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届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通信与电子学院
2013届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
一、2012年6月29日成立学术工作委员会和毕业设计工作小组及答辩委员会。
二、2012年7月3日召开全院教师大会,由毕业设计工作小组组长指导教师怎样
确定选题,怎样进行调研。职称为讲师或以上(含研究生学历的助教),每人确定6—8个选题。
三、2012年9月13日—20日指导教师网上申报选题。
四、20112年9月21—9月28日学院在系统内审批教师所报选题,筛选不合要求
选题。
五、2012年10月9日——10月16日2013届本科毕业生网上选题。
六、2012年10月17日—24日指导教师撰写并向学生下达任务书。
七、2012年10月25日—11月7日学生与指导教师商定好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完成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
八、2012年11月8日—11日学院召开开题报告会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初期检查,主要检查指导教师任务书下达情况,学生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完成情况。
九、2012年11月16日—12月31日收集资料;学生阅读有关书籍、文章;设计
实验方案,记录实验数据;做好读书笔记、卡片;开展社会调查。
十、2013年3月1日前学生交初稿,交指导教师审阅,指导教师提出修改意见。
学生写作过程中要始终与指导教师保持联系、交流情况。
十一、2013年4月9日前交二稿,指导教师审阅、指导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写
作过程中始终指导教师保持联系交流情况。
十二、2013年3月12日—3月20日,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
十三、2013年4月30日前交定稿,指导教师写出评语,学生写作过程中始终指导
教师保持联系交流情况。
十四、2013年5月1日—4日学院组织评阅教师评阅,评阅教师写出评语。
十五、2013年5月(具体时间待定)学院组织学生答辩,给出毕业设计(论文)
成绩。
十六、2013年6月1日—8日成绩汇总,学院完成工作总结。
十七、2013年5月31日—6月4日学院推荐优秀毕业设计(论文),2013届毕业
设计(论文)工作总结。
通信与电子学院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
2012年6月
第二篇:zdh2014届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安排
自动化工程系
2014届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安排
为进一步做好2014届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工作,保证毕业设计答辩规范、有序进行,我系在5月6日成立了2014届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计划答辩时间安排在6月3日-6月8日进行,具体情况如下:
1、答辩委员会名单
主任:宋黎
副主任:杨斌、周光万
成员:李自成、幸晋渝、李兴红、唐克岩、王洋、易雪峰 秘书:李春花
2、答辩教师分组情况
(一)机械教研室分组
(1)组长:唐克岩秘书:王俊飞
成员:谢欣然、张建平、戢敏、彭宗峰
6.3-6.7早上:8:30-12:00下午:14:30-17:50答辨学生70人答辩教室:1403
(2)组长:郑才国秘书:骆静
成员:宋黎、周立华、向渝、殷俊文、张聆玲
6.3-6.7早上:8:30-12:00下午:14:30-17:50答辨学生69人答辩教室:1402
(3)组长:王振玉秘书:旷江明
成员:吴敦扬、汪超台、郑菲、赵春雨
6.3-6.7早上:8:30-12:00下午:14:30-17:50答辨学生69人答辩教室:1221
(二)材料教研室分组
(1)组长:周光万秘书:尹小燕
成员:高红莲、杨瑜珂、谭安平
6.3-6.7早上:8:30-12:00下午:14:30-17:50答辨学生62人答辩教室:1204
(2)组长:程精涛秘书:刘克威
成员:张伯奋、曹凤红、胡开元
6.3-6.7早上:8:30-12:00下午:14:30-17:50答辨学生61人答辩教室:1108
(三)电气教研室分组:
(1)组长:李自成秘书:许丽
成员:廖犬发、汪厚新、雷永锋
6.3-6.7早上:8:30-12:00下午:14:30-17:50答辨学生52人答辩教室:1419
(2)组长:孙莉莉秘书:赵熹
成员:王安、王笑宇、向茜
6.3-6.7 早上:8:30-12:00下午:14:30-17:50答辨学生51人答辩教室:1504
(四)自动化教研室分组:
(1)组长:王洋秘书:杨明
成员:杨斌、幸晋渝、孙抒雨、朱里红、高炳义、韩冰
6.3-6.8早上:8:30-12:00下午:14:30-17:50答辨学生83人答辩教室:8104
(五)测控教研室分组:
(1)组长:李兴红秘书:王军
成员:史丽华、闫智武、周熊、谢斌、崔崴
6.3-6.7早上:8:30-12:00下午:14:10-17:50答辨学生58人答辩教室:8404
(六)工业设计教研室分组:
(1)组长:易雪峰秘书:杨波
成员:王庆莲、吕中意、聂鑫鑫
6.3-6.6早上:8:30-12:00下午:14:30-17:50答辨学生39人答辩教室:11063、答辩流程:
我系原则上实行“交叉答辩,指导教师回避制”,各答辩小组认真组织安排答辩工作,严格答辩标准,规范答辩程序。答辩时,学生先简述毕业设计概况,重点介绍设计思路、特色和创新之处,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之后由答辩小组教师就设计情况提问(不少于3个问题),学生回答,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答辩小组成员根据学生称述和答辩情况进行评议、打分,答辩秘书按照要求填写“答辩记录表”,答辩小组组长和答辩主席签字。
4、论文资料整理、成绩汇总:
答辩当天指导教师将毕业论文提交给答辩小组秘书,提交的论文要求是内容填写完整和资料齐全的,一旦提交将不再退还(如答辩时提出有修改意见的,指导教师应督促学生及时修改并提交)。答辩结束后,答辩秘书仔细检查论文档案袋、封面和评语是否填写完整,档案袋中资料是否齐全,如发现问题,通知指导教师完善,待论文成绩统计好后,于6月21日前将论文档案袋交系教务办,并同时提交电子版的毕业论文。
自动化工程系2014-5-7
第三篇:中北大学XXXX届毕业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摘要
中北大学XXXX届毕业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摘要
╳╳╳╳╳╳╳╳╳╳题目、小3号黑体、居中
╳╳╳╳学院╳╳╳╳专业╳╳╳╳班4号楷体、居中
指导教师:╳╳╳4号楷体、居中
1. 前言标题:小4号黑体
2. 2.1 ╳╳╳╳╳╳
╳╳╳╳╳╳╳╳╳╳╳╳╳╳╳╳╳╳╳╳╳╳╳╳╳╳╳╳╳╳╳╳╳╳╳╳╳╳╳╳╳╳╳╳╳╳————正文小4号宋体。
2.1.1 ╳╳╳╳╳╳
2.1.2 ╳╳╳╳╳╳
┅┅┅┅┅┅┅┅┅┅
2.2 ╳╳╳╳╳╳
╳╳╳╳╳╳╳╳╳╳╳╳╳╳╳╳╳╳╳╳╳╳╳╳╳╳╳╳╳╳╳╳╳╳╳╳╳╳╳╳╳╳╳╳╳。
┅┅┅┅┅┅┅┅┅┅
3.2 ╳╳╳╳╳╳。
┅┅┅┅┅┅┅┅┅┅
如有插图,按“图
1、图2„„”格式编辑。
要求:1.用Word编辑
2.A4纸
3.页面设置:
上:2.5cm
下: 2.0cm
左:2.0cm
右:2.0cm
页眉:2.0cm[内容:“中北大学XXXX届毕业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摘要”(5号黑体)]
页脚:1.5cm
4.插入页码:
位置:页面底端(页脚)
对齐方式:外侧
第四篇:XX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设计答辩实施方案
XX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设计答辩实施方案
XX届我系共有本科毕业生309名,其中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226人,自动化专升本83人,参与指导的教师共26名。由于今年是历届毕业设计人数最多的一届,为了树立良好的学风、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和警示下届毕业生,毕业设计答辩采取严格把关制度,对于那些不重视又想混的学生采取不及格处理或推迟答辩的办法,严抓几届,从各个环节把关,切实提高我系的教学质量。答辩流程图附后。论文评审和答辩一律采取导师回避制。
一、论文评审
要求每个答辩小组负责本组所参加答辩学生的论文评审工作,每个学生的论文只由一位教师评阅并签名,并填写逐项打分表以存档。
对于论文初评不合格的学生,评阅教师应写出具体整改意见和论文一并于当天交由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对其当面指导并尽快修改打印和装订,于流程图的指定日期交原评审老师再审,以不影响补充答辩。
二、答辩
答辩全部采用幻灯片形式来回报,学生回报8~10分种,答辩委员会自由提问5分种。要求着装整洁、大方,有礼,表达简练、准确。
答辩时间:每天上午8点~12点,下午2点~7点。具体日程见流程图
典型答辩:(系会议室)答辩委员会主任:高有堂
秘书:朱清慧
成员:刘叔军、翟天嵩、盖晓华、张凤蕊、陈华敏、乔建良、牛军
参加答辩的学生:由每个导师推荐1-2名优秀学生参加典型答辩
普通答辩第一组(6人):(4503)答辩委员会主任:张凤蕊
秘书:李定珍
成员:朱清慧、卢峥、唐晓燕、薛晓
参加答辩的学生为以下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
殷华文、黄大勇、牛军、刘忠超、田斐、郭建昌 普通答辩第二组(7人):(系会议室)答辩委员会主任:陈华敏
秘书:乔建良
成员:高有堂、张菊艳、田金云、崔世林、尉乔南
参加答辩的学生为以下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
盖晓华、刘叔军、翟天嵩、张宏伟、李鉴、徐源、曹原普通答辩第三组(6人):(4603)答辩委员会主任:黄大勇
秘书:牛军
成员:殷华文、刘忠超、田斐、郭建昌
参加答辩的学生为以下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
张凤蕊、李定珍、朱清慧、卢峥、唐晓燕、薛晓普通答辩第四组(7人):(4714)答辩委员会主任:盖晓华
秘书:翟天嵩
成员:刘叔军、张宏伟、李鉴、徐源、曹原
参加答辩的学生为以下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
高有堂、陈华敏、乔建良、张菊艳、田金云、崔世林、尉乔南
三、成绩评定
毕业设计总分为100分,共分三项。一是指导教师根据课题完成情况打分,满分为50;二是论文评审老师根据论文完成的质量打的分,满分20;三是答辩小组依照答辩的情况打的平均分,满分30。最终成绩分为优、良、中、极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其中90分以上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中,60~6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因各种原因推迟的答辩的暂作不及格处理。只有答辩成绩是答辩委员会的平均成绩。每个学生答辩结束,答辩委员成员根据评分标准各自逐项打分,并合计出总分,写清学生名,交由秘书统一保存后再进行下一个答辩。答辩成绩由秘书妥善保管,整个小组答辩结束后,立即对每个学生进行逐项求平均成绩并算出最终成绩,采取四舍五入记作整数,所有成员签字。
每个学生的总成绩由所在的答辩小组进行汇总。由指导教师提供设计成绩,与该组所打的论文评审成绩及答辩成绩汇总后,合计出每个学生的总成绩并填写毕业设计成绩登记表。
四、资料归档
答辩全部结束后,十七周一开始,老师们在系会议室或其它办公地点对毕业设计后续几个件进行填写、签字和盖章。最迟不能超过十七周周五。然后进行档案移交到教学秘书个存档。
五、优秀论文缩写
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答辩总成绩为优的学生必须答辩结束后一周内提交优秀论文缩写,否则将影响答辩成绩。优秀论文缩写格式全校有统一要求,由指导教师向学生及时提供。
六、后续事宜
论文评审没有复审通过或答辩没有通过或因其它原因没有参加答辩的学生,指导教师加强对其的后续指导,一个月后再次进行答辩。
答辩通过率将直接影响教导教师的工作量。
七、毕业设计答辩流程图
第五篇:2011届毕业生毕业设计工作计划及要求
2011届毕业生毕业设计进程计划
2011届毕业生毕业设计进程安排如下:
2010年12月7日前,教师申报毕业设计选题
2010年12月25日前,学生选择毕业设计选题 2010年12月31日前,确定选题及指导教师
2011年1月4日至2011年3月18日,进行毕业设计调研,收集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2011年3月21日至5月20日,进行毕业设计
2011年5月23日--5月29日整理设计报告,完善设计作品 2011年5月30日提交设计作品及设计报告初稿,由指导教
师审阅、修改
2011年6月3日提交最终设计报告及设计作品
2011年6月7日---6月10日 设计作品验收、毕业答辩
计算机学院
201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