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省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交易管理办法(闽国土资综〔2002〕236号,2002年7月1日起施行)
福建省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交易管理办法
闽国土资综〔2002〕236号
(2002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交易行为,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土资源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以及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行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通知》(闽政(2001)34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交易,是指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或经原土地使用者委托,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土地有形市场挂牌公示,接受竞价交易申请,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或转让给出价最高且不低于挂牌底价的受让者。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为挂牌人,参与竞价交易的单位或个人为竞买人。
第三条下列类型用地,可以挂牌交易的形式出让或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一)列入省国土资源厅挂牌出让管理目录的经营性项目用地;
(二)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原行政划拨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转让的;
(三)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已签订出让合同,交清出让金及有关税费后进行首次转让的;
(四)协议出让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首次转让的;
(五)人民法院、执行机关裁定、决定处分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转让的。前款所列的挂牌交易用地,凡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应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转让的,转让者应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委托挂牌交易手续。
以挂牌交易方式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必须符合法定转让条件。
第四条挂牌交易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挂牌交易地块的供地审批;
(二)挂牌交易公告;
(三)挂牌交易报名登记;
(四)接受挂牌交易竞价;
(五)确定挂牌交易地块的受让者;
(六)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转让合同。
第五条凡采取挂牌交易方式出让或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应当于挂牌交易开始之前20日发布挂牌交易公告。
挂牌交易时间应不少于10个工作日。
第六条挂牌交易公告应载明下列事项:
(一)市、县人民政府批准以挂牌交易供地的批准文号、当事人的委托文件或人民法院、执行机关的协助执行通知书;
(二)地块的位置、现状、面积、使用年限、用途、规划设计条件;
(三)竞买人的资格要求及申请取得竞买资格的办法;
(四)支付履约保证金、出让金或转让价款的方式、数额和期限;
(五)挂牌交易的时间、地点、挂牌期限、竞价方法;
(六)其他有关事项。
挂牌交易公告必须在县级以上的当地媒体公开发布。
第七条挂牌人应制定挂牌交易须知,在竞买人报名时告知当事人或在挂牌交易场所予以公示。
第八条竞买人必须按挂牌交易公告规定的时限,将履约保证金金额汇入挂牌人指定的帐户,并持有效的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证明、身份证或护照、保证金汇款凭证等材料,向挂牌人办理竞买申请手续。
经挂牌人审查同意报名的,竞买人应填写竞价人登记表,由挂牌人和竞买人分别执存。
第九条竞买人登记表应载明下列内容:
(一)竞买地块;
(二)竞买人编号;
(三)竞买人身份情况(委托书、身份证等);
(四)委托关系;
(五)联系方式;
(六)竞买标的保证金数额;
(七)登记时间;
(八)其它应载明的事项。
第十条在挂牌交易公示期内,挂牌人应为竞买人对挂牌交易地块的实地勘查提供便利条件。
第十一条竞买人向挂牌人提出报价交易申请时,应填写挂牌交易竞买报价单,并通过交易窗口递交给挂牌人。挂牌人在竞买人提交的竞买报价单上加盖专用章后,即视为承诺,竞买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撤回竞买报价单。
竞买报价单一式贰份,一份交挂牌人执存,一份由竞买人执存。
第十二条竞买报价单应载明下列内容:
(一)竞买人的名称、住所;
(二)竞买地块;
(三)竞买报价;
(四)其它应载明的内容。
第十三条在挂牌交易期限内,挂牌人应在其挂牌交易场所内随时公开当前报价,并在挂牌交易竞价公示栏内公布最新竞买人的竞买号、出价及出价时间等内容。
第十四条竞买人在挂牌交易出价申报期限内,可以多次填写竞买报价单加价竞买,其加价的最低幅度,必须等于或高于挂牌交易须知规定的具体挂牌交易地块的加价幅度。竞买人每次竞买报价不得低于挂牌交易公示栏公布的报价和挂牌人已受理的竞买人的报价。
第十五条挂牌交易期限届满,挂牌人按以下办法确定竞得人:
(一)在挂牌交易期限内只有一个竞买人报价,其报价高于底价,且符合其他条件的,即为竞得人。
(二)在挂牌交易期限内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竞买人报价的,出价最高者为竞得人;报
价相同的,先提交竞买报价单者为竞得人,但报价低于底价者除外。
(三)在挂牌人规定的挂牌交易期限截止时点前1小时,仍有竞买人提出新的最高报价的,挂牌人应当以该最高报价为新的底价,并对挂牌交易的宗地进行现场竞价,出价最高者为竞得人。
公开挂牌交易期限届满当日,由挂牌人依据竞买人登记表、竞买报价单及前款规定确定竞得人。
第十六条现场竞价,参照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的规则办理。
确定竞得人的全过程,应由公证机关指派公证人员进行公证。
第十七条在挂牌交易期限内无人竞买,竞买人的报价均低于挂牌交易底价或均不符合其他条件的,挂牌交易终止。挂牌人可重新调整挂牌交易底价,按本办法规定重新挂牌交易。第十八条挂牌人应在确定竞得人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向竞得人发出《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竞买成交通知书》,竞得人应在接到通知书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与挂牌人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在挂牌人主持下由双方当事人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第十九条每宗地挂牌交易成交后,挂牌人应将挂牌交易公告、挂牌交易须知、竞买人登记表、竞买报价单、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或转让合同、竞买成交通知书存根、公证文书等归档管理。
第二十条挂牌人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以竞买人的身份,参与挂牌交易活动,也不得委托他人代为竞买。
第二十一条挂牌人未按本办法规定实施挂牌交易的,上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纠正。拒不纠正的,由上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挂牌交易活动。
第二十二条竞买人实施操纵、垄断、恶意串通等违法行为的,挂牌人有权取消其竞买资格或解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委托人有权解除已签订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第二十三条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竞得人未按成交通知书规定的时间与挂牌人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者未按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时间支付出让金等有关价款的,其缴纳的履约保证金不予退还。
因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竞得人违约,挂牌人将原竞得标的再行挂牌交易的,原竞得人应当支付挂牌人组织第一次挂牌交易的费用。再行挂牌的价款低于原挂牌成交价款的,原竞得人应当补足成交价款差额。
第二十四条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竞得人未按成交通知书规定的时间与委托人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的,其缴纳的履约保证金不予退还。
第二十五条在本办法公布施行后,各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制订《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交易内部管理规则》,具体指导挂牌交易。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的解释权属福建省国土资源厅。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自2002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福建省国土资源厅《福建省临时用地管理办法(试行)》(闽国土资文〔2002〕68号_2002年5月1日颁布实施)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
福建省临时用地管理办法(试行)
闽国土资文〔2002〕68号(2002年5月1日颁布实施)
第一条 为了加强临时用地管理,规范行政管理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土地复垦规定》、《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临时用地,是指建设用地单位和个人在短期内使用的、与生产生活或建设工程相关联的各种不宜办理征地与农用地转用手续的临时性用地。
临时用地包括下列种类:
(一)工程建设施工临时用地,包括工程建设施工中设置的临时搅拌站、预制场、材料堆场,施工道路和其他临时工棚用地,工程建设过程中弃土用地,架设地上线路、铺设地下管线和其他地下工程所需临时使用的土地;
(二)工程勘察、地质勘查过程中的临时用地,包括厂址、坝址、铁路公路选址等需要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勘测,探矿、采矿需要对矿藏情况进行勘查所需临时使用的土地;
(三)临时性的取土、采矿用地;
(四)未固化的畜牧、养殖设施用地;
(五)法律、法规规定和设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认为确需办理审批手续的其他临时用地。
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临时用地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四条 临时用地实行“谁使用、谁复垦”的原则,用地单位和个人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履行土地复垦义务。
临时用地单位和个人应当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诱发地质灾害。
第五条 严禁在耕地上取土烧制砖瓦。经批准临时使用耕地取土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临时用地申请人),应当将耕地耕作层的土壤剥移并堆放在指定地点,统一集中用于其他耕地的土壤改良。临时用地申请人不得改变临时用地的批准用途,不得在临时用地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
第六条 临时用地实行许可证制度。《临时用地许可证》的有效期不超过2年。用地期满需要续期的,应当在期满前1个月内所在市、县(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经审查核准,可以重新办理一次续期手续。因特殊情况确需再续期的,应当报省国土资源厅核准。
第七条 临时使用国有或者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分别与原国有土地经营单位、集体土地所有权单位或原土地承包经营者签订临时用地合同;临时使用国有未利用地的,应当与县、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签订临时用地合同。合同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合同双方的自然状况;
(二)用地的地点、四至范围、面积与土地现状地类;
(三)土地用途和使用期限;
(四)土地复垦整治的措施;
(五)土地补偿费、青苗和地上附着物的补偿标准、金额、支付方式与期限;
(六)违约责任;
(七)其他需要载明的事项。
第八条 临时用地申请人提出用地申请时,应当依照国务院《土地复垦规定》,向市、县(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预缴土地复垦费用。土地复垦费用根据土地被破坏程度、复垦标准和复垦工程量,在市、县(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与临时用地申请人签订的土地复垦整治协议中确定。预缴的土地复垦费用应当存入指定的银行专户,不得挪作他用。
第九条 核准临时用地申请和颁发《临时用地许可证》的权限为:
(一)使用非耕地的,由所在地县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并颁发《临时用地许可证》;
(二)使用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外的耕地2000平方米以下的,报经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后,由所在地县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颁发《临时用地许可证》;
(三)使用基本农田或使用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外的耕地2000平方米以上的,报经省国土资源厅核准后,由所在地县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颁发《临时用地许可证》。
第十条 《临时用地许可证》的申领程序为:
(一)提出申请。临时用地申请人持下列文件、资料,向所在地的市、县(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领取、填写《申领〈临时用地许可证〉呈报表》:
1.临时用地申请书;
2.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3.临时用地合同;
4.临时用地范围图(比例尺1∶500或1∶1000);
5.临时使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土地,应附具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的意见。
(二)审核报批。市、县(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临时用地申请及临时用地合同等资料进行审查。临时用地申请要件齐全符合条件的,应当与申请人签订土地复垦整治协议书。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受理之日起15日内予以核准或转报;对使用耕地的,应当提出审核意见后,转报有权机关核准,有批准权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转报件之日起10内予以核准,书面通知所在地市、县(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颁发《临时用地许可证》。临时用地申请不符合条件的,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5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三)缴纳费用。临时用地申请及合同经市、县(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后,申请人应当按照临时用地合同的约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并按土地复垦整治协议的约定预缴土地复垦费用。
(四)颁发证书。所在市、县(区)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申请人缴清土地补偿费和土地复垦费用之日起5日内颁发《临时用地许可证》。
(五)提供土地。市、县(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临时用地申请人领取《临时用地许可证》之日起7日内根据临时用地合同到实地划定用地范围,提供用地。
第十一条 市、县(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受理临时用地申请时,应当对下列事项进行审查:
(一)用地申请是否符合条件;
(二)申请的各种文件、图件资料是否齐全和符合规范;
(三)临时用地的界址是否清楚,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是否准确;
(四)土地补偿费的标准、支付方式等是否合理;
(五)土地复垦整治的保证措施是否落实。
第十二条 市、县(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与临时用地申请人签订的土地复垦整治协议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协议双方的自然状况;
(二)需要复垦整治地块的坐落、四至范围、面积与土地现状;
(三)土地复垦整治的期限;
(四)临时用地申请人自行恢复种植条件或土地原貌的具体措施、标准和验收办法;
(五)预缴土地复垦费用的估算标准、数额、方式和缴纳期限;
(六)临时用地申请人不能自行恢复种植条件或土地原貌所应承担的责任,包括预缴的土地复垦费用不予退还,由市、县(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安排用于土地复垦整治;
(七)双方认为需要载明的其他事项。
第十三条 临时用地申请人对所使用的土地,应当根据地类、土地年产值和实际使用期限(含临时用地期满后,进行土地复垦整治的期限)逐年支付土地补偿费。具体补偿标准由双方在临时用地合同中约定。地质勘查临时用地的补偿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临时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应当支付给原土地承包经营者;所使用的土地属于国有或集体未利用地的,分别支付给市、县(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集体土地所有权单位。
第十五条 临时用地申请人所使用的土地属于耕地的,应当自用地期满之日起1年内恢复种植条件;属于其他土地的,应当按临时用地合同约定的期限恢复土地原貌。
临时用地申请人在用地期满后自行恢复种植条件或土地原貌的,经验收后,市、县(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验收合格之日起5日内退还其预缴的土地复垦费用;临时用地申请人不履行恢复种植条件或土地原貌义务的,其预缴的土地复垦费用不予退还,由市、县(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土地复垦整治。
第十六条 临时用地期满拒不归还土地,或在临时用地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的,分别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八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和《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七条 《临时用地许可证》、《申领〈临时用地许可证〉呈报表》由省国土资源厅统一印制。
第十八条 本办法的解释权属省国土资源厅。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二十条 本办法为试行办法,省政府一旦正式颁布同类规章或规范性文件,本办法即行废止
第三篇:福建省国土资源厅、省建设厅关于贯彻实施《福建省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管理办法》的通知 闽国土资综〔2005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省建设厅关于贯彻实施 《福建省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管理办法》的通知
闽国土资综〔2005〕130号
各市、县(区)国土资源局、建设局:
省政府颁布的《福建省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管理办法》(闽政〔2004〕21号)(以下简称《办法》)已于2004年12月1日正式实施,《办法》按照“纳入规划、简化程序、减免规费、强化监督”的指导思想,确立了新型的农村住宅建设用地管理制度。为了确保这些新型制度落到实处,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深刻认识农村住宅用地和建设管理的重要意义
《办法》的颁布实施,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土地集约合理利用;有利于实施村镇建设规划,引导农民向社区集中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城镇化进程;有利于提高农村村民住宅用地和建设审批工作效率和透明度,转变工作作风,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市、县(区)国土资源和建设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基层国土资源、村镇建设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执行规划、依法用地、集约用地和保护耕地的意识,提高遵守和执行农村新型土地管理政策法规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充分运用规划手段引导合理建房 抓紧编制或完善规划。各市、县国土资源与建设部门要尽快组织乡(镇)、村按照统筹安排城乡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控制增量、合理布局、集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总原则,合理编制村庄规划和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做好两项规划之间的衔接。未编制村庄规划或者已编制村庄规划但需要修改的,要抓紧组织编制或修改。规划要合理确定农村居民点的数量、布局、范围和用地规模。编制规划时,可以打破村民小组的界限,统一按规划安排住宅建设用地。经批准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应当及时公布,增加透明度,引导村民按规划进行建房。
加强住宅建设用地的规划与计划管理。农村村民建住宅涉及农用地转用的。各设区市国土资源局应将农用地转用指标的使用情况于次年1月15日前列表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农村村民住宅建设涉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的,按照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工作的意见》(闽国土资文〔2005〕10号)办理,上报规划修改方案需附具村镇建设规划图件(复印件)。
引导农村建设住宅小区,提供农民建房技术服务。各地要按照鼓励村庄土地整理和旧村改造,鼓励自然村向中心村、集镇集聚,鼓励集中建设农村村民住宅小区的政策导向,引导农民科学选址、合理建房、节约用地。申请村民住宅小区建设用地,应当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在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时,需明确小区的建设规模,拟安排村民建房的户数、住宅建筑面积、占地面积。县(市)、乡(镇)建设主管部门应协调做好住宅小区总平布置,提供农村住宅通用图集和技术服务,引导农民按图施工建设,使住宅既美观实用,又与自然环境协调和谐。
三、切实简化住宅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明确用地报批权限与程序。农村住宅小区建设涉及农用地转用的,按规定由设区市人民政府审批。县级人民政府的用地请示文中应明确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的地块号、用地面积、用途等内容,建设用地呈报说明书中地块用途栏应注明“农村村民住宅”。
转变行政管理方式。自今年6月1日起。各乡(镇)国土资源所和村建站应按《办法》要求联合受理村民住宅用地和建设申请,办理村民住宅用地和建设审批手续。住宅用地申请应使用由省国土资源厅、省建设厅统一印制的《福建省农村村民住宅用地与建设申请表》(附件一)。在审批过程中,乡(镇)国土资源与建设部门要做到“三到场”,即受理村民用地申请后,两部门一起到现场勘测,审查申请人是否符合条件,拟用地是否符合规划,并绘制住宅用地规划红线图;住宅用地和建设许可经依法批准后,两部门一起到实地放样定界;村民住宅建成后,一起要到实地检查是否按照批准的面积、界址、用途和其他规划条件要求使用土地和建设。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实施到位。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办法》对住宅用地审批的条件、程序和办事时限等都作了具体规定,县、乡政府及国土资源、建设部门要树立全局意识,加强协调配合,增强服务意识,严格按规则和程式办事,坚决杜绝松懈渎职、互相推诿、久拖不办的现象。有条件的地方,要推行“窗口办文”制度,在乡(镇)设立办文窗口,受理用地和建设申请、土地登记等报件,以减化工作环节,方便群众办事,减轻农民负担。
四、严格执行住宅建设用地的优惠政策和收费规定
落实住宅小区用地的优惠政策。基层单位要把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安定稳定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农村住宅小区建设用地,以及对利用空地、荒杂地和存量土地建设住宅的,应按优惠政策给予鼓励和扶持,按闽政〔2004〕21号文的规定免收相关费用。对农村住宅小区建设,所在村委会支付农用地转用与土地征收所发生的补偿安置等费用有困难的,可以由所在地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从土地收购储备专项资金中予以垫付。待向建房户办理供地手续时按照每户应分摊的金额收回所垫付的资金。
规范土地补偿费收取行为。村民建设住宅使用集体土地,应依法支付土地补偿费。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不得超出法定的补偿标准进行额外收费,不得借机搭车收取其他任何形式的费用。土地补偿费在用地获得批准后支付,严禁在用地申请报批前支付或收取土地补偿费,严禁私下买卖自留地、承包地建设住宅。
五、继续加大执法监察力度
各市、县要按照“以防为主、查处为辅”的方针,健全完善巡查制度,加强执法监察,及时发现、制止和查处各类土地违法行为。对未经批准非法占地建住宅的,要发现一座拆除一座,通过严格执法整肃农村土地管理秩序;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以分户名义多次、多处申请住宅建设用地;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禁止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宅基地,禁止对农村未批先建的住宅采取以罚款或者变相收费代替审批的办法予以补办手续。农村村民住宅小区用地批准后,不得变相进行经营性房地产开发或者用于不符合规定条件的村(居)民建房。违反上述规定的,将依法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六、全面提升农村住宅用地和建设管理水平
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各市(县)国土资源与建设部门要根据城镇化建设目标,按照集约用地的原则,组织乡(镇)、村科学制定旧村庄改造和零散住宅整理归并的总体方案,并按计划、分组织实施;要实行“建新退旧”制度,经批准新建住宅后,建房户必须将原旧宅基地退交村委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安排使用,通过盘整逐步消灭“空心村”。各设区市建设与国土资源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确定若干村庄开展试点工作,探索旧村庄改造、零散住宅整理归并的途径和方式。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力争用五到十年时间使农村面貌发生明显改变。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适应“高效、便民、公正”为特征的现代行政管理的要求,加大对县、乡两级国土资源和建设部门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有条件的地方要配置电脑、票证打印机、测量仪等现代办公设备。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各市(县)、乡(镇)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适时录入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申请、审批和土地登记发证等基础数据信息。对于必须向社会公开的信息资料,要及时发布并适时更新。要积极创造条件,设立网站,与省国土资源厅和建设厅网站、设区市政务信息网站链接,逐步实现网上政务公开、信息交流和远程查询。
实行村民住宅用地和建设统计年报制度。从2005年起,各设区市国土资源局必须按照建设用地备案制度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向省国土资源厅上报每个季度的农用地转用审批的统计数据;各县(市)国土资源局必须于每年1月15日前将本县(市)上一《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统计表》(附件二)上报设区市国土资源局,由设区市国土资源局汇总后于1月25日前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土地利用处,并通过政务专网随传电子文档资料。
各级建设部门要按照村镇建设统计年报和省级村镇住宅试点小区建设情况季报的要求,认真及时做好农村村民住宅统计工作,各县(市)建设局必须于每年1月15日前将本县(市)上一农村村民住宅建设情况汇总上报设区市建设(规划)局,由设区市汇总后于1月25日前上报省建设厅村镇处。附:
1、《福建省农村村民住宅用地与建设申请表》
2、《××县(市)××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统计表》
二〇〇五年五月十三日
附件一(表1):
福建省农村村民住宅用地与建设申请表
申请人(签章): 申请日期:年月日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 福建省建设厅监制
填表说明
1、符合农村住宅建设用地申请条件、需要申请单独选址建设住宅的农村村民,应填写本表(一式五份)。
2、本表中的封面、“基本情况”、“申请理由”和“拟申请住宅用地与建设情况”栏由申请人用钢笔如实填写。
3、本表中的“申请理由”栏。必须说明申请建房用地的原因,是否符合“一户一宅”的条件,以及是否将原住宅出卖、出租、赠与或改作生产经营用途等。
4、本表中的“拟建房情况”是指新建住宅、原址上翻建住宅、改扩建住宅或分户建房等。
5、本表中的“地质灾害情况”是指村民住宅是否位于地质灾害危险区、易发区,是否需要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评估结论。
6、本表中的“房屋四至”须按事实写明距某固定物的距离,并注明长、宽尺寸,不得笼统填写。
7、本表中的“规划要点”是指对总平面布局、与相邻建筑物、路的间距及高度、层数和设计等要求。
8、本表中的“村委会意见”栏需注明申请人原住房情况、家庭人口数、建房用地是否已按规定张榜公布,以及拟收取的土地补偿费数额等。
9、本申请表由乡(镇)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站、国土资源所,县(市)规划建设局、国土资源局和申请人各执一份。基
本
情
况申请人性别出生年月家庭地址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家庭人口家 庭 其 他 人
员姓名性别年龄与申请人关系身份证号码用地现状原宅基地面积(平方米)人均宅基地面积(平方米)原宅基地性质房屋现状建筑面积(平方米)房屋层数房屋结构申 请 理 由地拟 与申 建请 设住 情宅
况用拟建住宅位置县(市)乡(镇)村拟用地情况用地面积(平方米)人均住宅用地面积
(平方米/人)是否归还旧宅基地拟建房情况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层数房屋面积
(平方米)委托设计或选用通用图纸村 委 会 意
见(签章)审核人:年月日乡、镇 规 划 建 设 部 门 意
见规划红线图、规划要点要求新建、改建 或扩建建筑面积(平方米)房屋 层数建筑总高 度(米)建筑占地面
积(平方米)设计图纸委托设计选通用图房屋 四至东至西至南至北至其他规划要求:(签章)经办人:审核人:年月日住
宅
用
地
审
核、审
批
情
况核 定 用 地 情 况四至
范围东至西至南至北至用地面积(平方米)土地权属地
类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小计小计小计耕地园地乡(镇)国土资 源审核意见(同时说明地质灾害情况)(签章)经办人:审核人:年月日乡(镇)人民 政府审核意见(签章)
经办人:审核人:年月日县(市)国土资源 主管部门审核意见(签章)
经办人:审核人:年月日县(市)人民 政府审批意见(签章)
经办人:审核人:年月日乡、镇人民政府 建设许可意见(签章)经办人:审核人:年月日住宅建设用地规划红线图(比例尺1�500)附图:
注意事项
一、农村村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住宅建设用地:
1、因无住房或现有住房用地面积明显低于法定标准(每户为80—120平方米),需要新建住宅或扩大住宅用地面积的;
2、因国家或者集体建设、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以及进行乡(镇)村公共设施与公益事业建设,需要拆迁安置的;
3、因发生或防御自然灾害,需要安置的;
4、向中心村、集镇或者农村住宅小区集聚的。
二、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住宅建设用地申请:
1、申请人年龄未满18周岁的;
2、拟建住宅不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的;
3、将原住宅出卖、出租、赠与或改作生产经营性用途后又申请新的住宅建设用地的。
三、农村村民建设住宅不得违反下列禁止性规定:
1、严禁未批先建或者违反规划乱占滥用土地建设住宅;
2、严禁私下买卖土地建设住宅;
3、禁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地质灾害危险区内建设住宅;
4、农村村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翻建、扩建原旧住宅:(1)已取得新的住宅建设用地的;
(2)原旧住宅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的;(3)原旧住宅属文物保护单位或者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村(镇)保护规划确定的保留风貌建筑的。
四、其他应注意事项:
1、申请住宅用地与建设,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一年没有动工,又未申请延期的,所发的《建设用地批准书》和《建设许可证》自行失效;
2、施工中如发现文物古迹及有损市政及农村基础设施等情况,应暂停施工,及时报告,听候处理;
3、申请人在申请住宅用地和建设过程中有隐瞒事实、弄虚作假或违反规定进行建设的,依照有关土地、规划建设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处理。附件一(表2):
№
福建省农村村民住宅用地与建设申请表
(住宅小区)
申请人(签章): 申请日期:年月日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 福建省建设厅监制
填表说明
1、需要建设住宅并符合农村住宅建设用地申请条件的农村村民,申请住宅小区建房的应填写本表。
2、本表中的“基本情况”、“申请理由”、“个人拟申请住宅用地与建设情况”栏由申请人填写,“住宅小区用地情况”栏由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机构负责填写。
3、本表中的“申请理由”栏,必须说明申请建房用地的原因,是否符合“一户一宅”的条件,以及是否将原住宅出卖、出租、赠与或改作生产经营用途等。
4、本表中的“村委会或拆迁安置单位意见”栏需注明申请人原住房情况、家庭人口数、建房用地是否已按规定张榜公布,以及拟收取的每户应分摊的土地补偿费数额等。
5、本表中的“地质灾害情况”是指村民住宅是否位于地质灾害危险区、易发区,是否需要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评估结论。
6、本表中的“申请人住宅建设用地规划红线图”是指住宅小区建设用地规划红线图中每户实际占用的宗地面积所形成宗地红线图。基
本
情
况申请人性别出生年月家庭地址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家庭人口家 庭 其 他 人
员姓名性别年龄与申请人关系身份证号码用地现状原宅基地面积(平方米)人均宅基地面积(平方米)原宅基地性质房屋现状建筑面积(平方米)房屋层数房屋结构申 请 理
由个人拟申请住宅
用地与建设情况拟建住宅位置县(市)乡(镇)村住宅小区拟用地情况单户用地面积
(平方米)人均住宅用地面积
(平方米/人)是否归还旧宅基地拟建房情况房屋层数建筑总高度(米)房屋结构委托设计或选用通用图纸村委会或拆迁 安置单位意见(签章)审核人:年月日乡、镇 规 划 建 设 部 门 意
见规划红线图、规划要点要求新建、改建 或扩建建筑面积(平方米)房屋 层数建筑总高 度(米)建筑占地面 积(平方米)设计图纸委托设计选通用图房屋 四至东至西至南至北至其他规划要求:(签章)经办人:审核人:年月日住
宅
用
地
审
核、审
批
情
况住宅小区用地情况小区四 至范围东至西至南至北至土地 权属用地总面积(平方米)其 中住宅用地
总面积小区配套设施 用地总面积地
类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小计小计小计耕地园地供地方式住宅用地小区配套设施用地乡(镇)国土资
源所审核意见(同时说明地质灾害情况)(签章)经办人:审核人:年月日乡(镇)人民 政府审核意见(签章)
经办人:审核人:年月日县(市)国土资源主管 部门审核确认意见(签章)
经办人:审核人:年月日乡、镇人民政府 建设许可意见(签章)
经办人:审核人:年月日住宅小区总平面布置图(比例尺1�500)小区主要
规划指标总用地面积
(平方米)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总户数(户)注:在总平面图中应注明申请人宅基地位置附图:住宅建设用地规划红线图(比例尺1�500)附图:
注意事项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统一规划建设农村住宅小区,严格控制单独选址建设住宅:
1、农村村民因国家、集体建设拆迁安置需要建设住宅的;
2、农村土地整理涉及村民建设住宅的;
3、农村新村建设的。
二、农村村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在住宅小区内建设住宅:
1、因无住房或现有住房用地面积明显低于法定标准(每户为80—120平方米),需要新建住宅或扩大住宅用地面积的;
2、因国家或者集体建设、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以及进行乡(镇)村公共设施与公益事业建设,需要拆迁安置的;
3、因发生或防御自然灾害,需要安置的;
4、向中心村、集镇或者农村住宅小区集聚的。
三、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住宅建设用地申请:
1、申请人年龄未满18周岁的;
2、拟建住宅不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的;
3、将原住宅出卖、出租、赠与或改作生产经营性用途后又申请新的住宅建设用地的。
四、农村村民建设住宅不得违反下列禁止性规定:
1、严禁未批先建或者违反规划乱占滥用土地建设住宅;
2、严禁私下买卖土地建设住宅;
3、禁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地质灾害危险区内建设住宅;
4、农村村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翻建、扩建原旧住宅:(1)已取得新的住宅建设用地的;
(2)原旧住宅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的;(3)原旧住宅属文物保护单位或者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村(镇)保护规划确定的保留风貌建筑的。
五、其他应注意事项
1、申请住宅用地与建设,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一年没有动工,又未申请延期的,所发的《建设用地批准书》和《建设许可证》自行失效。
2、施工中如发现文物古迹及有损市政及农村基础设施等情况,应暂停施工,及时报告,听候处理。
3、申请人在申请住宅用地和建设过程中有隐瞒事实、弄虚作假或违反规定进行建设的,依照有关土地、规划建设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处理。
附件二:
市(县)200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统计表 单位:户、平方米(横表第5页)
第四篇: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福建省矿业权招标拍卖与挂牌出让管理办法》的通知(闽国土资文〔2003〕5号,200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
关于印发《福建省矿业权招标拍卖与挂牌出让管理办法》的通知
闽国土资文〔2003〕5号
(2003年1月29日)
各设区的市、县(市、区)国土资源局:
《福建省矿业权招标拍卖与挂牌出让管理办法》已于2003年1月 17日经厅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三年一月二十九日
福建省矿业权招标拍卖与挂牌出让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矿业权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行为,培育矿业权市场,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保护探矿权、采矿权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福建省矿产资源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矿业权,是指探矿权和采矿权。
本办法所称矿业权招标出让,是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通过招标方式将探矿权、采矿权出让给中标人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矿业权拍卖出让,是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通过拍卖方式将探矿权、采矿权出让给竞得人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矿业权挂牌出让,是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将探矿权、采矿权在指定场所挂牌公示,接受竞价出让申请,并将探矿权、采矿权出让给出价最高且不低于挂牌底价的竞买人的行为。
第三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矿业权招标、拍卖与挂牌出让,必须遵守本办法。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审批权限,负责矿业权招标、拍卖与挂牌出让的具体工作。
上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需要,将属于其审批的探矿权、采矿权委托下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招标、拍卖或挂牌出让。委托招标、拍卖或挂牌出让探矿权、采矿权,必须依照《福建省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办理委托手续,受委托机关不得再行委托。
第五条 矿业权招标、拍卖或挂牌出让,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公正、公开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法限制或排斥本地区以外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参加探矿权、采矿权的投标、竞买活动。
探矿权、采矿权投标人或竞买人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资质条件。
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做好矿区规划,实施探矿权、采矿权项目储备,合理布设探矿权、采矿权,控制总量,调节供 1
应,适应需求。
第七条 县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订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与挂牌出让的工作计划,经设区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于每年2月底前报福建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实施。
第八条 下列区域或矿种的探矿权,必须采用招标、拍卖或挂牌的方式出让:
(一)国土资源部公告的国家出资勘查并已探明可供进一步勘查的矿产地;
(二)已列入国家矿产资源储量表且无探矿权、采矿权设置的矿产地;
(三)石灰岩、大理岩、硅线石、高岭土、叶腊石、萤石、陶瓷矿、长石矿、白云岩、硅灰石、石英岩、砂岩、天然石英砂,脉石英、各类雕刻用工艺石(含寿山石)等非金属矿种;
(四)经福建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并公告采用招标,拍卖或挂牌出让探矿权的区块单元;
第九条 新设置采矿权一律采用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出让。但由探矿权人直接申请取得的采矿权除外。
建筑用石料、饰面石材、砖瓦土、砂岩不设置探矿权,直接采用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出让采矿权。
第十条 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满,需延续开采,或在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内需扩大开采范围的,经有权审批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由双方签订采矿权出让协议,审批机关收取采矿权价款。其采矿权价款按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方法确定。但由探矿权人直接申请取得的采矿权需延续开采的,不收取采矿权价款,可以直接办理延续开采手续。
延续出让协议不成的,由审批机关收回采矿权,采用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出让。第十一条 以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出让探矿权,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矿产地有相应的地质资料;
(二)矿业权无争议;
(三)符合矿产资源规划的要求。
以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出让采矿权,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矿产地有相应的地质资料;
(二)矿业权无争议;
(三)符合矿产资源规划的要求;
(四)矿产地的矿产储量按规定的权限评审认定;
(五)符合最低开采规模的规定。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环保、经贸、林业、安全生产、监察等有关部门做好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或挂牌出让的前期有关工作,拟订招标、拍卖与挂牌出让的具体方案,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受上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组织矿业权招标、拍卖或挂牌出让的,其制订的出让方案经同级人民政府同意后,报委托机关批准后方可实施。
探矿权招标、拍卖或挂牌出让的具体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招标、拍卖或挂牌区块单元的地理位置、行政隶属、经纬度坐标、出让勘查的矿种;
(二)以往地质工作程度及工作成果;
(三)出让方式及底价或保留价设定;
(四)支付出让价款的方式及期限。
(五)其它有关事项。
采矿权招标、拍卖或挂牌出让的具体方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相应的地质矿产概况;
(二)矿区范围、开采矿种、出让方式、出让年限;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控制性要求;
(四)土地复垦和矿区地质环境保护控制性要求;-_
(五)环境保护、劳动安全等部门的控制性要求;
(六)与土地、山林、道路等相关权利人的协商方案;
(七)招标、拍卖或挂牌底价或保留价;
(八)支付出让价款方式及期限;
(九)其它有关事项。
第十三条 招标、拍卖或挂牌出让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矿产地的探矿权和上储表矿产地的探矿权或采矿权,应当经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评估,并以依法确认的评估结果作为确定招标、拍卖或挂牌出让的底价或保留价的依据。
招标、拍卖或挂牌出让前款以外矿产地的探矿权、采矿权,可以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有资质的评估机构或2人以上矿业权评估师评估,作为确定出让底价的依据,也可以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集体研究确定。
招标底价或拍卖保留价应当保密。参加制定招标、拍卖方案和招标、拍卖工作的有关人员,对招标底价或拍卖保留价负有保密责任。
第十四条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自行组织矿业权招标、拍卖,也可以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代理招标、拍卖活动。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招标、拍卖或挂牌出让方案,编制招标、拍卖或挂牌出让文件。
探矿权招标、拍卖与挂牌出让文件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委托招标、拍卖文号;
(二)招标、拍卖勘查项目名称,区块单元的地理位置、行政隶属、经纬度坐标、出让勘查矿种;
(三)以往地质工作程度及主要成果;
(四)投标人或竞买人的资格要求及申请取得竞买资格的办法;
(五)投标地点、截止日期或参加竞买的申请方法、申请的截止日期;
(六)评标标准、方法,拍卖或挂牌规则;
(七)竞投保证金、价款的支付方式和期限,山林、农作物等地面附着物的补偿要求;
(八)开标、拍卖或挂牌的地点、时问;
(九)其他有关事项。
采矿权招标、拍卖与挂牌出让文件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招标、拍卖或挂牌矿种、矿区范围、出让方式、出让年
限;
(二)招标、拍卖或挂牌矿区范围的矿产储量;
(三)投标人或竞买人的资格条件;
(四)竞投保证金、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保证金的数额、采矿权出让价款的支付方式和期限;
(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复垦与矿区地质环境保护、劳动安全等控制性要求;
(六)对土地、山林、道路、农作物等地面附着物的有关要求;
(七)评标标准、方法,拍卖或挂牌规则;
(八)开标、拍卖或挂牌的地点、时间;
(九)其它有关事项。
第十六条 探矿权招标出让,根据矿产地实际情况,可以考虑投标人资信、探矿权价款、勘查资金投入、勘查方案(设计)、环保措施、临时用地补偿及当地村民关系协调结果等因素,设置综合标底。
第十七条 定取招标方式出让矿业权,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编制招标文件;
(二)发布招标公告。招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日的20日前,在县级以上新闻媒介上发布招标公告;
(三)投标人报名并按要求提交申请资料;
(四)对投标人资格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的投标人领取有关招标文件,支付竞投保证金;
(五)组织投标人踏勘矿区现场;
(六)投标人编制并提交投标书;
(七)招标人主持开标;
(八)评标委员会评标,并推荐中标候选人;
(九)招标人根据推荐的中标候选人确定中标人,在决标之日起5日内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将中标结果书面通知未中标的投标人;
(十)中标人在接到《中标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与招标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签订出让合同。
(十一)中标人按法律、法规规定办理有关手续,领取勘查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第十八条 采取拍卖方式出让矿业权,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编制拍卖文件;
(二)发布拍卖公告。拍卖人应当于公开拍卖日 20日前在县级以上新闻媒介发布拍卖公告;
(三)竞买人报名并按要求提交竞买申请资料;
(四)对竞买人资格进行审查,符合要求的发给统一编号的应价牌,并由竞买人支付竞买保证金;
(五)组织竞买人踏勘矿区现场;
(六)在规定的时间、地点依照拍卖规则举行公开拍卖;
(七)签订拍卖成交确认书;
(八)竞得人在取得拍卖成交确认书之日起15日内,与拍卖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签订出让合同。
(九)竞得人按法律、法规规定办理有关手续,领取勘查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
第十九条 中标人、竞买人交纳的竞投或竞买保证金可以抵作探矿权或采矿权价款。对未中标人、竞买人交纳的保证金应当在招标或拍卖活动终止后的3日内予以退还。
第二十条 投标人或竞买人报出的最高价均低于招标底价或拍卖保留价的,招标、拍卖活动停止。
第二十一条 采取挂牌交易方式出让探矿权、采矿权的,应当于挂牌日前20日在县级以上新闻媒介发布公告。挂牌交易日应不少于10日。
第二十二条 挂牌期限届满,挂牌人按以下办法确定竞得人:
(一)在挂牌期限内只有一个竞买人报价,其报价高于或等于底价,且符合其他条件的,即为竞得人;
(二)在挂牌期限内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竞买人报价的,出价最高者为竞得人;报价相同的,先提交竞买报价单者为竞得人,但报价低于底价者除外;
(三)在挂牌人规定的挂牌期限截止时点前1小时,仍有竞买人提出新的最高报价的,挂牌人可以该最高报价为新的底价,并对挂牌交易的宗地进行现场竞价,出价最高者为竞得人。
公开挂牌交易期限届满当日,由挂牌人依据竞买人登记表、竞买报价单及前款规定确定竞得人。
第二十三条 竞得人确定后,挂牌人应在2日内通知竞得人。竞得人应在接到成交通知书之日起3日内,与挂牌人签订出让合同,按合同约定支付出让价款,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办理勘查或采矿登记手续,领取勘查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
第二十四条 探矿权出让合同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合同当事人;
(二)探矿权的区块范围、矿种、探矿期限;
(三)支付探矿权价款的方式及期限;
(四)当事人权利和义务;
(五)违约责任;
(六)争议解决方式;
(四)当事人约定的其他事项。
采矿权出让合同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合同当事人;
(二)矿区范围、开采矿种、开采期限;
(三)支付采矿权价款的方式及期限;
(四)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保证金数额和缴纳方式;
(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控制性要求;
(六)土地复垦和矿区地质环境保护控制性要求;
(七)环境保护、劳动安全等部门的控制性要求;
(八)当事人其他权利和义务;
(九)违约责任;
(十)争议解决方式;
(十一)合同当事人约定的其他事项。
探矿权、采矿权出让合同应当参照合同范本,探矿权、采矿权出让合同范本由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制订。
第二十五条 中标人或竞得人应当自签订出让合同之日一次性缴清探矿权价款。中标人或竞得人应当按下列规定支付采矿权价款:
(一)采矿权价款应当自签订出让合同之日起6年内交清;
(二)采矿许可证期限低于6年的,应当在采矿许可证期限内缴清;
(三)第一缴纳的采矿权价款不得低于总额的30%,第二缴纳的采矿权价款不得低于总额的40%。但100万元以下的采矿权价款应当在办理采矿许可证前一次性交清。
第二十六条 收取探矿权、采矿权价款,应使用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专用收据。探矿权、采矿权价款应当专户存储,管理和使用办法另行制定。
第二十七条 招标、拍卖、挂牌活动结束后,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公布出让结果。
第二十八条 中标人或竞得人取得的探矿权或采矿权受法律保护。因国家政策调整或建设需要,需要提前收回探矿权或采矿权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办理,并对探矿权人或采矿权人予以合理、适当补偿。
第二十九条 矿业权招标、拍卖与挂牌出让工作应当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并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有关报表和资料。
第三十条 矿业权招标、拍卖或挂牌出让后,中标人或竞得人不按规定期限签订出让合同的,应赔偿组织该矿业权招标、拍卖或挂牌出让的全部费用,并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
第三十一条 探矿权人或采矿权人不按出让合同的约定缴纳探矿权价款或采矿权价款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11有权收回探矿权或采矿权。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将本应纳入招标、拍卖或挂牌出让的矿业权,以协议或行政审批方式出让的,上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纠正,拒不纠正的,由上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直接予以纠正。对违法出让矿业权单位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责任。
第三十三条 竞买人实施操纵、垄断、恶意串通等违法行为的,组织招标、拍卖或挂牌出让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取消其竞买资格或解除矿业权出让合同。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的解释权属福建省国土资源厅。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3年2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