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挂职虚心求教感受人文关怀1

时间:2019-05-13 03:21: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认真挂职虚心求教感受人文关怀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认真挂职虚心求教感受人文关怀1》。

第一篇:认真挂职虚心求教感受人文关怀1

认真挂职虚心求教感受人文关怀

2012.10.9 怀着憧憬与喜悦,载着责任与期待。我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挂职生活。

坐在车上的我紧张兴奋,彷徨不安,在复杂心情的纠结下,本该晕车的我竟然得以精神抖擞,毫无倦意。仅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邾城四小。区教育局肖科长,邾城教育总支吴干事以及四小全体领导班子热情接待了我们。

邾城四小学是武汉市一所名声鹤起的寄宿制学校。五年间,办学规模迅速从原有两百多名学生发展到如今的两千多人的名校,成为武汉市留守儿童第一校。肖科长充分肯定邾城四小是新洲教育的一面旗,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特色已成为全国特色品牌学校,在这方面有很多值得学习的经验,并提出教育局组织这次挂职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将四小品牌特色在阳逻地区得到品牌辐射,为阳逻留守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四小的饶校长是一位非常随和、坦诚而又充满智慧的年轻校长。她和黄书记带领我们参观了校园,介绍了学校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以及趋势,指出学校的发展非常需要外界的支持与关注,希望两位挂职学习的同志来充实四小的活力,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共同进步。下午,负责寄宿管理的刘校长带我们到住宿的地方,房间很大,收拾的干干净净,碗、杯子、毛巾、盆等日用品一应具齐,在学校办公室和桌椅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挪出了林会计和舒主任的位置专门为我们安排了办公桌。

看着眼前的一切,享受着四小领导们给我们无微不致的关怀,让我们有着家庭般的温暖和无言的感动。

紧记临行时袁干事、郑书记的叮嘱:带着任务来学;带着谦虚之心来学;带着实干精神来学;将四小先进的办学理念,育人氛围,养成教育以及寄宿管理等先进经验带回阳逻。我为有幸参加这次挂职学习深感荣幸却又惶恐不安,惶恐的是恐怕自己学不回多少东西,辜负领导的期望,荣幸的是自己在管理过程中我正身感迷惘和无助,恰逢这样的机会。我期待着明天的学习生活,能让我更快的成长与提高!

第二篇:论社会新闻如何凸现人文关怀1

论社会新闻如何凸现人文关怀

姓名:祝兵 学号:200814020071 专业:新闻学 班级:新闻系08级播音2班

指导教师:毛德胜 职称:讲师

摘要:社会新闻的人文关怀是指新闻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照,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构成的肯定,核心是尊重人,强调人的价值,关怀人的生存状况和权益。改革开放之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我国的新闻体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高度政治化、组织化的事业管理变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模式。这无疑加剧了媒体间的竞争,推动了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与壮大。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一些新闻媒体迫于商业竞争的压力,在社会新闻的报道上颠倒了“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的原则,忽略了对受众的教育和指导。

一、中国社会新闻发展史简述

在20世纪之初的中国新闻界,社会新闻与政治新闻、财经新闻相比,其地位是卑微的,其采写是幼稚的,尚登不得大雅之堂。各报社在机构设置上,也没有与政治、财经等并列的社会新闻部。从事社会新闻采访的多是些素质相对较差、被称为“探访”的人,也既是指“包打听”的——这一带贬义的社会称谓也反映了当时采访社会新闻的记者的社会地位不高。那些“探访者”并“无观察事物之智识学识”,其采访活动的全部内容,不过是将其所见所闻口述给报社编辑。如此低下的采访水平决定了当时的社会新闻质量不高,质量低下的社会新闻反过来又导致各报社对它的不重视。

事实上,就价值而言,社会新闻与政治新闻、财经新闻并无高下之分,都是构成报纸的必要材料。正如邵飘萍所言,一张报纸绝不可能由一纸电讯或者一篇通讯组成,它必须色色具备,才称得上“完备之报纸”。在20世纪20年代,随着新闻事业不断发展,社会新闻的地位得以提升,社会新闻的采访也得以重视。这首先表现咋社会新闻的采访主体——新闻记者的身份的演变上:由“老枪访员”到“专任外勤记者”。①1920年,上海《时事新报》第一次派人采访会审公廨的公开法庭,开了上海报界派专任外勤记者采访社会新闻之先河,其他各报纷纷效 ① 刘海贵.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7

法,打破了“老枪访员”垄断社会新闻的局面。其次,就新闻的数量而言,报刊版面上的社会新闻不断充实。②1921年,英国《泰晤士报》社长北岩爵士来华访问中国新闻界,并作关于“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经验交流。当时的新闻界对此推崇备至,使原有的社会新闻更为充实。再次,就思想性而言,20世纪20年代的社会新闻的社会意义也随着其地位的提高而提高。在社会新闻的初始阶段,煽情、猎奇,甚至血腥、黄色总与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此时的社会新闻的真实矛头实际上已指向黑暗的政治现实,反映了黑暗社会中的人们难以自救的精神状态,触及了深层的社会问题,较之那些仅作茶余饭后谈资的奇闻异事,已是质的进步。

二、当前社会新闻的报道在人文关怀方面的缺失的表现

中国社会新闻的采访与写作从不登大雅之堂的卑微幼稚的地位,到今天成为报纸版面、电台电视节目的主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播信息、教化民众的重要作用。可以说中国社会新闻的采访写作有了巨大的进步。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体制的变革——由高度政治化、组织化的事业管理变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一方面活跃了传媒市场,推进了新闻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问题。近些年来各家报纸纷纷推出以关心民众、贴近百姓为出发点的社会新闻,着实令人耳目一新,一时赞誉之声四起。可随着报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很多报纸在报道社会新闻时过分强调吸引读者眼球,提高阅读率,以致充满“星、腥、性”,对某些偶然事件大肆渲染,没有挖掘新闻事实背后的社会背景,没有深层次的思考,使社会新闻走向低俗化。不可否认,当前不少社会新闻中存在着对某些人群的歧视,对人的尊严的漠视等人文关怀缺失现象。

例如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凤姐”事件,“凤姐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折射出了现代人的浮躁心理,受一些“成功案例”的刺激,也妄图演绎一夜成名的传奇。但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某些媒体的投机心理,对受众不负责任的错误引导,迎合某些民众“看热闹”的心理。鲁迅先生说过,中国人爱看热闹,“凤姐现象”再次诠释了这一特性。时至今日,有些人骨子里的这种“基因”仍然异常顽强地保持着。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姑娘当众装疯卖傻,众人便觉得十分“有趣”,兴致勃勃地围观,尤其是这个小姑娘是来自小地方的,出身卑微,长相欠佳,人们越发 ② 刘海贵.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7

觉得“有趣”,把她作为茶余饭后的笑料,似乎给平淡的生活添了一分色彩。这一点,媒体应该是心知肚明的。然而,某些电视台、网站为了各自的收视率和点击率,刻意策划,有意引导,精心传播,在赢得商业利益的同时,忘却了媒体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

还有令人感到心痛的“药家鑫”事件,在这里我们不探讨此事件的种种细节以及药家鑫是否该被执行死刑。但说此事件发生后,某些媒体在新闻报道的标题制作上的变化。《北京版“药家鑫”冷血出炉》、《云南版“药家鑫”改判死刑》、《温州“药家鑫翻版”上演„„从这一系列的标题制作上,我们可以看到,媒体已经把“药家鑫”这个原本普普通通的人名等同冷血、无情、残暴的代名词,新闻媒体应坚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就事论事,不能为了发行量、收听收视率的一己私利而漠视人的尊严,不难想象,当药家鑫的父母与亲人看到这样的新闻标题时会是怎样一种心情。报纸作为文明的载体,新闻工作者作为文明的传播者,理应体现对人的生命和尊严应有的尊重和敬畏。

三、当前社会新闻报道在人文关怀方面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当前不少社会新闻报道中之所以出现人文关怀的缺失,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新闻媒体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一味迎合受众。在媒体市场化运作的今天,传媒界使出浑身解数研究受众的喜好,为其量身打造各种讯息。社会新闻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充斥着大量离奇的、骇人听闻的报道。事件、标题、图片等极具刺激性,充分迎合着受众的口味和猎奇心理,满足其窥视欲和好奇心。这样做看似满足了受众的需要,然而,这并不是真正的受众本位。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认为,受众收看新闻是为了获得或早或迟的两种补偿:即时性补偿和延时性补偿。前者是当下的心理需求,主要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和好奇心理,而后者则主要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是一种延迟的持续性的需求。人文关怀就是一种深层次的精神需求。很多社会新闻只考虑刺激人的感官,却忽视了受众在审美、情感、道德、价值观等方面深层次的精神需求。对新闻中的人关注而不关心,对受众一味迎合而不尊重,社会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这些表现,虽然很多是当前的社会结构、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在新闻报道中的体现,并不能将所有问题仅仅归结于新闻媒体,但是新闻媒体自身也需要深刻反思。媒

体不能仅仅把自己看做是信息传递者,把每天发生的事如实转述给公众即可,媒体除担当传声筒之外,还要承担更多的功能。新闻媒体作为最有力的文化载体,在新的社会价值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毫无疑问担负着重大的责任。新闻传播活动作为人类最主要的文化传播方式,始终处于社会文化最敏感的前端。如果媒体对社会群体和个人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尊重弱势群体,消除社会偏见,倡导公平、平等的理念,关心人的精神世界和价值实现,真正做到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这样就会对整个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有利于整个社会平等、公平、互相尊重关怀的实现。媒体影响着这个社会的思考方式和文化观念,媒体在新闻传播中必须始终贯穿人文关怀的精神,成为时代进步精神的积淀者和弘扬者。

(二)我国新闻法规对新闻媒体不能进行有效的约束。

③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本国新闻媒介的管理采取法律形式,新闻法规(以立法形式通过的法律条文和行政颁布的规定、规则)是国家实施管理的主要依据。世界各国的新闻法规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以立法形式正式颁布的《新闻法》,欧洲大多数国家都采取这种形式。二是以最高法院和上级法院的判例为标准来审理新闻案件,即《判例法》,而没有成文的《新闻法》。三是有些国家没有单独成文的《新闻法》而是把新闻法规的有关条文写入其他专用法律条款中。我国目前就是采取的第三种形式。虽然我国目前已有了一些零散的法律规定,但尚未形成系统的新闻法律机制。如没有专门的新闻法律;对于新闻信源的管理与开采、新闻作品的生产与传播、新闻侵权的构成等细节没有完善的规范条例,有些环节甚至是一片空白;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尚未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侵权必究的法律环境和法治观念。这些现状使我们看到完善我国新闻法制建设的紧迫性,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新闻法制建设才能使我们的新闻事业迎合市场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三)新闻工作者自身素质亟需提高。

作为人,要尊重他人,同时为他人所尊重。这是双向的。一名新闻工作者,他同时作为社会人和自然人存在的,那么,他的社会人属性就要求他应该对生命、对人的尊严和价值具有起码平等的尊重。相反,如果一个传播者缺乏这种人文精神,他笔下的报道肯定难以保证不会出现人文关怀的缺失。其次,新世纪伊始,③ 李良荣.新闻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04—205

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后,“以人为本”、“人文关怀”一词便被滥用,形成“言必称关怀’的奇怪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文精神、人文关怀被严重泛化的现象。泛化的结果是,使人们包括新闻传播着,对什么是真正的人文关怀反而产生迷惘,于是或者忽视了、或者有意无意的忘记了人文关怀。“人文关怀简单化”主要表现在,认为人文关怀就是对弱势群体的物质帮助,使其免于饥饿、痛苦等,至于在帮扶和报道过程中,是否会对其自尊、心理造成伤害,则不管那么多。因此,我们要大力倡导新闻工作者宽广的人文情怀和悲天悯人的人文素养。人是新闻传播的主体,要保障所采写新闻充分体现人文关怀,首先是新闻工作者要具备和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其次,在新闻采写报道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要多些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从读者的角度悬着、写作与传播新闻事实。在新闻现场,当一名记者站在被采访对象的刹那间,如果他能进行换位思考,把自己想象为对方,也许他的言语、提问,就不会冷漠,不会无动于衷了。

为凸显社会新闻的人文关怀,除了“加强新闻法制建设,形成独立有效的法律法规,对新闻媒体进行有力的约束,提高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素养和新闻媒体自身的自律”之外,还要着力提高受众对新闻媒体的监督意识,因为对于新闻媒介来说最具威慑力的社会控制还是来自公众。

(四)培养具有理性批判和思辨能力的受众。

④日本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和传播学家清水几太郎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拷贝支配”的社会,由于大众传媒的大量生产和大量提供,现代人每日每时都处在“拷贝”的洪水的包围之中,要躲避他们的影响是不可能的。在“拷贝”带有心理暴力性质强大支配力面前,现代人“已经屈服于大众传媒机构的庞大规模和他们的垄断地位”;对来自传媒的种种刺激已放弃了严肃认真的态度,在玩世不恭和无可奈何的心态的主导下而自甘于消极、被动的处境。他们已经无条件放弃了自己的批判能力,形成了无思想的划一主义。清水几太郎的分析把受众看做绝对被动的观点虽有失偏激,但在揭示大众传播的单向性以及以及社会影响力方面是有说服力的。我们国家的新闻媒体虽是以党和人民的喉舌来存在的,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一些媒体设有观众热线接受受众的反馈,受众也可以自由选 ④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54-155

择媒体来接受信息,但这些措施是单一和延迟的,受众与媒体的地位并不对等,相对于媒体来讲还是弱势群体。受众的媒介接近权还十分有限。

媒体与受众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调动受众参与媒体新闻采访与节目制作的积极性,是造就有理性批判和思辨能力受众的前提。只有唤起现代受众的觉醒,使其超越被动和麻木的大众状态而成为能动的传播主体,成为有批判能力的理性市民,对媒体的新闻传播活动形成有效地监督与制约。当然,通过唤起受众的觉醒不仅对于“如何凸显社会新闻的人文关怀”是一条重要举措,对于如何建立健康有序媒介市场也具有重要作用。

四、结语

人作为新闻报道的主体,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凸显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在宣传党的大政方针政策,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越来越主动地把版面和镜头转向社会生活中的普通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新闻报道(不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来阐述人文精神与理念的内涵;不仅要关注物质财富的创造,更要关注创造物质财富的人;不仅要关注人的社会行为,更要关注支配这些行为的人的精神品格、信念、理想与尊严。

参考文献

[1] 刘海贵.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7 [2] 刘海贵.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7 [3] 李良荣.新闻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04—205 [4]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54-155

第三篇:人文关怀彰显学校本1(最终版)

凝人心、聚人气 精心育人再创新的辉煌

登封市直一初中在教育局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三十六字执教方略,坚持“以人为本求发展,突出特色创佳绩”的办学思想,确立“对学生一生负责,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追求“高升学率、高合格率、高成材率”的育人目标,牢固树立“以质量论英雄,以成绩定奖惩”的意识,努力拼搏,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育人之路。2005—2006年中招再夺好成绩:被一中录取165人,被实验高中录取144人,被嵩阳高中录取124人,有418人进入全市前1500名。非毕业班更是凯歌高奏,捷报频传,七年级全市统考5科,我校获3科第一;八年级统考6科,我校囊括6个第一,优秀率、良好率均高出第二20多个百分点。我校再获登封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郑州市德育先进单位、郑州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等各种荣誉称号。我们没有辜负全市人民的期望,没有辱没市直一初中的称号。总结我们的工作,我们没什么灵丹妙药只不过学校在围绕如何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上下足力气和功夫,如何让老师干得舒心,学生学得开心,仅此而已。现把我校的有关工作给各位领导作一汇报。

一、以凝聚力工程为抓手,努力提高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学校要发展,关键是教师,所以提高全体教职工办学的积极性,凝聚全体教职员工的合力,是办好学校的前提条件,也是我校领导着力抓好的首要任务。学校以“育人”作为切入点,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岗位职责塑造人,以真诚关心温暖人,以教育事业激励人”,全方位地提高广大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促使凝聚力工程达到更高的层次。

1、制度管理促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工作精神,决定着一个学校的荣辱与兴衰。经过酝酿,学校出台了一系列学校工作制度,制度包括对教学的要求、对教学过程如备课、上课、集体教研、作业教案检查、听评课、班主任管理等39项,涵盖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制定青年教师学习培训制度和评先条件与办法调动了老师学习的自觉性和工作的主动性。青年教师学习培训制度对教师提出学习培训的要求,同时学校对教师订阅教学刊物给予补贴,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自学考试、继续教育,并对获得本科学历的一次奖励500元,取得研究生学历的奖励1000元,2005-2006学年学校有20人取得本科学历。学校对评先表优,制定5个条件,一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情况,二是教学成绩,依据成绩积分,三是教学艺术,对公开课、优质课分别积分,四是论文的撰写交流与发表,五是检查教师的学习笔记,五项积分后,由教职工代表和评审领导组投票,依据分数高低确定省、市、县、校级优秀教师人选。学校工作制度方向性强,透明度高,具体可操作,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只要按制度的要求工作,保证大家能得到公正的评价。可以说,制度的建立,不仅规范了办学行为,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而且极大调动了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2、感情管理鼓干劲。

学校自提出“以人为本,管理为根,服务为宗”的管理理念后,就一直把它落实在实处,没有空喊口号。在生活上关心照顾,为教职工排忧解难。学校知道每一位教师家的住址,到过每一位教师的家里,了解每一位教师家庭的情况,学校要求年级主任时刻关注教师的一切,及时送去学校的关心和祝福。为教师送生日礼物,生日蛋糕、生日像卡和鲜花;教师本人身体不适,学校领导一定要看望,教师家属、老人生病或有红白事,学校领导必定到场;春节到教师家中去慰问;我们始终坚持为教工多办实事,激发教工工作热情,增强凝聚力。学 校的行为感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干事创业的劲头更大了,有的老师带病工作,有的老师顾不上自己的家人和孩子,我校就是因为有了能力强、爱岗敬业的教师才一直走在登封教育的前列。

3、在事业上关心扶持,为教职工搭建舞台。学校为每位教师创设施展才华的舞台,帮助他们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这是凝聚力工程的重要工作。今年,我校教师共参与市级以上教学评比多次,校级教研活动每周一次,每位教师都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教学反思。通过组织教学评比、公开课展示、论文评比等各项活动,让教工的才华得以充分发展,从而激发教职工内在的自豪感与荣誉感,促进其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自然而然增强学校工作凝聚力。本学期,我校以课堂教学活动为载体,促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再掀课堂教学竞赛新高潮。课堂教学竞赛的目的是,用新课程、新理念指导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使课堂达到实效、高效;学校的要求是人人上,人人听,人人评;活动由学校统筹安排,领导组成员分工负责。活动分两个阶段,二月下旬安排上学期公开课活动中获得一等奖的老师先上示范课,课后基本上拟定我校的课堂教学标准和模式。三月至四月中旬进行第一轮,之后推出成绩优异者参加第二轮的示范课评比。活动于五月十五日落下帷幕。学校及时进行了总结和表彰。此次活动共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数人,杨校长为获奖教师颁发证书和奖品,课堂教学竞赛圆满结束!这次活动在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学水平、推动校本教研的开展与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次活动得到了市教育局刘斌局长、史耀臣科长、教研室张宏伟主任、慎战国主任和全体教研员老师的支持和指导,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深入持久地开展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发挥市直一初中的示范、辐射作用,推动全市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4、在政治上关心引导,提高教职工思想素质。通过组织学习,加强理想、信念、师德等正面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敬业爱生,教书育人”的奉献精神,关心教师思想的提高。一年中,有5人向党支部提出入党申请,1名预备党员转正,3名教师列为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对象。

二、用校本教研激发学校活力

什么是校本教研,校本教研的含义是什么,校本教研的实质是什么,只有揭开校本教研的神秘面纱,我们才能真正走进校本教研,让校本教研为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为此学校首先印发了关于校本教研的学习材料,并带领大家一同学习。同时制定了校本教研的目标:教师在反思中提升自我;在同伴互助中发展自我;在专业人员的引领下完善自我。明确了校本教研的思路是:一个中心(以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心),两个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三个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四个结合(学习与交流、教研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点上突破与面上推进)。

为落实校本教研行动规划,学校建立了校本教研制度,成立了校本教研行动指导组。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构建形成了由分管校长牵头,教导处、教科室等职能部门实施具体管理,依托学科组、备课组、问题研究组的校本教研网络,并结合学校实际,发挥学校资源优势制定了富有特色的校本教研行动计划。我校的具体做法。

(1)健全校本教研制度,规范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

建立学校领导目标管理、分工合作制。学校领导宏观调控制定校本教研计划,每周举行一次校本教研活动,落实活动目标及方案,进行指导性校本教研。同时学校领导分工合作,分别下派到各分管学科 和教研组,深入教研活动,掌握分管学科的教学和教研情况,及时解决问题。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听课,课后和任课教师及时交换意见,及时反馈,及时做出评价,以促进教学。同时建立教研组研究实验制。各学科组、备课组、问题研究组开展教育理论学习,各组坚持每周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专题研究,围绕重点专题研究开展听课、举办观摩活动。认真总结本学科行之有效的经验,进行交流、宣传、推广。

(2)创设良好的校本教研氛围。校本教研的目的在于,指导教育改革,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校本教研并不神秘,每个教师都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进行。教师不要把校本教研作为额外负担,要让教师认识到,不能满足于做教书匠,要做专家型教师,不能只要求教师发扬蜡烛精神,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更要号召教师做太阳,再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的同时,也要显示自己的光彩,不能只号召教师加班加点,带病坚持工作,要号召教师通过教学研究,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课堂教学效率,用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要使教师在辛苦的工作中享受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我校在这些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活动,举办了成果展览,特别是人本关怀为校本教研创设良好的氛围,使教师干劲更足。

⑶加强教师的理论和业务学习

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要求每个教师都积极参与,就意味着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要针对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教研,要从实际教学中教研,并将研究的成果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这就需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学校首先学习制定了学习制度,其次学校领导作专题讲座,杨校长作的《新课程给教师的十八条建议》使大家深受启发。第三,学校为每个教师征订了教育杂志和报刊,为每个一线教师购买了教育学专著和当今著名教育家、特级教师的书 5 籍,如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精讲学生高效学习法》、李镇西的《班主任日记·心灵写诗》、宁红斌等人的专著,组织分集中学习和指定内容分散自学,学习后定期写出心得体会,这些书要达到资源共享。学校定期检查学习效果。第四,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自学考试、继续教育。

⑷观摩学习,开阔视野。以他山之石攻自己教学之玉,博采众长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学校先后组织教师到江苏洋思、上海、郑州、新郑、巩义学校取经,把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带回学校,用汇报课的形式汇报学习效果。我们充分利用校本资源开展案例培训,经常组织观摩校内研究课、比赛课、汇报课等,并把汇报课制成光盘在复制到学校网络服务器上,供大家随时观摩学习。

⑸建立听课、评课制度。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决定着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使课堂实效、高效一直是学校追求的最高目标。学校建立了听、评课制度。领导必须带头深入教学一线听课、评课,指导教学工作。没有担课的领导每周听课不少于8节,担课的领导及任课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课后要评课,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改进提高。学校定期检查教师听课情况,达到人人上,人人听,人人评。评课要抓关键点,要抓课堂和学生的学情,要评出今后工作的方向,不能搞批判式评课。如一老师上一次研讨课茨威格《伟大的悲剧》,随机抽取几名同学到讲台复述,磨蹭了好半天,结果不是三言两语的概括,就是一言不发,他们自己都觉得尴尬,老师也不安。随后老师只得带领大家一同回忆复述课文。后边的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并匆匆布置了作业。课后,七年级语文组进行评课,大家都提出了很好的改进意见。一致认为,让学生以科考队长斯科特的名义创造性复述课文。该老师第二次上课时,学生不仅复述得好,6 而且基本上理解了课文内容和含义,学习课文就轻松和愉快。

⑥构建校本教研的基本操作方式。我们的操作方式是:问题——计划——行动——反思。即:发现问题(教师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思路)——同伴互助(教研组听课评课)——专业引领(教研室领导听课指导)——自我反思(我的课程标准我建立)。逐步形成了以课例为载体,进行学科教学研究;以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以点带面,重点培养,集体参与,共同进步的校本教研模式。第一、建立教师学习反思制。反思是一种手段,反思后则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每次反思都是一次新的超越,超越自我,不断向高层次迈进。我们要求教师的自我反思不仅要在教学层面,更要在教育层面;不仅在教学后进行批判性反思,也要在教学前进行前瞻性反思、在教学中进行调整性反思。要求教师的反思在内容上要包括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四个方面;不仅要进行自我反思,还要在同伴互助中进行反思,帮助同伴,提升自我,坚持写课堂随笔。构建:课前构思—第一次试教—课后反思---第二次试教—课后反思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反思,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进而对教学现象和问题形成独立的有创造性的见解,从而,克服被动性、盲目性。本学期教师撰写反思和随笔近400篇,有的很有见地和指导意义,如刘耐娟老师通过反思总结的“低起点、多归纳、勤练习、快反馈”的教学法就很好,姜转枝老师的《老师,下节还上数学课吗?》使人深受启发。第二、同伴互助。我们主要采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等基本力量进行研究,经大家讨论初步拟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大家再集体备课,备课时大家互相交流经验,共享资源,还采用“老带新、师带徒”的形式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然后将讨论拟出的方案在实践中验证,就这样边实践 7 边研究,边研究边实践,最终得出较为实用的解决问题的好方法。防止和克服了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通过研究,教师们提高了解决教学中问题的能力,转变了教学行为,教学水平也提高了。在强调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主动的与教学伙伴进行合作性的切磋和讨价还价式的探讨,可共同分享经验,也可共同探究问题。不拘时间、不拘地点、不拘形式,可随时发生,也可随时结束。像我校八年级的英语组、物理组等各组,人员团结,讨论积极,经常可以在办公室、走廊上看到教研的身影。第三、专业引领到位。学校定期组织召开经验交流活动,为提升教师理念,交流体会,切磋技艺,及时总结课改经验提供了平台。积极组织各种类型的教学观摩活动,激发教师的创造潜能,为教师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也为教师的脱颖而出创造机会。学校本学期邀请登封市教研员老师到校听课、评课、参与教研,不仅进行了分别反馈,还进行了集体反馈,对我校的教学和校本教研进行了具体指导。

⑺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它不仅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而且更关注着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为此,我校制作了“学生成长记录手册”,记录下学生的成长轨迹,描绘出学生成长发展的曲线,让学生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足迹,帮助孩子养成自律自强、主动发展的好习惯,为他们将来的人生道路留下美好回忆。学校就如何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正在进一步探索之中。

三、在学生管理上,我们的做法是:

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政教处、教导处、共青团、学生会,齐抓共管,突出一个“严”字,落脚一个“实”字,使我校学生精神面貌、意志品质、体魄气质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是,每天多做一点点,是成功的开始;每天 进步一点点,是卓越的开始;每天创新一点点,是领先的开始。

1、学校充分利用班会、国旗下讲话、校内外活动等途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网络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基础道德教育与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对全体学生尤其突出道德建设、民族精神及国家意识的教育。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做到重点清,要求明,措施实,由知到行,环环扣紧。要从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全体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日常行规以及对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的考核继续强化,加大力度,扣紧重点,注重实效。做到了要求明、检查细、考核严、奖罚清。

2、进一步强化班、团、队、会的作用,2005-2006学年,按计划安排,政教处、学生会围绕教育重点,积极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活动。学校团委通过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体学生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为学校的四风建设作出贡献。

3、学校抓住学校、家庭、社会三个重要环节,加强德育环境建设,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为学生成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家长学校开班两次,家长学校的教师从如何和孩子交流、如何辅导孩子、如何赏识孩子等方面,做了多角度、多层次的辅导,并从现实生活中列举实例。学校要求一学期中班主任的家访率达到80%的目标顺利完成,家庭教育跟上了,学生的工作就好做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提高了。

4、加强了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是学校工作的顶梁柱。班主任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班风、校风建设。学校对班主任工作极为重视,首先,精心选配班主任,把有经验、有水平、有爱心的教师充实到班主任队伍中;其次,搞好班主任培训,让班主任接受新理念、接 9 受新思想,鼓励班主任自觉学习,平时必须认真学习班级管理理论,积极探索创建优秀班级集体的有效途径,每月要撰写一篇教育案例,期末写出一篇有一定质量的关于班级管理方面或心理教育方面的专题总结或论文;第三,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考评,从品德、纪律、卫生、学习、文体等各个方面进行评比,真正起到了表彰先进、激励大家的作用。同时,全体中层以上领导和有关教师辅助联系一个班级,平时主动深入班级,协助班主任抓好班级管理,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力争使每个班级都能成为行规示范班级,使每个班主任都能成为合格的班主任,并涌现出了更多的班主任工作能手和带头人。

5、我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板报、宣传栏有专人负责。班级板报每两周一期,要保证质量;校园广播有我校特色,为师生所喜爱;特别是学校为了鼓励学生奋发向上,学校精心制作了我校往届优秀毕业生的个人相框,镶嵌在教学楼上,代替名人画像;又把往届毕业生和正在我校学习的优秀学生的照片制成大幅喷绘;又精选20位科学家、文学家等各界名人的画像及功绩简介,挂在教学楼对面的墙壁上,学生一下课就能看见;又把班主任和2005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制作成喷绘悬挂在每班的外墙上,学校在不宽敞的校园内建起了小花园和花坛,让墙壁说话,让环境育人,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熏陶、感染作用。

辉煌只能属于过去,坐在成绩上洋洋自得只会削弱我们的斗志。我们已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形势依然严峻,还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我们距郑州名校、河南省名校还有较远的差距,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我们要认真落实“树立起自信心,激发出积极性;向课堂要效益,以质量论英雄;以表率带作风,靠实干出成效”三十六字治教方略,强化质量意识,搞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师教学教研水平,营造优良教风、学风、校风,全方位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为提高我市教育教学质量做出我们更大的贡献。

登封市直一初中

2006-9-3

第四篇:人文关怀师德建设的关键所在学后感1

人文关怀师德建设的关键所在学后感

——教育中给学生以“爱”

学校本是学生身心发展、不断成长的摇篮。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传到授业解惑,更要在生活中积极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用最崇高的感情,最神圣的师德让学生在校园中健康、快乐、文明的成长。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要有人文关怀,把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中,我们大力地提倡对学生要进行人怀关怀。

师德建设要以关爱学生为核心,倡导人文关怀。爱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师德的灵魂,也是对教育工作的把握和遵循,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思想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要在思想上、在行动上积极倡导人文关怀,努力弘扬高尚师德

我们倡导“关爱学生”,就是要求教师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情感和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是师德最好的体现。

在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要同合理的严格的要求相结合。我们要善于在尊重关爱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更要善于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关爱,积极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对学生要爱的得体,做到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

爱学生,还要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从学习、生活、心理、生理等各方面去关心学生。既要关心学生的精神生活,指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高尚的情操,懂得做人的道理,有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又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帮助他们提高学生的自觉性,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实课余生活,发展兴趣爱好,真正做到生动活泼地学习,主动积极地发展自己。同时,教师还要特别应该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他们能够乐观积极向上地、幸福愉快地生活。

人文关怀的实质就是以关怀人为主体、以关怀人为对象的思想和行为。在学校的教育管理中,我们应从细节上,多给学生一分人文的关怀,让我们的校园充斥爱的温馨。我们要多从细节上呵护学生的心灵,而不应伤害学生的心灵。要想真正地把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落实到实处,首先要加强我们各个老师的人文素养,其次就是在教育中,也要在细节中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第五篇:以人为本关心职工生活集体婚礼体现人文关怀1

以人为本关心职工生活集体婚礼体现人文关怀 《柳林·联盛职工集体婚礼》让我感受到了巨大震撼,内心充满了持久的激动。这次大规模的集体婚礼,为柳林企业发展的历史长河留下了珍贵的记忆,也为联盛的发展壮大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直以来,联盛集团把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灵魂和血液。他不断创新、不断吸收新元素和成果,真正的实践和探索企业文化,用文化和理念打造卓越的联盛品牌,是柳林企业发展过程中一种可贵的思想认识。《柳林·联盛职工集体婚礼》只是企业文化系统工程环节中的一个小部分,但它是企业文化日常化、生活化的表现,是企业融入精神和灵魂的体现。

人文关怀是企业温暖的动力和员工最基本的关爱,联盛用友爱和真诚凝聚成的企业力量,为员工缓解工作压力。不断完善员工生理、安全、社交、尊严、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求,增强员工与公司情谊,是企业文化升级换代和保证企业鲜活生命力的宝贵经验。

联盛公司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增强广大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在战略规划、日常管理、环境建设等方面更具人性化。公司既注重发挥激励杠杆作用,同时让广大职工享受到了企业的福利阳光,推动了职工队伍心理和谐建设。

《柳林·联盛职工集体婚礼》是企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企业员工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也是所有员工共同奋斗的结果。祝:“联盛”明天更美好。(首钢福山:毛月飞)

文章没有具体说明这次集体婚礼对大家的影响,理论东西太多,整个文章都是讲企业文化的意义,没有结合自己活动的内容,感觉给人太空;文章语言有点夸大,、例如:“为柳林企业发展的历史长河留下了珍贵的记忆,也为联盛的发展壮大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这句话说得就有点大。

首先介绍一下这次集体婚礼的过程,然后再说一下他的影响,然后在提升到企业文化,表示对以后联盛发展的作用与意义,也为自己家乡父老乡亲所做得好事。

“感恩职工,造福职工”以这个主题写。

下载认真挂职虚心求教感受人文关怀1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认真挂职虚心求教感受人文关怀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