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激发和保持儿童好奇心是引发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不竭动力
激发和保持儿童好奇心是引发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不竭动力。教育心理学指出:“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多样性,趣味性,是激发儿童学习动机的重要条件。”而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儿童主动学习的内部动力。因此,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第二篇:在科学探究中如何引发学生进行猜想
在科学探究中如何引发学生进行猜想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要素,物理《新课程标准》对猜想与假设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两点:尝试根据已有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和假设。针对现阶段初中生猜想能力的方面表现出的不足,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式来加强培养、锻炼其猜想能力。
一、培养学生猜想能力的特殊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采用问题解决的探究性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归纳、类比、联想和想象等方法,从背景和材料中,建立起关于物理知识和解题思路的猜想,然后运用严格的逻辑方法进行验证和取舍,不仅有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也更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学生对自己猜想的知识,还不知是否正确,总要弄个水落石出,造成强烈的求知欲,积极性很高;另一方面,猜想的知识一旦得到验证和老师的肯定,就会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自信心得到较大的满足,激发学生“乐学、爱学”的情绪,培养其学习物理的兴趣。
3、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新知识先是经过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猜想得出的,具有较好的可接受性,一旦被验证或被老师肯定,就会形成很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牢固地掌握知识。
4、有利于知识的灵活运用。猜想具有推测性,不受严格的思维的限制,对事物的认识,可以忽略细节,增加了整体性的思考,增进了思维的进程,迅速的获得新知识。对于灵活运用知识答题、解题,也具有很好的导向性和锻炼思维的作用。
二、学生在进行猜想时容易出现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学生在提出问题后,出现不正常的猜想,如虚设猜想、胡乱猜想等。现行教材为了保证探究的完整性与示范性,把所有的探究环节写得都很清楚。有些学生在课前预习,甚至有的学生就在进行新课时提出问题之后当时看课本,就“照本猜想”,这是虚假猜想;还有的学生在提出问题之后,不运用物理知识思考问题,而是根据自己的直观感受胡乱猜想。这样学生如果形成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
三、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猜想
1、通过直观感受提出猜想。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在提出问题后,可以设置一些简单易行的小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过程中的直观感受,或观察到的现象,提出合理化猜想。如: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学生如果胡乱猜想可以提出很多影响因素: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速度的大小、接触面积的大小、质量的大小、重力的大小等等。这是如果让学生进行一个小实验:用手轻压桌面,手在桌面上滑动,然后用力重压桌面再做一次,体会两次感觉有什么不同?根据体会学生可猜想出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接着再保持压力不变,使手在桌面和桌面的背面滑动,体会两次感觉有什么不同?学生根据感受又猜想出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再如: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学生对于杠杆的平衡条件的猜想不容易联系到力与力臂的关系上,在提出问题后也可以设置一个小实验:在杠杆支点左边的两格处挂上三个钩码,然后用右手的食指压住杠杆的右边,从力臂大处依次向里移,让学生感受右手食指所用的力有什么变化。
学生实验后回答:感觉是从外向里移的过程中,手指所用的力是逐渐增大的。这样学生根据直观感受能够猜想出:杠杆平衡时力与力臂成反比。通过这些小实验的设置,学生根据直观感受提出猜想,减少了学生的胡乱猜想,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会增强学生正确猜想的意识。
2、根据生活经验提出猜想。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初中阶段的物理课程十分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因此在探究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多联系生活中的现象提出合理化猜想。如:在“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中,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适时地提出一个问题:晾衣服时怎样晾晒湿衣服干得更快?学生很容易想到放到阳光下、把衣服摊开、通风良好的情况下,衣服干得更快。这样学生通过归纳提出正确的猜想:蒸发的快慢可能与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再如:在学习焦耳定律,“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学生根据已有知识会想到与电压、电流、电阻、电功等物理量有关。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示生活中的现象:电炉丝通过导线接到电路中,电炉丝和导线通过的电流相同,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同一段导线当接入小功率的用电器时几乎不热,当接入大功率的用电器时,导线就会很热甚至会引发火灾;当用同一个电热水壶烧水时,加热时间越长水的温度越高。这样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思考,学生很容易提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可能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这样通过学生对生活现象的分析概括引发猜想,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并增强其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3、通过分析概念公式提出猜想。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就会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在探究过程中教师也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分析物理概念、公式、物理定律提出合理化猜想。如:在学习《浮力》一节时,得出阿基米德原理后,做“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这时通过推导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得出F浮=ρ液gV排,在通过对该公式的分析,引导学生提出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这样,学生通过分析物理概念公式提出猜想,直至问题解决,能迅速找到答案,既减少了学生的胡乱猜想又缩短猜想时间,同时提高了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学生的猜想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实重视这一能力的培养,时时注意挖掘更多地提出猜想的方式和素材,已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第三篇:如何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案例
如何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案例
【背景描述】
《光是怎样传播的》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内容,对于本课教学目标的设计,我根据新课程标准,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出发,制定了本课的三个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经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过程,能用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2.科学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3.科学知识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了解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我认为设计得应该是非常全面了,于是,我充满信心走进了课堂。
【案例主题】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是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在科学探究中学生的兴趣不能自始至终,学生只对活动操作本身感兴趣,在交流阶段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不够活跃,这是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在进行《光是怎样传播的》一课的教学中,我做了初步的尝试。
【细节描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在上课前,老师想先采访一下大家,你们平时都有什么爱好,能告诉老师吗?
(生回答)
2.师:老师也有很多爱好,那我就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其中的一个爱好。(听音乐,学生猜老师的爱好)别着急,咱们先来思考一个关于声音的科学问题: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刚才大家在大屏幕上什么都没有看到,却能听到动听的音乐,这是为什么呢?(生答:这是因为有声音传入了我们的耳朵.)那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它的传播又有什么特点呢?(生答)师:大家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的真好,那老师的爱好到底是什么呢?(出示抖音视频)同学们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观察到了什么呢?(生答)那像声音一样,光也有自己的传播特点,光是怎样传播的,光的传播又有什么特点呢?今天咱们一起来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板书:光是怎样传播的)
二、大胆推测: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光无处不在,早晨的阳光照在树叶上,森林里的光光芒万丈,墙缝下的光充满了希望,闪电发出的光耀眼夺目,傍晚的夕阳,霞光万道。看了这些图片,大家猜测一下,光是怎样传播的,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呢?
三、设计实验
1.师:同学们讲的是头头是道,但是科学是讲证据的,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们的观点,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吗?
2.学生讨论实验方案。
3.学生汇报实验方案。
预设:
(1)用手电筒照射光盘中间的圆孔,观察白屏上的现象。
(2)用手电筒照直空心管,再把空心管变弯用手电筒观察白屏上的现象。(可用带弯头的吸管)
……
(3)学生说到书上的实验方案,请大家看实验单。
①仔细阅读书上的实验方法。
②该注意什么?(三个孔必须排在一条直线上,这里可以看幻灯片的演示;距离为5厘米;完成作业:用箭头标出光前进的路线)
③这两个小实验有什么不同?
四、探究拓展
1.学生进行实验。
2.汇报实验情况和结论,并展示。鼓励其他同学想到的别的实验方法。介绍。
3.前面我们猜测:光是直线传播的吗?经过这么多方法的反复验证,“板书:反复验证”我们可以下个结论吗?板书“结论:光是直线传播的。”
4.请看黑板:你知道科学家平时是怎样进行研究的吗?
(指名学生看黑板小结)
5.师:今天我们象科学家那样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祝贺你们!
6.(展示幻灯片:路灯)你能否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这个现象?为什么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光源发出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物体向光的表面被照亮,在背光面后方形成一个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这就是物体的影子。)
7.出示知识点: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30万千米。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
8.回顾。
五、课外延伸
师:刚才我们做实验时用了3张带孔的卡片,课后,你能用上10张,15张,甚至更多的卡片排成一条直线,用手电筒照射能在屏上找到光圈。卡片摆得越多越厉害。你们有信心吗?
六、板书设计
光是怎样传播的问题:光是怎样传播的 猜测:光是直线传播的吗?
结论:光是直线传播的【案例分析】
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有一点是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科学探究方面,对小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制作实验、观察、讨论、交流等各个活动在学生完成实验以后,接下来教师要创造时机,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在交流阶段能够集中激活他们的思维。
实际上学生的兴趣不能自始至终,他们对活动操作本身比较感兴趣,在交流阶段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不够活跃,这个是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这是因为在活动操作的过程中,探究的是未知的知识,因此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他们的兴趣也就放在这上面,但是随着活动操作的逐渐完成,未知的知识逐渐显露,学生的求知欲望逐渐得到满足,这时候他们的兴趣也就会逐渐的减退,带到活动操作结束,他们的兴趣也就跟着结束了,很少有人再对已经完成的实验提出任何的意义,所以在接下来的交流阶段,他们就会出现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不够活跃等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这样做:
1.组织学生观察各小组的实验结果。由于各小组学生在认知水平、动手操作能力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这就注定了他们的实验结果也是有差异的。学生对于与自己不相同的东西总是比较感兴趣的,这时候组织他们对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就能再次激发起他们的兴趣。比如学生在做完实验后,我提问哪个小组与其它组的实验不同,有的小组就举手回答说,我们小组在第一次实验的时候,光斑没有落在最后一张纸屏上。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还有一个小组也出现了问题,在第二张卡纸的时候,光斑落在了最后一张纸屏上,与其他组的实验结果不同。那我继续追问,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组长回答说是因为第二张卡纸向左移动的超过了5厘米.学生对于与自己不相同的东西总是比较感兴趣的,这时候组织他们对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就能再次激发起他们的兴趣。
2.适时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在学生做完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后,他们对各小组的异同大概也了解到了。这时候再提出相关的问题,让他们进行讨论,最后还有一个整改建议,这就使得学生的注意力不得不集中了。因为他们要给其他组提出整改建议,他们就要了解其他组的操作结果和存在的问题,而要了解其他组的操作结果和存在的问题。他们就要对这个实验结果进行观察讨论,才能找出存在的问题,然后才能提出整改建议。比如在解决第一个小组在第一次实验的时候,光斑没有落在最后一张纸屏上。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他们提出的整改方案是:因为手电筒没有水平放置,让手电筒 水平放置就可以了。这样一环扣一环的,紧跟着不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用一两句话或者一两个问题,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能让他们的注意力在实验结束后要分散的时候再次达到集中,思维的火花再次被燃起。
3.通过知识的延伸也能再一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做完实验后,我提问: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学生动脑思考,接下来我播放有关的视频,学生用心观看。那我继续追问:你们想不想知道有关光的更多的知识呢?拓展到光速的知识,接下来的考一考更是再次激发他们学习热情,将整节课的科学知识融入到自己的脑海里。
如何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案例
高平市东方红小学 崔旭珍
第四篇:引导农村学校学生进行科学课外探究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引导农村学校学生进行科学课外探究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上海市奉贤区青村中学刘红
【摘要】:《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科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和达成光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课外探究”相对与“课堂教学”可以实现探究活动在时间上、空间上、内容上的拓展,是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学生的课外探究活动只留于形式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这种现象在我们农村学校尤为普遍。
【关键词】:农村学校引导科学课外探究活动
【正文】:
课堂教学是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现象也不能被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学生学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的天地。它可以引导学生将科学探究活动由教室扩展到课堂以外的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使课内、课外、生活、社会互相结合,让学生
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与发展。
《科学课程标准》中也强调了科学课程具有开放性,指出我们的科学教学应当是多元的、多样的,科学教学活动不只局限在课堂教学时间里,要把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引出课堂,走向更大、更远的学习空间。开展课外探究活动,不仅是课堂教学法的延伸,而且能够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摆脱课堂上教学材料单一的束缚,让学生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更深层次、更全面的研究。因此科学教学就应该以课堂探究为前奏,以课外探究为后续,开展跨时空、全方位、多角度的延伸活动,把课内课外当作一个完整的课来考虑,重视课内外的协调发展、有机整合,把“课外”的内容有力的融入科学课程中来。因此课外探究活动对于科学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我们农村学校的科学教学实践中,课外探究活动一般都
流于形式,是什么原因呢?
为了全面了解科学课外探究活动在我校实施的状况,我们几位科学老师对我们全校的七、八、九年级七个班级的学生,以不记名书面问卷的方式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学生课外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时间少得可怜,许多学生几乎为零。那么是否学生不喜欢或不愿意科学探究呢?国内最新的一项初中学生的课外兴趣调查表明:男生中喜欢课外玩弄科技类玩具或实验的占总数的88%,爱读科普类书刊的占总数的68%,女生中喜欢课外玩弄科技类玩具或实验的占总数的53%,爱读科普类书刊的占总数的62%。显而易见,我们的学生并非真正的不喜欢科学性的探究活动。还是让我们先来看看我们农村学校学生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早上6:00起床,学校规定学生到校的时间为7:20左右,而大多数学生都在7:00前已到校,打扫卫生或进行早读。午休时间为11:25—12:00,这段时间学
生除吃饭外,还要完成语、数、英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下午4:40左右放学,回家后还要完成两小时左右的语、数、英的家庭作业,吃好晚饭,做完作业后极大多数学生选择睡觉,当然也有的学生做完作业已是很晚了。在这种情况下,学
生还哪来的时间进行课外科学探究呢?
根据以上分析,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方法,加强对学生课外探究活动的引导。
一、充分利用学校课程文化资源,开展科学课外探究活动。
1、就地取材,发挥校园环境的优势。
随着近年来上海城区生态绿地的迅速发展,学校、小区随处可见各种植物,我们学校的校园环境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学校的领导非常重视校园的绿化建设,现在校园绿化覆盖率达44%,2003年学校就被评为“上海市绿化合格单位”。我们农村学校的校园面积相对充足,有着相当丰富的植物资源,这无疑为学生的课外探究创设了很好的场所。为了能使全校学生进一步认识校园植物,更加自觉地珍惜和维护有限的校园植物资源,也为了打造我们学校科技教育的特色,每年的九月份我们都要组织对六年级的新生开展“辨认常见植物,给校园植物挂牌”的活动,“常见植物识别活动”已是多年作为我们学校的一项生物科技特色活动。我们利用活动课和课间的时间,分组对校园植物种类进行辨认、统计,了解学校的主要植物种类。通过将近一个月的调查统计,共统计出校园植物59种,而且我们也汇编了我们校园生物资源库,作为我们学校的科学校本课程。同时我们也有一个想法和建议,为了能更好的树立环保意识和绿色理念,我们可以组织全校师生开展“校园绿色植物认养活动”。向全校师生发出“爱护小树,从我做起!爱护小树,从现在做起!”的倡议,负责养护管理植物,然后定期对认养结果进行评比。让全校师生真正有“我的校园,我做主”的感觉,使美丽的校园能够真
正成为我们学生的学园、乐园、花园。
2、发掘现有资源条件,提高学校现有设备的利用率。
我们学校是一所地处远郊、基础薄弱的农村初中,随着城镇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学生流失的问题日趋严重,又由于借读费的减免致使民工子弟学校的部分学生大量拥入我们学校。所以大多数学生来自于农村、城市经济困难家庭和进城务工家庭,他们的家庭经济条件远远不如城市学生的家庭条件优越,家里有电脑的寥寥无几,更不用说上网了。同时家长忙于生计,抽不出时间陪孩子进社区的网络场所搜集信息,学生在家也没有搜集资料的条件,这无疑给他们探究活动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给学生的课外探究活动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营
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
(l)充分利用学校科学实验室资源,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探究环境。
科学探究是实验性很强的一项活动,实验器材是探究活动的物质保障,尤其是学生的课外探究器材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了。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一方面指导学生收集平时废弃的可做实验的物品,比如吸管、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筷子等等,都可以充当实验物品。另一方面当学生的课外探究活动需要用到家中没有的一些实验器材时,就必须需要我们老师来提供。为了使学生的课外探究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为他们准备一个能自行实验探究的实验室,而学校里的科学实验室则是学生自行实验的最好场所。因此在备课组老师的商讨下,每周在指定的时间内(一般是午间)开放科学实验室,允许学生在这个时间内走进实验室,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自行实验。学生在没有压力的环境里,轻松自在,设想出许多奇思妙想的实验设计。通过互相合作、自主实验,使探究活动成为实验教学的有益补充,从中他们可能会发现许多有价值的科学现象,领悟到书上学不到的知识,锻炼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了自己的创新精神。同时我们要求学生在实验之前填写“申请实验报告书”,待实验室老师审定批准后,再进行实验,这样做目的在于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要求提供所需的器材和相应的指导。其次我们老师还要不断地从中总结经验,找出实验开放工作中的问题,逐步地完善和规范实
验开放工作,使实验开放的工作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
(2)发挥好学校网络、图书室优势,提供更多信息。
在课外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常会碰到这样那样的疑问,说实在的有些疑问连我们老师都难以解释清楚,而学生恰对这些问题最感兴趣。想要学生在课外搜集资料,在农村还是比较困难。学生家中有电脑的很少,再说也没有可查找的相关书籍资料。为了促进课外探究活动能顺利完成,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发挥学校网络、图书室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学校资源,充分为学生课外探究服务。我们利用学生午间休息的时间开放学生电脑房,并有专门的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不同水平的学生,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这样利用学校网络和学校图书室,让学生自主查找收集信息,这样学生学习的欲望能得到很大限度的满足,碰到一些感兴趣的问题,一下子就能得到解决,就更加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扩大了学生探究的范围。虽然学校只是一个学生电脑室和一个图书室,但这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这已经是很
大的满足。
二、加强社会、家庭等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拓宽课外探究活动的空间。
1、加强家庭科学课程资源的利用:
城市学校师资条件、教学设施、学生原有的基础、家庭教育等方面确实有自己的优势,但我们农村学校的课程资源尽管在很多方面无法与城市学校的现代课程资源相比,但也有着城市学校无法比拟的丰富的乡土资源。首先我们农村的学
生家庭周围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田间、地头、树林、果园、草地、鱼塘、河流等都能为我们学生的科学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丰富多彩的大自然,蕴含着独特的课程资源。其次我们农村学校的学生由于生活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外地来沪务工家庭的子女,他们中大多数很早就能够帮助父母做家务,甚至参与田间劳作。同时由于农村自然条件的优越,他们可以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自由的嬉戏,下河捉鱼,上树逮鸟,„„所有这些都给他们提供了城市学生无法体验的丰富的生活经验。还有农村学生的家长虽然见识不广,学识不深,但是他们有着丰富的生活生产经验。我们可以充分调动和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家长的作用,来帮助我们的学生从自己身边常见的动植物开始探究,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激发他们探究科学的兴趣。例如让学生采集制作标本,培植饲养与教学有关的动、植物,观察动、植物的生长过程,组织学生参观农田及果园等,让学生调查生态系统并写出生态平衡方面的调查报告。在讲水资源污染问题时,让学生调查周围的水资源情况,收集有关青村地区的污水排放及处理问题,等等。这样可以把教室里学到的书本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把在大自然中遇到的疑问难题,带到课堂上讨论,如果我们教师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那将是对课本资源最好的拓展。能够让学生真正地走
进大自然,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2、利用社会科学课程资源,建立校外实践基地: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和建设校外实践活动基地,以便开发和利用校外活动基地资源。早在三年前,我们学校就开辟了一个学生校外实践活动基地,和上海花果山百枣园结对,作为学校的校外劳动实践基地。上海花果山百枣园前身为上海奉禾特色果园有限公司,位处我们青村镇内,是上海市第一个市级特色小水果品种基地。目前全园占地面积750亩,是一个集果树引种、选育、生产示范、技术推广、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科研基地。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种种多方面的原因,实践基地的利用率比较低,学校每学期组织一个年级的学生以社会考察的形式参观实践基地,校外实践基地仅仅是挂名而已,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实我们青村古镇有着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我们青村镇有着“中国黄桃之乡”的美誉,锦绣黄桃更是被誉为“桃中之王”,2006年就被评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供果品。因此我们可以开辟多个校外活动基地,拓展探究途径,为学生创造充分体验的条件,充分发挥校外实践基地的教育价值。如申隆生态园、上海果乡度假村、申亚花卉基地、青村老街、青村世外桃源等等。青村世外桃源已经作为上海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和奉贤生态农业观光区,每年三月
都要接待很多游客。
总之,乡土资源无初不在,无奇不有,只要因地制宜,田间地头、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风土水文、四季物候,都可以成为我们学生进行科学课外探究活动的有力的支持。
第五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利手段
信息化教育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探究性学习的有利平台
石嘴山市胜利学校王月芳
当今社会处于信息化时代,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小学阶段的探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探究兴趣,促进学生智慧潜能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为着眼点,创设了一种适合学生兴趣和自我发展的开放性学习时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渠道,在观察、实践中积极探究。因此,充分利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促使学生积极探究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力手段。
一、信息化为综合实践活动搭建了探究的平台
学生的探究是在教师的激励、启发和诱导之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究他们暂时还未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学生探究遵循的规律是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从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和会用知识,再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就是学生利用原有知识经验,去解决教材中包含的未知因素,通过“学、思、疑、问、探”等多种方式,去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既获得新知,又增长能力。人教版语文教学用书每一册的综合实践活动都起到了引领作用,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探究的平台,让学生在这一舞台上自由发挥、自由展示。
如第十册实践活动《走进信息世界》,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了解信息传递的方式及其变化;开展调查,了解了现在主要的信息获取途径,认识了信息与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的密切关系;通过讨论、辩论懂得正确使用媒体的方法,能辨别信息的好坏,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写简单的调查报告。再如第九册实践活动《创办班级图书角》,利用班委会,号召全班学生创办班级图书角,图书管理员全班轮流担任,大家分工合作、讨论、探究怎样为图书登记造册,设计制作什么样的借书卡,制订书籍借阅制度等,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激发。在这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各种形式的活动都促使了学生积极探究,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在探究中不断形成能力。
二、信息化为综合实践活动指明了探究的方向
《新的课程标准》在各学段的阶段目标中都列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具体目标。而且在每次的综合性学习中都有详细的学习要求和学习内容为师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环境、认知能力等制定出具体的教学目标。还有人教版的教材在编写上的特点是每一组的课文都是同一专题组合而成的,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展示平台也是与专题紧密相连。这也有利于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而且指向性非常明确。师生在每一组的学习中都可以根据单元导读从整体上掌握单元的特点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由课内走向课外,把学习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提高探究能力。如第十册第三组课文是以“语言艺术”为专题来组合的,学习本组课文可以安排一次《感受祖国语言艺术魅力》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搜集、积累、运用有特色的语言,体会有艺术魅力的语言。再如第五组课文是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专题组合的,学习本组课文开展《走进名著》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搜集、阅读名著,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增益智慧,提升素养。这些实践活动探究的方向性、主体性非常鲜明,更利于教师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究。
三、信息化为综合实践活动拓展了探究的空间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学习中,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过分强调接受与掌握,忽视发现与探究的价值,影响了学习的结果和效果。倡导探究学习是新课改的一个基本要求。教师应结合语文教材的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拓展学习的空间,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的探究学习能力。彻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现状,使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通过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把学习由课内转向课外,由学校转向社会,由书本转向生活,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学会学习的能力。如学习《将相和》一课时,在学生深入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我又推波助澜,再掀高潮。我说虽然赵国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秦王不敢再攻打赵国,但是据历史记载赵国最终还是被秦国灭掉了,是什么原因呢?秦国为什么能灭六国统一天下?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激情飞扬。课下我们班开展了走进《史记》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主动质疑,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勤于实践,不仅搞清楚了秦国灭赵国的原因,还对《史记》有了深入的理解,知道了更多的著名人物和故事。这样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又使他们的语文能力在探究中得到培养和提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了基础。从而有效地把探究学习、情感熏陶和语文实践活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拓展了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发展了探究性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信息化为综合实践活动整合了探究的成果
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也是相关学科知识和能力迁移运用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各种学习方式综合运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文学科的知识和能力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是以一种整合的状态出现的,这种整合的状态有利于改善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状态,最终达到促进学生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如人教版第九册第一组课文是以“读书”为主题的学习内容,学习本组课文掌握了单元目标后,把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在课内学习的同时开展《我爱读书》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学生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各小组制定了活动计划,在课外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同学们通过搜集、访问、查找、阅读、写读书笔记……多种形式感受到了读书的快乐,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有害于身心健康的书籍。在同学们产生矛盾的时候,及时组织班内开展“开卷有益”和“开卷未必有益”的辩论会,同学们通过激烈辩论后得出了一条结论:多读书,读好书。
学生在实践中收获了许多的读书知识,感悟到了读书的乐趣,同时也探究出了一条正确的读书方法。当然每次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教师都是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展示交流,比如手抄报、演讲、表演、撰写研究报告、做调查记录等。学生的整理汇报、交流学习过程就是所获取知识的探究成果。
“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深化知识。”综合实践活动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它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较好地整合了知识与能力,尤其有利于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等。作为语文教师要利用、建设、开发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优化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自由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