必须允许并鼓励支持学生大胆提问、大胆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能提出问题,才是学生真正主动学习的有力证明和体现。作为老师,必须尽量预设到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如果提出这样的问题,应怎样解答,学生在那些方面理解上会出问题,应怎样去点拨。

老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问题:在处理完学生预习,解决完学生质疑后,教师应结合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围绕重点、难点和关键总结归纳规律,提升升华认识。因为,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毕竟是片面的、不完全的、不深刻的,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在各方面还显稚嫩,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绝对离不开老师的主导作用。

展示的方式和容量问题:展示的形式应当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让学生到黑板或白板上做题、让学生讲题、讲思路方法、让学生做演示或实验或表演、让学生读书、让学生去评价……等等都是展示的方式。展示的问题要适量,学生不可能在十几分钟的时间里做完五六个问题。所以一般应安排2-3个问题。

课堂检测的问题:课堂检测,一是培养学生运用新知的能力,二是检测学生当堂的学习效果。因此,这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检测的知识应是初步的、简单的,题目不能太难,主要是课本上或与之难度相当的习题,量不能太大,一般为2-3题。

2009年6月2日星期二下午第四节,实验年级的三位数学老师给全校老师上了三节观摩课,全面展示了他们使用“学案导学,展示激学”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受到了全校老师的高度评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了”。经过近一个学期的探索,我校初步形成了富有自己特色的高效课堂“学案导学,展示激学”五式二段教学模式。(五式:学生预习----检查质疑---归纳提升----学习展示-----总结检测 二段:课外(内)预习-----课堂学习)

感悟 反思

我们认为“学案导学,展示激学”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理念,顺应当前教改形势,代表课堂教学改革方向。是一种教师满意、学生喜欢、轻质高效的教学模式。它提供了一种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解决办法。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一些低效问题,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教”的无效性,有力地解放了学生的“学”。虽然我们的探索仅仅是起步,今后的路还更长、更远、也更艰辛,但我们毕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湖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在教研中心的领导和全校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乘课堂教学改革的大潮,不断深化和完善“学案导学,展示激学”教学模式,坚定地向有效课堂出发,勇敢地向高效课堂前进!

第三篇:《陈涉世家》导学案修改版

枣林中学

21《陈涉世家》导学案

学案编写:九语组 课型:新授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说出起义的原因和经过。

2、读懂、读熟课文,结合课文了解人物性格和文中的思想内涵,背诵精彩语段。

3、从作者和陈胜身上学习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性。

4、了解这场革命运动爆发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认识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学习重点】目标1、2 【学习难点】目标3、4

第一部分

一、导入新课

大家学过中国古代历史,能说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于哪个朝代,起义的领袖是谁吗?

【知识链接】

1、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司马迁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书,完成《史记》。

2、《史记》简介:《史记》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全书包括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本纪记述了历代帝王的事迹;世家主要记述诸侯王国的事迹;列传则是人臣之传。《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秦末农民起义的情况简介: 秦始皇吞并六国之后,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苛捐杂税繁重。到秦二世时,赋税更加严重了,人民痛苦不堪,阶级矛盾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陈胜、吴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动领导了大泽乡农民起义,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给予秦朝的暴政以致命的打击,促使了秦速亡,使由秦始皇开始的而想万世统治中国的秦王朝只存在短暂的15年便被刘邦的西汉政权所取代。

二、【自主学习】

1、多遍的朗读课文,尝试译述全文,注意把握长句的意义停顿。

2、明确下列汉字的读音:

阳夏()辍耕()鸿鹄()闾左()

適戍()当行()

度已()

数......谏()罾()间令()

篝火()

忿恚()

果笞()

宁有()攻蕲()

.......铚、酂()柘、谯()

千骑()社稷()怅()

嗟()鹄()酂()

......柘()

度()烹()

徇()陈胜王()被坚执锐()..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死国可乎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固以怪之矣 大楚兴,陈胜王 .....皆指目陈胜 闾左

谪戍 屯大泽乡 皆次当行 会

度已失期 ...........

用心

爱心

专心

枣林中学

法皆斩 举大计 等死,死国 天下苦秦久矣 以数谏故 上使外将兵 楚人怜之 ...........指意 念鬼 威众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罾,固以怪之矣 间令 之次...............所旁丛祠中

狐鸣 旦日 往往语 指目

素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

笞 尉剑..............挺 佐之 并杀 徒属 第借令毋斩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受命 从民欲 袒右

为...............坛而盟 蕲下 将兵徇蕲以东 比至陈 与皆来会计事 将军身被坚执锐

社稷 .............. 刑其长吏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将军身被坚执锐

借第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第二部分 第一课时:

各组采用查字典等工具书的方法完成学习内容,之后先在组内进行讨论和知识的分享,最后在班内进行展示。

一、齐读课文

二、扫清文中通假字:

【苟富贵,无相忘】

【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固以怪之矣】

【为天下唱】 【将军身被坚执锐】

【卜者知其指意】

三、古今异义词

【等死】

古义:

今义: 【今亡亦死】

古义:

今义: 【卒中往往语】

古义:

今义: 【楚人怜之】

古义:

今义: 【夜篝火】

古义:

今义: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古义:

今义: 【藉第令毋斩】

古义:

今义: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古义:

今义: 【将军身被坚执锐】

古义:

今义: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古义:

今义: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比至陈】

古义:

今义: 【会天大雨】

古义:

今义:

四、词类活用

【大楚兴,陈胜王】

【尉果笞广】 【天下苦秦久矣】

【皆指目陈胜】

用心

爱心

专心

枣林中学

【夜篝火】

【置人所罾鱼腹中】 【将军身被坚执锐】

【死国可乎】 【乃丹书】

【法皆斩】 【固以怪之矣】

【忿恚尉】 五、一词多义

之:辍耕之垄上()

次:

吴广皆次当行()

怅恨久之()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祠中()

二世杀之()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会:会天大雨()

将: 上使外将兵(与皆来会计事()

项燕为楚将(为:为屯长()

为天下唱()

书: 乃丹书帛曰()

士卒多为用者()

得鱼腹中书()

为坛而盟()数:广故数言欲亡()

乃: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卒数万人()

陈胜乃立为王()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小组中讨论并整理,最后在班内进行展示。

一、围绕起义这一中心事件,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二、本文可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的大意是什么?

三、(1)哪句话表现了陈涉年轻时的远大抱负

(2)起义的导火线(直接原因)是(3)起义的根本原因:

(4)哪句话表现了陈涉的博大胸襟?(5)起义的舆论准备:

用心

爱心

专心

3)))

枣林中学

作用:

(6)他的计谋成功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7)陈胜、吴广谋划起义的主要策略是什么?(8)表明陈胜、吴广起义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的句子

(9)进一步反映起义的影响、号召力之大;,这场农民运动的爆发是历史必然的句子:(10)你从哪些地方可以读出陈涉的“鸿鹄之志”? 起义前: 起义后:

(11)起义的具体步骤:

(12)陈涉是一什么身份的人,从文中哪个词看出来?

(13)陈涉甘于目前所处的社会地位吗?从文中什么地方可看出来?

(14)陈胜认为起义将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理由是哪几种?

(15)文章结尾“诸郡县„„以应陈涉”的事实映证了上文陈胜关于“______________”分析和“________________”的预见,也进一步说明这场战争的必然。

四、概括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

课文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赞颂了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继续探究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写作方法。

一、全班齐读课文,抽查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二、讨论学习

用心

爱心

专心

枣林中学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体现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

2、通读课文,结合具体内容分析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

3、找出第三部分中使用的动词,体会语言简洁、用词极富表现力的特点。

4、理清全文思路,课文是如何以事件发展的顺序来组织的,思考:文章哪些内容是详写?为什么?哪些内容是略写?为什么

三、陈胜出身低微,虽自立为王,但为时仅六个月,司马迁为什么将他列为世家呢?

四、本文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

五、学了本文,你受到什么启示?

第三部分

【拓展提升】

作为史官,司马迁在写陈涉此人传记时,并未把爱憎直接流露在文字间,但他对陈涉自有自己的看法。怎样的看法,你看出来了吗?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四篇:22《陈涉世家》导学案

22《陈涉世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

2.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了解陈涉起义的原因、经过及其历史必然性。

4.通过对话分析人物的形象,学习本文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写写记记】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共

篇,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迹)、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迹)、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共约526500字。

《史记》对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在文学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鲁迅先生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司马迁:字   ,(朝代)著名     家,家。38岁时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藏书,掌握了丰富的史料。42岁时开始写作《史记》。后因上书替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解而获罪下狱,被处宫刑。为完成《史记》,他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历时16年,终于写成历史巨著《史记》。

【查查写写】

1.读一读,查一查,写一写(每词写两遍),并给加点字注音。

阳夏()

嗟乎()

鸿鹄()

適戍()

度已失期()

以数谏故()

当行()

陈胜王()

罾()

忿恚()

鞭笞()

被坚执锐

()

社稷()

一、填空:(7分)

1.陈胜认为起义将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根本理由是()。

2.陈胜吴广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办法是①(),②()。

3.()是起义的第一步;接着用(“

”)作为动员群众起义的口号。

【想想说说】

1.跳读课文第2自然段后,我从文中找出了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在书上划出)

2.陈胜在起义前对当时起义形势作出了具体的分析,我的解说是这样的:

形势分析:

起义口号:

趋势判断:

3.自读第3自然段,我可以概括出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步骤。

4.找出文中陈涉富有个性化的语言,然后分析作者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全文共写了三次对话:

第一段陈胜与同伴们的对话,表现了他远大的志向和反抗意识;

第二段陈胜同吴广的对话,反映了他们善于斗争的智慧和才能;

第三段陈胜同戍卒的对话,表现出陈胜反抗阶级压迫的英雄气概。

个性化的语言:“苟富贵,无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天下苦秦久矣。”

通过个性化语言可以看出陈涉要求摆脱贫困,不甘于安贫守命的反抗精神。陈涉少有雄心壮志。既显示陈涉的抱负、反抗决心和叛逆性格,又具有号召力和鼓动性,表现其卓越的领导才能。

5.通假字

①苟富贵,无相忘(“无”通“毋”,不要)

②发闾左適戍渔阳(“適”通“谪”,贬谪)

③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④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

⑤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

⑥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意思或意图)

6.一词多义

(1)之:

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去)

②怅恨久之(语气助词,凑足音节,无实义)

③二世杀之(代词,扶苏)

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结构助词,的)

(2)为:

(读wéi,动词,读wèi,介词)

①为屯长(担任)

②为天下唱(向)

③士卒多为用者(被)

④为坛而盟(修筑)

(3)乃: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表判断,是)

②陈胜乃立为王(于是,就)

③乃不知有汉(竟然)

④尽其肉,乃去

(才)

(4)然:①吴广以为然(正确,对)

②然足下卜之鬼乎(转折连词,然而)

(5)以:

①扶苏以数谏故(介词,因为)

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介词,用、拿、把)

祭以尉首(用)

④蕲以东(表时间方位的界限)

以激怒其众(连词,来、以便)

⑥杀之以应陈涉(来)

或以为死(认为)

(6)次:

①吴广皆次当行(编次)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祠中(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驻扎)

(7)会:

①会天大雨(适逢,恰巧遇到)

②与皆来会计事(集会)

(8)将:

①上使外将兵(带领,率领)

②项燕为楚将(将领)

(9)

书:①乃丹书帛曰(写)

②得鱼腹中书(丝绸条)

(10)数:①

广故数言欲亡(屡次,副词)

②卒数万人(几,shù,数词)

(11)道:①道不通(名词,道路)

②伐无道(名词,道义)

(12)等:①等死,死国可乎(副词,相同一样)

②公等遇雨(代词,用在名词或代词后,表示复数)

(13)故:①扶苏以数谏故(缘故、原因,名词)

②广故数言欲亡(故意、特意,副词)

(14)指:①卜者知其指意(同旨,意图、意思)

②皆指目陈胜(动词,用手指着的意思)

(15)所:①置人所罾鱼腹中(代词,用在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的东西)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名词,为处所)

(16)令: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动词,派、派遣)

②令辱之(动词,让、使)

③召令徒属(动词,可译为号令)

④陈守令皆不在(名词,指县令、)

(17)与:①尝与人佣耕(连词,和、同、跟)

②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同举,副词,全、都)

(18)上:①辍耕之垄上(方位名词,上面)

②上使外将兵(名词,指皇上)

(19)应:①佣者笑而应曰(动词,答应、回答)

②宜多应者(动词,响应)

(20)当:①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介词,应当,应该)

②不当立(助动词,应当)

③当此时(介词,正在„„的时候)

(21)行:①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读háng名词,行列、队伍)

②乃行卜(读xíng,动词,往、去)

③行收兵(读xíng,动词,行军)

(22)欲:①广故数言欲亡(助动词,想要、想)

②从民欲也(名词,欲望、愿望)

(23)号:①

三老、豪杰(动词,号令、命令)

②号

为张楚(名词,国号、称号)

(24)亡:①今亡亦死(逃亡)

②亡羊补牢(丢失)

③数月亦亡(死)

(25)兵:①行收兵(士兵)

②斩木为兵(兵器)

7.古今异义

①等死(古义:同样

今义:等待)

②卒中往往语(古义:到处

今义:经常)

③楚人怜之(古义:爱戴

今义:可怜)

④夜篝火

(古义:用竹笼罩着火

今义:篝火晚会)

⑤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古义:十分之六或七,表分数的约数

今义:表整数的约数,十六或十七)

⑥藉第令毋斩(古义:即使,假设,表假设关系的连词

今义:常用以为凭借,假托义)

⑦今亡亦死

(古义:逃走

今义:死亡)

⑧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古义:私下,偷着

今义:间隙)

⑨将军身被坚执锐(古义:亲自,自己

今义:人,动物的躯体)

⑩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古义:如果

今义:诚心诚意,的确,实在)

比至陈

(古义:等到

今义:比较,比方)

⑫会天大雨(古义:适逢,恰巧

今义:集会.见面等)

8.词类活用

(1)天下苦秦久矣(形容词意动用法,苦于,因……而受苦。)

(2)狐鸣呼曰狐(名词用作状语,像狐狸一样。)

(3)置人所罾鱼腹中(名词用作动词,就是用网捕。)

(4)将军身被坚执锐(形容词用作名词,坚硬的铠甲;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5)死国可乎(形容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

(6)乃丹书(名词作状语,用朱砂)

(7)固以怪之矣(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8)忿恚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9)皆指目陈胜(名词活用为动词,用手指;名词活用为动词,用眼睛示意)

(10)皆刑其长吏(名词活用为动词,惩罚)

第五篇:《陈涉世家》导学案学生用

陈涉世家

主备人:李霞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说出起义的原因和经过。

2、读懂、读熟课文,结合课文了解人物性格和文中的思想内涵,背诵精彩语段。

3、从作者和陈胜身上学习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性

4、了解这场革命运动爆发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认识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学习重点:目标1、2 学习难点:目标3、4 学习课时:

三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交流:

交流课前搜集的秦末农民起义的情况及司马迁的生平和《史记》的知识。

秦始皇吞并六国之后,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苛捐杂税繁重。到秦二世时,赋税更加严重了,人民痛苦不堪,阶级矛盾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陈胜、吴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动领导了大泽乡农民起义,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给予秦朝的暴政以致命的打击,促使了秦速亡,使由秦始皇开始的而想万世统治中国的秦王朝只存在短暂的15年便被刘邦的西汉政权所取代。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司马迁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书,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表10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篇。

一、课前测评(全班测试,小组评分)

1、读课文,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阳夏人

辍耕

点缀

啜泣

怅恨

苟富贵

嗟乎

........鸿鹄之志

闾左

谪戍

戊戌

当行

度已失期

以数谏故

..........罾

丛祠

篝火

陈胜王

忿恚

毋斩

鞭笞

........袒右

攻蕲

社稷

.........

2、读熟课文

以读准字音、句读,朗读流畅为目标。

二、新授内容

1、掌握下列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者„„也 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苟富贵 ...... 若为佣耕 太息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2、试译课文

同桌结成学习小组,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课文。下列句子的含义必须掌握。苟富贵,无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翻译题中的两句表现了陈涉怎样的思想品格?

4、课文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它有什么作用?

三、当堂检测

填空 本文节选自,作者,朝人,我国古代著名的 家、家,《史记》是他用毕生精力完成的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全书共 篇,后人赞曰“、”。

四、课后练习

1、找出本课的通假字,并解释(含句子)。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① 会天大雨 ②足下事皆成 ...③又间令吴广 ④卒中往往语 ...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死国可乎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 固以怪之矣 大楚兴,陈胜王 ..皆指目陈胜 .

第二课时

一、新授内容

1、掌握下列重点字词句的含义。闾左

谪戍 屯大泽乡 皆次当行 会

度已失期 法皆斩 ...........举大计 等死,死国 天下苦秦久矣 以数谏故 上使外将兵 .........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指意 念鬼 威众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罾,固以怪之矣 间令 之次所旁丛..........祠中

狐鸣 旦日 往往语 指目

........

2、试译课文

同桌结成学习小组,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课文。下列句子的含义必须掌握。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天下苦秦久矣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3、本文记叙了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件事是什么? 秦末大泽乡农民起义。

4、这次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

5、陈胜在起义前对当时的形势作了精辟的分析,他是怎样分析和估计的,请简要述之。

6、陈胜、吴广是怎样为起义制造舆论准备的?

二、当堂检测

阅读 课文第二段,回答问题。

①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②陈胜、吴广为什么要鱼腹藏书、篝火狐鸣?对这种做法你是任何评价的?(3分)

③导致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3分)

三、课后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广故数言欲王,忿恚尉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将军身被坚执锐

借第令勿斩 ....

2、整理本课的一词多义:之 次 为 数 故 以

第三课时

一、课前测评

组长打分,公布答案。

二、新授内容

1、掌握下列重点字词句的含义。素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

笞 尉剑挺 佐之 并杀 徒..........属 第借令毋斩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受命 从民欲 袒右

为坛...........而盟 蕲下 将兵徇蕲以东 比至陈 与皆来会计事 将军身被.........坚执锐

社稷 刑其长吏 ......

2、试译课文

同桌结成学习小组,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课文。下列句子的含义必须掌握。将军身被坚执锐

借第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三、讨论学习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体现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

2、通读课文,结合具体内容分析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

3、找出第三部分中使用的动词,体会语言简洁、用词极富表现力的特点。

4、理清全文思路,课文是如何以事件发展的顺序来组织的,思考:文章哪些内容是详写?为什么?哪些内容是略写?为什么?

5、总结 课文记叙了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浩大声势,表现了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赞颂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及历史功绩。

四、当堂检测

比较阅读。

文段一:陈胜者,阳城人也。„„杀之以应陈涉。(全文)文段二:(课后第三大题文段)①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比至陈:()(2)或说陈王曰:()②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中“燕雀”比喻,“鸿鹄”比喻 ④你怎样看待陈胜所说的“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

⑤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原因: 示:。

⑥、陈涉是农民起义的领袖,作者司马迁对这一历史人物持什么态度?试说明理由。

⑦、“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句话充分表现出了陈胜的远大志向,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立志或理想的名言?收集3—5句。你有自己的关于理想的座右铭吗(名言或自创都行)?你打算怎样为实现你的理想做准备?

五、课后练习:完成同导练习

下载陈3.2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陈3.2导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1《陈涉世家》导学案[大全5篇]

    21《曹刿论战》导学案 主备人:陈静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4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

    陈太丘与友期 导学案

    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累积“期”“尊君”“不”“委”“引”“顾”等文言词汇。 2、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全文。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

    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

    《陈太丘与友期 》学案 初一语文 贾建军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导学案

    14《邮票齿孔的故事》学案设计 一、我会读,我会填 撕( sī) 裁( ) 敦( ) 仍( )齿( ) 二、我知道 1、这篇课文写了关于 的故事。我知道了阿切尔在酒店被一个人用 的举动吸引了,并从中得到......

    导学案

    《在山的那边》导学案 曹斌锋 教师寄语: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没有生活。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

    导学案 文档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导学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对比和......

    导学案

    赤峰学院附中高二英语校本课程导学案 编号:4 制作时间:2016.5.3. 使用时间: 2016. 5.7. 编制人: 侯思齐 姓名:English Speech and Technique 2.What is the purpose of Nick’......

    导学案

    复习导学案:第20课:法律护我成长一:复习提纲1、 法律法规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2、 如何保护未成年人?(问题。4、 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地位。二:学习过程: 1、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