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业基地从改革突围到振兴跨越的发展奇迹——关于铁西区十年巨变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3 03:31: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老工业基地从改革突围到振兴跨越的发展奇迹——关于铁西区十年巨变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老工业基地从改革突围到振兴跨越的发展奇迹——关于铁西区十年巨变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老工业基地从改革突围到振兴跨越的发展奇迹——关于铁西区十年巨变的调研报告

老工业基地从改革突围到振兴跨越的发展奇迹

——关于铁西区十年巨变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6日 09:00

来源:《求是》期号:2012/12作者:中共辽宁省委、沈阳市委联合调研组

2012年是中央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第10个年头,也是铁西区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10周年。10年来,铁西区紧紧围绕推动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全面振兴,勇于探索,奋力拼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先后获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改革开放30年全国18个重大典型地区”、“十佳国家级开发区”等荣誉,创造了老工业基地从改革突围到振兴跨越的发展奇迹。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铁西区作为国有企业集中的老工业基地,传统体制弊端日益突显,成为“东北现象”的典型代表:90%以上的企业停产半停产,95%以上的企业亏损;国有企业职工长期不能正常发工资,13万产业工人下岗失业,社会保障体系缺失;大气污染严重,棚户区拥挤成片,人们生活环境及居住条件十分艰苦,干部群众人心浮动,职工上访等群体性事件不断。

10年后的今天,铁西区已成为中国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典范。一是综合实力跃升东北第一经济强区。2011年,铁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是2002年的13倍,年均增长3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0亿元,居全省100个区县之首,是2002年的14倍,年均增长34.5%。铁西区成为全省乃至东北三省率先突破“千百亿”大关的县区。二是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初具规模。铁西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6户,其中装备制造业企业297户,2011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70亿元,是2002年的20倍,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的近40%,有6户企业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一大批企业正在向世界级企业集团迈进。三是重要技术装备和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技术配套能力显著增强。在涉及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大装备和产品中,有44个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同行业首位,拥有世界级产品51个,45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铁西区落户。四是生态宜居环境令人向往。过去人们常常用“重度污染、环境脏乱”来形容铁西,今天的铁西绿化覆盖率达40.32%,大气优良天数达到331天,棚户区变成了花园小区,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全市的景观

河。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基本实现了就业有岗位、失业有保障、困难有救助,普遍过上了小康生活。

回顾10年来铁西区所走过的改革突围、布局谋篇、创新跨越的振兴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历史巨变主要得益于铁西人对中央和地方重大决策部署的深刻理解和坚定贯彻,得益于铁西区所实施的敢闯敢试的创新举措和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成功做法。

盘活老区要素资源,释放新区发展潜力,老工业基地走出困境重获新生。“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问题,是长期困扰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难题。铁西区紧紧抓住两区合署办公的重大机遇和优惠政策,组织实施了“东搬西建”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使新区与老区之间成功实现了生产资源的优势互补。“东搬西建”,就是将东部老城区的工业企业搬迁到西部新区,帮助企业充分利用土地级差收益,推进设备更新和产品换代,不断壮大企业规模和实力。同时,利用老城区“东搬”腾出的新空间,大力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推动老工业区向现代都市商贸区快速转型。10年来,铁西区共搬迁企业320户,腾迁土地9平方公里,盘活闲置资产500亿元,偿还了职工内债35亿元,完成了对重点国有企业40亿元债权、股权的回购,彻底解决了阻碍国有企业发展的冗员、债务等问题,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造了条件。今天,铁西区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结构调整、推动全面振兴的新引擎。2011年,全区三产增加值279.6亿元,是2002年的9.3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3.4亿元,是2002年的44.9倍。

推进企业改革重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挺起先进装备制造业的脊梁。深化改革、推动创新,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根本动力。铁西区以企业改革为重点,在体制创新和机制转换上狠下功夫,鼓励和支持企业跨行业、跨国界、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和股份制改造。近年来,先后完成了沈鼓与沈气压、沈水泵,沈重与沈矿等61户国有企业的重组改制,推动沈阳机床、东北制药等7家企业成功上市,促成沈阳机床收购德国希斯公司、北方重工集团并购法国NFM公司。今天,这些企业不仅成为国内各行业的领军企业,而且在技术、品牌和市场上迅速占据了国际竞争的制高点。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关键。铁西区先后投入30多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对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技术进行攻关,目前已拥有国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36个,企业技术中心30个,重点实验室26个,院士工作

站11个,科技研发机构116个。沈阳机床高速立式、卧式加工中心等高档数控机床成为世界品牌,沈鼓集团百万吨乙烯压缩机、百万千瓦核电站主泵生产技术实现国际领先,特变电工智能变压器、百万伏高压交流输变电等设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

明确区域功能定位,推动项目加速集聚,促进空间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空间是经济发展和地区竞争的关键要素。10年来,铁西区的空间面积从最初的40平方公里扩展到今天的484平方公里。面对不断拓展的地域空间,铁西区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用科学规划引领空间布局、指导土地开发,编制了总体规划和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建筑业、特色服务业等产业发展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多个现代化工业园区。铁西区把产业和项目作为优化空间布局的核心要素,通过项目带动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目前,在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占地70万平方米以上的核心企业已有8家,占地50万平方米的重点企业有15家以上,基础产业集群的企业达381家。这种大企业高度聚集、产业集群高度集中的区域,在国内外都属少见。10年来,全区共引进国内外企业400多户,累计利用外资62.68亿美元,吸引了宝马、米其林等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建厂,聚集了远大、北方交通重工等国内知名民营企业210多家,为铁西跨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致力于改善民生,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振兴发展成果。环境出生产力,环境出竞争力。铁西区围绕建设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环境,实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绿化、水系、环保等生态工程,人居环境质量得到大幅提升。10年累计投入210多亿元,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完善,极大地增强了区域的吸引力、承载力和影响力。振兴大业,民生为本。铁西区始终坚持在改革中维护、在发展中回报、在振兴中造福广大人民群众,把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和切身利益的事作为头等大事,将每年75%至80%的财政收入投入到民生事业,10年累计投入达千亿元。在全省率先建立起全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相衔接的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率先完成了160多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旧城区拆迁改造,6万多户城乡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70%的老旧小区面貌、设施焕然一新,在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同时,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参与铁西区振兴发展的热情。

10年来,铁西区以改天换地的气魄、飞必冲天的勇气,在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实践进程中,创造出一个个鲜活的成功经验。总结这些经验,对于推动东北乃至全国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是老工业基地10年巨变的关键。没有政府强有力的组织和引导,没有市场基础作用的发挥,就没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10年来,铁西区通过组织实施合署办公、东搬西建、改革创新、改善民生等一系列有力措施,逐步消除了体制机制障碍,破解了长期困扰老工业基地的钱从哪里来、企业怎么活、包袱怎么卸、结构怎么调、人往哪里去、环境怎么改等诸多难题,在把舵经济转型、加快调整改造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同时,铁西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把能够由市场决定的都放给市场,比如在结构调整、技术改造、企业重组等方面,都通过市场手段来决定和实施,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根本途径。在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之初,铁西人就清楚地意识到:调整改造不是就企业抓企业、就改造抓改造、就工业抓工业,而是资源的整合、产品结构的优化、产业布局的调整和城市功能的再造。基于此,铁西区从一开始就把由单纯追求经济总量扩张向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的转变作为调整改造的任务目标,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铁西振兴的根本途径,经过10年拼搏铸就了装备制造业今天的辉煌。随着“十二五”国家振兴战略规划的深入实施,长期积蓄的政策效应和发展能量将进一步释放,沈阳经济区改革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各种发展要素资源将加速集聚,这就需要铁西区更加坚定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的转型升级。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老工业基地实现全面振兴的重要内涵。铁西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绝不仅仅是推动工业振兴,更是要做到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并举,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并重,壮大产业与保护环境双赢,坚定不移地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惟有此,才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地推进振兴的各项事业,才能实现老工业基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振兴。10年来,铁西区综合运用规划先行、投入支撑、项目带动和政策支持等有效措施,有力地推动了产业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的统筹协调发展,形成了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裕的和谐发展局面,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

人民群众是振兴老工业基地不可撼动的中坚力量。10年来,铁西区始终坚持全心全意回报人民群众的宗旨,加大对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全面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群众生产生活中难题,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振兴发展的成果,用真心、真情回答了为谁振兴、依靠谁振兴的问题。这不仅凝聚了民心,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也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工人参与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热情。实践再一次证明,广大人民群众是振兴老工业基地不可撼动的中坚力量。只有怀着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真正让人民群众共享振兴发展成果,真正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投身到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伟大实践,才能在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发展过程中凝聚力量、形成强大合力。

下载老工业基地从改革突围到振兴跨越的发展奇迹——关于铁西区十年巨变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老工业基地从改革突围到振兴跨越的发展奇迹——关于铁西区十年巨变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