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活动的意义

时间:2019-05-13 03:56: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活动的意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活动的意义》。

第一篇: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活动的意义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活

动的意义

探索过程中遭遇了经济和政治上失误,其中经济上主要表现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政治上“文化大革命”。这些都是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遇到的挫折和失误,但是也带给我们教训。主要是我们在制定一切方政策的时候都不得脱离我们最基本的国情(即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另外在发展经济的时候不得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二篇: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摘要:善待地球,科学发展,就是要正确对待地球自然系统。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的教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珍惜地球母亲赐予我们的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趋势。所以说,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完全符合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潮流。

关键词: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当前,我国资源环境的总态势是:资源总量大国,人均资源短缺,资源供给难以满足较高经济增长速度的需要,资源降耗困难重重,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的环境污染已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形成威胁,生态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扭转,各类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在下降,生态恶化的范围不断扩大,危害程度加剧,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减弱。显然,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在新世纪的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主要内容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要求。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 1

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创新,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

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延续人类的生存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这就是生态文明。

二、各阶段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一)1978年以前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尽管“大跃进”和“文革”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但总起来看,环境问题还是局部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还不突出。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也还处于起步阶段。

五六十年代,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还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环境问题”。就自然环境而言,七十年代初,我国大部分海域环境质量较好。五六十年代进行的大面积农业垦荒并没有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不良的影响。就社会生产而言,我国的生产能力总体水平较低,对自然资源的影响也相对较小。比如,五六十年代,森林工业发展缓慢,各种木材和竹材的产量分别为八十年代初期的13%和7%,对当时的森林资源还不会构成很大的影响。用于农业生产的每亩耕地施用化肥量,1957年为0.2公斤,1965年为1.2公斤,仅为 1978年5.9公斤的3%和20%,对环境的影响也相对有限。从资源消费上来看,我国人均消费能源总量(千克标准煤)1965年为264.3,远低于1994年的1029.8,对环境的影响要小于八九十年代。

改革开放后的二十余年中,依靠高投入高消耗的资源战略,我国经济建设获得较快发展。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开始突出。这一时期,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的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以此为标志,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国家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的论域,得以全面展开,为下一阶段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奠定了理论和实践 2

基础。

(二)1978年到2003年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这一时期,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很严峻。在环境污染上,工业污染排放总绝对排放量还在增加,环境污染的恶化由点向面、由轻到重。人口的过快增长造成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加剧生态破坏。在生态自然资源方面,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流失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8%;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质量退化;森林、草原和海洋水产品资源退化减少的现象继续发展;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有15%至20%的动植物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的平均水平。

(三)2003年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仍然很突出。因此,中共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中。这标志着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即将迎来一个质的飞跃。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急剧势头得到控制,局部生态环境改善明显,但问题依然存在,“生态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生态系统呈现出由结构性破坏向功能紊乱演变的态势。生态问题呈现有进、有退、更为复杂的局面。自然灾害频发,各项损失巨大,仅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

三、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的观念,批判反思人与自然关系中环境污染的代价,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要求,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认识,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需要通过体制完善和制度创新,着力克服长期制约环境保护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建立与完善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运行和保障机制,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综合决策机制,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通过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各级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计划,增强政府在产业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决策和协调能力。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完善和强化环境保护规划和实施体系,探索开展对重大经济和技术政策、发展规划以及重大经济和流域开发计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使综合决策作到规范化、制度化。要引入以公众参与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机制,通过体制创新与制度创新,健全和完善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建立法律、经济手段配合使用的利益导向机制,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决策体系,确保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把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的责任制落到实处。逐步开展重大环境政策、规划和法规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价,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提高环境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率。健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损失及环境保护投资效益的统计与分析,进行环境资源与经济综合核算试点,深入研究和试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机制。通过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从根本上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问题。

(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依法治理轨道

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与法律体系,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依法治理轨道,运用法律手段规范治理生态环境。贯彻十七大提出的“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的基本方略,积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环境法规体系,充分发挥环境和资源立法在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约束作用,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有力保障。在法律制度上,应当逐步建立起由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等构成的较完整的法律制度框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抓紧有关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制定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健全、完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和监管制度,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执法机制。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破坏 4

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果,实行重大环境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改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克服并纠正环境执法中的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遏制行政干预执法的现象,打击权法交易、钱法交易行为,维护环境法治的统一和尊严。

(三)改革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体制,提高环境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改革理顺环境管理体制,强化环保工作的统一立法、统一规划、统一监管。在政府调控方面,要进一步增强基层政府的环境管理能力,逐步建立和完善对危害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各种有效监控体系。在市场引导方面,应当逐步建立有关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培育和规范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研究探索由资源税费、环境税费构成的“绿色税收”体系和资源、环境使用权的交易制度,逐步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市场运行机制。健全评价指标体系和部门协调机制,加强对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资源开发和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机制。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机构,加快环境保护队伍建设,提高环境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保证环保工作实现统一立法、统一规划、统一监督管理。强化中央政府对跨地区综合性环境事务的宏观调控能力,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对环境保护的投资,加快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尽快扭转环境管理手段落后的局面。

(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干部考核体系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逐步完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和评价标准,全面衡量干部政绩,把生态建设和保护成效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之中,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和绿色GDP指标体系。科学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标准更多地突出以人为本为这一核心,更多地强调统筹发展,更多地关注社会效益、长期效益和环境效益,要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注重从经济指标、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等多方面综合评价政绩,树立 “生态环境既是资源也是资本”的价值观和“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新理念,树立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政绩观,5

推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从“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要建立长效机制,制定有关约束和激励政策,加强目标责任考核,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做法。通过用科学的考核评价标准评判政绩,正确引导领导干部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讲成本、重质量、求效益,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与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关系,尽可能降低行政成本、减少施政代价、提高施政绩效。通过正确发挥政绩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保护青山绿水,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五)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建设补偿机制,着力解决好生态建设中的公平性问题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中,要加快制定相关政策,加强立法,加大补偿的力度和广度,形成一套利用经济杠杆促进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和重建的制度。政府应正视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原则,积极探索与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在财政转移支付项目中增加生态补偿项目;探索“资金横向转移”补偿模式,富裕地区直接向贫困地区转移支付,通过横向转移改变地区间既得利益格局,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均衡,以体现区域之间生态环境服务的公平性。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还需处理好东、中、西部或者是上、中、下游的关系,近期与长期或者是当代与后代的关系,市场作用与政府作为的关系。国家有必要抓紧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补偿税,大力促进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的发展,大力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更新发展理念,在全社会树立资源有偿、生态有价这样一种全新的观念,以新的文明理念建立一套科学的核算体系和制度,让保护者得到补偿,让破坏者得到惩罚,让占有者付出代价,让受益者分担成本,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六)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又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即必须认识到:人既是自然的主人,又是自然的存在物;人既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前最重要的是转变环境教育观念。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而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生态环境的渐趋恶化,需要把生态道德教育提上议事日程。通过这种教育,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使之认识到,生态道德是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所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

参考文献:

[1] 雷毅:《生态伦理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 [2]傅华:《生态论理学探究》,华夏出版社,2002.6 [3]刘湘溶:《生态文明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4]张琳:《论生态文明观》,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5]胡锦涛:十七大报告

[6]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科学发展呼唤“生态文明”.[7] 邓力群:《当代中国的海洋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307页。

[8] 邓力群:《当代中国的农垦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125—131页。[9] 邓力群:《当代中国的林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68—69页。

[10] 国家统计局:《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9》,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年,第14页。

[11]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中国社会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第202页。

[12] 宋健:《创建现代工业新文明》(1993年),国家环保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07页。

[13] 《中国自然保护纲要》(1986年11月),《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7

2001年,第90—92页。

[14] 温家宝:《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1999年6月),《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66页。

[15]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998年),《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13-514页。

[27] 温家宝:《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1999年6月),《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70页。[16] 胡锦涛:《做好当前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2004年9月),《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312—313页。

[17] 梁丽萍:《访原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王玉庆》,《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9期。

第三篇: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摘要:善待地球,科学发展,就是要正确对待地球自然系统。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的教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珍惜地球母亲赐予我们的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趋势。所以说,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完全符合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潮流。

关键词: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当前,我国资源环境的总态势是:资源总量大国,人均资源短缺,资源供给难以满足较高经济增长速度的需要,资源降耗困难重重,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的环境污染已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形成威胁,生态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扭转,各类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在下降,生态恶化的范围不断扩大,危害程度加剧,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减弱。显然,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在新世纪的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主要内容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要求。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 1

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创新,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

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延续人类的生存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这就是生态文明。

二、各阶段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一)1978年以前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尽管“大跃进”和“文革”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但总起来看,环境问题还是局部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还不突出。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也还处于起步阶段。

五六十年代,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还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环境问题”。就自然环境而言,七十年代初,我国大部分海域环境质量较好。五六十年代进行的大面积农业垦荒并没有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不良的影响。就社会生产而言,我国的生产能力总体水平较低,对自然资源的影响也相对较小。比如,五六十年代,森林工业发展缓慢,各种木材和竹材的产量分别为八十年代初期的13%和7%,对当时的森林资源还不会构成很大的影响。用于农业生产的每亩耕地施用化肥量,1957年为0.2公斤,1965年为1.2公斤,仅为 1978年5.9公斤的3%和20%,对环境的影响也相对有限。从资源消费上来看,我国人均消费能源总量(千克标准煤)1965年为264.3,远低于1994年的1029.8,对环境的影响要小于八九十年代。

改革开放后的二十余年中,依靠高投入高消耗的资源战略,我国经济建设获得较快发展。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开始突出。这一时期,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的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以此为标志,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国家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的论域,得以全面展开,为下一阶段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1978年到2003年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这一时期,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很严峻。在环境污染上,工业污染排放总绝对排放量还在增加,环境污染的恶化由点向面、由轻到重。人口的过快增长造成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加剧生态破坏。在生态自然资源方面,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流失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8%;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质量退化;森林、草原和海洋水产品资源退化减少的现象继续发展;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有15%至20%的动植物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的平均水平。

(三)2003年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仍然很突出。因此,中共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中。这标志着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即将迎来一个质的飞跃。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急剧势头得到控制,局部生态环境改善明显,但问题依然存在,“生态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生态系统呈现出由结构性破坏向功能紊乱演变的态势。生态问题呈现有进、有退、更为复杂的局面。自然灾害频发,各项损失巨大,仅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

三、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的观念,批判反思人与自然关系中环境污染的代价,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要求,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认识,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需要通过体制完善和制度创新,着力克服长期制约环境保护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建立与完善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运行和保障机制,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综合决策机制,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通过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各级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计划,增强政府在产业发展、资源 3

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决策和协调能力。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完善和强化环境保护规划和实施体系,探索开展对重大经济和技术政策、发展规划以及重大经济和流域开发计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使综合决策作到规范化、制度化。要引入以公众参与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机制,通过体制创新与制度创新,健全和完善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建立法律、经济手段配合使用的利益导向机制,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决策体系,确保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把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的责任制落到实处。逐步开展重大环境政策、规划和法规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价,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提高环境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率。健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损失及环境保护投资效益的统计与分析,进行环境资源与经济综合核算试点,深入研究和试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机制。通过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从根本上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问题。

(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依法治理轨道

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与法律体系,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依法治理轨道,运用法律手段规范治理生态环境。贯彻十七大提出的“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的基本方略,积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环境法规体系,充分发挥环境和资源立法在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约束作用,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有力保障。在法律制度上,应当逐步建立起由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等构成的较完整的法律制度框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抓紧有关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制定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健全、完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和监管制度,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执法机制。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果,实行重大环境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改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克服并纠正环境执法中的地方 4

和部门保护主义,遏制行政干预执法的现象,打击权法交易、钱法交易行为,维护环境法治的统一和尊严。

(三)改革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体制,提高环境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改革理顺环境管理体制,强化环保工作的统一立法、统一规划、统一监管。在政府调控方面,要进一步增强基层政府的环境管理能力,逐步建立和完善对危害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各种有效监控体系。在市场引导方面,应当逐步建立有关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培育和规范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研究探索由资源税费、环境税费构成的“绿色税收”体系和资源、环境使用权的交易制度,逐步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市场运行机制。健全评价指标体系和部门协调机制,加强对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资源开发和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机制。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机构,加快环境保护队伍建设,提高环境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保证环保工作实现统一立法、统一规划、统一监督管理。强化中央政府对跨地区综合性环境事务的宏观调控能力,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对环境保护的投资,加快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尽快扭转环境管理手段落后的局面。

(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干部考核体系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逐步完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和评价标准,全面衡量干部政绩,把生态建设和保护成效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之中,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和绿色GDP指标体系。科学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标准更多地突出以人为本为这一核心,更多地强调统筹发展,更多地关注社会效益、长期效益和环境效益,要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注重从经济指标、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等多方面综合评价政绩,树立 “生态环境既是资源也是资本”的价值观和“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新理念,树立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政绩观,推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从“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要建立长效机制,制定有关约束和激励政策,加强目标责任考核,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 5

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做法。通过用科学的考核评价标准评判政绩,正确引导领导干部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讲成本、重质量、求效益,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与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关系,尽可能降低行政成本、减少施政代价、提高施政绩效。通过正确发挥政绩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保护青山绿水,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五)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建设补偿机制,着力解决好生态建设中的公平性问题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中,要加快制定相关政策,加强立法,加大补偿的力度和广度,形成一套利用经济杠杆促进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和重建的制度。政府应正视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原则,积极探索与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在财政转移支付项目中增加生态补偿项目;探索“资金横向转移”补偿模式,富裕地区直接向贫困地区转移支付,通过横向转移改变地区间既得利益格局,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均衡,以体现区域之间生态环境服务的公平性。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还需处理好东、中、西部或者是上、中、下游的关系,近期与长期或者是当代与后代的关系,市场作用与政府作为的关系。国家有必要抓紧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补偿税,大力促进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的发展,大力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更新发展理念,在全社会树立资源有偿、生态有价这样一种全新的观念,以新的文明理念建立一套科学的核算体系和制度,让保护者得到补偿,让破坏者得到惩罚,让占有者付出代价,让受益者分担成本,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六)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又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即必须认识到:人既是自然的主人,又 6

是自然的存在物;人既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前最重要的是转变环境教育观念。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而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生态环境的渐趋恶化,需要把生态道德教育提上议事日程。通过这种教育,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使之认识到,生态道德是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所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

参考文献:

[1] 雷毅:《生态伦理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 [2]傅华:《生态论理学探究》,华夏出版社,2002.6 [3]刘湘溶:《生态文明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4]张琳:《论生态文明观》,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5] 邓力群:《当代中国的海洋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998年),《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下载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活动的意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活动的意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