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都发布市民幸福感调查报告:家庭主妇最幸福
近日,成都市社会舆情调查研究中心发布《2009年成都市民个人幸福感调查报告》,表明成都市民幸福总指数与2008年相比基本持平,而幸福感自我评价指数上升明显,对成都的认同感指数较2008年也有上升。其中十大指数变化中,社会治安满意度、收入满意度、人际关系和谐度、生活质量提升、家庭生活幸福五大指数较2008年上升;在各类职业人群中,尤以家庭主妇、公务员、离退休人员等幸福总指数最高。调查报告结论认为,从总体上看,2009年成都市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近九成市民:
喜欢成都想继续在成都生活
市民幸福感指数是社会运行状况和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为了解2009年成都市民的幸福感状况,成都市社会舆情调查研究中心在2006-2008年连续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此次调查。调查选择侧重市民个人幸福感的各项指标,制定出了测评体系,包括五方面十大指数内容:
●市民的生存状况(如收入满意度指数)
●市民的生活质量(如居住条件满意度指数、健康信心度指数、家庭生活幸福指数、交通出行便利指数等)
●市民的身心状况(如精神状态指数)
●幸福感对比(如生活质量方面与过去的对比、对未来的预期)
●人际关系及城市认同(如人际交往和谐度指数、城市认同感指数等)
调查方式:采用了CATI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的调查方式,对18周岁及以上、在成都市五城区及高新区居住超过3个月的居民(包括成都户籍的本地人和长住成都的外地人)进行了抽样调查。
调查结果:报告表明,2009年市民的幸福总指数(3.54)与2008年(3.50)基本持平,幸福感自我评价指数(3.67)较2008年(3.48)上升0.19分;对2009年生活感到幸福的比例(56.8%),较2008年(46.1%)上升了10.7%。而市民对成都的认同感指数(4.03)较2008年(3.97)上升了0.06分。其中,市民对成都的留置意愿指数(4.61)和喜爱度指数(4.29)最高,分别有近九成受访市民表示喜欢成都和想继续在成都生活,各项指数均达到较高分值。
八成多市民:家庭生活“幸福”
在涉及到市民幸福感的十大具体指数中,较之2008年也发生了变化,最高的是家庭生活幸福指数(4.13),最低的是收入满意指数(2.97),除交通出行便利指数较2008年降幅较大外,其它指数均较2008年上升或持平。其中尤以社会治安满意度、收入满意度、人际关系和谐度、生活质量提升、家庭生活幸福五大指数较2008年有所上升。
社会治安满意度指数:3.50,较2008年的3.43上升0.7分。57.6%的受访市民认为2009年成都的社会治安好,仅11.5%的受访市民认为不好;
收入满意度指数:从2008年的2.91上升到2.97。34.2%的受访市民对目前的收入感到满意,32.8%的受访市民表示不满意;
人际关系和谐度指数:3.89,较2008年的3.83上升0.6分。72.8%的受访市民感到和周围的人相处“愉快”;
生活质量提升指数:从2008年的3.14上升到3.43,42.5%的受访市民认为生活质量与2008年相比“提高”了,53.5%的受访市民认为未来生活质量“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或“有所提高”,仅有3.3%的受访市民认为“会有所下降”或“较大幅度下降”;
家庭生活幸福指数:从2008年的4.0上升到了4.13,81.5%的受访市民觉得家庭生活“幸福”;
生活总体满意度、居住条件满意度、健康信心度和精神状态四大指数:与2008年相比保持稳定;
交通出行便利指数:较2008年降幅明显。分析认为,这与私家车增加,重要交通要道如人民南路改造、地铁施工等因素有关。随着2010年我市交通缓堵政策措施的出台和实施,如智能交通指挥系统的投入运行,以及重点路段改造的完成,地铁和轻轨的陆续建成,在成都交通出行将更加便利。届时,该指数将得到提升。
15种职业人群家庭主妇最幸福
调查报告对15种职业人群的幸福感作了对比,其中家庭主妇、公务员、离退休人员、企业公司管理人员、私营企业主五类职业人群幸福总指数高居榜首,而又以家庭主妇“感觉最幸福”,幸福总指数达3.9。相对而言,企业公司员工、商业服务业员工及工人的幸福总指数较低。
相关链接
民众幸福感指数
民众幸福感指数已成为了解民众生活状况的重要风向标,目前,英、美、荷兰、日本等国政府都积极建立幸福指数体系,国外研究已相对成熟,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卡内曼和经济学教授艾伦·克鲁格提出建立“国民幸福指数”最具代表性(国民幸福指数=生产总值指数×a%+社会健康指数×b%+社会福利指数×c%+社会文明指数×d%+生态环境指数×e%)。国内的民众幸福指数测评尚未形成一套权威测评体系。深圳率先开展了民众幸福指数调查,通过生活和事业的满足感、心态和情绪的愉悦感和人际与社会的和谐感,测量居民的幸福感。
第二篇:成都休闲文化及人民幸福感调查报告
成都休闲文化及人民幸福感调查报告
从14日晚从西安出发到今天,一共经过了两天多。通过这两天的调查,走访,以及发放调查问卷,我们对于成都的休闲文化已经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对于影响人民幸福的因素也有了一些切身的体会,相比于电视或者报纸的报道,由我们切实调查得到的结果让我们有了更加切实的认识。下面就让我们对于这两天的调查结果做一个简短的总结。
我们在到成都的路上,于广元到成都段发放了部分调查问卷,同时也与一部分从外地赶回成都的旅客做了一些交流。让我们首先感觉到的就是成都人乐观开朗热情的性格特点。与人交流没有一点的陌生感,连我们也觉得非常亲切。
这两天我们一共去了天府广场,春熙路,以及锦里等人流量较大的地点发放调查问卷,当然,主要的还有与 当地人聊天交流。众所周知,四川人民喜欢用打麻将来娱乐,但只有真正到了这里,才能知道,这里不只是有偏低开花的麻将馆,更是一种根植于每个人骨子里的麻将情趣,麻将对于当地人就像是吃饭喝水一样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当然,我们还无时无刻地感觉到了这里的一种不紧不慢的节奏,虽然是较为发达的城市,但这里却没有其他城市那种紧张的节奏,让每个人的心情都较为放松。同时,这里非常完善的公益设施也是一个非常积极的因素。到处都是街心花园,让人们随时呼吸新鲜的空气。更不用说那些美丽的公园了。还有一个细节,虽然经常被人拿来开玩笑,但是也足见这里对人民健康的重视。那就是在这里的每个小巷的墙上都有一个自动出售安全套的设施,用来预防艾滋病传染。
我们在锦里和宽窄巷子这两个旅游景点做了详细的调查。这两条非常热闹繁华的步行街上,我们也深切地感受到了川蜀文化的博大精深,历史,文化,思想,都在这里碰撞出火花。当然,这里的热闹也极大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对于旅游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三篇:广州青年幸福感调查报告称在校大学生最幸福
广州青年幸福感调查报告发布本报讯(记者何雪华通讯员吴冬华、包蓉、吴金全)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于2011年4月开展“广州青年幸福感”问卷调查,从主观幸福感评价、幸福自评得分、幸福预期等方面进行测量广州青年幸福,广州青年幸福感调查报告称在校大学生最幸福。近一成青年感觉“不幸福”问卷调查样本共500份,调查对象为17~35岁全市各行各业的青年以及部分在校大学生,其中以80后青年为主。据调查,假如幸福感最高分为100分,四成半的青年感到生活幸福,九成以上青年幸福自评得分超过60分。不过,6.2%的青年感觉当下自己生活“不幸福”,9.8%的青年幸福感计分为“60分以下”,调查报告《广州青年幸福感调查报告称在校大学生最幸福》。幸福标准“身体健康”居首据调查,在青年心目中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标准,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身体健康(51.7%)、婚姻美满(29.2%)、事业成功(16.6%)。让人意外的是,研究人员发现,性别与青年幸福感有关。其中,男青年感觉自己幸福的占39.5%;女青年感觉自己幸福的占50.9%。在调查从事不同职业的青年中发现,感觉自己当下生活幸福的比率最高的前五项依次为:大学生(在校)、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无固定职业者、外企员工,不幸福的群体突出表现在私营业主或个体户、国企员工。而在企业中,感觉自己当下生活幸福的比率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外企员工、国企员工、私企员工。仅三成年青人有房调查发现,在建设“幸福广州”十大民生实事当中,青年最关注的前三项依次是“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改善市民群众出行条件”、“提高城乡医疗保障水平”,分别占37.8%、15%、8.9%。在受调查的青年中,仅有三成“购买了商品房”及“自建房”,“租房”和“住集体宿舍”的分别占26.2%、28.2%,两项合计为54.2%,表明超过五成青年对住房有着刚性需求From:by pHpWind.com
第四篇:上海市发布市民阅读调查报告 (最终版)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8月11日发布《新媒体环境下上海市民阅读现状调查报告(2010-2011)》,报告显示,在人们获取信息的几大主要途径中,依靠网络、手机获得信息的途径占据着较大的比重,分别占33%和19.3%,但75%的被调查者认为纸质读物拥有最好的阅读效果,而认为网络读物和电子读物拥有最佳效果的被调查者分别只有14%和10.5%,上海市发布市民阅读调查报告。据介绍,从2010年9月开始,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在全市18区1县范围内共发放调查问卷数千份,最终形成该调查报告。调研报告显示,花在传统阅读上的阅读时间减少应引起重视,过半的市民认为花在传统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只有11.9%的人认为阅读时间多了,这和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市民面临来自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密不可分,调查报告《上海市发布市民阅读调查报告》。虽然目前数字化阅读日益增多,成为了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但与此同时,数字化阅读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缺点。对于“网络阅读的主要缺陷是什么”,29.2%选择“阅读疲劳”;21.60%选择“不适合精读”;11.50%认为网络阅读“没有古色古香的实体触摸感”。另外,网络阅读还呈现出“内容浅薄简单”、“权威性不够”、“不容易记录学习”等缺点。市民对于网络阅读的主要感受有:伤眼睛,占26.50%;信息太杂太多,占19.20%;方便快捷,占16.20%;信息非常丰富,占15.00%;另外还有具有很好的交互性、形式多而有趣、东西不全等感受。而尽管阅读方式不尽相同,但有66.8%的被调查者认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阅读的作用越来越大。
第五篇:市民最关注的社会问题调查报告
市民最关注的社会问题调查报告
为了各级党委、政府了解、研究、制定和解决市民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提供决策参考信息和基础性数据;近日武侯区统计局采取科学的PPS抽样方法抽中了我区8个街道办事处10个社区的120户城镇住户进行了一次城镇住户专题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分述如下:
一、市民最关注的十大社会问题
此次调查共列出了包括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教育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就业问题、道路堵塞及道路规划、养老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食品安全、收入分配差距、社会治安、房价调控、药价管理、教育收费问题、物价、反腐倡廉、垄断行业乱收费、法制化建设、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能源资源节约等近20项当前市民关注的社会问题,涉及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调查结果表明,武侯区市民关注问题前十位的排序如下:(见附表)
二、市民对部分社会问题的反映
1、对当前社会的收入差距问题:37.5%的市民认为当前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很严重,44.2%的市民认为比较来重,17.5%市民认为一般,0.8%的市民认为不严重或没问题.大多数市民认为政府亟需出台相关政策,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
2、对当前社会物价水平问题:34.2%的市民认为当前物价水平过高,54.2%认为物价偏高,只有11.6%的市民表示可以承受目前部分物价上涨的情况。
3、对于目前医患关系怎样这个问题,1.7%的市民认为目前医患关系和谐,60.0%的人认为医患关系一般,31.7%的人认为医患关系有点紧张,3.3%的认为医患关系很紧张,3.3%的回答不清楚或不知道。
4、对得了小病选择什么样的医院和对选择医疗服务满意度及选择医院首要考虑因素的问题:2.5%的人选择三级医院就诊,2.5%的人选择二级医院,26.7%的选择一级或社区医院,19.2%的选择小型诊所或医务室,47.5%的人选择药店买药,1.6%的人选择其它或不采取措施;24.8%对医疗服务满意,64.1%的选择一般,11.1%的选择不满意或不知道,对不满意的原因
5.8%的人认为是开大处方,虚开检查化验项目,0.8%的人认为是药价高,2.5%的人认为是就诊手续复杂,0.8%的人认为是服务态度不好,0.8%的人选择的是医疗技术不高;5.1%的人得小病选择医院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医疗水平高,12.7%的人首先考虑的是医疗安全问题,34.7%的人首先考虑的是医疗费用低的问题,3.4%的人考虑的是服务态度好,40.7%的人首先考虑的是离家近,1.7%的人首先考虑是医疗定点医院的问题,1.7%选择的是其它或不回答.5、对得了大病选择什么样的医院和对选择医疗服务满意度及选择医院的首要考虑因素的问题:59.2%的选择三级医院就诊,21.7%的选择二级医院,11.7%的选择一级或社区医院,1.7%的选择小型诊所或医务室,3.3%的人选择药店买药,2.4%的人选择其它或不采取措施;20.7%对医疗服务满意,62.1%选择一般,17.2%选择不满意或不清楚,对不满意的原因2.5%的人认为是开大处方,虚开检查化验项目,6.7%的人认为是药价高,3.3%的人认为是就诊手续复杂,2.5%的人认为是服务态度不好,0.8%的人选择的是医疗技术不高,0.8%认为医疗医疗设施不先进;47.9%的人得大病选择医院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医疗水平高,23.9%的人首先考虑的是医疗安全问题,8.5%的人首先考虑的是医疗费用低的问题,1.7%的人考虑的是服务态度好,2.6%的人首先考虑的是离家近,12.8%的人首先考虑是医疗定点医院的问题,2.6%选择的是其它或不回答。
6、对目前医疗支出的主要补偿方式:31.7%的人补偿方式是自费,0.8%的人的补偿方式是亲友资助,12.5%的人补偿方式是单位报销或公费医疗,52.5%的人补偿方式是社会基本医疗保险,选择商业保险、国家救济、其它补偿方式的都为0.8%。
7、对当前食品安全问题:30.0%的市民对当前食品安全状况表示满意。认为一般的有50.0%,表示不满意和不太满意的占20.0%。
8、对当前社会的治安水平问题:2.5%的市民认为当前社会治安很好。27.5%认为较好,认为一般的占65.0%,表示差和很差的有5.0%。
9、对当前社会的环境污染问题:10.9%的市民认为目前环境污染问题很严重,42.5%认为很严重,40.8%的认为一般,也有5.8%的市民认为不严重没问题。
10、在众多社会保障中,市民认为需要改进的的项目前五位如下表(见附表)
11、对过去五年生活水平是否提高的问题:120户市民中,10.0%的市民认为提高很多,53.3%市民认为提高了一些,有32.5%的认为没变,也有4.2%的市民认为下降了一些。
12、对明年生活水平的预测问题:有19.2%的市民认为会提高,有49.2%的认为基本不变,,有31.6%的市民认为明年的生活水平会下降或不太清楚。
13、对日常生活中节能问题:94.2%的市民认为在生活中节约能源非常必要,只有0.8%认为没有必要,有5.0%的市民认为无所谓。
14、对自已生活是否满意的问题:5.0%的市民认为很满意,28.4%认为满意,63.3%认为一般,也有3.3%认为不满意。
三、市民希望政府解决的问题
通过专项调查,我们汇总和总结认为市民希望政府解决的问题是:
1、市民感受药费贵看病难,急盼政府加快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近几年国家连续20次降低药品价格,然而老百姓却感觉不太明显,要求“降低药费”的呼声依然高涨。“辛苦苦几十年,得了大病回从前”,这个段子反映了基层市民在医疗方面承受的痛苦和压力。市民们认为:政府的医疗改革要多想想基层老百姓,医院经营要由追求利润最大化向合理创收转变。他们急切地盼望政府加快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着力构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长效机制。
2、市民感受涨价之痛,急盼政府承担更多公共责任。近来多种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令低收入人群备感生活压力。物价的快速大幅上涨,不仅影响到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也给中等收入人群带来一种担忧,担心通货膨涨的日子就要来了。市民们认为,虽然正常情况下政府不应直接干预市场,但这个时候,政府应及时承担起公共责任。政府在调控时既要考虑到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农副产品价格以增加农民收入,又要考虑物价上涨带来城市中低收入者购买力下降,采取措施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
3、市民感受房价上涨过快,急盼政府让百姓圆上“安居梦”。2006年4月以来,中央相继出台了“国六条”“九部委十五条”等调控措施,但这套“组合 拳”未能完全阻挡住房价的攀升。普通市民倾其所有,或者背负巨额贷款买房,加重了生活负担。有市民认为,目前房价高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管理部门的行政作为不够得力,认为政府财政应转变对卖地拆迁的过多依赖,提升保障类住房供应比例,严格控制土地的用途、定价和管理。市民们急切地盼望政府采取积极措施,让低价房走向百姓,圆低收入家庭“安居梦”。
4、市民感受学费高上学难的问题有所改善,但仍急切盼望政府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因为读书难,读书贵的问题是影响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影响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近年来各级政府通过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强制推行义务教育、规范学校收费等措施在逐步解决。但由于涉及面大,需要配套的政策多,特别是财政对教育的支持难度较大,因此,这一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全面有效的解决。市民特别是一些低收入家庭和贫困家庭担心学费贵,自己的子女就学困难,对一些高校的收费望洋兴叹。所以仍然盼望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大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5、市民感受收入差距拉大,急盼政府加大调节力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市民收入也显著提高,贫困人口大幅下降,但市民收入差距拉大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市民们期盼党和国家出台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化解分配不公,创造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