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报刊发行局参观实习报告(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3 03:32: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京报刊发行局参观实习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京报刊发行局参观实习报告》。

第一篇:北京报刊发行局参观实习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报刊发行局参观实习报告

时光荏苒,短短为期五天的北京报刊发行局参观实习报告已告一段落,挺怀念在北京报刊发行局参观的时光。回想起来,北京报刊发行局的参观让我学会了很多,特别是企业的管理和捆扎机等技术,让我知道一个企业的精髓是人性化管理和良好的人机交互技术,也明白了作为一个工程师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

前三天,我们在北京报刊发行局参观实习,现在还难以忘怀北京报刊发行局的饭菜,还有老师们的教导。

1950年以来,北京报刊发行局在捆扎方面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师傅口述,得知1974北京邮政报刊分发中心设在天安门广场东侧。每天一大早,都有一辆装着高高草绳的大马车在宽阔的长安街上慢悠悠地通过,那是用来捆扎全市当天报刊的草绳。师傅向刚入局的潘沅传授报纸捆扎术:在特制的方木橙上有一个“十”字槽,把草绳打一个“十”字结放在槽里,再把500份报纸压在上面捆扎。这是个又累又脏的重体力活,员工们每天捆扎分发完报纸,双手已经磨出了水泡。后来水泡变成了茧子,女孩子的手粗糙得像木锉,回家都不敢摸婚床上的被面。与草绳打交道直到1975年,而这种草绳捆报纸的做法早在1950年就普遍采用了。1975年以后,据说是为了不让送草绳的马车再经过天安门广场,北京报刊发行局改用帆布制作的报皮。这种报皮长1.5米、宽0.4米,外系一根背包带,与长条型的报皮正好形成“十”字。这项改革当时很受欢迎。但捆扎报纸的劳动强度并没有减弱,每天发完报纸后,大家还要聚在一起整理各支局退回的布报皮,以备第二天使用。发报台下堆满了脏兮兮的布报皮,等整理完了,大家的鼻孔也黑了。这种布报皮一直沿用到80年代末。80年代末是个大变革的年代。北京市报刊发行局有了自己的报纸捆扎机,发报台终于变整洁了。后来,捆扎机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从最初的机械式捆扎机,到液压式捆扎机,再到目前广泛使用的环保型无烟全自动捆扎机。当然,科技进步直接带动了北京报刊发行事业的发展,北京报刊发行局在报刊销量方面经历了惊天动地的的变化!1950年,北京报刊发行局订销报刊品种仅677种,订销量826万份;1999年已达6700种,订销量15.35亿份。

现代订阅的报刊种类繁多,数量不定,所以造成捆扎难度增加。现在,我说说我在北京报刊发行局见到的捆扎机及其相关技术。

捆扎机是用捆扎带捆扎包装件,完成捆扎作业的机器。由机架、刀体结构、凸轮轴、电热头摆杆、电热头等组成的捆扎机捆扎装置,通过卸下弹性横销,再卸下在刀滚轮架上的固定螺钉,而后调整调整螺钉就可控制刀的长度,使刀的长度具有可调性和自动调节性能。本实用新型具有外形尺寸小,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工作可靠,捆扎牢固,工作效率高,维护方便等特点。它特别适用信封、书刊、钞票、商品等的捆扎。捆扎是为了防止物品的散落和丢失,便于运输和保管。捆扎机应用范围极广,几乎应用于所有行业的产品包装中。

捆扎机有很多种类,按扎带材料分为:塑料带捆钢机,钢带捆钢机。(①塑料带捆扎机。它是用于中、小重量包装箱的捆扎机。所用塑料带主要是聚丙烯带,也有尼龙带、聚酯带等。②钢带捆扎机。它用钢

带作捆扎材料,因钢带强度高,主要用于沉重、大型包装箱。)按接头方式分:熔接式,扣接式。(①熔接式捆扎机。因塑料带易于加热熔融,故多适用于塑料带接头。根据加热的方式不同,又分为电热熔接、超声波熔接、高频熔接、脉冲熔接等。②扣接式捆扎机。它采用一种专用扣接头,将捆扎带的接头夹紧嵌牢,多用于钢带。)按结构特点分:基本型侧置式,加压式,开合轨道式,水平轨道式,手提式。(①基本型捆扎机。它是适用于各种行业的捆扎机,其台面高度适合于站立操作。多用于捆扎中,小包装件,如纸箱、钙塑箱、书刊等。②侧置式捆扎机。捆扎带的接头部分在包装件的侧面进行,台面较低。适于大型或污染性较大包装件的捆扎,若加防锈处理,可捆扎水产品、腌制品等;若加防尘措施,可捆扎粉尘较多的包装件。③加压捆扎机。对于皮革、纸制品、针棉织品等软性、弹性制品,为使捆紧,必须先加压压紧后捆扎。加压方式分气压和液压两种。④开合轨道捆扎机。它的带子轨道框架可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开合,便于各种圆筒状或环状包装件的放入,尔后轨道闭合捆扎。⑤水平轨道捆扎机。它的带子轨道为水平布置,对包装件进行水平方向捆扎。它适用于诸如托盘包装件的横向捆扎。⑥手提捆扎机。一般置于包装件顶面,当带子包围包装件一圈后,用该机将带子拉紧锁住。它用手动操作,灵活轻便。)

捆扎机的工作过程大概可以分为五个步骤:

1.退带张紧:一夹头上升夹住塑料带头,送带轮反转退带,将多余的塑料带退回储带盒,并勒紧被捆物。随后,机械手夹住塑料带,将包件进一步勒紧至所调紧度。

2.切带粘合:导向板从两层塑料带中间退出,同时,电烫头同步插入两层带之间,接着二夹头上升夹住塑料带另一端带头,切刀切断带子,并将带头推向烫头与之接触,受热熔化(表面),随即电烫头快速退出,切刀继续上升将表面已熔化的两层塑料带压在承压板上,并冷却凝固,两带粘合(YKM-WY机没有烫头,启动摩擦完成粘合)。

3.脱包:承压板退出捆扎好的塑料带圈,各夹头复位,完成捆扎。

4.送带:送带轮正转把塑料带由储带盒送入轨道,准备下一次捆扎。

5.卸载。以上是单道捆扎的过程,当机器处于连动状态时,送带完毕后便直接进入退带张紧程序,按上述程序循环连续进行。

最后一天,我们参观了中国邮政的邮件处理中心,见识到了什么叫流水线,在那里的物流系统正是很先进,和之前参观的北京现代公司很相似。我当时看到一封封邮件飞速地在流水线上分拣,真真觉得现代科技的重要性,也明白作为一个工程师的责任和义务!

本次是在指导老师郭磊老师和孔志刚老师两位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老师严谨的治学作风、渊博的知识、务实的态度深深地感染了我,是我们的学习的榜样,追求的目标。真的很感谢北京报刊发行局给我们这次参观的机会。

第二篇:专业实习总结_北京报刊发行局

新学期伊始,我们迎来了为期一共五天的专业实习。这一次,我们来到了全国最大的报刊发行局——北京报刊发行局,学习常用的邮政机械及其邮政自动化技术,同时了解发行局的运营流程。

9月10号周一上午8点45分,我们机械专业三个班82人准时来到位于北京丰台莲花池东路126号的北京报刊发行局。在发行局老师带领下,我们首先来到发行局五楼的报告厅,听老师们介绍北京报刊发行局的情况以及此次专业实习的计划安排。

北京报刊发行局是北京市邮政公司下属的二级通信单位和报刊发行业务的专业管理部门,承担着京版报刊向全国各地的发行工作及全国各地报刊在北京市的发行工作,如今已经发展成为集专业管理、本市订销和发报刊三种职能于一体的全国最大的发报刊局,也是全国报刊发行行业中业务功能最全、经营能力最强的报刊发行企业。

发行局始建于1950年。61年来,发行局接办报刊品种从最初的36种增加到3199种,发行量从最初的3679万份增加到28.6亿份(册);经销报刊品种从677种增加到11594种。随着首都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大,全市办理报刊业务的局所从1950年的36个发展到773个;报刊零售门市部和报刊亭从1955年的8个发展到2486余个。

发行局下设7个生产经营单位,分别是报纸分发一科、报纸分发二科、报纸分发三科、市内发行科、业务数据处理中心、期刊科、技术服务站。生产场地主要集中在北京西站邮件处理中心。报纸分发一科、报纸分发二科、报纸分发三科、市内发行科分别在人民日报社、工人日报社、中国青年报社、解放军报社、光明日报社、经济日报社、新华社、中国体育报社、北京日报社等9个报社印厂设立了分发点,并拥有大郊亭和天桥两个自有分发场地。

此次专业实习从周一到周五为期一共五天,分别去到了发行局的期刊科、市内发行科以及邮区中心局参观,学习了一种邮政常用机械——捆扎机,最后有一次综合性的测试。

周一上午在介绍了发行局的简单情况之后,老师们带我们来到了发行局三楼的期刊科参观。在期刊科有期刊发行的发行流水线以及一些大型的捆扎设备。由于之前没有参观过有关报刊、期刊发行的生产线,期刊科的这些设备对于我显得是那么得陌生、新奇,但也恰恰因为这样我对这些设备十分好奇,有着浓厚的兴趣。期刊发行生产线主要是由一个环形运动的传送带、若干显示终端、卡具以及捆扎机构成,若干负责期刊分发的员工根据显示终端提示分发,负责捆扎的员工在捆扎机旁对分发完毕的期刊分两个步骤进行十字捆扎。

周一下午,我们在发行局五楼报告厅上课。由一位老师傅给我们讲解捆扎机的机械结构。捆扎机有很多类型,按捆扎材料分可分为塑料带和金属带捆扎机,按接头方式可分为熔接式和叩接式捆扎机,按结构可分为基本型和框架性捆扎机,按自动化程度可分为手动、半自动和全自动捆扎机,按粘合方式可分为热熔式、摩擦式和超声波式捆扎机。其中,发行局使用的主要是KYZ型全自动捆扎机,它的结构主要由一下几个部分组成:刀箱总成、送带总成、送带轨道总成、油箱油泵组件、机架及电气系统。刀箱总成包括一夹头(夹紧带头)、二夹头(夹紧带尾)、切刀、压板、导向板、左右油路板、三个电磁换向阀及相应油缸等部件,主要完成夹紧打包带、切断并粘合打包带的动作,是捆扎机的核心部件。送带机构中有压带油缸、油马达、机械手组件、过带轮、制动油缸、带盘组件等部件,主要完成送带、退带和拉紧动作。油箱油泵组件中包括油箱盖板、溢流阀、卸荷电磁阀、压力表、油管等部件,主要作用是向刀箱总成及送带机构的各液压油缸提供压力油。送带轨道总成中有送带主轨道、立架、左右轨道、轨道外罩等零部件,作用是提供打包带送退带通道。机架包括四周侧板及工作面板等。电气系统则包括电器箱、操纵盒、接线盒及线把等。

周二上午同样在五楼报告厅,由另外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给我们讲解捆扎机的电气控制原理。KYZ全自动捆扎机的电气系统采用MC14500系列微处理机为核心,加上驱动器1413,光电耦合器TIL113等接口电路,以及光电检测电路、调温电路等组成。按照捆扎机实际动作需要,编制一系列程序指令存入EPROM2732,通过工业控制单元14500的运算并发出指令,控制各电磁换向阀顺序动作,使液压系统完成退带、拉紧、切断、粘合、退板及自动补送带动作。

在讲解完捆扎机电气控制原理之后,下午我们来到了发行局市内发行科参观,市内发行科有较多的讲解的KYZ系列的捆扎机,在市内发行科主要是通过实物了解捆扎机的构造原理,给有疑问的同学答疑解惑。老师傅是一个长期做捆扎机设备技术的退休员工,对捆扎机特别了解,有着扎实的机械功底,具备十分丰富的工作经验。在讲解发行科具体的捆扎机的同时也积极拓宽思路,给我们介绍了其他可以实现同样捆扎功能的机械结构。

在周五上午,我们从学校出发开始此次专业实习的最后一站,前往邮区中心局参观。邮政中心局位于通州县,我们乘车经过一个多小时才最终抵达。北京邮区中心局成立于1993年,是北京邮政的邮件处理中心和总包经转中心,也是全国业务量最大的邮件处理专业局,承担北京邮区进出和经转的信函、包裹、印刷品、报纸、期刊、特快、机要等各类邮件的分拣、封发、经转和运输任务。中心局共拥有12万平方米的生产场地、10套大型分拣设备和其他各类设备共计3400余台套、固定资产原值达6.6亿元人民币。中心局3600名员工为全国邮政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邮件分拣和传递服务,年分拣平常信函8.9亿件、挂号信函3500万件、平常印刷品4.1亿件、挂号印刷品860万件,年处理总包邮件9万袋。由这里负责派押的9条火车邮路、36条汽车邮路、5条行邮专列邮路连接着20个省、4个直辖市的57个邮政地面站,在中国邮政网路的传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期五天的专业实习至此圆满结束了,在这次实习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了解了很多关于邮政相关设备的知识,丰富了我们的机械知识系统。

第三篇:北京参观实习报告

北 京 实习报 告

班 姓 学

级:名:号:

本次去往北京的参观实习,我满怀热情,在那里我们用图片见证记忆。使我们增长见识,受益匪浅。作为装饰工程的学生,我们理应对各种建筑有一些了解,虽然不能走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总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了解,开拓眼界显得尤为重要。这次北京之行,在感叹建筑的宏伟之余,不免产生崇敬之情。此外,还进一步认识中国古建筑,感受城市建筑多样化。

第一天我们先奔向天安门,参观故宫博物院。当我到达天安门城楼前,觉得人生很多梦都是可以实现的,即便在之前显得那么遥远。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东方宫殿建筑的代表、世界宫殿建筑的典范!故宫给我的最大的感受这是无论与比的建筑杰作,故宫建筑群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单说建筑本身,它代表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无论是从建筑的规模,单体的大小,精致程度,材料,及各种手法来说,它都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故宫采用的是前朝后寝的布局方式。故宫里的雕刻也同样令我震惊,能够很真切的感受到古人的技艺高超,同样体现中国劳动人们的智慧。

王府井小吃街是北京及各地名优风味小吃的荟萃之苑,位于王府井大街好友世界商场的南侧,是一家专门经营北京及各地风味小吃、旅游纪念品、民间工艺品的市场。

王府井不同行业的商店各以独有的经营特色而赢得声誉。王府井大街东侧联结着繁华的东安门商业街和东黄城根市场街,使得这一商业街区热闹非凡。

紧接着第二天,我们一行来到了北京798艺术区,这里有许多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餐饮酒吧等各种空间的聚合之地。有许多的设计、出版、展示、演出、艺术家工作室等文化行业,也包括精品家居、时装等服务性行业,成为了艺术家及设计师的聚居地。

后来又来到了北京宜家,看到了许多办公,家常用品。宜家品牌始终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联系在一起并秉承“为尽可能多的顾客提供他们能够负担,设计精良,功能齐全,价格低廉的家居用品”的经营宗旨。

又参观了三里屯,三里屯酒吧街是北京夜生活最“繁华”的娱乐街之一。是居住北京地区的老外们以及国内名流大款经常光顾的地方。这里灯红酒绿,人流熙攘,流光溢彩映衬着大都市喧嚣与奢华。一直以来三里屯酒吧一条街总给人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谁也看不清它的真实面目,谁也不能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位。

第三天去颐和园。基址规模宏大,园林的选址自由,颐和园内的建筑富丽堂皇,园林内部的建筑等有浓重的皇权象征寓意,全面吸收了江南园林的诗情画意!刚刚迈进颐和园,广阔的昆明湖出现在眼前,迫不及待的想继续寻找我们平时在书本上看到的建筑,走进颐和园,知春亭,十七孔桥,佛香阁等陆续出现在眼前。首先昆明湖,颐和园内最主要的湖泊,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虽然有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州街我们没有去成,但是颐和园的景象已经让我们大开眼界了!一圆明园还有个显著特点,就是大量仿建了全国各地特别是江南的许多名园胜景。还有角遗址可看,但没走到最近。

国家大剧院外部为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是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结合。一池清澈见底的湖水,以及外围大面积的绿地、树木和花卉,不仅极大改善了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更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艺术、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相得益彰的理念。

鸟巢孕育着生命,象征着活力,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夜色下显得更加辉煌。

水立方给人一种通透的感觉,给人以轻盈纯净的感觉,蓝色流动的水一样。

本次北京认知实习,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对我们以后的设计有着积极的作用,开拓我们的设计思路,使我们更加大胆的追求创新。不断的寻找适合我们自己文化的建筑。我们多少学会从环境社会经济工程等多方面观察分析城市建设,体验了北京的城市形态,一些建筑的尺度,这些都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第四篇:北京故宫参观实习报告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北京在不断地建设中体现着他特有的历史文化名城传统风貌。

以故宫为中心,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绵延7.8公里的南北中轴线,形成严谨、对称的城市格局。平直齐整的棋盘式街道网和楼、坛、庙、亭、塔构成丰富的街道对景。绿树掩映下的大片青灰色平房四合院,绿荫碧水,烘托出红墙黄瓦的皇宫,形成统一协调而重点突出的城市色彩。以平房四合院群为依托,以景山万春亭、钟鼓楼、正阳门、永定门城楼等建筑为控制点,形成起伏有致的城市轮廓线和平缓开阔的城市空间。六海园林水系和长河、通惠河等旧城外河流构成了与城市沿革密切相关的河湖水系。

北京在城市建设上一直秉承着“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理念,积极探索着不断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有效方法。

故宫鸟瞰图

失落的宫阙

——无法重生的北京故宫

从图片到实景,从理论到实践,知识在疑点一旦发散中收敛,抛开课本,在故宫的中轴线上我感受着古代帝王带来的中国古建。

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下,我顺着中轴线想天安门望去,那代表着整个中国的标志性建筑,以他宏伟的气势震慑着每个人。优美的重檐歇山屋顶,大红的建筑色彩,作为故宫的皇城正门,她依然风采不减。门前的白石华表,金水河

桥,在这里形成了第一个建筑高

潮,和天安门一起留给人们难以抹去的印象!

进入天安门,是一区较小的庭院,尽端是体量、形式和天安门相同的端门,一个简单重复,让我感受到的是天安门的宏伟和艳丽。穿过端门,又是一个比较狭长的院落,午门就坐落在庭院尽头。除了午门丰富的轮廓和她及其宏伟的体量,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可称道的了;残破灰秃的墙身,似乎已经无法正常启闭的大门,屋顶瓦片的颜色也杂一时间的消逝中一点一点地消失。端门,她就像个年迈忠贞的卫兵永不服老的看守着紫禁城!独特的木结构经历了几百年的磨练还显得是那样牢固。方形的角楼、阙楼在门前围成一个近方形的空间,形成了故宫的第二个高潮,同时她也是一个开端,预示着另一“乐章”的开始,故宫全局的最高潮——太和殿!穿过午门,眼前一亮,比端午门所处庭院要大好几倍的太和门庭院使人豁然开朗,但就这么进入最高潮部分的话,不免有些唐突,生硬。于是,金水桥的重复带来了天安门前的“前奏”但院落空间变大变宽,使人感到不安,明显比端午门体量小很多的太和门便对这门前的大空间进行了“收”的工作,这一放一收自然而然的将人们引向高潮,为了更好的过渡,太和门通过台阶的上和下,进一步的预示高潮的到来,在走台阶的过程中做好了迎接故宫最高潮的准备。

跨过两道门槛,穿过阴暗的太和门,曝晒在烈日下的太和殿显得无比沧桑而又颓废,曾经的红墙金瓦已荡然无存,只有残垣破瓦在湛蓝的天际线上回首着已经逝去的辉煌。我久留于太和殿前,感受身为最高等级大殿应该带来的华丽,金碧与辉煌,基于时间的磨灭,人为的破坏以及自然的侵蚀,我完全感受不到太和殿至高的地位。周围安排的辅助建筑,经过修复,在色彩的冲击上又远远胜过了太和殿,太和殿在时间的回廊中“死”去了!太和门金水桥重复前奏 尽管如此,太和殿仍然以她独有的一些装饰显示着她在故宫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太和殿广场望去,太和殿宏伟的体量、高大的台基、开阔的空间,使她看上去即敦实又稳重,让人们知道作为故宫的最高潮,她是当之无愧的!整个太和殿以及附属的建筑群在建筑处理上,应用以小称大,以低称高等手法突出主体。太和殿用三层汉白玉须弥座,配有栏杆、螭首,显得奢华;附属建筑的台基相应的简化和降低高度,保证太和殿的突出地位,有种“皇帝坐朝,群臣俯首”的感觉。太和殿前可容纳上千人的广场 再说屋顶,自然,顶级大殿要使用最高级屋顶形式——庑殿顶,再加之重檐,呵!这就是最高等级大殿的待遇,周围的陪衬品就按歇山,攒尖,悬山,硬山的的等级依次使用。这还不够,屋檐处的吻兽以及斗拱上檐出四跳,下檐出三跳的设计,主要殿门之前还用铜狮龟鹤,嘉量等建筑小品和雕饰作为太和殿十一开间这般大体量尺度的陪衬物,这所有的一切都显示的是皇 权之神威。可鸟瞰故宫的景山小亭 尽管是这样,岁月的痕迹仍然难以抹去,在感官上,故宫已无法再现她的绚丽璀璨,金碧辉煌了,我们能感叹的也只有她巧妙的建筑布局以及时间都无法摧毁的结构!

俯视故宫,那严谨规整的轴线布局确实显示着皇家的浩荡!但她的金碧辉煌却在时间的流逝中一点一点地被冲淡了!

第五篇:北京参观实习

参观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

2012年3月19日——2012年3月23日

二、实习安排

2012年3月19日:抵达实习地点北京

2012年3月20日:上午参观解放军歌剧院,下午参观八一电影制片厂

2012年3月21日:上午参观中国电影博物馆,下午参观798艺术区

2012年3月22日:上午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下午参观国家大剧院

2012年3月23日:自由参观活动时间

三、实习目的

作为一名建筑学学生在设计任何一个建筑,都应该对该建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无论是理论上的认识和了解,还是眼见为实亲身体会,这个都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学期最主要的设计任务是戏剧影视娱乐中心设计,对于一个大体量的公共建筑,初次接触的我们总是疑惑难解,没有一个具体的认识是很难在设计中打开思路的。因此学校安排的这次参观实习,一方面是为了让大家对影剧院有一个直观具体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去做好影剧院的设计。另一方面也是提高同学们对建筑体量、建筑形体、建筑质感、内部空间感、功能上的联系以及结构上的变化上的认识及感受,每一个优秀的建筑中其细节永远是值得我们去欣赏和去学习的。

四、实习过程

远在去北京实习之前同学们就已经开始讨论商量北京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建筑或有哪些值得一看的景观,从无所不知的百度上研究北京的地图,探讨怎样花最少的时间去游览更多的地方。实习之前的动员大会,在老师的叮嘱和建议中,我们大家对此次实习又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这次实习是一个通过实际工程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建筑的机会,让我们在具体案例中体会发现理论与实际的差别,而不是单一的来源于课本知识。设计这门学科所需要设计者具备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多的是对实际工程中问题的发现和解决。理论知识我们往往只知道形式化的标准化的东西,而无法具体形象化到实际生活中,这是不可取的。因而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建筑在实际工程中所呈现的样子,更好地欣赏建筑存在的魅力和意义。学校安排提供的这次实习机会可谓是十分及时和难得的学习实践的好机会。我相信这次实习同学们都会有很大的收获的。实习前一天晚上整理好出发所需的行李,在舍友的讨论声中入睡。2012年3月19日

星期一

早上7点出发踏上开往北京的列车,前前后后都是相识的同学朋友,一路上可是欢声笑语。下午一点半左右到达了北京西站,这才发现北京的交通那叫一个混乱,由于指路的失误导致大家绕着西站转了几个来回,最后总算顺利找到所要乘坐的公交车。到达集合地点后,在老师的安排下解决好了住宿问题,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就开始自由行动。有的同学在宾馆休息,有的同学就在百度的帮助下开始的他们的游览,为北京的公交事业做了不大不小的一个贡献。

2012年3月20日

星期二

由于大家都对北京的交通不了解,班里讨论之后决定集体行动。早晨的气温不高,带着初春的一丝丝寒意。早上8点同学们准时来到约定地点集合,一路问着百度一路问着行人总算是顺利的解决的交通的困扰,准时到达了第一个参观地点的目的地:解放军歌剧院。

该歌剧院位于北京北二环积水潭桥边,西面是时尚的新街口商业中心,东面是美丽的什刹西海湖畔,与它比邻而居的是郭守敬纪念馆。

正式进去参观第一个到达的是大剧场的舞台部分,得幸于该歌剧院的工作人员的讲解和介绍,我们参观了非观众人员所能到达的区域,对该建筑我们有了一个更具体的了解和认识,知道了解放军歌剧院总占地面6534平方米,内含大小两个剧场。其中大剧场为上下双层,共800位豪华坐席,小剧场采用独特的空间设计概念,另有大、小2个舒适的贵宾休息室。剧院从舞台到观众席乃至每一个细节的设计,都本着尊重每一位观众的理念;清晰、互动的视觉感受和高品质的听觉效果能给观众带来精致独特的艺术享受,打造出人性化的剧院形象。

解放军歌剧院的舞台设施先进,可以分为主舞台、后舞台和左右两个侧舞台,舞台顶高20米,深18米;台口高8米,宽14米。其中主舞台具有三块大升降台。同时还具备可容纳双管乐队的升降乐池。演出后台共有包括VIP贵宾室在内的8个化妆间。舞台与观众席的位置、大小,都可以根据每次演出活动的不同需要,任意施展想象,它简洁的构造和可以随意调整的位置关系,给创作者带来无限灵感。无论是走廊、墙面、还是化妆间、休息区看似一个没有装饰的地方却包含着建筑建筑师独具匠心的巧妙构思和声学建筑师的精雕细琢。

解放军歌剧院之后我们又乘车来到了“八一”电影制片厂,我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和解说下参观了“八一”电影制片厂厂史馆。走进“八一”电影制片厂厂史馆,展厅正中央有一个长长的红色楼梯,被称为红地毯,有53阶,象征着从建厂到开馆53周年。

厂史馆上下三层分三个展厅。最高一层是第一展厅,这也是为什么一进门就设一个长直梯让大家先上三楼参观第一展厅,展厅放了八一厂历史中各界党政军领导接见和参观八一厂的历史照片,还有八一厂历史上璀璨群星和奖杯。第二展厅在中层,记载了八一厂历史上拍摄的各类影片,第三展厅在第一层,展示了影视道具、场景设置等。

参观完“八一”电影制片厂厂史馆,我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有幸来到放映厅,这里有两个大的放映厅。我们参观了其中一个厅,老师为了让我们更了解剧场设计带领我们走进放映室参观了一下其构成,还现场体验了一下视听效果。就这样一天的参观实习结束了。

2012年3月21日

星期三

在车上颠簸了好几个小时终于来到了中国电影博物馆,印入眼帘的宏伟大气的大建筑,有特色的大门入口。该电影博物馆占地65亩,建筑面积近38000平方米,展线长度2970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为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而建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展示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历程、博览电影科技、传播电影文化和进行学术交流研究的艺术殿堂。

进入大门,博物馆内部空间高大,广阔。几个功能区亦分亦合。设计者在统一、中性的黑色背景上,根据建筑的内部公共空间的位置分别开辟一片大型彩色玻璃面。红、绿、蓝、黄分别代表的展览、博览、影院、综合服务四个功能区域。中央大厅左侧是展览部分,这是一个圆柱型大厅,能够不断的变换色彩的中央圆厅环形墙壁,华美鲜艳;电梯内的装饰灯流光溢彩,让观众在游览过程中体验视觉享受带来的惊喜。沿墙面有螺旋型的步道可以上到2、3、4层各展馆。当然也有电梯和自动扶梯和楼梯可行。馆中共设有20个展厅,介绍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历程以及电影科技博览。另有临时展厅、报告厅和多功能厅。馆内还设有巨幕电影厅、数字电影厅、三个35毫米电影放映厅。12点的时候很多同学也亲身体会了3D的巨幕影院的视听感受。

结束电影博物馆之行,下午我们来到了798艺术区。798指代的是这一艺术区引申出的一种文化概念,以及LOFT这种时尚的居住与工作方式。它的部分建筑采用现浇混凝土拱形结构,为典型的包豪斯风格的建筑。798是大量艺术家工作室和当代艺术机构的天堂,从而开始大批进驻“798艺术区”,成规模地租用和改造闲置厂房,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时尚店铺、餐饮酒吧等各种空间的聚集区,使这一区域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攫升为国内最大、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区。在798我们能看到各式各样的建筑,而且还是闲置工业厂房经改造后,“变身”为新的建筑艺术品,在历

史文脉与发展范式之间、实用与审美之间与厂区的旧有建筑展实现统一。

斑驳的红砖瓦墙,错落有致的工业厂房,纵横交错的管道,墙壁还保留着各个时代的标语。历史与现实、工业与艺术在这里完美的契合在了一起。2012年3月22日

星期四

上午我们来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该馆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与人民大会堂相对称布局,是一座系统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国博藏品数量为100余万件,集收藏、研究、展览于一身。

在进入国家博物馆时我们能发现进出安检非常严格,步入国家博物馆后可见很大的一个共享大厅。其中地上共有三层展厅,南北对称。超过1000平方米的展厅有49个,其中,最大的展厅为地下一层的常设展览(古代中国)所在的展厅,面积为10000平方米,单层高度近40米。其中艺术长廊“南北轴线”长330米。在博物馆里我们有幸见识到古今中外的各类展品,从而增长了我们的艺术见解。

下午我们参观的是中国国家大剧院,由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及南北两侧的水下长廊、地下停车场、人工湖、绿地组成,其中主体建筑10.5万中国国家大剧院标志平方米,地下附属设施6万平方米。

中国国家大剧院高46.68米。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国家大剧院外部为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平面投影东西方向长轴长度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轴长度为143.64米,建筑物高度为46.285米,比人民大会堂略低3.32米,基础最深部分达到-32.5米,有10层楼那么高。

大剧院南部入口与北部入口“水下走廊”一起延伸至地下6m之处,观众通过水下长廊进入大剧院。采用出了一套叫做“中央液态冷热源环境系统”的装置,来保证一年四季“碧水映明珠”的理想成为现实。

大剧院主体建筑由外部围护结构和内部歌剧院、音乐厅、剧场和公共大厅及配套用房组成。大剧院可供参观的一共有5层楼,每层都颇具特色,在地面层坐落着三幢建筑:中间为歌剧院、东侧为音乐厅、西侧为戏剧场,三个剧场既完全独立又可通过空中走廊相互连通。歌剧院、音乐厅和剧场,它

们由道路区分开,彼此以悬空走道相连,恍若在水面上的地面建筑是一个巨型壳体,覆盖、庇护、包围和照亮着所有的大厅和通道。建筑物在水面中的倒影构成了大剧院的外部景观。

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由外部围护结构和内部歌剧院、音乐厅、戏曲场、小剧场、公共大厅及配套用房组成,她将传承中国文化、展示世界文明,为艺术的发展、教育、普及搭建更为广阔的舞台。

四、实习心得

在这短短一周的实习中我们收获到许多课本所不能交给的知识,也让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也为将来我们在学习上有了一个指引,去加强和增长自己的见识。

我想实习之后同学们应该会更加重视学校的学习机会,也为将来毕业工作而做准备。同时在平时的生活中大家也会更加注意和体会各个建筑的特点,在日后的设计中能够加以借鉴应用或扬长避短。相信在设计能力上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下载北京报刊发行局参观实习报告(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京报刊发行局参观实习报告(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报刊发行实习心得

    付出 快乐 每一次的期末实习都是同学们最期待的,因为每一次的实习大家都会收获很多,实习的过程又是那么的丰富而充实,这学期也不例外,而且这一次的期末实习尤其的充满挑战,还真是......

    参观北京建筑的实习报告

    暑假北京写生实习报告 ——11建筑学 2013年7月12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踏上了写生的行程,开始了令人难忘的北京之旅。 记得那时还正值盛夏,经过漫长的候车,我们已迫不及待地奔......

    北京参观实习论文

    北京参观实习报告 前言:根据学校安排,我们于3月19号到3月23号,在北京进行为期五天的参观实习,这是一个让我们了解建筑的好机会,让我们更深一步的了解理论与实际的差别,更好的领略......

    北京参观实习心得

    北京参观实习心得 怀着一颗欣喜的心我们踏上了北京的土地,开始了为期十天的北京之旅。 第一天首先去了天安门、故宫、国家博物馆。天安门广场四面八方都是车和人,进出广场都......

    北京参观实习报告书

    北京参观实习报告 作为一名建筑学(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多走出校门看外面的建筑和室内设计是除了书本学习以外最有效的方法,既能开阔眼界,又能身临其境的体验大师们设计的建筑,对......

    3北京燕京啤酒厂参观实习报告

    北京燕京啤酒厂参观实习报告实习日期:2014年7月2日 生工A1202 王宇灿2014年7月2日下午,我们来到了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的燕京啤酒厂进行了参观实习。 一、实习单位简要介绍 燕京......

    北京燕山石化工区参观实习报告

    北京燕山石化工区参观实习报告 1:实习目的 了解生产过程的概况。了解过程控制、测控技术及装置、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实地考察生产过程......

    北京建筑参观实习报告(5篇范例)

    建筑学2011级建筑参观实习(二)实习报告 目录: 一················王府井、南锣鼓巷、北兵马司胡同 二················故宫、天坛、后海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